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崩落法放矿计算机随机模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惠安社,李明楼,路增祥,张治强[1](2020)在《我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进展与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具有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突出优点,但覆盖岩下端部放矿的特征却引发了矿石损失贫化大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围绕该采矿方法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三大结构参数,系统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应用该采矿方法过程中三大结构参数及其优化研究的发展,总结了采矿方法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应在遵循系统性、协同性和最优性三大原则的前提下,聚焦于:①从整体与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崩落体、放出体和松动体之间内在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使各种影响因素的特性达到最佳匹配,促进放矿效果的改善;②以出矿量最大化、矿石损失贫化最小为评判标准,研究非结构参数对结构参数的影响,在理清影响结构参数关键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对出矿效果的影响规律;③研发测定崩落矿岩流动参数的相应仪器和技术手段,实现矿岩散体流动参数的现场测定,获得符合实际的崩落矿岩散体移动规律;④实现无轨出矿设备与采矿方法结构参数的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采矿生产效率,降低采矿生产成本,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朱忠华,代碧波,陶干强,冯兴隆[2](2019)在《自然崩落采矿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自然崩落法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地下开采方法,在国外有较好的应用。为更好推广应用自然崩落采矿法,对自然崩落法进行综合评述,包括自然崩落法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放矿理论、矿岩流动特性、放矿控制、放矿生产计划、放矿管理等方面,以及自然崩落法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可以得出:前期放矿理论研究,以矿岩流动概率密度函数和放出体形态为主,对矿岩流动过程中品位的变化考虑不足;放矿计划以均匀放矿为目标,没能实现日出矿品位均衡,放矿管理不能进行放矿反馈控制和主动控制。自然崩落法发展趋势是放矿过程考虑出矿品位均衡,使用数据库管理及系统集成,实现放矿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
王大明[3](2019)在《尖山铁矿1300m以下采场结构参数及多夹层流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尖山矿区赋存条件复杂,为含多条岩石夹层倾斜-急倾斜多矿带的铁矿床,品位低,矿带内矿体与夹层相互呈层状产出,地下开采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夹层剔除困难,放矿控制难,受到顶部覆岩和夹石混入的影响,矿石损失贫化大。目前国内外针对这种含多夹层的矿体,在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的矿石损失贫化控制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降低尖山矿区多夹层矿体损失贫化为目的,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矿区的实际开采情况入手,分析了尖山矿区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测定了散体流动参数,并绘出放出体形态;结合散体流动参数,对崩矿步距进行优化;考察夹石在放矿过程中混入以及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规律,提出有效方案对现有的放矿控制方式进行改进,以降低夹石对放矿产生的贫化损失。通过散体流动参数实验对端部出矿的矿岩移动规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介质理论确定了放出体形态。得出了散体的流动参数:α=1.9521;β=0.1272;α1=1.5340;β1=0.2183;k=0.2492。经计算得到最优进路间距18m;合理的放矿步距为5.326.67m,崩矿步距为3.8m4.7m。通过多分段放矿数值模拟实验,确定了尖山铁矿采场垂直走向进路的最优放矿步距为5.88m;最优崩矿步距为4.2m。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尖山铁矿使用低贫化放矿是可行的,可以减少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石采出品位。用PFC3 D颗粒流软件对含多夹层矿体多进路多分段出矿过程中崩落散体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究,得出了夹层散体在崩落矿岩中的流动规律和混入规律,以及夹层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验研究结论,推荐尖山铁矿针对这种含有多夹层的矿体采用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本文研究内容中,采用物理模拟放矿实验和PFC3 D颗粒流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应用Origin软件、Matlab软件对放矿数据进行处理;从夹层散体在崩落矿岩中的流动规律和混入规律出发,分析夹石对放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研究成果为解决尖山矿区多夹层矿体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孙浩[4](2019)在《基于颗粒元理论的崩落矿岩运移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崩落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广泛,但由于结构参数不合理、放矿控制不善等原因,导致回采矿石的损失及贫化较大。放矿过程中崩落矿岩散体的流动能够直接影响矿石的损失和贫化,而现阶段对于其运移演化机理的理解仍然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目前放矿理论及放矿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4032)项目为依托,以南京梅山铁矿为工程背景,研究基于颗粒元理论的崩落矿岩运移演化机理。具体而言,本论文利用三维物理试验模型,在底部和端部等一系列放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颗粒元理论和PFC软件匹配崩落矿岩宏细观物理力学参数,构建能够真实反映崩落矿岩实际放矿状态的数值模型。基于放矿物理试验和PFC放矿数值试验探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与崩落矿岩运移规律、二次破裂以及矿石损失贫化有关的各类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放矿物理试验和数值试验研究发现:放出体和松动体形态符合倒置水滴形,并非标准的椭球体。放出体最大宽度主要与放矿量和放出高度有关,一定范围内,散体粒径、放矿口尺寸和崩落矿石层高度等因素对其无显着影响。(2)不同边界、采场结构参数和放矿方式等条件对放出体形态以及矿石损失贫化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3)在无限边界条件和半无限边界条件下,放矿量与放出体高度满足幂函数关系,与放出体半径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放出体高度的变化趋势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在放矿初始阶段,放出体高度呈指数形式快速增加,随着放矿量的增加,其增长率逐渐减小;随后,放出体高度将随放矿量的增加而线性增长。(4)颗粒直径比和颗粒形态可以作为显着影响崩落法采矿中小粒径矿岩散体穿流特性的重要参数。小粒径颗粒的穿流率随着颗粒直径比的增大以负指数形式减小。小粒径颗粒直径越接近大颗粒直径,则小粒径颗粒的穿流越困难。(5)构建不规则颗粒簇以及滚动阻抗接触模型,开展单口放矿数值试验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放矿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从细观角度探究了崩落矿岩的运移演化机理:崩落矿岩的运移演化主要受松动体顶部应力拱塌落以及松动体四周散体矿岩间的相互挤压、剪切的影响。崩落矿岩的二次破裂主要发生在松动区域与稳定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综上所述,基于颗粒元理论和PFC软件的崩落矿岩运移演化机理研究能够真实再现崩落矿岩实际放矿状态,弥补现有室内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的不足,为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和矿石贫损指标的预测等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闫振雄[5](2019)在《弓长岭铁矿分段崩落法数字化采矿与回采指标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应用广泛。该方法是在松散岩层的覆盖条件下进行矿石回采工作的,其落矿过程和放矿过程具有不可视性,这不仅造成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较高,而且给回采指标的优化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数字矿山建设水平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在矿业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回采指标的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地下矿山回采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以弓长岭铁矿为工程依托单位,开展了基于数字化回采技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指标优化研究。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建设存在的基础数据种类不足,缺乏数据集成与共享的软件平台,矿石损失率、贫化率高等三个问题,构建回采指标优化模型,提出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回采指标的优化措施,建立数据集成与共享的软件平台——“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基于结构化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完成系统设计框架的构建。采用现场调研、原位地应力测量、扇形炮孔爆破相似模拟试验和现场放矿试验等技术手段,获取弓长岭铁矿采场结构参数、扇形炮孔爆破参数、采场地压活动状态、崩落体形态特征、现场出矿品位变化趋势和矿石损失率、贫化率等构建回采指标优化模型所必需的基础数据。基于关系数据模型,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所需处理数据的种类和具体内容,通过概念设计得到基础数据的E-R模型,通过逻辑设计将E-R数据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通过物理设计利用数据库软件Access完成“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的数据库构建。基于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对系统登录模块、数据添加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回采指标优化模块进行设计和开发,通过调用子VI技术集成各功能模块,完成“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基于“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以实测地应力作为力学边界条件,调用 ANSYS/LS-DYNA、AUTO CAD、3D MINE、PFC3D 联合建立具有崩落矿石块度分布特征的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并模拟放矿过程,实现弓长岭铁矿回采过程的数字化。以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不同放矿口外延长度L和外延角度α条件下的放矿过程,得到与之对应的回采指标,建立以L和α为自变量的回采指标回归方程,并预测弓长岭铁矿的最优放矿口尺寸参数,实现回采指标优化的目标。
李涛[6](2018)在《崩落法放矿过程中散体矿岩运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崩落法放矿损失贫化是一个突出问题,而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放矿理论和当前的计算机仿真放矿技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及软件的适用性等缺陷,已不能适应当前放矿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探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的散体矿岩运移规律,本文采用物理实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调控等手段,围绕崩落法放矿散体矿岩运移规律及放矿参数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开展不同粒径条件下的自由面斜槽颗粒流实验。设计了自由面斜槽颗粒流当量粘度测试装置,探究了自由面斜槽颗粒流的屈服应力、流层结构及颗粒流的质量分布与速度分布规律,基于连续介质假设推导了细颗粒流似非牛顿流体本构关系模型。(2)推导并求解LBM-DEM耦合框架理论模型。基于Chapman-Enskog展开式分析了 LBM宏细观变量的统一关系,演绎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LBM密度分布函数求解方法,将Bingham-FPFM模型引入到LBM-DEM耦合框架,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 LBM-DEM耦合程序的精度与稳定性。(3)实现基于LBM-DEM耦合框架的崩落法放矿数值模拟。探究了废石细颗粒的渗移规律,分析了矿岩块度及含水率对单漏斗放出体形态的细观影响,探讨了放矿场内速度及应力分布规律。(4)完成崩落法立体放矿及平面放矿物理实验。根据覆岩条件下单漏斗放矿实验,探究了单漏斗放矿过程中放出体(IEZ)及放矿松动体(IMZ)形态的发育规律,开展了多漏斗放矿条件下的均匀放矿及斜面放矿散体矿岩运移规律研究。(5)建立Bergmark-Roos放矿理论修正模型。基于Bergmark-Roos方程的基本原理,结合LBM-DEM耦合放矿模拟结果,对Bergmark-Roos方程进行了修正,从力学角度建立了散体矿岩的运移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放矿口宽度非零情况下的塑性及运动学放出体数学模型。(6)优化崩落法矿山放矿控制技术及放矿参数。基于推导的Bergmark-Roos 放矿理论修正模型,结合铜矿峪矿生产参数进行了崩落法放矿模拟,并根据最小矿岩接触面原则进行了不等量均匀放矿模型验证。
朱忠华,王李管,陶干强,蒲成志[7](2017)在《自然崩落法一体化放矿优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新时期自然崩落法科学合理的放矿控制和管理,使用C++编程语言和hoops可视化工具包研制了自然崩落法一体化放矿优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构建步骤如下:(1)分析自然崩落法放矿优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从而确定系统的软件需求;(2)提出该系统层次式平台+插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并采用程序插件作为系统的插件类型,设计了插件接口;(3)分析放矿过程涉及数据的特点,确定了自然崩落法放矿数据模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数据管理的方式,设计了系统的数据结构,选用SQLite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4)根据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开发了一套以矿岩流动模拟分析和资源模型数据为基础,以资源开采经济评价、放矿计划优化编制及放矿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软硬件应用系统,实现了从数据流、业务流到管理流程的无缝衔接和高度集成。矿山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自然崩落法矿山企业对放矿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杜宇翔[8](2017)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经济开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矿山企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稳固的矿石市场价格。自2014年开始,随着国际四大矿山持续扩产,铁矿石市场价格不断下跌,致使许多国内大中型矿山企业出现亏损,因此,很有必要对国内矿山进行经济开采研究,以提高国内矿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采矿方法对应不同的生产成本结构,本论文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经济开采研究,并以程潮铁矿为应用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考虑原矿品位、选矿回收率、精矿品位、综合税率、精矿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原矿产量以及精矿石市场价格等因素,建立单位原矿生产成本界限的数学模型;第二,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为掘进、穿爆、铲装、运输、破碎、提升、通风和排水8个主要生产工段,应用ABC成本法对原矿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将原矿生产成本表示为各工段成本的总和;第三,将直接支出和各作业成本项作为横向成本项,将各工段成本项作为纵向成本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各横向成本项与原矿生产总成本,各纵向成本项与原矿生产总成本的灰色关联度,将横、纵向成本项灰色关联度叠加,得到各成本项与原矿生产总成本的灰色关联度矩阵;第四,根据程潮铁矿开采现状,设计相同矿石储量下的6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通过PFC数值模拟放矿计算6种采场结构参数的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考虑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等因素,构建经济开采模型,分别计算6种采场结构参数模型的最终开采利润。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原矿生产成本界限能够帮助矿山企业判断盈亏,程潮铁矿2015年11月出现亏损;用ABC成本法代替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原矿生产成本信息;灰色关联度矩阵能够帮助企业在成本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找到原因,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程潮铁矿-430~-500m阶段分段高度为23.3m,进路间距为25m的采场结构参数开采经济效益最优。
刘昶[9](2017)在《基于Bergmark-Roos放矿理论的采场结构参数的经济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武钢程潮铁矿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典型矿山,随着矿石价格的不断变化以及矿山设备的不断更新,为了达到矿山经营效益和精矿产量的最大化,有必要对程潮铁矿目前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调整。由于开采水平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延伸至-500m,开采地压不断增加,如何合理的选取一个经济安全的采场结构参数,是程潮铁矿目前面临的问题。论文结合程潮铁矿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的工作如下:第一,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利用最新的智能算法来计算优选出最优的放矿截止品位跟入选品位。第二,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程潮铁矿的放矿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讨论比较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跟最新的Bergmark-Roos方程放矿理论的优劣性。并确定了该截止品位放矿条件下的放出体高度、形态以及放出体方程。第三,根据放出体的形态拟定八种不同的采场结构参数,通过Bergmark-Roos方程放矿理论讨论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矿石的损失贫化,并根据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确定各种采场结构参数所对应的回收率、废石混入率等评价指标。第四,利用这些评价指标,结合经济、安全指标,通过层次分析双基点法建立数学模型,优选出经济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合理的放矿截止品位应选为15.7%。根据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可得,Bergmark-Roos方程放矿理论对于数据点的模拟拟合度更高,说明该理论可行。通过分析,确定了该截止品位下的放出体高度、形态以及放出体方程。八种不同的结构参数对应的放矿指标,结合安全、经济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可得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为:20m×23m×3.5m。上述研究成果对矿山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类似矿山的生产提供参考。
刘东[10](2016)在《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四方金矿八卦庙矿体1290m以上采用空场法开采,1290m以下矿床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分为1290m、1240m、1190m及1140m等中段。开采过程中企业没有按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的结构要求进行布置,在1290m和1240m两个中段采用上下进路平行布置的类似高端壁法的回采工艺;而从1190m中段以下开始又采用进路交错布置的方式,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采用17m×22m。本文作为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主要针对1190m中段以下所采用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合理性验证,并对采场的崩矿步距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为企业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经济高效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本文结合四方金矿实际生产情况,主要从事了以下几点研究工作:1、介绍了课题相关背景以及课题研究意义,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四方金矿1190m中段以下所形成的17m×22m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是否可行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思路。2、结合矿山单位实际生产现状,通过单漏斗相似模拟放矿实验,得出放矿椭球体垂直于进路方向的短半轴b的偏心率方程1-εb2=0.1069H-0.0179和平行进路方向的短半轴c的偏心率方程1-εc2=0.3233H-0.2798,以及偏心率回归曲线;根据所得椭球体参数,对现有采场结构参数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按照大间距排列形式求得17m分段高度对应的进路间距为19m,接近现场的22m,说明现有采场结构参数基本符合大间距结构形式,现场可适当加大新掘进进路宽度以弥补进路间距略大问题的不足。3、根据矿山现有生产数据指标,结合放矿椭球体的形态参数,分别以4.0m、4.5m、5.0m及5.5m四组放矿参数做了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放矿参数取值4.5m时,矿石各分段累计的回收率值都优于其他参数,回贫差值也较优于其他三组数据。依据最优的放矿步距参数4.5m,结合矿石松散系数α计算出合理的崩矿步距为3.5m。4、结合PFC数值模拟软件对4.0m、4.5m、5.0m及5.5m四组放矿步距参数优化方案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4.5m放矿参数下各个步距放矿时矿石损失率最大值为31%,最小值为24%,矿石贫化率最大值为15%,最小值仅为2%,回贫差值为62%,较其他参数结果发现最优的放矿步距参数为4.5m,验证了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结果的正确性。5、综合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与PFC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建议四方金矿在1190m中段以下采用17m×22m×3.5m(H×B×L)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
二、崩落法放矿计算机随机模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崩落法放矿计算机随机模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进展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概况 |
1.1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典型方案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系统 |
2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研究的发展现状 |
2.1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的应用特点 |
2.2 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 |
2.3 崩矿步距 |
3 结构参数优化的原则与研究方向 |
3.1 结构参数优化的原则 |
3.2 结构参数优化的研究方向 |
4 结论与讨论 |
(2)自然崩落采矿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崩落采矿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放矿理论 |
1.2 矿岩工程质量评价与矿岩流动特性 |
1.3 放矿生产计划 |
1.4 放矿控制与放矿管理 |
1.5 放矿试验与模拟 |
1.6 其他方面 |
2 自然崩落采矿法应用 |
3 结语 |
(3)尖山铁矿1300m以下采场结构参数及多夹层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研究现状 |
1.2.1 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现状 |
1.2.2 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数值模拟 |
1.2.4 主要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地质与开采概况 |
2.1 概述 |
2.2 矿区地质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矿区构造 |
2.3 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
2.3.1 矿带内矿体特征 |
2.3.2 矿石全铁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
2.3.3 矿石质量特征 |
2.4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涌水量 |
2.4.1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
2.4.2 矿坑涌水量 |
2.5 岩体物理力学特性 |
2.6 开采技术条件 |
2.6.1 露天转地下 |
2.6.2 覆盖层的形成 |
2.6.3 开拓运输系统 |
2.6.4 采矿方法 |
2.7 尖山矿区研究现状 |
2.8 尖山矿区损失贫化过高问题 |
2.8.1 地质品位低 |
2.8.2 含夹层矿体开采问题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散体流动参数实验与结构参数优选 |
3.1 端部放矿崩落矿岩移动规律 |
3.1.1 散体概率密度方程 |
3.1.2 散体移动速度方程 |
3.1.3 颗粒移动迹线 |
3.1.4 放出漏斗与达孔量方程 |
3.1.5 放出体方程 |
3.2 散体流动参数实验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实验模型设计 |
3.2.4 实验过程 |
3.2.5 实验数据整理 |
3.2.6 实验放出体形态与散体流动参数 |
3.2.7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尖山矿区采场结构优选 |
3.3.1 进路间距的确定 |
3.3.2 合理崩矿步距范围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尖山矿区垂直走向进路的崩矿步距优选 |
4.1 PFC软件介绍及其特点 |
4.1.1 PFC软件介绍 |
4.1.2 PFC软件的基本原理 |
4.1.3 PFC软件中的接触模型 |
4.1.4 PFC软件中的基本假设 |
4.1.5 模拟步骤及工作流程 |
4.2 方案的优选 |
4.2.1 最优方案的选择标准 |
4.2.2 方案优选的方法 |
4.2.3 矿石贫损指标的计算 |
4.3 PFC~(3D)数值模拟 |
4.3.1 数值模拟方案 |
4.3.2 放矿控制方式 |
4.3.3 数值模拟截止品位控制条件 |
4.3.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5 数值模拟放矿过程 |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数值模拟结果 |
4.4.2 凿岩爆破参数 |
4.4.3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夹层矿体散体流动规律及控制方法 |
5.1 数值模拟方案 |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箱体建立 |
5.2.2 球体颗粒的生成 |
5.3 放矿模拟过程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1 数值模拟结果 |
5.4.2 夹层随放出量的数量及品位变化规律 |
5.4.3 多夹层对放出品位的影响规律 |
5.4.4 夹层矿体的放矿控制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三.获奖情况 |
附图1:地质剖面图 |
附图2:采矿方法图 |
附图3:开拓系统图 |
(4)基于颗粒元理论的崩落矿岩运移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放矿理论研究现状 |
2.1.1 椭球体放矿理论 |
2.1.2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 |
2.1.3 其他放矿理论 |
2.2 放矿研究方法 |
2.2.1 放矿原位试验研究 |
2.2.2 放矿物理试验研究 |
2.2.3 放矿数值模拟研究 |
2.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概况 |
3.1 矿区地质条件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3.1.2 矿区地层信息 |
3.1.3 矿区地质构造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产状 |
3.2.2 矿床储量 |
3.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矿石的富水性和水力特征 |
3.3.2 矿区断裂构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
3.3.3 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模式 |
3.4 采场结构参数 |
3.4.1 阶段高度 |
3.4.2 分段间的联络方式 |
3.4.3 矿块尺寸与溜井布置 |
3.4.4 分段高度 |
3.4.5 回采巷道 |
3.5 回采出矿 |
3.5.1 全断面均匀出矿 |
3.5.2 截止品位管理 |
3.5.3 配矿及回采顺序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放矿物理试验研究 |
4.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4.1.1 几何相似 |
4.1.2 运动相似 |
4.1.3 动力相似 |
4.1.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相似 |
4.2 试验模型与材料 |
4.2.1 试验模型 |
4.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3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4.3.1 底部放矿试验设计与结果 |
4.3.2 无限边界条件下期望体理论的可靠性研究 |
4.3.3 端部放矿试验 |
4.3.4 崩矿步距优化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球形颗粒的放矿数值试验研究 |
5.1 颗粒元理论与PFC软件概述 |
5.1.1 颗粒 |
5.1.2 边界条件 |
5.2 PFC放矿模型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研究 |
5.2.1 PFC放矿模型构建与放矿过程设置 |
5.2.2 PFC放矿模拟可靠性的定性分析 |
5.2.3 PFC放矿模拟可靠性的定量分析 |
5.3 复杂边界条件下崩落矿岩流动特性研究 |
5.3.1 数值试验实现过程 |
5.3.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5.3.3 下盘残留量模拟 |
5.4 多放矿口条件下崩落矿岩流动特性研究 |
5.4.1 数值试验实现过程 |
5.4.2 多放矿口条件下崩落矿岩移动规律分析 |
5.4.3 矿石损失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 不同端壁倾角条件下放出体形态研究及最优崩矿步距的确定 |
5.5.1 端部放矿数值试验研究 |
5.5.2 崩矿步距优化数值试验研究 |
5.6 崩落法采矿中小粒径散体穿流特性研究 |
5.6.1 小粒径颗粒穿流机理 |
5.6.2 数值试验实现过程 |
5.6.3 计算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不规则颗粒簇的崩落矿岩运移规律及二次破裂研究 |
6.1 崩落矿岩二次破裂问题概述 |
6.2 基于Peanut模型的单口放矿数值模拟研究 |
6.2.1 模型构建与设置 |
6.2.2 数值试验设计 |
6.2.3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6.3 基于不规则颗粒簇模型的单口放矿数值模拟研究 |
6.3.1 不规则颗粒簇的生成方法 |
6.3.2 数值试验设计 |
6.3.3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滚动阻抗接触模型的崩落矿岩运移规律研究 |
7.1 滚动阻抗接触模型原理简介 |
7.2 滚动阻抗接触模型适用性检验 |
7.2.1 模型构建与设置 |
7.2.2 数值试验设计 |
7.2.3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7.3 两种不同散体介质条件下的放出体形态变化规律研究 |
7.3.1 模型构建与试验设计 |
7.3.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弓长岭铁矿分段崩落法数字化采矿与回采指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矿山的发展现状 |
1.2.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发展现状 |
1.2.3 数字化技术在崩落法矿山的应用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及数字化回采系统框架构建研究 |
2.1 回采指标优化目标的确立 |
2.2 回采指标优化决策及优化措施 |
2.2.1 回采指标优化决策 |
2.2.2 回采指标优化措施 |
2.3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2.3.1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种类分析 |
2.3.2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
2.3.3 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 |
2.3.4 建立回采指标优化模型 |
2.4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框架构建研究 |
2.4.1 系统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2.4.2 系统需求结构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回采指标优化模型基础数据的采集 |
3.1 弓长岭铁矿工程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矿区地质 |
3.1.4 生产概况 |
3.2 弓长岭铁矿现场调研数据采集 |
3.2.1 采场结构参数与爆破参数 |
3.2.2 采场放出矿石块度分布情况 |
3.3 采场地压活动状态基础数据采集 |
3.3.1 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原理 |
3.3.2 测点布置及详细参数 |
3.3.3 地应力实测结果 |
3.3.4 温度标定试验 |
3.3.5 围压率定试验 |
3.4 崩落体形态基础数据采集 |
3.5 现场放矿试验基础数据采集 |
3.6 本章小结 |
4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构建 |
4.1 数字化回采系统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1 系统基础数据库选型 |
4.1.2 系统基础数据库设计 |
4.1.3 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
4.2 数字化回采系统功能模块的搭建 |
4.2.1 功能模块开发工具简介 |
4.2.2 数据库访问方式选择 |
4.2.3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4.3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 |
4.3.1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2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建立 |
4.3.3 数字化回采系统的功能与性能 |
4.4 小结 |
5 弓长岭铁矿数字化回采指标优化研究 |
5.1 弓长岭铁矿三维应力状态分析 |
5.2 弓长岭铁矿扇形炮孔爆破模型应力分布特性研究 |
5.2.1 扇形炮孔爆破模型的建立 |
5.2.2 荷载、约束与边界条件 |
5.2.3 模型内应力分布特性 |
5.3 弓长岭铁矿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1 不同应力区间点云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应力区间实体模型的生成 |
5.3.3 崩落体形态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4 弓长岭铁矿放矿过程数值模拟 |
5.4 弓长岭铁矿回采指标优化研究 |
5.4.1 出矿品位变化趋势及矿石回采指标分析 |
5.4.2 回采指标回归方程的建立 |
5.4.3 回采指标预测及变化规律分析 |
5.4.4 弓长岭铁矿回采指标优化措施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崩落法矿山数字化回采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程序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崩落法放矿过程中散体矿岩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放矿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 |
1.2.1 椭球体放矿理论研究 |
1.2.2 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研究 |
1.2.3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研究 |
1.2.4 基于Bergmark-Roos方程的放矿理论研究 |
1.2.5 放矿理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1.3 计算机仿真放矿技术研究进展及评价 |
1.4 放矿过程中细颗粒流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
1.4.1 细颗粒流运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2 颗粒流似非牛顿流体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流变学的细颗粒流似非牛顿流体特性研究 |
2.1 矿岩细颗粒粒径范围界定 |
2.2 自由面斜槽颗粒流实验研究 |
2.2.1 实验方案设计 |
2.2.2 颗粒流屈服应力的测量 |
2.2.3 颗粒斜槽流流层结构 |
2.2.4 颗粒斜槽流质量分布与速度分布 |
2.3 细颗粒流似非牛顿流体本构关系 |
2.3.1 连续介质假设 |
2.3.2 数学模型分析 |
2.3.3 细颗粒流似非牛顿流体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LBM-DEM耦合框架理论研究 |
3.1 LBM宏细观变量统一关系研究 |
3.1.1 格子Boltzmann方法概述 |
3.1.2 Chapman-Enskog方法分析 |
3.1.3 流体压缩性约束条件 |
3.1.4 LBM宏细观统一的精度分析 |
3.2 LBM边界条件理论研究 |
3.2.1 反弹格式边界条件 |
3.2.2 压力边界条件和速度边界条件 |
3.2.3 周期性边界条件 |
3.3 LBM-DEM耦合框架构成研究 |
3.3.1 颗粒离散元法概述 |
3.3.2 格子固含率的计算 |
3.3.3 LBM-DEM耦合框架计算流程 |
3.4 LBM-DEM耦合框架算例验证 |
3.4.1 二维低速绕柱流模拟 |
3.4.2 二维DKT过程模拟 |
3.4.3 三维周期性边界绕体流模拟 |
3.5 Bingham-FPFM模型应用及验证 |
3.5.1 FPFM模型在LBM-DEM中的应用 |
3.5.2 二维Bingham-FPFM模型验证 |
3.5.3 三维Bingham-FPFM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崩落法放矿矿岩运移规律细观研究 |
4.1 废石细颗粒渗移规律研究 |
4.1.1 EDEM软件原理及颗粒模型 |
4.1.2 数值模型 |
4.1.3 模拟结果及讨论 |
4.1.4 渗移过程分析 |
4.2 漏斗放矿散体运移规律细观研究 |
4.2.1 散体矿岩块度对放矿的影响 |
4.2.2 含水率对散体矿岩流动性的细观影响 |
4.3 放矿过程中应力演化机制研究 |
4.3.1 单漏斗放矿场内应力分布研究 |
4.3.2 多漏斗放矿场内应力演化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崩落法放矿物理实验研究 |
5.1 相似比设计 |
5.2 实验矿岩物理特性 |
5.2.1 实验矿岩块度组成 |
5.2.2 实验矿岩力学参数 |
5.2.3 实验过程 |
5.3 覆岩条件下单漏斗放矿立体模型实验 |
5.3.1 放出体及放矿松动体形态研究 |
5.3.2 废石细颗粒渗移规律研究 |
5.4 多漏斗放矿条件下矿岩移动规律研究 |
5.4.1 多漏斗平面放矿规律研究 |
5.4.2 多漏斗斜面放矿规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Bergmark-Roos放矿理论修正模型研究 |
6.1 Bergmark-Roos放矿理论及极坐标方程 |
6.1.1 Bergmark-Roos基本原理 |
6.1.2 Bergmark-Roos放矿理论极坐标方程 |
6.2 塑性放出体修正模型 |
6.3 放出体运动学模型 |
6.3.1 二维点源放矿时放出体模型 |
6.3.2 三维点源放矿时放出体模型 |
6.3.3 放矿口宽度非零时的三维放出体模型 |
6.4 相邻漏斗放矿时放出体形态计算模型 |
6.4.1 相邻漏斗同时放矿 |
6.4.2 相邻漏斗交替放矿 |
6.5 放矿松动体与放出体的几何关系 |
6.5.1 运动学放矿模型几何关系 |
6.5.2 塑性放矿模型几何关系 |
6.5.3 多漏斗放矿时的放矿松动体形态 |
6.6 本章小结 |
7 崩落法放矿贫损率调控措施 |
7.1 工程概况 |
7.1.1 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分布 |
7.1.2 岩体质量特征 |
7.1.3 矿岩崩落块度 |
7.1.4 底部结构设计 |
7.2 相邻放矿口间距参数优化 |
7.3 矿岩接触面倾角参数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自然崩落法一体化放矿优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2 系统体系结构 |
2.1 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
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 数据模型与数据管理 |
3.1 数据模型 |
3.2 数据管理 |
4 系统功能与系统设计 |
4.1 系统功能设计 |
4.2 系统实现 |
5 系统应用 |
6 结语 |
(8)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经济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成本界限研究现状 |
1.3.2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经济开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程潮铁矿开采现状和成本管理现状 |
2.1 矿山概况 |
2.2 矿山工程地质特征 |
2.3 矿山开采现状 |
2.4 矿山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 |
第3章 金属矿山原矿生产成本界限分析 |
3.1 概述 |
3.2 矿山成本构成 |
3.3 单位原矿生产成本界限 |
3.3.1 成本界限原理 |
3.3.2 成本界限模型构建 |
3.4 矿山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BC成本法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ABC成本法的原理 |
4.2.1 基本概念 |
4.2.2 成本归集对象 |
4.2.3 成本核算模式 |
4.2.4 计算程序 |
4.3 ABC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
4.3.1 ABC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 |
4.3.2 ABC成本法引入矿山企业的必要性 |
4.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ABC成本法核算体系的建立 |
4.4.1 资源项目 |
4.4.2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
4.4.3 作业的确定 |
4.4.4 ABC成本法计算模型构建 |
4.5 矿山实际应用 |
4.5.1 资源项目和资源动因量 |
4.5.2 资源分配到作业 |
4.5.3 作业分配到工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动态成本分析 |
5.1 概述 |
5.2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5.3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5.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动态成本实例分析 |
5.4.1 横向成本项与总成本关联度 |
5.4.2 纵向成本项与总成本关联度 |
5.4.3 灰色关联度矩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经济开采模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 |
6.1 概述 |
6.2 结构参数设计 |
6.2.1 放出椭球体组合排列 |
6.2.2 结构参数计算 |
6.3 数值模拟计算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数值模拟过程 |
6.3.3 计算结果分析 |
6.4 经济效益分析 |
6.4.1 建立经济开采模型 |
6.4.2 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模型利润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基于Bergmark-Roos放矿理论的采场结构参数的经济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开采研究现状 |
1.2.2 崩落法放矿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现状 |
1.2.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程潮铁矿矿岩特征及经济开采效益 |
2.1 矿山概况 |
2.2 矿山矿岩物理力学特征 |
2.2.1 矿岩质量特征 |
2.2.2 矿岩块度 |
2.2.3 矿岩散体孔隙率 |
2.2.4 矿岩散体密度 |
2.2.5 矿岩散体的压实度 |
2.2.6 矿岩散体的力学性质 |
2.3 矿山开采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智能算法的经济合理放矿截止品位与入选品位研究 |
3.1 概述 |
3.2 研究方法 |
3.2.1 神经网络 |
3.2.2 遗传算法 |
3.3 优化决策目标的确定 |
3.4 决策函数的确定 |
3.4.1 随机模拟损失率与截止品位的关系式 |
3.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选矿金属回收率函数与成本函数的确定 |
3.5 神经模糊遗传优化合成 |
3.5.1 模糊理论确定综合隶属度 |
3.5.2 遗传算法寻求最优解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ergmark-Roos放矿理论放出体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Bergmark-Roos理论 |
4.1.2 放出体的研究 |
4.2 基于Bergmark-Roos理论放出体的试验研究 |
4.2.1 试验内容 |
4.2.2 试验过程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Bergmark-Roos理论放出体的数值模拟研究 |
4.3.1 PFC2D软件介绍 |
4.3.2 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截止放矿品位下的结构参数研究 |
5.1 概述 |
5.2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损失贫化的理论研究 |
5.2.1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B-R放出体排列 |
5.2.2 结果分析 |
5.3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物理实验 |
5.3.1 模型的建立 |
5.3.2 矿岩的装入 |
5.3.3 放矿过程 |
5.3.4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AHP-TOPSIS的采场结构参数优选 |
6.1 概述 |
6.2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选原则 |
6.3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选模型 |
6.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2 TOPSIS法优选方案 |
6.4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选 |
6.4.1 影响采场结构参数的指标选取 |
6.4.2 优选过程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详细摘要 |
(10)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技术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发展现状 |
1.3.2 采场结构参数发展现状 |
1.3.3 高应力条件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 |
1.4 国内外放矿理论与放矿方法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国内外放矿理论发展现状 |
1.4.2 崩落法放矿理论的移动过渡方程 |
1.4.3 椭球体放矿理论 |
1.4.4 类椭球体放矿理论 |
1.4.5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 |
1.4.6 国内外放矿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山地质及开采条件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矿山地质 |
2.2.1 矿床地质 |
2.2.2 矿体特征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矿山生产现状 |
2.3.1 开拓系统 |
2.3.2 采矿方法 |
2.3.3 塌陷(空)区范围 |
2.4 对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的评价 |
2.4.1 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介绍 |
2.4.2 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漏斗放矿试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类型 |
3.3 实验主要仪器 |
3.4 实验模型的建立 |
3.5 实验材料的选取 |
3.6 试验过程 |
3.7 数据分析 |
3.8 现有结构参数的合理性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进路放矿实验崩矿步距参数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模型的建立 |
4.4 材料选取 |
4.5 实验数据 |
4.6 实验过程 |
4.7 数据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FC数值模拟的崩矿步距参数优化 |
5.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5.2 PFC软件介绍及基本假设 |
5.2.1 PFC软件介绍 |
5.2.2 基本假设 |
5.3 PFC数值模拟 |
5.3.1 PFC~(2D)数值模拟程序的设计 |
5.3.2 PFC~(2D)模拟出矿方式模型的建立 |
5.3.3 PFC~(2D)数值模拟出矿方式程序的运行 |
5.3.4 PFC~(2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崩落法放矿计算机随机模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进展与方向[J]. 惠安社,李明楼,路增祥,张治强. 金属矿山, 2020(03)
- [2]自然崩落采矿法研究及应用[J]. 朱忠华,代碧波,陶干强,冯兴隆. 金属矿山, 2019(12)
- [3]尖山铁矿1300m以下采场结构参数及多夹层流动规律研究[D]. 王大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基于颗粒元理论的崩落矿岩运移演化机理研究[D]. 孙浩.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5]弓长岭铁矿分段崩落法数字化采矿与回采指标优化研究[D]. 闫振雄.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6]崩落法放矿过程中散体矿岩运移规律研究[D].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3)
- [7]自然崩落法一体化放矿优化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制[J]. 朱忠华,王李管,陶干强,蒲成志. 黄金科学技术, 2017(06)
- [8]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经济开采研究[D]. 杜宇翔.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9]基于Bergmark-Roos放矿理论的采场结构参数的经济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刘昶.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10]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D]. 刘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