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卢霞[1](2021)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 ——以上饶市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秀英[2](2021)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面对有限的就业资源,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学生偏好在城市就业,对基层进行自我设定,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对此,各级政府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并力图以就业工作为抓手,同时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各大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地方基层人才推送工作,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的公职就业过热和基层就业过冷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找答案,期望能为地方高校执行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对各大基层就业政策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的执行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这三个维度关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大学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执行主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政策认同感偏低、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四个方面的问题,政策环境中的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层面也存在相应问题。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借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别从政策自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建议,期望能为政策执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查玉喜[3](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刘晓宁[4](2020)在《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表明注重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心,人才培养最基础的落脚点则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其重要,而其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课堂消极沉默状态则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它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的发挥和创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健康心理的形成,阻碍课堂互动,影响教与学的质量。近年来,学者们关于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积极沉默与课堂消极沉默两个方面,课堂积极沉默方面主要着眼于沉默的正面影响,而课堂消极沉默方面则主要集中于沉默的负面影响、成因以及如何消除课堂消极沉默三个部分,其中,学者们大都提出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但很少有学者以定量研究的方法探寻其形成机制。鉴于此,本文以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从课堂消极沉默的内涵与外延出发,探索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及分类,构建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以此形成理论依据。同时,进行研究的调查设计,根据研究调查结果进行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现状分析,并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探求哪些因素会导致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产生,试图分析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产生的来源以及具体形成路径,探讨各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课堂消极沉默的机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为:第一,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状态普遍存在,且这一现象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二,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的总体评价有较大差异;第三,“学生素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最关键因素,素养越低的学生,其课堂消极沉默程度越高;第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不同,高年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反而更高;第五,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在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习成绩差、无考研打算以及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程度更高;第六,“教师素养”和“教师教法”对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较高的教师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会降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第七,“服务支持”并非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关键性因素,但提升高校服务支持是消除课堂消极沉默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根据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并结合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需从课堂主体与课堂主导者等多个角度综合施策;第二,使教师和学生对双方和课堂互动本身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有助于破除学生课堂表达的“心理阻力”从而打破课堂消极沉默;第三,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破除“开口障碍”以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第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有效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第五,提升学校的“服务支持”,是增强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途径之一。
潘梦君[5](2020)在《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学科是现代大学组织的基本结构,是大学取得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成果突破的基本单位。大科学时代,知识细密化程度愈来愈高,“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领袖已成为了历史传奇。因此,高精尖的学术研究需要一流的学术研究队伍,一流学术研究队伍绝不是一流学者的机械相加,只有当具有相同的研究志趣、共同的学术理念以及相似的学术理想的学者汇集在一起时,将突破研究创新的任务由单一的个人模式转化为协同创新,打破知识“孤岛”,填补知识“沟壑”,才能发挥一流学术队伍有机结合的真正效用。目前,我国关于大学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研究鲜少,已有研究集中关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基于教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科研合作受到忽略。因此,从个体角度探究教师科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既充分认可了教师在科研合作中的主体价值和作用,又从微观层次深入细致了解了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基本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升一流学科教师知识共享水平以实现高效的科研合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一流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Icek 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教师个体态度信念、主观规范(社会影响)以及个体行为控制认知各层面因素对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并辅之以必要的访谈修改问卷,使研究更具真实性和情境性。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754份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以及回归分析,由此得出研究结论:1.一流学科教师在科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知识共享对象主要基于正式科研项目以本学科、本单位为主,跨学科、国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知识共享交流形式以面对面和非正式交流为主,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程度仍有待提高。2.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总体水平在性别、年龄、职称、科研时间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学科门类分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一般性知识共享和关键性知识共享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具体差异性表现不同。3.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总体水平在合作学科范围和合作类型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合作地理范围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一般性知识共享和关键性知识共享在科研合作变量上的具体差异性表现不同。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个体态度信念(信任、互惠、外在期望报酬、失去知识权力的担心)、主观规范(重要他人支持、制度规制性)、行为控制认知(自我效能感、资源丰富度感知)均与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总体水平、一般性知识共享和关键性知识共享有相关关系。5.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外在期望报酬和资源丰富度感知对知识共享总体水平没有产生显着影响外,其他因素均对知识共享总体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即假设1,2,4,5,6,7均成立,而假设3和8不成立。具体而言,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最大;信任次之,且信任对关键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比一般性知识共享更大;失去知识权力的担心对知识共享产生了显着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关键性知识共享产生了更大的抑制影响;互惠、重要他人支持和制度规制性对知识共享总体水平及两个维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该研究结果基本符合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提升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水平,需鼓励教师拓展合作范围,提高知识共享广度和深度;营造乐于分享文化氛围,培育信任互惠态度信念;发挥重要他人和制度力量,树立知识共享规范;增强教师个体自我效能感,激发知识共享内在动力。
于静[6](2020)在《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必须迎头赶上、积极作为。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建设原则,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整合一流特色学科优势,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目标,以建设目标驱动,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组建一流学科群,发挥一流学科优势作用,引领相关学科体系发展,进而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学科组织模式,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严重阻碍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成效。因此,对其建设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准确把握一流学科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流学科群有效推进策略,这对提高一流学科群建设目标达成度、“双一流”建设成果满意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为研究对象,以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为研究问题。首先,通过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双一流”建设政策内容分析,阐述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探析了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与建设特征,总结了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其次,基于文本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出一流学科群建设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国家层面,政策环境缺失,顶层设计不足;二是院校层面,制度保障不足,使其发展缺乏外发动力;三是一流学科群层面,内部生态要素有待优化,使其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再次,在充分考虑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流学科群生态治理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该论文有图8幅,表7幅,参考文献78篇
王潇[7](2020)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成为实现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基本载体。本研究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为研究主题,为地方高校转型制度设计提供框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理论视角出发,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验证研究设计中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依据所发现的研究结论,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制度设计。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确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五个制度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第二部分通过理论建构,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提供给理论依据,找出主要影响要素,分别从学科专业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研究制度、学校管理制度这五个方面构建了制度设计框架。第三部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首先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验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其次,分别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这五个维度描述了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制度的现状并找出当前这五个维度存在的制度问题;最后,进行路径分析,验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因素模型。第四部分,针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在学科专业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研究制度、学校管理制度这几个方面的制度设计建议。本研究结果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完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制度设计,也有助于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提供制度设计的可行之策,期望能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王莹[9](2019)在《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才层次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实践,以各种方式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理论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培养方式、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进行这项工作时遇到很多障碍。因此,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就是克服这些障碍,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
万淼[10](2018)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动力转型,深刻影响关涉其中的不同社会群体。从增量式发展到内涵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来规避发展中的问题,了解本真面貌,论证发展逻辑,深化改革创新。本研究基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二十七年历程的时代语境和现实状态,在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趋向中,尝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借助工具效用,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社会用人单位三类利益相关群体视域中,调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揭示影响社会认同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运作机制和优化策略。追溯专业学位的产生,在以美国为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厘清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高度社会认同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原因;审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的探索、起步、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深刻反思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认同问题:随着“卷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增长,是否从“人”的角度出发,并给与足够的关注,了解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切身体验和真实评价。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框架是本研究的主干。为了理论框架更具合理性,采用社会认同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关社会认同的文献研究,以及三个利益相关群体质性访谈的内容维度抽取,综合分析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为:认知认同为内生动力、情感认同为推动力量、价值认同为行为指向,三者构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结构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分别对三个利益相关群体采用了不同的实证方式。首先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量表的编制,在前期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选取样本预试,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确定该模型是合理的,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是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正式测量,统计分析该群体社会认同特征,并对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量化研究为辅,质性分析为主的混合研究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开展实证研究,以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得出该群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会用人单位群体开展实证研究;综合三个群体的社会认同实证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认同较为薄弱,情感认同相对淡漠,价值认同存在偏差,社会认同整体状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出提升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视角,通过现实分析和质性呈现,指出社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学校培环境如培养模式、导师队伍、质量保障因素;个体内部如报考动力、攻读动机,学习投入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内外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以观念引领为“方向盘”、制度机制为“推进器”、市场机制为“调节仪”、利益机制为“驱动力”,四位一体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提升提供机制保障。进一步回应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一是增强认知认同为思想基础,以地位认知、属性认知、文化认知为提升策略;二是培育情感认同为精神纽带,以情感体验和共同体构建为提升策略;三是提升价值认同为根本保障,以提高与经济产业适切度,知识生产模式契合度,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为提升策略。在价值认同中强调指出,社会认同的话语,最终将抵达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因此在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在功能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不应忽略教育的本真是唤起每个个体生命对生命价值的应然追寻。
二、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基层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
1.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
1.1.3 地方高校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
1.5.3 政策执行 |
1.6 理论基础 |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概述 |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类别 |
2.1.1 西部计划 |
2.1.2 三支一扶计划 |
2.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2.1.4 特岗教师计划 |
2.1.5 选调生计划 |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内容 |
2.3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
2.3.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2.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
2.3.3 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4 行业困难和就业市场的缩水 |
2.4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
2.4.1 政策的基本特征 |
2.4.2 政策的重要意义 |
2.5 本研究的出发点 |
3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主体状况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 对执行主体的调查结果 |
3.2.1 选调生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和流程 |
3.2.2 执行人员的政策认知 |
3.2.3 执行人员的心理因素 |
3.2.4 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与传统 |
3.3 对执行主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对于选调生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3.3.2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 |
3.3.3 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 |
3.3.4 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 |
3.3.5 执行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
3.3.6 政策执行成效难以明确 |
4 S大学选调生政策目标群体状况 |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 对于目标群体的调查结果 |
4.2.1 目标群体的政策感知 |
4.2.2 目标群体的选择动机 |
4.2.3 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
4.2.4 目标群体的自身素质 |
4.3 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 |
4.3.2 大学生的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 |
4.3.3 大学生对选调生政策认同感偏低 |
4.3.4 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 |
5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环境状况 |
5.1 宏观环境 |
5.1.1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行政运作 |
5.1.2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社会心理 |
5.1.3 社会中的偶发事件 |
5.2 微观环境 |
5.2.1 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不足 |
5.2.2 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5.2.3 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 |
6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1 政策自身因素 |
6.1.2 执行主体因素 |
6.1.3 目标群体因素 |
6.1.4 政策环境因素 |
6.2 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的策略 |
6.2.1 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 |
6.2.2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 |
6.2.3 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 |
6.2.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4)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课堂沉默的内涵与类型的研究 |
1.3.2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的研究 |
1.3.3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
1.3.4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结论与启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课堂沉默 |
1.4.2 消极沉默 |
1.4.3 形成机制 |
第2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1 理论回顾 |
2.1.1 内隐理论 |
2.1.2 归因理论 |
2.1.3 “两种理论”应用的恰当性 |
2.2 “变量”选择与解析 |
2.3 理论模型构建与模型解析 |
2.3.1 理论模型构建 |
2.3.2 模型解析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研究思路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方法 |
3.4 问卷设计 |
3.4.1 预试问卷结构 |
3.4.2 题项设计 |
3.5 调查设计 |
第4章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 |
4.1 预调查 |
4.2 预试问卷检验 |
4.2.1 量表题项的项目分析 |
4.2.2 量表结构的因素分析 |
4.2.3 量表信度检验 |
4.3 问卷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
第5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状调查与描述 |
5.1 样本特征描述 |
5.2 现状描述 |
5.2.1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性别与年级上的表现 |
5.2.2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家庭的表现 |
5.2.3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高校和专业上的表现 |
5.2.4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个体特征上的表现 |
5.2.5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不同主体评价的比较 |
5.2.6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
5.2.7 课堂消极沉默“影响因素”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
第6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证分析 |
6.1 独立样本t检验 |
6.2 方差分析 |
6.3 相关分析 |
6.4 路径分析 |
6.4.1 理论模型与分析路径 |
6.4.2 自变量间的多元共线性诊断 |
6.4.3 模型参数估计 |
6.4.4 实证模型与变量效应 |
6.5 实证结果描述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5)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教师科研合作 |
2.知识共享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关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 |
2.关于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设计路线 |
一、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提出 |
(一)概念框架建构 |
1.理论基础 |
2.概念框架构建 |
(二)知识共享的测量 |
1.二维测量 |
2.四维测量 |
(三)研究假设 |
1.个体态度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假设 |
2.主观规范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假设 |
3.行为控制认知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假设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编制与实施 |
1.问卷设计 |
2.问卷预试分析 |
3.正式问卷的形成 |
4.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
(三)研究伦理 |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
(一)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1.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背景变量描述性分析 |
2.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基本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3.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总体状况描述性分析 |
(二)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差异性分析 |
1.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人口统计变量差异性分析 |
2.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科研合作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三)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 |
1.一流学科教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2.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基本现状 |
1.知识共享总体水平处于中等以上,以本学科、本单位伙伴为主 |
2.教师主要基于正式科研项目进行知识共享且伙伴结构较为合理 |
3.教师科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形式以非正式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为主 |
(二)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显着性差异分析结果 |
1.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2.教师知识共享在科研合作背景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三)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1.态度信念是激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意愿的首要前提 |
2.主观规范是维持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水平的外部推动力 |
3.行为控制认知是调节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机制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1.鼓励教师拓展合作范围,提高知识共享广度深度 |
2.营造乐于分享文化氛围,培育信任互惠态度信念 |
3.发挥重要他人和制度力量,树立知识共享规范信念 |
4.增强教师个体自我效能感,激发知识共享内在动力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研究的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缘由分析 |
3.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方式分析 |
3.3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特征分析 |
3.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4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4.1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设计 |
4.2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过程 |
4.3 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分析 |
5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策略 |
5.1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路径 |
5.2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推进建设保障措施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的研究趋势 |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研究性文献综述 |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政策性文献综述 |
(四)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 |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三)结构功能理论 |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的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的构成要素 |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三)研究假设 |
第三章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一、问卷设计 |
(一)问卷研制 |
(二)问卷结构及内容 |
二、问卷抽样调查情况 |
(一)被调查高校样本基本情况 |
(二)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一)项目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问卷相关分析 |
五、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科研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模型验证 |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
(二)模型验证 |
(三)小结 |
第四章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的设计 |
一、学科专业建设制度设计 |
(一)学科专业建设功能定位制度设计 |
(二)重构学科专业逻辑结构制度设计 |
(三)学科专业管理制度设计 |
二、师资队伍建设制度设计 |
(一)教师准入制度设计 |
(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设计 |
(三)教师评价激励制度设计 |
三、人才培养制度设计 |
(一)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制度设计 |
(二)人才培养主体制度设计 |
(三)人才培养课程制度设计 |
(四)教学方式方法制度设计 |
(五)人才培养评价制度设计 |
四、科研制度设计 |
(一)科研规划定位制度设计 |
(二)科研团队建设制度设计 |
(三)科研平台建设制度设计 |
(四)科研评价激励制度设计 |
五、学校管理制度设计 |
(一)地方高校教育行政制度设计 |
(二)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设计 |
(三)地方高校与社会合作制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外文类 |
其他类 |
致谢 |
附录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项目分析的运行结果报表 |
附录3 :相关分析结果报表 |
附录4 :个人简介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郑州科技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
二、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障碍分析 |
(一) 认识理念障碍。 |
(二) 教学资源障碍。 |
(三) 实施机制障碍。 |
三、解决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对策和建议 |
(一) 牢固树立能力培养为先的教育理念。 |
(二) 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1.搭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 |
2.建立高素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 |
(三) 建设精细化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四)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
(五)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
四、结语 |
(1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中的个人困惑 |
(三)社会认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 |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及其相关研究 |
(二)社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三)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
(四)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历史分析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三)H省XX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分析 |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要特征 |
三、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对比分析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经验启示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现实反思 |
第三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建构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
(三)已有研究成果借鉴 |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维度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理论构想 |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维度内涵 |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内在逻辑 |
第四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 |
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的实证分析 |
(一)初始量表的编制 |
(二)实证探索与验证 |
(三)讨论与结论 |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特征的统计分析 |
(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社会认同的特征分析 |
(六)小结 |
三、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实证分析 |
(一)定量描述 |
(二)质性分析 |
(三)小结 |
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实证研究 |
(一)量化研究 |
(二)小结 |
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表征 |
(一)认知认同较为薄弱 |
(二)情感认同相对淡漠 |
(三)价值认同存在偏差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外部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二、学校培养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培养模式 |
(二)导师队伍 |
(三)质量保障 |
三、学生个体因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 |
(一)报考动力 |
(二)攻读动机 |
(三)学习投入 |
第六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提升对策 |
一、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动力源泉 |
(一)观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方向盘” |
(二)制度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推进器” |
(三)市场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调节仪” |
(四)利益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驱动力” |
二、实践路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具体策略 |
(一)增强认知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础 |
(二)培育情感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精神纽带 |
(三)提升价值认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的根本保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文件类 |
五、外文类 |
附录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初始) |
附录B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C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量表 |
附录D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 ——以上饶市高校图书馆为例[D]. 卢霞.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2]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D]. 杨秀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4]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刘晓宁. 南昌大学, 2020(01)
- [5]一流学科教师科研合作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D]. 潘梦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学科群建设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研究[D]. 于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7]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研究[D]. 王潇.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J]. 王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7)
- [1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对策[D]. 万淼.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