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网件802.11g无线产品四折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汤家盛[1](2015)在《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现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产品的出现,传统有线网络由于自身的端口的制约,很难满足这些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因此提供一个具有移动性、便捷性、经济性的家庭宽带网络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家庭宽带接入技术,结合工程实践,经过调研、规划、设计、实施,完成了大黄中心村的无线网络覆盖。文中先提出了三种住宅小区WLAN技术方案:小区覆盖合路、楼顶架设AP、楼道架设AP。分析比较三种方案的覆盖效果、工程量和投资费用,最终选取WLAN信号源合路传统的2G小区覆盖布线系统。由于2G小区覆盖天线安装位置往往受到现场情况影响,天线的安装位置往往不是很理想,从而造成WLAN覆盖效果的不理想。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研究中引入无线中继器设备,放大WLAN信号,优化WLAN覆盖效果。将现如今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融合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大黄中心村小区内的无线网络覆盖的难题,而且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建设的时间。小区覆盖合路模式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建成后,进行了有无无线中继器设备的无线信号测试,验证了无线中继器设备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大黄中心村的宽带接入问题,为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在成熟小区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张越[2](2013)在《千兆无线 Netgear R6300 v2 ASUS RT-AC66U》文中提出802.11ac并不是真正的千兆级无线网络,但可以确定的是,它肯定比802.11n更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但从目前来看,占据市场主流的802.11n协议的网络产品似乎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最高300M的传输速度不仅让我们在下载蓝光电影、
张羽[3](2012)在《802.11n协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们使用无线设备的环境与方式在最近10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并且深刻的变化,比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在部分年轻人中甚至超过了人均一部移动设备的水平。无论办公、居家还是旅行,无线网络都日益成为用户所追求的体验,所有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对802.11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这一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标准不断发展。在2009年通过的802.11n协议,使无线设备在强健性、吞吐量和可靠性方面出现了新的突出的表现。本文正是围绕着2009年批准的802.11n协议开始,通过翻译一些最新的国外的RFC文档并加以自己的理解,把全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章作为结论。首先在第一章对802.11协议族以往的一些关键协议如802.11、802.11b、802.11a、802.11g和802.11n作了常规性的分析,对该协议族做出了基本的阐述。在第二章当中详细分析了802.11n协议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实现这些技术的原理。在第三章中用MATLAB软件对802.11n协议中的两个关键技术MIMO和OFDM进行仿真,测试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系统容量,以及参数的改变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并仿真了OFDM分步实现的过程,对OFDM加深了理解。在第四章中亲自对802.11n协议产品的覆盖面和数据传输速率进行了测试,肯定了802.11n协议产品在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方面的优势,并对802.11n协议在视频,语音,便携性等方面的应用举了一些例子。在第五章中,对802.11n协议给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最后一章,针对前面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总结。本文着重研究了802.11n协议的关键技术,如:MIMO、MIMO-OFDM、短保护区间、40Mhz绑定等。通过802.11n产品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在安全性,实时性,可用性等。并通过对其中MIMO的仿真,得出一些合理的推断和建议,比如在升级802.11n之前评估升级的需求,整合遗留设备,供电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安全性方面能否进一步提高等,同时经过实际的测试,更加了解了实际的802.11n产品的优良性能。
周雪[4](2009)在《802.11n出台——迎接网络无缝对接时代》文中指出802.11n标准的颁布无疑给无线网络结束原先"从属"、"补充"地位,又增添了新筹码,无线网络终于迎来了挑大梁的时代,与有线网络的难分伯仲状态将渐行渐远。
王红星[5](2008)在《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精确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继出现了多种农业机器人,如农产品收摘机器人、农产品分级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施药机器人等。本文研制的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工作于遥控操作模式下,操作人员通过高端控制台导航软件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实现对机器人的遥控导航和信息采集。并通过农田信息管理分析软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指导。本文在结合农田环境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简单描述了机器人车体机械部分的运动过程。详细阐述了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由机器人控制电路板、射频收发装置电路板以及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视觉系统构成。控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高端控制台导航软件和农田信息管理分析软件。采用高速的在片系统型微控制器C8051F340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控制机器人各部件协同工作;设计了光电转速检测与控制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直流行走电机的闭环控制;设计了车体平衡检测与调节电路以实现对机器人车体平衡调节步进电机的闭环控制;设计了功率驱动电路对直流行走电机进行PWM调压调速,并辅以PID算法程序实现对机器人车体的运动控制。射频收发装置采用MCS-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并设计了基于芯片FT245的USB接口电路实现与高端控制台的数据通讯。农田信息管理分析软件嵌入了Surfer等值线绘图软件的相关技术,完成了农田信息图层的绘制。制作了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车体的室内机械模型,并建立了试验系统,通过高端控制台导航软件、射频收发装置、机器人车体控制电路,远程实现对机器人车体运动的精确控制。试验表明,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运行平稳、控制精确、实时性好。该移动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根据不同应用配备不同装备,以实现不同目的。
陈群[6](2008)在《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及选择策略》文中认为随着无线局域网的不断普及,安全成为了制约无线局域网应用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确保无线局域网的安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加强认证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加密。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从数据加密和接入认证两个方面详细研究了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分析了基于WEP的IEEE802.11协议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及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同时经过对802.1X/EAP认证以及其协议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后,重点分析了IEEE 802.11i标准的TKIP和CCMP加密机制。接着,论文在分析影响无线局域网安全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无线局域网安全部署的三种策略。最后,本文以校园无线网建设为例,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架构,给出了一个在实际应用中为用户部署的安全无线局域网技术方案,同时给出了针对这种方案实现其安全性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张健浪[7](2006)在《无线网络跨越100Mbps》文中研究指明从最初的802.11b到现在流行的SuperG、MIMO,以及即将出现的802.11n标准,无线网络技术在应用中获得不断发展。当无线局域网的平均速度超越100Mbps的时候,无线技术取代以太网将被真正提上日程。
i博士[8](2004)在《甩掉网络的“尾巴”》文中提出
周琦[9](2004)在《无线局域网安全及认证研究》文中认为无线局域网因其方便、灵活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使用。然而,由于无线媒体具有信道开放的特点,故对它的安全要求比有线环境更高。如果不解决无线局域网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其应用势必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对国内外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例如IEEE 802.11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无线局域网安全的方案,即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网络层协议采用IPSec VPN,底层采用同步伪随机序列的一体化改进方案。新方案把IPSec VPN应用到存在安全缺陷的无线局域网上,在IP层对通信数据进行IPSec 封装,这样能够保证数据在无线介质中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实体真实性,并提供对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向后兼容性。探讨了IPSec VPN在Ad-hoc和基础模式这两种主要的无线局域网方式下的具体实现模型。IPSec VPN并不能解决MAC层的安全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同步伪随机序列协议来实现。同步伪随机序列安全协议是一个基于认证的安全协议,采用通信双方相互认证、动态密钥等方式来保障无线局域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MAC层的安全。并用BAN形式逻辑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完备性。IPSec VPN和同步伪随机序列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在现有无线网络设备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无线局域网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范毅波[10](2003)在《无线“双升”》文中研究说明“双频”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个陌生的概念。想想我们熟悉的收音机,原先只有AM频段,后来又加入了FM频段,正是一个典型的双频例子,无线局域网目前也在采用相似的方法,来提升无线局域网的可扩展性。 距离、速度和安全性,是我们在提升无线局域网时首先想到的三个?
二、美国网件802.11g无线产品四折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网件802.11g无线产品四折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 WLAN相关技术 |
2.2.1 WLAN协议标准 |
2.2.2 WiFi技术在无线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
2.2.3 常规WLAN网络设计基本原则及指标 |
2.2.4 业务模型 |
2.2.5 无线通信的常用覆盖手段 |
2.3 常用无线局域网设备简介 |
2.3.1 无线网卡简介 |
2.3.2 无线路由器 |
2.3.3 无线局域网相关设备介绍 |
2.4 WLAN合路组网方式 |
2.4.1 支路合路 |
2.4.2 主干合路 |
2.4.3 多AP合路 |
2.5 WLAN系统模式及认证方式究 |
2.5.1 WLAN系统模式 |
2.5.2 WLAN认证方式 |
2.5.3 无线接入的安全性问题 |
2.5.4 网管设置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WIFI技术的家庭无线宽带接入方案设计 |
3.1 方案设计原则 |
3.2 家庭宽带接入设计 |
3.2.1 有线接入技术的弊端 |
3.2.2 采用WLAN技术的设计原理 |
3.2.3 投资分析 |
3.2.4 合路建设的优势 |
3.2.5 无线中继器 |
3.3 本章小结 |
4 大黄中心村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2 设备选型及相关性能指标 |
4.3 工程方案 |
4.3.1 方案设计 |
4.3.2 费用估算 |
4.3.3 容量预测 |
4.3.4 建设模式 |
4.4 工程测试及结论 |
4.5 无线中继器方案 |
4.5.1 无线中继器方案测试 |
4.5.2 测试目的 |
4.5.3 测试内容 |
4.5.4 测试数据 |
4.5.5 中继器测试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3)802.11n协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802.11协议族的简述 |
1.2 IEEE802.11协议 |
1.2.1 IEEE802.11物理层 |
1.2.2 IEEE802.11数据链路层 |
1.3 IEEE802.11b协议 |
1.4 IEEE802.11a协议 |
1.5 IEEE802.11g协议 |
1.6 IEEE802.11n协议 |
第二章 IEEE802.11n详细分析 |
2.1 主要的物理层技术 |
2.1.1 MIMO多入多出 |
2.1.2 SDM空间复用 |
2.1.3 MIMO-OFDM |
2.1.4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编码 |
2.1.5 Short Guard Interval短保护区间 |
2.1.6 40MHz绑定技术 |
2.1.7 调制编码策略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
2.1.8 最大比值合并MRC(Maximal-Ratio Combining) |
2.2 主要的MAC层技术 |
2.2.1 帧聚合 |
2.2.2 块确认BLOCK ACK(block acknowledgement) |
2.2.3 向下兼容IEEE802.11 a/b/g |
第三章 利用MATLAB对MIMO和OFDM的仿真 |
3.1 利用MATLAB对MIMO系统性噪比SNR的仿真测试 |
3.1.1 仿真操作步骤 |
3.1.2 程序实现 |
3.2 利用MATLAB实现对OFDM的仿真 |
3.2.1 原理框图 |
3.2.2 功能说明 |
3.2.3 程序实现 |
第四章 802.11n协议的应用 |
4.1 实例测试802.11n和802.11g产品的覆盖面 |
4.2 实例测试802.11n产品数据传输速度 |
4.3 802.11 n协议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4.3.1 实际应用一 Voip等无线类话音业务 |
4.3.2 实际应用二 高清视频传输 |
4.3.3 实际应用三 便携的移动性 |
4.3.4 实际应用四 与无线广域网络结合 |
4.3.5 影响和制约802.11n发展的因素 |
第五章 802.11n协议的建议与不足分析 |
5.1 802.11n协议对现有应用的影响 |
5.2 802.11协议族遗留设备的整合 |
5.3 802.11n协议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
5.4 802.11n协议的新无线电网络 |
5.5 802.11n协议的管理和安全升级 |
5.6 802.11n安全性方面的不足 |
5.7 802.11n协议的复杂性和安全威胁 |
5.8 802.11n协议草案的技术缺陷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机器人及其研究 |
1.2 农田信息采集技术 |
1.3 机器人的导航控制技术 |
1.3.1 自主机器人导航控制技术 |
1.3.2 遥控机器人的导航控制技术 |
1.4 农田信息采集方法国内外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总体方案介绍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组成 |
2.3 信息流图 |
2.3.1 机器人导航控制的信息流 |
2.3.2 农田信息采集的信息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建立及视频传输 |
3.1 无线局域网概述 |
3.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
3.3 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接入技术 |
3.4 基于WLAN 的机器人视觉模块的建立 |
3.5 视频传输与控制 |
3.5.1 TCP/IP 协议概述 |
3.5.2 基于套节字的视频传输与控制 |
3.5.3 视频数据包的接收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基于USB 接口的射频收发装置的设计 |
4.1.1 USB 技术概述 |
4.1.2 无线射频通讯技术概述 |
4.1.3 单片机的选择 |
4.1.4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4.1.5 射频收发电路设计 |
4.1.6 主控电路设计 |
4.2 机器人车体的设计 |
4.2.1 机械结构设计概述 |
4.2.2 C8051F340 单片机概述 |
4.2.3 电源电路设计 |
4.2.4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4.2.5 直流电机转速检测电路设计 |
4.2.6 倾角检测电路的设计 |
4.2.7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4.2.8 主控程序设计 |
4.2.9 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 |
5.1.1 开发工具简介 |
5.1.2 通讯协议设计 |
5.1.3 软件功能及其实现 |
5.2 农田信息管理分析系统 |
5.2.1 开发工具简介 |
5.2.2 数据库设计 |
5.2.3 Surfer 技术 |
5.2.4 软件功能及其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体调试与试验 |
6.1 机器人实验系统的配置 |
6.2 机器人运动模式试验研究 |
6.3 机器人性能测试 |
6.3.1 视觉性能测试 |
6.3.2 无线射频通讯性能测试 |
6.3.3 直流驱动电机工作参数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6)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及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
1.1.1 IEEE 802.11 |
1.1.2 IEEE 802.11b |
1.1.3 IEEE 802.11a |
1.1.4 IEEE802.11g |
1.1.5 IEEE802.11n |
1.1.6 IEEE802.11i |
1.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
1.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基本安全认证技术 |
2.1 WEP加密技术 |
2.1.1 WEP数据加密/解密原理 |
2.1.2 WEP加密算法的安全缺陷 |
2.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 |
2.2.1 开放认证 |
2.2.2 共享密钥认证 |
2.2.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的缺陷 |
2.3 802.1X在无线局域网安全中的应用 |
2.3.1 802.1X协议的体系结构 |
2.3.2 802.1X协议的端口控制原理 |
2.3.3 RADIUS——远程身份验证拨号用户服务 |
2.3.4 可扩展认证协议EAP |
2.3.5 EAP Over RADIUS |
2.3.6 WEP中应用802.1X存在的安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增强安全技术 |
3.1 TKIP加密机制 |
3.1.1 TKIP的数据帧格式 |
3.1.2 TKIP加密过程 |
3.1.3 TKIP解密过程 |
3.2 CCMP加密机制 |
3.2.1 AES算法及操作模式简介 |
3.2.2 CCMP的数据帧格式 |
3.2.3 CCMP加密过程 |
3.2.4 CCMP解密过程 |
3.3 802.11i用户认证和密钥管理 |
3.4 Wi-Fi标准 |
3.4.1 IEEE与Wi-Fi联盟 |
3.4.2 802.11i与WPA、WPA2 |
3.4.3 WPA-PSK与WPA2-PSK |
3.5 WAPI简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策略 |
4.1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比较 |
4.2 无线局域网 EAP策略 |
4.2.1 常用的EAP方法 |
4.2.2 无线局域网EAP策略 |
4.3 选择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 |
4.3.1 影响无线局域网部署的因素 |
4.3.2 选择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
5.1 工程建设简介 |
5.1.1 工程项目背景及概况 |
5.1.2 项目功能需求分析 |
5.1.3 系统设计原则 |
5.2 校园无线局域网工程的网络架构 |
5.2.1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网络架构 |
5.2.2 选择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架构策略 |
5.2.3 本无线局域网工程网络架构 |
5.3 无线网络设备选型 |
5.4 具体建设方案 |
5.5 校园无线局域网安全保护 |
5.5.1 选择安全策略 |
5.5.2 应用Windows系统实现增强安全的无线局域网部署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无线网络跨越100Mbps(论文提纲范文)
迈向1 0 8 M b p s |
Atheros Super G:双频捆绑实现高效能 |
Broadcom AfterBurner技术 |
Conexant的Nitro XM技术 |
并行传输实现超高效能 |
M I M O的基本原理 |
M I M O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 |
总结 |
(8)甩掉网络的“尾巴”(论文提纲范文)
论技术 |
技术不断增强带宽成倍提升 |
链接 |
缩略语 |
谈市场 |
标准之争尘埃落定厂商掘金行业市场 |
话采购 |
距离速率有偏差标准兼容需注意 |
无线路由器 |
思科Linksys WRT54G-CN |
华硕WL500g Deluxe |
联想天工LSA-800R |
美国网件WGR101 |
锐捷网络 (原实达网络) RG-WSG108R |
清华同方TFW3100 |
SMC Barricade g (SMC2804WBR) |
TP-Link TL-WR641G |
无线接入点 |
思科Aironet 1200 |
华硕WL-330g |
SMC EliteConnect (SMC2552W-G) |
无线交换机 |
朗科AirTrack T710 |
说应用 |
上网虽然更自由网络安全更关键 |
黄埔化工厂无线网络应用实例 |
清华大学图书馆无线网络应用实例 |
(9)无线局域网安全及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无线局域网现状及发展 |
1.2 无线局域网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
2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及安全问题 |
2.1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
2.2 WEP的安全分析与攻击 |
2.3 802.1x认证的原理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
2.4 小结 |
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及认证解决方案 |
3.1 VPN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实现 |
3.2 同步随机序列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 |
3.3 小结 |
4 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及验证 |
4.1 无线局域网的IPSec VPN安全方案 |
4.2 无线局域网的SPRiNG方案分析 |
4.3 方案的BAN逻辑验证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美国网件802.11g无线产品四折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D]. 汤家盛.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2]千兆无线 Netgear R6300 v2 ASUS RT-AC66U[J]. 张越. 个人电脑, 2013(10)
- [3]802.11n协议分析[D]. 张羽.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4]802.11n出台——迎接网络无缝对接时代[J]. 周雪.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9(11)
- [5]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 王红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6]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及选择策略[D]. 陈群.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7]无线网络跨越100Mbps[J]. 张健浪. 个人电脑, 2006(01)
- [8]甩掉网络的“尾巴”[J]. i博士.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4(41)
- [9]无线局域网安全及认证研究[D]. 周琦.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10]无线“双升”[N]. 范毅波. 网络世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