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氧化镁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李芮地[1](2021)在《新型热稳定剂Mg(OH)2-BA-MM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PVC用热稳定剂的环保化正在不断推进。开发环保型热稳定剂以代替非环保热稳定剂成为行业趋势。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以氢氧化镁为基体,利用铝酸酯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丙烯酸酯类在其表面接枝聚合形成无机有机杂化接枝聚合物Mg(OH)2-BA-MMA记作CN-100,本文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Mg(OH)2杂化接枝机理,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TGA)对改性前后的Mg(OH)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具有偶联剂以及接枝物特征,甲基丙烯酸甲酯配合丙烯酸丁酯对氢氧化镁接枝改性成功;改性对氢氧化镁晶格未发生明显影响。(2)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研究:以ABS/CPE合金和PC/CPE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CN-100、钙锌稳定剂和日本水滑石三种不同热稳定剂对两种合金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N-100添加量为1.6质量份,ABS/CPE合金热稳定性最佳;相比钙锌稳定剂和日本水滑石,添加CN-100的ABS/CPE合金具有更好的动态、静态热稳定性;同时具有更好的拉伸、弯曲以及抗冲性能,熔体流动速率更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CN-100添加量为1.8份时,PC/CPE合金热稳定性最佳,相比钙锌稳定剂和日本水滑石,添加CN-100的PC/CPE合金具有更好的静态热稳定性,同时具有更佳的拉伸、弯曲性能,维卡软化温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刚性和耐热性。(3)应用研究:使用哈克流变仪对CN-100在硬质PVC板材、型材、管材中加工流动性进行研究,并与钙锌稳定剂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相同用量CN-100和钙锌稳定剂对PVC管材、型材、板材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100用量增多,PVC管材、型材、板材三者塑化时间均随之缩短,加工扭矩小幅上升,与钙锌稳定剂相比,极大缩短了塑化时间,提高了塑化效率;在热稳定实验中,添加CN-100的样品热稳定时间比添加钙锌稳定剂样品长约10min,具有更佳的静态热稳定性。
闫旭[2](2021)在《基于连续反应器的氢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氢氧化镁作为无机阻燃添加剂具有热稳定性好、无毒、高效抑烟等功能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制备方法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反应装置,以不同的镁盐和沉淀剂,进行氢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表征研究。对反应-结晶过程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进行水热改性,以提高产品质量。确定了适宜的矿化剂浓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等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镁盐和氨水为原料,采用连续式撞击流反应结晶装置制备氢氧化镁,产物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短,导致颗粒团聚严重;采用釜式反应器,氨水以滴加的方式进行投料时,晶体形貌较好;适当提高陈化温度和延长陈化时间有利于改善团聚现象。采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以镁盐和氨气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当镁盐浓度为0.1 mol·L-1、流量为30 ml·min-1,氨气流量为269 ml·min-1,反应温度为90℃时,产物平均粒径为18.5μm;与硫酸镁相比,以硝酸镁为原料制备的氢氧化镁,平均粒径为9.33μm,颗粒极性小、分散性更好、各晶面生长更完全。以氢氧化钠作为矿化剂,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生成的氢氧化镁产物进行水热改性。当矿化剂浓度为0.4 mol·L-1、水热温度为140℃、水热时间为6 h时,氢氧化镁产品平均粒径为7.55μm,晶体棱角清晰,呈六方片状。在相同改性条件下,采用以硝酸镁为原料制得的氢氧化镁,反应3h,粒径最小,为6.01μm。使用分子模拟软件对氢氧化镁晶体的生长习性进行模拟,揭示了Mg(OH)2晶体呈正六方片状的原因;考察了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氢氧化镁生长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只对各真空slab模型各自的(001)、(00-1)生长面有影响,并减小(001)、(101)、(111)slab模型晶面生长速率,使主要显露面面积变大,因此更有利于形成六方片形的氢氧化镁。
陈博[3](2020)在《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性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已经发展成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并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与传统的大颗粒材料相比,纳米颗粒具有表面-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诸多独特的效应。但是,由于纳米颗粒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因而极易引发颗粒间的团聚,导致上述众多纳米效应难以在复合材料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核心单元,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将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应用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困扰高性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宏量制备和应用的核心难题,创制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宏量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颗粒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或共沉淀法,结合超重力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和水热处理技术等工艺手段,制备出了多种可稳定分散甚至单分散于不同液相介质中的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所得纳米分散体可有效避免颗粒间的团聚,克服了纳米粉体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基于所得透明纳米液相分散体,创制成功多种透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光学和阻燃等性能。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MgCl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制备了可稳定分散于多种液相介质中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终点溶液pH=10,改性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其用量为10 wt%,在沉淀反应完成后加入到混合浆料中,改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0℃和3 h。在此较优条件下,所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呈无规则片状形貌,平均粒径约为65 nm,厚度为1-2 nm,可长期(≥6个月)稳定分散于甲醇、乙醇和乙二醇等有机溶剂中,形成透明稳定的纳米液相分散体。进一步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器,制备了粒径更小、尺寸更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结果表明:随着RPB转速的提高,颗粒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当RPB转速提高至2500 rpm时,所得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平均粒径仅为32 nm,相比于釜式法所制备的产品,颗粒的尺寸显着减小,且粒径分布变窄,分散体的透明性更高。更重要的是,制备过程由间歇变为连续,生产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FT-IR结果表明,改性剂分子KH-570已吸附到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表面,并通过长链空间位阻效应阻止了颗粒间的团聚,使得纳米分散体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存在。(2)以AlCl3·6H2O和NaOH为原料,在不需要添加改性剂的条件下,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制备了可稳定分散于水相和醇相中的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水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物摩尔比n(OH-)/n(Al3+)=3,陈化温度和时间为70℃和3h。所得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为无定形氢氧化铝,颗粒呈无规则长方片状或卷曲棒状结构,长径尺寸约为60-80 nm,短径尺寸约为15-20 nm。分散体具有明显的触变性,颗粒间可通过氢键作用等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进而阻止颗粒间的团聚和聚沉,使分散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存在。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在220℃下水热处理12 h后,可转变为结晶度更高、晶型更好、形貌更规整的纳米勃姆石片,纳米片的平均粒径约为58 nm,厚度约为12.5 nm,在水相中可实现单分散。水热处理后的分散体依然保持较高的光学透明性和分散稳定性。(3)在上述纳米单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制备研究。以Mg(NO3)2·6H2O、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在不需要添加改性剂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MgAl-LDHs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水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金属摩尔比n(Mg)/n(Al)=3,反应终点溶液pH=9。在此较优条件下,所制备的纳米MgAl-LDHs颗粒呈无规则片状形貌,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57 nm,经XRD和FT-IR表征后可知,其插层阴离子为NO3-。进一步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器,强化反应的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使所得产物颗粒的粒径更小、粒度分布更窄、分散体透明性更高。经研究发现,当RPB转速提高至2400 rpm,反应物进料速率为350 mL/min,反应物进料流量比为1:1时,所得纳米MgAl-LDHs颗粒的平均粒径仅为31 nm。相比于釜式法所制备的产品,产物颗粒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分散体的透明性进一步提高。在130℃下水热处理12 h后,分散体中所含纳米MgAl-LDHs颗粒的形貌由无规则片状向正六方片状转变,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大至72 nm,但分散体的透明性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且水热后的颗粒可单分散于液相介质中。通过颗粒的表面电位测试可知,较高的Zeta电位(55.4 mV)是纳米分散体得以长期稳定存在的关键。(4)基于上述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采用溶液共混、机械旋涂等方法制备了多种金属氢氧化物/聚合物透明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光学和阻燃等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填充量较低(10 wt%)时,所得纳米复合薄膜均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材料柔韧性;由于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经过表面改性,其与聚合物的兼容性较纳米氢氧化铝和纳米MgAl-LDHs颗粒更好,在固含量高达30 wt%的情况下,所得纳米复合薄膜仍保持较高的光学透明性;此外,进一步将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含量提高至40-60 wt%,复合材料将展现出优异的难燃性(LOI>26)和阻燃性。
张静雅[4](2020)在《玻纤增强阻燃半芳香族耐高温聚酰胺PA10T/66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酰胺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耐化学性,可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脂肪族聚酰胺分子链规整、柔软,结晶度高,但普遍熔点低;全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高、强度大、模量高,但是熔点高于分解温度,无法通过熔融方式加工;半芳香族聚酰胺是二者的结合,熔点较高,在300°C以上,综合性能优良。半芳香族聚酰胺PA10T是一种生物基半芳香族聚酰胺,合成单体癸二胺提取于蓖麻油,是可再生能源,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PA10T的熔点与分解温度很接近,给后期加工改性成型带来了困难,PA10T/66是基于PA10T的共聚改性产物,降低了熔点,加工窗口变宽。出于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市场对材料的阻燃性能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制造出阻燃聚酰胺材料也是市场所需求的。本课题针对PA10T/66制备阻燃及增强改性复合材料,通过共混改性的加工方式,将氢氧化镁、玻纤和硼酸锌与PA10T/66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得到不同体系的复合材料,探究PA10T/66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和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氢氧化镁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热重测试结果复合材料的分解为两步降解,起始分解温度降低,氢氧化镁提前分解,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残炭率增加,但是残炭稀疏,燃烧较完全;氢氧化镁的阻燃效率低,添加至50%阻燃等级才能达到V-0级,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2)加入玻纤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强度模量变大,塑性降低;添加玻纤含量为30%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可以达到V-0级,氧指数达到36%;玻纤对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和起始分解温度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的终止分解温度略微升高,残炭量不断增加,且最大分解速率随之下降,残炭坚固,致密度高。(3)通过Mo法分析复合材料的非结晶过程,计算F(T)值和α值,发现在玻纤含量较少时,能够加快结晶进程,而玻纤含量较大,尤其时在结晶后期,结晶速率反而下降。(4)用硼酸锌部分代替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在4%含量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阻燃性能达到V-0级,起始分解温度有所提高,终止分解温度几乎没有影响,最大降解速率k1有所增大,残炭量略微增加,说明硼酸锌与氢氧化镁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有协同作用。
张昇[5](2020)在《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资源消耗日益增加。据报道,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据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极大地影响了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国家能源控制的主要战略,本课题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质量轻、导热系数小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使其与阻燃剂氢氧化镁、微胶囊化红磷进行反应,制备出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经过一系列实验检测,对其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证明该材料具备阻燃效果好,抑烟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并且将此应用到实际的保温工程中,从生产工艺、材料选取、工艺流程、结构优化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保温应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绿色节能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将氢氧化镁与微胶囊化红磷添加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制备阻燃性能良好的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KH-570)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氢氧化镁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之间的相容性。实验选择改性后的氢氧化镁添加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泡沫烟密度等燃烧性能分析和抗压强度等力学分析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燃烧后产生炭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镁的加入增强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得燃烧后产生的炭层结构更加致密。实验选择改性后的氢氧化镁与微胶囊化红磷添加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制备阻燃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泡沫烟密度等燃烧性能分析和抗压强度等力学分析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红磷与氢氧化镁之间具有协效阻燃效应,进一步表明氢氧化镁与微胶囊化红磷复合阻燃剂能够提高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反复论证最佳制备条件如下:复合阻燃剂中固定微胶囊化红磷添加量为5质量份时,氢氧化镁添加量为20质量份时,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的保温性能、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达到最优,导热系数为0.018W/(m·K),密度为45.02kg/m3,压缩强度为742.4kPa,极限氧指数达到28.3%,泡沫烟密度为7.2%。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特别地针对外围护结构中,“热桥”问题最严重,热量损失最多的窗口部位,利用制得的阻燃硬质聚氨酯为基材,提出一种新型窗口节点保温结构及安装方法。这一研究消除了窗洞口处的“热桥”效应,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火灾对外保温系统的整体危害。
宣凯[6](2020)在《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对蚕丝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法令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已逐渐成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一些传统阻燃剂如钛锆金属盐、卤素阻燃剂和存在甲醛释放的含磷阻燃剂等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要。近年来,阻燃剂的无卤化、纳米化、生物质化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材料的纳米化改性也成为近来年阻燃剂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本课题采用六水合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双滴加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粒径为50 nm、分布较为均一的纳米氢氧化镁。为了提高纳米氢氧化镁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采用4%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改性。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4%)的活性指数高达95.6%,表明纳米氢氧化镁改性较为完全,表面能大,相容性提高。然后,通过浸渍吸附的方法将纳米氢氧化镁整理到蚕丝织物上,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浓度为0.7 mol/L、浴比为1:50、温度为80℃、时间为1h。经整理后的蚕丝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2.2%,损毁长度为9.5 cm;与未整理蚕丝织物相比,整理蚕丝织物的热释放能力和烟雾释放能力明显降低。经过10次洗涤后,整理蚕丝织物在垂直燃烧中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为14.8 cm,极限氧指数为25.8%,表明纳米氢氧化镁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另外,与市售氢氧化镁相比,自制纳米级氢氧化镁在蚕丝织物上具有更好的阻燃、抑烟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整理蚕丝织物的阻燃性能,采用氯化锌与改性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复配,结果表明:蚕丝织物先经过改性纳米Mg(OH)2浸渍处理再经ZnCl2渍处理后的阻燃性能最高,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整理蚕丝织物的极限氧指数高达36.6%,损毁长度为6.5cm。经10次水洗后,整理蚕丝织物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仅为8.3 cm。
闫闯[7](2020)在《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氢氧化镁(MH)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阻燃添加剂之一,具有阻燃、填充、抑烟三重作用,然而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不佳,在聚合物中不容易分散而造成团聚现象,与聚合物基体缺乏亲和力,因此需要对氢氧化镁粒子进行超细化处理或表面修饰。本论文采用溶液改性法、共混涂覆法、接枝改性三种表面处理技术,分别在不同工艺下将改性剂化学包覆、物理涂覆、接枝在粒子表面,以改善其与聚合物相容性。系统研究了改性氢氧化镁制备工艺对改性体结构、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在天然胶、丁苯胶、乙丙胶中的应用规律。首先分别研究了改性剂及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偶联剂对氢氧化镁完成初步表面改性,得到改性剂包覆的氢氧化镁改性体,然后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在初步改性的基础上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氢氧化镁接枝改性体。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明显改善,接枝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后其表面亲水性明显减弱,活化指数也相应提高。将制备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天然橡胶(NR)中,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改性氢氧化镁的天然胶明显改善了加工过程、硫化过程、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分散性等。研究了氢氧化镁与多种无卤配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发生反应或促进作用改善了NR的综合性能。相比于单纯的氢氧化镁,NR协效配方的加工流动性、机械性能提升,改性和复配改善了与NR基体的相容性。单一的氢氧化镁阻燃效率较低,而因复配体系具有协同作用,阻燃性能均较为优异,而且残炭表面更加致密紧凑,其中含磷复配体系阻燃性能较好。将经过涂覆改性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丁苯橡胶(SBR)和乙丙橡胶(EPDM)中。研究结果表明,在SBR和EPDM中氢氧化镁改性体对硫化过程和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对动静态力学性能有较大提升,同时使胶料残余炭量增加,燃烧速度减缓,阻燃性能提高,改性粒子在橡胶基体中表面浸润效果更好,其中硅烷改性氢氧化镁的微观分散性最优异。
李娜[8](2019)在《镁基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盐湖镁资源以品位高、储量大着称于世,如何合理利用盐湖资源研究具有高附加值及工业应用前景的镁基功能材料,已成为制约盐湖资源产业化深度开发的“瓶颈”。随着科学技术和聚合物材料的飞速发展,聚合物材料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环氧树脂(EP)因其耐腐蚀性强、结构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EP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烟尘,又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对EP进行火安全处理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论文从无机填料的形貌及结构出发制备了一维氢氧化镁(MH)、碱式硼酸镁(MBH)和氢氧化镁-碱式硼酸镁(MH-MBH)纳米功能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中,研究了镁基纳米功能材料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火安全、光学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阻燃机理。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1)采用前驱体转化法合成一维MH,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生长机理,制备了分散性良好,形貌规则,长径比为3550的一维氢氧化镁。将一维MH添加于EP中制备EP/MH复合材料,与纯EP相比,当一维氢氧化镁添加量为7 wt.%时,杨氏模量较纯环氧树脂增加了22.3%,拉伸强度与纯环氧树脂比较,基本保持不变。当MH添加量为5 wt.%时,EP/MH复合材料的LOI达到33.7%,较纯环氧树脂增加率为28.1%;当MH添加量为3 wt.%时,EP/MH复合材料的pHRR、pSPR、pCOP、pCO2P分别为423 kW/m2、0.17 m2/s、0.009g/s、0.27 g/s,较纯环氧树脂分别降低了62%,47%、71%、63%。一维MH阻燃效果显着,有效的提高了EP的阻燃和火安全性能。阻燃机理研究表明,一维MH阻燃EP属于固相阻燃机理。(2)采用水热法制备MBH,研究了镁源种类、反应物浓度和水热温度等对MBH生长的影响,得到了分子式为2MgO·B2O3·1.5H2O的一维MBH。将一维MBH添加至EP中,制备EP/MBH复合材料。由于MBH与EP基体有近似的折光率,添加量达到10 wt.%时,复合材料透光率仍可保持在70%以上;EP/MBH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MBH的添加量逐渐增加,并且在一定载荷范围内,EP/MBH不会发生永久形变,MBH可明显提高EP的硬度及耐刮擦能力;当MBH的添加量为5 wt.%时,EP/MBH复合材料从可燃材料变成难燃材料,pHRR、pSPR、pCOP、pCO2P较纯EP分别下降了38%、30%、50%和35%,FIGRA下降41%,EP中添加MBH可提高EP/MBH的火安全性,降低EP的火灾危害性。阻燃机理研究表明,MBH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成硼酸镁隔离层,可有效阻止热量和可燃气体的蔓延和传递。(3)采用水热法,探索了合成一维MH-MBH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水热过程中MBH沿MH的轴向生长,MBH可均匀的包裹在MH的表面从而生成MH-MBH纳米材料。EP/MH-MBH复合材料的LOI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LOI最高为33.7%,较纯EP增加率为22%,阻燃性能优越;EP/MH-MBH复合材料的pHRR、pSPR、pCOP、pCO2P最高分别降低了39.0%、42.4%、50.0%和47.3%,MH-MBH可明显提高环氧树脂的火安全性。阻燃机理研究揭示MH-MBH的阻燃过程为MH-MBH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水分子,形成较坚固的炭层,起到固相阻燃的作用,所释放的水分子在气相中稀释可燃气体,降低了可燃物表面的温度,起到了阻燃和抑烟的作用。
丁珂[9](2019)在《氧化镁水化反应动力学和蒸氨反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中。以轻烧粉(主要成分:MgO)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镁的研究中,更多地是用镁盐溶液制备氢氧化镁实验条件的讨论,而对轻烧氧化镁的水化反应和氧化镁蒸氨反应过程讨论较少。因此探讨轻烧氧化镁蒸氨反应过程机理具有理论和工业价值。本文首先以轻烧粉和氯化铵为原料,研究蒸氨温度、反应物配比、搅拌速率、蒸氨时间对溶液中镁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氨反应适宜条件是T蒸氨温度=100℃,t蒸氨时间=3h,氯化铵与轻烧粉物质的量比为2.1:1,搅拌速率为400 r/min;XRD分析表明,蒸氨反应滤渣中氧化镁以氢氧化镁的形式存在。然后,以两种晶形的氧化镁(纯度>99%)为原料,研究了氧化镁水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500℃-800℃),氧化镁晶形均为氢氧化镁前驱体的晶形;片状氧化镁的比表面积从106.248 m2/g减小为23.939 m2/g;块状氧化镁的比表面积从42.741 m2/g下降到22.915 m2/g;片状氧化镁水化反应活化能从47.5061 kJ/mol增加到81.3506 kJ/mol;块状氧化镁活化能从25.8938 kJ/mol升高到66.7397 kJ/mol。氧化镁水化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控速机理。研究不同镁盐、不同铵盐和铵盐浓度对氧化镁水化率和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盐对氧化镁水化率的影响能力大小为NH4 NO3(29)NH 4Cl(29)NH 4SO4(29)NH4 HCO3(29)CH 3COONH4(29)(N H4)2C 2 O4;随着铵盐浓度的增加,氧化镁的水化率从26.4%提高至69.51%;不同的镁盐溶液均有利于氧化镁水化,对氧化镁水化反应影响依次为:M g(N O3)2(29)MgCl2(29)MgSO4;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镁悬浊液离子电导率先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逐渐下降。对氧化镁和氢氧化镁蒸氨反应机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镁蒸氨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部分氧化镁在铵盐溶液中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另一部分氧化镁和生成的氢氧化镁共同进行蒸氨反应;第二阶段,氧化镁被完全水化成氢氧化镁,蒸氨反应变为氢氧化镁蒸氨体系。
赵丽,王立艳,肖姗姗,毕菲,刘家伟,盖广清[10](2018)在《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氢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阻燃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高等特点,且受热分解后无腐蚀性和有毒物质产生,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特点。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制备阻燃型氢氧化镁较为简单,但不易控制产品的粒径、形貌和分散性能。气相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采用氨气作为沉淀剂,制备工艺不易控制,而且氨气易于扩散污染环境。液相法制备氢氧化镁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原料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可以获得形貌和尺寸较好的氢氧化镁,也可扩大生产。
二、氢氧化镁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氧化镁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热稳定剂Mg(OH)2-BA-MM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概述 |
1.1.1 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简介 |
1.1.2 聚氯乙烯的降解过程 |
1.1.3 聚氯乙烯降解机理 |
1.2 热稳定剂概述 |
1.3 热稳定剂分类及作用原理 |
1.3.1 铅盐类稳定剂 |
1.3.2 金属皂类稳定剂 |
1.3.3 有机锡类稳定剂 |
1.3.4 稀土类稳定剂 |
1.3.5 有机锑类稳定剂 |
1.3.6 水滑石类稳定剂 |
1.3.7 有机辅助热稳定剂 |
1.4 热稳定剂发展趋势及研究进展 |
1.4.1 铅盐稳定剂发展方向及研究进展 |
1.4.2 金属皂类稳定剂发展方向及研究进展 |
1.4.3 有机锡类稳定剂发展方向及研究进展 |
1.4.4 稀土类稳定剂发展方向及研究进展 |
1.4.5 水滑石类稳定剂发展方向及研究进展 |
1.4.6 其他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
1.5 氢氧化镁及其改性 |
1.5.1 氢氧化镁概述 |
1.5.2 表面改性方法 |
1.5.3 氢氧化镁改性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二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及设备 |
2.2.3 氢氧化镁改性原理及过程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表征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 |
2.3.3 热失重分析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三 Mg(OH)_2-BA-MMA接枝聚合物在ABS/CPE合金中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过程 |
3.2.4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老化烘箱法结果分析 |
3.3.2 动态热稳定性结果分析 |
3.3.3 静态热稳定性分析 |
3.3.4 力学性能分析 |
3.3.5 熔融指数分析 |
3.3.6 热变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 Mg(OH)_2-BA-MMA接枝聚合物在PC/CPE合金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热老化烘箱法结果分析 |
4.3.2 力学性能结果分析 |
4.3.3 熔融指数结果分析 |
4.3.4 维卡软化温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五 Mg(OH)_2-BA-MMA接枝聚合物对硬质PVC流变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过程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加工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5.3.2 静态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连续反应器的氢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氢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 |
1.1.1 氢氧化镁的性质 |
1.1.2 氢氧化镁的用途 |
1.2 氢氧化镁阻燃剂概述 |
1.2.1 阻燃机理 |
1.2.2 氢氧化镁阻燃剂特征 |
1.3 氢氧化镁制备方法 |
1.3.1 物理粉碎法 |
1.3.2 菱镁矿法 |
1.3.3 氢氧化钙沉淀法 |
1.3.4 氨法 |
1.4 氢氧化镁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氢氧化镁研究现状 |
1.4.2 国外氢氧化镁研究现状 |
1.5 撞击流反应器 |
1.6 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 |
1.7 分子模拟软件 |
1.7.1 Materials Visualizer模块 |
1.7.2 CASTEP模块 |
1.7.3 DMol~3模块 |
1.7.4 Forcite模块 |
1.7.5 Equilibria模块 |
1.7.6 Morphology模块 |
1.8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产品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2.1 撞击流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2.2.2 釜式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2.2.3 气升式外循环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3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3.4 XRD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制备氢氧化镁的实验结果分析 |
3.1 撞击流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3.2 半间歇半连续釜式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3.3 气升式外循环反应器制备氢氧化镁 |
3.3.1 反应器达到稳态操作验证 |
3.3.2 不同物料比对氢氧化镁产品的影响 |
3.3.3 不同镁盐对氢氧化镁产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热改性对氢氧化镁的影响 |
4.1 矿化剂浓度对氢氧化镁改性的影响 |
4.2 水热温度对氢氧化镁改性的影响 |
4.3 水热时间对氢氧化镁改性的影响 |
4.3.1 水热时间对硫酸镁为原料制备的氢氧化镁的影响 |
4.3.2 水热时间对硝酸镁为原料制备的氢氧化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氢氧化镁生长习性模拟研究 |
5.1 晶胞建模方法 |
5.2 氢氧化镁超晶胞BFDH计算 |
5.3 吸附硝酸根的氢氧化镁超晶胞BFDH计算 |
5.4 吸附硫酸根的氢氧化镁超晶胞BFDH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1.2 纳米金属氢氧化物 |
1.2.1 纳米单金属氢氧化物 |
1.2.2 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1.3 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氢氧化物 |
1.3.1 超重力技术概述 |
1.3.2 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及其工作原理 |
1.3.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 |
1.3.4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金属氢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
1.4 纳米颗粒的分散 |
1.4.1 纳米分散体概述 |
1.4.2 纳米颗粒的分散机理 |
1.4.3 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反应沉淀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2.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结果的影响 |
2.3.2 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的表征 |
2.3.3 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的形成机理分析 |
2.3.4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沉淀-水热结晶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透明分散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3.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沉淀反应条件对纳米拟薄水铝石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影响 |
3.3.2 纳米拟薄水铝石透明分散体的表征 |
3.3.3 热处理的影响 |
3.3.4 水热过程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力共沉淀-水热法制备纳米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4.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沉淀反应条件对纳米MgAl-LDHs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影响 |
4.3.2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MgAl-LDHs透明分散体 |
4.3.3 纳米MgAl-LDHs颗粒的表征分析 |
4.3.4 水热处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氢氧化物/聚合物透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5.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B/MH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与阻燃性能 |
5.3.2 涂层织物/MH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5.3.3 PVA/ATH透明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与阻燃性能 |
5.3.4 PVA/LDHs透明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及阻燃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4)玻纤增强阻燃半芳香族耐高温聚酰胺PA10T/66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半芳香族耐高温聚酰胺 |
1.2.1 聚对苯二甲酰丁二胺 |
1.2.2 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 |
1.2.3 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 |
1.2.4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
1.2.5 其他半芳香族聚酰胺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聚合物阻燃机理 |
1.3.1 气相阻燃 |
1.3.2 凝聚相阻燃 |
1.3.3 协效阻燃 |
1.4 用于聚酰胺的阻燃剂分类 |
1.4.1 卤系阻燃剂 |
1.4.2 磷系阻燃剂 |
1.4.3 氮系阻燃剂 |
1.4.4 无机系阻燃剂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氢氧化镁阻燃PA10T/66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用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复合材料制备 |
2.2.4 测试样条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力学机械性能测试 |
2.3.2 扫描电镜测试 |
2.3.3 阻燃性能测试 |
2.3.4 热重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力学机械性能 |
2.4.2 扫描电镜分析 |
2.4.3 阻燃性能分析 |
2.4.4 热重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玻纤增强阻燃PA10T/66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复合材料制备 |
3.2.4 测试样条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力学机械性能测试 |
3.3.2 扫描电镜测试 |
3.3.3 阻燃性能测试 |
3.3.4 热重测试 |
3.3.5 熔融温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力学机械性能 |
3.4.2 扫描电镜分析 |
3.4.3 阻燃性能分析 |
3.4.4 熔融温度曲线和热重曲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玻纤增强阻燃PA10T/66 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结晶动力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材料等温结晶行为 |
4.3.2 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 |
4.3.3 Mo法研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5 硼酸锌对玻纤增强阻燃PA10T/66 的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复合材料制备 |
5.2.4 测试样条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力学机械性能测试 |
5.3.2 扫描电镜测试 |
5.3.3 阻燃性能测试 |
5.3.4 热重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力学机械性能 |
5.4.2 扫描电镜分析 |
5.4.3 阻燃性能分析 |
5.4.4 热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锥形量热结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用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样品制备 |
6.2.4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值 |
6.3.2 烟生成速率和总烟生成量 |
6.3.3 残余物质量 |
6.3.4 复合材料的残炭形貌 |
6.3.5 PA10T/66 及其复合材料的残炭SEM形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外墙保温材料的概述 |
1.1.2 外墙保温材料的发展现状 |
1.1.3 外墙保温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2 聚氨酯材料概述 |
1.2.1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简介 |
1.2.2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阻燃机理 |
1.2.3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阻燃剂研究 |
1.2.3.1 磷系阻燃剂 |
1.2.3.2 卤系阻燃剂 |
1.2.3.3 氮系阻燃剂 |
1.2.3.4 硅系阻燃剂 |
1.3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 |
1.4 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及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及创新之处 |
1.6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及其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2 实验设备 |
2.3 阻燃剂的处理 |
2.4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 |
2.5 分析测试 |
2.5.1 极限氧指数测定 |
2.5.2 锥形量热测试 |
2.5.3 泡沫烟密度测定 |
2.5.4 导热系数测定 |
2.5.5 尺寸稳定性测定 |
2.5.6 力学性能测定 |
2.5.7 扫描电镜 |
3 氢氧化镁/微胶囊化红磷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极限氧指数 |
3.2.2 锥形量热 |
3.2.3 泡沫烟密度 |
3.2.4 表观密度 |
3.2.5 导热系数 |
3.2.6 力学性能 |
3.2.7 材料改性扫描电镜图 |
3.3 本章小结 |
4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外墙中的应用 |
4.2.1 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外墙保温系统 |
4.2.2 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流程 |
4.2.3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外墙保温系统燃烧性能试验 |
4.2.3.1 材料制作 |
4.2.3.2 燃烧试验 |
4.2.3.3 试验现象分析 |
4.2.3.4 试验结论 |
4.3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屋面中的应用 |
4.3.1 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屋面保温系统 |
4.3.2 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屋面保温系统施工流程 |
4.3.3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试验 |
4.3.3.1 材料制作 |
4.3.3.2燃烧实验 |
4.3.3.3 试验现象分析 |
4.3.3.4 试验结论 |
4.4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在窗口保温安装优化结构中的应用 |
4.4.1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窗口保温系统的现状 |
4.4.2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窗口保温系统的安装结构与方法 |
4.4.3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窗口保温系统的工艺流程 |
4.4.4 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窗口保温系统的优势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对蚕丝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蚕丝的阻燃整理进展 |
1.1.1 有机磷系阻燃剂 |
1.1.2 含磷协同阻燃剂 |
1.2 无机阻燃剂 |
1.2.1 无机纳米阻燃剂的常见种类 |
1.2.2 无机纳米阻燃剂阻燃机理 |
1.2.3 无机纳米阻燃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1.2.4 无机纳米阻燃剂未来发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测试方法 |
2.3.1 XRD测试 |
2.3.2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3.3 红外光谱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氢氧化镁的形态结构 |
2.4.2 纳米Mg(OH)_2晶形 |
2.4.3 纳米Mg(OH)_2表观形貌 |
2.4.4 纳米Mg(OH)_2红外光谱 |
2.4.5 纳米Mg(OH)_2沉降速率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测试方法 |
3.3.1 沉降速率测试 |
3.3.2 活化指数测试 |
3.3.3 红外光谱测试 |
3.3.4 XRD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纳米Mg(OH)_2的活化指数 |
3.4.2 改性纳米Mg(OH)_2的沉降速率 |
3.4.3 活性指数 |
3.4.4 改性纳米Mg(OH)_2的红外光谱 |
3.4.5 改性纳米Mg(OH)_2的XRD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氢氧化镁对蚕丝物的阻燃整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测试方法 |
4.3.1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4.3.2 垂直燃烧测试 |
4.3.3 烟密度测试 |
4.3.4 微型量热测试 |
4.3.5 热重分析(TG)测试 |
4.3.6 断裂强力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阻燃性能 |
4.4.2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垂直燃烧性能 |
4.4.3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抑烟性能 |
4.4.4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热释放速率 |
4.4.5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热重 |
4.4.6 整理蚕丝织物的断裂强力 |
4.4.7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耐水洗性能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氯化锌对蚕丝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测试方法 |
5.3.1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5.3.2 垂直燃烧测试 |
5.3.3 微燃烧性能测试 |
5.3.4 热重分析(TG)测试 |
5.3.5 断裂强力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阻燃性能 |
5.4.2 不同金属离子对蚕丝织物LOI的影响 |
5.4.3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垂直燃烧性能 |
5.4.4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热释放速率 |
5.4.5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热稳定性 |
5.4.6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力学性能 |
5.4.7 整理后蚕丝织物的水洗性能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7)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阻燃剂研究概述 |
1.2 阻燃剂的分类 |
1.2.1 卤系阻燃剂 |
1.2.2 其他有机阻燃剂 |
1.2.3 无机阻燃剂 |
1.2.4 膨胀型阻燃剂 |
1.3 聚合物燃烧及阻燃机理 |
1.3.1 聚合物燃烧过程 |
1.3.2 阻燃剂作用机理 |
1.4 无卤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 |
1.4.1 无卤阻燃剂研究进展 |
1.4.2 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
1.5 表面改性方法 |
1.5.1 共混涂覆法 |
1.5.2 粒子表面化学改性法 |
1.5.3 微胶囊化法 |
1.6 偶联剂作用机理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阻燃NR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方法及反应机理 |
2.2.4 改性氢氧化镁粉体及阻燃NR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改性氢氧化镁的表征及影响因素 |
2.3.1 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2.3.2 核壳比的影响 |
2.3.3 接枝单体种类的影响 |
2.4 氢氧化镁填充NR的性能影响及表征 |
2.4.1 硫化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
2.4.2 机械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
2.4.3 门尼粘度测试 |
2.4.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4.5 阻燃性能测试 |
2.4.6 氢氧化镁在NR中的微观形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复配机理与协同效应 |
3.2.4 无卤复配型阻燃NR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配体系对NR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 复配NR体系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3.3.3 各NR体系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4 复配体系对NR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5 各复配体系对N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6 各复配体系对NR的剩炭率和残炭形貌的影响 |
3.3.7 阻燃性能测试 |
3.3.8 复配型阻燃剂在NR中的微观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氢氧化镁在SBR和 EPDM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 |
4.2.4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试验配方 |
4.2.5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工艺 |
4.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偶联剂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4.3.2 偶联剂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
4.3.3 静态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测试 |
4.3.4 偶联剂对胶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4.3.5 偶联剂对胶料剩炭率的影响 |
4.3.6 偶联剂对胶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7 SBR和 EPDM基体中填料的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镁基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2 一维纳米材料概述 |
1.2.1 一维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1.2.2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材料面临的挑战 |
1.3 无机阻燃剂概述 |
1.3.1 无机阻燃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3.2 无机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
1.4 环氧树脂 |
1.4.1 环氧树脂概述 |
1.4.2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4.3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选题意义与背景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一维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表征 |
2.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因素对碱式氯化镁前驱体的影响 |
2.3.2 前驱体重复性验证及机理分析 |
2.3.3 一维氢氧化镁的样品表征及形成机理 |
2.4 EP和 EP/MH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分析 |
2.4.1 EP和 EP/MH热稳定性分析 |
2.4.2 极限氧指数 |
2.4.3 EP和 EP/MH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分析 |
2.5 MH的阻燃机理分析 |
2.6 EP和 EP/M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维碱式硼酸镁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与结构表征 |
3.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影响因素对碱式硼酸镁的影响 |
3.3.2 重复性验证及样品表征 |
3.4 EP和 EP/MBH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分析 |
3.5 EP和 EP/MBH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分析 |
3.5.1 热稳定性 |
3.5.2 极限氧指数 |
3.5.3 EP和 EP/MBH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分析 |
3.6 MBH的阻燃机理分析 |
3.7 EP和 EP/MB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7.1 动态热机械分析 |
3.7.2 纳米划痕测试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维氢氧化镁-碱式硼酸镁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初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影响因素对MH-MBH纳米材料的影响 |
4.3.2 重复性验证及样品表征 |
4.4 EP和 EP/MH-MB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 |
4.4.1 极限氧指数 |
4.4.2 EP和 EP/MH-MBH复合材料燃烧行为分析 |
4.4.3 残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氧化镁水化反应动力学和蒸氨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阻燃剂概述 |
1.2 无机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氢氧化镁的性能和用途 |
1.4 氢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 |
1.5 氢氧化镁的制备 |
1.6 产品的团聚与分散 |
1.7 氧化镁概述 |
1.8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产品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 分析表征方法 |
第三章 轻烧粉蒸氨反应和氧化镁的制备 |
3.1 轻烧粉蒸氨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3.2 蒸氨反应和酸溶反应滤渣的分析 |
3.3 煅烧氢氧化镁制备氧化镁 |
第四章 氧化镁水化反应和蒸氨反应研究 |
4.1 氧化镁水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4.2 氧化镁水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 氢氧化镁&氧化镁蒸氨反应及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和特点 |
2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3 总结 |
四、氢氧化镁阻燃剂发展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热稳定剂Mg(OH)2-BA-MM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D]. 李芮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连续反应器的氢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D]. 闫旭.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3]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 陈博.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4]玻纤增强阻燃半芳香族耐高温聚酰胺PA10T/66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静雅. 中北大学, 2020(10)
- [5]复合阻燃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 张昇. 中北大学, 2020(09)
- [6]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对蚕丝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D]. 宣凯. 苏州大学, 2020(02)
- [7]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闫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镁基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D]. 李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02)
- [9]氧化镁水化反应动力学和蒸氨反应机理研究[D]. 丁珂. 沈阳化工大学, 2019(02)
- [10]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研究进展[J]. 赵丽,王立艳,肖姗姗,毕菲,刘家伟,盖广清. 无机盐工业,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