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斓[1](2010)在《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健康的概念也从“没有病就是健康”向“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从负向到正向,也从单一地关注健康状况扩大到关注健康影响因素以及由于健康不佳导致的各种损失。但是,与此同时,现有的健康评估却仍然集中在对死亡或疾病资料的描述上。因此,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部门基本职责之一的健康监测与评估需要一套能够与现行健康概念相一致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充分了解影响人群键康的自然、社会、行为等因素以及相应的人群健康状况、特征和变动趋势,明确社区人群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予以指导,达到创造一个适应所有人健康成长的健康环境的目的。目的1.构建一套统一、规范、可行的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2.将此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试用,评估朝阳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并提出建议。3.检验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三阶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和政府相关文件分析及专家访谈,根据现有人群健康/疾病状况、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结果指标的种类及特点,构建人群健康指标的初步框架;第二步,通过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对该框架内的指标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人群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第三步,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的健康进行试评估,找出该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为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行动提出建议。结果1.本研究初步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群健康评估体系的框架和指标草案。包括: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以及健康健康/疾病后果三个层面下的26个可测量指标。2.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内遴选了27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的平均从业年限为24.11±6.73年。两轮咨询的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6.30%和88.89%,提出额外修改意见率分别为46.15%(12/26)和25.00%(6/24),两轮反馈时间分别为5.38±4.77天和6.91+5.05天,反馈时间经t检验(t=0.293,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7(χR2=182.6,p<0.05)和0.357(χR2=260.7,p<0.05),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显着性,且第二轮大于第一轮,说明专家意见逐步趋于一致。3.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本研究最终建立的中国城市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分别为: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健康/疾病后果;二级指标9个,分别为:环境因素、个人行为因素、医疗资源及服务、发病/患病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人均医疗费用、年因病(伤)缺勤天数、其它健康指标。三级指标27个,分别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生活饮用水抽样监测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人口率、人均住房面积、吸烟率、饮酒率、超重和肥胖率、锻炼率、慢性病知晓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政府预算卫生费用、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肺结核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恶性肿瘤患病率、精神疾病患病率、粗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伤害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自评健康良好率。可测量的指标总共30个(含27个三级指标和3个二级指标)。4.使用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进行健康评估,得出如下结果:第一,健康影响因素方面,朝阳区人口规模增长快、素质高、结构老龄化;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严峻挑战;居民吸烟、饮酒、身体活动不足等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高;第二,健康/疾病状况方面,区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居民死亡率基本稳定,主要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形势严峻;居民期望寿命稳步提高,但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明显。第三,健康/疾病后果方面,慢性病与伤害是造成朝阳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确立的中国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应用中,较易和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个数为25个(83.33%)(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19个,分别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生活饮用水抽样监测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人口率、人均住房面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政府预算卫生费用、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肺结核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粗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伤害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占总指标数的63.33%。较易获得数据的指标6个,分别为:吸烟率、饮酒率、超重和肥胖率、锻炼率、慢性病知晓率、糖尿病患病率,占总指标数的20.00%)。说明本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具有文献研究基础扎实、遴选专家代表性好、采取多种咨询方法提高专家应答率的优点。通过本研究确立的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可操作性较好。使用该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结果全面,涉及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和健康/疾病后果等方面,数据详寒,为朝阳区公共卫生及其它健康相关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中国城市社区的人群健康评估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较好的指标体系。
吴云鹏[2](2009)在《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对学龄前脑瘫(CP)儿童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在特殊教育与常规康复基础上介入头穴丛刺脑超替代疗法后的疗效变化情况,为临床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综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P儿童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与特殊教育,两组分别为:运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特殊教育为治疗组,常规进行特殊教育与康复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24周随访时对两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智力水平、事件相关电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从而观察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学龄前CP儿童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情况。结果1.粗大运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结果中,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4周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P300潜伏期及波幅检测中,治疗12周与24周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智力评估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与24周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常规康复与特教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康复结合特教的治疗方法。2.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常规康复与特教的治疗方法能够缩短患儿P300的潜伏期,提高波幅。
白旭晶[3](2008)在《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听力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库资料和太原市城区老年人听力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得出山西省听力残疾的分布、致残相关因素(重点是调用数据库调查人口基本状况、听力残疾人口基本状况、听力残疾和多重听力残疾分年龄、城乡、性别的听力残疾等级、主要致残因素)、康复建议-康复形式等数据,以太原市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残疾调查为补充,进一步对山西省的听力致残因素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符合省情的听力残疾防治规划建议。目的:(1)描述全省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群及地区分布特征;(2)对山西省听力残疾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3)针对山西省特有的听力残疾状况,对听力残疾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1)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山西省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山西省被抽中调查小区内的常住的人口。本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山西省抽取22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共176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山西省共调查了22297户,调查的抽样比为2.23‰。发现听力残疾957人。(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山西省数据库资料分析:重点分析内容是山西省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的绝对人数及现患率;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按年龄、职业、性别、城乡及地区的分布;听力残疾因素归类分析;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分析;运用SPSS13.0,通过对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库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并与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随机抽取太原市城市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876名,采用LK-1助听评估仪分别测两耳0.5kHz、1kHz、2kHz、3kHz和4kHz听阈;查12小时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取听力较好耳0.5kHz、1kHz、2kHz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听阈,分别以平均听阈、3kHz听阈及4kHz听阈作为应变量,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累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1)描述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年龄、职业、性别分布特点。调查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大,人群现患率有不断增大趋势(χ2=2298.002,p<0.05),60岁以上的听力残疾人占到听力残疾总人口的69.70%;男性现患率与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05),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残疾男女性别现患率有差异(χ2=10.529,P<0.05),对太原市区60岁以上听力残疾调查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现患率高于女性(χ2=30.268,P<0.001);随文化程度的增高,人群现患率逐渐减小(χ2=631.041,p<0.05);太原市区60岁以上老年人随收入的增高听力现患率增高(χ2=8.597 ,p<0.05),3kHZ听阈(F=4.563, P<0.05)及4kHZ听阈组(F=6.5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山西省听力残疾分布显示临汾、晋中和阳泉人群现患率高于其他地市,特别是临汾市的现患率最高,为2.85%,远高于全省抽样调查的人群听力现患率1.28%。全省的听力残疾人中有23%是城镇居民,77%是农村居民。听力残疾城市现患率为0.84%,农村为1.52%,农村显着高于城市(χ2=61.8396,P<0.05),城村听力残疾现患率总体上有差别。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山西省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是听力现患率为1.48%,占所有残疾构成的33.31%, 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山西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28%,占所有残疾构成的21%。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听力残疾数量上升,比率下降。(2)听力残疾原因归类分析。疾病是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因素(占所有致残原因的69%),其次是原因不明,占15%;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占4%。调查发现,0-17岁与60岁以上的听力残疾人的致残原因明显不同,0-17岁主要是由于药物中毒和原因不明(各占22.73%)、遗传(占18.18%)、母孕期病毒感染和中耳炎(各占13.64%)。60岁以上听力残疾致残原因主要为老年性耳聋(占66.49%),其次为中耳炎(占9.72%)和原因不明(占8.48%)。在城市和农村排在前三位的病因都为老年性耳聋,原因不明性耳聋和中耳炎;致残原因农村构成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音和爆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对太原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听力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高血压组平均听阈(t=-2.240,P<0.05)、高血糖组平均听阈(t=-2.556,P<0.05)、高甘油三脂组的平均听阈(t=-2.715,P<0.05)、高胆固醇组的平均听阈(t=-3.106,P<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组的平均听阈(t=-2.580,P<0.05)及3kHz听阈(t=-2.294,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8.552, OR95%CI:9.375~75.477)、男性(OR=6.742, OR95%CI:3.288~8.475)、高血糖(OR=1.520, OR95%CI: 1.002~2.096)、高胆固醇(OR=1.451, OR95%CI: 1.024~4.386)和高甘油三酯(OR=2.334, OR95%CI:1.120~4.717)是听力损失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3)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分析。山西省的康复形式以机构康复为主,社区家庭康复为辅;康复内容以医疗服务为主,康复训练为辅。听力残疾人需求第一位是辅助器械(占40%),第二位是医疗服务与救助(占27%)。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听力残疾人与1987年相比,总数有所增加,年龄结构向老龄化发展。但是山西省听力残疾性别现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听力残疾随年龄的增加现患率逐渐上升,75岁是听力现患率的患病率拐点,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选取的75岁以上人群大都身体健硕,导致听力残疾现患率下降;听力残疾随收入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为随着收入的增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相对应的体检的机会也较多,更能及时的发现听力损失;听力残疾主要的原因为耳毒性聋、老年性耳聋、原因不明性耳聋和中耳炎等。此外,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高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也是听力残疾的致残相关因素,预防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对延缓听力损失,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耳毒性聋和原因不明是0-17岁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我省的药物中毒致残和母孕期病毒感染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很多,需引起政府的重视,对山西省的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还要加强监管,以降低其致残影响,做好孕前、孕期耳聋预防,减少新生儿听力出生缺陷。60岁以上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性聋,应对此病加以积极预防。在康复需求方面,无论康复形式还是康复内容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的满足还相差很远,要满足不同等级的听力残疾人的不同需求,还是我们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
孟繁星[4](2008)在《痉挛型小儿脑瘫SPR术后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观察在于探讨针推法对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对针推法的疗效及优势进行探讨,进一步拓展临床治疗思路,提高中医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行SPR手术治疗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治疗组(针推法)、对照组(Bobath法),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二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年龄、性别与有效率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年龄与疗效关系的观察中,不同年龄的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针推法在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及意义。针推法是治疗SPR术后痉挛型脑瘫行之有效的方法,且疗效优于Bobath法。小儿脑瘫的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效果与性别没有直接关系。
胡传来[5](2008)在《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从体格、生理、神经心理、社会适应、家庭功能和主观体验等多个领域分年龄段对0~12岁低出生体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并构建低出生体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安徽省铜陵市和合肥市已建立的出生队列,排除双胎、死胎和出生缺陷者后共获得满足条件的低出生体重儿童687例,最终随访到404例,其中男童210例,女童194例,平均出生体重为2032.2克。按照1:1匹配在同队列中选择同性别和出生日期相近的正常出生体重儿童404例作为对照进行随访调查,各儿童的家长也加入到研究中。通过问卷和量表收集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环境、儿童行为与社会适应水平、家庭结构、功能与经济状况、家长生命质量和儿童主观生命质量信息,同时利用测评工具获取儿童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水平等现况数据。在文献综述产生儿童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评价的初选领域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遴选并确定了6个领域作为构建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框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年龄段各领域的权重。各领域下根据指标属性分别进行归一化后标准化和主成分分析标准化作为各领域的综合得分。根据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各领域的权重,对各领域综合得分进行加权,获得各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最后经判别分析,验证综合评价模型对训练样本的评价效果。结果低出生体重(LBW)和正常出生体重(NBW)儿童在3岁前均出现身长/身高生长高峰,于3岁后增长趋缓,LBW组儿童的身长/身高始终低于NBW组;男女童的身长/身高和体重增长特征基本一致。LBW组和NBW组儿童6岁前体重呈现平缓增长特点,6岁后体重增加有增速趋势,但12岁前LBW组儿童的体重总体上始终低于NBW组;6岁前LBW儿童中下/下等水平体重和身长/身高的发生率均高于NBW儿童。LBW儿童0~5岁间头围均低于NBW儿童,LBW组儿童在1岁前头围出现明显的赶上生长,1岁后增长速度放缓,到6岁左右头围基本赶上NBW组儿童水平,男女童头围增长特征基本一致。社会心理领域: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显示0~6岁LBW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发育各个能区均低于NBW组,尤以女童明显。韦氏智力量表测量显示7~12岁LBW组儿童在木块图、图形拼凑分测验量表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分上均低于NBW组儿童,尤以女童明显。社会适应方面:0~6岁组LBW儿童在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集体活动、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标准总分总体上均低于NBW组,尤以女童明显。对LBW组和NBW组儿童家庭功能的评价结果显示,仅在6~12岁LBW男童组家庭在角色和行为控制上的得分低于同性别对照组。家长生命质量方面0~6岁LBW组家长仅在环境维度得分总体上低于NBW组家长,差别主要表现在女童组家长。对7~12岁LBW儿童与同龄NBW儿童主观体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成份、情感成份和总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层次分析法评定,0~3岁年龄段体格、生理、神经心理、社会适应、家庭功能和主观体验领域的权重分别为0.3583、0.2441、0.1613、0.1119、0.0739和0.0504;4~6岁年龄段分别为0.3858、0.2516、0.1574、0.1026、0.0616和0.0411;7~12岁年龄段分别为0.4340、0.2488、0.1465、0.0920、0.0505和0.0281。不同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综合评价效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进入0~3岁评价模型的领域有体格发育、生理、神经心理和社会适应4个领域,进入4~6岁评价模型的包括生理、体格发育、神经心理领域,进入7~12岁评价模型的有生理、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和主观体验领域。能力等水平均低于同龄正常出生体重儿童,并以女童更为明显;而在家庭功能、家长主观生命质量和儿童主观体验方面仅有个别维度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专家咨询法遴选评价领域,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对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可行,可为制定低出生体重儿童适时干预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张弛,王俊,汤庆娅,严志龙,潘伟华,余世耀,施诚仁[6](2008)在《出生畸形低体重儿围手术期处理十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10年来外科畸形低体重儿的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外科畸形低体重新生儿的治愈率提供资料。方法1996年1月~2006年8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收治的外科畸形低体重儿共104例,男69例,女35例,平均出生体重(2244±261)g(1040~2490g),平均胎龄36周。分为2000年前(A组)共34例,2001年后(B组)共70例。结果外科畸形低体重儿占同期收治新生儿的9.5%,总治愈率为67.3%。41例患儿应用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2d,45例患儿应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平均TPN应用时间9.5d。A组的治愈率为58.8%,12例患儿应用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3.2d;7例患儿应用TPN,平均应用TPN时间7.5d。B组的治愈率为71.4%,29例患儿应用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8.4d;38例患儿应用TPN,平均应用TPN时间19.4d。比较两组的发病率、治愈率和围手术期的基本处理,两组在治愈率、机械通气和TPN的使用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TPN平均应用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合理、规范、有效的呼吸管理和营养支持,可以提高低体重儿畸形的治愈率。
王巍[7](2006)在《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脑性瘫痪(cerebral pasly,CP)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听觉障碍常被忽略。为了能进一步的研究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对484例脑瘫患儿进行了听力学检查,并对造成听力损失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使脑瘫患儿的听力损失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方法: 我们调查了2005年1~12月于我院脑瘫科病房住院的所有脑瘫患儿的病因,分析脑瘫患儿脑瘫类型,全部患儿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并对其中部分听力损失患儿给于耳声发射及声导抗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结果: 1、484例脑瘫患儿ABR检查结果分析,异常160例,占33.06%,不同类型、不同病因所致的脑瘫听觉损伤的发生率不同。其中严重窒息、早产、黄疸是造成患儿脑瘫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2、本结果显示痉挛型脑瘫患儿听力损失情况(83.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手足徐动型次之。 3、本研究显示脑瘫患儿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17:1),性别差异对于听力损失的影响尚不确定。 4、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小ABR异常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异常率呈下降趋势;12个月以内患儿异常率明显高于25个月龄后患儿。12个月以内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程度逐渐减轻;但13月龄后患儿程度变化却恰恰相反。
吴君[8](2005)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足月胎儿体重预测》文中提出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在产科临床监护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妊娠阶段准确估计胎儿体重对判断胎儿是否属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巨大胎儿(LGA),还是正常胎儿,分娩前正确制定分娩计划,减少母婴并发症等都十分重要。自70 年代末期以来,随着超声技术应用于产科,利用B 超测量胎儿各项生物指标来估计胎儿体重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手段。国内外学者在应用B 超预测胎儿体重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大多采用的是数理统计的方法,即利用回归分析的手段建立起回归方程,但是回归方程的预测准确率低、重复性差,影响了它们的临床使用。近年来,在医疗辅助诊断与决策方面,兴起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来处理大量的、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医学信息,从中进行分析、推理、分类识别、预测等。本研究采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取代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胎儿体重。首先,对从四川大学华西附属第二医院采集到的109 例样本数据,从线性与非线性、单参数与多参数等方面,多角度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和回归分析,并最终得到四个非线性回归方程,获得了较好的预测准确率(符合率),最高达到了75%。这四个方程模型较好地描述了胎儿发育的全过程,所选参数覆盖了胎儿的头部、四肢、腹部、皮下脂肪的堆积和肝糖元的存储等生理变化情况。然后采用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BP 网络)方法,通过三种处理方式来验证BP 网络预测结果,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结果,无论何种方式都达到了80%以上的符合率,最高达到95%。在分组训练验证中,训练组预测符合率达89.77%,平均绝对误差104.22 克,平均相对误差3.24%;
施诚仁,蔡威,王俊,杨祖菁,王扞平,葛莉,张弛,潘伟华[9](2005)在《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新途径—产房外科的可行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的一种新途径 ,即产房内外科纠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及对近期开展的2例临床外科纠治病例的治疗进行可行性分析。例1 :1例巨大脐膨出儿孕妇产前34周经B超及MRI得到明确诊断 ,因预估脐膨出腹壁缺损范围达7cm ,故产房剖腹产后即行全身评估 ,同时插胃管及渐加压将脱出内脏回纳腹内 ,2h后I期手术修补成功。例2 :34周孕妇产前B超诊断胎儿腹部有巨大囊肿 ,36周胎儿囊肿缩小 ,腹水增加 ,阴囊增大、积水5cm×5cm ,提示囊肿破裂。遂决定37周行剖腹产终止妊娠 ,患儿体重3800g,经全身评估后剖腹探查发现回肠闭锁 ,近端肠管穿孔 ,弥漫性胎粪腹膜炎 ,但未形成钙化灶 ,右阴囊积液。行部分肠段切除 ,近端小肠造瘘 ,远端Bishop术式端侧肠吻合 ,囊肿壁切除 ,阴囊及腹部引流。结果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结论①产房内外科纠治畸形手术是可行的。②产房外科优点在于外来感染机会少 ,属零转运 ;胃肠道气体少对腹壁缺损关闭有利 ;及早干预去除病因 ,中断了病理状态进一步发展 ;越早手术切口疤痕反应小 ,及早纠治畸形消除了家长精神上痛苦。
施诚仁[10](2002)在《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正常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28天这一阶段内的婴儿,胎龄满37周,即259天以上,出生体重超过2500g,无任何疾病。新生儿期是胎儿的继续。胎儿出生后其解剖生理功能需要进行适应宫外生存的重大调整。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婴儿称为未成熟儿
二、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表目录 |
内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问题 |
第三节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和设计流程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设计流程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人群健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 文献研究 |
1.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 |
2. 人群健康指标体系的应用 |
2.1. 数据收集 |
2.2.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质量控制 |
第四节 统计分析 |
第五节 伦理学考虑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文献研究与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1. 文献研究情况 |
2. 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二节 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第三节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1. 专家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权威程度 |
2. 指标筛选结果 |
2.1 指标的保留、删除和修改 |
2.2 指标的增加 |
第四节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1. 专家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权威程度 |
2.指标筛选结果 |
2.1 指标的保留、删除和修改 |
2.2 指标的增加 |
3. 两轮指标的筛选变化比较 |
4. 两轮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程度 |
第五节 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
第六节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七节 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应用 |
1. 北京市朝阳区概况 |
2. 北京市朝阳区人群健康评估 |
2.1. 健康影响因素 |
2.1.1. 环境因素 |
2.1.1.1 空气质量 |
2.1.1.2 饮水安全 |
2.1.1.3 食品安全 |
2.1.1.4 家庭可支配收入 |
2.1.1.5 教育 |
2.1.1.6 住房 |
2.1.2. 个人行为 |
2.1.2.1 吸烟情况 |
2.1.2.2 饮酒情况 |
2.1.2.3 超重和肥胖率 |
2.1.2.4 身体活动 |
2.1.2.5 慢性病知晓率 |
2.1.3. 医疗资源及服务 |
2.1.3.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2.1.3.2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
2.1.3.3 政府预算卫生费用 |
2.2. 健康/疾病状况 |
2.2.1. 发病/患病率 |
2.2.1.1.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
2.2.1.2. 肺结核发病率 |
2.2.1.3. 高血压患病率 |
2.2.1.4. 糖尿病患病率 |
2.2.1.5. 恶性肿瘤患病率 |
2.2.1.6. 精神疾病患病率 |
2.2.2. 死亡率 |
2.2.2.1. 粗死亡率 |
2.2.2.2. 孕产妇死亡率 |
2.2.2.3. 婴儿死亡率 |
2.2.2.4.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2.2.2.5. 伤害死亡率 |
2.2.3. 其它健康指标 |
2.2.3.1. 平均期望寿命 |
2.2.3.2. 自评健康良好率 |
2.3. 健康/疾病后果 |
2.3.1. 潜在寿命损失 |
2.3.2. 人均医疗费用 |
2.3.3. 年因病(伤)缺勤天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北京朝阳区人群健康评估的主要发现和建议 |
1. 关于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1.1 人口规模增长快、素质高、结构老龄化 |
1.2 城市环境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
1.3 居民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高 |
2. 关于健康/疾病状况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2.1 传染病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 |
2.2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形势严峻 |
2.3 居民死亡率基本稳定,主要死因仍以慢性病为主 |
2.4 居民期望寿命稳步提高,但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明显 |
3. 关于健康/疾病后果方面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优势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部分美国、加拿大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汇总 |
附录二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三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四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咨询组专家名单 |
附录五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附录六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七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死因顺位(rank of causes ofdeath)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对照表 |
附录八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死因分类ICD-10编码和全球疾病负担统计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索引 |
(2)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
(一) 概况 |
(二) 脑瘫的病因学研究 |
(三) 脑瘫的病理 |
二、脑瘫的测评情况 |
(一) 脑瘫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情况 |
(二) 脑瘫的认知功能测试情况 |
三、脑瘫儿童的治疗研究进展 |
(一) 脑瘫的现代康复手段 |
(二)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
(三) 综合疗法在脑瘫中的应用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 |
(二) 两组智力水平 |
(三) 两组P300检测结果 |
(四)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
讨论 |
一、脑瘫康复评定方法 |
(一) 运动功能评价 |
(二) 日常生活活动评价 |
(三) P300潜伏期及波幅检测 |
(四) 智力水平评价 |
二、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方案选择依据 |
(一) 头穴的经络学基础 |
(二) 头穴的现代研究进展 |
(三) 具有可行性 |
三、脑部超声波治疗的方案选择依据 |
(一) 超声波治疗原理 |
(二) 脑部超声波对脑瘫儿童治疗的研究机理 |
四、教育康复在脑瘫中的应用 |
五、综合康复治疗的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 |
1.1 调查基本情况 |
1.2 调查工作的实施和质量控制工作的评价 |
1.3 山西省听力残疾人分布特征 |
第二章 听力残疾的致残相关因素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康复需求现状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听力残疾分布特点 |
4.2 致残原因 |
4.3 康复现状特点 |
4.4 听力残疾预防及康复规划建议 |
4.5 本论文的创新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听力残疾预防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一 听力残疾预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二 听力残疾预防的历史及现状 |
三 听力残疾的分级 |
四 听力残疾病因研究进展 |
五 听力残疾预防的主要措施 |
六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痉挛型小儿脑瘫SPR术后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病因病理 |
1.2 脑瘫分型及表现 |
1.3 治疗进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运动疗法 |
1.3.3 作业疗法 |
1.3.4 药物治疗 |
1.3.5 矫形支具的辅助治疗 |
1.3.6 物理治疗 |
2.中医药研究进展 |
2.1 中医古籍对脑瘫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2.1 先天因素 |
2.2.2 后天因素 |
2.3 中医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进展 |
2.4.1 针灸治疗 |
2.4.2 推拿按摩治疗 |
2.4.3 中药治疗 |
3.SPR 手术与小儿脑瘫的关系 |
3.1 SPR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机理 |
3.2 SPR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
3.3 手术方法 |
3.4 SPR术后肌张力的变化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指标检测与评定 |
2.4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4.1 关于SPR手术 |
4.2 关于针推康复治疗 |
4.3 关于针推法对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知情同意书 |
(7)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部分 |
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分析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足月胎儿体重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设想 |
1.1 医学背景 |
1.1.1 超声影像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
1.1.2 胎儿生长发育过程 |
1.1.3 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生理指标 |
1.2 B 超预测胎儿体重的处理方法 |
1.2.1 单参数回归分析 |
1.2.2 多参数回归分析 |
1.3 回归方法预测胎儿体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设想:用神经网络方法代替回归方程预测胎儿体重 |
2 回归分析预测胎儿体重 |
2.1 回归模型介绍 |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2.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2.1.3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
2.2 单参数回归分析与讨论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超声参数对胎儿体重的影响 |
2.2.3 预测体重值的评价 |
2.3 回归分析预测胎儿体重 |
2.3.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
2.3.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2.3.3 非线性回归方程 |
2.3.4 新的非线性模型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预测胎儿体重 |
3.1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
3.1.1 误差规则与梯度下降算法 |
3.1.2 BP 网络的学习算法 |
3.2 基于BP 神经网络预测胎儿体重 |
3.2.1 BP 网络映射关系 |
3.2.2 处理方式1 的结果 |
3.2.3 处理方式2 的结果 |
3.2.4 处理方式3 的结果 |
3.3 讨论 |
3.3.1 处理方式1、2、3 的结果比较 |
3.3.2 神经网络方法和回归方程预测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应用软件实现 |
5 全文总结 |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列表 |
发表论文列表 |
参加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9)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新途径—产房外科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一、产房外科的条件 |
二、病例介绍 |
结果 |
讨论 |
一、产房外科的可行性分析 |
二、产房外科的优点 |
(10)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分类 |
二、未成熟儿体液特点 |
三、未成熟儿体温调节 |
四、未成熟儿的循环与呼吸 |
五、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的脆弱性 |
六、小儿外科医师应不断努力研究探索,提高未成熟、低体重外科患儿的生存率 |
四、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张斓.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02)
- [2]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D]. 吴云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3]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D]. 白旭晶.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2)
- [4]痉挛型小儿脑瘫SPR术后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D]. 孟繁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5]低出生体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D]. 胡传来.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6)
- [6]出生畸形低体重儿围手术期处理十年回顾[J]. 张弛,王俊,汤庆娅,严志龙,潘伟华,余世耀,施诚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8(03)
- [7]脑瘫患儿听力损失的原因分析[D]. 王巍. 郑州大学, 2006(11)
- [8]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足月胎儿体重预测[D]. 吴君. 四川大学, 2005(08)
- [9]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新途径—产房外科的可行性[J]. 施诚仁,蔡威,王俊,杨祖菁,王扞平,葛莉,张弛,潘伟华. 临床儿科杂志, 2005(02)
- [10]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外科丞需注意的若干问题[J]. 施诚仁. 临床儿科杂志,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