以“生”激发兴趣,从“死”回到“生”——论中国书记简史的教学

以“生”激发兴趣,从“死”回到“生”——论中国书记简史的教学

一、以“活”激趣 起“死”回“生”——浅谈中国秘书简史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郭燕[1](2020)在《身体、医疗和性别:近代补血药品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中后期,西式补血药开始进入中国补血药品市场,逐渐代替原来传统的中药补血药品。在外商的带动下,看到商机的中国人也开始经营这类补血药品,人造自来血、韦廉士大医生红色补丸、红血轮、月月红、燕医生红色补丸、利凡命等众多具有补血功能的药品相继出现。虽然补血药品的实际功效有待商榷,但是民众购买和服用补血药品的热情并未因此而衰减,这一行为对近代民众的身体认知、中西医药知识以及女性生活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实际的效应。首先,梳理和呈现补血药品的基本概况,对近代种类繁多的补血药品进行归类和分析,将近代补血药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专门针对血液缺乏而导致身体虚弱病症的补充血液原质的药品;第二类为混杂营养、维他命和神经等概念却兼具补血功效的非专门补血类药品;第三类是专门针对女性的具有性别指向的补血类药品。同时,重点关注商家在推销补血药品过程中挖掘潜在消费者和拓展新消费对象时所使用的营销策略,其主要采取了利用时令机会和政治局势以顺应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利用名人效应和患者保证书以提高知名度和可信度,提出方便易行的科学实验树立产品的权威性、加强商标防伪以防范仿冒侵权的现象等策略。其次,在了解近代补血药品种类及商家营销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身体、医疗与性别的角度,分析补血药品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蕴含的传统因素。第一是立足于国家对个人身体的形塑,讨论近代补血药品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作用。补血药品广告通过对近代国人身体孱弱进行表述,建构起滋补身体与国家富强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在抵制外货、倡导国货的运动中,成功的将爱国主义思想植入其中。第二是从表述补血药品功效的文字中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将传统中医名词同西方医学思想相结合的现象,展现出对传统知识的重新创造。而国人对这种既区别于传统,又不同于西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补血药品持或是追捧,或是批判,或是持观望的态度。第三是关注近代补血药品与女性生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女性健康观念的塑造和对传统生育文化的延续与改变。补血药品传达出健康可以通过后天调理获得,从而形塑了当时女性的健康观念,使她们认为健康是一种美、健康是幸福的、健康是一种时尚,进而激发女性群体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动性以及购买和服用补血药品的欲望。除此之外,倡导育龄妇女服用补血药品来备孕助产以及诞育健康的下一代的行为,一方面使传宗接代的理念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将这种原本属于家庭之中的责任上升到国家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女性身体的解放。通过这三个角度的阐述和分析,不仅能够呈现出补血药品本身的历史,同时也展示出补血药品在改变中国人对疾病分类和生命体验的文化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补血药品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畅销,不仅是药商营销策略的成功,而且是近代社会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天一[2](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李强[3](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提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张武[4](2019)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均已发展成一门显学,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各族裔分支文学研究日益兴盛,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死亡叙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艺批评界涌现出来的学术新词,包含故事死亡和话语死亡两个意义层次。死亡叙事不仅在美国少数族裔书写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且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本文着重关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依次剖析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华裔作家伍慧明、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以及拉美裔作家朱诺·迪亚斯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文本,旨在揭示死亡在少数族裔小说情节建构和主题表达中的叙事功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对凸显爱之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爱是莫里森小说创作重点关切的文本主题之一。爱之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同死亡叙事关系密切。《所罗门之歌》以罗伯特·史密斯的自杀事件为引,展开了一场关涉爱的政治协商,即在处置黑白种族积怨与冲突时,黑人族群究竟应当坚守民族主义“小”爱,还是应当超越族裔疆界推崇人类主义“大”爱?《宠儿》则探讨了蓄奴制语境下母爱的扭曲和变异,其中爱之主题表达主要借助贯穿全书的弑婴情节和鬼魂书写得以完成。死亡叙事在伍慧明小说中同文化记忆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新一代美国华裔急切脱离自我族裔文化属性、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身份欲望”。《骨》紧紧围绕安娜跳楼自杀事件展开故事叙述,《向我来》则在小说文本中穿插了多个主要人物的死亡细节。透过充斥小说文本的死亡文化符码,伍慧明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和对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赫然入目。罗斯的小说创作在1986年之后更多关切和思索老年问题。与之相对应,生的眷恋和死的焦虑成为罗斯这一时期小说作品的核心主题。罗斯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表面的族裔经验书写,传递出关乎整个人类的普遍性哲学思考。《人性的污秽》和《凡人》明显削弱了主人公的族裔身份属性,集中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类个体到达人生尽头时产生的生命焦虑。前者重重死亡谜团的背后隐含着令人窒息的老年危机,而后者透过极富画面感的死亡场景烘托出人类何以与死亡和解的心路历程。阿莱克西作为一名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对于本族群生存现状的关切和前途命运的抒写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死亡隐喻展开。《蓝调》和《杀手》分别聚焦保留地和大都会中印第安青年的生存状态,但无论是《蓝调》里的斯波坎保留地,还是《杀手》中的西雅图大都会,统统在阿莱克西的笔下幻化成为印第安人的死亡空间。《飞逸》和《日记》中,阿莱克西明显表露出超越族裔囿限、实现个体救赎的后现代派族裔思想,积极探讨了印第安人最终摆脱生存(死亡)困境的可能性途径。迪亚斯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堪称“死亡”之恋,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之花尚未充分绽放,就已经注定枯萎。《沉溺》和《失去》常常被学界视为“包装”成短篇小说集的长篇小说序列,作品中的每个“单一”故事几乎都涉及男女关系,但在多米尼加传统文化特有的男性气质影响下,三位男性人物(叙述者尤尼尔、哥哥拉法、父亲拉蒙)始终不曾拥有真正的爱情。患病后不治身亡的关键角色拉法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迪亚斯对于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长篇小说《一生》以多米尼加裔青年奥斯卡的情爱史为主线,把遭遇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置于多米尼加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加以审视。奥斯卡短暂的一生始终没有摆脱笼罩卡布莱尔家族的魔咒,最终命丧黄泉。卡布莱尔家族的诅咒源自欧洲殖民入侵,形成于特鲁希略独裁时代,俨然是整个多米尼加民族不堪回首的命运缩影。小说中,正是由于这永生摆脱不掉的民族魔咒,号称非典型“多米尼加仔”的主人公奥斯卡自幼渴望的爱情之花从来没有真正盛开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斯卡的死亡除了引领着小说的叙事主线,还昭示了多米尼加裔美国人的身份困境和生存苦难。总体而言,美国少数族裔作家作为一个整体均通过死亡叙事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族群生命经验的关注,此乃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作品中死亡叙事的普遍共性。不过,每位少数族裔作家作为独立创作个体也都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死亡叙事而言,一千名少数族裔作家就会有一千种死亡叙事策略,一千个少数族裔小说人物就会有一千种死亡方式。简言之,故事死亡层面,死亡个个不同;话语死亡层面,构思各具特色。死亡叙事策略的差异恰恰反衬出创作者各自的族群差异、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和叙述差异。这也是每一位美国少数族裔作家都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每一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都充满文本悬念的奥妙所在。

赵郁飞[5](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认为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金香淑[6](2016)在《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朝鲜朝是历史上传统儒家思想较浓厚的时代,也是古代朝鲜家庭伦理小说形成、成熟、发展的时期。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以其真实的描述社会生活的风俗、世态和人情冷暖赢得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家庭伦理小说之所以能在朝鲜朝时期的小说创作中独领风骚,这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想借家庭伦理小说以达到其“忠孝仁义”、“劝恶扬善”的教化目的,这些都为家庭伦理小说的兴盛提供了土壤。朝鲜朝时期的家庭伦理小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特别是在主题特色上表现出借事寓志、时代批判、道德内蕴的主题特色。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即早期以短篇小说《李生窥墙传》为代表,小说借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作者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冲破门阀界限的积极美好的主题思想。中期以《洪吉童传》、《谢氏南征记》、《九云梦》、《彰善感义录》等为代表,对封建不合理的嫡庶制度以及当时社会的不正风气进行了批判。后期以《彩凤感别曲》、《蔷花红莲传》、《孔菊潘菊传》以及《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等为代表,这些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通过道德的审视与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与道德意义。朝鲜朝时期的家庭伦理小说表现的家庭伦理观有夫妻伦理观、父子(父女和母子)伦理观、兄弟伦理观、妻妾伦理观等。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朝鲜非常重视家庭伦理中的夫妻伦理,并将其视为“三纲”之首,宣扬了“夫义妇顺”的夫妻伦理的同时表现了“父慈子孝”的父子伦理以及“兄友弟悌”的兄弟伦理和“妻贤惠妾恭敬”的妻妾伦理。不仅如此,“纯洁、深厚、坚贞、诚挚”至死不渝的爱情伦理也是朝鲜朝时期的家庭伦理小说表现的永恒的爱情主题。人物形象是家庭伦理小说的核心和灵魂,在小说叙事中,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家庭伦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塑造了一些封建家长、丈夫、妻妾、子女等人物形象。由于受儒家“男尊女卑”和“三纲五常”等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小说中的严父呈现出了恪守礼法、独断专行、虚伪冷酷的性格特点。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在礼法面前无能为力的慈母以及作为悖逆礼法的恶继母形象。在家庭角色上,由于男性的父权家长形象和地位的强化,使得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丈夫角色逐渐弱化,这是男权社会逐渐衰落的表现。在“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朝鲜,出现了一系列逆来顺受的“贤妻”、凶险毒辣的“妒妻”、贪婪自私的“贪妻”,以及阴险狠毒的“妒妾”等形象,但无论是“贤妻”还是“妒妾”,同样都是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的受害者,也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孝悌”是儒家家庭伦理观念的核心,受此影响的朝鲜家庭伦理小说出现了一批孝悌子女形象,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敢于反抗礼教的悖逆子女形象。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更透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错综复杂和社会环境对人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艺术上都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小说开拓了朝鲜朝小说的题材领域,即由历史、神魔题材向贴近平民阶层的现实生活中题材转变;增强了小说“惩恶扬善”的现实教化功能;丰富了人们闲暇之余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以及身份等级制度等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朝鲜社会的儒教现状和风俗人情。综观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写作手法上叙述多于描写;由于人物性格单一化导致的描写失实以及大团圆模式的结局;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浓厚的“愚忠”思想和消极的“宿命论”思想等。但这些局限性都不足以动摇其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徐栋[7](2015)在《浙江子部着述考(先秦至六朝)》文中提出子部着述本由《七略》、《汉书·艺文志》中诸子略、术数略、兵书略、方技略等四类演变而成。在后世,随着文化学术的发展,每当产生新着新作,入经史集三部都不合适时,便全归入到子部,从而造成了子部庞杂的特征,这也说明与经、史、集三部相比,子部最具兼容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子部文献的发展变化,也就最能及时地反映出文化学术发展的变化,而考察某一区域子部着述的兴衰变化,也能从一个方面了解该地区文化学术发展变化的轨迹与特点。本文对先秦至六朝浙江子部着述的的考述内容:一是历代书目对这一时期内浙江子部文献的着录及其存佚情况;二是这一时期内,每一浙江子部着作作者的生平与该图书主旨、内容、体例,以见其梗概。三是诸家评述,再断以己意,以见一书得失。而所谓浙江,是指当今浙江省所辖行政区域。本文考得先秦至六朝浙江子部着述凡十六类323种,其中先秦四类8种,汉代五类27种,六朝十五类278种,从数量增长及门类扩张来看,这段时期浙江子部着述大体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和开始繁荣三个阶段。其间,先秦时期浙江子部着述皆由寓居浙江人士所撰,汉代则全出自本土人士之手,而六朝时的作者既有浙江本土人士,也有寓居人士。这与当时南方经济文化较快发展,南北文化交融有很大关系。先秦至六朝浙江子部着述的发展过程,大体呈现出五方面特色,一是类目基本齐备,与定型时期书目《隋书·经籍志》子部类相比,除去类目析并外,仅缺墨、纵横两家。二是世家大族人氏所撰子部着述在数量上占优势。三是由于水、火、虫蛀鼠噬与战乱等天灾人祸的损毁,亡佚多存世少,较之全部323种着作,仅存67种。四是子部着述以论名书现象普遍,这与六朝时所流行的清谈辩论的风气有关。五是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时代、地域、类目三方面。六是虽然这一时期浙江子部着作的撰写落后于中原地区,如就承先秦诸子流绪,旨在立言成家、述道言志的传统子书而言,仅有东汉王充《论衡》。但在其他门类中,出现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着作。如医家类有北周姚僧垣的《集验方》,天文算法类有东晋虞喜的《安天论》,艺术类有梁丘明《碣石调·幽兰》、隋初姚最《续画品》,佛教类有刘宋谢灵运《辩宗论》、梁慧皎《高僧传》,道教类有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刘宋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南齐顾欢《夷夏论》等,对促进浙江与全国的文化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月芳[8](2015)在《《鹤唳集》点注》文中提出郑献甫是清代广西文坛大家,着述甚多。本论文以郑氏诗集《鹤唳集》为研究对象,将该集诗作全部予以标点注释,并在《前言》中作初步研究。“鹤唳”一词,取自“风声鹤唳”典故,形容战乱、惊慌与动荡。《鹤唳集》作品创作于清咸丰五年(1855)至咸丰十年(1860)间,这一时期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席卷中国的年代,郑献甫在《鹤唳集》中用诗歌记载了着这一路的风云。这些诗篇不仅记载了作者在战乱中几次逃难、反复奔波于两广各地、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如实地描写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的凋敝状况,包括太平天国革命、两广会党起义、侵华西方强盗的横行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同时,作者数年经历所见所闻的各地民风民情、山川景物、古迹名胜,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留影。另一方面,《鹤唳集》的不少作品还宣扬了作者的文学主张,例如,郑献甫主张文法自然绝去修饰,诗文要写真意述真情,要学会变通学古以变古,禁忌沿袭守旧,于创新中保持文章的活力,等等。《鹤唳集》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还是全面研究郑献甫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陈晓辉[9](2014)在《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是当代着名的意大利文化研究学者、文学理论家和左派知识分子,在欧美学界声名鹊起,影响斐然,被誉为“创造神话的人”和“文学批评中伟大的偶像破坏者”。本文选取莫莱蒂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梳理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学术逻辑,理解莫莱蒂文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思考莫莱蒂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意义,为国内文学批评提供参照和借鉴。在研读莫莱蒂主要论着并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笔者发现从社会形式主义者、文化分析学者到人文“科学家”,莫莱蒂的学术身份发生三次转换。综观莫莱蒂的学术生涯,他的文学理论不但是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浑然整一的体系。早年的莫莱蒂以社会形式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从文本细读中讨论文学的修辞、类型、形态等具体形式问题。在形式研究过程中,莫莱蒂发现了地理因素对文学巨大的形塑作用,进而研究文学空间。不过,莫莱蒂认为地理研究侧重文学的空间问题,未能重视文学的时间问题,因此用进化理论研究欧洲文学的形式演变,以树形图构建文学的时空体。在这一文学时空体中,莫莱蒂发现文学已变得愈加均质和类同,据此预言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以全球视角观照世界文学演变的整体情况,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莫莱蒂的文学理论中,形式研究是基础,空间研究和进化研究是两翼,世界文学研究是核心和结果。从形式到空间、进化,再到世界文学,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显示出清晰的演进脉络。这不仅显示莫莱蒂文学理论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理论构架,而且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局地性到整体性的逻辑规律。形式不仅是莫莱蒂文学研究的媒介和载体,更是研究的对象和基础。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诸流派、生物进化论的整合与拼装中,莫莱蒂形成了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有机形式论。该理论认为形式不但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征,而且是“力系的图解”,更是一种方法论。在莫莱蒂看来,类型研究最能体现自己的形式理论,而成长小说的历史演变是文类研究的典型代表。文学空间研究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重要一翼。莫莱蒂发现地理对文学形式的增殖,对小说情节、结构和叙事风格影响深远,于是他以地理为基础,以地图为工具,研讨文学中的空间和空间中的文学问题。在文学中的空间研究中,通过绘制欧洲文学地图,莫莱蒂构建了乡村、城镇和大都市共三重空间。这些空间充满了意识形态性。莫莱蒂空间中的文学研究实际揭示的是欧洲地理中文学的历史—地理裂变。莫莱蒂认为欧洲宗教战争使欧洲分为三个地理板块,这促使小说变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悲剧空间、以英法为中心的小说空间以及以各大都市为中心的现代性空间。与此同时,莫莱蒂发现不同的地理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所拥有的霸权,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中心、边缘、半边缘的空间,这使得文学的空间也相应的分成三个不同层级。莫莱蒂的文学空间不仅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霸权,更充斥着进化论的实质。文学进化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另一翼。与达尔文相信生物总是在进化一样,莫莱蒂对文学也像其它物种一样进化深信不疑,因而选择以进化论来思考文学的演变过程。莫莱蒂绘制了文学的树形图,认为树形图可以在文学的形式分化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系,明确显示同一类型的内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成过程,全面而清晰地展示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巨大差异。树形图是一个动态的文学时空系统。在地理隔绝时代,各民族国家的文学独立发展,通过分化的方式增加文学形式;而在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形成之后,各民族国家间的地理隔绝失效,文学形式可以越界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同文学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将会聚合出新的文学形式,文学变得愈加相似,世界文学时代到来。世界文学理论是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核心和结果。莫莱蒂发现随着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出现,地理隔绝不再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和交流愈加频繁,文学进入一个“有彼有此”的同存阶段。世界文学时代来临。然而,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并非实体性的存在,而是观念性的存在,指的是文学进化的一个趋势;文学发展到的一个阶段;文学进化的一种成果;文学呈现出的整体状态;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产生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类思考文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世界文学学者的生活方式。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实际是一个“文学的动态生态系统”,总括了当下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的现状。为解决世界文学理论中的矛盾和局限,莫莱蒂将世界文学史分为18世纪前和18世纪后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世界文学是多种独立的’地方’文化的马赛克式拼贴,后一阶段世界文学被称之为世界文学体系,但这一理论划分当中却充满了民族化与去民族化的吊诡。莫莱蒂相信在世界文学的进化过程中,文化霸权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地区的文学常常干涉非核心地区的文学发展。但莫莱蒂却强硬地将这种作用设定为普适的和单向的,引起了众多的攻讦。毋庸讳言,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是现代性危机的产物,但莫莱蒂研究方法也值得重视。在研究世界文学时,莫莱蒂提出“距离阅读”的研究策略,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文学。这是莫莱蒂文学理论中最大的亮点,也是备受争议的热点。“距离阅读”是一种自己不细读文本,通过阅读他人研究成果来探讨文学的思路,是文学进化到世界文学阶段之后的研究策略。这一策略虽引起众多争议,但基于人类无能力和精力掌握全部语言,阅读所有文学作品的现实,“距离阅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定量分析是实现“距离阅读”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莫莱蒂接受了波普尔等人的科学思想,又发现了科技发展带来研究方法变革的可能性,运用现代大型电子数据库跨库检索和分析文学的形式和情节,给学界注入诸多活力。其实,莫莱蒂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科学综合研究法。这是一种“寻求第三者”的努力,极具创新意识。与莫莱蒂相较,打破学科界限,借用科技手段研究文学是国内学人的弱项,对这种方法的扬弃可为国内文学研究打开新的维度。

孟永亮[10](2014)在《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宋校正医书局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由官府设置的临时性医籍整理机构,12年间编校医籍11部,使这些医籍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它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及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其全面系统的研究甚少。本论文采用历史文献学、目录学、考据学等研究方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手段,全面考察了校正医书局13位成员的生平事迹,并对校正医书局所校11部医籍的校语注文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力求厘清这一机构的历史面貌。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知识与古籍文本在北宋的传承和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前后过程、组成成员、主要成就、不同评价及主要结论等六个方面来论述。1.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校正医书局是在北宋前期社会和医学两大背景下产生的。北宋政府“右文崇儒”之政策从主观上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战争和疫灾又从客观上使北宋政府更多地关注军民的医疗和健康;北宋前期较强的财政实力为校刊医籍提供了经济保障;印刷、造纸及制墨等技术不断完善,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着医籍的大规模刊印;科举制度的改革、官私学校的兴盛、读书时尚的形成、校书传承的延续等因素又加速了人们对知识规范的渴望和书籍整理的需求。此外,宋初四朝的医籍整理,又积累了许多校书经验,为校正医书局大规模校书奠定了基础。2.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在枢密使韩琦的建议下,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编校、刊印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初隶属于编修院。该机构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通过史料分析,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编校书籍,而在自己家里校书;医书校正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神宗熙宁二年(1069)校正医书之机构罢散,校正医书之事徒太学(国子监),校正医书局存在时间共计12年。3.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校正医书局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提举校正医书局,由京朝官兼任;韩琦、范镇、钱象先等3位官员先后提任提举校正医书局一职;韩琦从国民健康、国防安全的角度建言置局校正医书,功劳最着。从仁宗嘉佑二年(1057)首任提举校正医书,至嘉佑八年(1063),任职6年;范镇于嘉佑八年(1063)接任,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止,任职3年;钱象先从治平三年(1066)接任,推测最晚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卸任,任职3年;他们三人虽非医官,但在任职期间,精心组织,积极参校,成绩卓着。二为校正医书官,由馆阁官员、知医儒臣、翰林医官构成。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为馆阁官员,高保衡、孙奇、孙兆、陈检为知医儒臣,秦宗古、朱有章为翰林医官。在10位校正医书官中,林亿、高保衡、孙奇参校医籍时间最长,参校医籍最多。儒臣在北宋医书编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12年间,校正医书局全面系统整理了《嘉佑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方》、《千金翼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等11部医籍,使这些医籍结束了手工传抄的历史,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此外,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医籍校勘原则、方法和程式,为后世医籍校勘树立了典范。5.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古今中外学者对校正医书局所取得的成就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校正医书局的校书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校正医书局的评价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公正。6.主要结论(1)校正医书局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北宋前期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医学等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其中,与仁宗朝校书重心的转移有极大的关系。(2)校正医书局的设立与韩琦的建议有着直接的关系;校正医书官在自己家里校书,不在校正医书局办公;校正医书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3)在校正医书局成员中,提举一职负责组织、协调及详定工作;儒臣在北宋医书校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医官之外,参校者均在书序后署名。(4)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整理8部医书,最终编校了11部;其中《灵枢》、《太素》、《广济》三书,目前未见校刊记载;《本草图经》、《千金翼方》、“仲景三书”及《脉经》等6部医籍,未在原计划中,后纳入校正范围。(5)校正医书局这种以儒臣、医官等不同专业背景成员相结合的校书组织和校书模式,在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以“活”激趣 起“死”回“生”——浅谈中国秘书简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活”激趣 起“死”回“生”——浅谈中国秘书简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身体、医疗和性别:近代补血药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来的补血药品
    一、专门补血类药品
    二、非专门补血类药品
    三、女性专用补血药品
第二章 补血药品的营销策略
    一、时令机会
    二、名人效应和患者保证
    三、“科学”实验
    四、品牌意识
第三章 补血药品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
    一、国人虚弱身体的想象与表述
    二、“强国强种”的政治宣传
    三、民族情怀与国家意识的表达
第四章 补血药品与近代补血知识的转型
    一、补血药品的在地化表述
    二、国人对近代补血药品的态度
        (一) 中医对近代补血药品的态度
        (二) 时人对近代补血药品的态度
第五章 补血药品与女性生活观念的改变
    一、对女性健康观念的塑造
    二、生育文化的延续与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4)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美国少数族裔文学
    第二节 研究视角:死亡叙事
    第三节 研究框架: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爱与死亡
    第一节 《所罗门之歌》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政治协商
    第二节 《宠儿》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历史再现
第三章 伍慧明小说中的死亡记忆
    第一节 安娜之死:《骨》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
    第二节 死亡和弦:《向我来》中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
第四章 罗斯小说中的死亡焦虑
    第一节 老年危机:《人性的污秽》中的死亡秘密
    第二节 克服恐惧:《凡人》中的死亡练习
第五章 阿莱克西小说中的死亡隐喻
    第一节 死亡困境:阿莱克西早期小说中的出走主题
    第二节 摆脱死亡:阿莱克西少年小说中的超族裔书写与个体救赎主题
第六章 迪亚斯小说中的死亡之恋
    第一节 拉法之死:《沉溺》与《失去》中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
    第二节 奥斯卡之死:《一生》中家族诅咒引发的历史沉思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5)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五、左又宜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三、李慎溶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四、薛绍徽、陈芸
        五、康同璧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三、刘韵琴、郭坚忍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四、王兰馨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一、艳词中女作手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二、笃诚与忧患
        三、丁小玲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二、“此是纯粹之诗”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一、当代学辛首功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二、曾庆雨、石任之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二、“生气百年虎虎”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二、张雪茵、江芷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三、赵文漪等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6)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朝鲜家庭伦理小说及其发展与流变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
        一、朝鲜朝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
        二、朝鲜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第二节 朱子学的伦常观念与朝鲜家庭伦理小说
        一、朝鲜朝时期的朱子学
        二、朱子学与朝鲜朝文学
        三、朱子学与朝鲜朝女性观
        四、朱子学与朝鲜朝小说
        五、朱子学与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
    第三节 曲折的发展脉络
        一、朝鲜家庭伦理小说之萌芽
        二、朝鲜家庭伦理小说之发展与成熟
        三、朝鲜家庭伦理小说之衰微
第二章 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主题类型
    第一节 主题的演变过程
        一、借事寓志——早期的家庭伦理小说
        二、时代批判——中期的家庭伦理小说
        三、道德内蕴——后期的家庭伦理小说
    第二节 家庭伦常关系中多样的主题模式
        一、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
        二、家庭伦常关系体现的几种类型
    第三节 爱情伦理题材作品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封建家长形象
        一、恪守礼法的严父形象
        二、无能为力的慈母形象
        三、悖逆礼法的恶继母形象
    第二节 丈夫形象
    第三节 妻妾形象
        一、逆来顺受的贤妻形象
        二、凶狠毒辣的妒妻形象
        三、贪婪自私的贪妻形象
        四、阴险狠毒的妒妾形象
    第四节 子女形象
        一、孝悌子女
        二、悖逆子女
第四章 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局限
    第一节 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艺术视野和题材领域的拓展
        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思想内容和形式上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7)浙江子部着述考(先秦至六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选题缘起、目的及意义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子书分类沿革
    先秦至六朝浙江子部着述概况
第一章 先秦浙江子部着述考
    第一节 先秦浙江兵家着述考
    第二节 先秦浙江农家着述
    第三节 先秦浙江医家着述考
    第四节 先秦浙江术数着述考
第二章 汉代浙江子部着述考
    第一节 汉代浙江儒家着述考
    第二节 汉代浙江道家着述考
    第三节 汉代浙江术数着述考
    第四节 汉代浙江杂家着述考
    第五节 汉代浙江道教着述考
第三章 六朝浙江子部着述考(上)
    第一节 六朝浙江儒家着述考
    第二节 六朝浙江道家着述考
    第三节 六朝浙江兵家着述考
    第四节 六朝浙江名家着述考
    第五节 六朝浙江法家着述考
    第六节 六朝浙江医家着述考
第四章 六朝浙江子部着述考(中)
    第一节 六朝浙江天文历算着述考
    第二节 六朝浙江术数着述考
    第三节 六朝浙江艺术着述考
    第四节 六朝浙江谱录着述考
    第五节 六朝浙江杂家着述考
    第六节 六朝浙江类书着述考
    第七节 六朝浙江小说家着述考
第五章 六朝浙江子部着述考(下)
    第一节 六朝浙江佛教着述考
    第二节 六朝浙江道教着述考
结语
附录: 浙江子部存疑伪托着述(先秦至六朝)
一、征引文献
二、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主要求学经历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鹤唳集》点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郑献甫生平交游与着述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第三节 郑献甫的着述
第二章 《鹤唳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战乱社会的缩影
    第二节 个人颠沛流离生活简史
    第三节 山水景物与民风土俗的记载
第三章 《鹤唳集》的价值
    第一节 翔实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作者文学主张的展示
        一、诗当有格,缘情言志
        二、学古以变古,文章忌死句
        三、诗抒心灵,意主性情
结语
《鹤唳集》点注
    鹤唳集一(乙卯至丙辰)
        罪言六首
        姚吉甫刺史自贵阳惠书时奉讳云南返葬山西
        乙卯春初遣兴(四首)
        春雨不出门偶作
        夜气
        郊行(二首)
        乙卯马日至州城
        春夕不寐偶成(二首)
        春日乡里纷然人情皇惑戏占
        薄暖(三首)
        人日偶成
        入郭
        即景
        闲遣四首时五十五初度矣
        小窗听雨排闷偶成(二首)
        春望
        绝句二首
        春分
        夜雨
        社日看耕(二首)
        春晓
        春日漫兴(四首)
        石氏兄弟脱贼歌
        避贼闲遣
        盗去归家(二首)
        避盗历数村戏作
        连日行路偶占(二首)
        哭榕儿(二首)
        清明上冡
        书感
        闻布谷
        闲居遣兴
        村人共辟岩居藏身时值褉日相与探胜(二首)
        感怀四首
        病疟戏作
        送春三首
        故乡以人代牛耕感赋
        盗警(二首)
        太息
        郊原即目(二首)
        赴桂林取道雒容途中作(四首)
        舟入理定峡偶作(三首)
        江行题野人村居
        长夏苦热即事偶作(二首)
        闲遣(二首)
        新秋书怀(二首)
        秋思在秀峰书院作八首
        乙卯八月十七日闻浔州府失守感赋(四首)
        乙卯冬初讲院独坐偶成(六首)
        十月初六夜大雨似四月蒸溽偶占一律志之
        放歌(四首)
        消息(四首)
        寓居无事苦雨有怀率成二首
        望乡
        寒雨排闷(二首)
        写意(四首)
        夜凉被酒偶作(二首)
        送朱伯韩同年观察入都(二首)
        桂林补兴
        秋柳(四首)
        书《随清娱墓志》后
        题《灵泉观日图》
        定粤寺中大镬歌
        《醉钟馗图》
        寄白河令李秋航代柬
        书《咏芳集》后有序
        题便面沈畹兰小照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六首)
        书扇送刘莪圃返里时以旧任累将赴晋
        题姚理堂学博小照即以志别
        五古一首
        夜寒不寐枕上偶成(二首)
        丙辰春感
        夜雨
        人日得方伯胡恕堂同年书
        春望
        上元口号
        写意(二首)
        有感偶书(四首)
        即景
        春意
        正月二十三日大寒不能入城旋且归里
        早发途中即景
        郊行马上得句
        春游入郭(二首)
        春兴漫成四首
        二月二日
        闲居
        晓起
        黄昏
        忆昔
    鹤唳集二(丙辰至丁巳)
        丙辰三月十九日江行至永福,被盗劫舟并舟将去
        题莫梧庄《冬岭观梅图》
        题劳介子《蕉鹿图》帐额
        白莲四首为胡恕堂方伯赋
        丙辰夏苦雨三四旬未止排闷偶成(四首)
        题田珥云慈帷遗卷(二首)
        论诗十六绝句(十六首)
        酬周小农明府见赠二律(二首)
        城东晚眺.占
        寿廖萃堂九秩(四首)
        用韵答罗芸阁学博
        夜坐
        十月二十五日撷芳园赏菊呈胡恕堂方伯(二首)
        冬至将谋返里述意四首示李秋航(四首)
        岁暮杂感示李秋航(八首)
        腊日偶吟(四首)
        岁除无事偶成(八首)
        独秀山下读书岩访颜光禄遗址
        除夕醉吟
        守岁讲院作
        丁巳元旦
        人日得句寄秋航
        命桂儿上学作此示意(二首)
        春游闲遣(四首)
        春雨
        春夜
        辑书案.占八首
        题方伯胡恕堂同年《三生图》
        丁巳正月二十日自桂林赴宜州道出永宁杂述(六首)
        宿山店
        舆中得句(四首)
        道上偶占
        野店初见桃花
        至永宁游百寿岩题壁(四首)
        寓城中门人陈竹溪书室谈柳州告警恐宜州道梗怅然作退归之计
        归途写意
        野店即景
        惊闻柳州失守,时二月之二十八日也(四首)
        三月二日出桂林途次作(二首)
        三月初九日命家丁回里,而自与家.居平乐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
        清明日忆家(二首)
        平乐城中金砂庵后有金砂井或以为李义山诗所云“绳烂金砂井”即此地也书一绝
        平乐感兴
        赠荔浦令王悔余明府(二首)
        三月二十四日与李秋航同至封川作寓公(二首)
        封川令张棨堂出其尊人东崖先生《探春图》属题
        又题《听涛图》(三首)
        又题《望岳图》(二首)
        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
        夏五寓封川午日偶书(二首)
        封州杂咏(四首)
        送李秋航回帆梧州(二首)
        余欲奔黄州而秋航欲回衡州书来言别作此送之(二首)
        封州闻警移居僻乡(二首)
        小舆行荒山中得句(二首)
        闰夏由封川赴广州得四绝
        鹄奔亭夜泊
        峡山寺
        羊城闲居感怀八首
        仁化令吴慎甫同年闻予东下,以舟西迎,不知已到羊城两阅月矣,欣然命驾至韶阳,道上偶占(三首)
        江路近海风色颇凉偶得句(二首)
        水角至山峡书所见
        亭午小泊鱼步
        过清远时连州有警
        清远峡
        出峡
        由韶阳舍舟而舆至仁化
        仁化杂咏(四首)
        秋七月游丹霞山题壁
        丹霞禅林吊澹归和尚即明末金道隐先生也(二首)
        夜宿丹霞山中客堂(四首)
        归途游锦石岩复作长句
        赠吴慎甫同年(六首)
        丁巳八月在羊城闻梧州于十一日失守感赋(四首)
        侨居羊城,稀得乡报,闻彭星舫观察摄方伯篆即乞病,赋此寄怀,即以代柬
        闻李秋航陷贼中许久不得消息
        美人风筝四首
        范蠡
        王猛
    鹤唳集三(丁巳至戊午)
        羊城小住,蕃舶大集,拟即携家去之
        丁巳十月十四日夷人入城,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
        感事四首
        到羊城时不谒一客,别羊城亦不诣一客,有问者,以此答之
        晓过清远县
        浈江舟次杂感(四首)
        过英德吊东坡
        浈江旅夜偶成
        舟次即景(二首)
        至韶州感赋(二首)
        历记游踪慨然有作(四首)
        小住韶阳戏书(三首)
        登九成台作
        小饮后醉书(四首)
        偶书韶州寓壁(二首)
        书寄翁源令李少白书后(三首)
        避寇以来新知旧识相累不少,人眼自青,我头奈白,所报直不必言,书此志感,且以志惭(二首)
        罪言一首
        自韶州赴仁化作(三首)
        至仁化,同年吴慎甫大令处之署中,留之度岁(二首)
        仁化署中守岁戏作
        旅怀(四首)
        戊午元旦仁化署中作(四首)
        仁化署中闲居(二首)
        三月就顺德之聘,重泛珠江至羊城有作(二首)
        三月十六日赴顺德途次作(二首)
        顺德小住借观旧志(二首)
        戏作《幻幻书生歌》寄李秋航
        闻李秋航将披发入山自称李空如作此寄之并送之(八首)
        将别顺德偶占
        望海歌
        重住羊城数日偶书(四首)
        羊城怀古五首
        客感偶成(四首)
        戏书一首
        杂书所触(三首)
        自珠江返棹入浈江回望羊城有作(二首)
        重过英州感赋
        寨将夫人庙吊银城虞氏女
        枕上
        江干晓望(三首)
        随清娱
        王朝云
        浈江夜泊(二首)
        舟吹夜坐(二首)
        江行即景(二首)
        舟夜即景
        英州江中闻盗
        客中杂忆两年来流寓(八首)
        尝阅《象州图》,经欲修吾州志书而未及为也,闲中杂忆,书数诗以志归思(六首)
        书程酉山太守所遗李斯残碑
        闻西江告捷,西路渐通,书此以志归思
        哭老友李秋航时客死封川县(六首)
        赠仁化令黄小山司马时五十初度
        秋凉思理归棹感赋寄吴慎甫同年,时需次羊城(六首)
        中秋感(二首)
        晚眺偶成(二首)
        戊午九月三日重游丹霞山六首
        续游丹霞山之日,本系大令黄小山所约,中途参差不值,乃以少宰钱小泉为主,凡经再宿,率成二律奉小泉(二首)
        奉答黎棠村学博
        思归吟(二首)
        书怀十首
        重九日黄小山大令招复游丹霞山(四首)
        将返里,小泉钱少宰以诗赠行,作此答之(二首)
        别黄小山大令
        赠曲江张梦仙大令(二首)
        重经羊城感赋(六首)
        转棹顺德途次作
        王悔余大令闻殉难贺州(二首)
        贺州破闻龙子构同年殉难(四首)
        贺州破不得黎信臣消息(二首)
        珠江夜泊(二首)
        流寓凤山讲舍(三首)
        自顺德复赴东莞,应大令五响亭之招,时已嘉平之六日矣(二首)
        晓发(二首)
        舟中晓望
        火轮船行
        闲吟(二首)
        东莞小寓(二首)
        东莞闲眺(二首)
        东莞移居(三首)
        残腊感怀
        东莞度岁(二首)
    鹤唳集四(已未至庚申)
        已未春三月漫兴
        长夏偶书
        书汪芙生《桃花潭馆诗钞》后
        书沈伯眉诗集
        题舒锦亭《古眉峡杀贼图》
        同人招游金绳寺在东莞县北
        署中小斋独坐
        自怜四首
        诗旨四言四首为汪芙生书素笺
        漫兴仿少陵(四首)
        杂述(八首)
        开门七事,俗问一语耳。舒立人集中有此诗七首,戏仿之(七首)
        得家信
        漫兴又四首
        六言小诗(六首)
        书舒立人《瓶水斋诗集》(二首)
        感旧诗
        陕西白河令李秋航梧州出围,卒于封川
        湖南龙阳令龙子构贺县既破为贼所戕
        甲辰孝廉忻城土司籍莫梧庄为乡人所戕
        丙辰孝廉贺县学教谕黎信臣举家被戕
        秋意(三首)
        题陈孝廉朗山《梅窝诗卷》后(二首)
        题子璞(秀琨)所贻《秋山图》小幅(二首)
        哭莞儿
        题汪芙生《秋城夜角图》
        题东坡先生画像
        九日饮冒氏宅即东莞张氏园(二首)
        书《剑南诗钞》后(四首)
        醉后吟
        重至羊城卜居(二首)
        杂忆即景(四首)
        暇日阅诸家诗戏作
        杂述(四首)
        赠张伯眉大令即书其诗文小集后
        书徐文长《青藤馆诗集》后(二首)
        书吴次尾《楼山堂集》后(二首)
        秋宵不寐秋声四起其各系于物有足感者分赋之(四首)
        长宵不寐偶书
        东莞资福寺东坡《罗汉讃》残碑
        校书偶述(二首)
        闻落叶
        补窗戏作二首
        已未小除日作(四首)
        张德甫廉访除夕见饷食物,别有盆兰,绿叶紫茎,非常品也,拜而受之,赋以志谢(二首)
        庚申元旦试笔(二首)
        早春漫兴六首
        庚申马日得家书三首
        早春漫兴又六首
        读史偶书(三首)
        闻沈伯眉学博于元日作古(四首)
        东官袁督师祠下作
        二月三日陈孝廉朗山招同人集浮邱山寺,余以疾不赴
        题倪云臞《珠海夜游图》(四首)
        伍紫垣方伯五十寿诗(二首)
        羊城寓许氏借宅偶书(二首)
        陈孝 廉兰甫、俞观察麟士招游海幢寺 , 时送张南山诗刻藏于此
        俞麟土观察招游潘园海山仙馆,在坐者许小琴别驾、许晋笙郎中暨星台太守、筠葊侍讲共六人
        绿阴四首
        送许星台入都时以郡太守赴铨(二首)
        临水人家见牡丹盛开
        春夜闻残雨
        病愈后连日出游书所见
        报谢归戏作
        春阴出游近郭
        观海放歌
        消息(三首)
        六十自寿(四首)
        庚申清明
        羊城气候颇异,流寓书感(二首)
        小有感冒重召医者慨然有作
        许星台太守筠葊侍讲昆季偕其兄晋生郎中暨其家小琴别驾宴集邓氏杏林庄(三首)
        杜门无事仰屋有得(三首)
        绝句(二首)
        杂诗(六首)
        春游偶书
        杂作绝句(二首)
        书洪稚存《更生斋续集》(二首)
        倪云臞少尹于闰三月三日招同人集广州光孝寺
        谒虞仲翔祠
        许星台太守招同人携録事小集离明观
        题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成果和尚藏
        题俞麟士观察《凌云课诗图》(二首)
        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
        题许小琴别驾所藏听松庐卷子汤都督雨生为张郡丞南山作也
        题《南唐古梅图》为许小琴别驾作
        题《沙湾古松图》亦为小琴别驾作
        首夏四日杏林庄主人招饮于杏林庄赋此疥其壁(四首)
        即事小诗为汪芙生书扇(四首)
        南海令朱柳溪明府六十寿诗
        驿柳(四首)
        悼从侄子方大令卒于乳源署中(二首)
        许公子晋笙比部郎为余作《旧雨图》书其上(三首)
        庚申七夕前一日,许晋笙、崔松生招集袖海楼,是夕荡舟海珠寺畔纵观乞巧,作此纪事,盖岭南俗以六日为七夕,莫知所始也
        杂忆诗八首,作于桂林,时为乙卯,其稿失去久矣,犹忆数联,补缀引申,或入近况,不忍割弃,故为附存
        咏怀(八首)
        秋感(二首)
        羊城移寓,去旧寓数武,客见其题门帖辄识之
        暮雨(二首)
        门人王筱泉蕴璘为余续刊诗集,既竣事后阅一过,赧然有作(四首)
        七月廿四日游白雪山出小北门书所见
        门人蕴璘置酒招余,偕许小琴别驾李石泉大使王庚白公子游白云山,XV饮昇仙崕,历白云寺,归至能仁寺小憩
        题许小琴通守《鸥湖泛舟图》
        又题《镜湖雅集图》(四首)
        题画蟹
        今我
        读史有感(四首)
        刘笑山五十初度(四首)
        喜族人并乡人至四首
        题《曹贞女传》
        题《江楼秋唱图诗》后为晋笙比部作(四首)
        潦倒八首
        杂述(四首)
        寒夜独坐(二首)
        新寒杂书所感(四首)
        白香山有黑龙饮水赋,陆放翁有白龙挂空诗,客有谈此事者,忆吾乡乙卯六月十四日亦有此异,因补此诗
        蹉跎(二首)
        名场(二首)
        庚申廿五日新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莫莱蒂其人其作
    二、莫莱蒂文学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论文的选题原因
    四、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章 莫莱蒂的社会形式论
    第一节 莫莱蒂文学形式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形式观
    第三节 莫莱蒂文学形式论的文本表征
第二章 莫莱蒂的文学空间论
    第一节 莫莱蒂论“文学中的空间”
    第二节 莫莱蒂论“空间中的文学”
    第三节 莫莱蒂文学空间的进化论本质
第三章 莫莱蒂的文学进化论
    第一节 莫莱蒂与进化论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树形图
    第三节 文学的分化与聚合
第四章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
    第一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概念离析
    第二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 文学的民族化还是去民族化
    第三节 莫莱蒂的世界文学与权力
第五章 莫莱蒂的文学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莫莱蒂的“距离阅读”: 问题与反思
    第二节 莫莱蒂的文学定量分析法
    第三节 莫莱蒂的人文科学综合研究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部分术语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
    1.1 社会背景
        1.1.1 政治概况
        1.1.2 经济简况
        1.1.3 科技情况
        1.1.4 文教状况
    1.2 医学背景
        1.2.1 宋之前医籍整理简况
        1.2.2 宋初医籍整理状况
        1.2.3 北宋医学教育考试概况
    1.3 小结
2. 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
    2.1 原因概述
    2.2 过程梳理
    2.3 流程考述
    2.4 名称考究
    2.5 费用探讨
    2.6 隶属分析
    2.7 小结
3. 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
    3.1 提举校正医书局
        3.1.1 韩琦
        3.1.2 范镇
        3.1.3 钱象先
    3.2 校正医书官
        3.2.1 掌禹锡
        3.2.2 林亿
        3.2.3 张洞
        3.2.4 苏颂
        3.2.5 高保衡
        3.2.6 孙奇、孙兆
        3.2.7 陈检
        3.2.8 秦宗古 朱有章
    3.3 小结
4. 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
    4.1 编校医籍的成就
        4.1.1 《嘉佑补注本草》
        4.1.2 《本草图经》
        4.1.3 《伤寒论》
        4.1.4 《金匮玉函经》
        4.1.5 《备急千金要方》
        4.1.6 《金匮要略方论》
        4.1.7 《千金翼方》
        4.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4.1.9 《脉经》
        4.1.10 《黄帝针灸甲乙经》
        4.1.11 《外台秘要方》
    4.2 编校医籍的原则、方法及特点
        4.2.1 校勘依据
        4.2.2 校勘方法
        4.2.3 校勘内容
        4.2.4 校记书写
        4.2.5 校勘凡例
        4.2.6 序录撰写
        4.2.7 儒臣校书
    4.3 小结
5. 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
    5.1 对校正医书局的赞赏
    5.2 对校正医书局的批评
6. 主要结论
7. 参考书目及文献
8. 致谢
9. 个人简历
10. 附录
    10.1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序、后序、奏敕或进呈汇总
        10.1.1 《补注本草奏敕》、《嘉佑补注总叙》、《补注神农本草总序》、《本草后序》
        10.1.2 《图经本草奏敕》、《本草图经序》
        10.1.3 《伤寒论序》
        10.1.4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
        10.1.5 《金匮要略方论序》
        10.1.6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
        10.1.7 《校正千金翼方表》
        10.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10.1.9 校定《脉经》进呈割子
        10.1.10 《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10.1.11 《校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外台秘要》卷末“内降札子”
    10.2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注文统计
        10.2.1 《嘉佑补注本草》注文统计
        10.2.2 《伤寒论》注文统计
        10.2.3 《金匮玉函经》注文统计
        10.2.4 《金匮要略方论》注文统计
        10.2.5 《备急千金要方》注文统计
        10.2.6 《千金翼方》注文统计
        10.2.7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文统计
        10.2.8 《脉经》注文统计
        10.2.9 《黄帝针灸甲乙经》注文统计
        10.2.10 《外台秘要方》注文统计
    10.3 《金匮要略方论》附方统计

四、以“活”激趣 起“死”回“生”——浅谈中国秘书简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体、医疗和性别:近代补血药品研究[D]. 郭燕. 山东大学, 2020(01)
  •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3]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4]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D]. 张武. 厦门大学, 2019(08)
  • [5]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6]朝鲜朝家庭伦理小说研究[D]. 金香淑.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7]浙江子部着述考(先秦至六朝)[D]. 徐栋. 浙江大学, 2015(07)
  • [8]《鹤唳集》点注[D]. 黄月芳.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6)
  • [9]从局地性到整体性—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研究[D]. 陈晓辉.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以“生”激发兴趣,从“死”回到“生”——论中国书记简史的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