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7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火文,吴昊,谢远龙,蔡林,雷军[1](2020)在《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6 月至 2018 年6 月,在我院经治的 20 例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男 9 例,女 11 例,年龄 20~63 岁,平均43.3 岁;胸段 13 例,腰段 7 例,合计胸腰段 20 例。手术治疗 15 例,保守治疗 5 例。比较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键肌肉力量 0~5 级评分、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脊髓功能状态。结果根据 Nabors 分型,Ia 型 13 例,II 型 7 例。15 例行囊肿切除术,4 例无明显手术适应证者行保守治疗,1 例拒绝手术。13 例腰背部疼痛者 VAS 评分,术前 (5.60±2.05) 分,术后 (1.67±0.60) 分,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4 例肢体放射性疼痛者 VAS 评分,术后 VAS (2.00±0.70) 分,较术前 (6.75±0.82) 分,显着降低 (P<0.05)。2 例肢体无力者,术后肌力提高1~2 级。1 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术后 JOA 评分 (3 分) 较术前 (2 分) 提高。术后随访,脊髓功能状态据 McCormick 分级,都达到 I 级。随访 MRI 检查未见囊肿复发。X 线未见脊柱畸形等情况。结论 MRI 是诊断硬膜外囊肿的首选,术前明确囊肿定位,术中尽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尽可能将囊肿完整切除,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陈勇[2](2019)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分析影响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此类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并为临床诊疗过程中防治复发提供参考。病例资料和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收治的141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资料,对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按性别、年龄、影像学表现、病变部位、大小、生物学特点、手术切除程度等指标分组统计,结合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复发率、复发风险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获得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1为剔除标准,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41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1:2.06。复发33例,复发率23.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均不影响术后复发,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变的复发率高于典型病变(38.1%:17.2%)且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典型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体积大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患者病变的平均体积为38.7±25.3 cm3,未复发病变的平均体积为25.3±23.2 cm3,体积较大的病变主要增加术后远期复发风险,其5年、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8%、16.5%。小脑幕上病变的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幕下病变(P<0.05),病变所在颅内间隙不同其术后复发风险明显不同(P<0.05)。侵袭性生长的病变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匍匐性生长的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手术不同程度残留导致术后复发风险增高、无进展生存期缩短(P<0.05),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大小及是否与周围神经血管粘连。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是否典型、所在颅内间隙及手术的切除程度。影像学表现非典型病变的复发风险是典型病变的5.966倍;脑实质内病变的复发风险最高,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内、脑室内及硬膜外/下病变;手术残留少量瘤体的术后复发风险是全切后的3.681倍,而残留部分包膜术后复发风险较全切无显着增高(HR=1.078,P>0.05)。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术后复发多见于非典型影像学表现、脑实质内病变、手术残留瘤体的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程度为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手段,但手术残留部分包膜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文泽贤[3](2017)在《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显微封堵治疗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骶管Tarlov囊肿(Sacral Tarlov cysts,STc)的发病率较高,约1.5%-13.2%,其位于骶管内骶神经根;因其压迫骶神经根,可导致患者骶尾部、会阴部疼痛或感觉不适,坐骨神经痛,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抑郁。既往常误认为不需治疗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因此,处理该病的关键在于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核磁共振成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得以诊断。近年来,关于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其治疗方式多样,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最佳的治疗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因各研究的纳入标准、手术指征、样本量、评价标准、随访时间等各不相同,故无法对各种治疗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目前对囊肿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尚无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指征的把握缺乏科学的评判依据;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同样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总结,提出相应的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目的本研究采用显微填塞封堵的手术方式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并采用“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 neurologic deficits,ESSTCND)”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旨在对该手术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72例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组23例,女性组49例;单发组37例,多发组35例。患者平均年龄44.9岁,其中男性组、女性组、单发组、多发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9.3、44.6、41.8、44.1岁。手术方法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骶管Tarlov囊肿自体脂肪、纤维蛋白胶显微填塞术。采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制定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SSTCND)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方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治疗有效定义为获得―优秀‖和―良好‖的治疗结果。优秀: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60%;且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良好: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25%;且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组内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不同疗效等级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患者囊肿主要位于S1-S3椎体平面,平均体积12.5ml,其中男性组、女性组、单发组、多发组平均体积分别为14.7、10.4、13.2、12.3ml。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中位ESSTCND评分分别为62.5(16.7)、25.0(18.5)、25.0(16.7)、25.0(20.8)分;其中男性组分别为62.5(12.5)、25.0(12.5)、25.0(25.0)、25.0(30.1)分;女性组分别为62.5(16.7)、25.0(20.8)、25.0(17.8)、25.0(20.3)分;单发组分别为62.5(20.9)、25.0(25.0)、25.0(19.8)、25.0(20.8)分;多发组分别为62.5(16.7)、25.0(12.5)、25.0(25.0)、25.0(21.9)分。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疼痛中位NRS评分分别为6(2)、1(2)、1(2)、1(3)分;其中男性组分别为6(3)、1(2)、1(2)、1(3)分;女性组分别为6(1.25)、1(2)、1(2)、2(3)分;单发组分别为5(3)、1(2)、1(2)、1(3)分;多发组分别为6(1)、1(2)、1(2)、2(2.5)分。患者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90.3%、73.4%;其中男性组分别为95.6%、91.3%、75.0%,女性组分别为93.9%、89.8%、72.7%,单发组分别为91.9%、89.2%、68.8%,多发组分别为97.1%、91.4%、78.1%。各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ESSTCND评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均P<0.01)。患者术后3-6年治疗有效率低于术后2周、术后1年(均P<0.05),术后1年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其中女性组和多发组患者尤为明显,男性组治疗有效率随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3-6年的不同疗效等级组内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单发组和多发组在年龄、病史、随访时间、囊肿体积、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疼痛NRS评分、手术前后神经功能障碍(ESSTCND)、术后治疗有效率这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填塞囊肿并阻断其与蛛网膜下腔的沟通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采用的―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ESSTCND)‖简单、全面、有效,能客观的评价神经功能障碍及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骶管Tarlov囊肿显微填塞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有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王业辉,池雷霆[4](2015)在《骶管内囊肿的外科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骶管内囊肿是一诊断容易、治疗较棘手的疾病,其引起的腰骶部、会阴部疼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近3年来国内外有关骶管内囊肿较为有突破性的临床治疗方式报道较少。目前,骶管内囊肿形成机制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和创伤继发性,大多数学者更趋向先天发育性,而单向瓣膜样闸门机制是目前解释囊肿导致临床症状的最好假说。在诊断措施上,首选MRI,在诊断分类、命名上,因为骶管内囊肿起源不明确,故较为混乱,诊断缺乏主动性。外科治疗是
黄洪,储辉,陈君[5](2012)在《骶管囊肿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骶管囊肿是指发生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Tarlov1938年首次在30例尸体解剖中发现,后来片冈治(1972年)将其统称为骶神经根囊肿。由于现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MRI的应用,使得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腰腿痛患者的MRI报告中提示骶管囊肿的
宋阳,陈家骅[6](2011)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占1%。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2]。骶管囊肿常有腰骶部钝痛、下肢乏力、沉重麻木等
宋阳[7](2011)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骶管囊肿是一种椎管内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发病机理不明。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过去由于症状不典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且受限于影像学检查手段等原因,所以容易漏诊及误诊。近年来,由于MRI检查的逐步普及,骶管囊肿在临床上诊断率日渐增高。治疗方法多样,保守治疗基本无效,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易致椎管内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术后复发等多种并发症,而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又名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是近年来经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是治疗骶管囊肿(sacral cyst)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它具有微创操作、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自2000年国内刘玉杰报道使用经皮穿刺骶管囊肿抽吸+生物蛋白胶封堵术治疗骶管囊肿后,国内很多医院开展此项微创手术治疗。我科自2008年开始使用此方法治疗骶管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组拟从骶管囊肿的成因入手,对微创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术中、后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防治。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形成机制;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G)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有临床症状骶神经根囊肿20例术前CT扫描,计算囊肿大致体积;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不同时间点抽取1、2、3管囊肿液进行常规和生化检查;穿刺过程中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Omnipaque),依据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是否相通分为A(n=12)、B(n=8)两组,通过Oswestry和VAS评分、MRI比较A、B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疗效;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预防过敏反应;术中、后了解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术中囊肿造影结果及囊肿液化验结果提示,囊肿分为A组(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B组(不相通型)。A、B两组之间氯、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及不同时间点比较P均<0.05),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注入造影剂及生物蛋白胶后生命体征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一月与术前、术后三天比较Oswestry、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随访,A、B组优良率分别为83.33%和87.5%,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行年龄、性别、体重、囊肿所在间隙、单(多)发、囊肿体积估测与疗效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术中出现血性囊液,抽不出囊液,骶神经根损伤,术后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不缓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囊肿分为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和不相通型两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FG治疗骶神经根囊肿,具有微创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王佰川,邵增务,吴宏斌,杨述华,吴永超,马智林,于鹏[8](2010)在《骶管蛛网膜囊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骶管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9年3月,分别采用切除棘突、椎板开窗摘除囊肿术(A组25例)和CT引导经皮穿刺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囊肿术(B组30例)治疗55例有临床症状的骶管蛛网膜囊肿患者。其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15~66岁,平均42.6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3.5年。囊肿部位:L5、S122例,S1、225例,S2、312例,S28例,骶前2例。囊肿大小为1.5cm×1.0cm~6.0cm×2.8cm。均经MRI检查确诊为骶管蛛网膜囊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囊肿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腰骶区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0.01)。5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1个月,平均23个月。A组术后均发生脑脊液漏,发生颅内感染2例,神经损伤3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8例;B组术后出现头痛、颈项僵硬等轻度脑膜炎征象3例,低热5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神经损伤除外)。A组术后6、7个月,B组术后7个月复查各复发1例,其中A组1例及B组1例再次行CT引导经皮穿刺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囊肿术,囊肿缩小或消失;余患者随访时均未见复发。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评分等级,A组疼痛改善优良率为64%,B组为100%;A组功能改善优良率为24%,B组为97%。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治疗骶管蛛网膜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骶管囊肿的一种较好选择。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炜[9](2007)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18例报告及文献综述)》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特点。方法本组18例均行腰骶部及骨盆X线平片检查,其中17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检查、7例行脊髓造影、4例行脊髓造影CT(CTM)扫描,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病临床误诊率为78%,X线诊断率17%,CT诊断率72%,MRI检查、脊髓造影、CTM扫描诊断率100%。18例均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硬膜外囊肿,椎管内型13例、椎管外型3例及混合型2例。随访1532个月,平均24个月,未发现症状加重和复发病例。结论骶部硬膜外囊肿为椎管内或椎管外通过颈口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硬膜外囊性肿物,临床和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季洪兵,郑春雨[10](2007)在《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诊断及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 R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表现特征及临床,采用2.0T磁共振扫描仪作T1WI和T2WI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其中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骶管内脊膜囊肿14例,根性囊肿6例。囊肿信号与脑脊液相同,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未见强化。结论:MRI是骶管内脊膜囊肿的最好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7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二、一般资料 |
三、临床表现 |
四、影像学检查 |
五、手术方法 |
六、随访与评价 |
七、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一、手术情况 |
二、近期临床疗效 |
三、随访结果 |
四、典型病例 |
讨 论 |
一、分类 |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三、治疗 |
(2)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显微封堵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文章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4)骶管内囊肿的外科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骶管内囊肿的发病机制 |
2骶管内囊肿的诊断 |
3外科治疗 |
4术后并发症 |
(5)骶管囊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解剖与发病机制 |
1.1 骶管囊肿相关解剖 |
1.2 骶管囊肿发病机制 |
2 分类及诊断 |
2.1 骶管囊肿的命名和分类 |
2.2 骶管囊肿的诊断 |
2.2.1 临床表现 |
2.2.2 影像学检查 |
2.2.3 脑脊液引流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方法的选择 |
3.2 手术治疗 |
3.2.1 传统手术 |
3.2.2 显微手术治疗 |
3.2.3 微创介入治疗 |
(6)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2 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
3 治疗方法 |
3.1 手术治疗 |
3.2 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治疗 |
3.3 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治疗的优缺点 |
4 疗效评价 |
5 围手术期的异常事件的防治 |
5.1 穿出血性囊液或穿不出囊液 |
5.2 抽出囊液的量以及注入生物蛋白胶的量和穿刺与抽吸技巧的关系 |
5.3 术后发热、头痛、呕吐 |
5.4 其他异常事件 |
5.5 术后症状不缓解和骶神经根刺伤 |
6 小结 |
(7)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标准 |
2.2 研究对象 |
2.3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患者的基本情况 |
3.2 两组囊肿液的成分分析 |
3.3 手术疗效 |
3.4 术中、后并发症调查 |
4 讨论 |
4.1 骶管囊肿概况 |
4.2 骶管囊肿的诊断 |
4.3 骶管囊肿的微创治疗 |
4.4 骶管囊肿术中、后并发症防治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骶管蛛网膜囊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患者纳入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骶管蛛网膜囊肿的起源 |
3.2 骶管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 |
3.3 骶管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式 |
(9)骶部硬膜外囊肿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18例报告及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临床表现 |
3.2 影像学表现 |
3.2.1 X线片 |
3.2.2 CT扫描 |
3.2.3 MRI检查 |
3.2.4 脊髓造影检查 |
3.2.5 其他 |
3.3 病理学表现 |
3.3.1 肉眼所见 |
3.3.2 镜下所见 |
3.4 鉴别诊断 |
(10)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诊断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骶管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7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 刘火文,吴昊,谢远龙,蔡林,雷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05)
- [2]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D]. 陈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显微封堵治疗研究[D]. 文泽贤. 第三军医大学, 2017(04)
- [4]骶管内囊肿的外科治疗现状[J]. 王业辉,池雷霆. 广东医学, 2015(07)
- [5]骶管囊肿研究进展[J]. 黄洪,储辉,陈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16)
- [6]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J]. 宋阳,陈家骅. 安徽医学, 2011(07)
- [7]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D]. 宋阳.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 [8]骶管蛛网膜囊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 王佰川,邵增务,吴宏斌,杨述华,吴永超,马智林,于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02)
- [9]骶部硬膜外囊肿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18例报告及文献综述)[J]. 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炜.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05)
- [10]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诊断及临床分析[J]. 季洪兵,郑春雨.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