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改善扫描图像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韩泽芳,上官宏,张雄,韩兴隆,桂志国,崔学英,张鹏程[1](2022)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剂量CT成像算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中。然而,提高剂量辐射会引发人体组织器官受损,降低剂量又会造成成像质量严重下降。为解决上述矛盾,在确保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X射线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已成为低剂量CT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方法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等领域。与此同时,大数据驱动下的深度学习方法在LDCT成像领域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CT成像的过程、低剂量CT噪声建模以及成像算法的设计3方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低剂量CT成像算法的发展,尤其对深度学习领域的成像算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LDCT图像成像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李尚清[2](2021)在《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简称TPV)是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得到一类特殊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它是通过在低含量(<40%)的热塑性塑料中混入高含量(>50%)的橡胶及其交联剂等,在熔融共混过程中橡胶被剪切破碎同时原位地产生化学交联(硫化),形成大量的微纳米颗粒分散在塑料基体中,最终得到大量交联的橡胶微粒为分散相、少量热塑性塑料为连续相的橡塑两相共混物。TPV在常温下的物理性能和弹性类似热固性橡胶,在高温下可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工成型,使之作为一类容易加工、可多次回收利用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行业等应用领域逐步替代热固性硫化橡胶。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人们开始对TPV提出相态足够精细、高性能化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性能TPV制备和加工成为热塑性弹性体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关键在于相态精细。目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仍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消耗量最多的TPV,但人们对其微相形成(尤其是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的本质影响因素、微相结构调控以及性能优化、加工流变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为此,本论文研究了EPDM/PP 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形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动态硫化和加工改性对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相态精细化调控与性能优化、以及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等内容。其中,创新性工作与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在BIMSM/PP与BIIR/PA不同共混体系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交联动力学、破碎动力学与融并动力学之间关系,揭示了橡胶微粒形成的本质。结果发现,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粒子的形成,是橡胶破碎动力学、融并动力学与交联动力学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橡塑黏度比有密切关系。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小于1的BIMSM/PP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小,橡胶相破碎与交联匹配起主导作用,大于橡胶相的融并,则最终生成小尺寸的橡胶粒子,相态精细。而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接近于1的BIIR/PA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大,橡胶相破碎与交联不匹配,融并占主导,则最终生成大粒径的橡胶分散相,相态粗糙。这一结论为指导动态硫化调控精细相态制备高性能TPV提供了理论支撑。(2)通过选用两种不同PP分子量和三种不同交联体系与同一种EPDM进行正交动态硫化实验,揭示了EPDM/PP TPV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等微相结构形成的本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PDM纳米粒子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或橡塑两相界面张力)、EPDM交联速率和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低塑料相分子量和较低的橡胶相交联速率、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形成。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和EPDM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高塑料相分子量和较高橡胶相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形成。这些发现为TPV的微相结构精细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通过高速注射成型加工EPDM/PP TPV,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剪切作用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增大剪切速率不仅使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粒径明显减小;而且使更多PP晶体、PP链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发生在剪切方向上取向,还增加PP晶体中α和β晶型的结晶度。这些微相结构在各项异性上响应体现为:TPV在拉伸测试得到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剪切方向(注射方向)和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均增大,且两者在剪切方向上增幅更大。不仅如此,TPV在剪切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远高于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而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性能则相反。但剪切作用进一步增大会导致PP分子链降解,从而降低TPV所有性能。这些发现为加工调控TPV微相结构提供了方法指导。(4)研究了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工艺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优化TPV物理性能。通过热力学界面稳定铺展理论确定了EPDM/PP TPV的合适的界面包覆剂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简称POE)。采用高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改性工艺实现了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与热力学稳定分散,使TPV相态精细性能提高,这些结果得到了定量纳米力学表征以及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减小等实验和理论的验证;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界面包覆剂作用下,由于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下降,导致TPV中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粒径大幅较小,拉伸强度提高了46%左右、断裂伸长率提高了近40%、弹性模量和弹性明显改善。这一加工改性工艺为精细加工TPV和性能调控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新思路。(5)通过PP共混充稀EPDM/PP TPV设计不同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采用动态振荡扫描流变表征方法定量研究了TPV的微相结构与线性黏弹性、非线性黏弹性的响应关系,揭示了TPV在应变剪切流场下表现出弱应变过冲行为的屈服应力流体特性,它的屈服应力与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含量呈现指数关系。当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从网络结构向孤立分散状态变化时,TPV流变行为从弱应变过冲行为向应变稀化行为转变。此外,通过毛细管挤出流变研究发现,TPV的流动呈现拉伸变稀和剪切变稀的性质,且TPV中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对拉伸流场的响应比对剪切流场的要敏感。TPV的拉伸流动特性与熔体弹性主要受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的影响;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越是形成网络结构,TPV熔体拉伸应力或黏度越大、熔体弹性越显着。TPV的剪切流动行为主要受塑料相控制。这些结果为高性能TPV的加工提供指导。
李雷,李娜,孙怡咪,马静文[3](2021)在《不同屏气方式在MRI胸部及腹部检查中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探讨患者自主屏气、放射技师指导屏气两种不同的屏气方式对MRI成像在肺癌(胸部)及肝癌(腹部)检查中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疑似肺癌患者64例(男58例,女6例),采用T1WI-DIXON、T2WI-STIR序列进行MRI扫描,每位患者采用不同的屏气方式各采集一次;选择疑似肝癌患者103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28例),采用T1-DIXON、T2WI-DIXON序列进行MRI扫描,每位患者采用不同的屏气方式各采集一次。获得的MRI图像由3位放射医师进行评估,并进行图像评分。结果在胸部检查及腹部检查中,与临床较长使用的放射技师指导屏气相比,患者自主屏气在整体图像质量及呼吸运动伪影方面均未见显着性差异。结论患者自主屏气有可能成为传统放射技师指导屏气的一种替代方式,能够改善患者在MRI检查中的舒适感。
徐晨轩[4](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认为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吕丹丹[5](2021)在《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是可再生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裂解装置等绿色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然而ORR和OER反应较为复杂、动力学缓慢、不能自发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严重制约了绿色能源的产生和转化利用。基于此,合理的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最重要的途径。尽管一直都有最新的研究进展,但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合理设计和合成用于ORR和OE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然是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多孔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探索策略。因而本课题,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组分调控,合成了具有独特成分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碳基催化剂材料,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功能活性。此外,本课题还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来源,解析了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1,8-二氨基萘和2,6二乙酰基吡啶为反应物前驱体集合生成新型双亚胺基吡啶聚合物,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前驱体经过络合后进行热解制备了碳球状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前驱体无模板或载体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1790 m2/g)、高石墨化程度等优点。该Fe-N-C材料内部及表面高度分散有单原子Fe与N形成独特的Fe-N5配位结构。同时,该催化剂材料在0.5 M硫酸和0.1 M KOH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总的氧电催化活性为碱性介质中0.70 V和在酸性介质中为0.86 V。(2)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前驱体,本工作探究了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三种钴前驱体与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热解制备了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和氧还原催化反应。结果表明Co-N结构和封装在N掺杂的碳基体中的金属钴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钴离子源对最终的碳材料性能有显着影响。以乙酸钴为前驱体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种优异的活性可归功于被包覆的金属态钴和Co-N基团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还表明Co-Nx是ORR的十分有效的活性位点,而金属态的钴则对水分解反应具有巨大的活性贡献。(3)基于以上两个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按照不同Fe和Co摩尔比制备得到含铁-N和钴-N结构有机金属络合物。对络合物粉末进行热解及后处理得到FexCoyNC催化剂。探究了Fe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本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Fe以Fe-Nx结构的形式存在,Co则以少量的Co-Nx结构和多数的金属态Co两种状态存在。其中Fe:Co比例为1:5的催化剂(Fe1Co5NC)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具有最优的ORR性能。Fe1Co5NC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峰值能量密度达到了284 mW·cm-2。测试结果表明微量Fe原子可以显着提高Co-N-C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DFT计算同样辅助证明了Fe-N-C(含少量Co-Nx)层包裹Co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比单独使用Fe-N-C和金属态Co时具有更优的氧中间产物吸附能量势垒,即比他们单独作为催化时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4)将2,6-二乙酰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为反应前驱体,六水合氯化钴为钴盐,得到了Co9S8包覆于氮、硫掺杂碳中(Co9S8@N,S-C)的催化材料。该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具有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活性,其ORR半波电位达到了0.89 V,OER过电位仅304 mV,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647 V vs RHE。用Co9S8@N,S-C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测试表明: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59 mW·cm-2,比容量为862m Ah·gZn-1。此外,Co9S8@N,S-C组装的Zn ABs具有比Pt/C+IrO2更高的稳定性。连续运行110 h后,充放电电压间隙仅略微增大约90 mV,往返效率仅降低4.83%(而Pt/C+IrO2降低了14.48%)。DFT计算表明N、S共掺杂的碳层和Co9S8调节彼此的费米能级,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电子迅速转移到活性位点,制备的Co9S8@N,S-C催化剂实现了更优的吸附效果,比单独使用Co9S8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5)由于金属Fe和Co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的脱落,因而本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1,5-萘二胺和2,5-二硫二脲为氮、碳源和硫源,通过调节三个单体的摩尔比探究了非金属NS/C氧电双功电催化剂。当三个有机物的摩尔比为1:0.5:0.5时所得到的的NS/C催化剂在0.1 M KOH中具有最高的ORR和OER催化活性,ORR/OER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72 V vs RHE,远超过了商业Pt/C+IrO2。用该催化剂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其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149 mW·cm-2,比容量可达769m Ah·gzn-1,且可以稳定的充放100小时后仅衰减28.36%,活性和稳定性远超过相同质量负载的Pt/C和IrO2(1:1 wt.%)混合催化剂组装的锌-空电池(衰减37.18%)。本工作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S/C的高活性主要来源于由特定的N和S掺杂所诱导的带有正电荷和自旋密度的C原子。
张璘[6](2021)在《相控阵机载SAR海面动目标成像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对海上舰船目标的探测不仅涉及到我国经济利益,也关系着国家领主主权和海防安全。相控阵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阵列天线空域结构实现等效增加空间维采样频率的目的,从而扩大海域测绘带范围,使得广域海面舰船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成为可能。目前,相控阵机载SAR存在着天线阵列结构复杂、数据运算处理量庞大以及舰船目标成像散焦等问题,影响广域海面动目标成像效率和成像质量。因此本文围绕相控阵机载SAR动目标高分辨成像算法,对天线波束扫描模式、多天线接收数据处理算法、动目标多普勒参数估计和时频分析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针对相控阵机载SAR成像扫描方式的选择,分别采用距离俯仰向扫描和方位向扫描两种模式对宽测绘带场景进行成像。首先,以宽测绘带场景为基础建立相控阵机载SAR成像模型,在发射信号脉冲重复频率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出信号处理过程,并建立DBF-SCORE模式和TOPS模式两种成像模型。随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成像,验证上述两种模式可分别实现距离向波束形成高分辨成像和方位向宽幅快速扫描成像,明确了相控阵机载SAR波束控制所采用的扫描方式,为后续广域海面成像算法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针对相控阵机载SAR广域海面舰船成像过程中所面临的海量数据存储运算困难的问题,本文从舰船目标分布的稀疏属性入手,提出块稀疏压缩感知动目标成像算法。首先,以传统贪婪OMP算法为基础,建立海面舰船压缩感知成像算法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舰船满足目标稀疏性特点,可以采用压缩感知算法进行成像。随后,利用天线阵列的分集增益以及舰船目标的块稀疏分布属性,提出联合块稀疏压缩感知成像算法。仿真和实测数据成像结果表明,采用块稀疏类算法可以获得较为统一的目标分布图,较大的降低了全景区域成像时间,同时有助于消除海面的虚假目标。第三,针对舰船自身运动引起的图像散焦和模糊问题,提出多普勒参数估计So WVD算法。首先,分析多普勒参数对动目标成像效果的影响,建立多普勒参数信号估计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算法有助于校正目标运动过程中的距离徙动,补偿掉与距离空变有关的方位向相位误差,但运算时间不适用于实时估计。随后,为降低运算复杂度,提出多普勒参数估计So WVD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传统参数估计算法性能相比,So WVD算法适用于相控阵机载SAR对舰船等小型目标的多普勒参数实时估计。第四,针对不同海情舰船在偏航角、俯仰角和横滚角的三维摆动下存在图像散焦模糊的问题,在动目标自聚焦和时频分析类算法聚焦成像的基础上,提出同步压缩类时频变换算法。首先,采用最大对比度/最小熵自聚焦迭代算法和分块PGA聚焦算法,对实测数据中多艘舰船的模糊图像进一步聚焦,成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降低海杂波旁瓣和海面虚影。随后,建立SAR/ISAR混合成像模型,采用传统时频分析算法对单个舰船进行瞬时时频成像,引入同步压缩类时频变换算子,获得摆动舰船在某一瞬时的聚焦图像。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性能参数比较可知,同步压缩类算法可以抵消舰船摆动所造成的图像散焦和模糊,获得高清舰船图像,能够看清舰船结构、尺寸、船头船尾等细致部分。第五,针对运动舰船存在定位误差的问题,利用相控阵天线阵列结构分布均衡的特点,提出用以校正动目标方位向位置的VSAR算法。首先分析了具有径向速度的海面舰船存在方位向位置误差的原因,推导出方位位置误差的数学表达式。随后,建立VSAR算法模型,通过对天线阵列接收数据的相位差进行分析,得出目标径向速度和方位向真实位置估计。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成像结果表明VSAR算法可以对动目标进行连续动态观测,实现在多普勒频带内有效区分静动目标,提高判断舰船运动趋势及航行轨迹的能力。
许立明[7](2021)在《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可靠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存储系统已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超级电容器由于其高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能力和长循环寿命,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储能系统之一。合理设计和合成新型电极材料,精准控制其成分,表面功能化和分级结构的构建,对开发大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独特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由于大理论比表面积(≈2630 m2 g-1)、高电导率、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和化学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具有巨大潜力。此外,通过π-π相互作用吸附到石墨烯上的具有多电子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赋予其高赝电容。作为苯环和吡咯环并联的有机化合物,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电子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目前,吲哚及其衍生物对石墨烯表面修饰的研究仍空白。在此,以石墨烯为主体材料,吲哚及其衍生物为功能化分子,通过水热法及真空冷冻干燥或高温退火的后处理工序,对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吲哚及其衍生物功能化的氮掺杂石墨烯(GN),并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和电容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吲哚功能化N掺杂石墨烯(InFGN)。吲哚单体可通过π-π相互作用紧密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并可以修复GN的结构缺陷。所制备的InFGN在2 Ag-1时具有622.3 F g-1的比电容,在5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100.5%。此外,基于InFGN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800~80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表现出20.6~18.8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InFGN的高电容性能主要由于石墨烯孔体积的增加和其结构完整性的修复有利于离子快速扩散和电荷转移,以及N掺杂和吲哚分子对其高赝电容的贡献。2.为了深入研究吲哚分子取代基的差异对活性位点的结构、类型和含量以及功能化GN的赝电容行为的影响,筛选了四个不同取代基类型的吲哚分子来修饰GN,通过增强的电子相互作用来提高比电容。研究发现,除了含氨基或羟基有机分子可以与石墨烯结合外,含硝基或甲氧基有机分子也可以与石墨烯匹配。在1 M H2SO4电解质中,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将5-氨基吲哚与GN复合可以实现831.5 F g-1的高比电容的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同样,基于5-AIFGN的对称器件在800 W Kg-1时表现出43.4 Wh kg-1的能量密度,即使在8000 W kg-1时仍保持38.0 Wh kg-1的能量密度。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和筛选与石墨烯配对的有机分子以获得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捷径。3.硝基芳族化合物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上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其作为氮源,有利于高电容性能GN材料的制备。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和高温退火后处理,由5-硝基吲哚、氨和氧化石墨烯(GO)的混合物成功制备了少层皱缩的多孔N掺杂石墨烯(5-NIGN)。所制备的5-NIGN的具有7.27%的高N含量,并表现出457.4 F g-1的高电容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此外,基于5-NIGN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800~80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实现了18.5~15.5 Wh kg-1的能量密度。5-NIGN的高性能主要归因于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多孔结构和较高的赝电容。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NIGN在电化学储能方面将具有潜在优势。4.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制备了聚5-羟基吲哚(5-PHI)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5-PHI/GN),并优化了5-PHI与氮掺杂石墨烯的比例。过硫酸铵既充当氧化剂又是氮源,5-PHI纳米球有效抑制了GN的聚集。所获得的5-PHI/GN=1:1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2 Ag-1时其比电容达到627.2 F g-1。5-PHI/GN=1:1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在425~85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实现了35.5~30.0 Wh Kg-1的能量密度,以及在100000次循环后保持102.7%初始比电容的优异循环稳定性。
何可丁[8](2021)在《误差扩散法数字加网的优化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加网技术又名数字半色调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基于人眼视觉系统在二值设备上实现图像再现功能的一门技术。主要应用于图像的存储、水印、压缩等技术上,并且广泛应用在纺织业医疗业等领域。因此,数字加网技术的研究在实现图像再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了数字加网中综合性能较好的误差扩散算法,分别对误差滤波器系数的分配、阈值的选取、扫描路径的设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当前误差扩散法采用的扫描方式各有优劣,按行扫描方式会导致图像存在有害纹理和与扫描方向相关的滞后现象的问题。空间填充曲线扫描方式虽然有效的恢复了有害纹理,但是引入了噪声。因此,为解决传统Floyd-Steinberg误差扩散法中按行扫描方式导致图像存在的滞后现象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递归的扫描路径,基于二维交替扫描路径的误差扩散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扫描方向有关的滞后现象,并且对于长宽相等的图像,该算法的处理速度与F-S误差扩散法相同。针对传统误差扩散法中存在的明显结构纹理、有害纹理和边缘模糊等问题,本文在基于二维交替扫描路径的改进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增强的双误差滤波器的误差扩散法,该法选用Shiau-Fan滤波器、HVS模型滤波器和边缘增强Sobel算子,用以解决加网过程中的有害纹理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流程得到的加网图像视觉效果良好,不仅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减少了一些有害纹理,而且其边缘部分也得到了增强。最后,利用基于Arduino开源硬件、HP C6602A喷墨打印头自制的喷墨打印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边缘增强的双误差滤波器加网算法。加网图像的打印结果表明经过本文算法改善了传统误差扩散法边缘模糊的问题,处理得到的加网图像结构与原图更接近,视觉效果更好。
杨燕[9](2021)在《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辅助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双侧乳房对称性是乳房缩小整形术后效果的主要评估内容,术中精准的对称性评估是决定术后对称性及乳房美学的关键,而术中除了利用简单量尺和称重等测量手段可提供非常有限的客观数据外,术中对称性的评估主要依靠于术者的手术经验和美学修养。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获取设备以及光学元件的不断精进,三维扫描技术可快速以非接触式对乳房形态进行三维表面数据获取和重建,能够从线性距离、面积及体积等多个方面对乳房形态进行精确计算和评估,是一种先进的乳房外形测量技术,并已成熟运用于乳房缩小整形手术前后,但尚未用于术中评估。目前常用的静态三维扫描系统因存在设备笨重、不可随意移动、扫描范围局限以及花费昂贵等问题,不适合放置于环境复杂的手术室,更无法实现术中的灵活扫描。本研究将一种新型手持三维扫描系统应用于乳房缩小整形术中用以辅助术者进行乳房对称性评估,在将该新测量技术运用于指导术中操作之前,需明确其测量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是否与其他三维扫描系统具有可比拟的测量准确度,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通互用,以及能否克服三维系统固有问题的影响,比如胸部的呼吸运动等,最后还需明确术中采用该技术辅助乳房对称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逐一解答,可为三维扫描技术与乳房整形美容手术间的结合提供一条新思路。研究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分析INOVA手持三维扫描系统(INOVA系统)与手工测量法在多个乳房美学关键线性参数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明确INOVA系统是否能够准确获得研究对象的乳房三维图像。第二部分:通过比较INOVA系统与JR静态三维扫描系统(JR系统)在多个乳房美学关键线性参数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及两个系统在同一研究对象所获图像间的三维偏差分析,以明确INOVA系统能否获得与JR系统可比拟的乳房三维图像。第三部分:分析平静呼吸是否明显影响INOVA系统的成像结果,与其他呼吸状态下的乳房图像进行三维偏差分析,明确呼吸状态对成像结果的作用,此外,比较平静呼吸状态下乳房三维数据测量结果的重测信度,用以分析INOVA系统成像的可重复性。第四部分:基于INOVA系统,明确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在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辅助作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前瞻性纳入乳房整形手术前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手工测量法和INOVA系统在研究对象乳房上测得Sn-N(体表距离)、N-N(直线距离)、N-IMF(体表距离)、N-M(体表距离)以及BW(直线距离)等多个线性距离,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体现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利用Bland-Altman图评估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第二部分:前瞻性纳入乳房整形手术前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INOVA系统与JR系统获取同一研究对象的乳房三维图像,获得两种方法在Sn-N(直线距离)、N-N(直线距离)、N-IMF(直线距离)、N-M(直线距离)、BW(直线距离)、Sn-N(体表距离)、N-M(体表距离)以及N-IMF(体表距离)等多个线性距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体现两种不同扫描系统测量结果间的相关关系,利用Bland-Altman图评估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通过最佳拟合算法和三维偏差分析以计算两个系统在同一研究对象获得的乳房三维图像间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析两个系统间的可比拟性。第三部分:前瞻性纳入乳房整形手术前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NOVA系统获得每位研究对象3个呼吸状态的4套三维重建图像(平静呼吸2套、自然呼气末1套和自然吸气末1套),通过最佳拟合算法和三维偏差分析以计算两个不同三维图像间的RMSE,分析呼吸运动对INOVA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两个平静呼吸状态下三维图像间Sn-N(直线距离)、N-N(直线距离)、N-IMF(直线距离)、N-M(直线距离)、BW(直线距离)、Sn-N(体表距离)、N-M(体表距离)以及N-IMF(体表距离)等多个线性距离的重测信度,分析INOVA系统在平静呼吸下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第四部分:回顾性及前瞻性纳入双侧乳房肥大女性患者,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常规接受基于INOVA系统的术中对称性评估,通过对双侧乳房体积、乳头乳晕复合体位置以及乳房下皱襞高度等对称性的定量评估,术者可根据测量结果对已客观识别的乳房不对称进行调整,而对照组患者术中未进行三维扫描评估,乳房对称性主要依靠术者经验;根据患者术后3月的二维及三维图像资料,分别采用观察者评估法和三维测量法进行二维及三维的乳房对称性评估,分析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的辅助作用。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54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1.39岁,BMI为15.59~31.89kg/m2。通过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及Bland-Altman图评估了手工测量法与INOVA系统在Sn-N(体表距离)、N-N(直线距离)、N-IMF(体表距离)、N-M(体表距离)及BW(直线距离)等五个关键线性距离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为0.888、0.980、0.903、0.890和 0.849(P<0.05),R2值介于 0.823~0.969,差值平均值分别是-0.44cm、0.16cm、-0.32cm、-0.01cm 及 0.61cm,其 95%一致性区间分别是(-1.96~1.07)cm、(-0.75~1.08)cm、(-1.57~0.94)cm、(-1.06~1.04)cm 以及(-2.23~1.02)cm,在Bland-Altman图上散点基本均落在95%一致性区间内。第二部分:共纳入22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2.96岁,BMI为18.07~31.89kg/m2。通过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及Bland-Altman图比较了INOVA系统与JR系统在Sn-N(直线距离)、N-N(直线距离)、N-IMF(直线距离)、N-M(直线距离)、BW(直线距离)、Sn-N(体表距离)、N-IMF(体表距离)以及N-M(体表距离)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为 0.916、0.992、0.956、0.955、0.967、0.893、0.952 以及 0.946(P<0.05),R2 值介于 0.797~0.984,差值平均值分别是 1.95mm,0.52mm,-0.93mm,0.19mm,-0.57mm、2.26mm、0.39mm 以及 0.25mm,其 95%一致性区间分别是(-9.79~13.69)mm、(-7.10~8.14)mm、(-7.63~5.78)mm、(-7.89~8.26)mm、(-14.26~13.13)mm、(-11.35~15.87)mm、(-7.38~8.16)mm 及(-8.52~9.02)mm,在 Bland-Altman图上散点基本均落在95%一致性区间内。三维偏差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系统的乳房三维图像间RMSE最大值为5.16mm,最小值为1.01mm,平均值为2.53mm(SD,1.05mm)。第三部分:共纳入35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3.83岁,BMI为17.51~31.89kg/m2。两个不同乳房三维图像间三维偏差分析结果显示平静呼吸三维扫描图像间RMSE 平均值为 1.73mm(SD,1.00mm),95%的置信区间为(1.40~2.06)mm;平静呼吸与自然呼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RMSE平均值为2.47mm(SD,1.27 mm),95%的置信区间为(2.05~2.89)mm;平静呼吸与自然吸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RMSE 平均值为 3.77mm(SD,1.15mm),95%的置信区间为(3.38~4.14)mm;自然呼气末与自然吸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RMSE平均值为3.80mm(SD,1.37mm),95%的置信区间为(3.34~4.25)mm。通过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平静呼吸三维扫描图像间平均RMSE最小,其次是平静呼吸与自然呼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平均RMSE(2.47mm),平静呼吸与自然吸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平均RMSE及自然呼气末与自然吸气末三维扫描图像间平均RMSE较大,但后二者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865)。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NOVA系统在平静呼吸下成像的重测信度,结果显示在Sn-N(直线距离)、N-N(直线距离)、N-IMF(直线距离)、N-M(直线距离)、BW(直线距离)、Sn-N(体表距离)、N-IMF(体表距离)以及N-M(体表距离)上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是0.958、0.991、0.970、0.973、0.928、0.948、0.970及0.971,组内相关系数值均高于0.9,表明平静呼吸下INOVA系统所获乳房三维图像线性距离测量值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第四部分:共纳入60名患者,对照组31名,试验组29名,两组患者在年龄、BMI、临床病程、手术时间、双侧软组织切除总量、失血量、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均发生两例乳房切口愈合不良。术后3月乳房三维对称性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乳房体积差(中位数分别是39.13cc和113.32cc)和N-IMF差值(中位数分别是2.79mm和7.43mm)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者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在乳头乳晕复合体位置、IMF高度、乳房形态、乳房大小以及乳房在胸廓上位置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对称性(P<0.05)。研究结论第一部分:INOVA系统与手工测量法在多个乳房美学关键线性参数上的测量值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和高度一致性,认为INOVA系统有较好的正确性及可靠性。第二部分:INOVA系统和JR系统在多个乳房美学关键线性参数上的测量值之间同样具有显着相关性和高度一致性,认为INOVA系统有较好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两个三维扫描系统在研究对象所获三维图像的平均三维偏差小,认为INOVA系统和JR系统所获的三维扫描图像具有可比性,即两种系统所获数据可互通互用。第三部分:平静呼吸对INOVA系统成像影响小,且呼吸状态一致能够降低乳房三维图像间的偏差,同时INOVA系统在平静呼吸状态下的乳房三维成像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第四部分: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在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术中客观评估乳房对称性的方法可以减少外科医生主观评价的误差,在术中辅助调整双侧乳房对称性,帮助乳房缩小整形术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乳房对称性。
王锦辉[10](2020)在《植草混泥土孔隙细观结构分析及孔内碱性环境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混凝土护岸相比,植草混凝土具有防洪、生态和景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河流治理工程。植草混凝土孔隙细观结构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孔隙细观结构研究方法受人为干预辨别的影响较大,实验数据的获取存在局限性。同时植草混凝土孔内高碱性环境也是影响草本植物生长主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改善孔内碱性环境尤为关键。因此,开展对植草混凝土孔隙细观结构分析及孔内碱性环境改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利用CT扫描仪对不同配合比的植草混凝土试件进行断层扫描,重构了植草混凝土三维模型,探究其孔隙细观结构的表征参数特征,创新性地丰富了植草混凝土孔隙细观结构的获取手段,为细观尺度上的植草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通过植草混凝土碱性改善试验,对比分析了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改善措施;开展种植试验,揭示植草混凝土对草本植物茎叶及根系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利用CT扫描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以目标孔隙率和实际有效孔隙率为主要率定指标,有效地提高了三维仿真模型精度。三维模型孔隙率计算结果略小于试验法,误差在0.6%-2.4%之间,且更贴近设计值。(2)对植草混凝土孔隙细观结构表征参数进行分析,定量获取试件二维孔径数量、面孔率、孔径尺寸分布、三维迂曲度及分形维数。研究表明,水灰比对混凝土内孔隙总计数影响较大,且水灰比越大孔隙数量呈减小趋势;植草混凝土孔隙内迂曲度与目标孔隙率呈负相关性,混凝土内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与目标孔隙率呈正相关性,即目标孔隙率越大且水灰比越小时,混凝土孔隙细观结构越有利于草本植物根系生长。(3)通过结构降碱技术改善孔内碱性环境,试件p H值下降0.5~1,随着矿物外掺料的增加,试件p H值呈下降趋势,其中内掺硅灰效果最好。使用草酸喷涂处理和环氧树脂镀膜处理可使试件p H值下降1~2.5。使用化学试剂对植草混凝土试件进行浸泡处理,其碱性环境改善效果从强到弱排序为:过磷酸钙>硼酸>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未处理。(4)通过分析草本植物茎叶生长情况发现,试块厚度对草本植物茎叶生长影响最大,相同生长条件下,草本植株生长高度随试件厚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构型参数表明,草本根系受孔隙率影响较大,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根系生长情况越好,验证孔隙细观结构分析结论。
二、如何改善扫描图像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改善扫描图像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剂量CT成像算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投影域方法与重建方法 |
1.1 投影域方法 |
1.2 传统重建方法 |
1.3 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建方法 |
2 后处理方法 |
2.1 传统后处理算法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LDCT图像后处理方法 |
2.2.1 网络框架改进 |
2.2.2 训练策略改进 |
2.2.3 功能子模块设计 |
3 数据集 |
3.1 投影域CT数据集 |
3.2 图像域CT数据集 |
3.2.1 模拟数据集 |
3.2.2 真实数据集 |
4 总结 |
(2)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热塑性弹性体 |
1.2.2 热塑性硫化橡胶 |
1.2.3 动态硫化技术 |
1.3 TPV微观相态研究进展 |
1.3.1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形成机理 |
1.3.2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演变发展研究进展 |
1.3.3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3.4 TPV微相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
1.3.5 TPV加工性能与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
1.3.5.1 TPV流变响应表征方法 |
1.3.5.2 TPV流变性能影响因素 |
1.4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1.5.2 动态硫化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5.3 加工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性能优化 |
1.5.4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橡塑两相黏度表征 |
2.2.4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2.2.5 静态硫化曲线 |
2.3 橡胶交联动力学 |
2.4 橡胶相在交联过程中破碎与融并 |
2.5 橡胶微粒形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微相形成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3.2.2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3.2.3 橡塑两相表观黏度测试 |
3.2.4 橡塑快慢交联体系设计 |
3.2.5 样品制备与体系设计 |
3.2.6 溶胀法表征交联程度 |
3.2.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2.8 样品溶解实验 |
3.3 PP分子量与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的耦合影响 |
3.3.1 橡塑硫化体系的交联动力学 |
3.3.2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的影响 |
3.3.2.1 橡塑硫化体系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2.2 变形破碎理论计算EPDM/PH体系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3 临界毛细管破碎方程计算EPDM/PL体系中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4 橡胶粒子粒径 |
3.3.3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3.3.3.1 PP分子量的影响 |
3.3.3.2 EPDM交联动力学的影响 |
3.4 分子量和交联动力学耦合影响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微相结构表征 |
4.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4.2.3.3 偏光显微镜(POM) |
4.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5.1 拉伸性能测试 |
4.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4.3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响应关系 |
4.3.1 注射成型剪切速率的确定 |
4.3.2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的影响 |
4.3.2.1 剪切速率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破碎和排列取向的影响 |
4.3.2.2 剪切速率对TPV结晶结构、结晶度的影响 |
4.3.2.3 剪切速率对TPV中PP相取向的影响 |
4.3.3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纳米力学模量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5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弹性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6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相态加工调控与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5.2.2 样品制备 |
5.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5.2.4 动态振荡应变扫描 |
5.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5.2.5.1 拉伸性能测试 |
5.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5.3 强剪切作用和POE界面包覆对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1 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热力学不稳定现象 |
5.3.2 界面包覆剂的确定 |
5.3.3 POE界面包覆实验验证 |
5.3.4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5.3.5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TPV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PDM/PP TPV的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6.2.2 样品制备 |
6.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6.2.4 流变行为表征 |
6.2.4.1 动态振荡剪切扫描 |
6.2.4.2 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 |
6.2.5 流变方法分析 |
6.2.5.1 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 |
6.2.5.2 振荡频率扫描确定松弛时间谱 |
6.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在线性与非线性黏弹性上的响应 |
6.3.1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变化 |
6.3.2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动态黏弹性的响应关系 |
6.3.2.1 非线性黏弹性 |
6.3.2.2 线性黏弹性 |
6.3.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稳态流变行为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不同屏气方式在MRI胸部及腹部检查中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图像采集 |
1.3 图像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图像质量比较 |
2.2 整体图像质量及呼吸运动伪影 |
2.3 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4)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材料表征分析 |
2.3.1 形貌结构分析 |
2.3.2 材料构成分析 |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
2.4 性能评价分析 |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
3.1 引言 |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
4.1 引言 |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
4.2.1 目标结构设计 |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
5.2.1 技术背景 |
5.2.2 性能指标 |
5.2.3 电极材料 |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
1.2.2 锌-空气电池简介 |
1.3 氧还原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氧还原反应机理 |
1.3.2 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4 析氧反应机理 |
1.3.5 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6 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7 氧电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原子Fe-N-C纳米球作为高效的非贵金属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需药品 |
2.2.2 Fe-N-C催化剂的合成 |
2.2.3 材料制备和表征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N-C纳米球材料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3.2.Fe-N-C纳米球催化剂的ORR和OER的催化性能分析 |
2.3.3 Fe-N-C纳米球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氧还原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需药品 |
3.2.2 Co-N-C催化剂的合成 |
3.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3.2.4 电化学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N-C催化剂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
3.3.2 Co-N-C催化剂的水裂解和ORR催化性能分析 |
3.3.3 Co-N-C水分解和ORR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Fe-N-C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药品 |
4.2.2 Fe_xCo_yNC催化剂的合成 |
4.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4.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xCo_yNC催化剂的制备和物理结构特性表征分析 |
4.3.2 Fe_xCo_yNC样品的ORR活性和碱性锌-空电池性能分析 |
4.3.3 Fe_xCo_yNC催化剂活性来源的理论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S 共掺杂石墨碳包裹Co_9S_8纳米颗粒作为可充放锌-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药品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5.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_9S_8@N,S-C催化剂的合成及理化表征分析 |
5.3.2 Co_9S_8@N,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分析 |
5.3.3 Co_9S_8@N,S-C催化剂活性的理论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金属N,S共掺杂碳材料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所需药品 |
6.2.2 N、S共掺杂碳的制备 |
6.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6.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
6.2.5 自制锌空气电池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S-C催化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6.3.2 ORR、OER和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6.3.3 DFT计算阐明N、S 共掺杂碳的ORR/OER活性位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6)相控阵机载SAR海面动目标成像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控阵雷达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相控阵雷达主要发展阶段研究 |
1.2.2 国内相控阵雷达发展情况 |
1.3 机载SAR动目标成像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控阵机载SAR成像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SAR动目标成像基本理论及回波模型建立 |
2.3 DBF-SCORE波束控制成像方法 |
2.3.1 DBF-SCORE俯仰向波束控制原理 |
2.3.2 俯仰向自适应Capon谱估计法 |
2.3.3 方位向非均匀PRF采样重构算法 |
2.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2.3.5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2.4 TOPSAR方位向扫描成像方法 |
2.4.1 TOPSAR方位向波束控制原理 |
2.4.2 TOPSAR扫描模式成像算法 |
2.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面舰船动目标压缩感知成像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舰船目标CS成像机理 |
3.2.1 海面舰船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
3.2.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 块稀疏压缩感知成像算法 |
3.3.1 海面舰船的块稀疏BOMP成像算法 |
3.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块稀疏贝叶斯学习BSBL成像算法 |
3.4.1 海面舰船的块稀疏BSBL成像算法 |
3.4.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 联合块稀疏JBOMP成像算法 |
3.5.1 海面舰船的联合块稀疏JBOMP成像算法 |
3.5.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3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面舰船动目标的多普勒参数估计及自聚焦 |
4.1 引言 |
4.2 多普勒参数估计 |
4.2.1 Radon-Wigner估计多普勒参数 |
4.2.2 SoWVD变换估计多普勒参数 |
4.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 舰船目标自聚焦成像 |
4.3.1 最大对比度/最小熵算法 |
4.3.2 分块PGA自聚焦算法 |
4.3.3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4.4 舰船目标时频分析瞬态像 |
4.4.1 传统时频类成像法 |
4.4.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3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4.5 同步压缩时频变换成像法 |
4.5.1 同步压缩SST-CWT变换 |
4.5.2 同步压缩SST-Chirplet变换 |
4.5.3 同步压缩SST-STFT变换 |
4.5.4 同步压缩时频变换的误差分析 |
4.5.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6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面舰船动目标的方位向定位算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VSAR的海面舰船动目标定位算法 |
5.2.1 VSAR算法概述 |
5.2.2 VSAR算法运动目标成像模型 |
5.2.3 VSAR算法运动目标定位机理 |
5.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 实测数据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超级电容器 |
1.1.1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及与电池的区别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分类及储能机理 |
1.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2 石墨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1 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2.2 石墨烯的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氧化还原有机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2.3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2.5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detection)测试 |
2.2.7 X-射线电子衍射仪(XRD)测试 |
2.2.8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2.2.9 氮气吸脱附(BET)测试 |
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循环伏安测试 |
2.4.2 恒电流充/放电(GCD)测试 |
2.4.3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
2.4.4 循环稳定性测试 |
2.4.5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第3章 吲哚修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3.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1 SEM和TEM |
3.3.2 AFM |
3.3.3 FT-IR光谱和UV-Vis吸收光谱 |
3.3.4 FESEM图像和XPS光谱 |
3.3.5 XRD和Raman光谱 |
3.3.6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1 三电极测试 |
3.4.2 两电极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取代基对吲哚分子功能化N掺杂石墨烯电容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取代基的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4.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1 SEM |
4.3.2 FT-IR光谱 |
4.3.3 UV-Vis吸收光谱和~1H NMR光谱 |
4.3.4 XPS光谱 |
4.3.5 XRD光谱 |
4.3.6 Raman光谱 |
4.3.7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1 三电极测试 |
4.4.2 两电极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褶皱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褶皱多孔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5.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5.3.1 SEM和AFM |
5.3.2 FESEM和XPS |
5.3.3 XRD和Raman光谱 |
5.3.4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5.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1 三电极测试 |
5.4.2 两电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聚5-羟基吲哚修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聚5-羟基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6.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1 SEM |
6.3.2 XPS |
6.3.3 XRD和Raman |
6.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1 三电极测试 |
6.4.2 两电极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8)误差扩散法数字加网的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加网(半色调)技术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数字加网技术 |
2.1 图像再现系统的依据与构成 |
2.1.1 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表示 |
2.1.2 视觉原理 |
2.2 数字加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 |
2.2.1 数字加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2 数字加网技术的分类 |
2.3 调频加网的常见方法 |
2.3.1 抖动法 |
2.3.2 误差扩散法 |
2.3.3 迭代法 |
2.4 数字加网常用评价方法 |
2.4.1 经典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
2.4.2 经典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二维交替扫描方式的误差扩散法 |
3.1 影响误差扩散算法效率的主要因素 |
3.2 基于改进扫描方式的误差扩散算法 |
3.2.1 本算法基本改进思想 |
3.2.2 本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3.2.3 本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缘检测的双误差滤波器的误差扩散法 |
4.1 边缘检测 |
4.1.1 图像的边缘 |
4.1.2 边缘检测方法 |
4.2 误差扩散法流程的改进 |
4.2.1 传统误差扩散法的缺陷 |
4.2.2 误差滤波器的选择 |
4.2.3 边缘检测算子的选取 |
4.2.4 具体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论及效果验证 |
4.3.1 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 |
4.3.2 各算法的运行时间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制打印系统的设计及加网算法的嵌入 |
5.1 打印控制系统 |
5.2 硬件系统 |
5.2.1 结构组成与装配 |
5.2.2 Arduino控制板 |
5.2.3 Arduino扩展板 |
5.3 驱动与软件设计 |
5.3.1 软件主要功能 |
5.3.2 打印软件的设计 |
5.3.3 字符的打印 |
5.3.4 加网图像的打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工作 |
6.2 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辅助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手持三维扫描系统与手工测量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手持三维扫描系统与静态三维扫描系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平静呼吸对手持三维扫描系统成像结果的影响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 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在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评估中的临床运用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三维扫描技术在乳房缩小整形术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分析 |
六、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植草混泥土孔隙细观结构分析及孔内碱性环境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基本物理与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植草混凝土孔结构表征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植草混凝土孔隙内碱性环境研究现状 |
1.2.4 植草混凝土种植试验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与方法 |
2.1 原材料的选择及其基本性能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拌合水 |
2.1.4 减水剂 |
2.1.5 孔内碱性环境改善材料 |
2.2 配合比设计及制备工艺 |
2.2.1 结构降碱技术改善孔内碱性环境配合比设计 |
2.2.2 植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3 植草混凝土制备工艺 |
2.3 试验方法 |
2.3.1 植草混凝土CT扫描技术 |
2.3.2 植草混凝土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重构方法 |
2.3.3 植草混凝土孔隙率测定方法 |
2.3.4 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pH值测定方法 |
2.3.5 植草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方法 |
2.3.6 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改善试验方法 |
2.3.7 植草混凝土种植试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草混凝土三维仿真模型建立及孔隙细观结构分析 |
3.1 基于CT扫描仪获取CT断层扫描数据 |
3.2 数据处理及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建立 |
3.2.1 图像处理 |
3.2.2 阈值分割 |
3.2.3 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 |
3.3 孔隙表征参数获取及其细观结构分析 |
3.3.1 孔隙率率定模型精度 |
3.3.2 植草混凝土面孔率分析 |
3.3.3 孔径分布特征 |
3.3.4 孔隙迂曲度研究 |
3.3.5 分形维数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改善研究 |
4.1 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的由来及改善措施 |
4.1.1 植草混凝土孔内碱性环境的由来 |
4.1.2 孔内碱性环境改善措施 |
4.2 结构降碱技术改善孔内碱性环境 |
4.2.1 水灰比对胶凝材料pH值的影响 |
4.2.2 不同矿物掺合料及其掺量对胶凝材料pH值的影响 |
4.3 物理降碱技术改善孔内碱性环境 |
4.3.1 草酸降碱处理 |
4.3.2 环氧树脂镀膜降碱处理 |
4.4 化学浸泡技术改善孔内碱性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本植物种植试验研究 |
5.1 草种选择 |
5.2 种植试验 |
5.2.1 种植基材 |
5.2.2 种植试验设置 |
5.2.3 种植试验期间环境因素 |
5.3 植草混凝土对草本植物的影响 |
5.3.1 植草混凝土对草本植物生长高度的影响 |
5.3.2 植草混凝土孔隙结构对草本植物根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改善扫描图像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剂量CT成像算法研究进展[J]. 韩泽芳,上官宏,张雄,韩兴隆,桂志国,崔学英,张鹏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2
- [2]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D]. 李尚清.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不同屏气方式在MRI胸部及腹部检查中的差异性研究[J]. 李雷,李娜,孙怡咪,马静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21(10)
- [4]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5]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D]. 吕丹丹. 广西大学, 2021(01)
- [6]相控阵机载SAR海面动目标成像算法研究[D]. 张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 许立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8]误差扩散法数字加网的优化与分析[D]. 何可丁.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9]术中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缩小整形术对称性辅助作用的研究[D]. 杨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10]植草混泥土孔隙细观结构分析及孔内碱性环境改善研究[D]. 王锦辉. 南昌工程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