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库合一优势推进GALIS区域中心建设

发挥校库合一优势推进GALIS区域中心建设

一、发挥合校并馆优势,促进GALIS地区中心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越[1](2021)在《近代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研究 ——以三所“七姐妹”女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女子学院是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妇女争取女子高等受教育权和男女同校权利的运动浪潮层出不穷。高等女子学院面临男女合校转型问题、传统妇女课程制度的变革压力、妇女课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尽管如此,直至21世纪,世界上仍旧留存了若干公认的精英高等女子学院。诸如,美国曼荷莲女子学院、瓦萨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格顿学院、北伦敦学院;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中国山东女子学院、金陵女子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名校,人才继出,成果丰硕。它们的办学经验与范式对女子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价值。美国高等女子学院可以追溯至殖民地时期。从殖民地时期至南北战争前,再至战后重建时期,美国出现了曼荷莲女子学院、瓦萨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学院等杰出的女子高等学院。它们与另外4所女子学院被学界称为“七姐妹”女子学院,意味着美国高等女子学院办学的典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美国的“七姐妹”女子学院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不少前贤聚焦于个案研究,探究了他们在办学经费、生源扩招、师资改革与转型上的发展与演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聚焦曼荷莲女子学院、瓦萨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学院,思考这三个个案面临的共同的课程制度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它们的课程制度在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形构妇女课程理念、设置课程目标、择取课程类型、权衡人文与科学课程知识的比重、取舍核心课程制与选修制。最后,依照美国高等女子学院后续发展面临的批评与时代困境,客观评价它们的课程制度的范式及其变革。纵观世界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扮演“引领者”的角色。而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女子高等学院的创办与落成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的。基于个案展开对这一历程的研究,对于我们思考女子受教育权、女子的职业身份、性别身份、文化身份、民族国家成员身份的多元教育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李景[2](2021)在《已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叙事研究 ——以十二位转岗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将中小学富余的教育资源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当中,以此来缓解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这些富余的师资进入幼儿园以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幼儿园师资不足的状况。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依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得知,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不论是在专业理念上还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与此同时,学者们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研究也多采取量化研究的方法,且整体集中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培训策略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确定了以叙事的手法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当中的细微事件进行描述与分析。本研究以S县三所农村幼儿园中的十二位转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深入访谈和为期三个月的观察。此外,本研究还对这些教师转岗前所在的中心小学的三位责任校长进行了访谈。目的在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专业发展的环境、理念与知识、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的支持力这四个方面。在专业发展环境方面,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生活、工作、学习三个方面。在生活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着住宿、交通、饮食以及个人闲暇生活等方面的困境;在工作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着考核不完善、晋升不公正、福利待遇跟不上、师资供求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在学习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着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机会不够、合作意向欠缺等方面的困境。在专业发展理念与知识方面,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主要面临着专业理念与实际教学行为不符,以及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困境。在专业发展能力方面,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着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能力较低、游戏指导能力匮乏、教育活动组织偏小学化、艺术素养薄弱、教育评价能力不够、一日生活过于偏重教学等方面的困境。在专业发展持力方面,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主要面临着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缺少规划和指导以及培训机会少,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方面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影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原因和教师自身的内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不完善、政策保障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管理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以及家长与部分幼儿教师认识存在偏差等。内部原因主要包括转岗教师缺乏专业提升的内在动机和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欠佳等。要改善当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支持;第二,优化资源环境,提供社会支持;第三,坚持人本管理,促进园内发展;第四,提升内在动力,促进自我发展。

侯草[3](2020)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与基础公共服务,已然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公平状况不仅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不仅停留在教育机会及教育权利的平等,更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公平与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过程公平更多的是关注“因材施教”,教育结果的公平更体现在教育质量和孩子未来发展等方面。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不再是能不能上学,而是能否上好的学校。尽管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但教育过程公平及教育结果公平仍然差强人意。政府作为公共资源与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分配者,在教育公平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当今政府的使命,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所以,政府应该主动参与到教育公平问题中去,制定相关的制约机制促进保障教育公平。同时,建立由政府作为主导,学校、家长、社会组织等公众参与的多元教育机制,才能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多方合力,尽可能化解和改变教育公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政府公共服务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在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后,通过对相关概念加以解释和界定,明确本文的理论基础,并据此展开研究。再次,摸清Z市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分析Z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的问题,深入探究Z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通过对前文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建议,分别从五个方面入手,将问题与原因一一对应,从而保障所提对策与建议能够解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涉及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最后,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扬结梅[4](2020)在《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达到了普及化。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后的三十年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接受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运转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建立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这段时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论述了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第一是社会的需求:美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全面型人才,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二是联邦政府的重视:从法律和经济方面支持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三是教育界的改革: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和社会需求下,教育界对课程中的不平等进行了改革;第四是女权运动的推动:女权运动要求并保护女性在教育、经济、政治、社会活动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同时促使女性自身觉醒。从女子学院式微和男女合校大发展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从女性本科生和女性研究生入学情况,获得学位情况、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及课程学习情况来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文章最后一部分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论述。女性通过一系列的斗争,获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自身获得解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提高了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提高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向社会人士证明了女性和男性一样优秀。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提供教育的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接受教育后的成效越来越好。不仅使很多女性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受益,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刘一览[5](2020)在《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凤良是我省着名的音乐活动家、评论家。在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策划、组办音乐会演等方面均有着突出贡献。张凤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共收录来自山东15个地、市的461首(套)器乐曲,以声、文、图、谱的形式展现出山东民族器乐的民间风貌和独特韵致;张凤良是山东系列音乐会演中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参与策划、组办音乐会演18场,从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成功举办,到80年代“泉城之秋”音乐舞蹈会演的成熟蜕变,山东的音乐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张凤良也从最初会演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组织、领导者;张凤良结合工作实践,写作了多篇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对演出进行评论,还从演奏技巧、风格、创作等方面,给予音乐家以热情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张凤良生平考略,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对张凤良的成长环境、艺术经历与工作情况进行研究;第二章为张凤良与音乐集成,梳理张凤良对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第三章为张凤良与音乐会演,选取张凤良组织规划的大型音乐会演活动三场,从历史背景、举办情况、工作内容、社会影响等层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第四章为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论述张凤良对演出团体和音乐家的评论,就张凤良对山东音乐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思考。文章结语点明:张凤良对山东音乐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与发展做了极大贡献。张凤良主编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是山东器乐曲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张凤良策划、组办的大型音乐会演,推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造就了一批当代有才华的作曲家、歌唱家和演奏家,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张凤良写作的多篇评论文章,引导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冷静而客观地检验自己的艺术成就,使得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与音乐生活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局面,推动着山东音乐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陈仁芳[6](2020)在《男女合校压力下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研究(1960-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子学院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一度成为美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径。经过一百八十余年的发展,在男女合校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美国女子学院依旧存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发展极具特色,实力强大,是美国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多样化的选择之一,并且在世界女子学院的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引领着世界女子学院的发展方向。这反映出美国女子学院的存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意味着其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美国女子学院服务于女性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化办学风格,是女子高等教育领域的典范,对众多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女子学院的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文章将研究范围锁定在1960年至2019年,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美国女子学院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回顾美国女子学院的产生和其发展的顶峰状态,紧接着呈现美国女子学院在男女合校压力来临时的艰难处境(1960-1971)。此部分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男女合校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流形式,具体体现为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社区学院的兴盛繁荣,以及男子学院实施合校教育,这给女子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然后总结了合校压力下美国女子学院跌落低谷的困境,主要体现于女子学院在竞争力上出现危机和在独立性上受到威胁。第二部分,呈现美国女子学院在缓冲调整时期(1972-1981)应对男女合校教育压力的情况。首先,分析了美国女子学院在这时期所面临的男女合校教育合法化带来的压力,即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影响与《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款、《妇女平等教育法》的颁布,使得男女合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社会保障;而后,分析了美国女子学院在这一历史时期进行的应对办法,包括转变公众形象以体现职业导向追求,成立美国女子学院联盟以开展集体合作,以及调整学院招生政策、财政求助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呈现美国女子学院特色化建设时期(1982-2000)的发展情况。这一历史时期男女合校教育继续推进,一方面,霍根诉密西西比女子大学案促使美国公立性质的女子学院转向男女合校教育,引起私立学院是否需要招收男生以合校的争论;另一方面,随着男女合校教育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高等教育两性差距进一步缩小。为此,美国女子学院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调整发展战略,进行特色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强化女性领导力教育、营造女性教育环境、创新教育项目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呈现美国女子学院进入新世纪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新世纪时期,美国女子学院所面临的男女合校压力将长期存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鼓励男女合校教育的氛围与质疑单一性别教育的声音。美国女子学院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机会增加,包括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合作项目;二是学生群体多样化,包括非传统学生、国际留学生、变性学生;三是在科学领域的发展还有更多可能性。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对美国女子学院在应对男女合校压力这一过程中展现的重要力量进行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其核心力量,即坚定“服务女性”这一办学理念;二是其保障性力量,即支持性、包容性的环境;三是其支柱性力量,即文理教育与领导力教育相互融合。此外,通过对此过程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国女子学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随着世界各国对女子高等教育的更加重视,我国女子高校在女性人才培养上也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由此,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带来启示与借鉴。

孙越[7](2017)在《延边州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延边州L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吉林省延边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随着朝鲜族学生数逐渐减少,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始了大规模的合校并点,特别是在延边州乡镇地区,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朝汉民族联合学校已日益增多。但是此项工作在使大量学生享受到平等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学校建设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延边州L民族联合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该校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L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成果,但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没有体现出民族联合学校的特色。第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缺乏科学民主的建设主体的引领。第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合校后没有及时推出符合本校特色的学校规章制度。第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同民族师生礼仪相互促进,师生关系良好,民族关系基本和谐。第五、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民族联合学校的优势,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未能将朝汉民族文化优势良好整合。本研究对今后延边州L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第一,统筹兼顾,长远规划;第二,明确学校性质,突出民族联合学校特色;第三,以人为本,对不同民族师生进行人文关怀;第四,整合朝汉文化特色,促进不同民族师生良好融合;第五,打造民族特色精神文化,构建良好校园精神文化;第六,立足校情,建立奖惩结合的规章制度。

晏云[8](2017)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其领域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早期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教育界有着特殊的贡献和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历史文献查询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整理。本文将论述重点放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上,并分析制约本阶段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本文由绪论以及主体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独特的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该阶段美国白人、非洲裔、土着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程,对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具体阐述。第三章主要讨论该阶段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别对女性与社会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对制约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经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形成时期,女性接受教育的观念从被社会激烈反对到逐步被社会所接受,但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可能会放弃传统家庭主妇的角色表示担忧。其次,在该阶段,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遭到男性的反对,还遭到服从男权社会规则的女性的激烈反对,因此本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最后,女性个人的努力是本阶段女子高等教育能够快速发展的内部原因。总之,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无论在教育领域的内部还是外部,美国女性并没有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阿力达克·纳斯依[9](2016)在《新疆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现状研究及建议 ——以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双语人才。当前双语教育已成为新疆民族教育的热点问题,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开展以哈汉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学,对培养双语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为了掌握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工作,找出阿勒泰地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和依据、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在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视角和双语班学生的视角分析了阿勒泰地区化学双语教学现状;具体内容包括化学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视角下的化学双语教学情况、化学教师双语培训情况、化学教师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化学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学校双语教学情况与教学条件等;双语班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视角下的化学双语教师教学情况、学生用双语学化学情况、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学生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等。第三部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师资配置的结构不均衡、双语教师培训力度不大,质量不高、缺乏着手研究化学教材编写、学校课时安排不合理、学校对双语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足、双语教学设备与校园汉语学习环境不完善、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的对策:主要有学校进一步重视双语教学工作,以提高阿勒泰地区化学双语教学质量;要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模式;要合理调配双语教师资源、提高双语培训的力度和质量;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认识;要合理安排化学课时量;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与指导工作;教材的编写应从学生的汉语基础出发;改善教学设备与创设良好双语学习的氛围等。第五部分结论与反思。本文旨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希望为阿勒泰地区的化学双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张慧[10](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着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二、发挥合校并馆优势,促进GALIS地区中心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合校并馆优势,促进GALIS地区中心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研究 ——以三所“七姐妹”女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世界妇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二) 美国高等女子学院成就斐然
        (三) 妇女传统课程制度的传统与变革问题
        (四) 女子学院的发展与挑战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关键概念
        (一) 女子高等教育
        (二) 课程制度
        (三) 课程理念
        (四) 七姐妹女子学院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述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个案法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曼荷莲女子学院及其课程制度
    一、曼荷莲女子学院办学背景
        (一) 女性观演变:从男性的附庸至男女平等
        (二) 曼荷莲女子学院的创办
        (三) 曼荷莲女子学院的师资选拔与招生范围
    二、曼荷莲女子学院的课程制度
        (一) 课程理念: “无私之善”的教育
        (二) 课程目标: 德育与智育目标并重
        (三) 课程体系: 传统家政学的边缘化与现代学术课程的中心化
        (四) 课程知识: 科学与人文知识并行
第二章 瓦萨女子学院及其课程制度
    一、瓦萨女子学院办学背景
        (一) 女性在男女合校机构中获得合法身份
        (二) 瓦萨女子学院的创立
        (三) 瓦萨女子学院的经费来源与招生范围
    二、瓦萨女子学院的课程制度
        (一) 课程理念: “新名媛”教育
        (二) 课程目标: 人文与职业教育目标并轨
        (三) 课程体系: 古典中心主义的式微与综合课程的兴起
        (四) 课程知识: 兼顾实用与人文
第三章 威尔斯利学院及其课程制度
    一、威尔斯利学院办学背景
        (一) 女性观变化: 女性智力禀赋的再发现
        (二) 威尔斯利学院的创建
        (三) 威尔斯利学院的办学经费与招生范围
    二、威尔斯利学院的课程制度
        (一) 课程理念: 女性领导力的培养
        (二) 课程目标: 挖掘“白棉布”和“天鹅绒”女孩的潜力
        (三) 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与跨学科教育相结合
        (四) 课程知识: 传统与现代知识并重
第四章 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的审思与启示
    一、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的优势
        (一) 课程理念多元
        (二) 课程体系完善
        (三) 课程知识全面
    二、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的局限
        (一) 课程制度设置缺乏开放性
        (二) 课程制度设置受传统观念束缚
    三、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发展的机遇
        (二) 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发展的挑战
    四、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的启示
        (一) 拓宽经费渠道,推动课程开发
        (二) 课程理念设置坚持多元与特色并重
        (三) 课程内容设置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四) 课程资源坚持本土与国际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已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叙事研究 ——以十二位转岗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优势与困境并在
        (三)个人的经历与兴趣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幼儿园
        (二)转岗教师
        (三)教师专业发展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的方法
        (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理论基础
        (一)职业适应理论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第一章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叙事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研究现场
        (一)进入H镇中心幼儿园
        (二)进入S县D镇中心幼儿园
        (三)进入S县W镇中心幼儿园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素描
        (一)丰富的从业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二)从干一行爱一行到爱他人
        (三)园务工作和带班工作都需要我
        (四)保育工作和后勤工作都需要我
        (五)边“看孩子”边等待退休
        (六)希望有一天能让我重回小学
第二章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专业发展的环境
        (一)生活困境
        (二)工作困境
        (三)学习困境
    二、专业发展的理念与知识
        (一)专业理念存在偏差
        (二)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
    三、专业发展的能力
        (一)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能力较低
        (二)游戏指导能力匮乏
        (三)教育活动组织偏小学化
        (四)艺术素养薄弱
        (五)教育评价能力不够
        (六)一日生活过于偏重教学
    四、专业发展的支持力
        (一)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缺少规划和指导
        (二)培训机会少,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第三章 阻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一)制度建设不完善
        (二)政策保障不到位
        (三)资金投入不足
        (四)管理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
        (五)家长与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认识偏差
    二、内部原因
        (一)转岗教师缺乏专业提升的内在动机
        (二)转岗教师学前教育理论和技能欠佳
第四章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突破专业发展困境的策略
    一、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支持
        (一)政府主责,保障权益
        (二)严格标准,强化专业
        (三)规范培训,不断成长
        (四)立法保障,强制落实
    二、优化资源环境,提供社会支持
        (一)专家指引,网络推进
        (二)家长力量,成长伙伴
        (三)同伴结对,主动寻求
        (四)农村资源,充分挖掘
        (五)责任帮扶,彰显价值
    三、坚持人本管理,促进园内发展
        (一)精神关怀,创造环境
        (二)人本管理,制度保障
        (三)园本教研,文化建设
    四、提升内在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一)终身学习,开拓视野
        (二)实践反思,指导行动
        (三)提升情意,主动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平
        2.1.2 教育公平
        2.1.3 政府公共服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政府责任理论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3 Z市教育发展现状与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
    3.1 Z市教育发展现状
    3.2 Z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
        3.2.1 教育资金投入“重城轻乡”
        3.2.2 城乡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
        3.2.3 城乡学生分布不均且优质学生集中于城区
        3.2.4 社会阶层影响教育收益
4 Z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城乡体制影响制约
    4.2 教育公共政策及制度取向偏差导致不公
    4.3 教育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和缺乏有限监管
    4.4 地方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4.5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单一
5 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改革地方现有入学及转学制度
    5.2 增强地方教育政策与制度的针对性
    5.3 完善地方教育财政制度与监管机制
    5.4 统筹地方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5.5 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联邦政府的重视
    第三节 教育界的改革
    第四节 女权运动的推动
第二章 女子学院和男女合校的发展
    第一节 二战前女子学院、男女合校发展的回顾
    第二节 1945-1975年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
    第三节 1945-1975年男女合校的发展
第三章 女性本科生教育和女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二战前女性本科生教育、女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回顾
    第二节 1945-1975年女性本科生教育发展
    第三节 1945-1975年女性研究生教育发展
第四章 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评价
    第一节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
    第二节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生平考略
    第一节 成长之初,与乐结缘(1930-1949)
        一、一方水土一方人
        二、蒙于乐亦爱于乐
    第二节 求学之路,与乐相伴(1949-1954)
        一、毕业推荐入“华大”
        二、两校合并入“山大”
        三、院系调整入“艺专”
    第三节 继承传统,扎根民间(1954-1994)
        一、音工组初露锋芒
        二、入音协大展宏图
第二章 张凤良与文艺集成
    第一节 集成前——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搜集整理工作
        二、50、60 年代的搜集整理工作
        三、音乐成果的整理出版
    第二节 集大成之作——《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一、《集成》编撰的相关背景
        二、《山东卷》的编辑方案
        三、《山东卷》的采集、整理过程
        四、《山东卷》成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三章 张凤良与音乐会演
    第一节 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筹划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的演出宣传
        三、会演的评奖工作
    第二节 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的组织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节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三、召开交流座谈会
    第三节 “泉城之秋”系列音乐会的主办
        一、会演背景
        二、演出曲目的选拔推荐
        三、组织学术讲座和座谈会
第四章 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
    第一节 张凤良对演出团体的评论
        一、对前卫歌舞团的评论
        二、对省直艺术团的评论
        三、对其它团体的评论
    第二节 对音乐家的评论
        一、对歌唱家的评论
        二、对演奏家的评论
        三、对作曲家的评论
        四、对指挥家的评论
    第三节 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一、张凤良音乐评论取得成就的历史原因
        二、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张凤良年表
    附录二 张凤良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男女合校压力下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研究(196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压力初起:女子学院边缘生存(1960-1971)
    (一)男女合校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女子学院跌落低谷
二、压力固化:女子学院缓冲调整(1972-1981)
    (一)男女合校教育的合法化
    (二)女子学院调整应对
三、压力变动力:女子学院特色形成(1982-2000)
    (一)男女合校教育的继续推进
    (二)女子学院特色凸显
四、压力长存:女子学院机遇探寻(2001-2019)
    (一)男女合校教育的挑战常在
    (二)女子学院在新世纪的机遇
结语
    (一)坚定“服务女性”的办学理念是美国女子学院发展的核心
    (二)支持性与包容性的教育环境是美国女子学院发展的保障
    (三)文理教育与领导力教育相互融合是美国女子学院发展的支柱
    (四)历史与现实因素是美国女子学院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三)网络资源
后记

(7)延边州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延边州L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1 理论基础
    2.2 实践依据
第三章 延边州L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 L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认识的现状调查
第四章 延边州L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讨论
    4.1 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的现状的一般情况分析与讨论
    4.2 不同教师群体对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认识差异分析与讨论
    4.3 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的现状的一般情况分析与讨论
    4.4 不同学生群体对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认识差异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
附录B: 学生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8)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推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节 第一次女权运动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第三节 大学的改革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第四节 社会人士积极推动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美国白人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非洲裔与土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为第二次女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制约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
    第二节 两性不平等现象严重
    第三节 少数族裔女性受歧视现象严重
    第四节 传统的性别意识强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疆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现状研究及建议 ——以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基本概念
        1.2.2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概况
        1.2.3 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学概况
        1.2.4 阿勒泰地区双语教育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国外双语教学研究状况
        1.4.2 国内双语教学研究状况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2.1 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2.2.2 访谈提纲设计情况
    2.3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结果及分析—双语教师
        2.5.1 化学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2.5.2 教师视角下的化学双语教学情况
        2.5.3 化学教师双语培训情况
        2.5.4 化学教师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2.5.5 化学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2.5.6 学校双语教学情况与教学条件
    2.6 研究结果及分析—双语班学生
        2.6.1 双语班学生基本情况
        2.6.2 学生视角下的化学双语教师教学情况
        2.6.3 学生用双语学化学情况
        2.6.4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2.6.5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2.6.6 学生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2.7 研究结果及分析—哈萨克语班学生
        2.7.1 哈萨克语班学生基本情况
        2.7.2 哈萨克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
        2.7.3 哈萨克语班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认识
        2.7.4 哈萨克语班学生学习化学情况
        2.7.5 哈萨克语班学生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态度
3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化学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 师资配置的结构问题
        3.1.2 双语教师语言水平问题
        3.1.3 双语化学师资力量问题
        3.1.4 双语教师的“单语”课堂趋势问题
        3.1.5 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态度问题
        3.1.6 双语教师培训问题
        3.1.7 化学双语教材编写问题
    3.2 学校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2.1 学校课时安排问题
        3.2.2 化学双语教研活动问题
        3.2.3 双语班模式选择问题
        3.2.4 学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和支持方面的问题
        3.2.5 双语教学设备与校园汉语学习环境问题
    3.3 双语班学生在双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3.1 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问题
        3.3.2 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问题
        3.3.3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问题
        3.3.4 学生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问题
        3.3.5 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心里负担问题
        3.3.6 家长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能否帮助学生双语学习方面的问题
    3.4 哈萨克语班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和兴趣问题
4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的对策建议
    4.1 学校进一步重视双语教学工作,以提高阿勒泰地区化学双语教学质量
    4.2 学校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模式
    4.3 学校合理调配双语教师资源
    4.4 提高双语培训的力度和质量,“培养哈汉兼通”的双语教师
    4.5 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认识
    4.7 学校要合理安排化学课时量
    4.8 学校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与指导工作
    4.9 教材的编写应从学生的汉语基础出发
    4.10 改善教学设备与创设良好双语学习的氛围
结论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10)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研究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发挥合校并馆优势,促进GALIS地区中心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美国高等女子学院课程制度研究 ——以三所“七姐妹”女子学院为例[D]. 陈越. 扬州大学, 2021(09)
  • [2]已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叙事研究 ——以十二位转岗教师为例[D]. 李景. 喀什大学, 2021(07)
  • [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D]. 侯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扬结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D]. 刘一览.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6]男女合校压力下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研究(1960-2019)[D]. 陈仁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7]延边州民族联合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延边州L学校为例[D]. 孙越. 延边大学, 2017(01)
  • [8]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D]. 晏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新疆哈萨克族中学化学双语教学现状研究及建议 ——以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中学为例[D]. 阿力达克·纳斯依.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10]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发挥校库合一优势推进GALIS区域中心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