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箭推进》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21)在《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文中认为力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研究这一时段技术学科的提出和中国力学专业创建不仅是对学科历史的补充,而且为当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学术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尚存一些薄弱环节。研究着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考察在1949年之后中国力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科学家在力学专业建立之初对力学专业性质的讨论;二、梳理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的创建情况;三、分析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学科在中国建立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对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建立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力学学科是在科学家的影响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学科。研究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力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进行历史考察,为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玉选斐[2](2020)在《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燃料为冷源对来流空气进行冷却的预冷组合发动机为高超声速飞行提供了新的推进思路。在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之前,这类发动机依然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预冷发动机众多的循环方案虽然为高速推进提供了更多的选项,然而,当前对预冷家族缺乏系统性地研究,而对不同循环方案碎片化的分析使得对整个发动机家族难免产生不一致,甚至矛盾的认识。其次,作为预冷空气的热沉来源,燃料所能提供的冷源极其有限,因此为实现冷源的高效利用,这不仅需要对相关换热过程进行优化,更需要从最基础的热力循环优化设计入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冷源的利用效率;最后,作为一类工作原理独特的新型循环,预冷发动机能否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这不仅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同时还取决于对发动机的运行控制,特别对于间接预冷发动机这样的复杂循环。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考虑到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构建灵活,可选方案众多,构建不同发动机的统一分析模型,这对于从整体视角分析此类发动机性能变化所依赖的共性因素和规律至关重要。为此,开展了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建模及分析,对直接预冷及间接预冷发动机不同循环方案进行了归纳,在预冷压缩系统这一描述不同预冷发动机核心工作原理的共性框架基础上建立了预冷循环总体模型,以此开展预冷循环发动机性能提升、燃料物性影响、预冷压缩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等研究,为后续深入开展循环性能研究奠定了模型及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所发展的预冷发动机总体分析模型,开展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性能研究。结合所定义的预冷压缩系统有效度参数,在部件法框架下构建发动机及预冷压缩系统性能分析数值模型,讨论从运行参数、燃料物性和预冷压缩系统方案方面提升预冷压缩系统理论压比及有效度的方法,特别对利用可热解燃料的化学吸热效应提升理论压比的效果开展了评估。从预冷循环性能极限的角度分析进气道+预冷压缩双压缩系统压比的权衡分配问题,最后对常见典型候选燃料的预冷发动机及飞行任务层面的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预冷循环的性能特点。再次,为保证有限冷源的高效利用并降低预冷燃料消耗量,开展多分支间接预冷压缩系统最优构型研究。首先对单分支间接预冷压缩方案性能优劣开展了评估,基于理论优化分析构建多分支中介循环梯级再生-压缩系统最优构型设计方法,并从中介工质冷却能力最佳利用角度开展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最优空气冷却方案研究,通过数值优化或与文献设计方法对比验证所给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单分支及多分支方案的性能,阐明多分支方案在系统总热容流率失配时的性能优势,并评估采用燃料再冷却方案进一步提升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性能的潜力。最后,为保证发动机非设计点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单分支间接预冷发动机为对象开展了发动机变工况特性及调节规律研究。构建了发动机变工况分析模型,基于循环性能与换热器设计的耦合优化方法给出部件的设计点参数,确定了发动机控制量并分析控制量对核心发动机状态调节的作用机制;开展了发动机变工况控制特性研究,分析发动机性能随关键状态变量的关系,据此确定了发动机被控参数及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基于同类型发动机进气道特性及运行轨迹,最后在相对真实的运行条件下对所给控制规律的正确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温晋杰[4](2020)在《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同发展,我国提出了“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促进军民两个领域双向技术交流。空天运输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先导行业,在空天运输嫦娥系列任务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推送操控信息实现月面巡视器无人自动巡视和科学就位探测。但是,针对我国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国产、自主和可控的发展需求,我国还没有相当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设计、实施、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质量评估方法、技术、体系和标准,在技术层面还缺乏军民融合准入/准出评估机制。围绕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应用净评估理论,提出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系统净评估方法,定量认定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可信度,建立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体系,意图保障嫦娥五号任务万无一失,为空天运输领域军民融合战略落地提供技术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将净评估理论引入空天运输领域,提出了利用形式化方法建立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借助自主可控的自动化工具采集系统可信证据,从而实现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的净评估方法。在嫦娥五号任务联调联试过程中,通过净评估方法准确定位了遥操作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不可信因素,解决了系统质量不可控的问题,实现了遥操作系统联调联试零差错。(2)以遥操作系统相关的软件过程文档、国家军用标准和空天运输领域特性作为净评估指标来源,利用形式化Z语言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保障了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解决了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二义性和需求动态变化的问题,为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化采集打下基础。(3)以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为输入,搭建了国产自主可控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采集平台。在嫦娥四号任务执行前,该平台自动采集了科学客观的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确保了嫦娥四号遥操作任务圆满完成。(4)利用偏差最小化方法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针对数学理论赋权方法的不实际性问题,在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的前提下,借助可视化技术实现了近十年来国家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历次航天任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完成了净评估前期知识积累。同时,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通过回放和论证净评估过程,实现了工程实践数据持续优化数学理论赋权模型的研究方案,提高了净评估指标赋权的可靠性和可信性。(5)针对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需求,在Windows和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上完成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评估,实现了跨平台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任务信息推送平台,为嫦娥系列任务执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上述研究成果经探月工程二期实战检验,实现了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精准实施并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并通过了GJB 9001C-2017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了技术框架。
徐成[5](2020)在《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壬辰战争(1592—1598)是一场开始于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的涉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战争,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对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来自中国宣大地区的宣大将士积极地参与了援朝抗倭,尤其是日军第二次侵朝之时,宣大将士的表现尤为亮眼。既往对其东征援朝事迹的研究相对匮乏,存在可以突破之处。除此以外,宣大将士本身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深度参与了 16世纪后期的这场东亚大战争,研究宣大北兵援朝不仅是中国史的问题,也是东亚史的问题。本文利用正史、金石、谱牒、档案、方志、政书、文集、笔记等材料,佐以田野调查,梳理了两次入援的宣大北兵将领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主要参战将领的生平行历,将其历史形象修复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并且,重点研究了宣大将士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具体参与过的战争事迹,如平壤开城之捷、碧蹄馆战役、稷山之战、蔚山之战、第二次蔚山之战、泗川之战,以往针对这些战史,学界已有不少成果积累,但是以往研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各方偏重不一,中国学者未尝仔细利用日方史料,日韩学者对明朝史料使用又不尽然充分,对于许多问题莫衷一是。本文综合利用明朝、朝鲜、日本方面的各类史料,尤其是回归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s),尝试厘清这些战争以及宣大将士的作战情况的相关问题。宣大将士驻扎朝鲜期间,与朝鲜当地的中央与地方官员、部队、民众也有着交往互动,对朝鲜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后世朝鲜官方对其亦有一定程度的纪念,并且宣大将士的后裔中有一部分在明清易代后迁居朝鲜,本文尝试分析其后裔在朝鲜的境遇,并与辽东将领李氏后代或其他籍贯将领东迁朝鲜的后代进行对比,分析其待遇差异与成因。而且,宣大北兵将领后裔在国内亦有存留,在其原乡亦繁衍绵瓞,但其与朝鲜的同宗血脉在针对东援祖先的文化与记忆上已发生截然相异的变化。本文比较中朝两国宣大将士后裔之不同,并分析了其成因。由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并发现宣大将士的形象在战后的朝鲜半岛和中国都逐渐归于落寞。在朝鲜半岛而言,这固然与辽兵、南兵第一次来援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有关系,但更与朝鲜王朝官方在战后对战争文化的回溯与建构的过程中对辽兵和南兵相对更加重视有关。而在中国的宣大将士子孙,由于明清易代,清朝官方对于万历抗倭援朝一事整体持否定态度,卫所的裁撤罢改与卫所制度的逐渐解体也使宣大将门失去了赖以维存的根本土壤,其抗倭援朝之功绩亦逐渐泯灭。最终造成了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都逐渐遗忘其援朝的来龙去脉。
李肖婧[6](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那旭东[7](2019)在《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燃烧模型是开展固体推进剂燃烧仿真和性能分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包括BDP、GDF以及PEM在内的各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模型,并广泛地开展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与其燃烧行为相关的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以往大多数关于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研究都是从宏观层次对其燃烧特性(如燃速、燃烧波结构)进行评估和测试,其燃烧模型属于唯象模型范畴。然而,复合固体推进剂在细观上具有复杂的三维异质结构,其细观燃烧包括气固耦合、简单或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高温梯度和复杂火焰结构的反应流体力学等诸多复杂的问题。美国先进火箭仿真中心(CSAR)开发的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区别于传统的唯象模型(BDP、PEM),该模型在考虑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级配、空间分布以及各组分配比情况下,可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动态燃烧过程进行气固耦合计算。通过该细观模型可以得到气相火焰结构、燃速特性以及气相场相关特性,代表了目前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模型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方向上的研究还未见公开文献报道,与国外研究成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结合试验研究和美国先进火箭仿真中心(CSAR)所开展的AP/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工作,以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NEPE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细观燃烧模型并解决了模型程序实现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以期在细观燃烧模型研究方向上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点,具体如下:(1)复合固体推进剂点火燃烧试验研究搭建推进剂点火燃烧试验系统,开展不含铝颗粒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点火燃烧试验研究。为得到接近真实火箭发动机工作条件下的推进剂点火燃烧现象,在开窗高压密闭燃烧器内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对推进剂点火燃烧过程进行拍摄,分析推进剂点火燃烧过程及气相火焰结构特点,加深对其燃烧过程的认知并为后续建立细观燃烧模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此外,对不含铝固体推进剂还开展了基于超声波法和数字图像法的燃速动态测量研究。(2)燃面铝团聚试验研究铝颗粒可以使推进剂的能量密度、比冲和燃烧温度等参数提高,但同时铝颗粒会在推进剂燃烧表面发生团聚,大尺寸的团聚物会导致推进剂能量特性下降。论文所建立的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目前还未考虑Al颗粒存在的情况。为后续研究含Al颗粒细观燃烧模型及燃面铝团聚模型,论文开展了含Al颗粒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采用微距镜头和高速相机组合的高速显微拍摄技术,分别在常压及高压两种情况下开展了含Al颗粒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铝颗粒在推进剂燃烧表面处和脱离燃面后的动态燃烧行为过程。研究为后续开展基于数字图像法的团聚尺寸测量及建立高精度、宽适用性的团聚模型提供技术支持。(3)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是一种高填充比颗粒复合材料,氧化剂颗粒及金属颗粒在基体中随机分布,在细观上具有复杂的三维异质结构。推进剂燃烧性能受其异质结构影响,因此建立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是开展细观燃烧模型仿真的前提。将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氧化剂颗粒和金属颗粒简化为球形颗粒,颗粒间的空隙为粘合剂,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颗粒在基体内随机分布的填充模型。针对不同颗粒种类、数量和级配,开展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建立研究,为后续开展细观燃烧模型提供几何模型。(4)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研究结合试验研究及国外开展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相关工作,建立不含铝颗粒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平台上实现该细观燃烧模型的程序开发。细观燃烧模型充分考虑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具有的多域、非线性强耦合、燃面动态退移及气相域多组分燃烧的特点。在程序开发过程中针对上述特点实现了相关算法的开发,其中采用分区耦合法实现气固域燃烧热耦合流场的求解,采用Level Set与VOF结合的方法实现燃面的动态追踪,采用网格拓扑变换方法实现气固域之间几何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基于所开发的细观燃烧模型程序,开展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初步的仿真计算结果。本文在数值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细观构建模及燃烧性能预示具有较高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对固体推进剂的配方设计及提高燃烧性能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及指导作用。本文建立的细观燃烧模型求解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以推广至固体火箭发动机、固液火箭发动机以及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仿真计算。
李明峰[8](2019)在《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国军事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是要将军事工业的基础制造能力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依靠开放和社会化的产业链,充分利用民用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提升高端基础制造水平和研发效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现有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到武器装备分系统、零部件等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竞争中来。尽管国家在这方面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但现实中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民口企业实际参与到军事工业的竞争程度很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效率依然不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民参军”的视角来分析军事工业垄断形成的历史原因、垄断形式演进的内在动力、垄断形式新的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并基于经济学原理研究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机理和问题的症结,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研究对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国防经济理论、推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打破垄断进而实现军民企业的公平竞争以及提高生产与研发效率、推进军民融合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根据我国军事工业特殊的发展道路和多次改革的变化历程,对垄断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梳理,探究历史原因与利弊影响,分析新时期的垄断形式和特征;其次基于对现阶段垄断形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军事工业的产业特征,采用经典的SCP模型对基础制造领域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垄断现状和垄断对绩效造成的影响,以及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然后再进一步从市场竞争角度,针对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分别深入到军事工业基础制造的生产和研发领域,运用多个博弈模型对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原因的微观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垄断和影响公平竞争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6章,除了导论和结论之外,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分阶段对我国军事工业中的垄断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第2章),提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改革探索时期的“行政垄断”和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经济垄断”的垄断演化三阶段论,分别对三阶段的垄断形成原因、管理体制、利弊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旨在克服物资匮乏和技术落后等短缺经济条件的约束,集中力量突击发展军事工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奠定了新中国军事工业的基础,但同时也形成了军民分割的局面,为军工企业的垄断提供了条件。改革探索时期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军事工业的转型发展并形成了市场供需关系,但军工企业利用法规条款和行政命令排斥其他企业进入,产生了行政垄断,虽然平衡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生存能力,避免了市场化改革对国家集中建设成果的过度冲击,但却没能改变军民分割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弊端,降低了改革的预期成效,军事工业整体效率较低,对国防经费的依赖仍然较大。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行政壁垒虽然已逐渐消除,但民口企业依然难以进入,军工企业的垄断仍然存在,但垄断形式变为行政支持隐藏下的经济垄断,垄断者的主要目标从完成国家意志转移到追求利润上,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这种经济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参与生产和研发的主要垄断形式,对军民融合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二,基于SCP模型进一步研究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形成的经济垄断(第3章)。首先,研究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一是产业链呈现为“三级倒锥形”结构,存在自下而上的产品供给失衡,需要引入民口企业来补充和扩大市场主体;二是产品依据对国家安全的重要程度分为核心的战略总体领域产品和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范围逐步扩大;三是由于产品特征使得市场竞争具有二元化的性质,即战略总体领域产品的限制竞争和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开放竞争。其次,分析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通过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度了市场集中度,证明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且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垄断者为军工企业,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论证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分析了军工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进出壁垒上具有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民口企业进入面临的困难。第三,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行为,分析了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两类市场主体的特征,发现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行为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最后,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绩效,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分别从军民通用性较强和不高的两个专业领域衡量了当前的市场绩效,认为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整体市场绩效相比于民用相关领域偏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论证了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是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提高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检验。第三,针对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不对称”因素,研究造成民口企业难以进入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与措施(第4章)。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民口企业与军工企业的策略博弈中,构建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阻止不同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市场,以及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这类阻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对军工企业正常投资会阻止一般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如果超额投资还会阻止较高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并限制已进入的高竞争水平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的差异虽然可以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效率和公平性,但在政府投资方式不改善的情况下,并不能促进民口企业进入市场。据此建议应通过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投资公平机制和引入社会资本的办法,改变对军工企业独有的投资,在此前提下通过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促进更多高水平民口企业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率的竞争。第四,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两个“不对称”因素是如何造成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意愿不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5章)。将研发竞争的AJ模型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研发竞争之中,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不足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阻碍民口企业参与竞争,但没有技术差距并不能使竞争达到最有效,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打破军工企业的垄断地位,改变市场结构,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此外,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建议应从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实施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的政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采用经典的SCP模型研究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形成的经济垄断现象。在产业特征上,提出我国军事工业具有“三级倒锥形”产业链的结构特征、两级分类的产品特征和二元化性质的市场竞争特征;在市场结构分析中,通过市场集中度的测度,证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被军工企业高度垄断,认为军事工业的产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军事工业的进出壁垒包括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壁垒等;在市场行为分析中,提出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在市场绩效分析中,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的对比分析,证明垄断的军事工业相比民用工业在市场绩效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找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关键因素是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2.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策略博弈问题研究中。从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行政性原因导致的“不对称”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有助于军工企业实施垄断以阻止民口企业进入市场的机理,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存在政府投资条件下的军事工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而从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政府投资的公平机制、引导其他资本进入和在改善政府投资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军民工业标准的融合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政策建议。3.扩展AJ模型分析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竞争行为。通过建模和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不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给出了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母昀皓[9](2019)在《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车载火箭炮行军途中常见为水平壕沟、垂直凸台与陡坡等恶劣路况,其车炮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战性能。在以往的行驶动力学研究中,多以普通车辆为主,很少涉及武器系统,现针对车载火箭炮行军途中所受到的冲击载荷,设计研制出一套兼备小型化、模块化等特点的便携式测试系统。论文首先阐明了国内外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结合现阶段对车载火箭炮复杂车炮系统行驶动力学的研究,说明了其行车过程中各项参数采集分析与处理的必要性。根据现有的车炮系列武器装置行军测试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考虑现场测试要求,明确了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的设计目的,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随后具体阐述了该测试系统各部分对应的软硬件功能设计。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电路、电源电路、显示电路以及配套功能电路,所用微控芯片为STM32系列。软件部分采用基于C语言的Keil uVision5平台进行编程开发,实现下位机的参数设置与数采控制。通过LabVIEW平台设计开发上位机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处理。最后进行了相关行车路面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系统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流程进行,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
董亮[10](2016)在《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规化管理是部队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军的建设史就是一部正规化管理史,是一部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史。在新形势下,习主席审时度势,战略性地提出“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并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一战略思想摆上新的历史高度,这对加强我军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火箭军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的战略打击力量,地位作用突出、使命任务艰巨,对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正规化管理似乎是军队管理学的专用词汇,军外研究成果中鲜有涉及,但与正规化管理理论相近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早已各成一脉并结出了丰硕的理论应用成果。我军对正规化管理的研究也同样硕果累累,无论是学术论文和研究专着的理论成果,还是集训研讨取得的制度成果,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正规化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关乎部队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全领域、全要素、全时域的“大管理”,其主要特点是高效有序、正规统一。要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在贯彻落实好以条令条例为核心的各项军队法规制度的同时,还应总结推行有益的经验做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此,有必要构建一个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以在书面制度与行为执行之间搭建一座转化实现的桥梁。目前,大部分火箭军部队都各自量身定制了一套管理规范,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够强、合理性有所欠缺等问题,特别是相同类型部队之间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也不符合正规化管理的“统一性”要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要点,结合课题研究实践,总结提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必须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采取立足管理实践、人员广泛参与、坚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内容、着眼适度开发、配套保障机制的方法,提出了在决策筹划、人员选配和策略选择等环节上的具体意见,以及在规范体系的施行与修订的具体步骤和注意要点。依据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构建了以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为主体框架,涵盖火箭军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方面建设的管理规范体系,并结合部队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部分火箭军部队得到推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该研究成果对火箭军机关、科研院校以及其他军种部队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也具有借鉴价值。
二、《火箭推进》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箭推进》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力学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来源 |
第2章 中国力学学科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
2.2 力学家的推动作用 |
2.3 对力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
2.4 力学学科的建立 |
第3章 基础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为例 |
3.1 师资建设历程 |
3.2 课程设置沿革 |
3.3 历年人才培养统计 |
第4章 应用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为例 |
4.1 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
4.2 课程历史沿袭 |
4.3 历届毕业生统计分析 |
第5章 技术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为例 |
5.1 师资力量优化过程 |
5.2 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
5.3 历年毕人才统计 |
第6章 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学专业建设对中国力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6.1 力学专业与人才培养 |
6.2 科学家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
6.4 摆脱西方的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构型方案研究概况 |
1.2.2 预冷组合发动机通用关键技术研究概况 |
1.2.3 预冷组合发动机控制方案及调节规律研究概况 |
1.3 预冷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及运行调节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1 预冷发动机多循环方案的总体建模与分析问题 |
1.3.2 有限冷源约束下的高效预冷压缩系统设计问题 |
1.3.3 大范围变参数条件下的发动机变工况特性与控制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内在逻辑 |
第2章 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 |
2.1 引言 |
2.2 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2.1 直接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2.2 间接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模型 |
2.2.3 预冷循环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
2.3 基于总体分析模型的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
2.3.1 总体分析模型视角下的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分析 |
2.3.2 发动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4 预冷压缩系统工作过程与性能的总体分析 |
2.4.1 理想预冷压缩最大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
2.4.2 实际预冷压缩最大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
2.4.3 预冷压缩系统压比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预冷循环总体分析模型的发动机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部件模型 |
3.2.1 压缩与膨胀部件模型 |
3.2.2 换热器部件模型 |
3.2.3 燃烧室部件模型 |
3.2.4 工质物性计算方法 |
3.3 预冷压缩系统性能提升途径分析 |
3.3.1 从运行参数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
3.3.2 从燃料物性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
3.3.3 从预冷压缩系统方案的角度提高预冷压缩有效度 |
3.4 预冷循环发动机性能边界分析 |
3.4.1 考虑预冷压缩系统贡献的发动机性能边界 |
3.4.2 预冷压缩-进气道双压缩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贡献 |
3.5 典型燃料的预冷循环发动机及任务性能比较 |
3.5.1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性能对比 |
3.5.2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任务性能指标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最优构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简单间接预冷压缩系统性能及存在的问题 |
4.2.1 热容流率匹配时的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 |
4.2.2 热容流率失配对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基于简单CBC方案的预冷压缩系统存在的问题 |
4.3 多分支中介循环梯级再生-压缩系统的最优构型研究 |
4.3.1 多分支TRC系统最优分支数目及工质流量分配策略 |
4.3.2 多分支TRC系统最优构型配置策略的数值验证 |
4.3.3 多分支TRC系统不同构型配置策略的性能比较 |
4.4 多分支中介循环串级预冷系统最优冷却方案研究 |
4.4.1 采用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4.4.2 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最优冷却方案 |
4.4.3 不同TRC+CCP系统方案空气冷却性能比较 |
4.5 基于复杂多分支中介循环的预冷压缩系统/发动机性能 |
4.5.1 具有不同分支数目的最优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
4.5.2 基于燃料再冷方案的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变工况特性及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发动机变工况模型及设计点参数的优化匹配 |
5.2.1 简单中介循环间接预冷发动机方案配置 |
5.2.2 基于部件法的间接预冷发动机变工况模型 |
5.2.3 发动机设计点性能及部件参数优化匹配 |
5.3 预冷核心发动机的控制量及调节机制分析 |
5.3.1 预冷核心发动机控制量的选择 |
5.3.2 控制量对预冷核心发动机的调节机制分析 |
5.4 预冷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
5.4.1 预冷核心发动机变工况控制特性分析 |
5.4.2 预冷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 |
5.5 典型飞行任务轨迹下的推力调节边界及发动机性能 |
5.5.1 预冷核心发动机推力调节边界 |
5.5.2 核心发动机最大推力状态控制规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1.3 航天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灾难 |
1.4 信息系统质量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理论基础 |
2.1 信息系统可信性定义 |
2.1.1 面向用户主体的定义 |
2.1.2 面向系统客体的定义 |
2.2 信息系统质量模型 |
2.2.1 面向过程的系统质量模型 |
2.2.2 面向产品的系统质量模型 |
2.3 信息系统相关的标准 |
2.3.1 国际通用标准 |
2.3.2 国家军用标准 |
2.4 净评估理论 |
2.4.1 净评估的内涵及特性 |
2.4.2 净评估研究现状 |
2.5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介绍 |
2.5.1 业务流程介绍 |
2.5.2 质量控制措施 |
2.6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要素 |
2.6.1 战略自动化 |
2.6.2 文本数据挖掘 |
2.6.3 形式化方法 |
2.6.4 软件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形式化规约 |
3.1 形式化方法—Z语言 |
3.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的形式化规约 |
3.3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内容及其形式化规约 |
3.3.1 软件过程文档 |
3.3.2 国家军用软件标准 |
3.3.3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领域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采集平台 |
4.1 动态可信证据采集 |
4.1.1 功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
4.1.2 性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 静态可信证据采集 |
4.2.1 源代码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2 文档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3 环境类可信证据采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净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5.1 指标赋权法 |
5.1.1 单一赋权法 |
5.1.2 单一赋权法的组合方法 |
5.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方法 |
5.2.1 AHP和 EWM的组合优化 |
5.2.2 不同赋权方法对比指标 |
5.3 构建对比判断矩阵的工程方法 |
5.3.1 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 |
5.3.2 航天系列任务信息传承与长期保存 |
5.3.3 知识本体构建评估知识库 |
5.3.4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 |
5.4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 |
5.4.1 权重计算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
6.1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6.1.1 开发环境搭建 |
6.1.2 跨平台系统设计 |
6.2 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实际工程应用 |
6.3 嫦娥五号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A Z语言词汇表 |
附录 B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 |
附录 C 开源的证据采集工具 |
附录 D 常见的指标赋权方法 |
(5)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两次入援的宣大将士 |
第一节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周弘谟、任自强、高策、宋大斌诸将考 |
附: 史儒考 |
第二节 “丁酉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
一 统帅与诸将领简况 |
二 闻名疆场“四鞑将”:解生、颇贵、摆赛、杨登山 |
附: 牛伯英、柴登科考 |
第三节 宣大将领的来源与族属探赜——兼谈明代的“蕃将”现象与特色 |
第二章 宣大将士援朝战史考析 |
第一节 宣大将士在壬辰战争中的表现与评价 |
一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
二 “丁酉再乱”中的宣大将士 |
第二节 宣大将士作战的特点与成因简析 |
第三章 壬辰战后宣大将士后裔与历史记忆 |
第一节 战后留在朝鲜的宣大将士后裔及其文化传承问题 |
第二节 留居雁北与塞上的宣大将领家族个案分析 |
第三节 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7)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诊断试验研究 |
1.2.2 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面铝团聚试验研究 |
1.2.3 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EPE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NEPE推进剂试验样品 |
2.3 试验系统 |
2.3.1 开窗高压燃烧器 |
2.3.2 气源及管路阀门系统 |
2.3.3 数据采集和测控系统 |
2.3.4 高速摄像系统 |
2.3.5 超声波动态燃速测量系统 |
2.4 不含铝NEPE推进剂点火燃烧试验研究 |
2.4.1 燃面及气相燃烧火焰形貌观测 |
2.4.2 超声波法燃速测量 |
2.4.3 高速摄像法燃速测量 |
2.4.4 燃速测量结果 |
2.5 含铝NEPE推进剂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 |
2.5.1 燃面铝团聚研究试验系统 |
2.5.2 推进剂及样品准备 |
2.5.3 高速显微拍摄系统及参数设置 |
2.5.4 配方三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 |
2.5.5 常压局部放大视场下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 |
2.5.6 高压局部放大视场下燃面铝团聚行为试验研究 |
2.5.7 正对燃面观测燃面铝团聚试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分子动力学颗粒填充算法 |
3.2.1 算法基本原理 |
3.2.2 球/圆形颗粒算法 |
3.2.3 算法验证 |
3.3 NEPE推进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构建 |
3.3.1 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概述 |
3.3.2 NEPE颗粒填充几何模型参数计算 |
3.3.3 NEPE颗粒填充几何模型计算结果 |
3.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NEPE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基本假设 |
4.3 NG/BTTN/PEG体系高能推进剂燃烧机理 |
4.3.1 固相热解反应 |
4.3.2 气相化学反应 |
4.3.3 反应产物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
4.4 固相域模型 |
4.5 气相域模型 |
4.6 燃面退移模型 |
4.7 定解条件 |
4.7.1 燃面耦合边界条件 |
4.7.2 其他边界条件 |
4.7.3 初始条件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细观燃烧模型在OpenFOAM中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OpenFOAM简介 |
5.3 不含Al颗粒NEPE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求解方案 |
5.4 多域耦合求解算法 |
5.4.1 Dirichlet-Neumann分区法在OpenFOAM中的实现 |
5.5 网格拓扑结构变换算法 |
5.5.1 固相网格单元移除 |
5.5.2 气相网格单元添加 |
5.5.3 网格拓扑变换算法验证算例 |
5.6 燃面追踪算法 |
5.6.1 基于S-CLSVOF的燃面追踪算法 |
5.6.2 S-CLSVOF算法算例验证 |
5.7 细观燃烧模型求解程序中其他功能实现 |
5.8 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仿真计算 |
5.8.1 算例目录结构 |
5.8.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5.8.3 固相域物性参数设置 |
5.8.4 气相域相关求解设置 |
5.8.5 求解设置 |
5.8.6 仿真计算结果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军事工业垄断的形成与演变 |
2.1 计划经济时期军事工业的集中发展(1949 年-1978 年) |
2.2 改革探索时期军事工业的行政垄断(1979 年-1997 年) |
2.3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1998 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基于SCP模型的分析 |
3.1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 |
3.2 军事工业的市场结构 |
3.3 军事工业的市场行为 |
3.4 军事工业的市场绩效与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进入: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 |
4.1 生产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4.2 基于对掠夺性行为描述的数学模型扩展 |
4.3 军工企业利用政府投资阻止民口企业的行为分析 |
4.4 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阻止行为的影响 |
4.5 民口企业进入生产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进入:技术差距、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 |
5.1 研发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5.2 基于AJ研发竞争模型的扩展 |
5.3 技术差距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4 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5 民口企业进入研发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便携式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便携式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2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2 测试记录模块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2.3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总体设计 |
2.4 测试系统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体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1.1 微控芯片的选型 |
3.1.2 微控芯片外围电路 |
3.2 主体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2.1 人机交互单元电路 |
3.2.2 数据采集单元电路 |
3.2.3 数据存储单元电路 |
3.2.4 USB通信单元电路 |
3.2.5 电源单元电路 |
3.3 外接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3.1 图像采集单元电路 |
3.3.2 实时定位单元电路 |
3.4 辅助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4.1 外部触发信号输入电路 |
3.4.2 程序下载单元电路 |
3.4.3 按键与指示电路 |
3.5 印制电路板设计 |
3.5.1 布局与布线 |
3.5.2 抗干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1.1 主控芯片初始化程序 |
4.1.2 触摸屏界面绘制与扫描程序 |
4.2 参数设置与功能控制程序设计 |
4.2.1 预设参数加载程序 |
4.2.2 数采参数设置程序 |
4.2.3 功能控制程序 |
4.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1 动力学参数采集程序 |
4.3.2 图像数据采集程序 |
4.3.3 定位信息采集程序 |
4.4 文件操作程序设计 |
4.4.1 FATFS文件系统 |
4.4.2 文件的新建与删除 |
4.4.3 文件的传输与调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总计设计 |
5.2 上位机串口通信设计 |
5.3 上位机参数设置与功能设计 |
5.4 数据接收与显示存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功能验证 |
6.1 实验设计 |
6.2 数据分析 |
6.2.1 动力学参数 |
6.2.2 定位信息与图像数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系统优势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火箭军部队 |
1.2.2 正规化管理 |
1.2.3 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
1.3 相关理论 |
1.3.1 我军主要领导人正规化管理思想 |
1.3.2 系统整合原理 |
1.3.3 规范行为理论 |
1.3.4 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 |
1.4 国内外正规化管理有关研究综述 |
1.4.1 精细化管理 |
1.4.2 规范化管理 |
1.4.3 正规化管理 |
1.5 研究目标 |
1.5.1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5.2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方法论 |
1.5.3 研究构建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与原因分析 |
2.1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 |
2.1.1 取得的成绩 |
2.1.2 存在的问题 |
2.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1 对正规化管理理解不深 |
2.2.2 人治思想还未彻底扫清 |
2.2.3 存在军法化的认识误区 |
2.2.4 研究推动力度还不够大 |
2.2.5 配套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
3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的法规依据 |
3.1 我军管理法规体系 |
3.1.1 我军管理法规的纵向划分 |
3.1.2 我军管理法规的横向划分 |
3.2 我军条令条例 |
3.2.1 条令条例概念 |
3.2.2 我军条令条例发展历程 |
3.3 我军基层建设纲要 |
3.3.1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发展历史 |
3.3.2 新修订纲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4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 规范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4.1.1 合法性 |
4.1.2 可行性 |
4.1.3 先进性 |
4.1.4 针对性 |
4.2 规范体系构建的方法路径 |
4.2.1 立足管理实践 |
4.2.2 人员广泛参与 |
4.2.3 坚持科学合理 |
4.2.4 突出重点内容 |
4.2.5 着眼适度开发 |
4.2.6 配套保障机制 |
4.3 规范体系构建的组织实施 |
4.3.1 研究工作的决策筹划 |
4.3.2 研究小组的人员选配 |
4.3.3 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
4.3.4 规范施行的学习培训 |
4.3.5 规范体系的修订完善 |
5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框架及内容 |
5.1 战备秩序 |
5.1.1 战备职责 |
5.1.2 战备方案 |
5.1.3 战备教育 |
5.1.4 战备值班 |
5.1.5 战备演练 |
5.1.6 战备设施 |
5.1.7 战备检查 |
5.2 训练秩序 |
5.2.1 训练计划 |
5.2.2 训练准备 |
5.2.3 训练实施 |
5.2.4 训练考核 |
5.2.5 训练保障 |
5.2.6 登记、统计与报告 |
5.3 工作秩序 |
5.3.1 办公秩序 |
5.3.2 共性业务工作 |
5.3.3 专项业务工作 |
5.3.4 安全工作 |
5.3.5 保密工作 |
5.4 生活秩序 |
5.4.1 生活制度 |
5.4.2 生活场所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规范体系的充实完善 |
6.2.2 规范体系的拓展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火箭推进》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控制规律研究[D]. 玉选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D]. 温晋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D]. 徐成. 山东大学, 2020(09)
- [6]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7]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模型研究[D]. 那旭东.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D]. 李明峰.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9]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D]. 母昀皓.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D]. 董亮. 武汉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