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撕掉大都市身上的“补丁”——北京城区危房改造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北地》文中研究表明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何炬学[2](2020)在《太阳出来喜洋洋——重庆脱贫攻坚见闻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歌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清早,茫茫群山呈黛色,东方天边,一抹红霞像一道镶边,连接了苍山与青空。水汽盈盈,鸟声渐渐,深谷里还是一片更幽暗的宁静。忽然,东边金光涌动,一轮红日冉冉而上,光芒照亮了茫茫群山,阳面的,仿佛披挂了一件红色的衫子,阴面的,黛色变成了清明。轮廓出来,细节显现,雾气在深谷里游走,鸟飞雀跃。此时,那早早上了山坡的人,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赭色的面孔也和大山一样,在阳光里熠熠生光。他对着初升的太阳,张口就唱了起来:
郑鼎州[3](2020)在《近代清真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修缮工程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方面。在经济、社会效益至上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大踏步式前进,人与城市之间记忆的和具有保存价值的近代建筑遗产被忽视,甚至被肆意拆除。本文试图以上海优秀近代回族清真寺建筑保护修缮设计案例为主要分析对象,综合全国其他几个地区近代清真寺的保护状况,尝试探讨近代时期全国分布最为广泛的穆斯林族群的发展及其遍布全国大部地区建设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提升对近代清真寺建筑的保护方向和保护细节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其保护策略。首先,本文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大量近代时期清真寺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其地域分布特性,总结其建筑风格特征规律以及保护状况。同时查阅大量民族、宗教、近代历史建筑及其保护等方面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有针对性的翻阅了全国及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重要城区保护控制规划等硬性内容,为论述研究内容打好基础。同时对近代清真寺相关联的多个学科知识进行综合了解和认知。重点分析各地方近代优秀清真寺建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通过对清真寺的日常经济行为的认知,为近代清真寺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更具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案。其次,本文充分结合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保护修缮实践案例,对其平面、立面、室内外装饰构件以及各建筑部位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现场勘查和研究,确认了近代时期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保护区域和部位、保护现状情况,并利用绘制图表、拍照等方式进行详尽记录,同时结合部分历史图纸资料以及案例中涉及的历史背景资料,并结合工程设计所所需地质勘测报告、历史建筑结构勘测报告、会议纪要等文件。经过对以上材料细致梳理,最终提出针对小桃园清真寺建筑单体的保护以及既涉及清真寺与街区环境之间的更新,并希望以小桃园清真寺的修缮实践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近代清真寺的保护提供借鉴。
熊莹[4](2014)在《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文中提出梅山文化是梅山地区人们世代创造、传承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它以湖南湘中地区为核心,影响到四川、广西、贵州等中国西南地区。从严格意义上来看,梅山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非物质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梅山非物质文化遗留在乡村,并且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乡村的传统建筑和环境。同时,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作为承载梅山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和场所,从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诸多方面反映出非物质文化的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建设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推动梅山地区的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多数新农村建设只停留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建筑和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毁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消失。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蹈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老路,即是一种破坏性建设,将导致传统村落的建筑空间体系和整体风貌丧失,使当地非物质文化失去承载的物质载体和空间场所。如何用科学的方式与态度去进行乡村建筑环境的建设,如何对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梅山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使非物质文化融入乡村建筑环境设计中,是我们面临的学术命题,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梅山地区典型村落建筑环境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三种模式:即整存型保护式、改造型保护式、新建型保护式。论文分理论基础和实践论证两大部分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包括课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二章梅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理论综述,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特征和价值进行阐述;第三章梅山地区的传统乡村建筑环境解析,对乡村建筑环境的形成、特征、构成要素和空间形态进行论述与分析;第四章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分析了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相互关联,提出梅山非物质文化与梅山乡村建筑环境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关系,非物质文化影响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环境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第五章对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并结合案例探求问题的根源。第六章梅山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设计方法,在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论述实现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和设计的方法。笔者提出梅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在对农村物质环境条件更新和改善的基础之上,尽量保持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风貌特征,为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物质载体和空间场所,以满足乡村居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并且分别对保护和更新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七章理论实证与案例分析,是以实际案例来论证以传承梅山非物质文化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保护和建设模式的可操作性。结合梅山地区乡村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将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的建设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整存型保护式、改造型保护式、新建型保护式。论文从不同村落的背景情况、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现状以及承载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乡村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具体方法。
徐则臣[5](2013)在《耶路撒冷》文中研究说明初平阳从傍晚五点零三分开始,十一个小时十四分钟,黑暗,直到急刹车,火车猛然停下。初平阳在睡眠的惯性里梦见自己穿过挡板,被扔到了隔壁的硬卧包厢里。惊醒的同时他听到有人尖叫,也有人因为情况紧急陡然放大了呼噜声,还有人放
廖玉娟[6](2013)在《多主体伙伴治理的旧城再生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导向的传统旧城改造虽然对于重塑城市空间、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效果显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能促进旧城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但与此同时,也造成对城市原有文脉、社会网络和经济多样性的破坏,使处于弱势的居民从地理、社会心理和利益分享上均遭到排斥和隔离,从而使得旧城改造成为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对我国旧城改造现状的剖析,寻找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旧城改造机制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通过西方国家与我国旧城改造历程的对比研究发现,模式改进和制度建设是一个相互作用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应综合考虑二者以构建一种新的机制来解决我国的旧城改造问题。因此,基于多元民主、公共选择、新公共服务、治理和机制设计等理论基础和我国旧城改造的现实需求,本文一方面构建了多主体伙伴治理的旧城再生理论框架,利用合作博弈理论对伙伴关系的合作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设计了旧城再生综合评价ANP模型以解决项目方案的评价决策;另一方面,提出了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内部实现机制、多主体参与的制度保障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等相关制度建议。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①提出了多主体伙伴治理的旧城再生理论框架。在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角色定位剖析的基础上,对其必要性、本质和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其组织实施的关键要素、组织架构和治理流程。②建立了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合作博弈模型以分析伙伴关系的合作形成机理。谈判集解分析认为谈判能力越强获利会越多,而获利越多则越有维持伙伴合作关系的动力,因此提出社区需要以组织而不是个人的形式参与旧城再生;应该有专业的非政府组织加入伙伴关系以帮助社区组织和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处于谈判强势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应该更加关注伙伴合作的维护,并付出一定的代价用于这种合作维护,以保障自身长远利益的获取;以及再生方案所体现出的潜在收益是促成各方合作的关键等四个合作形成条件。通过Shapley值分析,提出了理论利益分配模式,指出了现实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利益分配进行了风险修正。通过合作博弈的效用转移分析,指出在利益分配中应遵循从合作中获益较多的一方应对在合作中获益较少的一方给予一定补偿的原则,以建立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利益平衡机制,从而促成参与各方的伙伴合作。③建立了旧城再生综合评价ANP模型,将可持续性、竞争力和文化传承作为三大准则纳入同一个评价体系之下,利用非线性规划、PS和DEMATEL法对传统的ANP法进行改进,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对比传统的以投资收益为首要决策因素的项目决策,可发现本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单一决策指标的不足,使得优选的项目方案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考虑了旧城再生所包含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使其更贴近现实;通过对传统ANP方法的改进,使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在操作上更为简便和条理清晰。
王贤磊[7](2013)在《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住房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保障住房的供给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住房保障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影响着住房保障的实际实施效果。从我国目前的保障住房供给现状和政府“十二五”规划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住房保障将处于从供给相对不足向供给快速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需求也急剧增加,住房民生问题凸显。要突破原有住房保障供给不足的种种约束,实现供给的快速增长,并将快速增长的住房保障供给与急剧增加的住房保障需求协调起来,落实住房保障民生作用,我国保障住房供给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保障住房“谁来供给、如何供给、供给多少”为研究逻辑主线,通过对保障住房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水平的分析与研究,重点探讨如何构建“住有所居”的可持续性保障住房供给,以实现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尝试进行保障住房供给体系的顶层设计,为政府推动保障住房供给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保障住房政策供给主体研究。在理解作为社会政策的公共住房政策涵义基础上,展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供给中的责任主体分析,提出地方政府应该且可以取代中央政府成为公共住房政策的供给责任主体,进而成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能动主体,并提出公共住房政策供给责任主体转变中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二,保障住房供给建设主体研究。通过回顾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探求保障住房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从理论内在逻辑和实践发展需求两方面论证了保障住房应该从单一供给主体向“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社会公民”的多元化供给主体转变,并结合我国当前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探索,指出阻碍多元化供给进一步发展的约束条件,并提出政府在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若干角色。第三,保障住房产权安排及产权政策研究。从资产建设的视角,构建保障住房资产的福利模型,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进程,提出住房保障福利可以通过保障住房产权安排及其政策得到供给与放大,并从基本原则和特征两方面设计了一种基于资产建设理论的“租赁—所有”公共保障住房。第四,保障住房空间布局问题研究。在宏观层面上探讨了保障住房在城市区位空间选择的依据和原则;在微观层面上,利用深圳社区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从社会距离、社会资本与居民自满意度三个维度以实际数据支持了保障住房的混合建设模式,尤其肯定了其中“大混居,小聚居”的保障住房社区空间布局方式。第五,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研究。以我国保障住房分类供给体系的多轨运行缺陷解析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应然性和必然性,阐述并轨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渐进式统一”的并轨改革方案,并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在新旧政策中的衔接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第六,保障住房供给水平研究。以住房服务为度量标准分别对保障住房需求趋势和供给趋势进行动态分析,从而得到保障住房供给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以此构建了保障住房供给水平适度性测定的基本模型,最后以2011年武汉保障住房实践为例,展开供给水平的适度性判定,揭示与探讨其政策涵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从多元化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参与的新视角,剖析了我国当前诸如限价商品房建设、投融资平台上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土地上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住房的探索性供给实践,研究发现:现有的多元化实践存在着政府分权不充分,使得市场主体供给的有效竞争不足,效率提高有限,难以形成吸引市场主体的长效激励机制;同时,对于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协调各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利益,政府既没有充分放权,也没有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阻碍了第三方部门的发展。第二,引入资产建设理论,重新审视我国保障住房的产权安排及其政策,研究发现:住房资产福利效应可以通过保障住房资产建设得到产生并向受保障对象传递,结合我国社会在快速现代化城市化的长波进程与社会结构关键转型的特殊脉动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对基本住房权和社会发展权的双重住房保障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资产建设理论的以“租售结合的产权安排、政府家庭的资产共建、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封闭循环的退出机制”为基本特征的“租赁-所有”公共住房。第三,在剖析现有保障住房分类供应体系多轨运行缺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保障住房并轨改革,通过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并轨、政策并轨、建设并轨、对象并轨、补贴方式并轨、资金并轨、腾退并轨、管理并轨”,以实现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并设计了“渐进式统一”的并轨改革实施方案,按“分类并轨”和“整合并轨”两个阶段将现有保障住房统一归并至公共住房体系中,要求把握好实施过程中的新旧政策衔接,实现并轨改革的平稳过渡。
唐洁琴[8](2012)在《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建筑作为人类使用最频繁的空间,是人们生活、生存最基本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许多历史城市兴起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热潮,对单体居住建筑的改造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北京旧城区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居住建筑,在深厚珍贵的北京历史文化中色彩斑斓,散发着浓郁的“京味”,是中国民居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北京旧城区的传统居住建筑,虽然要以保护为主,但是要意识到已经不适应现代人使用的那部分,任何人都不应该片面强调它在历史上的价值而要求人们耐心地居住其中。建筑本身是一门不断向前发展的艺术,对这一部分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不仅能使传统建筑在风貌形态得以保存的同时适应社会需要,还能使传统得到延续和创新。因此,本课题在对北京旧城改造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旧城区居住建筑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旧城改造的成功经验对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从历史建筑适应城市发展的角度为旧城区的居住建筑找到一个合适的生存方式,从而使其在新时期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能使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提高,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本论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北京旧城居住建筑衰败的原因和历史上旧城改造带来的问题。探索出了旧城居住建筑的改造原则,包括遵循建筑本质、以人为本的改造原则;建筑功能、形式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改造原则;传承和创新历史文脉、建筑道德不可违背的改造原则。在改造原则的支撑下,提倡居民自主更新,只要规划到位,旧城的改造工作既无须政府亲自介入,又能摆脱对大中型开发商的依赖。全民参与,不但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而且使城市改造本身变成一项文化创新活动。为此,本文尝试着探索这些居住建筑改造的措施,即保持传统院落形式,包括延续平面布局、转换使用功能;空间构成元素的设计等和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措施。试图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借鉴、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符合民族生活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要求的居住空间,进一步营造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居住文化。
何依[9](2012)在《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的四维城市是由历史累积所呈现的时空关系,正如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发展史》中的“容器”比喻:“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中,储蓄是空间属性,是历史积累在三维概念中的“广延”性存在;流传是时间属性,是历史积累在四维概念中的“持续”性存在。首先,本文从城市空间的社会本质特征出发,提出四维城市的概念,一种在现实的城市空间中看得见过去或历史的城市。从城市空间中新与旧的要素关系入手,归纳出四维城市的空间形态,并进一步转化为时间属性的历史文脉。第二,对四维城市的研究,包括“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两个反向的过程:从时间中研究空间,根据时间单位在空间中的标记与投影,将四维城市的历史演化放在三个时段中进行:基于历史“事件”的短时段演化,发现城市空间中特殊的时间转折点;基于历史“要素”的中时段演化,寻找属于某个阶段城市空间的普遍特征;基于历史“环境”的长时段演化,揭示影响一座城市文化形成的终极性因素。从空间中研究时间,根据空间要素在时间中的衰减与更替,将四维城市的形象识别与类型分辨放在二个层次中展开:历史格局是针对“历史城区”的整体性存在,研究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转存与形象识别;历史肌理是针对“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存在,研究街区建筑肌理的嬗变与类型分辨等。第三,将研究成果应用城市设计:案例一是历史格局整合设计,通过历史中心、历史轴线、历史边界的识别与重构,为历史城区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设计方法;案例二是历史街区修复设计,从历史演化的过程出发,为历史街区提供一种“真实性”的设计方法;案例三是历史地段更新设计,从历史要素的创新出发,为历史地段提供一种“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本文的研究在大量个案集成基础上,以时间为视角,从城市空间的演化逻辑和历史文脉出发,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拓展了设计学的研究领域。
温宗勇[10](2012)在《寻找与守望 ——回首新世纪十年北京名城保护历程》文中研究表明北京旧城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是北京的精华所在。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旧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焦点。本文研究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尤其是旧城保护工作的历程,用时间串联事件,通过归纳、分析、演绎、访谈等方法,客观反映政府、专家和公众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探索挖掘名城保护的深层问题及解决之道。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旧城的历史定位和价值,以及国外在名城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出发,回顾了旧城在世纪初面临的保护与发展冲突的状况。第二部分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论述了北京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的实践历程,系统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八大规划的推进,政府的保护观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危改向保护逐步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专家与公众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一个重点、三个层次、两个扩展”的三重保护体系。第三部分是对规划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本着“取自实践,用于实践”的原则,提出了名城保护战略思路与实施框架,并形成了理论体系。本文以创新的选题、独特的视角,试图破解旧城保护的难题,填补名城保护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中的空白,为今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文化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怎样撕掉大都市身上的“补丁”——北京城区危房改造的调研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撕掉大都市身上的“补丁”——北京城区危房改造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
第二章格拉秋山 |
第三章红花尔基 |
第四章墨尔根 |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
第六章奇克 |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
第八章五大连池 |
第九章锦河 |
第十章卧虎山 |
第十一章麦海 |
第十二章双泉 |
第十三章小临沂 |
第十四章朝元鼎 |
第十五章马路弯 |
第十六章伊林密 |
第十七章铁西 |
第十八章凤鸣街 |
第十九章西瓦窑 |
第二十章老鳖湾 |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
尾声 |
(2)太阳出来喜洋洋——重庆脱贫攻坚见闻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歌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
第二章疑问:一方水土能否养活一方人 |
第三章选择: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
谢清:要养好牛,就要把自己当成一头牛 |
王贞六:七十岁的追花人 |
李绪斌:梦里想的今天都有了 |
任天英:她的爱情像小说 |
乔戍仙:握锄把的大手绣起花来 |
陈朋:三次申请,要成为家里的第三代党员 |
第四章帮扶:用的是洪荒之力 |
赵茂兴:你看你看,这核桃 |
王运洪:把房产抵上又如何? |
游四海和钱代彬:让艳山红村真的红起来 |
罗燕:我不是胶鞋书记 |
栗春容:暖老温贫的“大家长” |
第五章集锦:别样的人和事 |
一个农民诗社 |
先听一首歌 |
回乡演杂技 |
(3)近代清真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修缮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2 概念限定 |
1.2.1 关于近代一词的释义 |
1.2.2 本文所研究的近代清真寺范围 |
1.3 研究背景 |
1.3.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概况 |
1.3.2 上海近代建筑保护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历史建筑保护及其相关理论方面 |
2.1.2 伊斯兰建筑历史研究方面 |
2.1.3 伊斯兰建筑艺术研究方面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方面 |
2.2.2 中国伊斯兰建筑历史研究方面 |
2.2.3 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研究方面 |
2.2.4 清真寺建筑研究方面 |
2.2.5 其他相关研究方面 |
第三章 近代清真寺建筑演变 |
3.1 近代清真寺总体发展与分布 |
3.1.1 近代清真寺分布状况与特征 |
3.1.2 各地区近代清真寺分布成因分析 |
3.2 近代清真寺与回族聚落的关系 |
3.2.1 回族聚落概述 |
3.2.2 近代时期回族聚落特征 |
3.3 近代清真寺建筑特征 |
3.3.1 近代清真寺建筑风貌多样性 |
3.3.2 近代清真寺的建筑工程技术 |
3.3.3 近代清真寺建筑艺术特色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价值评估、现状分析及保护更新策略 |
4.1 近代清真寺建筑价值评估 |
4.1.1 近代清真寺建筑的历史价值 |
4.1.2 近代清真寺建筑的艺术价值 |
4.1.3 近代清真寺建筑的科学价值 |
4.2 近代清真寺建筑现状及其保护更新策略 |
4.2.1 近代清真寺建筑保存现状 |
4.2.2 近代清真寺保护与更新策略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保护修缮工程研究 |
5.1 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工程基本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
5.2 历史文脉与建筑风貌研究 |
5.2.1 伊斯兰教在上海地区的发展 |
5.2.2 小桃园清真寺的历史沿革 |
5.2.3 小桃园清真寺建筑调查 |
5.3 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建筑价值评估 |
5.3.1 小桃园清真寺建筑的历史价值 |
5.3.2 小桃园清真寺建筑的艺术价值 |
5.3.3 小桃园清真寺建筑的科学价值 |
5.4 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
5.4.1 保护要求与目的 |
5.4.2 小桃园清真寺保存现状 |
5.4.3 建筑保护修缮技术方案 |
5.4.4 建筑更新技术方案 |
5.5 小桃园清真寺修缮完成后实物照片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重视近代清真寺建筑的保护 |
6.2 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 |
6.3 小桃园清真寺修缮工程的收获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区域与概念解析 |
1.1.3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法 |
1.4.2 定量研究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1.4.4 田野调查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3 论文逻辑框架 |
第2章 梅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理论综述 |
2.1 梅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1.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1.2 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2.1.3 民族文化融合变迁 |
2.2 梅山非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
2.2.1 宗教信仰 |
2.2.2 劳作方式 |
2.2.3 民俗风情 |
2.2.4 艺术符号 |
2.3 梅山非物质文化的特征 |
2.3.1 原始性特征 |
2.3.2 “蛮”性特征 |
2.3.3 文化兼容性特征 |
2.4 梅山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
2.4.1 历史价值 |
2.4.2 精神价值 |
2.4.3 艺术价值 |
2.4.4 科学价值 |
2.4.5 社会价值 |
2.4.6 经济价值 |
第3章 梅山地区的传统乡村建筑环境解析 |
3.1 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
3.2 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构成 |
3.2.1 梅山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非物质环境要素 |
3.2.2 梅山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物质环境要素 |
3.3 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特点 |
3.3.1 农业生产性 |
3.3.2 生态性 |
3.3.3 自发性 |
3.3.4 田园性 |
3.3.5 历史文化性 |
3.4 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空间形态 |
3.4.1 平面空间形态 |
3.4.2 功能空间形态 |
3.4.3 空间结构形态 |
3.4.4 空间序列形态 |
第4章 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环境的关系 |
4.1 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
4.2 梅山非物质文化对乡村建筑环境的影响 |
4.2.1 宗教信仰对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
4.2.2 劳作方式对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
4.2.3 民俗风情对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
4.2.4 艺术符号对梅山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
4.3 梅山乡村建筑环境对非物质文化的承载 |
4.3.1 自然景观对非物质文化的承载 |
4.3.2 民居建筑对非物质文化的承载 |
4.3.3 公共建筑对非物质文化的容纳 |
4.3.4 建筑装饰符号对非物质文化的承载 |
第5章 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环境的现状 |
5.1 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 |
5.1.1 保护现状 |
5.1.2 问题分析 |
5.2 梅山乡村建筑环境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
5.2.1 建设现状 |
5.2.2 问题分析 |
5.3 新农村建设案例分析—安化县仙溪镇大桥新村 |
5.3.1 项目建设背景 |
5.3.2 建设现状 |
5.3.3 规划失败的原因 |
第6章 梅山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设计方法 |
6.1 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方法 |
6.1.1 原址保留 |
6.1.2 异地搬迁 |
6.1.3 修复 |
6.1.4 重建 |
6.1.5 合理利用 |
6.2 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的设计表达 |
6.2.1 场所与空间 |
6.2.2 建筑造型与符号 |
6.2.3 建造材料和技术 |
6.2.4 生态与景观 |
6.3 传统乡村建筑环境保护建设模式探讨 |
第7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分析 |
7.1 整存型保护式案例分析 |
7.1.1 马路溪传统村落 |
7.1.2 唐家观历史文化名镇 |
7.1.3 小结 |
7.2 改造型保护式案例分析 |
7.2.1 桃林村背景分析 |
7.2.2 桃林村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分析 |
7.2.3 桃林村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现状分析 |
7.2.4 桃林村的改造措施 |
7.2.5 小结 |
7.3 新建型保护式案例分析 |
7.3.1 梅山文化园项目背景分析 |
7.3.2 梅山非物质文化在梅山文化园环境设计中的物质表现 |
7.3.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与工程项目目录) |
附录C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D (中国梅山文化园农家小院光照强度测量数据表) |
附录E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梅山地区名录) |
附录F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梅山地区名录) |
附录G (隆回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H (安化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6)多主体伙伴治理的旧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旧城 |
1.2.2 旧城改造 |
1.2.3 旧城再生 |
1.2.4 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
1.2.5 伙伴关系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多元民主理论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2.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4 治理理论 |
2.1.5 机制设计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旧城改造的国际经验和我国问题分析 |
3.1 西方发达国家旧城改造历程简述 |
3.1.1 以公共部门为主的早期探索 |
3.1.2 公私合作的城市再开发 |
3.1.3 多方合作的旧城再生 |
3.2 案例借鉴——旧城再生中的伙伴关系 |
3.2.1 Belfast GEMS |
3.2.2 Belfast GEMS 的借鉴意义 |
3.3 我国旧城改造的历程 |
3.3.1 公共投资为主的旧城改造 |
3.3.2 房地产开发导向的旧城改造 |
3.4 我国旧城改造的问题 |
3.4.1 模式问题 |
3.4.2 制度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理论建构 |
4.1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治理主体分析 |
4.1.1 旧城再生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
4.1.2 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角色定位 |
4.2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必要性 |
4.2.1 规避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
4.2.2 减少寻租和搭便车现象,增进公共利益 |
4.3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本质 |
4.3.1 稀缺性条件下的城市空间资源共享 |
4.3.2 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城市重构 |
4.4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特点 |
4.4.1 战略性与整体性 |
4.4.2 参与性与分享性 |
4.4.3 阶段性和长远性 |
4.5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组织实施 |
4.5.1 关键要素 |
4.5.2 组织架构 |
4.5.3 治理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合作形成机理 |
5.1 合作博弈 |
5.1.1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
5.1.2 合作博弈的理论演进 |
5.1.3 合作博弈的相关概念 |
5.2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合作博弈 |
5.2.1 合作博弈的原则 |
5.2.2 合作博弈的目标 |
5.2.3 模型基本假设 |
5.2.4 模型构建 |
5.3 基于谈判集的合作形成条件 |
5.3.1 谈判集相关概念 |
5.3.2 谈判集模型 |
5.3.3 模型分析 |
5.4 基于 Shapley 值的利益分配 |
5.4.1 理论利益分配 |
5.4.2 现实与理论的冲突 |
5.4.3 利益分配的风险修正 |
5.5 合作博弈的利益协调 |
5.5.1 效用转移 |
5.5.2 效用转移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6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评价决策 |
6.1 评价决策的基本问题 |
6.1.1 评价决策要求 |
6.1.2 评价准则设定 |
6.1.3 评价方法选择 |
6.2 基于 ANP 的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 |
6.2.1 AHP |
6.2.2 ANP |
6.2.3 基于 ANP 的旧城再生综合评价和决策 |
6.3 旧城再生综合评价 ANP 模型 |
6.3.1 可持续性评价 |
6.3.2 竞争力评价 |
6.3.3 文化传承评价 |
6.3.4 旧城再生综合评价 ANP 模型 |
6.4 算例分析 |
6.4.1 方案评价和决策 |
6.4.2 结果分析 |
6.4.3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多主体伙伴治理旧城再生的制度支持 |
7.1 伙伴关系的内部实现机制 |
7.1.1 利益表达机制 |
7.1.2 利益协调机制 |
7.1.3 利益保障机制 |
7.2 多主体参与的制度支持 |
7.2.1 培育公民素质 |
7.2.2 完善以非政府组织为核心的公众参与制度 |
7.3 构建旧城再生公共服务体系 |
7.3.1 中央政府的适当干预 |
7.3.2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文中部分表格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 研究的主要概念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 研究的主要思路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保障住房政策供给主体研究 |
一、公共住房政策的基本理解 |
二、公共住房政策供给责任主体的探讨 |
(一) 我国公共住房政策供给主体的基本现状 |
(二) 当前公共住房政策供给主体现状的局限 |
(三) 地方政府应成为公共住房政策供给责任主体 |
三、公共住房政策供给主体转变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保障住房供给建设主体研究 |
一、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发展的演变与回顾 |
(一) 传统住房福利时期(1949-1979年):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建设主体 |
(二)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时期(1980-1998年):供给主体从政府向市场转化 |
(三) 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时期(1998-2007年):市场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 |
(四)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时期(2007年至今):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回归 |
(五) 供给主体演变的回顾 |
二、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基本理论 |
(一) 保障住房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主体的选择 |
(二) 保障住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及其相互关系 |
(三) 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及其政府角色 |
三、保障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实践 |
(一) 限价房建设:个体企业参与的实践 |
(二) 投融资平台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国有企业参与的实践 |
(三) 集体土地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第三方参与的实践 |
第四章 保障住房产权安排及其产权政策研究 |
一、资产建设理论的简介 |
二、保障住房资产:住房保障福利的放大器 |
(一) 住房资产建设的福利产生 |
(二) 住房资产建设的福利放大 |
三、保障住房资产建设在中国 |
(一) 我国保障住房资产建设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的产权式住房保障与保障住房资产建设 |
四、资产建设视角下的保障住房产权安排 |
(一) RO公共住房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RO公共住房的设计方案 |
第五章 保障住房空间布局问题研究 |
一、保障住房宏观区位空间选择的依据及原则 |
(一) 保障住房区位空间选择的适宜性 |
(二) 保障住房区位空间选择的发展性 |
二、保障住房微观空间布局方式的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 |
(一) 我国保障住房空间布局方式的现状 |
(二) 保障住房空间布局方式的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三) 保障住房空间布局方式的实证研究设计 |
(四) 保障住房空间布局方式的实证数据与结论 |
(五) 保障住房空间布局方式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研究 |
一、保障住房供给体系的研究现状 |
二、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背景 |
(一) 保障住房供给层次多,重产权式保障而轻租赁式保障 |
(二) 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分类供应体系是一种问题导向的“补丁式”制度设计 |
(三) 现行的保障住房供给层次划分标准不科学,造成保障住房分配极不公平 |
(四) 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方式是相互割裂的 |
(五) 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分类供应体系加大了相关管理的难度 |
(六) 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分类供应体系加剧了保障对象的社会隔离 |
三、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目标 |
四、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内容 |
五、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实施 |
第七章 我国保障住房供给水平研究 |
一、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的基本概念 |
二、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的度量标准 |
(一) 原有度量标准的评述 |
(二) 以住房服务度量住房保障供给水平 |
三、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的动态分析 |
(一) 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的倒U型曲线 |
(二) 住房保障水平的发展趋势 |
四、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的适度性测定:以武汉为例 |
(一) 住房保障水平适度性测定的基本思路 |
(二) 住房保障水平适度性测定的步骤方法 |
(三) 住房保障水平适度性测定的政策含义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当代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基本特征 |
2.1 当代北京旧城区的居住建筑类型 |
2.1.1 传统四合院 |
2.1.2 大杂院 |
2.1.3 单位大院 |
2.2 当代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基本特征 |
2.2.1 传统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
2.2.2 大杂院的基本特征 |
2.2.3 单位大院的基本特征 |
2.3 旧城区居住建筑衰败的原因 |
2.3.1 历史原因 |
2.3.2 社会原因 |
第3章 国内外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的实践经验 |
3.1 国外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成功的经验 |
3.1.1 国外旧城居住建筑改造的政策 |
3.1.2 国外旧城居住建筑改造的途径 |
3.2 我国其他城市旧城居住建筑改造的概况 |
3.2.1 国内其他城市旧城居住建筑改造的现状 |
3.2.2 国内其他城市旧城居住建筑改造成功的案例 |
第4章 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概况 |
4.1 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的历程回顾 |
4.1.1 北京旧城三次重大的改造浪潮 |
4.1.2 概述旧城区改造的相关政策法规 |
4.1.3 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的新趋势 |
4.2 历史上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带来的问题 |
4.2.1 北京旧城改造区域中的居住建筑现状 |
4.2.2 改造后过度商业化的局面 |
4.2.3 建筑改造的新旧共存 |
4.2.4 去哪里寻找“土着居民” |
4.3 旧城更新改造中典型的探索模式 |
4.3.1 理论探索模式 |
4.3.2 实践探索模式 |
第5章 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探讨 |
5.1 对北京旧城居住建筑改造的设想 |
5.2 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的原则探讨 |
5.2.1 遵循建筑本质、以人为本的改造原则 |
5.2.2 建筑功能、形式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改造原则 |
5.2.3 传承和创新历史文脉、建筑道德不可违背的改造原则 |
5.3 旧城区居住建筑改造的措施探讨 |
5.3.1 保持传统院落形式的改造措施 |
5.3.1.1 延续平面布局,转换使用功能 |
5.3.1.2 空间构成元素的设计 |
5.3.1.3 建筑装饰的运用 |
5.3.1.4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改造中的体现 |
5.3.2 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四维城市的基础理论 |
2.1 四维城市的基本概念 |
2.1.1 城市的空间性 |
2.1.2 城市空间的时间性 |
2.1.3 四维城市的定义 |
2.2 四维城市的空间形态 |
2.2.1 历史要素的叠加形态 |
2.2.2 历史单元的拼贴形态 |
2.2.3 历史格局的延展形态 |
2.3 四维城市的历史内涵 |
2.3.1 历史文脉的历时态 |
2.3.2 历史文脉的共时态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演化的时间维度 |
3.1 历史事件与短时段演化 |
3.1.1 空间时序中的历史事件 |
3.1.2 空间纪事中的历史事件 |
3.2 空间要素与中时段演化 |
3.2.1 城墙时段中的封闭形态 |
3.2.2 步行时段中的有限形态 |
3.3 地理景观与长时段演化 |
3.3.1 地理环境中的城市兴衰 |
3.3.2 山水景观中的城市文脉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历史格局与形象识别 |
4.1 城市格局的四维特征 |
4.1.1 城市格局的空间特征 |
4.1.2 城市格局的时间特征 |
4.2 城市格局的结构性要素 |
4.2.1 历史中心 |
4.2.2 历史轴线 |
4.2.3 历史边界 |
4.3 历史格局的转存与识别 |
4.3.1 历史要素的转存 |
4.3.2 历史城区的识别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街区历史肌理与类型分辨 |
5.1 城市肌理的四维特征 |
5.1.1 城市肌理的二维特征 |
5.1.2 城市肌理的四维特征 |
5.2 历史肌理的基本类型 |
5.2.1 机械性肌理 |
5.2.2 增长性肌理 |
5.3 历史肌理的衰减与分辨 |
5.3.1 肌理内部的模糊化 |
5.3.2 肌理外部的零散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四维城市的设计案例 |
6.1 案例一:太原府城格局整合设计 |
6.1.1 府城演化的时间维度 |
6.1.2 府城格局的形象识别 |
6.1.3 府城格局的整合设计 |
6.2 案例二:南华门历史街区修复设计 |
6.2.1 南华门街区的历史演化 |
6.2.2 南华门肌理的类型辨识 |
6.2.3 南华门肌理的修复设计 |
6.3 案例三:宁波老外滩北段更新设计 |
6.3.1 老外滩地段的历史演化 |
6.3.2 老外滩肌理的基因重组 |
6.3.3 老外滩肌理的更新设计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相关科研课题及获奖情况 |
(10)寻找与守望 ——回首新世纪十年北京名城保护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引子 一“拆”惹纷争 |
第一章 新世纪在叩门 |
第一节 从一版有争议的“控规”谈起 |
一、被“格式化”的旧城 |
二、西方名城保护的经验 |
第二节 争议的背后 |
一、发展优先 |
二、保护优先 |
第三节 控规实施 |
一、从“平安里”到“平安大街” |
二、从“南大街”到“两广大街” |
三、西单路口的“基因突变” |
第二章 世纪初的曙光 |
第一节 一说《25片保护规划》 |
一、规划的由来 |
二、同一战场,两场战役 |
三、规划的意义 |
第二节 二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一、规划的源起 |
二、体系初成 |
三、名城保护《圣典》 |
第三节 三说《北京皇城保护规划》 |
一、聚焦皇城 |
二、超出皇城的影响 |
第四节 纷纭众说 |
一、保护观点中的差异 |
二、试点实施中的分歧 |
第三章 历史转折——开始研究“大北京” |
第一节 “总规”的演变 |
一、关于“梁陈方案” |
二、“梁陈方案”评述 |
三、历次“总规”思路 |
第二节 北上的南风 |
第三节 战略的研究 |
一、重新认识旧城 |
二、寻找问题根源 |
三、提出保护策略 |
第四节 历史的转折 |
第四章 “新总规”破茧而出 |
第一节 顺势而为 |
第二节 顺理成章 |
一、梳理问题 |
二、明确原则 |
三、旧城整体保护 |
四、旧城的保护和复兴 |
五、完善保护体系 |
六、提出机制保障 |
第三节 撑开了“保护”伞 |
一、回归梁陈方案精神 |
二、统筹兼顾旧城“保护”与“发展” |
第五章 “新控规”时代 |
第一节 时代变了 |
一、大环境变了 |
二、控规的检讨 |
三、超越控规 |
第二节 用减法的“旧城规划” |
一、找问题 |
二、减人口 |
三、减高度 |
四、减规模 |
五、减道路 |
六、完善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旧城“减压”了 |
一、规模“减压”了 |
二、高度“减压”了 |
三、道路“减压”了 |
第四节 旧城规划任重道远 |
一、疏散人口任重道远 |
二、胡同保护任重道远 |
第六章 名城保护俱乐部“新成员” |
第一节 保持城市的记忆和多样性 |
第二节 保护建筑的“小字辈” |
一、产生名录 |
二、典型案例 |
第三节 烟囱不再冒烟之后 |
一、迈入保护门槛 |
二、保护前景不明 |
第七章 不是结论的结论 |
第一节 一论十年保护历程 |
一、危改阶段(1999年) |
二、保护萌芽阶段(2000-2002年) |
三、历史转折阶段(2003-2005年) |
四、深化拓展阶段(2006-2009年) |
第二节 二论十年保护业绩 |
一、多项首创成就保护 |
二、大拆大建得到遏制 |
三、保护理念趋于共识 |
四、保护规划形成体系 |
五、保护内容不断发展 |
六、保护方法呈现多样 |
七、保护机制逐步健全 |
第三节 三论名城保护体系 |
一、保护依然严峻 |
二、保护战略思路 |
三、保护实施框架 |
余论:旧城的意象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怎样撕掉大都市身上的“补丁”——北京城区危房改造的调研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2]太阳出来喜洋洋——重庆脱贫攻坚见闻录[J]. 何炬学. 民族文学, 2020(06)
- [3]近代清真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上海小桃园清真寺修缮工程为例[D]. 郑鼎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D]. 熊莹. 湖南大学, 2014(09)
- [5]耶路撒冷[J]. 徐则臣. 当代, 2013(06)
- [6]多主体伙伴治理的旧城再生研究[D]. 廖玉娟. 重庆大学, 2013(02)
- [7]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D]. 王贤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北京旧城区居住建筑的改造研究[D]. 唐洁琴.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6)
- [9]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 何依.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10]寻找与守望 ——回首新世纪十年北京名城保护历程[D]. 温宗勇.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