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

“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

一、“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陆佳妮[1](2019)在《Make Ours Marvel:Media Convergence And A Comics Universe中的词汇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实践项目的源文本是华东政法大学潘苏悦老师委托翻译的《漫威传奇:漫画宇宙与跨媒体帝国》的部分章节,文本属于学术语篇中的复合型文本。这几章围绕漫威的跨媒体现象展开论述,详细解释了漫威的跨媒体叙事策略及其得以实现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此次翻译项目,重点在于对翻译过程说明和文本的分析;第二部分阐述词汇翻译的原则,大致分为以下四种:准确性原则、可读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以及一致性原则,阐述的过程会结合翻译当中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着重探讨词汇翻译的具体方法,例如查阅词典、结合语境、适当增减、尊重原译以及音译等,和第三部分一样,笔者会选取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例子对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第四部分是对此次翻译实践项目的小结,总结翻译实践当中的收获和建议。

高冰轮[2](2014)在《中国网络影评探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网络影评亦随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网络影评弥补了传统影评与大众亲近性不强的缺陷,使越来越多的草根影迷能够参与其中。电影批评的创作不再是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传统影评人等少数知识精英的权利,拥有大量观影经验和影评创作热情的普通观众不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批评电影的话语权逐渐下放到了普通大众手中,“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由此开启。本文聚焦当下中国网络影评。绪论部分梳理了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介绍了网络影评的发展缘起,揭示互联网在网络影评诞生以来所起的重要作用。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网络影评概述。给出网络影评狭义及广义的定义,再从网络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影评的四大特征,即开放性、漫谈性、互动性、偏激性。第二章:网络影评的类型。从符号类型和发布媒介两个角度归纳网络影评的类型,强调网络影评不仅在文本形态上突破了传统影评的桎梏,还对传统影评的批评主体、创作模式及传播方式进行了扩充与革新。第三章:网络影评的作用。通过观察与剖析网络影评的现状,探究网络影评与电影创作、电影观众、电影批评理论、草根影迷的话语权力及电影口碑营销的关系,论述网络影评对传统影评作用的继承和创新。第四章:网络影评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视当前网络影评新老问题频发的现象,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当前网络影评存在的新老问题。第五章:网络影评发展之建议。挖掘上述问题的成因,并对中国网络影评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网络影评的深度研究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和方向。此外,结论部分肯定网络影评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国网络影评的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愿景。本文认为,网络影评扭转了电影批评的颓势,对传统影评的类型与作用进行了展开和创新。更重要的是,网络影评打破了传统影评的话语垄断,强调了普通大众参与网络影评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倡导一种具有独立立场和批判精神的批评话语。因此,网络影评的诞生翻开了电影批评的新篇章。尽管网络影评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之道,网络影评在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熊正贤[3](2013)在《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乌江流域为研究地域,按照“提出问题——基础理论——分析评价——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借鉴民族学、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热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角度分析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化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特征以及供需均衡,从宏观角度分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以及“协同创新”理论。认为文化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时尚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特征,在文化需求上存在“炫富效应”和“攀比效应”,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木桶”现象,“倾斜木桶”和“区域协同创新”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要素瓶颈。其次,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其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并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本土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方面分析该流域文化市场的拓展问题。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资源丰富而密集,但缺乏文化品牌的支撑,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落后,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市场以本土市场为主,外部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最后,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该流域发展的几种模式,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分析表明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民族文化资源,劣势是交通、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发展理念落后等,发展方式上以“低端生产、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为主。基于此,该流域在模式选择上,首选是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和文化品牌开发模式,实现“倾斜木桶”效应,在条件较好的贵阳等地区可以采用综合开发模式,集聚区域内的文化经济要素,在其他地区可以选择特色项目突破和特色资源突破模式等,而重庆渝东南的区县经济体则适合采用小狗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应从人才支撑、融资保证、科技融合、政策扶持、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弥补木桶短板,充分释放该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郑奕[4](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夏德元[5](2011)在《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文中认为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应该加以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所见的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着作,大多侧重大众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而且又多局限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这样的研究取向有非常明显的功利色彩,即站在往往是极其庞大也极其强大的大众传播机器的立场上,把人作为受媒介影响和被动适应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对象来加以讨论,几乎完全无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尤其是具体的个人)对媒介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运用。同时,无论是激进的还是悲观的抑或审慎乐观的立场,已有研究多缺乏人与媒介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现实考量之间的逻辑联系。人是传播的动物,也是最善于使用媒介的动物。但最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无法借助任何媒介,人只能作为媒介本身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依赖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之间通过语言等媒介进行交往,人类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社会分化为阶层,人与媒介的关系也发生分离。一部分人垄断了媒介,垄断了传播权。传播的权利与义务开始失衡。大众传媒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步发生,媒介的社会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媒介化社会雏形初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世界的观念,也对人类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地球村”的想象日益变为可以感知的现实。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传播学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媒介化社会阶段。在媒介化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无一例外地处在电子传媒覆盖之中,它所构筑的虚拟现实无时不在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传播与社会生活的深层互动日益彰显,昔日大众传媒的受众逐渐嬗变为作为传受合体的“电子媒介人”,并且正在试图通过与昔日强大无比的大众传播机器的平等对话进而有望成为新的传播主体。随着社会媒介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尤其是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来,电子媒介人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从总体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多种自媒体的兴起,使“人人皆媒体”成为可能和现实;过去由大众传播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体实施控制的难度加大;人类有希望进入一个自由传播的新时代。与前辈相比,电子媒介人在传播自由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也遇到了多重困惑、矛盾或冲突。作为掌握着传播新技术、缔造着或接受了网络虚拟文化或称电子文化的新人类,在目前这个新老交替、新旧文化、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时代,必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扰。在代际意义上,电子媒介人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与他们的父辈大异其趣;在“想象的共同体”层面,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因整体上向电子媒介人转变的速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文化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隔阂;在文化认同上,因为互联网交往的全球性和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不同民族国家的电子媒介人之间的差异,反而小于与本民族国家人们之间的差异,换言之,电子媒介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可能高于本民族国家内的代际认同,这可能带来电子媒介人的角色错位和心理失衡;电子媒介人的蜕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生长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格的偏差和扭曲,比如网络依赖和电子沉迷等,这些也成为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全球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个体参与世界史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机遇,传播的权利和义务分离的状态将得到进一步改观,电子媒介人在克服了诸多现实困境之后,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媒介人的成长,也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对消除种族隔阂和文化歧见产生积极的作用。电子媒介人的自由自主自律的传播,还为媒介化社会的新型组织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助力;互联网,尤其是方兴未艾的社会网络化媒体,可以实现“让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理想,使全球社会的治理,达到和谐共生、无为而治的境界。社会的媒介化,电子媒介人的崛起,打破了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地域疆界,“电子边疆”渐露端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空前拓展,在宇宙尺度上,一直可以延伸到系外行星,在微观尺度上,则可深入到细胞、分子,乃至基因内部。所有这些变化,无不对现行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提出了挑战,给治国理政、国计民生、文化教育、外交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亟待研究的课题。最终,电子媒介人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及其传播主体性的普遍回归,为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张国圣[6](2011)在《数字艺术谱系研究》文中提出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逐渐生成新的艺术形态,同时又决定着该艺术形态的艺术特质。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快速驶入信息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转折。如同农业社会的标志是农耕技术,工业社会的标志是机械技术一样,信息社会的标志便是数字技术。随之而来的一个显着事实便是基于数字技术上的数字艺术开始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探究数字艺术的来龙去脉及其变化系统,对数字艺术进行谱系研究便成为一种必需。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立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深层互动的理论视角来审视数字艺术现象,追溯技术与艺术的内在辩证关系。通过梳理人类原始艺术中的技术性内涵,考查技术因素在原始艺术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一路走来,从雕刻技术,印刷技术,照相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几个关键向度上,审视人类自身追求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性、体验与认识的完美统一的进程,进而解读数字艺术和构建基于系统观的数字艺术生态部落,从而达到揭示人类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目的。文论始终贯穿着技术与艺术视角整合的方式,在对传统原子艺术和数字艺术的多向比较中,凸显技术对艺术的深层次影响。并积极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在承认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影响下,进一步研究这种环境是如何实现的,并有效关注了这一过程中社会性、市场性、物理性、化学性、思想性、精神性和伦理性等中介因素是如何在技术和艺术的互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艺术发展,技术先行,技术发展,观念先行,观念发展,艺术先行。这样一个循环互作的机制也许基本可以解释自原始艺术诞生后技术和艺术及相应的技术和艺术观念之间的关系。技术的艺术性和艺术的技术性特点的日益凸显正是技术与艺术互作机制不断强化的一个显着表现。在艺术发展中,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一致是常态,而不一致却是偶然的。在艺术类型的进化过程中,艺术类型一般总会逐渐增多,单一类型的艺术也总会不断得以细化,这一过程同样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趋势与表征,这恰恰源于艺术背后的复杂性。社会的文化、政治等诸多社会性因素对艺术趣味的影响,受众的喜好、艺术的盈利能力及在艺术市场中的位置等经济性制约都对某种艺术类型的发生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掣肘作用。当一种艺术类型问世后如果能更好地适应上述诸多因素则会不断地发展壮大,进而逐步在型塑新的艺术观、美学观以及文化惯例中发挥自己的强大作用。否则就会日益式微乃至消亡。雕刻艺术、印刷艺术、照相艺术以及电子艺术不约而同地趋向与最新的数字技术结合并对人们业已形成的艺术观、美学观以及文化惯例的强大冲击恰恰体现和印证着这一现象与规律。数字艺术的逻辑起点和哲学依据依然关乎科技与人这一古老命题。数字艺术的发展现状证明作为带有普遍性的艺术的本真面貌更应该是人类情感的民主性表达,深刻反映了艺术民主化和个性化的历史进程。作为情感的表达,艺术应该具有更多的开放气质,因为情感本身都是同样高贵而不可侵犯的。艺术作为人类的专属领域之一,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因而从理论上讲就终究会有消亡的一天。今天的数字艺术就是明天的原始艺术。

罗昔明[7](2011)在《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 ——爱伦·坡美国本土际遇的一个侧面》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文化研究视角的采用,是近十多年来“爱伦·坡研究”的主流。纵然质询经典化背后的权力关系,是文化研究乐此不疲且极具解构意味的策略,但这并非是阐明经典化问题的灵丹妙药。在把爱伦·坡视作经典作家的前提下,笔者不是以“去经典化”的姿态,质疑其经典化过程中所潜藏的权力关系,而是从消费主义这一泛文化研究的分支视角,勾勒出爱伦·坡的经典性生产与延存的历史轨迹。爱伦·坡为之献出毕生之力的报刊职业,是论文的关键切入点。经由爱伦·坡报人身份与其文学活动互渗性作用的考察,笔者发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突出特征之一即是消费文化初露端倪。严格来说,论文只能将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借用的理论视角,因为如果以“语境”代替“视角”就会造成牵强附会的硬伤,以致过度阐释。在对现代消费文化理论的援用中,笔者认为美国文学的职业化已呈现开端之势。文学生产的主体不再是单纯的创作者,大众媒体、文化市场和消费者也积极地参与到文学生产之中。由此,文学的生产方式、价值取向、风尚品味、思想观念、传播方式、表现形态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虽然当时的美国作家并非都受制于这种市场规则,但对于一生与报刊有着不解之缘的爱伦·坡而言,他是深陷这种新的文学情势之中的。毫无疑问,经典作家本身的“成”与“存”要不断经受历史的积淀与考验,论文立足于消费文化这一视角,在深层次透视爱伦·坡经典化所具有的独特自救性与建构性过程之中,亦将展现其持久的生命力及“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这不单是一个文学事件,更形成消费主义症候中经典现象的实践场所,从而构成了消费文化中“爱伦·坡现象”的表征。藉此,论文将分为六章:第一章“消费主义症候的社会转型与文学境遇的嬗变”,这部分首先区分了消费、消费文化及消费主义这些基本概念,在厘清相关术语内涵的情况下,论文对爱伦·坡所处时代的美国社会状况的审查,呈现的是一个消费主义萌芽的美国,从而为从消费主义视角解读爱伦·坡的经典性提供了合理依据。消费主义萌芽及经济市场化走向,催生了美国文学职业化的开端,这在稿酬制度、部分作家的生存方式、版权法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第二章“美国早期市场机制的个案:现代报刊传媒中的爱伦·坡”,这部分首先陈述了十九世纪初作为美国文学媒介的报刊的发展与壮大,随后阐明被置于消费市场和传媒市场夹击下的爱伦·坡,展现了一种现代报人的角色意识。本文为了突出消费和媒介因素参与到爱伦·坡的文学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媒介文学场”这一概念,粗略地从“策划性”维度探讨了消费符号生产与文学商品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将媒介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并从第三、四章的印刷媒体(报刊为主体)与第五章的电子媒体(电影和网络)分别展开。第三章“‘媒介文学场’下爱伦·坡的都市生活与批判意识”,这部分在“媒介文学场”框架下,呈现了爱伦·坡游离于雅与俗之间的写作姿态,然后阐明这种姿态与爱伦·坡对都市生活的深入体察密不可分,并进一步挖掘这种“雅”的更深层次意蕴,即作为美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藉此也界定了其创作理念中的美国化基调。第四章“‘媒介文学场’下爱伦·坡着述身份的回归”,这部分侧重探析爱伦·坡的作者身份的回归及其公共空间中声名的确立,与之关涉的匿名性、“绅士派头”的写作,声名“由欧入返美”、历史批评话语等诸多独特性话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第五章“新媒介中的‘坡语场’:作为文化‘触媒’的爱伦·坡”,这部分旨在呈现爱伦·坡形象本身及其文本在电子媒介中与时俱进的延存活力,检视其人其作在新兴媒体中的建构性存在,重点是考察其文本的电影改编策略以及在网络平台中的新契机。第六章“‘爱伦·坡研究’在消费主义视域下的得失论”,这部分将总结性地回溯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策略,兼及反思近些年来文学研究中方(?)未艾的科际整合和文化研究理路,藉此,笔者寄望以这种简短的归结,检视论文的‘爱伦·坡研究’利弊得失的同时,亦对文学研究理路表露一点个人化的认知与思考。

关金[8](2009)在《数字技术对广播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数字技术对广播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学者关注不同的方面,既有探讨数字技术对广播理论的颠覆性影响,也有侧重分析数字技术导致广播模式的变革,还有的研究广播市场的变化。本文在这些具体研究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尝试把STS研究与传播学研究相结合,全面分析数字技术对广播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广播媒介”、“数字技术”和“数字广播”等概念予以界定,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数字技术与广播的关系进行分析,从技术视角对广播历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广播理论”、“广播模式”、“广播节目”和“广播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广播的重大冲击和影响。同时,本文系统分析了数字时代广播面临的挑战,剖析了受到挑战的根源,提出了数字时代中国广播发展定位,探讨了广播发展的应对策略。本文从新兴媒体、广播运营、网上“自由电台”、利益集团、困难集团、负面影响等六个方面揭示广播面临的挑战,从广播“喉舌”论与新闻自由的悖论、广播“官办”与市场式运营的冲突两个方面对广播受到挑战的根源加以理论阐释,由此提出了数字时代“中国模式”的广播发展定位,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广播发展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数字技术对广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第二,数字广播对中国广播产生了多方面的挑战;第三,数字广播引起中国广播震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四,中国广播需要应对数字广播的挑战,合理定位广播发展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国外数字广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构造出数字广播的发展雏形,这一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STS的研究;同时,这一研究对于广播在数字时代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广播电台推进数字广播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个人电脑》编辑部[9](2005)在《年度百佳产品》文中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个人电脑》实验室总共评测了近1200款各类IT产品。在每期杂志的几乎每个专题中,我们都曾经仔细、认真地挑选出最为优秀的产品授予编辑选择奖。但是这些产品很多都只能反映所属领域和市场某个时间段的情况,时至今日少量产品甚至已经退出了市场。与此同时,许多后期推出或者错过我们专题评测的产品同样有着许多可圈可点的过人之处。为了对过去一年的各类产品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广大读者2005年初购买产品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信息,我们在台式机、移动计算、PC核心部件、数码相机、数字音乐、显示设备、打印机、网络、个人存储、附件和软件共11大类中挑选出了69款重点推荐产品。与此同时,还有34款曾经获得编辑选择奖的产品虽然在各自的类别中已经被后起之秀超越,但目前依然活跃在市场上并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在大家购买相关产品时,依然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对象。

江逐浪[10](2003)在《电视艺术技术论 ——高科技语境下的电视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这个20 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首先是一种传媒手段。它的出现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并且出现了“电视艺术”的提法。本文作者认为,评判艺术的标准,首要的因素是它是否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然而,考察电视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可以发现,电视所运用艺术语言,与电影乃至新兴的“新媒体艺术”(姑且借用这种提法)并无不同,都是运用声音与图像以及声音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方式。因此,本文认为,电视艺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与电影,网络艺术一同应该被划归到同一艺术门类下,它们都是可以被机械复制的视听艺术。所谓电视艺术,电影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只是因其媒介的特性而划分的字艺术门类。这种可以被机械复制的视听艺术的发展,都强烈地受到科技手段的影响。每一种新技术手段的出现,都会对它们造成强烈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其他传统艺术中是很少见到的,因此,在讨论电视艺术的时候,离不开科技环境对它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科技环境下探讨电视艺术,探讨科技对电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也就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了。本文所谈到的科技环境,首先分两个层面:技术手段层面与科学观念层面。一般说来,技术手段层面对电视的影响是比较鲜明,且容易被人们注意到的。它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影响了电视的发展:艺术语汇层面,传播媒介层面。高科技,尤其是近年来的数码技术,电脑图形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语汇,增添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力,扩展了电视艺术的创作领域;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电视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媒介,进而使传统的电视艺术审美特征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影响着电视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观念对电视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主要体现在对电视创作方面和电视对社会的文化影响发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视艺术创作中遵循的是艺术的创作原则,可是,在科学观念的影响下,电视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与传统艺术形式不同,而更接近科学观念的,并且成为电视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无论是技术手段层面的因素还是科学观念层面的因素,它们最终的合力不仅从各个侧面影响着电视艺术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电视文化。电视的创作者,接受者都置身于新的高科技环境之下,也就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掌握者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电视的发展,而体现着新技术的电视的发展,更对电视的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人为电视“平面化”,“一次性”等观念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总之,我们要否定的是把科技技术看作是绝对真理的化身,但不能否定其作为宇宙世界的一种解读;要否定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权和霸权,但不能否定其生存权;要否定当今世界所通行的科技之路,但也应该重视它在未来世界中的建设性作用。本文无法预测未来的电视文艺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只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比较清晰的阐明科技对电视艺术的双刃剑效应,在电视这种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最紧密的领域上,也更应该摈弃大科学观念对电视艺术的影响,探讨出最合适这种艺术的发展道路。

二、“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Make Ours Marvel:Media Convergence And A Comics Universe中的词汇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本分析
    三、翻译过程
    四、翻译难点
第二章 词汇翻译原则
    一、准确性原则
    二、可读性原则
    三、透明性原则
    四、一致性原则
第三章 翻译策略
    一、查阅词典辨析词义
    二、结合语境引申词义
    三、适当增减完善理解
    四、尊重原译固定翻译
    五、恰当音译创新翻译
第四章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2)中国网络影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3 研究方法
第1章 网络影评概述
    1.1 网络影评的概念
    1.2 网络影评的特征
        1.2.1 开放性
        1.2.2 漫谈性
        1.2.3 互动性
        1.2.4 偏激性
第2章 网络影评的类型
    2.1 按符号类型划分
        2.1.1 文字影评
        2.1.2 图片影评
        2.1.3 数字影评
    2.2 按发布媒介划分
        2.2.1 论坛影评
        2.2.2 博客影评
        2.2.3 播客影评
        2.2.3.1 音频影评
        2.2.3.2 视频影评
        2.2.4 微博影评
        2.2.5 移动 APP 影评
第3章 网络影评的作用
    3.1 对传统影评的作用和意义的继承
        3.1.1 为电影创作“把关”
        3.1.2 引导观众观影
        3.1.3 丰富和充实电影批评理论
    3.2 网络影评在作用上的创新
        3.2.1 为草根影迷提供话语权力
        3.2.2 成为电影口碑营销的手段
第4章 网络影评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话语暴力问题
        4.1.1 非理性的“网络迷群”
        4.1.2 话语权的滥用
        4.1.3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4.2 商业化问题
        4.2.1 “网络水军”
        4.2.2 “红包影评”
        4.2.3 影评人的身份问题
    4.3 侵权问题
第5章 网络影评发展之建议
    5.1 规范和管理网络影评
        5.1.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5.1.2 重视伦理道德约束
    5.2 提高读者的媒介素养与降噪能力
    5.3 防止网络影评过度商业化
    5.4 健全和完善影评人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3)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产业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及扞卫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
        1.1.2 文化产业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
        1.1.3 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与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契机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2.1 文化、民族文化的涵义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与类型
        2.1.1 文化的涵义
        2.1.2 民族文化的涵义
        2.1.3 民族文化资源的涵义
        2.1.4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
        2.1.5 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2.2 文化产业
        2.2.1 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2.2.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2.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
    3.1 国外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3.1.1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
        3.1.2 英国文化学派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
        3.1.3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3.2 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3.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第四章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论探讨
    4.1 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4.1.1 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化可行性
        4.1.2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效益与维度
        4.1.3 文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反哺作用
        4.1.3.1 提供保护资金
        4.1.3.2 增强保护意识
        4.1.3.3 拓宽保护渠道
    4.2 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层面的分析
        4.2.1 文化产品的供给特征
        4.2.2 文化产品的供给函数
        4.2.3 文化产品的消费特征
        4.2.4 文化产品的需求函数
        4.2.5 文化市场的供需均衡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4.2.5.1 文化产品的供需均衡
        4.2.5.2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供需的影响
    4.3 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层面的分析
        4.3.1 文化产业发展的木桶理论
        4.3.2 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理论
        4.3.2.1 耗散结构理论
        4.3.2.2 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分析
第五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5.1 乌江流域的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
        5.1.1 乌江流域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5.1.1.1 乌江流域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资源
        5.1.1.2 乌江流域省级以上风景名胜文化资源
        5.1.1.3 乌江流域重要历史遗址遗迹文化资源
        5.1.2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5.1.2.1 乌江流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5.1.2.2 乌江流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
    5.2 乌江流域显性文化资源、灰色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六章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概况、发展动力及市场分析
    6.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6.1.1 经济发展概况
        6.1.2 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6.1.3 主要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6.1.3.1 毕节地区
        6.1.3.2 安顺地区
        6.1.3.3 六盘水地区
        6.1.3.4 贵阳地区
        6.1.3.5 遵义地区
        6.1.3.6 黔东南地区
        6.1.3.7 铜仁地区
        6.1.3.8 渝东南地区
    6.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6.2.1 动力一:国民收入的增长
        6.2.1.1 协整分析
        6.2.1.2 格兰杰因果分析
        6.2.2 动力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6.2.2.1 乌江流域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6.2.2.2 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6.3 乌江流域文化市场分析
        6.3.1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本土市场发展历程
        6.3.2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市场的预测与拓展
第七章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1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硬伤”
        7.1.1 交通条件落后
        7.1.2 融资渠道不畅
        7.1.3 人力资源匮乏
    7.2 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软伤”
        7.2.1 文化品牌缺失
        7.2.2 发展理念滞后
        7.2.3 发展方式欠佳
        7.2.3.1 重自然资源的开发,轻文化元素的挖掘
        7.2.3.2 重文化产品的生产,轻文化产业的培育
        7.2.3.3 重文化产品的数量,轻文化产品的质量
        7.2.3.4 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轻持续的发展能力
        7.2.3.5 重区域利益的竞争,轻跨区域资源整合
第八章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8.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1.1 从政府干预视角进行划分
        8.1.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8.1.1.2 市场主导型模式
        8.1.2 从资源密集程度进行划分
        8.1.2.1 科技主导型模式
        8.1.2.2 资本主导型模式
        8.1.2.3 资源主导型模式
    8.2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1 上海:创意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2 北京:综合开发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3 深圳:创意+媒体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4 浙江:民营崛起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5 湖南:品牌建设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2.6 云南:民族特色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8.3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8.3.1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8.3.2 以乌江流域地区为整体的“文化品牌开发模式”
        8.3.3 以贵阳、遵义为代表的“综合推进开发模式”
        8.3.4 以毕节、安顺为代表的“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8.3.5 以铜仁、黔东南为代表的“项目突破开发模式”
        8.3.6 以渝东南为代表的“小狗经济开发模式”
第九章 对策建议
    9.1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
        9.1.1 人才培养注重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结合
        9.1.2 人才选用注重领军人物与普适人才相结合
        9.1.3 人才引进注重刚性和柔性的结合
        9.1.4 人才激励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9.2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
        9.2.1 促进传统与现代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
        9.2.2 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的技术渗透
        9.2.3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科技融合
    9.3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保障
        9.3.1 质量与数量: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强
        9.3.2 门槛与创新: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融资的倾斜
        9.3.3 引导与鼓励:直接融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9.3.4 自生与自立:企业自身对文化产业资金的积累
        9.3.5 助推与提升:中介机构对文化资本转化的推动
    9.4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9.4.1 加快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9.4.2 积极制定有助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政策
    9.5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5.1 促进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9.5.2 促进文化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9.5.3 促进文化产品由劣质庸俗向优质高档转变
        9.5.4 促进文化产业由急功近利向持续发展转变
        9.5.5 促进文化产业由区域竞争向区域竞合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4)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
图目
附录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绪论
    一、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五、加强观众研究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传播人假说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
    第一节 传播的生物进化意义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整合作用
    第三节 传播革命及人与媒介的分化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功能异化
第二章 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第一节 电子媒介的诞生
    第二节 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
    第三节 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
    第四节 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第三章 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传播社会学意义
    第四节 电子媒介人的文化身份
第四章 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观念碰撞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伦理冲突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人格迷失
    第四节 电子媒介人的文化矛盾
第五章 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个体发展的新机遇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第三节 媒介化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格局
    第四节 媒介化社会人类社会的新边疆
结语 媒介化社会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一览
致谢

(6)数字艺术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
第一章 原始艺术与技术
    一、引言
    二、追溯原始艺术
    三、技术渊源及其发展
    四、从技术到艺术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
    一、技术的考辨与界定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三、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上看技术与艺术的天然联系
        (一) 艺术起源于模仿
        (二) 艺术起源于“表现”
        (三) 艺术起源于“游戏”
        (四) 艺术起源于“巫术”
        (五) 艺术起源于“劳动”
    四、技术进步在艺术发展中的本源性意义
        (一) 雕刻技术
        (二) 印刷技术
        (三) 照相技术
        (四) 电子技术
第三章 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异军突起
    一、数字技术的来龙去脉
    三、原子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二元分野
第四章 数字艺术生态部落
    一、静态数字艺术
    二、动态数字艺术
    三、复态数字艺术
    四、数字艺术链接未来
第五章 技术、艺术互作机制及艺术发展一般规律
    一、技术、艺术互作机制
    二、艺术发生、发展一般规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 ——爱伦·坡美国本土际遇的一个侧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消费主义症候的社会转型与文学境遇的嬗变
    第一节 消费、消费文化以及消费主义逻辑
    第二节 美国早期的消费主义萌芽
    第三节 报刊、稿酬与美国作家职业化的开端
第二章 美国早期市场机制的个案:现代报刊传媒中的爱伦·坡
    第一节 杂志出版:美国文化市场形成的新载体
    第二节 爱伦·坡作为现代报人的角色意识
    第三节 爱伦·坡的"媒介文学场"
第三章 "媒介文学场"下爱伦·坡的都市生活与批判意识
    第一节 爱伦·坡的"布莱克伍德式"写作模式
    第二节 爱伦·坡的都市书写与公共表达空间
    第三节 作为知识分子的爱伦·坡:书写的美国化基调
第四章 "媒介文学场"下爱伦·坡着述身份的回归
    第一节 匿名化写作与商业的狂欢化
    第二节 一个批评的变迁与"坡语场":格里斯伍德及其后
第五章 新媒介中的"坡语场":作为文化"触媒"的爱伦·坡
    第一节 视听媒体与爱伦·坡的文本改编
    第二节 电子文本、超文本网络中的爱伦·坡
第六章 "爱伦·坡研究"在消费主义视域下的得失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数字技术对广播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数字技术对广播影响的国外研究状况
        1.2.3 数字技术对广播影响的国内研究状况
        1.2.4 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技术视角的广播演变史
    2.1 电子技术诞生了广播
        2.1.1 电能技术为广播诞生开辟道路
        2.1.2 电子技术为广播诞生奠定基础
        2.1.3 无线电技术为广播诞生顺利分娩
    2.2 通讯技术发展了广播
        2.2.1 热线电话激活了广播
        2.2.2 户外直播搞活了广播
        2.2.3 异地连线做大了广播
        2.2.4 手机短信做强了广播
    2.3 网络技术壮大了广播
        2.3.1 网上播音使广播的可视性得以实现
        2.3.2 网页文字使广播的可读性得以实现
        2.3.3 网上点播使广播的检索性得以实现
    2.4 数字化技术进化了广播
        2.4.1 数字技术实现了广播异步化
        2.4.2 数字技术推动了广播全球化
        2.4.3 数字技术实行了广播大众化
        2.4.4 数字技术形成了广播虚拟化
        2.4.5 数字技术促进了广播现代化
第3章 数字技术对广播媒体的冲击
    3.1 广播理论的大颠覆
        3.1.1 "我播你听"到"多对多"
        3.1.2 "线性传播"到"可选择"
        3.1.3 "瞬间即逝"到"可保留"
        3.1.4 "地域限制"到"全球化"
        3.1.5 "热线电话"到"因特网"
    3.2 广播模式的大变革
        3.2.1 数字调幅广播(DRM)使广播原地升级
        3.2.2 DAB数字声音广播使广播悦耳动听
        3.2.3. DMB多媒体数字广播使广播可听可看
        3.2.4 数字卫星广播(DSB)使广播无处不在
        3.2.5 数字网络广播使广播无人能敌
        3.2.6 播客广播使广播享受自由
        3.2.7 3G广播使广播多媒体化
    3.3 广播节目的大剧变
        3.3.1 节目定位更加准确
        3.3.2 节目布局更加合理
        3.3.3 节目制作更加精彩
        3.3.4 节目传输更加迅速
        3.3.5 节目形态更加活泼
        3.3.6 节目收听更加便捷
    3.4 广播市场的大扩张
        3.4.1 市场空间的扩大
        3.4.2 广告收入的增多
第4章 数字技术条件下广播媒体的震荡与应对
    4.1 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
        4.1.1 来自新兴媒体的挑战
        4.1.2 来自广播运营的挑战
        4.1.3 来自网上"自由电台"的挑战
        4.1.4 来自利益集团的挑战
        4.1.5 来自困难群体的挑战
        4.1.6 来自负面影响的挑战
    4.2 数字技术条件下广播媒体受到挑战的深层根源
        4.2.1 广播是"喉舌"与"言论自由"的冲突
        4.2.2 广播由"官办"与"市场运营"的矛盾
    4.3 广播媒体发展定位于应对策略
        4.3.1 "中国模式"的广发展定位
        4.3.2 广播的应对策略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年度百佳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Desktop PC台式机
    高端商用电脑
    一体设计
    媒体中心电脑
    高端游戏电脑
    双模式迷你准系统
    主流商用电脑
    可管理商用电脑
    关联应用电脑
    入围产品
Mobile移动计算
    超轻薄笔记本电脑
    主流笔记本电脑
    经济型笔记本电脑
    高端笔记本电脑
    Palm掌上电脑
    Windows Mobile掌上电脑
    入围产品
Core ComponentsPC核心部件
    芯片组
    i925主板
    i915主板
    n Force3主板
    高端图形芯片
    高端图形显卡
    主流图形芯片
    主流图形卡
    PCI Express接口图形芯片
    内存
    入围产品
Digital Cameras数码相机
    超轻薄数码相机
    数码单反相机
    主流数码相机
    入门级数码相机
    高端数码相机
    入围产品
DigitalMusic数字音乐
    硬盘类MP3播放器
    主流闪存类M P 3播放器
    多功能闪存类MP3播放器
    运动型闪存类MP3播放器
Networking网络
    无线媒体设备
    802.11g路由器
    802.11b访问点
    企业级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
    入围产品
Printers打印机
    照片喷墨打印机
    部门级彩色激光打印机
    工作组级彩色激光打印机
    黑白激光打印机
    多功能打印机
    入围产品
Display显示设备
    Samsung SyncMaster 173P
    EIZO ColorEdge CG220
    Philips 170B5
    Viewsonic VG712s
    Epson EMP-745
    NEC LT260K+
    入围产品
PersonalStorage个人存储
    无线FTP服务器
    移动硬盘
    DVD刻录机
    3.5英寸硬盘
Softwares软件
    个人防火墙软件
    浏览器插件
    操作系统
    DVD刻录软件
    桌面防病毒软件
Accessories附件
    罗技MX1000激光鼠标
    Microsoft光学星光鲨
    贝尔金2/1 USB自动共享切换器
    罗技蓝牙耳机

(10)电视艺术技术论 ——高科技语境下的电视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电视艺术的归类与特性
    一 电视艺术:可以被机械复制的视听艺术
        1 对传统电视艺术定义的质疑
        2 电视艺术的归类
        3 电视艺术的定义与特性
    二 当代技术条件下电视与其它机械视听艺术的融合
        1 载体
        2 接受媒介
        3 接受状态
第二章 技术手段对电视艺术层面的影响
    一 技术壁垒对电视创作的影响
        1 技术过滤器——技术对电视表现手段的影响
        2 打破技术壁垒与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出现
        3 电视接收机的技术改变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变化
    二 当前电视创作中的高科技手段及其作用方式
        1 当前电视创作中高科技手段的种类
        2 高科技手段在电视艺术中的运用方式
    三 数字图形技术的艺术魅力
        1 对电视本体认识的改变
        2 数字图形技术营造的艺术效果
        3 数字图形技术的审美体验
        4 真幻的平衡:数字图形技术的运用原则
第三章 新技术对电视传播层面的影响
    一网络技术打破电视的单向传播
    二技术与电视“窄播”的关系
第四章 科学观念对电视文化观念的影响
    一 电视中科技文化因素的体现
        1 技术的力量
        2 专利与复制
        3 创新与类型
        4 效率与协作
    二 科技思维对电视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1 量智与性智
        2 精神与手段
        3 进步与非进步
    三 电视文化观念的发展
        1 电视“平面化”的思考
        2 人的作用的变迁
第五章 新科技文化语境下的电视批评
    一 创作与批评上的技术至上倾向
        1 技术至上观念出现的理论因素
        2 关于《橘子红了》形式美的讨论
        3 电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关系
    二 科技语境下电视艺术批评的双重标准
        1 专业/非专业标准与传统的雅/俗标准
        2《笑傲江湖》引发的论争:两种尺度的论争的体现
    三中国高科技手段与中国电视类型片
        1 江湖的背后
        2 童话的共性
        3 想象的空间
        4 科幻的尴尬
第六章 科技文化的双刃剑效应
    一 电视的技术力量造成的艺术发展不平衡
        1 艺术门类之间发展不平衡
        2 艺术门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3 其他形式艺术特性的转变
    二 技术的背后的力量对电视艺术的影响
        1 技术的掌握者对电视艺术的影响
        2 技术背后的利益因素对电视艺术的影响
参考书目
后 记

四、“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Make Ours Marvel:Media Convergence And A Comics Universe中的词汇翻译[D]. 陆佳妮.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2]中国网络影评探究[D]. 高冰轮. 吉林大学, 2014(09)
  • [3]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熊正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 [4]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5]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D]. 夏德元. 复旦大学, 2011(12)
  • [6]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 张国圣.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 ——爱伦·坡美国本土际遇的一个侧面[D]. 罗昔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数字技术对广播的影响分析[D]. 关金. 东北大学, 2009(06)
  • [9]年度百佳产品[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05(01)
  • [10]电视艺术技术论 ——高科技语境下的电视艺术[D]. 江逐浪. 北京广播学院, 2003(11)

标签:;  ;  ;  ;  ;  

“数码骑士”MP3播放器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