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8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8例

一、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静,王三斌[1](2021)在《SEAM预处理方案用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SEAM(司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及美法仑)方案预处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以SEAM方案预处理auto-HSCT治疗的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疾病转归。结果 20例患者中,SEAM方案预处理过程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8例,腹泻3例,发热1例,肺损伤1例,黏膜炎1例。16例患者auto-HSCT后造血功能重建,达粒细胞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3 d(8~30 d),达血小板植入(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13 d(9~37 d)。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3~65个月)。16例(80%)无病生存,4例死亡,无患者复发和进展,非复发死亡率20%。结论行auto-HSCT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SEAM预处理方案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小,造血重建恢复快,疗效较好。

杨文娟[2](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廖丽昇,魏天南,郑志海,曲双,谢颖,王志红,陈碧云[3](2017)在《DA-EPOCH化疗联合G-CSF有效动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M方案预处理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CTX+G-CSF组动员期间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降至0.8×109/L,其余WBC数最低值均>2.0×109/L,3例血小板数降至80×109/L左右,其余患者血小板数均正常,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99(0.35-1.30)%,共采集单个核(MNC)数(3.80±2.05)×1010,累计MNC(5.84±2.48)×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3.84(3.91-6.5)×106/kg。DA-EPOCH+G-CSF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最低降至(0.2-1.4)×109/L,1例血小板(Plt)数最低为8×109/L,其余均在40×109/L以上,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85(0.34-1.2)%,共采集MNC中位数(3.68±1.56)×1010,累计MNC数(6.01±2.26)×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4.44(2.7-7.10)×106/kg。2组患者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总MNC中位数,累计每公斤体重MNC数及CD34+细胞数中位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X+G-CSF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00(11.00-13.50)d;DA-EPOCH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50(11.00-17.25)d,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DA-EPOCH联合G-CSF方案可有效动员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胡泽斌,王立生,崔春萍,陈津,吴祖泽,谢俊祥,吴朝晖[4](2013)在《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现阶段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患者等提供合理选择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死亡率,伤残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这一类别研究报告的不良反应较多,多数与合并使用的放化疗和移植前的预处理有关;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易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常用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的支持,此时虽然仍会出现一些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但不会出现GVH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尝试治疗一些肝脏和缺血性疾病等,不良反应报道相对较少。②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和致瘤性报道,无GVHD报告。临床上见到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短暂发热和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偶有报道,有些不良反应与注射途径和部位有关。③胚胎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均表明有畸胎瘤的形成,尚未有关于直接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临床研究的报道。④神经干细胞移植多见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⑤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肛周瘘,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⑥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目前多数仍为方法的研究,无临床文献报道。动物实验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其后代会发生肿瘤,同时诱导过程中反转录病毒的使用对安全性的影响仍需研究。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间充质干细胞是继造血干细胞之后临床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目前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致瘤性等安全问题,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报到很少。从目前文献看,自体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由于目前多数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病例数不多,特别是干细胞不似普通药品或生物制品,各项研究采用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不尽相同,一项研究的数据不一定能全面反应所有同类干细胞的安全性,因此,干细胞的安全性需要随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向茜茜,孔佩艳,赵艳,曾东风,刘红,陈幸华,张曦,李杰平,彭贤贵,高蕾,高力[6](2010)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及难治性血液病53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及其他难治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共对53例血液病患儿实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自体移植15例,异基因移植3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均能顺利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异基因移植患儿除1例发生颅内出血早期死亡外,其余均顺利达到造血重建,但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18.4%,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6%;15例患儿于移植后0~24个月分别死于颅内出血、感染和疾病复发或进展;移植后6个月至2年存活率6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及其他难治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预后;临床可根据患者原发疾病诊断、供者情况及家庭经济条件选择移植方式。

白庆咸,陈协群,杨岚,朱华锋,白燕妮,王小芳,戴月娥,夏爱军[7](2002)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 8例恶性血液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7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 )采用化疗联合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循环血中的单个核细胞 ,8例平均单个核细胞数 3.0× 10 8·kg-1,平均CD34+ 细胞为 3.5× 10 6·kg-1,- 80℃冰箱冻存 .8例均在大剂量化疗后回输细胞 .结果 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后WBC恢复至 2× 10 9·L-1平均为 11d ,血小板恢复至 5 0× 10 10 ·L-1平均为 13d .8例移植后短期内均达缓解 .结论 化疗联合G CSF是一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是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

何孜岩[8](2010)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活性,并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方法: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经1-3次,采集PBSC达到移植所需数量范围。将采集的干细胞置于-80℃冰箱直接冻存。于冻存前、复苏后分别取样测定MNC计数、CD34+细胞数量、苔盼蓝拒染率。并监测移植后外周血象。结果:冻存前MNC平均数为(4.91±3.03)×108/kg,CD34+细胞为(3.32±2.45)×106/kg,苔盼蓝拒染率为(95.20±1.68)%;复苏后MNC平均数为(4.16±2.55)×108/kg, CD34+细胞为(2.86±1.98)×106/kg,苔盼蓝拒染率为(83.50±2.32)%。MNC、CD34+细胞计数及苔盼蓝拒染率冻存前和复苏后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NC、CD34+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4.73%、86.14%。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移植后外周血WBC>1.0×109/L,ANC>0.5×109/L,PLT>20×109/L恢复时间分别为10.80±1.25d,10.40±1.13d,13.30±4.09d。结论: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80℃直接冷冻保存PBSC其回收率可满足移植需要,且移植后均能获得造血重建,但一些影响冻存效果的干扰因素需要进一步注意。

陈喜林,苏航,仲凯励,达永,肖秀斌,刘静,余金德,张伟京[9](2009)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黄海诗[10](200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认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历史发展及其机制,讨论治疗过程中关于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问题。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然后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和应用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早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其适应证逐步扩展至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和基因缺陷疾病等。②目前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对原有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基础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重建。③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各不相同,与病种、病例的选择、预处理方案有关。结论: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未确定可获得长期安全稳定临床效应的最佳移植方案。总体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期疗效显着,而远期疗效尚需多中心、多病例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以进一步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②只有在真正实现移植后的免疫重建,控制移植后复发,最终才能达到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论文提纲范文)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2.3 预处理方案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2.7 主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基本情况
    3.1 造血重建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2.1 感染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3.2.3 远期并发症
    3.3 随访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3.3.4 其他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DA-EPOCH化疗联合G-CSF有效动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病例资料
    PBHSC动员前的化疗
    PBHSC动员、采集和保存
        CTX+G-CSF组
        DA-EPOCH+G-CSF组
        PBHSC的采集和保存
    预处理及移植
    统计学分析
结果
    PBHSC动员、采集效果
    PBHSC动员、采集过程不良反应及合并症
    预处理后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讨论

(4)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检索策略
        1.2.2 文献选择标准
        1.2.2. 1 纳入标准
        1.2.2. 2 排除标准
        1.2.3 文献质量评价
        1.2.4 数据采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2.2.1 造血干细胞 (HSC)
        2.2.2 间充质干细胞 (MSC)
        2.2.3 胚胎干细胞 (ESC)
        2.2.4 神经干细胞 (NSC)
        2.2.5 脂肪干细胞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2.2.6 诱导多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 PS cell)
3 结论

(6)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及难治性血液病53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移植前治疗
    1.3 移植方式的选择
    1.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选择
    1.5 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和回输
    1.6 预处理方案
        1.6.1 自体移植
        1.6.2 异基因移植
    1.7 移植后造血重建的观察
    1.8 移植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1.8.1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的预防
        1.8.2 肝静脉闭塞病 (VOD)
        1.8.3 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治疗
        1.8.4 其他移植并发症的处理
    1.9 移植后治疗
2 结果
    2.1 移植物细胞数量
        2.1.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2 造血重建
        2.2.1 自体干细胞移植
        2.2.2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2.3 血型转化
    2.4 移植相关并发症、复发及死亡
3 讨论

(7)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方案
        1.2.2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
        1.2.3 预处理方案
        1.2.4 造血干细胞的解冻及回输
2 结果
    2.1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相关不良反应
    2.2 外周血干细胞的回输及造血功能重建
    2.3 移植相关并发症
    2.4 近期疗效
3 讨论

(8)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1.1 英文缩略词索引
    1.2 中文摘要
    1.3 英文摘要
    1.4 前言
    1.5 材料与方法
    1.6 结果
    1.7 讨论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3 致谢

(9)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病例资料
    治疗方法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临床疗效
    造血功能的恢复
    免疫功能的恢复
    毒副作用
讨 论

(10)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0学术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2 问题的解决
3 小结

四、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SEAM预处理方案用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分析[J]. 冯静,王三斌. 白血病·淋巴瘤, 2021(07)
  •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DA-EPOCH化疗联合G-CSF有效动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J]. 廖丽昇,魏天南,郑志海,曲双,谢颖,王志红,陈碧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6)
  • [4]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估报告[J]. 胡泽斌,王立生,崔春萍,陈津,吴祖泽,谢俊祥,吴朝晖.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05)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及难治性血液病53例临床观察[J]. 向茜茜,孔佩艳,赵艳,曾东风,刘红,陈幸华,张曦,李杰平,彭贤贵,高蕾,高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20)
  • [7]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8例[J]. 白庆咸,陈协群,杨岚,朱华锋,白燕妮,王小芳,戴月娥,夏爱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24)
  • [8]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D]. 何孜岩. 遵义医学院, 2010(03)
  • [9]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 陈喜林,苏航,仲凯励,达永,肖秀斌,刘静,余金德,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01)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 黄海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8)

标签:;  ;  ;  ;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