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代常见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伟[1](2021)在《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指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已对畜禽安全生产和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构成了极大威胁,全球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传递相关问题极为关注。本研究从河北地区病鸡肝脏分离大肠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PCR方法检测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同时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超广谱内酰胺酶基因(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和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参考系统发育群分类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群,本研究旨在阐明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分子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56株大肠杆菌生化表型分为8种,以B4为主。血清型分为11种,O78、O2、O157和O1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26.79%、23.21%、17.86%和14.29%。2.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26株,其中EHEC、EAEC和ETEC,分别占76.92%、15.38%和7.69%。56株大肠杆菌携带15种肠道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im C和Omp A携带率均为100%;aat A、yij P、irp2、mat和iss的检出率分别为98.21%、98.21%、98.21%、96.43%和92.86%。铁转运相关基因(iro N、fyu A、iuc D和irp2)检出率均高于80%。3.45株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58.93%~80.36%,携带qnr S、qnr B和aac(6′)-Ib-cr,比率分别为82.22%、4.44%和4.44%。41株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呈现为多重耐药,主要携带blaCTX-M-9、blaCTX-M-1、blaCTX-M-8、blaCTX-M-25、bla OXA、blaSHV和blaTEM,其中blaCTX-M-65基因亚型和blaCTX-M-55型检出率最高。4.56株大肠杆菌分为22种ST型,其中ST1199、ST1200、ST1201、ST1202、ST1203、STN1、STN2和STN3为新型ST型,ST88(12.5%)、ST85(10.71%)和ST243(10.71%)型为优势型。系统发育群检测到D、B2、B1、A群,其分别占42.86%、25%、21.43%和10.71%。41株PMQR大肠杆菌有19种ST型。质粒携带blaCTX-M大肠杆菌有16种ST型,优势型为ST85(16.67%)和ST243(16.67%)。综上所述,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O血清型多样,毒力因子种类繁多,普遍携带qnr S和blaCTX-M耐药基因,后者主要以blaCTX-M-55、blaCTX-M-65和blaCTX-M-14为优势耐药基因亚型,MLST分型中检测到6种新型ST型,为河北地区鸡源耐药性致病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控及其耐药性及传递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齐越涛[3](2021)在《大理地区31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大理地区312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和晚发型败血症(LOS)的临床特点,尽早识别新生儿败血症(NOS),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指导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且被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析,根据发病日龄可分为早发和晚发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范围[M(P25,P75)]。统计学数据用百分比(%),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情况及一般资料比较近8年来,我院NOS的发生率稍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且由于我院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性,近年NOS发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12名NOS患儿中,男性173名,女性139名,男性比例高于女性。EOS组103名男性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2:1),LOS组70名男性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5:1),EOS组与LOS组在性别、分娩方式、TORCH感染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和体重发现,EOS组和LOS组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男婴与女婴之比约为1.2:1,LOS组男婴与女婴之比约为1.5:1。LOS组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高于EOS组。两组在早产、低出生体重、羊水粪便污染、深静脉置管、产妇绒毛膜炎、胎膜早破>18小时、产妇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排除绒毛膜炎的产妇产前发热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窒息、产妇高血压、产妇高血糖、胎盘早破、胎盘前置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9±0.57Kg,LOS组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10±0.97Kg。EOS组的平均胎龄为37.5±1.87w,LOS组的平均胎龄为37.1±2.10w。分析发现,EOS组和LOS组在出生体重和胎龄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表现及局部感染比较对312例NOS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体温异常和反应差是NOS较常见的临床表现,EOS组和LOS组在体温异常、反应差、病理性黄疸、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机械通气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S组在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占比79.5%和29.1%,相比较EOS组56.4%和9.2%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和LOS组在皮肤硬肿、食欲差、肝脾肿大、皮肤粘膜瘀点瘀斑、青紫、呼吸窘迫的占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各系统局部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110例(56.4%),新生儿脐炎18例(9.2%),泌尿系感染17例(8.7%),皮肤粘膜感染(臀部感染、脓疱疮等)19例(9.7%),新生儿结膜炎8例(4.1%)。LOS各系统局部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93例(79.5%),新生儿脐炎34例(29.1%),泌尿系感染16例(13.7%),皮肤粘膜感染(臀部感染、脓疱疮等)16例(13.7%),新生儿结膜炎8例(6.8%),两组在局部感染中主要指呼吸道感染及脐炎,发生率高,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非特异性实验性指标比较对312例败血症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白细胞异常、C反应蛋白是NOS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两组之间在WBC异常、CRP异常、PCT异常、白介素异常占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LOS组WBC异常、CRP异常、PCT异常占比分别为29.9%、25.6%、59.8%,而EOS组在WBC异常、CRP异常、PCT异常占比分别是16.4%、12.8%、47.2%,比较发现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EOS组和LOS组在PLT计数下降、I/T比值异常和FIB值异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统计了312名败血症患儿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其中并发症包括:肺炎、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肺炎、细菌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和DIC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并发症。EOS组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LOS组,LOS组细菌性脑膜炎和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EOS组,EOS组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比例分别为7.7%和8.7%,明显高于LOS组的1.7%和2.6%。LOS组细菌性脑膜炎和感染性休克的比例分别为13.7%和8.5%,而EOS组细菌性脑膜炎和感染性休克的比例为6.2%和2.6%,分析发现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肺炎发生比例为87.7%高于晚发组肺炎发生比例67.5%,两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DIC和死亡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195名EOS患儿中,160名(82.1%)好转,23名(11.8%)好转后继续治疗,死亡8名(4.1%),117名LOS患儿中,79名(67.5%)好转,32例(27.4%)好转继续治疗,死亡6名(5.1%)。EOS组和LOS组在临床转归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3.647,P=0.986,P>0.05)。6.两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分析1.在312名被诊断为败血症的儿童中,共有51个血培养物呈阳性。经统计分析,这51例菌株包括36例(11.5%)革兰氏阳性(G+)、14例(4.7%)革兰氏阴性(G-)和1例(0.3%)真菌。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表皮葡萄球菌(5.1%)(16/312),其次为大肠杆菌3.5%(11/312)、人葡萄球菌3.5%(11/312)、溶血性葡萄球菌1.6%(5/312),藤黄微球菌0.3%(1/312),屎肠球菌0.3%(1/312),阴沟肠杆菌0.3%(1/312),肺炎克雷伯菌0.3%(1/312)。无乳链球菌0.3%(1/312),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0.3%(1/312),小芽孢杆菌0.3%(1/312),白色念珠菌0.3%(1/312)。2.对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为主的G+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为100%,对β-内酰胺类、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非常高,均超过80%。多重耐药菌检出1例,为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耐药性均在较低水平,但由于新生儿特殊性及药物严重的副作用,上述药物在儿科属于慎用,甚至禁用。对肽类和恶唑啉酮类等耐药性均为0%。3.对14例主要G-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G-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G-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明显升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等敏感性较好,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性多达9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西丁耐药性在70%以上,未发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喹诺酮类等耐药情况;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仅对头孢唑林第一代头孢、第二代头孢、而且对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多数90%以上耐药,敏感性较差,未发现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等耐药的菌株,敏感性较好;而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表明,对哌拉西林、四环素、头孢菌素第一、二、三代等完全耐药(100%),未发现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未发现对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耐药的菌株。4.检出白色念珠菌1例,对其进行药敏分析示: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均敏感,耐药性为0%。结论:1.NOS在男婴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女婴。母体胎膜早破>18小时、羊水粪便污染、母体绒毛膜炎、B组链球菌感染等是EOS的高危因素;而低出生体重儿、长期置管操作、皮肤黏膜感染等是LOS的高危因素。2.G+菌(主要是CoNS)是我院NOS的主要病因,EOS中以G-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常见,而LOS中以葡萄球菌及机会致病菌为主。3.EOS致病菌感染主要通过母体阴道菌群上移和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而LOS致病菌感染主要通过社区获得性感染及院内感染,定期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对减少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余青虹[4](2021)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Klebsiella pneumoniae bloodstream infection,KP-BSI)临床特征及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儿童KP-BSI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KP-BSI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0例患儿,64例(58.2%)为院内感染,72例(65.5%)有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肿瘤最多见。110例患儿PRISMⅢ评分为16.0(7.0-20.8),其中74例(67.3%)发生脓毒症,15例(13.6%)发生脓毒性休克,18例(16.4%)发生呼吸衰竭,15例(13.6%)需有创机械通气,院内死亡共13例(11.8%)。KP菌株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9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58.3%、60.9%、70.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9.5%、82.7%。检出ESBLs+菌株39株(39/86,45.3%),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10株(10/110,9.1%),ESBLs+KP菌株、CRKP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KP-BSI多见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发生率高;KP菌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可经验性治疗轻症KP-BSI患儿。
潘航[5](2020)在《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肠道种沙门菌(Salmonellaenterica)是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是导致全球健康和经济负担的重要病原。沙门菌包括许多血清型,它们在感染不同宿主能力上差异显着,其定殖生态位/生境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沙门菌肠道种肠道亚种血清型纽波特(Salmonella enterica.subsp.entericaserovar Newport,以下简称S.Newport/纽波特沙门菌),是美国人源感染沙门菌排名前三的血清型之一,通常牛被认为是其主要感染或携带宿主。近年美国S.Newport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在欧盟,S.Newport感染在过去几十年里保持稳定。一般来说,S.Newport是通过人类食用受污染的动物源性食物传播,例如,牛肉、猪肉、禽肉蛋和牛奶,或非动物来源,如蔬菜和其他新鲜农产品。但最近的疫情却更多地归因于其他来源,如新鲜农产品、海鲜、灌溉用水、土壤。此外,S.Newport也有在环境如肥料中长期生存的特殊能力,特别是其能定殖侵染植物。值得注意的是,S.Newport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定殖、入侵植物组织。S.Newport的生境可以作为持久或称为再次人类感染的来源。很少有调查关注不同的传播途径,特别是耐药沙门菌随食品产业链传播到人类这个角度。而且目前S.Newport在中国的主要生态学、耐药情况和疾病负担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证实了S.Newport是一个多进化来源的血清型。基于MLST分析的384株不同来源S.Newport确定了 3个进化分支,其中人类分支ⅰ与非人类分支ⅱ(鸟类、家畜和爬行动物为主)的耐药谱不同且有较大生态位差异,很可能表现出宿主偏好性。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食物链中S.Newport的传播,同时,针对全球S.Newport的基因组解析是本领域的瓶颈,S.Newport遗传多样性、耐药性获得机制、不同生境或宿主偏好性遗传基础,这一系列科学问题仍有待解决,特别其在我国人群中流行情况还未知。本研究旨在:(1)探究不同来源S.Newport耐药谱规律;(2)通过MLST揭示菌群的遗传多样性;(3)阐明中国人源S.Newport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4)解析全球S.Newport遗传演化、耐药形成规律;(5)在全基因组层面探讨S.Newport宿主偏好性潜在机制。1.1996~2015年美国来源S.Newport耐药分群研究明确沙门菌在多种食品动物宿主间的传播途径及其抗生素谱是进行适当干预和精准治疗的关键。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 1996年至2015年间从美国不同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疾病病人分离的3,728株S.Newport,包括其中附带2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随机森林和层次聚类统计方法根据所有MIC值(MIC values,MICs)对分离株聚类分群。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分析确定适宜的抗生素及其在人、动物种群间的临界值。根据单个菌株的MICs两种方法都检测到两个独立的群体,其中动物群体的MICs明显较高,这与耐药性(AR)表型相关。只有9.7%(267/2763)人类分离株与动物源性菌株相关。此外,动物源分离株抗生素谱的多样性比人源分离株差异小(P<0.001),提示有多种来源涉及人类感染。CART法将复方磺胺甲恶唑作为区分动物和人分离株的最佳分类标识。此外,还发现了牛或火鸡种群中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典型AR谱,即MDR-Amp和Tet-SDR,这表明不同的肉用动物来源可能与人类感染有关。AR分析表明,经验治疗的合理性选择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而是广谱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西丁)。人源S.Newport沙门菌耐药菌株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食物-动物传播途径造成了相当大比例的异质性分离群体。2.S.Newport基因型解析菌群多样性S.Newport具有系统发育多样性特征,之前的研究表明,S.Newport通过多种动物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各途径中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性。然而,针对其遗传信息的研究仍缺乏。因此本研究关注S.Newport宿主、来源、基因型和耐药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全球1842株S.Newport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数据结合针对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囊括282株中国菌株,对相关性进行评估。我们的分析显示,序列型(ST)与不同的宿主源显着相关,包括家畜(ST45)、鸟类(ST5)、受污染的水和土壤(ST118)、爬行动物(ST46)和海产品(ST31)。重要的是,ST45含有(344/553)大部分多重耐药(MDR)菌株,这些菌株被认为是导致人类MDR细菌感染的原因。中国分离株在禽源(ST808组)和淡水动物源(ST2364组)中形成了两个独特的谱系。S.Newport的基因分型信息可以改善沙门菌的诊断,并指导更好地选择抗沙门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3.1991~2018年中国人源S.Newport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我国S.Newport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在人类感染方面,S.Newport是全球造成持续感染的五大血清型之一。本研究分析290株S.Newport菌株及其相关临床元数据,包括菌株全基因组,其中62.4%(n=181)为腹泻的患者,28.9%(n=84)为无症状的个体(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8.6%(n=25)来自幼儿(28%,n=7)和婴儿(72%,n=18)的持续性腹泻病例。不同序列型(ST)和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差异显着(P=0.0432),ST46引起腹泻或代表无症状患者,ST31或ST68引起持续性腹泻。基因组分析显示,无症状或没有腹泻患者分离株的比例最高(98.5%,n=279),从中检测到相应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决定因子,需要强调在这类患者中应谨慎使用抗生素。研究结果提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并伴有S.Newport引起的急性腹泻或持续性腹泻症状的病例,应谨慎处理,因为多重耐药表型的几率很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S.Newport ST31和ST46可能是导致婴儿和儿童腹泻/持续性腹泻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两种基因型多重耐药比例也最高,而成人更有可能是S.Newport携带者(无症状)。4.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全球1560 S.Newport菌株可分为C-Ⅰ~C-Ⅳ 4个分支,主要序列型为ST45(28.42%),ST118(19.56%),ST46(13.60%),来源主要为人源(42.05%),家养动物源(Livestock,21.03%),冷血动物源(8.08%)。C-Ⅱ中家养动物为主的主要谱系ST45-WBM(warm-blooded mammal,温血哺乳动物)普遍携带IncA/C2质粒及大量耐药基因,同时ST166及ST31中也携带部分质粒及一定量耐药基因。S.Newport含以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为首的9大类耐药基因,除了利福平类主要来自冷血动物(CBA)及人,其他类主要来源是WBM及禽类。BEAST时空分析提示S.Newport的分子钟速率相比其他血清型或种属呈中等偏高水平,其中C-Ⅰ分化时间最早但速率最低,C-Ⅱ速率最高,对C-Ⅱ主要谱系ST45-WBM的分析提示多重耐药IncA/C2质粒驱动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对各主要ST中的代表性菌株进行挑选及表型试验,验证了三大谱系ST45-WBM、ST46-CBA、ST118&5-Human(人源)对小鼠模型的毒力差异及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宿主偏好性,以及谱系间生物被膜形成及群集运动能力的差异性。泛基因组热图提示存在潜在的重组特性及协助谱系适应的基因,通过分析挖掘了三大谱系的协助其适应的特异性基因,主要与细菌营养物质代谢运输、遗传物质操作有关,毒力基因扫描结果提示毒力基因总数与耐药基因总数呈负相关,毒力岛、可移动元件扫描结果提示ST45-WBM谱系具有特异性的4个转座子及Ⅰ型整合子,ST118&5-Human谱系具有1个特异性毒力岛,重组事件检测结果提示S.Newport是近百年沙门菌中已知的重组发生区域最广、发生速度最快、每个菌株平均事件数最高的血清型,其中ST45-WBM谱系内网状进化现象突出,XerC3是ST45-WBM的特异性重组酶,可能是支持其遗传多样性、快速演进和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明确了S.Newport的耐药表型概况、耐药分群、最佳分群抗生素、基因型、生态型分布及对人类主要的传播途径,解析了中国人源菌株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并从全球视角明确了S.Newport的种群结构、遗传演化、耐药遗传决定因子、宿主偏好性、以及不同进化分支谱系特异性的分子靶点,指出IncA/C2是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且重组酶及营养代谢运输元件可能参与介导宿主适应,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
滕琳[6](2020)在《牛磺酸氯胺对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畜牧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菌株之一,致病性大肠杆菌则可引起人和畜禽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引起畜禽尤其是幼龄畜(禽)腹泻,炎症甚至败血疾病等。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滥用及错误的给药方式使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近年来,北京、新疆、广西等地大肠杆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为60%以上。牛磺酸氯胺(Tau Cl)是牛磺酸在机体炎症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卤代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杀灭多种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灭活病毒、杀死多种寄生虫,还被证明通过氧化细菌蛋白质的硫醇和芳香族氨基酸来中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志贺毒素,抑制铜绿假单孢菌的生物膜形成。本实验拟通过检测牛磺酸氯胺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变化,外排泵Acr AB-Tol C及毒力基因Omp C、Omp Fm RNA表达量变化情况,分析牛磺酸氯胺消减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作用及机理,为牛磺酸氯胺作为抗菌药物研发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实验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的MIC,并采用多步法诱导大肠杆菌ATCC5922耐药;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联合牛磺酸氯胺测定两种药物联合抗菌的分级抑菌浓度(FIC);采用酶标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牛磺酸氯胺对耐药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分别用16m M/L、10m M/L、8m M/L、4m M/L牛磺酸氯胺连续作用32MIC、64MIC耐药菌18h,确定牛磺酸氯胺最佳作用浓度,并用该浓度牛磺酸氯胺连续作用三株耐药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K-B药敏纸片法测定牛磺酸氯胺作用前后三株耐药菌的MIC和抑菌圈直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牛磺酸氯胺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外排基因acr A、acr B、tol C及其调控基因mar A、rob基因及毒力基因Omp C、Omp F基因m RNA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1)盐酸环丙沙星诱导ATCC25922标准株,得到三株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耐药性分别是ATCC25922的32倍、64倍、128倍;(2)牛磺酸氯胺对盐酸环丙沙星的MIC值均为16m M/L(原药物浓度为550m M/L),说明牛磺酸氯胺抗菌活性良好;(3)盐酸环丙沙星和牛磺酸氯胺联合应用FIC值均为0.5<FIC<1,二者呈相加作用;(4)10m M/L的牛磺酸氯胺在保持大肠杆菌活性同时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与未被牛磺酸氯胺作用的菌株相比,对数生长期缓慢,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牛磺酸氯胺抑制,稳定期时间明显减少,且在18h左右大肠杆菌快速进入衰亡期;(5)10m M/L牛磺酸氯胺处理三株耐药株18h并连续作用数代,可使耐药菌的MICs均不同程度的下降;(6)牛磺酸氯胺能够显着降低大肠杆菌耐药菌外排泵基因acr A、acr B、tol C和外排泵调控基因mar A、rob基因(P<0.01),以及毒力基因Omp C、Omp F的表达量(P<0.01),差异性极显着,说明牛磺酸氯胺有效抑制了大肠杆菌外排泵的表达,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该研究证明,牛磺酸氯胺可能通过抑制外排基因acr A、acr B、tol C和调控基因mar A、rob基因m RNA的表达来消弱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同时降低Omp C、Omp F基因m RNA的表达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毒力,达到消减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目的。本研究将为深入研究牛磺酸氯胺消细菌减耐药性的机制及其作为新型药物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戚晨冬[7](2020)在《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药物合理使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及干预,以及药学监护实践,讨论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在泌尿前列腺科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工作重点,并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的特点,建立泌尿前列腺科专属药学服务。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260例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估使用合理性。然后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干预、阶段性专项干预及药学支持下的行政考核等形式,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管理后,回顾性分析399例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在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及辅助用保肝药物关于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等合理使用情况。进一步调研泌尿前列腺外科1 12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方法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时间为半年。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学干预后的24例泌尿前列腺外科因结石住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结果验证。最后,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使用奥氮平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适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均无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为甲级愈合,均未出现继发医院感染病例,均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2)干预前、后组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中、给药途径的指标合理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符合泌尿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占比要求,从干预前33.8%上升至干预后87.5%,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分别由干预前的0%、21.5%、2.7%上升至干预后的35.1%、26.1%、21.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的选择的合理比例较低,为33.8%;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显着提升,达到87.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比例为14.6%,干预后合理比例升高至85.0%。(3)药学干预前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57%,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58%,给药频次符合率为57%,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0%;药学干预后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75%,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100%,给药频次符合率为96%,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100%。(4)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使用的禁忌症的指标中,干预前与干预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干预前组在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4.2%的情况下,有83.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使用了保肝药物;干预后组在临床药师进行宣教后,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3.0%,同时辅助治疗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比例降至16.5%。在泌尿前列腺外科干预前组中,围手术期使用的保肝药物主要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数达到175例,占比67.3%。在经过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后,在干预后组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使用数量为0例,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病例数也大幅降至66例,占比为16.5%;同时,干预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的使用合理数及合理比例较低,为22.3%;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达到90.5%。(5)临床药师协助发现分析1例少见的奥氮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得以纠正,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可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明显提高了泌尿前列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辅助药物及前列腺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DUE模式运用于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使用管理,较为规范地促进了医院泌尿前列腺外科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理使用,效果显着,为建立专科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车瑞香[8](2020)在《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可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给猪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对猪链球菌进行防治。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因此,探究其多重耐药机制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合理用药的前提。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是兽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然而,猪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仅越来越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限制使用,为什么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这三类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故本研究针对该问题,一方面开展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耐药监测工作,另一方面以猪链球菌ATCC 700794为研究对象,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通过体外诱导的方式获得了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猪链球菌;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泰乐菌素压力下的猪链球菌蛋白质组学,发现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CysM)可能与多重耐药有关,为证明该蛋白和耐药的关系,采用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从耐药表型、细菌生物被膜、代谢产物含量变化和基因水平四个层面上,阐明CysM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分子模拟和分子互作技术分析泰乐菌素是否还与CysM蛋白结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2017~2019年黑龙江省7个不同猪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细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以4型为优势血清型,并呈多重耐药的现象。分离的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分别为97.5%和92.5%,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大于128μg/m L,扩增率最高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 M和erm 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0%。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猪链球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由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并不是100%,故推测生物被膜可能是猪链球菌形成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2)基于实验室前期的蛋白组学,通过Heatmap和PPI蛋白网络重新分析了1/4 MIC(0.125μg/m L)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猪链球菌的171个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CysM蛋白处于这些差异蛋白的中间位置,推测其可能与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有关。(3)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利用实验室体外强诱导的方式,获得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并测定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金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增加了256倍、128倍、64倍、4倍、32倍和4倍,而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K的MIC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以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为受试菌株,利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对cysM基因和CysM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发现其表达量发生显着的上调,证明CysM蛋白可能与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4)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结合流式细胞术获得了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同时利用质粒回补的方式获得了回补株。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cysM基因缺失株和cysM基因回补株的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泰乐菌素、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的MIC降低了4倍,替米考星降低了128倍,金霉素降低了8倍,氧氟沙星降低了32倍。而cysM基因回补株对上述六种药物的MIC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恢复到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耐药水平。其中,泰乐菌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MIC升高了2倍,替米考星升高了32倍。耐药表型实验初步证明了CysM和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5)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探讨cysM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量和形成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证明CysM参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6)利用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进行了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基因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相比,cysM基因缺失株中,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显着降低;而在回补株中,半胱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敲除前二者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虽然有部分恢复,但没有恢复到敲除前的表达水平,仍具有显着性差异。cysM基因缺失株中met I、met K、mtn N和lux 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性的减少;而在回补株中,met I基因的表达量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该基因的表达量相比无显着性的差异,而met K、mtn N和lux S的基因表达量虽有部分恢复,但与敲除前基因表达量仍具有显着性差异。(7)基于分子对接和BLI技术,阐明泰乐菌素是否能与CysM蛋白结合导致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产生。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药物与CysM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未能发生相互作用,泰乐菌素与CysM蛋白的亲和解离曲线没有变化,证明泰乐菌素和CysM蛋白没有结合。综上所述,cysM基因所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影响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多重耐药性。
刘欣彤[9](2020)在《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成为了危害畜牧养殖动物的主要疾病。特别是危害奶牛最常见的大肠杆菌疫病,给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在对此疫病的防控、治疗过程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最先且最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此类药物不合理的使用,使得大肠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加重,也成为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有研究表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urnβ-lactamerses,ESBLs)是引起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的广泛使用,影响着产ESBLs菌的检出率。目前,关于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演化规律研究,揭示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了解ESBLs耐药基因在奶牛源大肠杆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全国11个重点养殖区域(省市)的52家规模化牧场采集的4536份奶牛源样本中分离出1950株大肠杆菌,包含687株牛奶源、1144株粪便源和119株其它源样本;其中北京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最高(38.72%),辽宁地区最低(3.59%)。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琼脂稀释法对大肠杆菌进行18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奶牛源大肠杆菌以氨苄西林、链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为主,而对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其中贵州贵阳和宁夏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严重。并初步筛选出340株(17.44%)大肠杆菌(包含144株牛奶源、178株粪便源和18株其它源)对头孢噻肟(CTX)耐药;其中贵州贵阳地区大肠杆菌对CTX的耐药率较高(40.14%),新疆石河子地区较低(5.86%)。对CTX耐药的340株大肠杆菌菌株,应用PCR扩增和电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ESBLs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70株大肠杆菌(包含牛奶源89株、粪便源74株、其它源7株)至少含有1种ESBLs基因;其中92株大肠杆菌检测到blaCTX-M-1基因,69株检测到blaCTX-M-9基因,3株对blaCTX-M-1和blaCTX-M-9基因均呈阳性,14株检测到blaCMY-2基因,2株对blaCTX-M-9和blaCMY-2基因呈阳性。宁夏地区ESBLs基因的检出率最高(100%),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14.29%);其中宁夏地区blaCTX-M-1基因检出率最高(68.18%),天津地区最低(4.35%);宁夏地区blaCTX-M-9基因检出率最高(31.82%),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7.14%);普遍blaCMY-2基因检出率极低甚至为零,吉林地区最高(2.52%),河北等共6个省为0%。运用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转移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转化,获取单目的质粒DNA。结果显示,携带blaCTX-M-1基因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其中携带blaCTX-M-1基因的牛奶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TX-M-9基因的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MY-2基因的奶牛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再次应用电泳分析方法对转化成功的340株大肠杆菌质粒DNA检测是否为单目的质粒DNA,成像结果显示,均为单目的质粒DNA。将含有单目的质粒DNA的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后测序,以确认其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重点养殖区域(省市)规模化牧场奶牛源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粪便中;CTX-M型ESBLs以CTX-M-1型和CTX-M-9型为主。
郑育基[10](2020)在《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危害养鸡业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其中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此在育雏期通过适当途径给予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防治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养鸡业的惯例。恩诺沙星为第一个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控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集约化养鸡中恩诺沙星通过混饲或混饮方式给药极容易被滥用,进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开展恩诺沙星注射液用于1日龄雏鸡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不仅对指导恩诺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在雏鸡体内蓄积特性和残留消除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育雏早期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可替代选择药物,对减少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在育雏期混饮或混饲这种群体给药方式的种种弊端、防止或延缓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耐受性试验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耐受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每只注射体积均为0.1mL。试验期间通过一般临床观察、增重、死亡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d时,与对照组相比1倍、3倍和5倍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10倍剂量组差异极显着(P<0.01),对ALB、GLO、ALP和CHO生化指标有影响,其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指标无剂量相关差异。实验结果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雏鸡可耐受5倍高的推荐剂量而不会对雏鸡产生明显不良反应。2、建立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浆样品中的药物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色谱柱采用Agilent HP-C18(4.6×250mm,5μ m),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78nm,发射波长450 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三乙胺-乙腈(82:18,V/V)溶液。结果表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在0.05~10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浓度(0.05、0.5、1Omg/L)下平均回收率在87.26%~106.36%之间,日内变异系数低于8.97%,日间变异系数在低于7.92%,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mg/L和0.05mg/L。将处理好的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标准液在-20℃冻存条件下放置6个月可保持稳定,自动进样器样品盘可稳定保持8h,循环冻融对血浆中待测物稳定性无影响。本方法建立的血浆提取净化和检测条件可用于准确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3、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240只体重约50g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两个剂量组,其中一组经颈部一侧皮下单次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lmg(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20mg/kg·bw),另一组同样给药2mg(稀释后的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40mg/kg·bw)。给药后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含量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实测药时数据采用WinNolin8.0软件处理非房室模型分析。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20 mg/kg·bw和40 mg/kg·bw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4h,Cmax分别为3.75μg/mL和4.92μg/mL,AUClast分别为 40.45 h·μg/mL 和 78.2 h·μg/mL,t1/2 分别为 7.37h 和 6.53h,MRTlast 分别为 8.6h和11.42h,CL为0.49L/h/kg。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随给药剂量增加,吸收达峰时间相应地提前,其峰浓度并没有与给药剂量成比例升高(两者之比为1:1.31),但反映药物吸收程度的AUC具有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93)。结果还表明,给药剂量和鸡的日龄对恩诺沙星在1日龄雏鸡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无明显影响。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12h,Cmax分别为0.46μg/mL 和 0.54μg/mL,AUClast 分别为 3.97 h·μg/mL 和 6.66 h·μg/mL,t1/2 分别为 4.23h和5.29h。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活性代谢物环丙沙星的达峰时间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迟。达峰浓度无剂量相关性(两者比为1:1.17),但AUC具有一定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67)。结合前期临床有效性和靶动物耐受性实验结果,防治1日龄雏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建议20%恩诺沙星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推荐剂量为20 mg/kg·bw(约相当于1 mg/只)。
二、第三代常见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常见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子分型及系统发育群分布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大理地区31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患病情况及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临床表现及局部感染 |
2.3 两组非特异性实验性指标比较 |
2.4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
2.5 两组临床转归情况比较 |
2.6 病原菌血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发病情况分析 |
3.2 临床表现、局部感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3.3 临床转归分析 |
3.4 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
第四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各种炎症标志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定义 |
1.3 方法 |
1.3.1 临床资料收集 |
1.3.2 药敏试验 |
1.3.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1.1 一般资料 |
2.1.2 基础疾病 |
2.1.3 临床表现 |
2.1.4 实验室检查 |
2.2 KP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2.3 治疗与预后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在儿科中的感染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沙门菌基本情况 |
1.1 沙门菌属 |
1.2 沙门菌病 |
1.3 沙门菌血清型 |
1.4 沙门菌生物型 |
1.5 沙门菌分子分型 |
1.6 形态结构及培养条件 |
1.7 沙门菌的分类及遗传进化关系 |
1.8 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9 沙门菌的突变 |
2 宿主适应性及毒力分子基础 |
2.1 宿主适应性 |
2.2 毒力因子 |
3 耐药性 |
3.1 耐药性概述 |
3.2 中美耐药性系统监测现状 |
3.3 沙门菌耐药性流行病学概况 |
4 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进化研究进展 |
4.1 国外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
4.2 中国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
4.3 进化研究进展 |
5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
5.1 第二代测序技术 |
5.2 第三代测序技术 |
5.3 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1996~2015年美国来源纽波特沙门菌耐药分群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统计分析 |
1.5 最佳分类器预测分析 |
2 结果 |
2.1 人类和动物相关的集群 |
2.2 抗生素MIC可区分动物相关亚群 |
2.3 与牛和火鸡相关的抗生素耐药性谱 |
3 讨论 |
第三章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型解析菌群分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相关数据 |
1.2 菌株培养条件及耐药分类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4 MLST分析 |
1.5 MIC试验 |
2 结果及讨论 |
2.1 种群结构基本情况 |
2.2 纽波特沙门菌的地理多样性 |
2.3 纽波特沙门菌:一个多疫源的食源性病原 |
第四章 1991~2018年中国人源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元数据情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二代测序全基因组样品的制备 |
1.4 全基因组重测序(illumina平台) |
1.5 全基因组重测序(BGISEQ平台) |
1.6 基因组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年龄组分析 |
2.2 持续性腹泻与多重耐药遗传决定因子携带菌密切相关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 |
第一节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种群结构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数据拼接、质量控制及血清型预测 |
1.5 CoreSNP进化树构建 |
1.6 基因组扫描 |
1.7 进化树图谱绘制 |
2 结果 |
2.1 数据的基本情况 |
2.2 纽波特沙门菌Core SNPs进化树的特征 |
2.3 网状进化与纽波特沙门菌群体基因组 |
2.4 耐药基因与各宿主/来源的相关性 |
第二节 基于Core SNPs的纽波特沙门菌时空进化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4 时空分析 |
1.5 时空分析图谱的绘制 |
2 结果 |
2.1 纽波特沙门菌C-Ⅰ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2 纽波特沙门菌C-Ⅱ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3 纽波特沙门菌C-Ⅲ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
2.4 多重耐药IncA/C2质粒与动物源ST45流行菌株相关性 |
2.5 以C-Ⅱ为代表的纽波特沙门菌具有较快的进化速度 |
第三节 代表菌株的表型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试剂及饲养条件 |
1.3 小鼠攻毒试验 |
1.4 斑马鱼攻毒实验 |
1.5 线虫杀伤实验 |
1.6 生物被膜实验 |
1.7 群集运动试验 |
2 结果 |
2.1 小鼠攻毒试验 |
2.2 菌株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毒力和菌株来源/生境有关系 |
2.3 生物被膜 |
2.4 群集运动 |
2.5 群集运动与生物被膜的关系为负相关 |
第四节 泛基因组解析纽波特沙门菌宿主偏好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1.2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
1.3 泛基因组分析 |
1.4 毒力基因分析 |
1.5 毒力岛及可移动元件分析 |
1.6 重组分析 |
2 结果 |
2.1 泛基因组热图 |
2.2 泛基因组与宿主特异性基因型:特定lineage的特异性基因分析 |
2.3 泛基因组中检测毒力岛、可移动元件及毒力基因结果 |
2.4 重组现象及与宿主适应过程的关联 |
第五节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表 |
附图 |
(6)牛磺酸氯胺对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3 逆转大肠杆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
1.4 牛磺酸氯胺生理功能及其抗菌活性机制研究进展 |
1.5 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药品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设备仪器 |
2.1.5 其他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 |
2.2.2 抗菌药液的制备 |
2.2.3 菌液的制备 |
2.2.4 盐酸环丙沙星诱导ATCC25922标准株耐药实验 |
2.2.5 盐酸环丙沙星联合牛磺酸氯胺抑菌实验 |
2.2.6 不同浓度的牛磺酸氯胺对三株耐药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2.2.7 牛磺酸氯胺作用前后对三株耐药菌耐药性的影响 |
2.2.8 大肠杆菌总RNA的提取 |
2.2.9 大肠杆菌总RNA质量的检测 |
2.2.10 大肠杆菌总RNA的反转录 |
2.2.11 大肠杆菌外排基因acr A、acr B、tol C、mar A、rob和毒力基因Omp C、Omp Fm RNA的表达量检测 |
2.2.12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诱导耐药菌株MIC的测定 |
3.2 盐酸环丙沙星联合牛磺酸氯胺对三株耐药菌的分级抑菌浓度结果 |
3.3 牛磺酸氯胺对三株耐药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4 牛磺酸氯胺作用前后对三株耐药菌耐药性的影响 |
3.4.1 牛磺酸氯胺对大肠杆菌耐药菌作用浓度的确定 |
3.4.2 牛磺酸氯胺作用三株耐药菌前后对盐酸环丙沙星MIC结果 |
3.4.3 牛磺酸氯胺作用三株耐药菌株前后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变化情况 |
3.4.4 大肠杆菌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盐酸环丙沙星诱导 ATCC25922 标准株耐药 |
4.2 盐酸环丙沙星联合牛磺酸氯胺对三株耐药菌分级抑菌浓度分析 |
4.3 不同浓度的牛磺酸氯胺作用下对三株耐药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4 10mM/L牛磺酸氯胺连续作用对三株耐药菌耐药性的影响 |
4.5 牛磺酸氯胺对大肠杆菌外排泵Acr AB-Tol C的 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4.6 牛磺酸氯胺对大肠杆菌毒力基因Omp C,Omp F基因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 |
1.2 泌尿前列腺疾病概述 |
1.3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
1.4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的现状 |
1.5 药物利用评价体系 |
1.6 课题立项依据 |
第二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入选条件及排除标准 |
2.2.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
2.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2.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2.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 |
2.3.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药师运用DUE方法对泌尿前列腺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管理实践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泌尿外科临床使用DUE标准建立 |
3.2.3 基于DUE标准的药学干预措施 |
3.2.4 基于DUE标准的干预结果评价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
3.3.2 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表 |
3.3.3 干预前药物利用评价情况 |
3.3.4 药学干预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
4.2.3 建立辅助用保肝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
4.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4.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应用情况 |
4.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保肝药物的术后情况 |
4.3.4 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用药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病例资料 |
5.3 病例分析 |
5.4 病例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猪链球菌 |
1.1.1 猪链球菌简介 |
1.1.2 病原特点 |
1.1.3 流行病学 |
1.1.4 毒力因子 |
1.2 猪链球菌的鉴定方法 |
1.2.1 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
1.2.2 CPS对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分离鉴定 |
1.3 猪链球菌的耐药情况 |
1.3.1 国外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
1.3.2 国内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
1.4 细菌耐药性产生 |
1.4.1 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超级细菌的产生 |
1.4.2 应对措施 |
1.5 细菌耐药机制 |
1.5.1 细菌对抗菌药物传统耐药机制 |
1.5.2 Lux S/AI-2与细菌耐药 |
1.5.3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菌耐药 |
1.6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作用 |
1.7 BLI生物分子互作技术 |
1.7.1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原理 |
1.7.2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优点及应用 |
1.8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质粒 |
2.1.3 药品 |
2.1.4 培养基及试剂 |
2.1.5 试剂盒 |
2.1.6 仪器与设备 |
2.1.7 PCR引物 |
2.2 方法 |
2.2.1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离与鉴定 |
2.2.2 体外诱导实验 |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差异蛋白 |
2.2.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CysM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2.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
2.2.7 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
2.2.8 生物被膜生物生成量的测定及扫描电镜的观察 |
2.2.9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
2.2.10 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 |
2.2.11 CysM蛋白的表达 |
2.2.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的分子对接 |
2.2.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 |
2.2.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况 |
3.1.1 猪链球菌的检测情况 |
3.1.2 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
3.1.3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
3.1.4 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结果 |
3.2 泰乐菌素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敏感性测定 |
3.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热图(Heatmap)分析 |
3.3.2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
3.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及其蛋白水平变化 |
3.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
3.5.1 PCR扩增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 |
3.5.2 PCR扩增gfp基因 |
3.5.3 重组克隆质粒pClone007::gfp-cysM的鉴定 |
3.5.4 自杀质粒pSET4s-cysM的构建 |
3.5.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筛选 |
3.5.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PCR鉴定 |
3.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
3.6.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
3.6.2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PCR鉴定 |
3.7 cysM基因对猪链球菌耐药性的影响 |
3.8 cysM基因对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3.8.1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鉴定 |
3.8.2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结果 |
3.9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3.9.1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
3.9.2 cysM基因对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含量的影响 |
3.10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1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11.1 cysM基因的分子克隆 |
3.11.2 pET30a-cysM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3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分子对接的结果 |
3.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
4 讨论 |
4.1 黑龙江省监测猪场的猪链球菌流行病学的调查 |
4.1.1 猪链球菌在黑龙江省7个猪场的感染情况 |
4.1.2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分析 |
4.1.3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
4.2 泰乐菌素体外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研究 |
4.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4 CysM对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作用 |
4.4.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
4.4.2 cysM基因与猪链球菌耐药表型的关系 |
4.4.3 cysM基因对生物被膜的影响 |
4.4.4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影响 |
4.4.5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部分基因表达影响 |
4.5 泰乐菌素与CysM结合的验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1.2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2.1 国内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2.2 国外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
1.3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研究概况 |
1.3.1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
1.3.2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
1.3.3 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 |
1.4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
1.4.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
1.4.2 β-内酰胺酶 |
1.4.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特色 |
第二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2.2.3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保存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及分析 |
2.3.2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
2.3.3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乳房炎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与抗菌药物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3.2.2 药敏试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药敏试验的样品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
3.3.2 药敏试验的地区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来源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制备试剂 |
4.2.2 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质粒的提取与转化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剂与培养基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
5.2.2 提取和转化质粒DNA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结果及分析 |
5.3.2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电泳结果及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恩诺沙星简介 |
2 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
3 药动学特征 |
3.1 在反刍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
3.2 在单胃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
3.3 在禽类的药动学特征 |
4 恩诺沙星安全性及药效研究 |
4.1 恩诺沙星制剂的安全性 |
4.2 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活性 |
4.3 恩诺沙星制剂在家禽临床应用 |
5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 |
5.1 组织残留的检测 |
5.2 血药浓度检测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表现 |
2.2 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
2.3 病理学变化 |
3 讨论 |
3.1 一般临床观察 |
3.2 对血常规及生化的影响 |
3.3 组织病理学变化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血浆样品处理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2.5 色谱条件 |
2.6 干扰性试验 |
2.7 稳定性试验 |
2.8 实际样品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考察 |
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4 干扰性试验 |
3.5 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 |
3.6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的药动学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观察结果 |
2.2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血药浓度 |
2.3 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药动学参数 |
3 讨论 |
3.1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后药动学特征 |
3.2 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特征 |
3.3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第三代常见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张立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大理地区31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D]. 齐越涛. 大理大学, 2021(09)
- [4]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分析[D]. 余青虹.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D]. 潘航. 浙江大学, 2020(01)
- [6]牛磺酸氯胺对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D]. 滕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戚晨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8]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D]. 车瑞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D]. 刘欣彤. 天津农学院, 2020
- [1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D]. 郑育基.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