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学及其名称更正

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学及其名称更正

一、文化交流之中的汉语文学及其正名(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丽[1](2021)在《法式善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法式善一生虽仕途不顺,但着作等身,且种类多样。着作包括散文集《存素堂文集》《存素堂文续集》,诗集《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存素堂诗二集》,诗话《梧门诗话》以及笔记整理类着述《陶庐杂录》《清秘述闻》等。法式善因广交文士,且文名颇着,友人先后刊印了其多部诗文集。其中,散文集《存素堂文集》四卷刊印于嘉庆十二年(1807),随后《存素堂文续集》也问世。21世纪以来,有关法式善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关论着数量逐渐增加,研究视角也逐渐多元化。但对法式善各类文体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研究比重严重失衡。表现为,对其诗歌、诗话类作品研究成果颇丰,但其散文作品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其散文即使在某些学术文章中被提及,也基本仅是研究者引用《存素堂文集》《存素堂文续集》中的只言片语来阐述自己某种观点而已,基本未从散文研究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散文文本研究和整体的散文史观探讨。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法式善《存素堂文集》(四卷)、《存素堂文续集》(四卷其中第三卷佚)、《八旗文集》《小仓山房往还书札全集》(补遗四十余篇)等文集中的散文作品,合计260余篇。并从文本出发,结合各种文体写作传统与特色,重点对其论、序、跋、书后、记等文体分别予以阐述,力图深入发掘法式善散文在思想内容、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并将其散文作品置于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纵横交错的审美视野下,最大限度地揭示其散文的创作魅力及其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应有的文学地位。论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法式善散文所用文体论”、第三章“法式善散文分体论”和第四章“法式善散文地位论”四部分构成。绪论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结构安排和论文创新等,其中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是重点。第二章主要是在分析法式善每种文体创作前,均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论体散文、序体散文、跋体散文和记体散文这四种文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做出较为准确的界定,对四种文体都做出源流上的系统梳理,尽可能深入揭示出其基本特征,这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对法式善散文进行分体研究,并走向深入的基石。论文第三章为法式善散文的分体研究,是本论文的中心所在。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板块:第一板块论述的是法式善论体散文。读者从法式善论体散文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主张经世致用,坚持廉政为民,相信天人感召,强调个人作用,推崇才德兼备等思想内涵。法式善论体散文里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异于他人的鲜明思辨特点,如他全新的“君子小人辨”,以及他对狄仁杰和尔朱荣全新的独家评价,所论大都新人耳目,富于启示意义。关于法式善论体散文的艺术特色,本文主要从其章法安排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来探讨。得出结论:其在章法布局上,论说得法,持论公允,布局鸿阔,收篇妙远,均体现出章法艺术之美,同时,其论体散文的语言“存心恕而用笔周”即简而周,“随物屈曲而各中其理”即曲而中,“迭用奇偶,节以杂配”即骈散结合,在论说语言的锤炼上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第二板块探讨法式善序体散文。从传统序体散文文体特征出发,从历史脉络和文体发展角度把握法式善序体散文总况,然后从序文种类、文体功能、表现手法、作序原则、师承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法式善该种文体的主要特色。首先,法式善的序体散文种类多样,包括自序、他序、集序、赠序与寿序等,每类均有思想艺术俱佳的作品。其次,本文认为法式善的序体散文充分发挥了该种文体介绍情况、知人论世,说明缘由、阐释旨趣,述说原则、讲解体例、描述交游、再现文坛,概括内容、揭示主旨,传播文献、还原历史等多种文体功能,并运用了多样的表现手法,在说明、议论、叙事和描写等方面,均有出色呈现。该文还认为法式善在序体散文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文教事业的关心,从“士不遇”、人才标准、人才之操守和家庭熏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较为进步的人才观。法式善的序体散文在语言锤炼上也取得了不菲的艺术成就,这主要从声律、用典、对偶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三板块为法式善跋体散文的研究。文章先结合跋体散文的总体特征来探讨法式善此类文体的基本特点,认为法式善的跋体散文篇幅短小精悍,行文活泼自然,且变化多端。又由于法式善喜欢收藏书画,因此其跋体散文作品多为书画跋文。其跋体散文承继宋代苏轼、黄庭坚的风格,情趣高雅,富于文学艺术性。法式善跋体散文具有很高的思想文化价值,其中重要的是学术史料价值、艺术鉴赏价值和思想启迪价值。本章还对法式善书后文进行了探讨,将其书后文与其题跋文进行了对比。并且对前者进行了文本分析,认为书后文体现出了作者强烈的史官意识、问题意识等。第四板块重点探讨法式善的记体散文。文章重点关注不同时代记体文的不同特色,将其作为考察法式善记体散文特征的重要参照。本章重点研究法式善记体散文中的书画像记和斋堂亭园记两类文章,分别探讨这两类记体散文,认为法式善记体散文学宋较多,对书画亭台直接描写不多,重在阐发自己观点、抒发心绪,或借助释名而阐述思想,或写景状物富于诗情画意,或说理叙事喜欢引经据典。作者多方开拓,不断创新,从而使其记体散文在当时创造了思想艺术的新高度。论文第四章即最后一章,从两个维度探讨法式善散文的历史地位,分别为:其在清代散文史及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既将其放在清代乾嘉时期散文创作总体风格中进行横向对比考量,又将其置身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中进行纵向师承探讨。本章还对法式善作文的原则及其对前人创作手法的继承,包括学习韩愈、欧阳修、苏洵、归有光及李德裕、权德舆等人的情形进行了探讨,认为法式善在散文风格上主“清真雅正”,同时仍能转益多师,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由于法式善少数民族身份,使其散文自俱风貌,包括自然天成、学古而又重创新、简而明、气壮宽博、清老、渊雅得体、真情实意、言之有物等特色,还力求辩证看待制艺文、重视《文选》和金石文字等问题。这些特点在他生活的乾嘉时代是极其宝贵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通过以上各章对法式善散文力求所作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分析与深入研究,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式善的散文作品不仅在少数民族作家的散文作品中属上乘之作,即便是置之于汉文作家的散文创作群中,也同样可圈可点。法式善的散文既继承了前代作家之优点,又能独出心裁,演绎出简洁却不简单、清老却不寡味的独具一格的文风,使之卓然立于中国散文史上。

边立[2](2019)在《清朝前期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及其邻邦的认知研究(1644-1840)》文中指出作为“蛮夷”入主中原的清朝,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传统的“天下观”思想,利用朝贡体系将周边邻邦纳入自己的天下之中,但又遵从了“中国中心主义”的思想,对“天下”进行差序的统治方式。另一方面,至清朝,其自身的“中国”意识不断加强,有了一定的“中外之分”,因此,清朝在处理边疆事务和邻邦事务中体现出明显的“内边”、“外边”思维。本文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及其邻邦为研究对象,考察清王朝对两者的认知状况,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对“中国”的概念在清朝的发展及清朝前期夷夏观的发展进行总体阐述。其中主要探讨了“文化”与“地理”两种变量在清朝夷夏观的发展变化中的表现,首先清前期统治者对华文化的继承和雍正时期的《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是以“文化”论夷夏的一种表现。但认为夷狄“犹今人之籍贯”和乾隆时期以“中国”地域概念区分夷夏的思想又体现了“地理”这一线索,尤其“边疆蛮夷”和“邻邦蛮夷”两种表述差异更是“地理”分野华夷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是“蛮夷”一词却带有明显的文野之分。所以清朝的华夷之辩标准兼有“文化”和“地理”两种因素。第二,分别阐述清朝地缘政治及疆域观的思考下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以“治”为重点各方面认识,及对云南边疆邻邦以“守”为主要方向的认知。清朝在华夷之辩与“中国”意识增强的影响下,形成明晰的“内边”、“外边”两大视野,“华夷一家”的思想下形成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边的经营政策;而在“中外”有别的思维下形成对云南边疆邻邦“守”边的战略目的。第三,清前期统治者明晰的内外认知虽有一定的疆域主权意识,但在中国中心主义的王朝统治下不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内的保守性和对外的界限性对我国西南的疆域范围产生了影响。

路嘉玮[3](2019)在《金代诗歌宗尚情形研究》文中指出“唐宋诗之争”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公案,一般认为始于南宋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唐宋诗之争”反映的是诗歌宗尚问题,但是与南宋并行的金王朝的诗歌宗尚问题,却少有研究。关于金诗宗尚问题,大多数是附带在金诗风格或者金代诗学研究之下,没有专门的研究,更没有金诗宗尚对后来“唐宋诗之争”影响的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代表人物,专门就金诗的宗尚问题进行了梳理,探讨金诗自身的形成以及其在“唐宋诗之争”问题中的地位和意义。第一部分,对文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解释,并且对以往关于“唐宋诗之争”和金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评述。通过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明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创新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按照金初、金代中期、金代后期南渡前和金代后期南渡后至金亡四个时间段,以每个时间段内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文人群体和文人领袖作为论述对象,分析他们诗歌宗尚的来源、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分别进行讨论。金代留存的文献相对其他朝代较少,金代文人的诗学理论散见在他们的作品中。本文以他们的诗歌和留存下来的诗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散见的文献和后人的论述,进行评述。另外,在金代文学研究中,一些在金代发挥重大影响的辽裔诗人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此本文对辽裔诗人的诗歌宗尚单独强调,着重考察他们对金诗形成的影响和意义。第三部分,总结金诗宗尚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金诗宗尚对后世的影响,并指出此次研究的不足和发现的新问题。

刘飞[4](2019)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身份认同》文中认为身份认同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母国产生了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将港人原本明晰的身份认同变得模糊。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身份认同从政治、文化、文学三个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对其中身份认同的表现进行总结,以期指出当时港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在金庸作品中的体现,并寻找金庸武侠小说中展现出的身份认同立场以及对今人的启迪。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题提出的意义、对于论文中使用的部分概念的解析、定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政治身份的迷茫。从漂泊四海的英雄、“寻父”的现象、政治统治者的选择、谁是正统的困惑、以及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等方面来具体阐述从“国家/民族”、“政治团体”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政治身份认同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体现,并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金庸对于政治身份认同一方面坚定“中华儿女”的立场,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对政治身份认同合理性的怀疑与困惑。第二章文化身份的建构。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分析金庸对自己在作品中所需展现的文化内涵的自觉选择以及背后的心理动因等。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成长观、文人精神以及侠客文化等方面来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身份,认识到金庸对于中国文化身份的坚守,以及通过传统文化失忆的现象表达出的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忧思。第三章文学传统中的认同。从金庸武侠小说内部入手,着重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体式、叙事风格、意象使用、修辞手法等,指出金庸武侠小说对于中国传统小说在创作手法上的继承,指出金庸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自觉定位与选择。通过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使用的传统小说创作技法,从文学创作内部考察金庸武侠小说的中国传统文学的身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梳理,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身份认同进行总结。并指出在全球化汹涌的大潮之下,我们面临的身份认同的危机其根源在于我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理解的肤浅与挖掘深度的欠缺,唯有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才有希望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并进一步对世界文学、文化产生影响。

解光穆[5](2016)在《语文正名再论(下)》文中提出把语文正名为"语言文字"并明确赋予其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两大部分,且书面语言又涵盖现代语体文与文言文两大类别,可从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再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使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反复陈述、众多着名语文教育家的多次论述及许多着名语言学家的共同阐释等五方面求得证实。同时,我们还可从把语文正名为"语言文化"、"语言文学"、"语言文章"等观点对课程实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中,来反证把语文正名为"语言文字"与"语"当指口头语言和"文"当指书面语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解光穆[6](2015)在《语文正名再论(上)》文中研究表明在语文课程的历史与现实中,不同时期的专家学者对语文这一课程名称之关键词有着不同的正名与更名,这一现象已经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因为对其的不同正名或更名,直接导致了我们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主要任务的不同认识与把握,并极大地影响着语文课程的科学实施。同时,从语文作为课程名称之关键词的历史演变考察中,我们可明显看出叶圣陶先生等前辈们所提出的并经逐步发展与充实的"语文"一词的本义就是语言文字,语文就应以此来正名。这一本义在内涵上包括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两大部分,且书面语言又能较好涵盖现代语体文(包括文章与文学作品)与文言文两大类别,其命名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语文正名正义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本义,才能凸现语文课程的独有课程特征并确保其科学的实施。

王金波[7](2013)在《《红楼梦》早期英译补遗之一——艾约瑟对《红楼梦》的译介》文中研究表明英国传教士与汉学家艾约瑟早在1857年就已经翻译过《红楼梦》片段,而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红楼梦》参考书、翻译史着作和论文都没有提到该译文。本文简要回顾《红楼梦》早期英译史,介绍艾约瑟的生平与着述,同时参照霍克思—闵福德、杨宪益—戴乃迭、邦斯尔《红楼梦》120回全译本深入描述分析艾约瑟《红楼梦》英译片段,以期对《红楼梦》早期英译史进行补遗修正。

伍晓明[8](2012)在《“文学”之前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试图阐述一个可能引起争议的论点:比较——本文所谓"原始比较"——先于文学,亦即,先于我们对所谓"文学"本身以及"国别文学"的理解,并从根本上构成文学之为文学。超出技术性和学术性层面,比较文学应该是某种伦理学,其任务是在语言文化及文学中准备和欢迎他者文学或文学他者的到来。文章由七部分构成。一、存在于文学"之间";二、比较之前的文学:汉语传统中"文(与)学"之意义;三、比较之中的文学:现代汉语中"文学"观念的成形;四、同时性的"审己—知人":鲁迅之例的简略分析;五、"原始比较":传统之"(事)后构(造)"与认同之追认;六、文学(家)(的)比较:"中国现代文学"之例;七、作为伦理学的比较文学。本文最后有一简单结论。

张心科[9](2012)在《语文科百年正名史论》文中研究说明"语文"学科的名称,从最初的群名到"国文",到改"国文"为"国语",到部分恢复为"国文",到改"国文"和"国语"为"语文",到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最后完全恢复为"语文"。其正名的过程,是一个论争的过程,反映出人们对其本质的不同认识。今天,之所以其他名称无法取代"语文"而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是因为"语文"已成为一个能揭示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的"概念",而其它名称只能是揭示其某一属性的"名称"。

黎文诗[10](2012)在《19世纪越南诗歌的儒家文化透视》文中研究指明儒家思想对越南的影响深远,越南封建社会时期的每个方面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文选取一个很小的方面来研究,即: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儒家文化透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19世纪越南诗歌受到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越南19世纪时期,创作诗歌的人大部分都参加过科举,他们都学过“四书五经”等儒家学说着述。他们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意志以及渴望等。他们受到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观念:忠君爱国,入世行动,修身,或是天命和闲逸。本文一共有四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现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概括儒家思想和越南文化,涵盖儒家思想与越南人民接受儒家思想的进程,儒家思想在越南文化中的作用和儒家思想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最重要是第三章19世纪越南诗歌的儒家文化透视,这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儒家思想和19世纪越南文学,第二部分介绍汉字和喃字的代表诗人和提出了在这段时间越南诗歌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通过三个思想就是:“正名”、“天命”和“闲逸”思想。第四章是总结论文。

二、文化交流之中的汉语文学及其正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交流之中的汉语文学及其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1)法式善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2章 法式善散文类别论
    2.1 论体散文
        2.1.1 论体散文的概念
        2.1.2 论体散文的起源
    2.2 序体散文
        2.2.1 序体散文的概念
        2.2.2 序体散文的起源
        2.2.3 序体散文的分类
    2.3 跋体散文
        2.3.1 跋体散文的概念
        2.3.2 跋体散文的起源与分类
        2.3.3 跋体散文的发展
        2.3.4 跋体散文与序体散文的区别
    2.4 记体散文
        2.4.1 记体散文的概念
        2.4.2 记体散文的起源
        2.4.3 记体散文的分类
        2.4.4 记体散文的发展
第3章 法式善散文分体论
    3.1 法式善的论体散文
        3.1.1 法式善论体散文的基本情况
        3.1.2 法式善论体散文的思想内涵
        3.1.3 法式善论体散文的艺术特质
    3.2 法式善的序体散文
        3.2.1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分类
        3.2.2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文体功能
        3.2.3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文体特征
        3.2.4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创作原则
        3.2.5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思想意义
        3.2.6 法式善序体散文的骈语特点
    3.3 法式善的跋体散文
        3.3.1 法式善跋体散文的特色
        3.3.2 法式善跋体散文的分类
        3.3.3 法式善跋体散文的价值
        3.3.4 法式善的书后文
    3.4 法式善的记体散文
        3.4.1 法式善记体散文的类型
        3.4.2 法式善记体散文的特点
第4章 法式善散文的历史地位
    4.1 法式善散文在清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4.1.1 清中叶散文概况
        4.1.2 从时人评点看法式善散文的地位
        4.1.3 法式善散文与桐城派
        4.1.4 法式善散文与清代学术
        4.1.5 法式善散文与清代时文
        4.1.6 法式善散文地位的总体评价
    4.2 法式善散文在蒙古族作家汉文散文中的地位
        4.2.1 清代满蒙关系及其对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的影响
        4.2.2 法式善散文民族个性的体现
    4.3 法式善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4.3.1 借鉴古代散文名家成就其散文地位
        4.3.2 文学思想主宰其散文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清朝前期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及其邻邦的认知研究(1644-184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内边”与“外边”:清朝前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及其邻邦
    一、“文化”与“地理”:清朝统治者的夷夏认识
        (一)“正统”之辩:清朝前期夷夏认识的变化
        (二)“地理”与“文化”:“蛮夷”表述的差别
    二、清前期“内边”、“外边”的关系认识
        (一)“中国之门户”: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地缘政治的认识
        (二)“中国之藩篱”:对云南边疆邻邦的认知
    小结
第二章 “内边”视野下清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理念与实践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与族群
    二、清前期经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理念
        (一)“分疆定界”:清前期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疆域思维
        (二)“叛则讨之”:清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叛乱的镇压
    三、“守中治边”观念下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实践
        (一)土流兼治:雍正时期“江内”“江外”改流的认识
        (二)“治教合一”:清朝管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策略
        (三)“慎固边陲”:清前期安边理念下的封疆要务
    小结
第三章 “外边”视野下清朝对云南边疆邻邦关系的认识与政策
    一、清前期对云南边疆邻邦关系的认知与举措
        (一)“亦照旧封锡”:清初与周边邻邦关系建立之敕谕
        (二)清王朝与云南边疆邻邦政治关系的建立
    二、“守在四夷”观念下清朝对云南边疆邻邦的政策
        (一)“不加干预”:对云南边疆邻邦“番夷”事务的态度
        (二)“怀柔远人”:清朝“厚往薄来”与“兴灭继绝”之道
        (三)“不争利”与“张国威”:对云南边疆邻邦的“守”与“攻”
    小结
第四章 “张力”与“矛盾”:清前期治“边”方略的内涵分析
    一、“内边”视野下施治的局限与张力
        (一)“华夷一体”与“夷夏之辨”:清朝统治者不同语境下华夷认知的冲突
        (二)“筹滇而不筹边”:清前期治“内边”之隐患
        (三)对“隙地”附属的差别对待:以滇缅阿瓦山区为例
    二、“外边”视野下清朝处理云南边疆邻邦事务中的张力与矛盾
        (一)“字小存亡”与王朝利益:以清军出兵援助安南为例
        (二)“不敢少亏尺寸”与“宁与争尺寸之地”:清朝疆域认知的内在矛盾
    三、“外王内帝”:越南对清朝的双面性认识
        (一)睦邻为大:清朝对于越南的重要性
        (二)自视为华与平等意识:越南对于清越双边关系的认识
        (三)虚实之间:双方关系解读差异的内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3)金代诗歌宗尚情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途径
第一章 金代初期诗歌宗尚
    一、金初宗唐倾向诗人群体
        (一) 金代宗室诗歌创作和诗歌宗尚
        (二) 由辽入金文人的诗歌创作和诗歌宗尚
    二、金初宗宋倾向诗人群体
        (一) 由宋入金诗人的诗歌创作及其宗尚
        (二) 金初诗学理论及其宗尚
第二章 金代中期诗学传统与唐宋诗宗尚
    一、大定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其宗尚
        (一) 偏好师法唐人的辽裔作家群
        (二) 偏好学宋的作家群
    二、明昌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其宗尚
        (一) 推崇苏轼的诗歌主张及创作
        (二) 调和唐宋的诗歌主张和创作
        (三) 旗帜鲜明向唐人学习的诗歌主张及创作
第三章 金代南渡后诗歌宗尚
    一、学唐救苏的诗歌主张及创作
    二、学唐救黄的诗歌主张及创作
    三、融合唐宋的诗学主张及创作
第四 金末诗歌创作宗尚
    一、诗学理论集大成者对唐人的推崇
    二、金末的宗唐风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二)创新之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政治身份的迷茫
    一 栖无定所的漂泊英雄意象
    二 由失踪的父亲想到的
    三 政治统治者的困惑
    四 “何为正统”的眩惑
    五 政治身份:记忆与失忆
        (一)个人经历:从记忆到失忆
        (二)集体记忆:从铭记到遗忘
    小结:摇摆中的政治身份认同
第二章 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 文化思想的传承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与重构
        (二)“修身”概念的背后
        (三)文人精神的认同
    二 侠客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一)侠义精神的继承与思考
        (二)武术与兵器文化的再创造
    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遗忘
    小结:文化身份传承与忧思
第三章 文学传统中的认同
    一 章回体体式的传承
    二 史书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
    三 文学意象的使用与创造
    四 小说修辞手法的考察
        (一)语言风格的传承与创新
        (二)虚拟的“说书情境”
        (三)诗词韵文的引录和插叙
    小结:文学身份的表与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论着
    二 小说作品类
    三 期刊、学位论文以及报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语文正名再论(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论再提:语文正名何以成为问题
二、来由再考:语文正名的历史启示

(7)《红楼梦》早期英译补遗之一——艾约瑟对《红楼梦》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梦》早期英译史回顾
二、艾约瑟生平及着述
三、艾约瑟《红楼梦》译介文字
四、艾约瑟《红楼梦》译介评析
五、结语

(9)语文科百年正名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由群名改为“国文”
    (一)学者论着中的“国文”
    (二)课程文件中的群名
    (三)民间教科书中的“国文”与群名
    (四)官方课程文件与教科书对“国文”的接受
二、由“国文”改为“国语”
    (一)“国语”教科书的出现
    (二)“国语”教学的开始
    (三)“国语”课程文件的颁布
    (四)关于“国语”课程名称的论争
        1. 有没有统一的国语,如果无,课程名称能否叫“国语”?
        2. 要不要学文言文,如果要,课程名称能否叫“国语”?
        3. 口头的语是否就等于书面的文,如果否,课程名称能否叫“国语”?
    (五)“国文”改为“国语”的意义
三、由“国语”、“国文”改为“语文”
    (一)20世纪20—40年代学者论着中的“语文”
    (二)20世纪40年代末课程文件中的“语文”
    (三)20世纪50年代教科书中的“语文”
    (四)正名过程中对“语文”内涵的揭示
    (五)“国语”、“国文”改为“语文”的意义
四、由“语文”改为“汉语”、“文学”
    (一)20世纪20、30年代“语言”、“文学”分科的主张
    (二)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分科的实践
    (三)改“语文”为“汉语”、“文学”的弊端
        1. 语言和文学不是对举关系
        2. 语文教学内容不只是语言知识,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技能
        3. 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不仅需要文学作品,还应包括实用文章
    (四)改“语文”为“汉语”、“文学”的意义
五、余论:“语文”是概念而非仅仅是名称

(10)19世纪越南诗歌的儒家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儒家思想与越南文化
    2.1. 儒家思想与越南人民接受儒家思想的进程
        2.1.1. 儒家思想概述
        2.1.2. 越南人民接受儒家思想的进程
        2.1.2.1. 越南人民接受儒家思想的原因
        2.1.2.2. 越南人民接受儒家思想的历程
    2.2. 儒家思想在越南文化中的作用
        2.2.1. 儒家思想对越南政体和治国思想的作用
        2.2.2. 儒教思想对越南封建社会教育的作用
        2.2.3. 儒家思想对越南民族精神的作用
        2.2.4. 儒家思想在越南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3. 儒家思想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儒家思想
    3.1. 儒家思想与19世纪越南文学
        3.1.1. 儒家思想和19世纪越南概况
        3.1.2. 儒家思想在19世纪越南文学中的体现
    3.2. 19世纪越南诗歌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
        3.2.1. 19世纪越南具有代表性的诗人
        3.2.1.1. 汉字文学的诗人
        3.2.1.2. 喃字文学的诗人
        3.2.2. 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儒家文化主要表现
        3.2.2.1. 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正名思想
        3.2.2.1.1. 儒家文化的正名思想
        3.2.2.1.2. 越南儒教的正名思想
        3.2.2.1.3. 儒家正名思想在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表现
        3.2.2.2. 19世纪越南诗歌中的“天命和闲逸思想”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文化交流之中的汉语文学及其正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式善散文研究[D]. 李艳丽. 辽宁大学, 2021
  • [2]清朝前期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及其邻邦的认知研究(1644-1840)[D]. 边立. 云南民族大学, 2019(09)
  • [3]金代诗歌宗尚情形研究[D]. 路嘉玮. 云南大学, 2019(03)
  • [4]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身份认同[D]. 刘飞.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语文正名再论(下)[J]. 解光穆.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6]语文正名再论(上)[J]. 解光穆.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7]《红楼梦》早期英译补遗之一——艾约瑟对《红楼梦》的译介[J]. 王金波. 红楼梦学刊, 2013(04)
  • [8]“文学”之前的“比较”[J]. 伍晓明. 文化与诗学, 2012(02)
  • [9]语文科百年正名史论[J]. 张心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0]19世纪越南诗歌的儒家文化透视[D]. 黎文诗. 广西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学及其名称更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