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向前[1](2020)在《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此四类干预措施排序,并筛选出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撑。方法:检索各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VIP)),收集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及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筛选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结果:共纳入66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乳腺癌患者412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7.0%)、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0.6%)、艾迪注射液(SUCRA=41.1%)。(2)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排名依次为: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83.4%)、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4.9%)、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54.2%)、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46.3%)。(3)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88.7%)、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57.2%)、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32.7%)。(4)在白细胞计数减少率方面排名依次为: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75.3%)、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4.0%)、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61.4%)、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39.2%)。结论: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常规单纯化疗,且各干预措施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下有不同的排序结果,故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不同的临床目的决定其中药注射剂的选择,以发挥其最大的临床效果。
孙立巧[2](2020)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大的负担之一,癌痛控制不足的现象在我国仍较为普遍,癌痛给病人带来的心身影响极其严重,超过50%的患者遭受过癌痛的折磨。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属带来一种负担。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一方面会加速肿瘤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慢性疼痛不能解决将会发展成顽固性癌痛,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癌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的方案,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临床上大部分的疼痛,但是由于其成瘾、不良反应,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受限。近几年,中药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疗效。尽管华蟾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癌痛的治疗,但是对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潜在机制研究甚少,近几年来β-内啡肽和5羟色胺在癌痛的地位备受关注,本课题将初步观察华蟾素胶囊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对阿片类药物便秘的改善情况以及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二者与华蟾素治疗疼痛的关系,从而对临床癌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价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药物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3粒,3次/日。观察14天,研究结束时评价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及阿片类药物便秘情况、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的水平等。[研究结果]1.疼痛改善方面: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收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轻微缓解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轻微缓解8例,无效5例,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治疗组疼痛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6.66%,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NRS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组为:5.6±1.48分;对照组30例癌痛患者为5.6±1.75分;经t检验,P=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RS评分治疗组为:3.7±2.17分;对照组3.7±2.17分,经t检验,t值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评价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17例,稳定8例,无效5例,显效率83.33%;对照组改善11例,稳定5例,无效14例,显效率53.33%,经秩和检验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依据中医对癌痛的评价标准和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疼痛、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等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治疗下降,其中治疗组的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烦热症状改善不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4.阿片类药物便秘效果的评价:依据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来评价便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经检验P=0.04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疼痛相关因子情况: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β-内啡肽及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39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5-HT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5-HT肽水平,经检验P=0.5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5-HT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价方面:依据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将安全等级分为4级,以1级和2级计算安全率,其中治疗组的1级安全的人数为12例,2级安全的人数14例,3例安全的人数4例,4级安全0例,安全率为86.66%,对照组1级安全的人数为8例,2级安全的人数9例,3例安全的人数13例,4级安全的人数0例,安全率为56.66%,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部分中医症状评分、减轻患者的便秘、安全性好,发挥止痛的机制考虑和提高癌痛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水平,降低5-HT炎症指标水平有关,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彦冰[3](2019)在《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材料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检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医疗信息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填写观察表,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入院病情信息、患者出院病情信息、患者出入院病情对比的治疗效果综合评价。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体瘤的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等。结果:1.纳入患者以女性居多,年龄多分布在61-70岁之间,中医病种以肺癌、乳癌病、胃癌等较为多见,共诊断有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与气血两虚证四种证型。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情资料等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2.在实体瘤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3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3%;经统计学分析,P>0.05,未见显着性差异。观察组稳定率为84.8%,对照组稳定率为68.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3.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76.2%,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60.0%,二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4.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CA-153、CA-19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自身治疗前后比较,P>0.05,未见显着性差异。6.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后随访结果经PFS比较后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与肝肾功能损害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加味龙甲膏可有效稳定瘤体,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抗肿瘤作用。2.加味龙甲膏无毒副作用。
孙剑峰[4](2019)在《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Meta分析:虽然与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文献数量非常多,但是各个文献的结论差异较大,质量也良莠不齐。本课题Meta分析部分通过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分析概括出各个文献结论的大体方向,并评价其结果的可信度,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2、临床研究:靶向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均会出现耐药,导致其疗效逐渐下降,且吉非替尼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较突出。本课题临床研究部分通过研究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验证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增效减毒的作用。3、实验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EGFR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主要通过作用于EGFR受体,抑制下游Ras/Raf/MAPK等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增殖、血管生成以及促进凋亡作用。其获得性耐药的主要突变机制包括20外显子的T790M和MET基因扩增。然而,本课题研究通过使用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分析不同实验组的肿瘤抑制效果、各类肿瘤细胞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索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Meta分析方面,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多个研究资料进行概括和分析,收集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其疾病控制率为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对同一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用量化的平均效果来解释研究的问题。2、临床研究方面,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常规服用吉非替尼单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试验结束后,以RECIST标准、Karnofsky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和安全指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是否优于单用吉非替尼,中医药的配合应用是否有增效减毒的作用。3、实验研究方面,裸鼠接种人肺腺鳞癌NCI-H596细胞,造模成功后进行分组灌胃给药,观察吉非替尼联合不同浓度的扶正抑癌1号方的抑瘤重量率,抑瘤体积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的P63及TTF1的阳性表达率,用蛋白印迹实验了解各组肿瘤组织细胞P63和TTF1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评估各组给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转分化的影响,阐释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的增效机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分化的关联性。研究结果:1、Meta分析方面。通过对21篇文献所报道的总有疗效进行研究,各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2,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2,95%CI(1.75,2.81),P<0.01]。选取疾病控制率为指标绘制倒漏斗图,显示左右两侧的点估计值分布基本对称,说明不存在发表偏倚。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发现,所有文献没有提前进行估算试验样本量,这些试验对随机化的描述有限,多数研究随机分配方案是否隐藏未描述,部分研究未采用盲法,所有研究均无病例脱落标准与病例剔除标准,所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不高,结果有夸大试验组疗效的嫌疑,可靠性降低。2、临床研究方面。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Karnofsky评分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①RECIST标准评定: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26.5%,肿瘤控制率为76.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1.2%,肿瘤控制率为51.5%。试验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P=0.61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控制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Karnofsky评分:试验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79.4%;对照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51.5%,Karnofsky评分改善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1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中医临床疗效: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5%;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8.5%。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38.2%和39.4%;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2.4%和63.6%;试验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5.3%和60.6%;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2%和42.4%。皮疹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P=0.922>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腹泻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且P=0.0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且P=0.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P=0.918>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研究方面。实验期间,除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的一只裸鼠因灌胃速度过快而猝死以外,其余各组裸鼠活动正常,未见活动迟缓及四肢肌张力异常改变的表现,饮食及二便情况正常,与空白组比较无差异。①细胞免疫荧光实验:TTF1和P63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细胞质的胞浆中;肺腺鳞癌NCI-H596细胞同时在细胞核中表达TTF1和P63。②肿瘤体积观察实验:肿瘤体积方面,空白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抑瘤体积率最高,为90.2%;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为88.8%;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为64.9%;吉非替尼组抑瘤体积率最低,为26.8%。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抑瘤体积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抑瘤体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重量观察实验:肿瘤重量方面,空白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抑瘤重量率最高,为90.8%;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为90.8%;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为53.4%;吉非替尼组抑瘤重量率最低,为18.0%,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抑瘤重量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抑瘤重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TTF1阳性细胞加上P63阳性细胞数量之和呈现递减的趋势,依次为空白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阳性细胞总数量之和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各组的TTF1阳性加上P63阳性细胞总数量之和占整个瘤体细胞的比例呈现递增的趋势,依次为空白组<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1阳性细胞总数量与P63阳性细胞总数量的比值,空白组为1.59、吉非替尼组0.20、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1.16、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1.55、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1.71,除了空白组与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肿瘤组织蛋白印迹实验:各组P63蛋白表达呈现递减的趋势,依次为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P63蛋白表达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空白组P63蛋白表达最低;各组的TTF1蛋白表达呈现递增的趋势,依次为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低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除了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方中剂量组与扶正抑癌1号方高剂量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空白组的TTF1蛋白表达比吉非替尼组的TTF1蛋白表达高。研究结论:1、Meta分析方面。在提高疾病控制率方面,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于单纯使用EGFR-TKIs,两组不存在异质性,不存在发表偏倚。然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不高,纳入研究的试验样本量较小,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2、临床研究方面。虽然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没能比单用吉非替尼更有效的减少癌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但是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增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另外,扶正抑癌1号方在消除靶向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尤为突出。总之,在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扶正抑癌1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着。3、实验研究方面。TTF1是肺腺癌的特异性抗体,P63是肺鳞癌的特异性抗体,而肺腺鳞癌NCI-H596细胞同时在其核中观察到TTF1和P63的表达。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优于单独使用吉非替尼的治疗,且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当中药达到一定浓度时,其抑制肿瘤的效果就不再提升。伴随着抑制肿瘤的效果的逐渐提升,肿瘤细胞绝对数量减少,但在剩余的组织中肿瘤细胞所占比例却有所增加。推测吉非替尼联合扶正抑癌1号提高了抑制肿瘤的效果,是通过抑制了这些肺癌细胞亚型之间潜在的谱系转换,从而阐释了与先前建立的涉及到分子信号通路耐药性机制不同的细胞层面上耐受药物治疗的新颖机制。
魏玉娜,王颖,曾明[5](2017)在《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10月,纳入有关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使用RevMan 5.3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7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相比,平消胶囊(片)联合铂类化疗能显着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RR=1.33,95%CI(1.14,1.55),P=0.000 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R=1.59,95%CI(1.27,2.00),P<0.000 1];联用组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50,0.77),P<0.000 1;RR=0.62,95%CI(0.47,0.81),P=0.000 6;RR=0.76,95%CI(0.63,0.91),P=0.00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平消胶囊(片)联合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可提高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上述结论尚需今后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加以验证。
李旭枝[6](2016)在《平消胶囊治疗甲状腺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改变、生活节奏增快、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因素,我国罹患甲状腺癌的人数越来越多。而现代医学治疗甲状腺癌存在诸多毒副反应,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甲状腺癌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平消胶囊为抗肿瘤纯中药制剂,在临床中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文献检索发现其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等,少有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报道。文献检索也发现诸多中药具有下调和抑制人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但尚未发现平消胶囊抑制人甲状腺癌SW579瘤株生长的研究报道。因此进行平消胶囊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 平消胶囊治疗裸鼠人甲状腺癌SW579移植瘤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主要脏器的影响。方法:将人甲状腺癌SW579实体瘤接种于雄性BALB/C裸鼠,接种13天后建立人甲状腺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以下5组,除空白对照组12只,其余各组各6只:空白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10mg/kg(DOX,10mg/kg)、低剂量平消胶囊组(PXCL,250mg/kg)、中剂量平消胶囊组(PXCM,500mg/kg)、高剂量平消胶囊组(PXCH,1000mg/kg)。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和三种不同剂量的PXC经口灌胃14天,其中DOX组于第4天按照10mg/kg静脉注射1次,其余各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动物体重。接种30天后取出瘤体和肝、脾、肾脏器,观察各组对移植于裸鼠的人甲状腺癌SW579移植瘤的肿瘤体积(TV)、相对肿瘤体积(RTV)、抑瘤率、体重和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平消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DOX组的RTV明显小于Control组(P<0.05,0.05,0.01,0.01);抑瘤率分别为25.60%、32.53%、47.88%和66.00%。平消胶囊各组体重及肝、脾、肾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各脏器系数与Control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DOX组体重下降,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脾的脏器系数小于Control组(P<0.05),肾的脏器系数大于Control组(P<0.01)。结论:平消胶囊对人甲状腺癌SW57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对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提示平消胶囊可能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甲状腺癌的作用。第二部分 平消胶囊辅助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放疗患者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平消胶囊辅助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131I放射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131I放疗后常规治疗对照组(Control)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平消胶囊辅助治疗组(PXC)30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乏力、咽喉异物感、失眠等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PXC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卡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放疗患者服用平消胶囊后,能够显着改善患者放疗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可能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服用安全。
王金鑫,王志勇,梅其炳[7](2016)在《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平消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和止痛散结等功效。平消胶囊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平消胶囊在多种乳腺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进展。
周跃华[8](2010)在《乳岩宁方下调MCF-7荷瘤裸鼠HER-2基因表达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乳岩宁方对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HER-2/nue基因表达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腺癌的抑瘤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接种于BALB/C-nu/nu裸鼠右侧胸壁第二乳垫部皮下,选取荷瘤成功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乳岩宁组、平消胶囊组,每组9只。记录各组裸鼠精神状态、饮食、体重变化情况;第18天,处死裸鼠取脾、肿瘤,称重,计算脾指数、抑瘤率;制作透射电镜切片,透射电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HER-2/nue蛋白的表达。结果:1.乳岩宁方能改善荷瘤裸鼠生存质量,维持荷瘤裸鼠的体重,乳岩宁组体重净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平消胶囊组(p﹤0.01)。2.乳岩宁组和平消胶囊组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着(p﹤0.01)。3.乳岩宁组的脾指数最高,与平消胶囊组相比差异性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显着(p>0.05)。4.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乳岩宁方能够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5. HER-2/nue蛋白表达结果:乳岩宁组、平消胶囊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着(p﹤0.05)。结论:1.乳岩宁方能改善MCF-7荷瘤裸鼠机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乳岩宁方能提高MCF-7荷瘤裸鼠脾指数,可能提高了裸鼠的免疫功能。3.乳岩宁方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组织中HER-2/nue基因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赵韬[9](2006)在《平消胶囊干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及其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 探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2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研究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癌的抑瘤分子机制,发现其在分子水平的作用靶点。 方法:平消胶囊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观察患者的肿瘤缓解情况和化疗毒副反应;以不同浓度平消胶囊含药血清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然后以MTT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体外检测平消胶囊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人肿瘤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1.平消胶囊对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乳腺癌的近期有效率,有助于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2.5%、10%、15%浓度平消胶囊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瘤率分别为:28.2%、29.16%,31.12%。 3.10%平消胶囊含药血清处理乳腺癌细胞后,对人肿瘤信号传导基因芯片表达下调和上调的基因分别为34个和22个。 结论: 1.平消胶囊对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能够提高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有助于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可以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 2.MTT法检测表明,不同浓度的平消胶囊混悬液对人乳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瘤率,其中以15%的混悬液抑瘤率最高,但三组不同浓度组间并无明显差异。 3.平消胶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部分信号传导基因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总
樊帆[10](2001)在《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 |
2 乳腺癌的现代医学研究 |
3 问题及展望 |
第二部分 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特征及质量评价 |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西医对乳腺癌的认知 |
3.2 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
3.3 网状Meta分析的优势 |
3.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及研究现状 |
1. 中医概述 |
2. 癌痛的病因病机 |
3. 中医内治法 |
4. 中医外治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二 癌性疼痛的西医认识 |
前言 |
1. 癌痛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
2. 癌痛的评估 |
3. 癌痛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入组标准 |
1.3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2. 临床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周期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研究内容 |
3. 临床研究结果 |
3.1 病例来源 |
3.2 一般资料 |
3.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华蟾素胶囊镇痛机理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期研究成果 |
1.1 非小细胞肺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各种治疗方法百家争鸣 |
1.2 NSCLC传统化疗方案的局限性与分子靶向药物的兴起 |
1.3 EGFR-TKIs的抗肿瘤机制 |
1.4 肺癌组织细胞的异质性 |
1.5 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机制 |
1.6 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
1.7 免疫组化在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中的应用 |
1.7.1 肿瘤蛋白-63 (P63)与肺癌的关系 |
1.7.2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与肺癌的关系 |
1.8 中医理论认为本虚标实是肺癌中晚期临床的关键病机 |
1.9 以扶正固本为基本治法的“扶正抑癌1号方”的药物组成及方义分析 |
1.10 “扶正抑癌1号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1.11 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能存在增效减毒作用 |
2 文献的Meta分析及系统性评价 |
2.1 现代文献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检索方法和资料来源 |
2.1.4 资料分析 |
2.1.5 技术路线图 |
2.1.6 方案设计 |
2.2 Meta分析情况 |
2.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2.3 Meta分析结果 |
2.2.4 发表偏倚分析 |
2.3 讨论 |
2.3.1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2 结局分析 |
3 临床研究 |
3.1 病例选择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标准 |
3.1.5 病例脱落 |
3.2 纳入试验病例数 |
3.3 随机方法 |
3.4 病例分组 |
3.4.1 对照组 |
3.4.2 试验组 |
3.5 观察指标 |
3.5.1 疗效评价 |
3.5.2 安全指标 |
3.6 统计方法 |
3.7 本试验技术路线图 |
3.8 结果 |
3.8.1 一般资料与基线研究 |
3.8.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RECIST标准的比较 |
3.8.3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率的比较 |
3.8.4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比较 |
3.8.5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比较 |
3.8.6 安全性评价 |
3.9 讨论 |
4 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细胞株 |
4.1.2 实验动物 |
4.1.3 实验试剂耗材 |
4.1.4 实验仪器设备 |
4.2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
4.2.1 细胞的复苏培养 |
4.2.2 扶正抑癌1号方的配制 |
4.2.3 吉非替尼的配制 |
4.2.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4.2.5 裸鼠转移瘤模型的构建 |
4.2.6 动物的处理与分组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方法 |
4.3.2 肿瘤体积观察实验方法 |
4.3.3 肿瘤重量观察实验方法 |
4.3.4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方法 |
4.3.5 肿瘤组织蛋白印迹实验方法(Western blot) |
4.4 统计方法 |
4.5 本试验技术路线图 |
4.6 结果 |
4.6.1 裸鼠模型给药后一般状态观察 |
4.6.2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4.6.3 肿瘤体积观察实验 |
4.6.4 肿瘤重量观察实验 |
4.6.5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 |
4.6.6 肿瘤组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4.7 讨论 |
结论 |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浅谈单细胞测序技术与蛋白质组学对于肺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5)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近期疗效 |
2.3.2 生活质量 |
2.3.3 一年生存率 |
2.3.4 不良反应 |
2.4 发表偏倚分析 |
2.5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6)平消胶囊治疗甲状腺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平消胶囊对人甲状腺癌SW579裸鼠移植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平消胶囊辅助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放疗患者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浆细胞性乳腺炎 |
2 乳腺增生 |
3 乳腺癌 |
3.1 预防作用 |
3.2 与化疗联合治疗乳腺癌 |
3.3 联合内分泌调节药物治疗乳腺癌 |
4 总结 |
(8)乳岩宁方下调MCF-7荷瘤裸鼠HER-2基因表达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平消胶囊干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及其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正文 |
临床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体外抑瘤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MTT检测 |
结果 |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基因芯片技术简介 |
2 信号传导与肿瘤 |
3 实验结果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附录二 已发表论文 |
附录三 实体瘤疗效评价RECIST标准 |
致谢 |
四、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D]. 向前. 暨南大学, 2020(03)
- [2]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D]. 孙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D]. 陈彦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D]. 孙剑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平消胶囊(片)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J]. 魏玉娜,王颖,曾明. 中成药, 2017(10)
- [6]平消胶囊治疗甲状腺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李旭枝.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7]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J]. 王金鑫,王志勇,梅其炳. 世界临床药物, 2016(02)
- [8]乳岩宁方下调MCF-7荷瘤裸鼠HER-2基因表达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D]. 周跃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9]平消胶囊干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及其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D]. 赵韬. 福建中医学院, 2006(12)
- [10]平消胶囊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评价(附136例临床分析)[J]. 樊帆. 陕西肿瘤医学,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