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沙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吸烟知识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谢江华,钟锐,王伟,常晓畅,张乐蒙,喻新华,陈建华,陈偶英,邹艳辉[1](2021)在《微信戒烟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的:设计及开发一款微信戒烟小程序,帮助戒烟者建立良好的戒烟支持,促使其成功戒烟。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指南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制定戒烟干预流程框架,团队讨论与协商确定微信戒烟小程序的模块与功能,最终由开发人员进行设计研发。结果:实现了微信戒烟小程序的戒烟干预管理系统,包含2个登录窗口和健康科普、戒烟咨询、戒烟管理、随访管理及个人中心等多个功能模块,可对戒烟者进行评估、咨询、随访等多方面的管理。结论:微信戒烟小程序可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也可帮助医务人员遵循既定的戒烟路径提供戒烟服务,可为我国移动医疗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曾慧娟[2](2021)在《昆明市主城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慢性肾脏病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是 2 1 世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慢性肾脏病(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因为起病隐匿并发症严重,医疗资源消耗巨大,患者生存质量低,对家庭、社会、国家影响严重,CKD同样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CKD患病率高,在中国CKD患病率达10.8%,特别在CKD早期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识别及管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强调基层预防疾病为重点,目前暂缺云南省CKD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等相关调查,结合目前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有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基础,本研究将CKD在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中融合起研究,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公共卫生角度按健康生态学模型理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进行CKD的四部分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KD的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建立社区CKD诊断模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CKD提供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策略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1.探索CKD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管理的可及性,基于健康生态模型理论,采用多维多层次健康相关调查方法,探讨云南省昆明市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中CKD影响因素等。2.基于目前已有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基础,对CKD高危人群(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进行CKD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KD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高危人群中CKD防控提供理论支持。3.考虑个体基因层面,对筛查出CKD患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调查,发现云南省昆明市社区居民CKD易感基因,提供精准的实验室诊断依据。4.探索构建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方便实用的CKD早期诊断模型,为社区CKD早期防治提供实用工具。5.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CKD相关政策建议及管理策略。[方法]首先,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社区全部居民,采用宏观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调查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关于CKD的基本情况,掌握居民关于CKD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评价及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调查。其次,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管理的慢性病人群(高血压和及糖尿病患者)进行CKD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体格检查、血清实验学检测、尿常规分析、尿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得出这两类CKD高危人群中CKD流行情况。再次,针对个体先天特质,对CKD易感基因PVT1基因进行检测5个SNP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为CKD诊断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基于前三部分数据,采用机器学习建立四种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KD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发现13个指标对模型建立起主要作用。并建立社区CKD诊断模型,对社区居民实现早期诊断CKD,为CK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最后,总结四部分研究结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CKD提出建议及策略。[结果]第一部分,发现社区居民中对CKD管理需求度高,社区居民中CKD危险因素存在并在慢病人群突显,居民CKD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民对CKD的供需矛盾不平衡,居民个人健康素养意识强,但实际居民健康效能评价低,特别需要关注慢性病CKD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慢性病人群对社区CKD管理的需求更高。第二部分,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CK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CKD总患病率为42.6%。高尿酸、男性、肥胖是CKD危险因素。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白蛋白尿异常阳性率高达37.0%。分别采用中国人改良MDRD公式、2009 CKD-EPI公式、2012 CKD-EPI胱氨酸抑制素C公式计算eGFR下降率不同,其中2012CKD-EPI胱氨酸抑制素C公式估算eGFR下降阳性率最高(13.4%),用中国人改良MDRD公式估算eGFR下降阳性率最低(4.8%)。通过采用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析不同分组的慢性病人群,发现不同分组对疾病积极度有统计学差异,需要社区医护及患者提高对慢性病的积极度。第三部分,在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PCR-RFLP 进行 PVT1 基因 5 个 SNP 位点(rs1499368、rs1121947/rs2608030、rs11993333、rs2720659、rs2720660)多态性研究,基因 PVT1rs11993333 及rs2720659多态性在CKD组及非CK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rs11993333基因型TC及TT基因和rs2720659基因型AG及GG在CKD组人群中高表达,其可能为CKD诊断预测的因素之一,并且建议采用PCR-RFLP对社区CKD高危人群进行PVT1基因进行SNP多态性检测,在早期筛查、疾病随访观察及并发症监测中作为影响因素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前三部分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KD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发现13个指标对模型建立起主要作用,纳入并建立SVM、RF、Naive Bayes和ANN建立CKD预测模型,比较四种模型各项性能,提出最佳社区CKD诊断ANN模型。最后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实用方便的CKD诊断预测模型,最后提出社区筛查、管理CKD的策略及建议,为社区CKD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 论]基于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有的条件及资源,对社区中不同风险居民进行CKD防控非常有必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CKD管理,做好CKD基层预防。需要在社区慢性病人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开展早期CKD筛查,并对该类人群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提高医护对CKD早期筛查的意识,给予社区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更多CKD早期防治干预。建立并实现为社区医护方便实用的社区CKD早期诊断模型,提高社区居民对CKD认识、早期发现CKD患者,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的CKD管理提供三级预防管理理论依据和策略。本研究创新性:本研究为云南省昆明市首个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KD调查,研究按健康生态学模型理论,从个体先天特质、个体行为、家庭、社区及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卫生政策,包括健康因素的整个多维多层次内容,融合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从公共卫生角度调查出发,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CKD与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防控结合,从全社区普通居民到CKD高危人群,再到筛查出CKD人群基因多态性分析,调查方法全面包括:宏观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清生化检测及尿液检测、肾损伤早期标志物检测、基因多态性分子检测,弥补了既往单个层面的研究,最后构建出社区CKD早期诊断模型,为社区早期诊断评估CKD提供实用工具。
庄琳丽[3](2020)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情况,掌握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水平,探讨共情疲劳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及合理化建议,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和研究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护士的共情疲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3月-6月对成都、武汉两地6所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共计1044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收集临床护士资料,采用第五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 Pro QOL-V)评估护士共情满意、倦怠、二次创伤压力水平。统计学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包含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等。本研究在量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半结构式访谈,旨在深入了解护士共情疲劳的情绪体验、身心反应等相关因素对护士共情疲劳的影响,从个体微观视角对量性研究的结果进行补充。结果1.护士共情疲劳三个维度得分为:共情满意(31.62±6.10)分,倦怠(26.37±5.30)分,二次创伤压力(26.90±5.02)分。84%护士的共情疲劳处于中等风险水平。从各维度情况来看,93.3%的护士共情满意处于低、中水平;85.6%的护士处于倦怠中、高水平;有84.4%护士处于二次创伤压力的中、高水平。2.共情疲劳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班次、聘用方式、职称、科室、工作年限及吸烟状况的护士共情满意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班次、科室、工作年限、职称、吸烟状况、每日睡眠时长的护士倦怠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时长、吸烟状况的护士二次创伤压力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共情疲劳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工作满意度高、职称高、睡眠质量好、规律锻炼、不吸烟、有子女的护士共情满意水平高;工作满意度低、睡眠质量差、离异、平均睡眠时长<6小时、工作压力大的科室护士倦怠水平高;工作满意度低、睡眠质量差、锻炼频率低的临床护士二次创伤压力水平高。4.访谈结果呈现六大主题:(1)共情疲劳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存在负面影响;(2)不良的工作环境及人文环境会加重护士的共情疲劳;(3)护理对象的痛苦经历增加了护士的负性情绪体验;(4)护患沟通不畅降低了护士的工作热情;(5)护士对共情疲劳的认识不足;(6)个人应对能力缺乏。结论1.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整体水平不容乐观,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护士工作饱和度更高,工作强度更大,长期超负荷的情感付出,对护士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护士照护的能力和兴趣减低,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工作目标感和价值感降低,容易萌发离职意愿。2.护士的个人因素、紧张不和谐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护士共情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管理者应加强护士对共情疲劳问题的认知,改善其工作环境,同时形成有效、有力、有爱的同行支持体系,有助于护士缓解共情疲劳。3.三甲医院的护士长期处于情感超负荷状态,护士群体在照护过程中情感的负面冲击,远超过护士从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情感支持。在当前的工作氛围中,护士工作紧张、节奏快,情感需求关注不足。护士群体大多受到共情疲劳的影响,表现出各种身心的不适症状,如头痛、焦虑等,这些症状与工作中的病人的痛苦经历及死亡对护士造成的影响相关。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帮助共情疲劳高风险群体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供情感支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影响护士共情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应当重点从帮助护士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家庭情况对护士影响的两面性,建立护士创伤性保护机制和心理护理支持等综合措施入手,缓解护士的共情疲劳现状。
冯祥[4](2020)在《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为依托,调查分析扬中市中老年居民常见慢性病和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现状,同时探索主要确诊慢性病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引导扬中市中老年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转变服务模式以及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和改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扬中市八桥镇、油坊镇和三茅街道6个自然村(社区)中具有扬中市户籍的≥40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内镜及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测,了解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一般人口学特征、常见慢性病及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现状和健康相关行为等信息。实际发放问卷2 644份,获得有效问卷2 591份,有效率为98.0%。调查数据经现场平板调查上传至优数数据库后导出EXCEL表格,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探索主要确诊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慢性病患者2 501人,慢性病患病率达96.53%,其中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97.31%,男性为95.52%。慢性病按病种分,前12位分别为:慢性胃炎(72.52%)、高血压(62.52%)、血脂异常(34.89%)、子宫肌瘤(女)(12.50%)、糖尿病(10.61%)、上消化道癌前病变(7.53%)、胆囊炎/胆管炎(6.02%)、胆结石(5.44%)、十二指肠溃疡(4.09%)、胃息肉(3.98%)、类风湿性关节炎(3.01%)和萎缩性胃炎(3.01%)。在本次确诊的8种慢性病(慢性胃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中,慢性病共病率为66.69%,其中男性慢病共病率高于女性(67.43%vs 66.11%)。(2)主要确诊慢性病患病情况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为72.52%,不同文化程度、每日蔬菜摄入量、每日蛋类摄入量的中老年居民慢性胃炎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2.52%,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BMI、吸烟、被动吸烟、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量、每日蛋类摄入量、心率、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4.89%,不同BMI、饮酒、饮茶、体育锻炼、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量、每日水产类摄入量和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61%,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于男性。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吸烟、饮茶、体育锻炼、职业性体力劳动、心率和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患病率为7.53%。男性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吸烟、饮酒和每日蔬菜摄入量的中老年居民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相关因素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超重率为40.64%,肥胖率为11.89%;吸烟率为22.27%,戒烟率为4.01%,不吸烟率为73.72%;经常饮酒率为18.87%,偶尔饮酒率为1.97%,不饮酒率为79.16%;被动吸烟率为44.42%;经常饮茶率为18.91%,偶尔饮茶率为0.35%,不饮茶率为80.74%;经常锻炼率17.75%;每日蔬菜摄入不足率(<300g)为29.80%;每日水果摄入不足率(<200g)为97.34%;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过量率(>75g)为24.93%;每日水产类摄入过量率(>75g)为20.54%;每日蛋类摄入不足率(<40g)为52.45%;每日豆制品摄入不足率(<25g)为61.75%;每日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率(<300g)为99.77%;中度工作强度率为49.21%,重度工作强度率为1.97%;心率过快者占4.55%;有慢性病家族史者占55.15%。(4)常见慢性病影响因素年龄(50~:OR=1.980,95%CI:1.232~3.183;60~:OR=4.305,95%CI:2.333~7.942)、BMI(超重:OR=1.807,95%CI:1.133~2.880;肥胖:OR=3.735,95%CI:1.459~9.559)、吸烟(吸烟:OR=0.588,95%CI:0.363~0.952;戒烟:OR=0.221,95%CI:0.099~0.495)、被动吸烟(OR=0.585,95%CI:0.379~0.90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755,95%CI:1.138~2.707)是慢性病的独立影响因素。(5)主要确诊慢性病影响因素每日蛋类摄入不足(OR=1.205,95%CI:1.014~1.433)与慢性胃炎的发生独立相关。年龄(50~:OR=1.976,95%CI:1.602~2.436;60~:OR=3.207,95%CI:2.478~4.150)、文化程度(初中~:OR=0.716,95%CI:0.575~0.891;高中:OR=0.669,95%CI:0.496~0.903)、BMI(超重:OR=1.804,95%CI:1.506~2.160;肥胖:OR=3.249,95%CI:2.403~4.394)、吸烟(吸烟:OR=0.569,95%CI:0.436~0.743)、被动吸烟(OR=0.766,95%CI:0.646~0.908)、每日蛋类摄入不足(OR=1.223,95%CI:1.031~1.451)、心率过快(OR=2.317,95%CI:1.469~3.65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634,95%CI:1.378~1.938)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超重:OR=2.129,95%CI:1.778~2.550;肥胖:OR=3.137,95%CI:2.411~4.081)、饮酒(经常:OR=0.610,95%CI:0.481~0.775)、饮茶(经常:OR=1.492,95%CI:1.191~1.869)、体育锻炼(经常:OR=1.271,95%CI:1.024~1.579)和慢性病家族史(OR=1.258,95%CI:1.062~1.490)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OR=0.586,95%CI:0.414~0.829)、年龄(50~:OR=1.759,95%CI:1.208~2.560;60~:OR=1.726,95%CI:1.130~2.636)、文化程度(初中:OR=0.599,95%CI:0.429~0.835)、BMI(超重:OR=2.036,95%CI:1.526~2.717;肥胖:OR=2.286,95%CI:1.544~3.382)、体育锻炼(经常:OR=1.902,95%CI:1.390~2.601)、职业性体力劳动(中度:OR=0.740,95%CI:0.559~0.981)、心率过快(OR=2.292,95%CI:1.370~3.83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392,95%CI:1.067~1.816)是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OR=0.599,95%CI:0.443~0.809)、年龄(50~:OR=3.498,95%CI:1.775~6.895;60~:OR=8.927,95%CI:4.582~17.394)和家庭年收入(3万~:OR=0.566,95%CI:0.348~0.919;7万~:OR=0.522,95%CI:0.311~0.875;11万~:OR=0.567,95%CI:0.348~0.923)是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其中以慢性胃炎为代表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和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代表的常见慢性病为主要患病类型。同时糖尿病和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尚可。在确诊慢性病中,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共病现象较为普遍。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超重率、肥胖率、经常饮酒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经常体育锻炼率、吸烟率、经常饮茶率处于较低水平。膳食摄入方面,每日蔬菜摄入、每日蛋类摄入,每日水果和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现象较为严重,而每日水产类摄入和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过量率尚可。在中老年群体中,年龄、BMI、吸烟、被动吸烟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每日蛋类摄入不足是患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BMI、吸烟、被动吸烟、每日蛋类摄入不足、心率过快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BMI、饮酒、饮茶、体育锻炼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体育锻炼、职业性体力劳动、心率过快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家庭年收入是患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
刘骥[5](2020)在《上海市某区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影响全世界人类健康的严重的慢性疾病,控制糖尿病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还需要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国内外研究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低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疾病预期和生存质量。同时抑郁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但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患者日常疾病管理中经常面临的心理问题。因而,有必要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目的:(1)描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2)描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抽取上海市虹口区三个社区,再根据3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情况,以分层抽样的方法,等比例随机抽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1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患者填写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慢性病健康素养问卷、糖尿病疾病痛苦问卷、糖尿病自我效能问卷。结果:(1)完成调查的597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6.79±1.35分;(2)597例患者中,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共83人,占比13.9%;(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规律运动、使用口服药物、良好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水平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保护因素;年龄增长、BMI指数异常、疾病痛苦是患者不良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且抑郁状态是降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直接因素;(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受以下因素影响:高健康素养水平、BMI指数异常、合并高血压、疾病痛苦状态是患者出现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而规律运动、采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自我效能水平、采用口服药物是降低患者抑郁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偏低,且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了抑郁症状。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受到包括抑郁状态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抑郁状态也受到复杂的因素影响。在糖尿病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血糖监测以及运动锻炼两方面,社区应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和辅导;要及时关注患者身心状态,通过必要的心理评测手段和有效地干预措施,避免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刘珊[6](2020)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及预防行为现状,分析影响高危人群知识及行为水平的因素;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方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预防行为、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指标的影响,为优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对长沙市甲、乙两个社区经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检出的283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以了解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健康知识水平和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现状。(2)从甲、乙两个社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各38例,采用抓阄法,以社区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脑卒中高危人群常规随访教育,干预组在常规随访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为期6个月。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于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再次评价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水平,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 II)得分及危险因素水平。(3)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研究调查的283名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总均分为(63.79±14.85)分,运动锻炼项目得分最高,为(76.67±42.36)分,饮食营养和低盐两个项目的得分情况较差,分别为(57.60±39.78)分、(45.58±49.89)分;预防脑卒中行为总均分为(2.83±0.32)分,得分最高的项目为限酒(3.46±0.77)分,得分最低的项目为体力活动(2.04±0.59)分。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与预防行为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437,P<0.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之间,健康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是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3)干预前,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HPLP II得分、以及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3个月末和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得分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5)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HPLP II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五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成长维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处于中低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是影响高危人群疾病知识和防治意识的主要因素。(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强化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改善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
刘珊[7](2020)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及预防行为现状,分析影响高危人群知识及行为水平的因素;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方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预防行为、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指标的影响,为优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对长沙市甲、乙两个社区经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检出的283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以了解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健康知识水平和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现状。(2)从甲、乙两个社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各38例,采用抓阄法,以社区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脑卒中高危人群常规随访教育,干预组在常规随访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为期6个月。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于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再次评价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水平,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 II)得分及危险因素水平。(3)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研究调查的283名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总均分为(63.79±14.85)分,运动锻炼项目得分最高,为(76.67±42.36)分,饮食营养和低盐两个项目的得分情况较差,分别为(57.60±39.78)分、(45.58±49.89)分;预防脑卒中行为总均分为(2.83±0.32)分,得分最高的项目为限酒(3.46±0.77)分,得分最低的项目为体力活动(2.04±0.59)分。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与预防行为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437,P<0.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之间,健康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是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3)干预前,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HPLP II得分、以及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3个月末和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得分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5)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HPLP II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五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成长维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处于中低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是影响高危人群疾病知识和防治意识的主要因素。(2)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强化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改善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
张红燕[8](2020)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对老年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老年综合评估部分工具存在耗时长、评估范围不全等不足,不利于推广应用,而老年综合快速筛查工具则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常因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独特性使其健康问题与其他民族存在差异,而现有研究尚无法准确反映其健康问题,不利于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开展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相关健康调查,了解其健康问题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研究目的调查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较各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特有少数民族健康的因素,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老年人健康评估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专家函询法和调查法进行评估工具“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的文化调适和预调查。(2)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选取甘肃省3个特有少数民族自治县380例65岁及以上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开展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专家函询问卷、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权威程度系数均值为0.88。文化调适及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在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较好。(2)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本研究共回收3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其中东乡族186份、保安族90份、裕固族86份;男性209名,女性153名;年龄(73.21±6.39)岁。(3)疾病状况:256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70.7%。各民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种类存在差异,裕固族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东乡族老年人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高于其他民族(P<0.05)。(4)生理健康状况:视力、平衡步态能力等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躯体功能问题;慢性疼痛、疲倦乏力等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症状。各民族老年人存在的生理健康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精神心理健康状况:77.4%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出现异常,17.7%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30.1%的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老年人UCLA孤独感量表简表得分中位数为7.5,QR=5(P25=6,P75=11)。各民族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社会环境状况: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52.2%的老年人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61.3%的老年人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仅有2.5%的老年人无医疗保障;85.6%的老年人社会支持度较好。研究对象居家安全简易评估量表得分为(3.20±0.85)分,92.0%的老年人居家环境存在安全问题。(7)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疾病状况的因素(P<0.05);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生理健康状况的因素(P<0.05);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研究对象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使用的评估工具“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适用性较好。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共病现象严重,防治意识不够;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居家环境安全性较差。各民族老年人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不同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影响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基层医务人员应根据各民族特色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管理,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吴依诺[9](2020)在《我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我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18日至4月9日,第四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项目组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开展问卷调查和评估。本研究以该评估项目所调查的144家样本医院中的临床医生和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每家样本医院中按“分层等距抽样”的方法确定至少150名临床医生和150名临床护士参与问卷调查(通过手机在线填写问卷),测量其自评健康的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Likert5级评分条目“我感觉我的健康状况如何?”(选项分别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来测量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水平,并将回答为“非常好”或“好”的情况定义为“健康”,回答为“非常差”和“差”的情况定义为“不健康”。根据资料的特征,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的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医生和护士之间不同自评健康水平(五分类)分布的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自评为“健康”比例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自评健康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自变量的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的检验方法为最大似然估计的似然比检验。[结果]此次调查共获得24529份医生填写的有效问卷和28910份护士填写的有效问卷。医生自评健康为“非常好”“好”“一般”“差”和“非常差”的比例分别为 3.61%、16.69%、60.62%、16.81%和 2.27%,护士分别为 7.12%、21.80%、55.18%、13.37%和2.53%,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自评为“健康”的比例为28.92%,医生为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影响医生自评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有无行政职务、平均税后月收入、医院类型这6个社会人口学因素(P<0.05),以及DASS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对“过去三年,我感觉本院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认同态度、对“我感觉我目前的工作负荷过重”的认同态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患慢性病的种数、医院是否为本院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这9个因素(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影响护士自评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目前职称、有无行政职务、平均税后月收入、所在科室、地区这7个社会人口学因素(P<0.05),以及DASS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对“过去三年,我感觉本院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认同态度、对“我感觉我目前的工作负荷过重”的认同态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平均每月上夜班次数、患慢性病的种数、医院是否为本院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这10个因素(P<0.05)。[结论]在144家样本医院中,医生、护士自评为“健康”的比例分别是20.30%、28.92%,与一般人群和发达国家医护人员的自评健康状况比较,本次调查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状况相对更差。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工作负荷、工作时长、睡眠时间、职业倦怠、薪酬待遇、工作满意度、医患关系、工作压力、患慢性疾病的种数、医院是否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以及部分社会人口学因素。
杨丽[10](2020)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满意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两者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有关部门制定措施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BPHS)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1-4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6个城市的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395名重点人群和865名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重点人群的总体知晓率为89.53%,其中儿童母亲为92.43%,孕产妇为90.3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90.22%,老年人为83.10%。重点人群总体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人群类别、地区、职业、医保类型(P<0.05)。重点人群知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广泛的途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资料,其次是医务人员主动宣传。重点人群的总体利用率为92.22%,其中儿童母亲为91.14%、孕产妇为97.37%、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93.14%、老年人为90.61%。重点人群总体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人群类别、地区、婚姻状况、职业、BPHS知晓情况(P<0.05)。重点人群的总体满意度为93.2%,其中儿童家长87.6%,孕产妇为98.2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95.78%、老年人为95.68%。儿童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病情分析、就诊环境、服务态度、预防接种(P<0.05,OR>1)。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病情分析(P<0.05,OR>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诊疗水平、候诊时间、治疗效果(P<0.05,OR>1)。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诊疗水平、体检流程(P<0.05,OR>1)。基本公卫从业人员的总体满意度为60.58%。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最低;工作能力和医患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晋升制度、收入水平、医患关系、绩效考核、工作能力(P<0.05)。基本公卫从业人员的总体满意度与重点人群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r=0.492,P<0.05)。[结论]重点人群的总体知晓率和利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重点人群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对病情分析满意、就诊环境满意、服务态度满意、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的儿童家长总体满意度相对更高;对病情分析满意的孕产妇总体满意度相对更高;对诊疗水平满意、候诊时间满意、治疗效果满意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总体满意度相对更高;对诊疗水平满意、体检流程满意的老年人总体满意度相对更高。基本公卫从业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年龄越长、对晋升制度满意、收入水平满意、医患关系满意、绩效考核满意、工作能力满意的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总体满意度更高。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总体满意度和重点人群总体满意度存在正相关。
二、长沙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吸烟知识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吸烟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微信戒烟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戒烟干预流程框架 |
2 微信戒烟小程序模块及功能设计 |
2.1 模块框架 |
2.2 功能设计 |
2.2.1“戒烟咨询”界面的功能设计 |
2.2.2“医务人员”界面的功能设计 |
3 微信戒烟小程序开发结果 |
3.1 开发结果 |
3.2 后台管理 |
4 微信戒烟小程序应用效果 |
5 小结 |
(2)昆明市主城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慢性肾脏病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1.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2.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现状 |
3.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 |
4. 健康生态学模型及我国慢病防控 |
5. 研究基础及重要性 |
研究目的及框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框架 |
第一部分 社区居民中CKD宏观基本情况调查——CKD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评价及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调查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地点选取 |
4. 抽样框架 |
5. 诊断标准 |
6. 调查研究方法 |
7.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描述 |
2. 居民个人健康体检情况 |
3. 居民CKD危险因素分析 |
4. 居民对CKD知晓情况分析 |
5. 居民健康素养评价 |
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AT评价 |
7. 社区居民关于慢性肾脏病在社区管理意愿调查 |
讨论 |
1. 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居民基本情况 |
2. 昆明市主城区居民CKD危险因素 |
3. 昆明市社区居民CKD知晓率 |
4. 昆明市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 |
5. 社区CKD管理可行性分析 |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危人群CKD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CKD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估算 |
3. 诊断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描述 |
2. 社区不同慢性病人群实验室检测结果 |
3. 社区慢性病人群CKD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 慢性病人群慢性病控制情况问卷调查 |
5. 社区慢性病人群其他慢性病调查情况 |
6. 社区居民家庭支持调查及疾病指导需求调查 |
7. 慢性病患者积极度量表调查 |
讨论 |
1.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CKD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2.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慢病控制调查分析 |
结论 |
第三部分 CKD患者基因多态性研究——PVT1基因5个位点实验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估算 |
3. 实验研究方法 |
4.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PVT1 5中SNPs实验图谱 |
2. 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 |
3. 基因型Hard-Weinbery平衡检验 |
4. PVT1 5个SNPs基因型在所有组间分布比较 |
5. PVT1 5个SNPs基因型在CKD和非CKD组间分布比较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建立CKD早期诊断预测模型——基于前期数据采用机器学习建模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相关资料 |
2. 统计学方法 |
3. 社区慢性肾脏病预测模型的建立 |
结果 |
1. Logistic回归建立CKD风险评估系统 |
2. SVM模型预测结果 |
3. RF模型预测结果 |
4. Naive Bayes模型预测结果 |
5. ANN模型预测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1. 本研究的意义 |
2. 本研究创新性 |
3. 本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4. 政策建议 |
4.1 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防为主、做好基层CKD防控 |
4.2 结合社区慢病管理基础,针对高危人群重点防控CKD |
4.3 基于社区,建立CKD三级防控 |
4.4 基于本研究结果,具体建议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KD调查普通居民用表 |
附录2 CKD调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表 |
综述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理论基础及操作性定义 |
(一)理论基础 |
(二)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共情疲劳的研究进展 |
(一)共情疲劳的概念演变 |
(二)共情疲劳的发生率 |
(三)共情疲劳的发生情况及危害 |
(四)共情疲劳测评量表的发展 |
(五)共情疲劳的相关因素研究 |
(六)共情疲劳的干预性研究 |
(七)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横断面调查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含量计算 |
(三)抽样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 |
(六)科研伦理 |
(七)质量控制 |
(八)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二)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得分情况 |
(三)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单因素分析 |
(四)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三、研究讨论 |
(一)三甲医院护士共情疲劳的整体水平 |
(二)人口学因素对护士共情疲劳的影响 |
(三)护士共情疲劳的多元回归分析 |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四部分 半结构式访谈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半结构式访谈的受访者 |
(二)半结构式访谈的样本量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和分析 |
(五)质量控制 |
(六)伦理原则 |
二、访谈结果 |
(一)访谈对象一般信息 |
(二)访谈地点和时间 |
(三)主题提炼 |
三、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半结构式访谈讨论 |
(二)半结构式访谈结论 |
第五部分 研究建议和对策、不足与展望 |
一、建议和对策 |
(一)促进护士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
(二)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
(三)关注家庭情况对护士影响的两面性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护士群体共情疲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与抽样方法 |
2.调查方法 |
3.调查内容 |
4.诊断标准 |
4.1 慢性病诊断标准 |
4.1.1 高血压 |
4.1.2 糖尿病 |
4.1.3 血脂异常 |
4.1.4 上消化道疾病 |
4.1.5 其他慢性病 |
4.2 健康相关因素诊断标准 |
4.2.1 吸烟行为 |
4.2.2 被动吸烟 |
4.2.3 饮酒行为 |
4.2.4 饮茶行为 |
4.2.5 体育锻炼 |
4.2.6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
4.2.7 膳食因素 |
4.2.8 职业性体力劳动 |
4.2.9 心率 |
5.质量控制 |
6.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体格检查结果 |
3.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现状 |
3.1 常见慢性病患病率 |
3.2 主要确诊慢性病共病率 |
4.健康相关因素 |
4.1 体质指数 |
4.2 吸烟 |
4.3 被动吸烟 |
4.4 饮酒 |
4.5 饮茶 |
4.6 体育锻炼 |
4.7 膳食因素 |
4.8 职业性工作强度 |
4.9 心率 |
4.10 慢性病家族史 |
5.常见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
6.主要确诊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
6.1 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 |
6.2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6.3 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
6.4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
6.5 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讨论 |
1.常见慢性病患病率现状分析 |
2.主要确诊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 |
3.健康相关因素现状分析 |
3.1 体质指数 |
3.2 吸烟 |
3.3 饮酒 |
3.4 被动吸烟 |
3.5 饮茶 |
3.6 体育锻炼 |
3.7 膳食因素 |
3.8 职业性工作强度 |
3.9 心率和慢性病家族史 |
4.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
4.1 常见慢性病 |
4.2 慢性胃炎 |
4.3 高血压 |
4.4 血脂异常 |
4.5 糖尿病 |
4.6 上消化道癌前病变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农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上海市某区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
二、糖尿病的危害 |
三、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现状 |
四、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资料收集 |
五、资料整理与录入 |
六、数据分析 |
七、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情况 |
三、研究对象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
四、研究对象糖尿病自我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 |
五、研究对象抑郁状况的调查结果 |
讨论 |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二、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现状分析 |
三、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和建议 |
一、结论 |
二、局限性 |
三、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综述 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诊疗难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理论依据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研究的伦理原则 |
1.7 研究路线 |
第2章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水平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对象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 |
2.3.2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得分情况 |
2.3.3 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行为得分情况 |
2.3.4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2.3.5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6 脑卒中高危人群获取脑卒中知识的途径及主要来源 |
2.4 讨论 |
2.4.1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现状 |
2.4.2 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脑卒中行为水平现状 |
2.4.3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的相关性 |
2.4.4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
2.4.5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主要来源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结果 |
3.4.1 两组高危人群一般资料比较 |
3.4.2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比较 |
3.4.3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比较 |
3.4.4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客观指标比较 |
3.5 讨论 |
3.5.1 两组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分析 |
3.5.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高危人群知识、行为的影响 |
3.5.3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
3.5.4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理论依据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研究的伦理原则 |
1.7 研究路线 |
第2章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水平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对象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 |
2.3.2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得分情况 |
2.3.3 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行为得分情况 |
2.3.4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2.3.5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6 脑卒中高危人群获取脑卒中知识的途径及主要来源 |
2.4 讨论 |
2.4.1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现状 |
2.4.2 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脑卒中行为水平现状 |
2.4.3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和预防行为的相关性 |
2.4.4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
2.4.5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知识主要来源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结果 |
3.4.1 两组高危人群一般资料比较 |
3.4.2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比较 |
3.4.3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比较 |
3.4.4 干预前后两组高危人群客观指标比较 |
3.5 讨论 |
3.5.1 两组高危人群的一般资料分析 |
3.5.2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高危人群知识、行为的影响 |
3.5.3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
3.5.4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现状 |
1.2.2 老年综合评估研究现状 |
1.2.3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相关健康调查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操作性定义 |
1.4.1 老年人 |
1.4.2 老年人健康状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总体 |
2.2.2 研究样本 |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回顾法 |
2.3.2 专家函询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专家函询问卷 |
2.4.2 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2.4.3 基于快速筛查的老年综合评估体系 |
2.5 资料收集与分析 |
2.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5.2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6.1 调查前质量控制 |
2.6.2 调查过程中质量控制 |
2.6.3 调查结束后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问题 |
2.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文化调适结果 |
3.1.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
3.1.2 函询专家积极程度 |
3.1.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
3.1.4 评估工具修订内容 |
3.2 预调查结果 |
3.3 正式调查结果 |
3.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3.2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 |
3.3.3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
4.2 评估工具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
4.2.1 评估工具适用性 |
4.2.2 评估工具可行性 |
4.3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
4.3.1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共病现象严重,防治意识不足 |
4.3.2 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4.3.3 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
4.3.4 老年人社会支持度良好,但居住环境安全性较差 |
4.3.5 各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
4.4 研究对象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研究对象健康状况高度相关 |
4.4.2 生活方式是影响研究对象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
4.4.3 经济及医疗保障因素对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影响较大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国内外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
2.1.1 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性 |
2.1.2 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 |
2.1.3 医护人员健康现状的影响因素 |
2.2 国内外自评健康研究现状 |
2.2.1 自评健康指标 |
2.2.2 自评健康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2.2.3 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 |
2.2.4 医护人员健康自评的现状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抽样方法 |
3.3 调查方式 |
3.4 调查内容 |
3.4.1 基本情况 |
3.4.2 自评健康 |
3.4.3 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量表(MSQ) |
3.4.4 焦虑抑郁压力问卷(DASS-C21) |
3.4.5 职业倦怠量表(MBI-HSS) |
3.4.6 患慢性病的情况 |
3.4.7 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 |
3.5 质量控制 |
3.5.1 调查前的质量控制 |
3.5.2 调查中的质量控制 |
3.5.3 调查后(数据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
3.6 统计分析 |
3.6.1 描述性分析 |
3.6.2 相关性分析 |
3.6.3 差异性分析 |
3.6.4 多因素研究 |
第四章 结果 |
4.1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1.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1.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的特征 |
4.2.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的特征 |
4.2.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的特征 |
4.3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
4.3.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
4.3.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
4.4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现状 |
4.4.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现状 |
4.4.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现状 |
4.5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
4.5.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 |
4.5.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 |
4.6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现状 |
4.7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患慢性疾病的现状 |
4.7.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患慢性疾病的现状 |
4.7.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患慢性疾病的现状 |
4.8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8.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8.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9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抑郁、焦虑、压力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9.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抑郁、焦虑、压力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9.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抑郁、焦虑、压力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0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0.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职业倦怠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0.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职业倦怠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1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患慢性疾病的情况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1.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患慢性疾病的情况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1.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患慢性疾病的情况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2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等与自评健康的相关性 |
4.12.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职业倦怠等与自评健康的相关性 |
4.12.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等与自评健康的相关性 |
4.13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回答“本院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3.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回答“本院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3.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回答“本院为员工提供了心理指导”与自评健康的关系 |
4.14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医护人员的自评健康现状 |
4.14.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医生的自评健康现状 |
4.15 不同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特征医护人员的自评健康现状 |
4.15.1 不同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特征医生的自评健康现状 |
4.15.2 不同行为方式及执业环境特征护士的自评健康现状 |
4.16 144家样本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4.16.1 144家样本医院医生自评健康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4.16.2 144家样本医院护士自评健康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医护人员自评为“健康”的比例不高 |
5.2 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 |
5.3 医护人员的压力越大,自评健康状况也越差 |
5.4 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越重,自评健康状况也越差 |
5.5 医护人员所感知的工作负荷越重,工作时间越长,睡眠时间越少,其自评健康状况也越差 |
5.6 医护人员患慢性病的种数越多,自评健康也越差 |
5.7 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与自评健康相关 |
5.8 医护人员所感知的医患关系与自评健康状况相关 |
5.9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5.9.1 创新性 |
5.9.2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量表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出” |
1.1.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展情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满意度研究 |
2.4 国内外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对象 |
3.3 样本含量 |
3.4 抽样方法 |
3.5 研究方法 |
3.5.1 文献研究 |
3.5.2 问卷调查 |
3.5.3 定性访谈 |
3.5.4 相关定义 |
3.6 数据分析方法 |
3.7 质量控制 |
3.8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 |
4.1 样本特征 |
4.2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一般情况 |
4.2.1 基本情况 |
4.2.2 薪酬待遇情况 |
4.2.3 工作相关情况 |
4.3 0~3岁儿童一般情况 |
4.3.1 基本情况 |
4.3.2 儿童健康管理情况 |
4.3.3 健康知识需求 |
4.4 孕产妇一般情况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孕期相关信息 |
4.4.3 孕产期保健服务 |
4.5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 |
4.5.1 基本情况 |
4.5.2 身体健康状况 |
4.5.3 健康管理情况 |
4.6 老年人一般情况 |
4.6.1 基本情况 |
4.6.2 身体健康状况 |
4.6.3 健康管理情况 |
4.7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 |
4.7.1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影响因素 |
4.7.2 重点人群知晓途径分析 |
4.8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影响因素 |
4.8.1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单因素分析 |
4.8.2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多因素分析 |
4.9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1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2 0~3岁儿童家长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3 孕产妇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4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5 老年人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4.9.6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 |
5.1.1 不同类别重点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显着 |
5.1.2 不同类别重点人群知晓途径差异显着 |
5.2 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5.2.1 不同类别重点人群服务利用现状 |
5.2.2 重点人群服务利用情况影响因素 |
5.3 重点人群的满意度现状 |
5.3.1 不同类别重点人群的总体满意度 |
5.3.2 不同类别重点人群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 |
5.4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现状 |
5.4.1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 |
5.4.2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 |
5.5 基本公卫从业人员的总体满意度与重点人群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项目宣传,提高知晓率和利用率 |
6.2.2 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改善患者满意度 |
6.2.3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改善其工作满意度 |
6.2.4 建立以患者满意度和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互为导向的提升机制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多因素赋值表 |
附录Ⅱ 调查问卷 |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长沙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吸烟知识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微信戒烟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 谢江华,钟锐,王伟,常晓畅,张乐蒙,喻新华,陈建华,陈偶英,邹艳辉. 中国数字医学, 2021(09)
- [2]昆明市主城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慢性肾脏病调查研究[D]. 曾慧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庄琳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冯祥.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5]上海市某区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6]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D]. 刘珊. 南华大学, 2020(01)
- [7]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管理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D]. 刘珊. 南华大学, 2020(01)
- [8]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红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9]我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自评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依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卫从业人员与重点人群满意度研究[D]. 杨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