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金信妍[1](2021)在《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易罹患的疾病之一,影响哺乳期妇女与婴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相当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当前研究认为乳汁微生物群系物种多样性降低伴随条件致病菌增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由于益生元或益生菌的疗效和安全性缺乏证据,指南药物推荐意见仍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应用所导致的耐药发生,及其对哺乳期妇女健康和婴儿早期发育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直接抑菌或间接调节微生物群系实现其抗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严格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仍有待深入研究,从微生物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有待开展。目的:(1)建立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药数据库,挖掘用药规律,为临床试验提供选药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蒲公英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药联合抗生素减少其应用的方案。(3)分析健侧、患侧和药物干预后患侧乳汁微生物群系组成和变化情况,探究发病相关物种及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建立当代医家治疗本病的中药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常用中药、统计其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挖掘常用药对和类方。(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三臂、抗生素对照、结局评价者盲法的随机平行临床试验。作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中心,拟纳入102名受试者,按照1:1:1比例分配到蒲公英颗粒组、头孢地尼胶囊组和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联合组(联合组)。受试者接受3天的药物治疗(联合组头孢地尼胶囊服用2天,蒲公英颗粒全程服用)。主要结局指标为体温和乳房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3)利用16S rRNA分析研究(2)中蒲公英颗粒组和头孢地尼胶囊组受试者健侧、患侧及药物干预后患侧的乳汁微生物群系,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其组内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其组间差异,利用LEfSe和Welch T检验探究其差异物种,同时分析微生物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纳入112项研究。中药口服治疗初期方剂60条,治疗成脓期方剂7条。初期和成脓期最常用中药均为蒲公英。初期以清热、补虚、解表药物为主,成脓期以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为主。重在调理肝、脾。初期基于聚类分析得到3个类方,分别是类方1“甘草,蒲公英,金银花,当归,王不留行”、类方2“蒲公英,青皮,柴胡,连翘,金银花”、类方3“鹿角霜,蒲公英,瓜蒌,牛蒡子,柴胡”。中药成脓期基于聚类分析得到4个类方,分别是类方1“蒲公英,黄芩,赤芍,栀子,甘草,柴胡”、类方2“皂角刺,白芷,当归,黄芪,赤芍,甘草”、类方3“地黄,甘草,鹿角,干姜,蒲公英,王不留行”、类方4“柴胡,麦芽,陈皮,金银花,橘络,连翘”。中药外用治疗初期方剂32条。初期核心药物和药对为大黄-芒硝。(2)临床研究最终纳入100名受试者完成试验,通过意向性分析和遵循研究方案分析,两种方法统计结果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受试者治疗后体温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乳房VAS疼痛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蒲公英颗粒组或联合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头孢地尼胶囊组(P=0.008,P=0.009)。在炎症指标方面,三组治疗后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发生人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乳汁微生物群系丰度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在患侧丰度显着升高(P=0.02),并与乳房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棒状杆菌属在蒲公英颗粒干预后乳汁中显着富集,与患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与体温和乳房VAS疼痛评分均呈负相关。相比于蒲公英颗粒干预前,干预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升高,PCoA结果显示在物种组成和共有物种丰度方面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比于头孢地尼胶囊干预前,干预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升高,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PCo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治疗以清热药物为主,常配合补虚药物。初期以清为主,成脓期以清、托为主,通法贯穿始末,用药平和。处方初期以瓜蒌牛蒡汤和救乳化毒汤为主,成脓期以柴胡清肝汤、阳和汤和透脓散为主。(2)单独使用蒲公英颗粒或联合2天头孢地尼胶囊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体温下降、调节炎症指标方面疗效与头孢地尼胶囊相当,在疼痛缓解方面可能优于头孢地尼胶囊,提示蒲公英颗粒治疗本病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可减少头孢地尼胶囊使用。(3)本病发生可能与链球菌属富集伴随乳汁微生物群系多样性降低有关。蒲公英颗粒可能通过调节链球菌属、提高物种多样性,使乳汁微生物群系核心物种分布趋向未患病乳汁微生物群系来治疗疾病;头孢地尼胶囊主要通过杀灭葡萄球菌治疗疾病。链球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发病中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强[2](2021)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即急性脑梗死,中医称缺血性中风,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目前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适应证严格、时间窗短、出血和再灌注损伤风险高,其临床效果受到限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中风独具优势。中医认为痰热腑实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为常见的证型,而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星蒌承气汤“脑病治肠”、“上病治下”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菌-肠-脑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临床试验及系统性综述已证实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确切临床疗效与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效应机制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微生态理论,深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及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目的:基于中医“上病治下”理论与现代医学“菌-肠-脑轴”理论,(1)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全面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2)明确具有“化痰通腑”作用的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靶点与通路;(3)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通腑”与“通便”差异的肠道微生态机制;(4)观察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菌-肠-脑轴的影响,验证星蒌承气汤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脑卒中预后的假说。方法:(1)借助TCMSP、BATMAN-TCM、ETCM及TCMID等数据库收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应用STITCH等对未找到靶点的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通过6个数据库挖掘缺血性卒中的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对交集靶点进行高级功能分析,并用cytoscape3.6.0构建PPI、化合物-靶点及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星蒌承气汤(XCD)组、尼莫地平(Nim)组及舒泰清(PG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和TUNNEL染色,综合评价星蒌承气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运用ELISA、W 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网药关键靶点与通路;(3)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XCD组、Nim组与PG 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及其受体GPR43、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NE及TH、血清MTL、脑IBA-1及GFAP、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分析;(4)雄性C57BL/6小鼠在术前14天服用多种抗生素剔除肠道菌群后,随机分为:伪无菌假手术(ABX-Sham)组、伪无菌模型(ABX-MCAO)组以及伪无菌中药(ABX-XCD)组,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染色以及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观察中药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星蒌承气汤包含51个活性成分及44个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交集靶点。高级功能分析显示星蒌承气汤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内皮屏障的建立以及对脂肪酸的反应有关。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有10条关键KEGG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得到AKT 1,PTGS2,TNF,TP53,CASP3,IL1B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2)星蒌承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的影响:①神经功能评分:与MCAO组相比,XCD组及Nim组术后48h及72h Longa评分降低(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②除胶实验:XCD组和Nim组术后48和72h的接触和去除胶带时间缩短(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③TTC染色:XCD组梗死面积下降(P<0.05),Nim组及PGE组未见变化。④TUNNEL:MCAO组梗死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XCD组和Nim组TUNEL阳性染色减少(P<0.05)。⑤网络药理学验证:XCD组及Nim组TNF-α含量具有下降趋势(P>0.05);XCD组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具有升高趋势。AKT蛋白表达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3)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肠道菌群:与MCAO组相比,XCD组α多样性有升高趋势,Nim组及PGE组无显着变化。β多样性显示MCAO组与Sham组PCoA曲线有显着差异(P<0.05)。MCAO组拟杆与变形杆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显着减少;XCD组拟杆菌比例显着降低,疣微菌门显着增加,Nim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进一步降低,PGE组菌群组成与MCAO相似,变形杆菌略降低。此外,XCD组Akkermansia比率增加,Nim组Klebsiella增加最为显着,而 PGE 组 Parabacteroides 和Escherichia/Shigella增加较为显着。②SCFAs 及GPR43:MCAO组的SC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XCD组丁酸含量增加(P<0.05)。XCD组及Nim组G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自主神经途径:XCD组NE有下降趋势,PGE组NE有上升趋势(P>0.05)。MCAO组及PGE组TH蛋白表达上升(P<0.05),XCD组及Nim组TH表达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④神经内分泌途径:MCAO组MTL显着升高(P<0.05),PGE组有升高趋势(P>0.05),XCD组及Nim组MTL显着下降(P<0.05)。⑤免疫途径: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显着活化,小胶质细胞迅速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梗死周边区域向病变部位募集,而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MCAO组降低。MCAO 组 TNF-α、IL-17A、IL-22 升高(P<0.05),而 XCD 和 Nim 组的 IL-10显着升高(P<0.05),TNF-α、IL-17A 和 IL-22 降低。(4)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神经保护作用:与ABX-MCAO组相比,ABX-XCD组在Longa评分、除胶实验及TTC染色等方面未见显着变化(P>0.05)。②肠道菌群:ABX-MCAO和ABX-XCD组的α多样性低于ABX-Sham,PCoA分析显示ABX-XCD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和组成与AB X-MCAO组相似。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在ABX组中,小鼠的微生物区系均以变形杆菌为特征,这与正常小鼠有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MCAO组富集了更多的病原体或机会性病原体,包括Bacteroidetes,EscherichiaShigella与Helicobacter,而 XCD富集了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群。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Lact ococcus,Morganella,Klebsiella,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 等在 ABX-XCD组富集显着增多。PGE组富集菌群主要有oSelenomonadales、cNegativicutes、gRomboutsia及fPeptostreptococcaceae。③SCFAs 及 GPR43:ABX-XCD 的丙酸显着下降(P<0.05)。ABX-MCAO 组 GPR43 表达显着上调(P<0.05),ABX-XCD 组 G 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④自主神经途径:ABX-XCD组NE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0.05),TH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变化(P>0.05)。⑤神经内分泌途径:ABX-MCAO组MTL升高趋势(P>0.05),ABX-XCD组MTL未见显着变化(P>0.05)。⑥免疫途径:ABX-XCD组IL-22显着升高(P<0.05),IL-17A有降低趋势(P>0.05),余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ABX-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活化,ABX-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ABX-MCAO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效应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对伪无菌小鼠中风模型则未发现确切的脑保护效应,说明其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实现的。其具体机制包括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含量,增强肠道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表达,增加血液IL10、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及MTL水平,最终减少梗死区域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中风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仅仅“通便”治疗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中医药“化痰通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杨晓炼[3](2021)在《布劳特球菌通过乙酸介导宿主Ⅰ型干扰素抗肠道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哺乳动物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的共生菌群,被称为动物体的“第二基因组”及“最大的分泌器官”。在与宿主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与机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共生系统,其菌群结构与动物健康息息相关,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全功能体”。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共同维持着肠道稳态,并通过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对宿主生理机能及免疫应答发挥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通过其分泌因子和代谢产物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其处于一种免疫激活基态,以应对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入侵的潜在威胁。然而,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调控宿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介导抗肠道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证实肠道菌群能否通过激活Ⅰ型干扰素介导宿主抗肠道病毒的天然免疫应答,我们首先以四种广谱抗生素联合灌胃处理小鼠构建菌群缺失模型,再以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对菌群缺失小鼠及粪菌移植对照进行感染,证实肠道菌群确能影响EMCV感染在小鼠上的神经致病性。进一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能够调控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脾脏等全身免疫系统中天然杀伤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并具有调控全身及脑部Ⅰ型干扰素及其刺激基因的重要功能。此外,我们在Irf3-/-、Ifnar-/-以及巨噬细胞敲除小鼠上证实肠道菌群能够通过单核-巨噬细胞及IRF3、IFNAR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调控宿主抗肠道病毒的天然免疫。为了明确具有天然免疫调控功能的特定肠道共生菌,我们对菌群正常与菌群缺失小鼠感染后的粪便样品进行16S r RNA测序,数据分析提示布劳特氏菌(Blautia)、阿克曼菌(Akkermansia)、毛螺旋菌(Lachnoclostridium)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丰度变化与小鼠脑组织中Ⅰ型干扰素水平最为相关。随后,我们利用单菌定植重塑菌群试验,证实B.coccoides具有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天然免疫应答,保护宿主抵御EMCV感染的生物学功能。Blautia是动物结肠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的重要共生菌,其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因此,我们对乙、丙、丁酸能否通过诱导Ⅰ型干扰素拮抗EMCV感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小鼠进行乙、丙酸灌胃3周可显着降低EMCV感染后的小鼠死亡率,而丁酸并不具有此功能。此外,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经乙酸预处理后能够显着上调EMCV感染后IFN-β及ISG基因的转录水平,且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经乙、丙酸处理能够显着降低EMCV的增殖。这些数据表明,乙、丙酸能够拮抗EMCV在单核-巨噬细胞中的感染,且此作用与Ⅰ型干扰素的表达直接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肠道菌群缺失小鼠和Ⅰ型干扰素相关基因缺失小鼠上构建EMCV感染模型,证实肠道菌群能够通过IRF3、IFNAR介导的信号通路,诱导宿主巨噬细胞产生Ⅰ型干扰素抗病毒天然免疫。随后,在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B.coccoides单菌定植重塑后攻毒保护试验、单核-巨噬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等体内外试验,阐明该肠道共生菌具有调控宿主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最后,本研究通过短链脂肪酸处理小鼠的攻毒保护试验、传代细胞系RAW264.7和原代BMDM处理后病毒感染试验,揭示B.coccoides代谢产物乙酸激活宿主单核-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为兽医临床通过肠道菌群防控肠道病毒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陈俊鸿[4](2021)在《生命早期预防性应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对抗生素暴露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生命早期预防性应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对抗生素暴露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只,在幼鼠生后第2天(Postnatal Day 2,PND2)~PND6,抗生素暴露组(A组):给予头孢曲松灌胃(0.5mg/g,1次/天,灌胃量0.3ml),2小时后予生理盐水灌胃(0.3ml/次,1次/天);益生菌干预组(B组):同A组予等量头孢曲松灌胃,2小时后给予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5×106CFU/g,1次/天,灌胃量0.3ml);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灌胃(0.3ml/次,2次/天)。PND7停止上述抗生素及益生菌干预,继续喂养至PND42。各组分别在PND7及PND42处死6只小鼠,留取空肠、结肠粘膜及其肠内容物标本,借助16s r DNA V4区二代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PND42分别留取空肠、结肠组织,观察肠道病理改变情况。结果PND7时,A、B组体重明显较C组重,且A组体重低于B组;PND21,A组体重明显高于B、C组;PND42,A、B组体重较C组重,A组体重高于B组(P均<0.05)。大鼠空肠及结肠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PND7时,三组间空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及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物种多样性方面,空肠菌群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ND42时,与A组相比,B、C两组大鼠空肠菌群shannon、observed_species、PD_whole_tree指数减少,且A组与B、C两组Beta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菌群在门水平,与A组相比较,B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比例明显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等比例明显减少,在属水平,B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比例明显增加,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比例明显减少(P均<0.05);B、C两组空肠菌群Alpha多样性仅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C组变形菌门、蓝藻门比例明显增加,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ND7时,A、B两组结肠菌群相比,仅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水平B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软壁菌门、蓝藻菌门及异常球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比例明显减少,厚壁菌门比例明显增加,属水平B组乳球菌属、芽单胞菌属(Blastomonas)、金黄色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假单胞菌属等比例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的Beta多样性有显着差异,而Alpha多样性指数及菌群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ND42时,与A组相比较,B组与C组结肠菌群shannon、observed_species、PD_whole_tree指数减少,Beta多样性差异明显,B组与C组结肠菌群在门水平拟杆菌门、广古菌门、Saccharibacteria比例明显增加,厚壁菌门比例明显减少,属水平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仅shannon多样性指数减少,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C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比例明显减少,属水平普雷沃氏菌属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及Turicibacter比例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的同时预防性应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可纠正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所引起的青春发育期肠道菌群改变,促进肠道菌群恢复,但无法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
张誉丹[5](2021)在《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固本健脑液调控Aβ沉积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已证实针对单靶点的多种抗AD新药治疗无效,而中药具有多靶点药理学活性的优势,因此寻求防治AD有效的中医治法和经典方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使用固本健脑液干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观察该方对肠道菌群、肠道通透性以及海马相关指标的影响。接着构建伪无菌小鼠模型,将固本健脑液干预组小鼠粪便处理后移植到伪无菌小鼠体内,以期观察固本健脑液是否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从而影响Aβ的沉积,进一步探讨固本健脑液治疗AD的作用机制,以期能为临床防治痴呆提供新思路。方法:1.理论探讨:进行文献研究,整理中医学从后天之本脾胃认识老年性痴呆的理论以及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固本健脑液对AD的治疗机理。2.实验研究:实验一:取6月龄APP/PS1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Model)、固本健脑液高(RSBFL-H)、中(RSBFL-M)、低(RSBFL-L)剂量组,等月龄基因阴性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每组10只。以2ml/100g/d剂量分别给予各药物干预组相应的固本健脑液灌胃,Control组和Model组给予等容积的纯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以及海马神经元形态;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观察各组小鼠海马DG区GDNF、GFRα-1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Zo-1、occludin的表达,检测海马βAPP、Aβ1-42、BDNF、Tr KB的表达;应用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m RNA的表达;应用16Sr RNA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差异。实验二:取6月龄APP/PS1小鼠30只,饮用含有四种抗生素的无菌水(氨苄西林1g/L、硫酸新霉素1g/L、甲硝唑1g/L、万古霉素500mg/L)1周,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10只同窝等月龄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随后应用16Sr RNA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评估造模效果。实验三:进行粪菌移植(FMT)实验,对伪无菌小鼠分别移植正常小鼠粪便(FMT-Control)、APP/PS1痴呆小鼠粪便(FMT-Model)、固本健脑液高剂量组小鼠粪便(FMT-RSBFL-H),以及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ontrol),每周一次,共移植8周。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以及海马神经元形态;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观察各组小鼠海马DG区GDNF、GFRα-1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Zo-1、occludin的表达,检测海马βAPP、Aβ1-42、BDNF、Tr KB的表达;应用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m RNA的表达;应用16Sr RNA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粪菌移植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差异。结果:1.实验一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均有显着增加(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都明显减少(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显着延长(P<0.01);与Model组比较,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逃避潜伏期与游泳总路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都显着增加,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显着减少(P<0.01,P<0.05)。(2)HE染色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出现明显减少(P<0.01),结肠出现轻微水肿,肠上皮以及固有层内炎性细胞浸润,出现轻度炎症反应(P<0.01,P<0.05);与Model组比较,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海马DG区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出现不同程度增加(P<0.01,P<0.05),结肠肿胀程度均表现出明显下降,绒毛形态较完整且排列整齐,肠上皮仅出现轻度脱落,其中RSBFL-H组肠粘膜完整度要优于RSBFL-M组与RSBFL-L组(P<0.01)。(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GDNF、GFRα-1表达降低,结肠Zo-1、occludin表达量呈明显降低,且分布也较稀疏(P<0.01);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和RSBFL-M组海马DG区GDNF、GFRα-1表达明显升高(P<0.05);RSBFL-L组与Model组相比,DG区中GDNF与GFRα-1表达改变不明显(P>0.05),而结肠Zo-1、occludin的表达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呈现出不同程度升高趋势且分布较为密集(P<0.01,P<0.05)。(4)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海马βAPP、Aβ1-42蛋白表达量都有明显升高,BDNF、Tr KB蛋白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结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量有明显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小鼠海马βAPP、Aβ1-42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降低,BDNF、Tr KB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5)Real Time-PCR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海马GDNF、GFRα-1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GDNF、GFRα-1m RNA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6)16Sr RNA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较Control组都呈现出下降趋势(P<0.05);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肠道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在对分别每一组小鼠肠道菌群分类水平差异的比较上,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下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调(P<0.05);而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的拟杆菌门上调(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调(P<0.05)。在科、属分类水平上,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中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上调,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下调(P<0.05);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都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与Control组对比,Model组中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上调,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下调(P<0.05);与Model组相比,RSBFL-H组、RSBFL-M组、RSBFL-L组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下调,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都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2.实验二结果结果显示在饮用1周抗生素水后GF组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较Control组都呈现出下降趋势,GF组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F组分别在门、纲、目、科、属等五个分类水平上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丰富度都明显下降(P<0.05)。3.实验三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FMT-Model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以及游泳总路程均有显着增加(P<0.01),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都明显减少(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显着延长(P<0.01);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与游泳总路程均降低(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都显着增加(P<0.05),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显着减少(P<0.05)。(2)HE染色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FMT-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出现明显减少(P<0.01),而FMT-Model组小鼠结肠表现出轻微水肿表现,肠上皮以及固有层内的炎性细胞浸润有轻度炎症反应(P<0.01);与FMT-Model组比较,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海马DG区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出现明显增加(P<0.05),结肠肿胀程度有明显下降,肠上皮仅出现轻度脱落,绒毛形态较完整(P<0.05)。(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FMT-Model组海马组织中GDNF与GFRα-1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表达量呈明显降低,且分布也较稀疏(P<0.01);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海马组织中GDNF与GFRα-1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表达呈现明显升高趋势且分布较为密集(P<0.05)。(4)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FMT-Model组海马βAPP、Aβ1-42蛋白表达量都有明显升高,海马BDNF、Tr KB蛋白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P<0.01),结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P<0.01);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小鼠海马βAPP、Aβ1-42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降低,BDNF、Tr KB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结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都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5)Real Time-PCR实验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FMT-Model组海马GDNF、GFRα-1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GDNF、GFRα-1m RNA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6)16Sr RNA检测结果结果显示FMT-Model组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较Control组都呈现出下降趋势,FMT-Model组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肠道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在对分别每一组小鼠肠道菌群分类水平差异的比较上,与Control组对比,FMT-Model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下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调,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上调,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下调,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上调,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下调(P<0.05);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RSBFL-H组拟杆菌门上调(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调,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都有不同程度上调,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下调,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都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结论:(1)AD的发病与后天之本脾胃关系密切,而脾胃与肠道菌群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AD的治疗可从脾胃入手;(2)固本健脑液能够改变APP/PS1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3)固本健脑液能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逆转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减少Aβ沉积以及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结肠通透性的增加,改善肠道炎症;(4)通过粪菌移植实验,结果发现移植固本健脑液高剂量组小鼠粪便后能够使受试组小鼠成功的复制原固本健脑液高剂量组(RSBFL-H组)的肠道菌群结构,且粪菌移植后同样能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逆转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减少Aβ沉积以及改善肠道炎症,证明了固本健脑液改善Aβ沉积、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达到逆转AD的发病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并通过调节“脑-肠轴”来实现的。
刘兰[6](2020)在《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rocolitis,NEC)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急症,常常发生在体质量不足1500g早产儿中,且胎龄越小患病率越高,病死率高达10%~15%。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数小时外界菌落会进入肠腔并定植,但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耐药微生物的存在,极易导致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异位而诱发相关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NEC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抗炎、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可保持黏膜屏障完整性。H2受体拮抗剂有减少胃酸分泌,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和抗病毒作用。本文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H2受体拮抗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疗效、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对患儿病程及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对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对患儿病程及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25例)、试验组1(34例)和试验组2(33例),三组患儿均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喂养。空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1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有限公司,培菲康)治疗,0.5g/次,3次/d。试验组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菲康联合静脉滴注西咪替丁(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治疗,5mg/kg,1次/d。同时给予患儿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纠正、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三组均接受治疗7d。观察指标三组的疗效、患儿病程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运用SPSS 16.0对本课题数据分析。结果:三组患儿的性别组成、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重、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产前缺氧、人工哺乳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空白对照组中,显效8例(32.00%),有效7例(28.00%),无效10例(40.00%),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1患儿中显效11例(33.33%),有效10例(30.30%),无效12例(36.36%),总有效率为63.64%。试验组2中,显效16例(47.06%),有效13例(38.24%),无效5例(14.71%),总有效率为85.29%;试验组1,2这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两个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显着高于试验组1。空白对照组患儿的病程时间为(8.7±1.5)d;试验组1患者的病程时间为(6.2±1.2)d,试验组2患儿的病程时间为(4.1±1.1)d,试验组2病程时间显着短于试验组1和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组2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14.5±3.2)g,试验组1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8.3±1.8)g,空白对照组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7.5±2.2)g,试验组2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显着高于试验组1及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2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3.47±1.21)ng/ml,CRP表达水平为(7.53±3.25)mg/L,试验组1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4.15±1.36)ng/ml,CRP表达水平为(8.25±3.54)mg/L,空白对照组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6.47±1.17)ng/ml,CRP表达水平为(11.53±2.25)mg/L,两组试验组患儿PCT和CRP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显着降低,且试验组2显着低于试验组1(P<0.05)。结论:培菲康与西咪替丁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儿炎症状态,缩短病程时间,增加患儿体重,从而提高疗效。
陈倩[7](2020)在《噬菌体组以及噬菌体调控微生物群研究》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人们对疾病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状态的改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其在机体健康或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层次探讨。肠道微生物群与机体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相关疾病不仅涉及感染性疾病,还包含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甚至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以这种关联为基础,以预防或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肠道微生物群调控,正在成为医学实践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路线。因此,其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噬菌体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宿主细菌,并通过裂解宿主细菌下调其在微生物群中的丰度。为了挖掘微生物群中对疾病有重要作用的噬菌体,并且更好地了解噬菌体在群体环境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为对象,通过基于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宏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患者肠道噬菌体组的改变,并对其与肠道细菌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究,发现了8种噬菌体组合的特征谱,能够较好地区分T2D患者与非糖尿病个体(AUC>0.99),同时经过分析预测肠杆菌科噬菌体裂解其宿主细菌产生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能对T2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次,为了开发能够预防或辅助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微生态制剂,以微生物群为调控靶标,筛选出了经证实与CRC发生密切相关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的噬菌体,并对筛选得到的两株具有裂解活性的噬菌体基因组结构、生物学特性以及基因水平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还对另一种微生态干预策略——益生元的应用进行了验证性研究。为了研究新型益生元制剂PB对微生物群的调控以及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预防效果和作用机制,首先在肠上皮细胞系Caco-2中证实PB在体外具有抗炎作用。其次选用C57BL/6小鼠建立感染后IBS模型,在PB干预小鼠的肠道组织中,促炎因子表达显着下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显着上调。且PB干预组小鼠肠道细菌群结构与健康对照组小鼠更为接近,揭示PB能够有效调控肠道细菌群,改善IBS炎症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PB在IBS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通路实现的。本论文对不同微生态干预策略在以T2D、CRC及IBS为例的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T2D人群和IBS动物肠道微生物群中不同组分的特征,提出了可能的微生态干预前景,部分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与CRC密切相关细菌的噬菌体,为进一步的微生态应用打下基础。
侯一超[8](2020)在《基于培养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抗生素干预婴儿肠道菌群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在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对正常的肠道菌群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诱发肠道疾病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甚至诱发代谢、免疫及神经发育类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过敏、哮喘、自闭症和焦虑症等。生命早期抗生素的使用对肠道菌群和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有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抗生素对婴儿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及功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肠道菌群功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健康婴儿和服用过阿莫西林的婴儿肠道菌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培养组学和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对肠道中的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了婴儿肠道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婴儿粪便样本,全面揭示抗生素导致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各分类学水平上的组成差异,确定抗生素对菌群功能的影响和作用途径,同时分析抗生素导致的菌群耐药性基因差异。通过以上研究,获得的结果如下:(1)基于培养组学和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分析了婴儿肠道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及抗生素对其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组学对健康婴儿和服用过阿莫西林的婴儿肠道菌群进行分离,共得到6234个菌落,经16S r DNA和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鉴定,所有菌落可分为3个门、16个属和45个种,其中肠球菌属(Enterococcus;49.70%)和粪肠球菌(E.faecalis;32.91%)为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优势菌属和菌种。通过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得出抗生素组和健康组婴儿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组成存在组间差异,且抗生素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和Faith’s PD指数显着低于健康组(p(27)0.05);(2)明确了抗生素对肠道可培养微生物分类学组成的影响。与健康组相比,抗生素摄入导致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相对丰度减少6.89%,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分别增加20.62%和6.60%;在种水平上,抗生素组婴儿肠道中粪肠球菌(E.faecalis)相对丰度减少20.88%,霍氏肠杆菌(E.hormaechei)和屎肠球菌(E.faecium)分别增加7.33%和19.18%。(3)分析了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研究抗生素对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研究肠道菌群分类学组成,得到婴儿肠道优势菌门、属、种分别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2.41%)、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41.81%)和长双歧杆菌(B.longum;32.03%);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抗生素组与健康组婴儿肠道菌群存在组间差异,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健康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抗生素组,且Chao1多样性指数差异显着(p(27)0.05);基于LEFSe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可知,抗生素摄入使婴儿肠道的优势菌属和优势菌种转变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3.17%)和屎肠球菌(E.faecium;32.15%);优势物种关联分析揭示了蝶梭状芽孢杆菌(C.sphenoides)和粘滑罗斯菌(R.mucilaginosa)与肠道中其他菌株具有较强的关联性。(4)揭示了抗生素对菌群功能的影响及作用途径。基于KEGG蛋白功能预测分析,发现抗生素摄入主要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代谢。抗生素通过抑制丁酸乙酯代谢通路、激活磷酸肌醇代谢通路增强婴儿肠道菌群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此外抗生素还通过调节精氨酸-脯氨酸代谢通路和赖氨酸降解通路减弱氨基酸代谢;基于Egg NOG蛋白数据库,发现抗生素减弱了婴儿肠道的菌群信息存储与处理,增强了菌群能量代谢;基于CAZy数据库分析婴儿肠道菌群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发现抗生素减弱肠道中PLs、GHs、CEs和AAs活性,增强了GTs和CBMs活性。(5)明确了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耐药性增加。基于ARDB抗生素耐药性注释分析,发现所有耐药基因在抗生素组中的丰度高于健康组,所有的耐药基因表达为十一烯基焦磷酸磷酸酶且对杆菌肽具有耐药性,大部分耐药基因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有关,相关率达55.56%。
吴佳佳[9](2020)在《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肠道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被意识,不仅现代医学重视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也开始关注肠道菌群。汤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汤由口入胃肠道不可避免地与肠道微生物群接触而发生作用,此外,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将会在未来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中医药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揭示和理解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逍遥散作为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经典方剂,目前常被用于临床和临床前的抗抑郁研究,大量研究已证实逍遥散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尽管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突触可塑性以及细胞因子等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拟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1.构建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及给药方案:本研究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分组情况视每次实验目的不同而定,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包括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及益生菌对照组。采用短期内连续抗生素暴露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无菌生理盐水灌胃,逍遥散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3.29 g/kg逍遥散悬液灌胃,益生菌对照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4.5×108CFU/d益生菌溶液灌胃。各组小鼠每天分2次灌胃,间隔时间为12 h,连续灌胃14天。2.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行为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各组小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悬尾实验(TST)、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SF)和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等检测行为变化。3.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前额皮质神经炎症的影响:行为学检测结束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用于ELISA法检测IL-1β和IL-6的含量;每组取6只小鼠脑组织用于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前额皮质区的形态学变化;取每组剩余小鼠的前额皮质组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前额皮质区Iba-1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4.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结肠组织HE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来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微绒毛、连接复合体以及桥粒的超微结构的变化。5.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16SrDNA测序法分析各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包括α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析、β多样性、物种差异分析和单物种差异分析等。6.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采用GC-MS法分析各组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微生物多样性与短链脂肪酸代谢联合分析,包括物种与代谢物相关性热图和物种与代谢物MaAsLin分析。结果:1.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及微生物多样的改变连续2周的抗生素暴露减少了小鼠在OFT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P<0.05)和中央区进入次数(P<0.01),增加了小鼠在TST中的不动时间(P<0.05),但在EPM和NORT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开臂运动距离、开臂停留时间以及进入开臂的次数均无显着的变化(P>0.05),新物体接触指数也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短期内的抗生素暴露增加了小鼠的抑郁样行为。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连续2周的抗生素暴露降低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P<0.001),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有明显区别(R>0)。2.逍遥散改善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抑郁样行为OFT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总运动距离减少(P<0.001),中央区停留时间也明显减少(P<0.001),而中央区进入次数无显着变化;经逍遥散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总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停留时间均增加了(P<0.01)。TST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增加(P<0.01),逍遥散治疗明显减少了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P<0.05)。NSF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摄食潜伏期明显增加(P<0.01),而逍遥散干预后,有效缩短了模型小鼠的摄食潜伏(P<0.05)。3.逍遥散抑制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前额皮质神经炎症各组小鼠脑组织前额皮质区的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前额皮质区神经元结构正常,细胞核清晰可见,胞质染色清晰;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区可见大量固缩细胞核,呈深染,部分细胞胞质疏松、肿胀、细胞核破裂解碎、呈空泡状,还可见部分分叶状胞核的炎性细胞;逍遥散组小鼠前额皮质区呈深染状态的固缩细胞核有所减少、胞质水肿亦有减轻。尼氏染色显示,对照组前额皮质区尼氏小体大而且数量较多,而模型组前额皮质部位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前额皮质区神经细胞受损情况有所减轻,尼氏小体数量也明显增多。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的IL-6、IL-l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5)。4.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结肠HE染色显示,逍遥散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明显优于模型组,而且逍遥散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P<0.01)。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MUC2、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5,P<0.01),逍遥散治疗明显提高了MUC2、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P<0.05)。结肠上皮透射电镜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和桥粒结构正常,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和桥粒结构发生破裂,细胞间隙变宽,逍遥散组的细胞间连接复合物的损伤和桥粒结构的破坏明显减轻。5.逍遥散提高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和益生菌组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丰富度指数显着升高(P<0.001,P<0.01);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在OTU、门、纲、属水平上有明显区别(P<0.05);在科水平上,Bacteroid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Alcaligenaceae在模型组样本中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样本中的 Bacteroid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Alcaligenaceae丰度均明显降低(P<0.01,P<0.01,P<0.001),而这些物种在益生菌组的改变并不显着(P>0.1)。在属水平上,对照组样本中的norankfLachnospiraceae丰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逍遥散治疗显着升高了模型小鼠肠道中的norankfLachnospiraceae丰度(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样本中的Bacteroides,Akkermansia 和 Parasutterella 丰度明显增加(P<0.05,P<0.01,PP<0.001),逍遥散治疗显着降低了模型小鼠肠道中Bacteroides,Akkermansia和Parasutterella的丰度(P<0.01,P<0.01,P<0.001),而这些物种在益生菌组的改变并不显着(P>0.1)。6.逍遥散增加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模型组的总短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减少最为显着(P<0.01),其次是丙酸和异丁酸的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的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和丙酸含量升高(P<0.05),但是异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逍遥散能够抑制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神经炎症和维护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提高肠道中厌氧菌的丰度,增加肠源性SCFAs的产量,从而缓解肠道炎症和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进而防止菌群移位的发生,降低外周炎性因子的水平,通过外周免疫和中枢免疫的相互影响,神经炎症最终也得到了缓解。
翁雅萍[10](2019)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标准含铋剂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共纳入20例存在H.pylori感染且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作为标准四联治疗组(Quadruple treatment,QT),并纳入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空白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QT组行2周含铋剂四联疗法(雷贝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0.5g,bid)和胶体果胶铋(0.2g,ti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评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14C-呼气试验。收集治疗前(第0周QTF1)、治疗结束时(第2周QTF2)和治疗结束后4周(第6周QTF3)大便标本并提取细菌DNA,利用PCR方法提取16S rDNA V3-V4区序列,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结果四联疗法抗H.pylori治疗结束后4周溃疡的愈合率和H.pylori有效根除率分别为95%和90%,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HC组平均OTUs为872,QTF1组平均为639,QTF2组平均为570,QTF3平均为615,且QT各组的物种多样性均低于HC组。抗H.pylori治疗2周后肠道菌群数量及丰富度降低;停药4周时有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的趋势,但仍未达正常人水平。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抗H.pylori治疗致菌群多样性进一步下降,停药4周后肠道菌群有恢复趋势。
二、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外吹乳痈的中医概述 |
1 中医古籍外吹乳痈的病因 |
2 中医古籍外吹乳痈的治疗 |
3 当代医家外吹乳痈的治疗 |
4 小结 |
第二节 中医药减少抗生素应用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概述 |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定义与发病率 |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与母乳喂养 |
3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病因 |
4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方案 |
5 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 |
6 减少抗生素应用策略 |
7 中药减少抗生素应用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用药规律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1 检索方法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数据处理 |
5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1 检索流程图 |
2 初期中药口服用药规律分析 |
3 成脓期中药口服用药规律分析 |
4 初期中药外用用药规律分析 |
5 中成药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
第四节 讨论 |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概述 |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中药口服用药原则 |
3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成脓期中药口服用药原则 |
4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中药外用用药原则 |
第二章 蒲公英颗粒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二节 试验设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研究地点 |
2 受试者合格标准 |
3 干预措施 |
4 结局指标 |
5 样本量计算 |
6 随机方法 |
7 盲法 |
8 数据收集和管理 |
9 统计学方法 |
10 质量控制及管理 |
11 传播策略 |
第四节 结果 |
1 受试者入组情况 |
2 基线情况 |
3 主要结局指标 |
4 次要结局指标 |
5 不良事件 |
第五节 讨论 |
1 局限性 |
2 可推广性 |
3 对结果的解释 |
第六节 其他信息 |
1 试验注册信息 |
2 申办者信息及职责 |
3 伦理信息 |
第三章 基于16S rRNA探究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汁微生物群系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受试者合格标准 |
2 乳汁样本采集、储存及转运 |
第三节 测序流程及方法 |
1 测序流程 |
2 测序方法 |
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分析过程 |
2 主要分析软件 |
第五节 结果 |
1 测序信息统计 |
2 患侧与健侧乳汁微生物群系分析 |
3 蒲公英颗粒组和头孢地尼胶囊组乳汁微生物群系分析 |
第六节 讨论 |
1 对结果的解释 |
2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星蒌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1 大黄 |
1.1 中医认识 |
1.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2 胆南星 |
2.1 中医认识 |
2.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3 瓜蒌 |
3.1 中医认识 |
3.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4 羌活 |
4.1 中医认识 |
4.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5 芒硝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 |
2 菌-肠-脑轴 |
3 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 |
4 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 |
5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 |
6 卒中并发症的肠道微生态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星蒌承气汤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
2.2 星蒌承气汤化学成分及缺血性卒中靶点筛选 |
2.3 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 |
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5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2.6 分子对接 |
3 研究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潜在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结果 |
3.2 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及缺血性卒中靶点预测结果 |
3.3 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3.4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3.5 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 |
4.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效应机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TUNEL法检测皮层梗死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
2.8 脑组织ELISA |
2.9 脑组织Western blot |
2.10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对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TNF-α的影响 |
3.6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AKT、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星萎承气汤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代表方剂 |
4.2 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脑保护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
4.3 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探讨 |
4.4 卒中模型行为学选择 |
4.5 星蒌承气汤与细胞凋亡 |
4.6 网络药理学关键靼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5 小结 |
实验二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材及处理 |
2.4 免疫组化 |
2.5 免疫荧光 |
2.6 ELISA检测 |
2.8 肠道菌群分析 |
2.9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影响 |
3.3 星蒌承气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4.2 星蒌承气汤对短链脂肪酸影响 |
4.3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自主神经途径影响 |
4.4 星蒌承气汤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 |
4.5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免疫途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三 星萎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
2.8 ELISA检测 |
2.9 肠道菌群分析 |
2.10 盲肠内容物SCFAs分析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肠道菌群 |
3.5 短链脂肪酸 |
3.6 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伪无菌模型建立及评价 |
4.2 肠道菌群是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 |
4.3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机制的初步探讨 |
5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布劳特球菌通过乙酸介导宿主Ⅰ型干扰素抗肠道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肠道菌群对天然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 |
1.1 肠道细菌对上皮细胞免疫应答的调控 |
1.2 肠道细菌对髓系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 |
1.3 肠道菌群与非典型性天然免疫细胞的互作 |
1.4 肠道菌群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 |
1.5 肠道菌群对巨噬细胞的调控 |
2 肠道菌群主要代谢产物的免疫调控 |
2.1 短链脂肪酸 |
2.2 色氨酸代谢物 |
2.3 多胺 |
2.4 胆汁酸 |
3 肠道菌群调控宿主抗病毒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 |
3.1 肠道菌群对宿主抗肠道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 |
3.2 肠道菌群对一型干扰素介导的天然免疫的调控机制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单核-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INF-Ⅰ)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之间的内在联系 |
2.2 阐明B.coccoides激活宿主单核-巨噬细胞并促进INF-Ⅰ表达的调控机制 |
2.3 解析B.coccoides通过乙酸代谢诱导Ⅰ型干扰素调控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 |
2.4 研究目的 |
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6 技术路线 |
2.7 肠道菌群缺失模型构建 |
第一章 肠道菌群缺失增强了EMCV的神经致病性及体内感染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与病毒 |
2.2 试剂 |
2.3 引物及探针序列 |
2.4 小鼠的处理 |
2.5 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 |
2.6 血脑屏障通透性荧光计算方法 |
2.7 RNA提取方法 |
2.8 EMCV的 q-PCR检测方法 |
2.9 小鼠脑组织切片制作 |
2.10 小鼠脑组织切片染色 |
3 试验结果 |
3.1 qPCR曲线的建立 |
3.2 肠道菌群的缺失提高了EMCV感染小鼠的致死率 |
3.3 肠道菌群的缺失加重了EMCV感染小鼠体重的下降 |
3.4 肠道菌群的缺失加重了小鼠临床得分 |
3.5 肠道菌群的缺失会加重EMCV感染小鼠的病毒血症 |
3.6 肠道菌群的缺失会增加EMCV感染后的排毒 |
3.7 肠道菌群缺失第0、1、3 天血脑屏障通透性 |
3.8 肠道菌群的清除不会影响病毒在肠道及肠道淋巴结的复制 |
3.9 肠道菌群抑制病毒在靶器官中的复制 |
3.9.1 肠道菌群缺失后病毒在靶器官内拷贝数的检测 |
3.9.2 肠道菌群缺失后病毒在脑内免疫荧光的检测 |
3.9.3 肠道菌群缺失后脑内感染病毒的病理切片 |
3.10 肠道菌群的缺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了EMCV在体内的增殖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肠道菌群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及Ⅰ型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与病毒 |
2.2 试剂 |
2.3 引物序列 |
2.4 小鼠的处理 |
2.5 粪便的回补 |
2.6 巨噬细胞清除后肠道菌回补 |
2.7 IFN-β蛋白水平检测 |
2.8 流式检测步骤 |
2.8.1 PBMC的分选 |
2.8.2 细胞染色步骤 |
2.8.3 IFN-γ染色步骤 |
2.9 巨噬细胞清除 |
2.10 巨噬细胞分选 |
3 试验结果 |
3.1 小鼠脑内炎性因子的变化不依赖肠道菌群 |
3.2 肠道菌群调控脑内Ⅰ型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 |
3.2.1 肠道菌群从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调控脑内Ⅰ型干扰素的抗病毒反应 |
3.2.2 脑内IFN-β的产生水平与病毒感染剂量成正相关 |
3.3 肠道菌群调控脑内及循环系统内Ⅰ型干扰素介导的ISG抗病毒反应 |
3.3.1 肠道菌群调控脑内Ⅰ型干扰素介导的下游及ISG抗病毒水平 |
3.3.2 循环系统内Ⅰ型干扰素介导的ISG抗病毒反应 |
3.4 肠道菌群调控脑内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基因 |
3.5 IFNar~(-/-)小鼠对病毒的易感性 |
3.6 Irf3~(-/-)小鼠对病毒的易感性依赖于肠道菌群 |
3.7 获得性免疫细胞抗病毒反应与肠道菌群无关 |
3.8 肠道菌群通过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对病毒全身性感染起作用 |
3.9 肠道菌群通过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调控病毒全身性感染 |
3.9.1 小鼠巨噬细胞清除效率 |
3.9.2 肠道菌群通过巨噬细胞调控病毒全身性感染 |
3.9.3 肠道菌群通过调控巨噬细胞里STAT1 磷酸化调控抗病毒感染 |
3.9.4 肠道菌群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调节抗病毒反应 |
3.9.5 NK细胞不通过分泌IFN-γ而是Granzyme来参与抗病毒调节 |
3.10 NKT细胞对病毒系统性感染的拮抗作用依赖于肠道菌群 |
3.11 肠道菌群的回补降低了小鼠的致死率 |
3.12 肠道菌群的回补降低了小鼠脑内病毒滴度 |
3.13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脑内Ⅰ型干扰素及其下游ISG抗病毒反应 |
3.14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及其下游pstat1 抗病毒反应 |
3.14.1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外周血巨噬细胞的抗病毒反应 |
3.14.2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巨噬细胞表面标志MHC-I和 CD80 调节抗病毒反应 |
3.15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外周血NK细胞及其功能调节抗病毒反应 |
3.15.1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外周血和脾脏NK细胞 |
3.15.2 肠道菌群回补激活小鼠外周血和脾脏NK细胞功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B.coccoides通过单核-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反应调控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基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与病毒 |
2.2 试剂 |
2.3 菌种 |
2.4 小鼠的处理 |
2.5 巨噬细胞清除后肠道菌回补 |
2.6 细菌定植效率 |
3 试验结果 |
3.1 Van和 Amp+敏感共生菌可调节EMCV复制和脑内Ⅰ型干扰素的反应 |
3.2 不同抗生素处理后与野生型小鼠粪便的16s r RNA对比测序分析 |
3.3 不同抗生素处理后不同菌的丰度差异分析 |
3.4 B.coccoides定植效率 |
3.5 B.coccoides回补降低肠道菌群缺失小鼠的致死率 |
3.6 B.coccoides通过巨噬细胞提升小鼠抗病毒先天免疫 |
3.6.1 B.coccoides回补可以提高巨噬细胞数量 |
3.6.2 B.coccoides回补可以活化巨噬细胞表面标志MHC-I和 CD80 |
3.6.3 B.coccoides回补可以提高巨噬细胞STAT1 磷酸化 |
3.6.4 B.coccoides通过巨噬细胞调控小鼠抗病毒先天免疫 |
3.7 B.coccoides调控循环系统里IFN-β的表达 |
3.8 IFNar~(-/-)小鼠验证 |
3.9 B.coccoides回补激活小鼠NK细胞及其功能调节抗病毒反应 |
3.9.1 B.coccoides回补提高小鼠NK细胞数量 |
3.9.2 B.coccoides回补激活小鼠NK细胞功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B.coccoides代谢产物乙酸调控单核-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与病毒 |
2.2 试剂 |
2.3 小鼠的处理 |
2.4 细胞处理 |
2.5 L929 上清获取方法 |
2.6 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细胞采集 |
3.试验结果 |
3.1 短链脂肪酸降低小鼠致死率 |
3.2 肠道菌群通过短链脂肪酸降低小鼠致死率 |
3.3 短链脂肪酸依靠巨噬细胞产生的IFN-β降低小鼠致死率 |
3.3.1 短链脂肪酸刺激PBMC和 BMDM产生IFN-β抑制病毒增殖 |
3.3.2 短链脂肪酸抑制 EMCV在 raw264.7 中的复制 |
3.3.3 短链脂肪酸刺激raw264.7 细胞产生IFN-β抑制病毒增殖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生命早期预防性应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对抗生素暴露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基本情况 |
2.肠道组织病理学 |
3.菌群16s rDNA V4区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益生菌在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固本健脑液调控Aβ沉积防治AD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痴呆病名 |
2.病因病机 |
2.1 心神失养 |
2.2 肾精亏虚 |
2.3 肝气不足 |
2.4 肺气亏虚 |
2.5 脾胃亏虚 |
3 中医脾脏象理论与AD |
3.1 脾脏象理论溯源 |
3.2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 |
3.3 明清时期的理论深入 |
3.4 脾主认知之思 |
3.5 脾藏意 |
4.脾与肠道菌群相关性 |
5.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医整体观念 |
5.1 肠道功能正常受五脏调控 |
5.2 肠道菌群失调是全身机能衰退的表现 |
6.关于“肠-脑轴”的现代理论研究 |
6.1 “肠-脑轴”概述 |
6.2 Aβ的生成 |
6.3 Aβ的传播 |
7.肠道微生物群调节作为 AD 治疗的全新切入点 |
7.1 肠道微生物与AD |
7.2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关性 |
8.固本健脑液的组方分析和前期研究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固本健脑液对 APP/PS1 双转基因鼠肠道微生态、学习记忆及海马相关指标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 |
1.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粪菌移植(FMT)对伪无菌小鼠肠道微生态、学习记忆及海马相关指标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脑-肠轴”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伦理原则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三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
3.2 三组疗效对比 |
3.3 三组患儿病程时间及每日体重增长情况对比 |
3.4 三组患儿血清生化指标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益生菌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见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噬菌体组以及噬菌体调控微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肠道微生物群与机体健康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1.1 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特征 |
1.1.1 肠道细菌群组成特征 |
1.1.2 肠道病毒组组成特征 |
1.1.3 肠道真菌群,古细菌群与原生生物群 |
1.2 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1.3 肠道微生物群与健康 |
1.4 肠道微生物群与疾病 |
1.4.1 肠道细菌群与疾病 |
1.4.2 肠道病毒组与疾病 |
1.5 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因素 |
1.6 肠道微生物群的调控方式 |
1.6.1 益生菌 |
1.6.2 益生元、益生素(postbiotics) |
1.6.3 抗生素 |
1.6.4 噬菌体 |
1.6.5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
展望 |
第二章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噬菌体组特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肠道噬菌体组测序结果 |
2.2.2 T2D患者肠道噬菌体组特征 |
2.2.3 肠道细菌组测序结果 |
2.2.4 T2D患者肠道细菌组特征 |
2.2.5 肠道噬菌体组与细菌组的关联性分析 |
2.2.6 肠杆菌科细菌的噬菌体在两组间的差异分析 |
2.2.7 T2D患者血清LPS水平 |
2.2.8 T2D患者肠道噬菌体组与疾病的相关性探究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三章 具核梭杆菌噬菌体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F.nucleatum噬菌体宿主菌株 |
3.2.2 F.nucleatum噬菌体形态特征 |
3.2.3 F.nucleatum噬菌体基因组特征 |
3.2.4 F.nucleatum噬菌体生物学特性 |
3.2.5 F.nucleatum噬菌体感染特性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一种新型益生元制剂在预防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PB对 Caco-2 细胞分泌促炎因子的影响 |
4.2.2 PI-IBS模型小鼠评估 |
4.2.3 PI-IBS小鼠肠道促炎因子水平 |
4.2.4 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 |
4.2.5 小鼠肠道蛋白质组学分析 |
4.2.6 小鼠肠道PPARγ表达水平 |
4.2.7 小鼠肠道细菌群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8)基于培养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抗生素干预婴儿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肠道菌群概述 |
1.1.1 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分布 |
1.1.2 肠道菌群的定植和演变 |
1.1.3 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因素 |
1.2 健康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1.2.1 生物屏障功能 |
1.2.2 营养代谢功能 |
1.2.3 免疫调节功能 |
1.3 抗生素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1 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 |
1.3.2 抗生素摄入改变宿主代谢功能 |
1.3.3 抗生素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 |
1.4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
1.4.1 培养组学研究肠道微生物 |
1.4.2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婴儿粪便样本的选择 |
2.1.2 主要生化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组学条件及溶液的配制 |
2.2 粪便样本的培养和菌落鉴定 |
2.2.1 婴儿粪便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
2.2.2 肠道菌群的培养分离 |
2.2.3 菌株的16SrDNA鉴定 |
2.3 不同样本菌株的单分子实时测序 |
2.3.1 不同分组菌株的总DNA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
2.3.2 目标片段PCR扩增 |
2.3.3 单分子实时测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粪便样本的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
2.4.1 DNA提取和检测 |
2.4.2 宏基因组原始数据处理及有效序列的筛查过滤 |
2.4.3 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均匀度 |
2.4.4 宏基因组Alpha多样性 |
2.4.5 宏基因组Beta多样性 |
2.4.6 婴儿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 |
2.4.7 宏基因组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 |
2.4.8 基于ARDB数据库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注释 |
2.4.9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培养组学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1.1 肠道菌群的分离培养 |
3.1.2 菌株DNA提取和PCR扩增 |
3.1.3 菌株16SrDNA序列鉴定 |
3.2 菌株的单分子实时测序 |
3.2.1 菌液总DNA的提取 |
3.2.2 菌液总DNA的 PCR扩增 |
3.2.3 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组成分析 |
3.2.4 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3.2.5 可培养微生物群Beta多样性分析 |
3.3 粪便样本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
3.3.1 粪便样本基因组DNA提取 |
3.3.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和拼接 |
3.3.3 宏基因组Alpha多样性分析 |
3.3.4 宏基因组Beta多样性分析 |
3.3.5 不同分组的分类学组成及可视化分析 |
3.3.6 抗生素导致的分类学组成差异分析 |
3.3.7 优势物种的关联网络分析 |
3.3.8 宏基因组KEGG蛋白功能注释及差异基因分析 |
3.3.9 宏基因组Egg NOG蛋白功能注释及差异基因分析 |
3.3.10 宏基因组CAZy蛋白功能注释及差异基因分析 |
3.3.11 菌株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3.4 培养组学与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培养组学的菌群多样性研究 |
4.1.1 培养组学不同条件对菌群分离的影响 |
4.1.2 基于16SrDNA测序的菌株分析 |
4.1.3 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4.2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菌群组成和功能预测研究 |
4.2.1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4.2.2 抗生素对婴儿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4.2.3 抗生素对婴儿肠道菌群功能的影响 |
4.2.4 肠道菌群抗生素耐药基因注释分析 |
4.2.5 培养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作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菌群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
1.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2.肠道菌群与中医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
3.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微生物-肠-脑轴与抑郁症 |
1.肠道微生物群 |
2.微生物-肠-脑轴 |
3.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4.微生物-肠-脑轴对抑郁症影响的关键途径 |
5.小结与展望 |
综述三: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
1.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 |
2.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 |
3.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二: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前额皮质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三: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四: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人类胃肠道菌群的研究概述 |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现状 |
1.3 根除H.pylori治疗对人体微生态的影响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主要的实验器材与试剂 |
2.4 实验过程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评估 |
3.3 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结果 |
4 讨论 |
4.1 抗H.pylori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
4.2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D]. 金信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布劳特球菌通过乙酸介导宿主Ⅰ型干扰素抗肠道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杨晓炼. 浙江大学, 2021(02)
- [4]生命早期预防性应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对抗生素暴露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 陈俊鸿.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固本健脑液调控Aβ沉积防治AD的作用机制[D]. 张誉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D]. 刘兰. 汕头大学, 2020(02)
- [7]噬菌体组以及噬菌体调控微生物群研究[D]. 陈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培养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抗生素干预婴儿肠道菌群研究[D]. 侯一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D]. 吴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D]. 翁雅萍.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