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汉谈近期中国经济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周定财[1](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刘绍峰[2](2014)在《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上,明、清王朝与琉球群岛上存在的琉球王国之间建立的宗藩关系持续了五百多年。近代,琉球群岛被日本强行吞并。二战结束后,琉球群岛被置于联合国的托管制度下,由美国实行军事占领。冷战时期,美国将琉球群岛“归还”给日本。琉球群岛具有重要地缘战略意义。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到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制造争端的地理依据。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了琉球问题再议的主张。因此,加强以区域研究为特色的地理学关于琉球群岛的基础研究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钓鱼岛主权和东海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琉球群岛为研究对象,从琉球群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构成及空间特征、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入手,科学划定琉球群岛的地理单元;解释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问题;通过各重要时期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的时空演变的特征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与琉球群岛地缘关系密切相关的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钓鱼岛主权、东海大陆架划界和油气田开发等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与评价。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总结,确定本论文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等,建立本论文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主要对本论文涉及到的地缘关系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本论文研究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第三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其中包括:琉球群岛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与自然条件评价;琉球群岛的行政区划、产业类型与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迁移、城市化进程;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辨析;琉球群岛人类起源的研究综述;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分布等。第四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时空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琉球王国的形成与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近代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强行吞并;二战结束后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以及琉球群岛“归还”日本的历史过程和地缘关系背景。第五章主要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影响机理和区域影响。其中包括: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构成与影响机理分析;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琉球群岛未来法律地位问题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我国钓鱼岛主权问题研究;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我国东海海洋权益问题研究等。第六章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张召[3](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了消费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政策推动力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进步显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为提高消费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拓展,消费社会的主流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广告、消费品和跨国财团等载体强势登陆我国,对部分较发达地区的居民和中高收入群体影响深刻,并且有逐渐向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蔓延的趋势。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如何规避消费异化、人的异化以及资源和环境危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消费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包括导言共分九章,其中导言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其中,在第二章对与消费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等概念界定的成果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消费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历史逻辑和特征以及消费文化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变迁机制重点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指出消费文化是人类消费生活中深层的、内在的程序和取向,是内化于人的消费活动之中并历史地凝结成的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有代表性的炫耀性消费文化理论、异化消费文化理论、审美消费文化理论、符号消费文化理论等,对先秦以来主张以俭为主、反对浪费的中国消费文化发展史做了介绍。第三章在消费的内涵、消费的属性、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消费需求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制度与消费、供求关系与消费、生产理论与消费、积累与消费、自然与消费、消费力理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对与消费文化密切关联的需要、消费需要以及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了需要的内涵以及消费需要的内涵和特征,借鉴了马尔库塞的消费文化理论,将需要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认为人们只有不被虚假需要所迷惑,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需要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消费文化与消费需要的关系问题:消费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消费实践,而不断发展的消费文化有创造出新的消费需要。因此,消费文化对城乡消费需要、物质和精神消费需要、近期和远期消费需要、个人和公共消费需要、消费需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五章从我国的国情、民情出发对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做了论述。我国中东部及部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节约消费观念对这一地区的居民影响力愈来愈小,加上现代媒体对人们消费热情的极力煽动,使得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伴随着这一变化,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逐渐蔓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消费观并存,消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存,消费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与全民统一性共存,以及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与阶层差异共存的发展现状。正是由于消费主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影响使我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化,所以多层次化、多样化、个性化、审美化成为了新时期中国消费文化发展的特征。第六章以全球化视野,对中西方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做了对比研究。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甚至一个人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都可以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普及,人们将某一明星作为自己消费模仿对象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消费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必定有碰撞,有冲突,也有融合。虽然中西方消费文化之间在消费利益观、消费价值观和对待传统消费观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消费文化对我国居民的影响在逐渐加深,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消费文化的同时保持我国消费文化的精髓。第七、八两章以北京为案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与消费文化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北京在消费领域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居民的消费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一次变迁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并且随着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进入家庭,新的生活方式随之产生。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二次变迁中,居民的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消费者的利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消费层次已经逐渐拉开,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使消费者的自主权益保护意识得到加强。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三次变迁中,由于其收入水平出现了整体性的提升,在不同时期掀起了一阵阵的消费热潮,住房消费持续升温;汽车消费爆炸性增长;信息、通讯等电子数码类消费品迅猛增长;教育消费持续走高;休闲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社会,消费品生产的强力扩张,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都促进了北京市消费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人们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审美水平等方面毕竟存在差异,面对异彩纷呈、快速发展的当代消费文化,难免对其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有益与无益等产生混淆,因此造成了北京市消费文化发展过程中公款消费、炫耀消费、畸形消费、“四高”消费,崇洋消费,以及部分农村地区消费不足、消费水平呈两极分化趋势和高收入群体低层次消费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给与解决。因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民情的新型消费文化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九章论述了建设当代新型消费文化是促进我国消费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消费文化体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引导人们逐渐由掠夺性消费向可持续性消费,由重视消费数量向重视消费质量,由注重物质享受向注重精神追求转型。第二,要具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统一,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统一的核心理念。第三,要把握好适度性、公正性、功利性、审美性、主体性等构建新型消费文化体系的基本原则。第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硬实力建设,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城乡消费文化一体化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低碳消费理念;尊重自然价值;理性对待技术。
史友宽[4](2013)在《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社会在全球化和民族化两个看似对立的方向上不断前行,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标志在传播学的意义上被广泛探讨。关注体育现象的学者们则试图对大量的既有事件进行文化学和传播学意义上的双重考察。这种考察绝大部分围绕“本国的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较好的项目”深入前行,而对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宏观研究略显薄弱,对不同历史时期传播理念的梳理有待加强。本研究通过对近400年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辨析,提炼规律,找出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施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沿着“提出问题——实践考察——理念创设——实践指导”的思路逐步展开。研究认为:(1)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育文化传播力与国家综合实力呈正相关;成功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都是主动调适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强有力的推动者能够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有必要充分利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不断的创新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因素。(2)17世纪英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整体上处于自然传播的状态;18世纪由于世界格局的变迁,主动的、积极的文化传播策略成为时代特点;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借助于经济和宗教的力量将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开始朝着文化的思路转移。(3)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文化战略为体育国际传播确立方向;时代的创新诉求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出挑战。(4)从少林功夫和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播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正经历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过程,不同的项目类别表现出各具特色的传播模式。(5)建立在中国、世界和体育3个维度的坚实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理念。就中国而言,提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有着自身的传统和气度;对于世界而言,能够对多元文化和共享文化达成共识;就体育学科而言,其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基因,为多元共享奠定了学科基础。研究建议:(1)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进行理念更新,必须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抛开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当大国的时代责任,树立多元共享的国际理念。(2)不同运动项目的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情况不同,策略亦应有别。(3)不同传播主体,责任不同。对于政府机关应定位好“为”与“不为”,对于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人”与“事”,对于单位传播要科学定位“点、线、面”,对于个体传播既要通过外部管理来监管传播者行为,又要从个体内部提高传播者素养。(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无需刻意强调技或道,应确立“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基本思想。(5)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文化圈层上的路径选择应该首先是东亚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北大西洋文化圈,其次是东欧文化圈、拉美文化圈和非洲文化圈,最后是中东文化圈。
阮洁卿[5](2013)在《法国“中国中心”与当代中国研究(1958-)》文中认为法国“中国中心”全称“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前身是由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先驱纪亚玛在1958年创建的“现代中国资料中心”。“现代中国资料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法国当代中国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此后,“中国中心”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单纯的资料中心演变成法国最重要的近现代中国研究机构,是法国近现代中国学家的“大本营”。文章以“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作为逻辑叙述和学理路径。所谓一个中心即“中国中心”;所谓两条主线即纵向主线与横向主线。“纵向主线”主要是指“中国中心”的历史发展,即对“中国中心”的创建背景、发轫时期、奠基时期(1958-1976)、繁荣时期(1976-1996)、鼎盛时期(1996至今)等几个阶段进行探讨。“横向”主线即结合各章节涉及的“中国中心”的“环境”研究,对法国乃至国际社会背景变化、各种学术思潮影响,法国当代中国学学科的先驱者、奠基者和继承者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主要学术成果以及近年来的科研动向进行分析,从而厘清法国当代中国学历史变迁的轨迹。本文以法国“中国中心”50多年的沿革历史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学术走访与相关档案文献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复原法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趋势,尝试分析与窥视法国当代中国学史的走向与特点。全文共七章,各章节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主要陈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学术准备、研究思路,并对论文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学义界定。第二章主要分析二战后法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兴起背景。着重从社会政治背景、学术理论背景、机构与学者背景三个层面阐述,并就法国当代中国学的形成特征作分析归纳。第三章着重梳理“中国中心”的创建背景与初期运作,注意对法国当代中国学发轫时期的重要学者布罗代尔、谢诺以及纪亚玛进行学术挖掘。第四章主要追踪“中国中心”的早期沿革,突显中心在法国当代中国学发展时期的核心作用,复原法国当代中国学早期发展图景。第五章着重展示学术大师毕昂高领导下“中国中心”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中国跨学科研究”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专题分析几位法国当代中国学学术领军人物的研究领域与成果。第六章揭秘“中国中心”演变为“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背景与争议,展现重组后“中国中心”教研与学术活动,例举法国当代中国学其它主要科研机构。第七章主要对本研究过程进行最后的梳理与总结。着重就法国当代中国学历史沿革中展现的学术特征进行阐述和归纳。
马艳朝[6](2013)在《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度规则一直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传统的制度规则研究主要是两种:资料的梳理或玄思空辩,在方法论上存在严重局限。从现有的关于信访制度规则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迹象也是很鲜明的。本文在尽可能吸纳当代人类智识积累的基础上,采用演化耦合论的方法论来审视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引下,我们是将信访的制度规则的研究放在它的元理论——制度规则的演化性稳定问题——的视阈中进行讨论的。首先,我们借助演化博弈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和梅纳德·史密斯的精彩研究,阐述了合作的演化及其策略。一种被称为“TIT FORTAT”(一般翻译为:“一报还一报”)的策略组合总是在各种情形的实验中获得胜利。这种策略组合的内容是:第一步合作,随后就重复对方上一步的策略。对方上一步合作,它就合作;对方上一步背叛,它就背叛。诚所谓以彼之道复施彼身。阿克塞尔罗德认为该策略的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是其取胜的内在原因。由于这种合作是从演化博弈中自然产生的,而非由外部强加的,所以它特别符合哈耶克所说的“自生自发秩序”。因此,这种合作及其促发规则TIT FOR TAT就成了人们探讨非强制性状态下的共同生存/生活的重大突破口。随后,我们用生物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和政治学的经验证据对之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该策略是一种演化稳定性策略(ESS),也就是说采用该策略的个体或群体(无论是智能的存在,还是微生物)在竞争性环境中至少不会输给竞争者,而且它具有引导对方走上互惠互利的合作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要实现这种共赢的合作,不仅是促成合作的规则必须包含惩罚性的内容,而且维持这种规则也需要惩罚机制的存在。简言之,具有演化稳定性的个体或群体必须具有某种形式的惩罚能力或必须遵循某种具有惩罚性功能的规则。这既是自保或护种的必然要求,也是博弈均衡乃至互利合作的基础。那些有生命力的社会规则就是这种均衡的表现或产物。在第二章中,我们用制度演化论的方法考察了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的演化过程及其结果。信访的制度规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严酷的革命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化产物。群众路线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传家宝之一,它是促使中国共产党获胜的重要机制之一。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敌对势力的残酷镇压或扫荡构成了最直接的政治生态压力,不能适应这个压力,就意味着被淘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该政治生态环境中发挥着政治动员、利益整合和成员规训的功能。它使群众的积极性和力量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它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与群众之间的一种互利共生机制,并因此而使中国共产党最终胜出。作为研究者,我们知道是群众路线中包含的互利共生机制,而非群众路线这个形式才是制胜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政治生态的巨大变迁。但显然,受到整个政治体制的限制,群众路线互利共生的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继承,而是成了政治运动的工具。笔者以为,直到今天,尽管我们历尽各种挫折和困顿,但在中国共产党与民众之间依然没有在实践上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互利共生机制。近20多年来持续的信访高峰就是这一困境的直接反映。如何在新的政治生态中寻求恰当的互利共生机制,而不是因循守旧抱着那个形式不放才是当务之急。如前所述,制度规则必然包含惩罚内容,制度规则的底线性维护也是惩罚。惩罚的对象就是违规行为。因此,研究信访制度的实际效力就不能不研究违规行为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在第三章中,笔者通过两种方式考察了当代中国信访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一是法律法规文本的解读,从其法定规范推演其逻辑后果;二是对各种经验证据进行归纳。概言之,当代中国信访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主要体现为:信访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问题、信访法规的法律用语规范性问题以及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违规乃至犯罪行为,如拖延、推诿、截访(劫访)、销号(销账)、打击报复、收买和委托关押等。第四章在整合了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惩罚的恰当性问题,如惩罚的对象、惩罚的效率和惩罚的形式等。其中,惩罚的效率问题尤为重要,它主要受到惩罚的概率、惩罚的严厉程度、成本——收益考量和时间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惩罚的概率对违规行为的威慑力最大。因此,我们建议应着重提高惩罚信访违规行为的概率,而不是加重惩罚的严厉程度。随后,我们探讨了惩罚的形式,即公共惩罚和私人惩罚。在理论上,二者应该各自发挥其比较优势,实现一种优势互补。在分析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的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时,我们发现,问题极为严重。现实状况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即针对信访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的公共惩罚严重缺失和失效,而针对信访人的公共惩罚却呈现出触目惊心的泛滥之状。笔者将之称为“公共惩罚的私密化”。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公共惩罚蜕变为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论落为一种公报私仇。因此,公共惩罚必将丧失它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是本应由公共惩罚实施的制裁,因其缺失或无效,不得不由某些不堪忍受的个体通过私人惩罚来实施。这是公仇私报。公共惩罚的私密化不仅仅关乎信访制度的兴废,更关乎整个政治体系的合法性问题。在最后的结论部分,笔者认为因为对信访违规行为的恰当性惩罚严重缺失,所以信访的制度规则几乎可以说是严重异化。导致信访的制度规则成此状况的原因,除了从惩罚的技术层面的上述分析以外,当代中国政治价值取向中的一些因素也难辞其咎。其中尤以全能主义政治和道德理想主义为最。全能主义政治对公共权力的顶礼膜拜,认为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信访法规中的许多法定规范假设了一个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等特征的公共权力系统。道德理想主义则试图改造人们,成为至善至美之人。信访法规以道德化的标准来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人,如满腔热忱、虚心采纳群众意见、和蔼可亲、体谅国家和政府的难处等等。类似规定完全不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原理,不仅造成违规行为难以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被惩罚,而且给信访人以过高的期望,其结果是更大的绝望。总而言之,从演化论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是信访的制度规则这种形式,而是其所承载的政治社会功能。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政治结构上的调整,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所承载的极为重要的政治社会功能将无法实现,其政治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南长森[7](2012)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2008年、2009年在西藏、新疆爆发的“3,14”、“7,5”事件为切入点,从发展传播学角度提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逻辑命题,从而使国家发展与民族团结成为本文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在西北民族社会发展与媒介变迁的时空中,用田野调查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理论思辨方法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形塑的问题,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国家认同出现矛盾与和谐这一认知关系,围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发展呈现出二元竞争格局、非均衡发展态势的核心问题进行论述:一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汉文媒体)和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民文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二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机关报、台主流媒体与专业报、对象报、台等非主流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看似党报党台在起舆论导向作用,然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国家认同的最高追求,使娱乐消费成为生活的主流,而使国家认同甚或流于形式和偏失,形成国家所需的意识形态一手弱、市场经济放任自流的娱乐消费一手强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这种市场经济中社会生活趋于娱乐消费和国家认同趋于柔弱的矛盾制约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健康发展。因此,消化、克服并使其朝向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发展就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关键。对此,本文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应建构、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利用媒介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工具和喉舌机关的“一翼”与媒介市场化生存的“一翼”并统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体”并将其和谐统一起来形成平衡机制,以此作为物质基础来负载国家认同,同时以公民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加以导向和强化,使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等相关认同向以国家认同为主导的方向转化和转型。本文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机制与国家认同方面有所新意或创新,认为应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基础,同时认为大众传播所负载的公民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关键,国家在媒介市场化中力戒其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造成的伤害。
李源泉[8](2011)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调控研究》文中指出最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主要的大中城市房价不断飙升,由此引发了房价虚高与人民购买力不足,商品房供应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以及房地产短期繁荣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匹配等问题。房地产的持续过热以及房地产的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不断增长,已经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泡沫化的倾向,这不仅对房地产金融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同时也对人民的住房需求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打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套组合拳,但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中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为了合理和规范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政府的角色,对政府的调控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规范和调整政府职能和角色的政策建议,从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经济调控、法律调控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控。本研究对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使其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以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津巍[9](2010)在《苏里格气田项目部团队文化建设案例》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大融合也在逐渐蔓延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企业传统的文化理念和管理体制,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不断发现和改善企业在文化、管理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并提出新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已成为每个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在经济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竞争已经多元化,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苏里格气田项目部是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下属的二级部门,成立于2005年9月。项目部在依靠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新的经营环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企业的制度建设与高速发展的要求脱节,合作开发模式的改变给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等。针对以上问题,企业结合内外环境及自身特点采取了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塑、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激励机制与企业整体相结合等措施。通过以上改革,项目部顺利解决了问题,并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双重突破。本文以苏里格气田项目部为例,介绍了企业面对新的管理问题时,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结合问题实际、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软硬件条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企业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
罗佳[10](2010)在《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70年代,以内燃机广泛应用和新交通工具创制为显着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从此人类从蒸汽时代步入到电气时代。汽车、远洋渡轮、火车、飞机等新的运输方式使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快捷便利,成为当时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信息时代决定了产业链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活跃,充分流动才能创造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运输以其安全快捷便利的特点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越发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空港的内涵已从机场、航站楼、航空公司的简单迭加演变为写字楼、购物中心、大型物流基地等多元化发展的商业圈,空港经济区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应运而生。从机场内部琳琅满目的免税商店,到以机场为中心辐射周边15至20公里区域内形成的零售店、酒店、会展中心等,机场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为客货运输站,更多地发挥发展外向型经济、居民消费、商务休闲等一系列职能。随着机场的可达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服务不断增强,空港经济区已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地带,区内的机场、酒店、住宅、休闲娱乐区及各种工业园区、商业园区、物流园区已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近些年来,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国际上对于空港经济系统研究成果已基本形成,国内方面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空港经济建设、依托空港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等多数结论属于借鉴性的“舶来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对空港经济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进行个案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及民航高速发展这一背景,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理论基础上,拟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根据空港经济发展一般性战略,以昆明空港经济区建设为例,研究及探讨其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开篇阐明论文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及意义,进一步说明发展空港经济及建设空港经济区的重要性。第二章、整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说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第三章、简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基本理论、特征及主要内容。为空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研究依据。第四章、空港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性研究。通过第二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文献,对其经济特性进行总结,并阐述空港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宏观、微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结合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理论,从而提炼出空港经济发展规律和一般性战略。第五章、结合昆明自身特征,对昆明发展空港经济进行SWOT分析。主要介绍基本概况,发展现状、政策支持等,进行实证研究,对发展空港经济的优劣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第六章、根据空港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战略,结合昆明本土经济特征,分析并总结出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空港经济强区”的战略构想及举措。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二、着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汉谈近期中国经济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汉谈近期中国经济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小结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论 |
第二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网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巧匠”理论 |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缘关系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 地缘关系 |
二、 地缘政治 |
三、 地缘经济 |
四、 地缘文化 |
第二节 地缘关系相关理论 |
一、 地缘政治相关理论 |
二、 地缘经济相关理论 |
三、 地缘文化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政治地理学 |
一、 拉采尔的贡献 |
二、 哈特向的“国家职能说” |
三、 琼斯的“统一场论” |
四、 国家民族成长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 |
第一节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 |
一、 琉球群岛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 琉球群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 琉球群岛的地域构成 |
四、 小结 |
第二节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琉球”称谓的历史演变 |
三、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内涵 |
四、 小结 |
第三节 琉球群岛的人类起源与民族特征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考古学的发现 |
三、 群体遗传学的解析 |
四、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
五、 小结 |
第四节 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分布 |
一、 “琉球语”相关概念辨析 |
二、 “琉球语”与日语的亲缘关系 |
三、 琉球群岛诸方言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
四、 小结 |
第四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琉球王国的形成与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
一、 史前时代的琉球群岛 |
二、 古代琉球王国的形成 |
三、 古代中国与琉球王国的宗藩关系 |
四、 小结 |
第二节 近代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强行吞并 |
一、 “牡丹社事件”与近代日本侵台 |
二、 “琉球处分” |
三、 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 |
四、 小结 |
第三节 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与“冲绳归还协定” |
一、 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早期军管 |
二、 联合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 |
三、 日本恢复对琉球群岛的殖民统治 |
四、 小结 |
第五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区域影响 |
第一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构成与作用机理 |
一、 地缘政治要素 |
二、 地缘经济要素 |
三、 地缘文化要素 |
四、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的作用机理 |
五、 小结 |
第二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与琉球群岛法律地位问题 |
一、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趋势 |
二、 中、日、美三国对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态度 |
三、 多种力量博弈下的琉球群岛未来法律地位走向 |
四、 小结 |
第三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背景下的钓鱼岛主权问题 |
一、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
二、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端 |
三、 我国“弃球保钓”与“争球保钓”的外交战略选择 |
四、 小结 |
第四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背景下的东海海洋权益问题 |
一、 东海问题的由来 |
二、 关于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国际公约 |
三、 中日两国政府关于东海问题的磋商 |
四、 中日东海划界问题前景展望 |
五、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一、 琉球王国的历史残影 |
二、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
三、 多边外交中的琉球问题 |
第四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消费文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消费文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消费文化 |
2.1 消费 |
2.1.1 消费的内涵 |
2.1.2 消费的属性 |
2.2 文化 |
2.2.1 文化的界定 |
2.2.2 文化的特征 |
2.2.3 文化的分类与层次 |
2.2.4 文化观 |
2.3 消费社会 |
2.3.1 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历史逻辑 |
2.3.2 消费社会的特征 |
2.4 消费文化理论 |
2.4.1 消费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2.4.2 消费文化的变迁机制 |
2.4.3 西方消费文化理论 |
2.4.4 中国消费文化理论 |
3 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
3.1 消费的内涵 |
3.1.1 消费的概念 |
3.1.2 消费的分类 |
3.1.3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3.2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
3.2.1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
3.2.2 分配和交换因消费而存在 |
3.2.3 消费使再生产得以完成 |
3.3 消费需求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 |
3.3.1 消费是人民最重要的需要 |
3.3.2 消费是最主要的历史活动之一 |
3.4 消费的属性 |
3.4.1 消费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3.4.2 消费的阶级差别 |
3.5 社会制度与消费 |
3.5.1 所有制与消费 |
3.5.2 私有制与消费 |
3.6 供求关系与消费 |
3.6.1 需要与需求 |
3.6.2 消费需求的分类 |
3.6.3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 |
3.7 生产理论与消费 |
3.7.1 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
3.7.2 生产对消费的作用 |
3.7.3 消费对生产的作用 |
3.8 积累与消费 |
3.8.1 积累的负面影响 |
3.8.2 积累财富与生产力发展 |
3.8.3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
3.9 自然与消费 |
3.10 消费力理论 |
3.10.1 消费力的内涵 |
3.10.2 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关系 |
3.10.3 消费力与自由时间 |
4 需要与消费文化 |
4.1 需要与消费需要 |
4.1.1 需要的内涵 |
4.1.2 消费需要的内涵及特征 |
4.1.3 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 |
4.1.4 消费需要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
4.1.5 消费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 |
4.2 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 |
4.2.1 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的辩证关系 |
4.2.2 消费文化对消费需要的影响 |
5 中国消费文化现状及其基本特征 |
5.1 中国消费文化现状 |
5.1.1 中国正逐渐进入消费社会 |
5.1.2 消费主义在我国逐渐蔓延 |
5.1.3 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消费观并存 |
5.1.4 消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存 |
5.1.5 消费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与全民统一性共存 |
5.1.6 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与阶层差异共存 |
5.2 新时期中国消费文化的基本特征 |
5.2.1 物质基础愈益丰富 |
5.2.2 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 |
5.2.3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
5.2.4 消费的个性化 |
5.2.5 消费的审美化 |
6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6.1 全球化的内涵 |
6.2 消费文化呈全球化发展趋势 |
6.3 中西方消费文化比较研究 |
6.3.1 中西方消费观念比较 |
6.3.2 中西方消费习惯的比较 |
6.3.3 中西方消费方式比较 |
7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经济增长与消费文化的演进 |
7.1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一次变迁(1978年-1984年) |
7.1.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 |
7.1.2 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 |
7.1.3 新的生活方式产生 |
7.2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二次变迁(1985-1997年) |
7.2.1 居民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 |
7.2.2 消费者利益出现分化 |
7.2.3 收入与消费预期趋紧 |
7.2.4 居民消费层次差距拉大 |
7.2.5 消费者自主权益受到保护 |
7.3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三次变迁(1998年至今) |
7.3.1 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 |
7.3.2 住房消费持续升温 |
7.3.3 汽车消费爆发性增长 |
7.3.4 信息、通讯等数码电子类消费品迅猛发展 |
7.3.5 休闲消费掀起热潮 |
7.3.6 教育消费继续走高 |
8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
8.1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1 追求享乐的公款消费 |
8.1.2 炫耀性消费逐渐蔓延 |
8.1.3 畸形消费泛起 |
8.1.4 “四高”消费方式依然存在 |
8.1.5 部分农村地区消费不足 |
8.1.6 崇洋式消费日益增多 |
8.1.7 高收入群体低层次消费矛盾突出 |
8.1.8 消费水平呈两极分化趋势 |
8.2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主要问题的根源分析 |
8.2.1 经济根源 |
8.2.2 政治根源 |
8.2.3 思想根源 |
9 建设当代中国的新型消费文化 |
9.1 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
9.1.1 从掠夺性消费到可持续性消费 |
9.1.2 从重视消费数量到重视消费质量 |
9.1.3 从物质享受到精神追求 |
9.2 当代中国新型消费文化应具备的核心理念 |
9.2.1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9.2.2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9.2.3 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
9.2.4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统一 |
9.3 构建当代中国新型消费文化的基本原则 |
9.3.1 适度性原则 |
9.3.2 公正性原则 |
9.3.3 功利性原则 |
9.3.4 审美性原则 |
9.3.5 主体性原则 |
9.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硬实力建设 |
9.4.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9.4.2 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
9.4.3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9.4.4 加快城乡消费文化一体化发展 |
9.4.5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9.5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
9.5.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9.5.2 提倡低碳消费理念 |
9.5.3 尊重自然价值 |
9.5.4 理性对待技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 |
1.1.1 关于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思考 |
1.1.2 关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思考 |
1.2 选题背景 |
1.2.1 国际背景:国际体育事业发展出现新动向 |
1.2.2 国内背景:中国发展需要繁荣民族文化,也需要搭建国际舞台 |
1.2.3 学科背景: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新课题,国际传播是其中重要一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前人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1.4 基本概念 |
1.4.1 体育 |
1.4.2 文化 |
1.4.3 体育文化 |
1.4.4 国际传播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历史学研究方法 |
1.6.2 人类学研究方法 |
1.6.3 社会学研究方法 |
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和启示 |
2.1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总体状况 |
2.1.1 运动项目的产生 |
2.1.2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过程 |
2.1.3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动力 |
2.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例证 |
2.2.1 板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2 篮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3 棒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4 跆拳道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3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 |
2.3.1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2.3.2 体育文化传播力与国家综合实力呈正相关 |
2.3.3 成功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都是主动调适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 |
2.4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
2.4.1 强有力的推动者能够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 |
2.4.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应充分利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
2.4.3 不断创新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因素 |
2.5 小结 |
3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 |
3.1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变迁 |
3.1.1 英国的崛起及英国体育文化在 17 世纪的传播特征 |
3.1.2 英国的鼎盛及英国体育文化在 18-19 世纪的传播特征 |
3.1.3 美国的崛起及 19 世纪最后 30 年的美国体育文化 |
3.1.4 美国的鼎盛及美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 |
3.1.5 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及其文化政策 |
3.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诉求 |
3.2.1 文化问题成为时代新课题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空间提出了方向 |
3.2.2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摩擦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动力也提出了挑战 |
3.2.3 传播方式的革新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支撑也提出了要求 |
3.3 小结 |
4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状况和时代特征 |
4.1 中国体育文化的内容 |
4.1.1 现代体育文化 |
4.1.2 传统体育文化 |
4.2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状况 |
4.2.1 现代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状况 |
4.2.2 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状况 |
4.3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 |
4.3.1 经济发展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
4.3.2 国家文化战略为体育国际传播确立方向 |
4.3.3 时代的创新诉求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出挑战 |
4.4 小结 |
5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历程及表现特征研究 |
5.1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历程分析 |
5.1.1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起点辨析 |
5.1.2 少林功夫现代国际传播历程的阶段特征 |
5.2 少林功夫现代国际传播方式分析 |
5.2.1 官方传播 |
5.2.2 常驻院和寺僧的直接传播 |
5.2.3 下院及海外中心传播 |
5.2.4 学校传播 |
5.2.5 文化作品传播 |
5.2.6 其他传播方式 |
5.3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内容 |
5.3.1 禅武一如 |
5.3.2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过程中对禅武一如的表达 |
5.4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建议 |
5.4.1 拓展教育渠道,注重人才培养 |
5.4.2 明确推进区域,确立传播战略 |
5.4.3 瞄准目标群体,实现重点突破 |
5.4.4 寻求国家扶持,谋求高层介入 |
5.4.5 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传播效率 |
5.5 小结 |
6 太极拳国际传播历程及表现特征研究 |
6.1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历程分析 |
6.1.1 民国时期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1.2 建国初期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1.3 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2 太极拳国际传播方式分析 |
6.2.1 官方传播 |
6.2.2 朝圣地传播 |
6.2.3 拳师传播 |
6.2.4 学校传播 |
6.2.5 文化作品传播 |
6.2.6 其他活动传播 |
6.3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内容 |
6.3.1 拳道合一 |
6.3.2 太极拳国际传播过程中对“拳道合一”的表达 |
6.4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建议 |
6.4.1 积沙成丘,树立太极拳发展集团化意识 |
6.4.2 深根固本,加大太极拳文化源环境建设 |
6.4.3 资源整合,加强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6.5 小结 |
7 现代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理念创设 |
7.1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的理论基础 |
7.1.1 为什么可以由我们提出 |
7.1.2 世界何以能够接受 |
7.1.3 为何由体育学科提出 |
7.2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的概念构建 |
7.2.1 体育 |
7.2.2 文化 |
7.2.3 体育文化 |
7.2.4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 |
7.3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面临的挑战 |
7.3.1 宏观环境方面的挑战 |
7.3.2 中国自身方面的挑战 |
7.3.3 体育发展方面的挑战 |
7.4 小结 |
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若干问题研究 |
8.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研究 |
8.1.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主体的辨析 |
8.1.2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主体的建议 |
8.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研究 |
8.2.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构成 |
8.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选择 |
8.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渠道研究 |
8.3.1 大众传播渠道 |
8.3.2 组织传播渠道 |
8.3.3 人际传播渠道 |
8.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对象研究 |
8.4.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区域选择 |
8.4.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群体选择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访谈记录(部分) |
附录 C 调研日记(部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法国“中国中心”与当代中国研究(1958-)(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基础与学术准备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释义 |
1、关于"近代"、"现代"、"当代"的学义界定 |
2、关于"汉学"与"中国学"的学义界定 |
第二章 法国当代中国学创建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学术理论背景 |
1、汉学传承 |
2、年鉴学派学术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机构与学者背景 |
1、法国中国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 |
2、研究人员与学者背景 |
第四节 法国当代中国学创建的主要特征 |
1、学术的独立性特征 |
2、学术源流的总体特征 |
3、学术机构和科研体制特征 |
第三章 法国当代中国学的发轫时期 |
第一节 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第六系 |
1、六系的创建背景 |
2、六系的早期运作与改革宏愿 |
3、六系改革的推进与组织架构 |
第二节 布罗代尔与法国当代中国学 |
1、"宋史计划"与"文化圈"项目 |
2、布罗代尔与"中国文化圈" |
第三节 两位法国当代中国学的先驱 |
1、法国现代中国学先驱谢诺 |
2、法国"中国中心"奠基者纪亚玛 |
第四章 "中国中心"与法国当代中国学的奠基时期(1958-1976) |
第一节 "中国中心"起步与定位 |
1、基础建设 |
2、工作定位 |
第二节 "中国中心"文献搜集与服务 |
1、面对的困难 |
2、初见成效 |
3、编目与分类 |
4、图书与其它服务 |
第三节 "中国文化圈"师资与教学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学的推动 |
1、组建研究队伍 |
2、扩大交流平台 |
3、人才的培养 |
4、六、七十年代来华留学生 |
第五节 主要学术成果与出版物 |
1、主要学术成果 |
2、学术出版物 |
第五章 "中国中心"与法国当代中国学的繁荣时期(1976-1996) |
第一节 "中国中心"与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 |
第二节 从纪亚玛到毕昂高 |
1、毕昂高学术生涯 |
2、毕昂高对当代中国学发展的思考 |
第三节 "中国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及沿革(1977-1996) |
1、"717协作研究组"简介 |
2、"现代中国跨学科研究"项目及成员(1977-1996) |
第四节 主要研究领域及其成果 |
1、毕昂高的20世纪中国人口与农村问题研究 |
2、白吉尔的上海社会史研究 |
3、巴斯蒂的法中技术合作研究 |
4、魏丕信的中国近代官僚制度研究 |
第五节 其它学术活动 |
1、学术研讨活动 |
2、对外学术合作 |
3、图书资料与出版 |
第六章 "中国中心"与法国当代中国学的鼎盛时期(1996-) |
第一节 "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成立 |
1、成立背景与重组争议 |
2、"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启动 |
第二节 "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教学与课程 |
第三节 "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要学术活动与成果 |
1、8561混合研究单位(1998-2001)项目及研究人员 |
2、8173混合研究单位(2006-) |
第四节 其它学术活动 |
1、传统活动 |
2、对外合作 |
3、学术出版 |
第六节 其它法国当代中国学主要科研机构 |
1、里昂东亚研究学院 |
2、国家政治科学基金会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组 |
3、巴黎第七大学 |
4、香港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
第七章 结语 |
1、法国中国学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 |
2、法国中国学精深博大的学术底蕴 |
3、重视和加强对法国当代中国学的研究 |
附录 |
附录1 2010年笔者法国学术访谈名单 |
附录2 2010年笔者在法国与访谈学者部分合影 |
附录3 2010年法国访学随感 |
附录4 1814年至今法兰西公学汉学讲座一览表 |
附录5 1955年谢诺先生应聘第六系教授提供的简历 |
附录6 谢诺先生主要着述及学术活动 |
附录7-1 "中国中心"第一号档案 |
附录7-2 "中国中心"第一号档案 |
附录7-3 "中国中心"第一号裆案 |
附录8 "中国文化圈"课程与师资(1958-1974学年) |
附录9-1 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相关文献目录 |
附录9-2 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相关文献目录 |
附录9-3 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一1927)》相关文献目录 |
附录10 毕昂高先生主要着述 |
附录11 “中国中心”历任主任(1958-2013) |
附录12 西方学者名录索引 |
附录13 学术机构名录索引 |
附录14 学术刊物名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问题意识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演化论视野中的制度规则与惩罚 |
第一节 合作的演化与演化的稳定性策略 |
一、合作产生的博弈论分析 |
二、合作中的演化的稳定性策略 |
第二节 惩罚与制度规则的涌现 |
一、从演化的稳定性策略到制度规则 |
二、制度规则的演化性稳定 |
第三节 惩罚与制度规则的维系 |
一、惩罚违规者 |
二、惩罚中的搭便车与元规则 |
第二章 信访的制度规则及其演化 |
第一节 群众路线:当代中国信访的制度规则之源 |
一、群众路线 |
二、群众路线的制度功能 |
第二节 运动是纲:信访制度的核心规则(1949-1978) |
一、信访制度的建立 |
二、以政治运动为主轴的信访 |
第三节 一票否决:信访制度的核心规则(1979至今) |
一、信访洪峰与压力型体制 |
二、作为一票否决制重要指标的信访 |
第三章 信访中的违规行为:法定规范与经验证据 |
第一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法定规范 |
一、信访的法律渊源 |
二、信访法规的合法性审视 |
三、信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与违规行为 |
第二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经验证据 |
一、一般的违规行为 |
二、违法行为 |
第四章 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 |
第一节 惩罚的恰当性 |
一、惩罚的对象 |
二、惩罚的效果与威慑力 |
第二节 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形式及其特征 |
一、公共惩罚 |
二、私人惩罚 |
三、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的均衡 |
第五章 结论:惩罚的失衡与信访制度的异化 |
附录:信访资料汇编目录(按首字汉语拼音排序) |
参考资料 |
谢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状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
1.1.1 选题的现实孕育与理论观照 |
1.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 |
1.2.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与成就 |
1.2.3 国家认同文献研究综述 |
1.2.4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的拓新领域 |
1.3 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社会变迁与现状 |
2.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特征与社会发展特征 |
2.1.1 西北少数民族人文地理区域特征 |
2.1.2 西北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特征 |
2.2 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变迁与现状 |
2.2.1 社会变迁初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起步晚、内驱力小、媒介融合度低、媒介生态脆弱并形成单一的传播布局 |
2.2.2 社会变迁中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格局与宣传效应 |
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与问题 |
2.3.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
2.3.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体系的形成现状 |
2.3.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
2.3.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与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 |
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成因 |
3.1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影响 |
3.1.1 全球化概念演进与内涵特征 |
3.1.2 全球化与现代化、民族主义、“地球村”的起源与发展都在叠加背景中形成互促效应 |
3.1.3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2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2.1 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内涵特征 |
3.2.2 新媒体技术传播功能的辩证分析 |
3.2.3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3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3.3.1 社会转型的内涵特征及其认识 |
3.3.2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
4.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
4.1.1 认同 |
4.1.2 宗教认同 |
4.1.3 文化认同 |
4.1.4 民族认同 |
4.1.5 国家认同及其相关认同的价值指涉 |
4.2 国家认同为主导的相关认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
5.1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
5.1.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强市场过程弱国家调控的表现 |
5.1.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弱国家调控的原因与强国家认同策略 |
5.1.3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何以能成为国家认同之基础 |
5.2 用公民认同承载国家认同是强化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必要途径 |
5.2.1 公民认同内涵特征及其释义 |
5.2.2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之关系 |
5.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为何要以公民身份承载国家认同 |
5.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要强化信息传播意识、遵循新闻价值规律 |
5.3.1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用新闻价值衡量新闻传播效应 |
5.3.2 淡化宣传意识尤其是成就报道中的感恩、赐恩意识,复位和回归新闻传播的多功能属性 |
5.3.3 克服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注重西北少数民族传播禁忌是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期间发表发表的学位论文 |
(8)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的基础理论 |
2.1 房地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房地产市场的涵义 |
2.1.2 房地产市场的结构 |
2.1.3 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
2.1.3.1 区域性 |
2.1.3.2 土地的稀缺性 |
2.1.3.3 投机性 |
2.1.3.4 供给的滞后性 |
2.1.3.5 住宅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1.3.6 政府的干预性 |
2.2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
2.2.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成绩 |
2.2.2 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 |
第三章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
3.1 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历史回顾 |
3.1.1 2003 年-2004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2 2005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3 2006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4 2007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5 2008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6 2009 年调控政策分析 |
3.1.7 2010 年上半年调控政策分析 |
3.2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原因 |
3.2.1 信息不对称导致房地产价格和价值的偏离 |
3.2.2 公平问题难以解决 |
3.2.3 公共物品方面提供的低效率 |
3.3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现实意义 |
3.3.1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
3.3.2 有利于加强政府权威 |
3.3.3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3.4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政府角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表现 |
3.4.2 房地产调控的难点分析 |
3.4.2.1 地方财政与房地产市场高度共存 |
3.4.2.2 部门之间的博弈使调控难以形成合力 |
第四章 国外房地产调控实践 |
4.1 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践 |
4.1.1 调控房市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 |
4.1.2 调控房市的重要手段——土地储备制度 |
4.1.3 调控房市的重要方法——租房模式 |
4.1.4 调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金融政策杠杆 |
4.1.5 小结 |
4.2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践 |
4.2.1 政府供给为主、市场供给为辅的住房体系 |
4.2.2 调节住房供需稳定——融资保障制度 |
4.2.3 提高效率抑制投机——土地管制 |
4.2.4 小结 |
4.3 日本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践 |
4.3.1 调节房市供求关系主要内容——保基本的住房政策 |
4.3.2 调控房市的重要手段——管制土地交易 |
4.3.3 调控房市的主要方法——完备的房地产税收体制 |
4.3.4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房市的影响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五章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 |
5.1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首要前提——转变政府职能 |
5.1.1 政府应当以民为本 |
5.1.1.1 增加居住用地的有效供应 |
5.1.1.2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点——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 |
5.1.1.3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
5.1.2 培育结构合理的住房消费梯度市场 |
5.1.2.1 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体系 |
5.1.2.2 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
5.2 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 |
5.2.1 转变地方政府角色 |
5.2.2 创新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制度 |
5.3 加强经济手段进行调控 |
5.3.1 加强税收手段进行调控 |
5.3.1.1 调整和完善土地增值税 |
5.3.1.2 增加新税种 |
5.3.2 加强金融手段进行调控 |
5.3.2.1 对贷款人按要求严格审查 |
5.3.2.2 完善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构建二级市场 |
5.3.2.3 创新房地产抵押贷款工具,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
5.3.2.4 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5.4 加强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
5.4.1 加强立法调控 |
5.4.1.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 |
5.4.1.2 保障社会民众成为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主体 |
5.4.2 加强执法调控 |
5.4.2.1 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政府执法制度 |
5.4.2.2 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
5.4.2.3 建立配套的执行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苏里格气田项目部团队文化建设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文化建设必要性 |
2 案例正文 |
2.1 项目部简介 |
2.2 文化建设措施 |
2.2.1 基础建设 |
2.2.2 政治建设 |
2.2.3 科技建设 |
2.2.4 人文建设 |
2.2.5 制度建设 |
2.2.6 教育建设 |
2.3 团队文化核心 |
2.3.1 制度文化 |
2.3.2 安全文化 |
2.3.3 形象文化 |
2.4 文化建设成就 |
2.4.1 经济效益 |
2.4.2 生产效益 |
2.4.3 管理效益 |
2.5 团队文化中仍存在的问题 |
2.5.1 合作开发矛盾的挑战 |
2.5.2 制度建设与合作开发模式改变上的矛盾 |
2.5.3 管理模式与高速发展的矛盾 |
2.5.4 高素质产业工人与新技术推广需求的矛盾 |
3 案例分析 |
3.1 企业文化概述 |
3.1.1 企业文化的含义 |
3.1.2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
3.1.3 企业文化的作用 |
3.2 企业文化影响因素 |
3.2.1 外部文化环境分析 |
3.2.2 内部文化环境分析 |
3.3 资源企业文化分析 |
3.3.1 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
3.3.2 组织结构的科学性 |
3.4 资源企业合作模式分析 |
3.4.1 国内合作现状及分析 |
3.4.2 国际合作现状及分析 |
4 解决方案与经验总结 |
4.1 苏里格长庆合作模式设计 |
4.1.1 合作要素 |
4.1.2 合作模式优化 |
4.2 构建和谐管理制度 |
4.2.1 遵循人本思想 |
4.2.2 确保制度规范性 |
4.2.3 体现企业管理制度的均衡公正 |
4.3 价值观的塑造 |
4.3.1 有效的任用机制 |
4.3.2 有效的激励机制 |
4.3.3 改善人才培养机制 |
4.3.4 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 |
4.3.5 建立全员参与的经营制度 |
4.4 组织结构的调整 |
4.4.1 构建协调型组织 |
4.4.2 构建生产型组织 |
4.4.3 构建授权型组织 |
4.5 认识与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整理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3.1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简述 |
3.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
3.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3.3.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
3.3.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
3.3.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
3.3.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 |
3.4 主要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介绍 |
3.4.1 SWOT分析 |
3.4.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
4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性研究 |
4.1 空港经济及空港经济区概述 |
4.1.1 空港经济、空港经济区概念及产生过程 |
4.1.2 建设空港经济区的必要条件 |
4.1.3 空港经济区的的经济特性及主要功能 |
4.2 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
4.3 国内外发展空港经济的实证研究 |
4.3.1 国外发展空港经济的实证分析 |
4.3.2 国内发展空港经济的实证分析 |
4.4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 |
4.4.1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
4.4.2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
4.4.3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
4.4.4 空港经济发展战略产业 |
5 昆明空港经济发展SWOT分析 |
5.1 昆明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情况概述 |
5.1.1 昆明新机场建设概况 |
5.1.2 昆明空港经济区建设规划情况 |
5.2 昆明空港经济发展SWOT分析 |
5.2.1 优势(Strength) |
5.2.2 劣势(Weakness) |
5.2.3 机遇(Opportunity) |
5.2.4 威胁(Threat) |
5.3 昆明空港经济发展SWOT综合分析 |
6 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6.1 昆明空港经济规划思路与指导思想 |
6.2 战略定位 |
6.3 战略目标 |
6.4 战略模式 |
6.5 战略产业 |
6.5.1 官渡区产业发展现状 |
6.5.2 空港战略产业的优选发展 |
6.6 战略举措 |
6.6.1 把握发展契机,做好统筹安排 |
6.6.2 加强地方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参与性 |
6.6.3 健全空港基础设施,加强对空港经济建设的支持 |
6.6.4 优化内外部环境,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
6.6.5 建设健全空港人才引纳机制 |
7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着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汉谈近期中国经济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2]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D]. 刘绍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张召.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2)
- [4]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 史友宽. 河南大学, 2013(01)
- [5]法国“中国中心”与当代中国研究(1958-)[D]. 阮洁卿.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6]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问题研究[D]. 马艳朝. 山东大学, 2013(10)
- [7]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 南长森. 武汉大学, 2012(06)
- [8]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调控研究[D]. 李源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
- [9]苏里格气田项目部团队文化建设案例[D]. 党津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10]昆明空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罗佳. 云南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