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头泉流量衰减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晓[1](2018)在《辉县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BP神经网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辉县市有一闻名遐迩的岩溶大泉—百泉,因泉水出露的奇特景观而闻名,成为着名的风景旅游景区。根据百泉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将泉域分为补给区、排泄区与储存区。(1)根据1964-1978年百泉泉水流量动态分析:百泉泉水泉水流量受前2个月降水量影响最为显着,说明泉水流量滞后降水峰值两个月;泉域岩溶水的降水补给年限约2年,即泉水流量受当年及前1年逐月降水的影响。在此期间,百泉泉水流量主要受降水影响,开采影响较小,基本代表天然状态的动态特征。(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对1964-1978年百泉泉水流量动态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年泉水流量受前1年降水量影响最为显着;当月泉水流量受前1月降水量和流量及当月降水量影响最为显着,建立了天然状态下百泉泉水流量的逐月及逐年的逐步回归预测模型。(3)根据逐步回归分析确定的泉水流量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天然状态下百泉泉水流量的逐月及逐年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好,预测结果相近,误差小,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逐步回归模型。(4)基于两种模型预测的泉水流量进行频率分析,评价了百泉泉域岩溶水的开采资源,可为百泉的复涌、科学合理开采百泉泉域岩溶水资源提供依据。
徐永新,张志祥,张永波,梁永平,曹建华,蒋忠诚[2](2017)在《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文中研究指明山西是我国北方岩溶分布最广的省份,有19个岩溶大泉,岩溶水成为山西重要的供水水源。从泉流量变化趋势、降水补给及时滞、岩溶水资源评价、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脆弱性、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泉域子系统划分、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山西岩溶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山西部分泉域岩溶水水质已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是影响岩溶泉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岩溶泉影响的主要行为为过度开采岩溶水及采煤排水等。因此,建议加强岩溶泉水保护,并指出了山西岩溶泉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可为山西岩溶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宿轩[3](2017)在《基于MODFLOW和进化算法的济南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济南名泉诸多,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着称于世。济南泉域地下水资源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持城市景观特色以及保障人民和谐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区规模扩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庞大,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对水资源高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展济南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障济南泉域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济南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资源利用状况等,通过对济南泉域原始资料的梳理,确定了研究区模拟范围,并依照研究区真实情况,确定了源汇项的选择,建立了济南泉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了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根据实测水文地质资料、气象条件、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观测井水位等数据,通过将进化算法与MODFLOW程序耦合对含水层主要参数进行反求,以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作为模型的模拟识别期,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作为模型的验证期确定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进化算法在含水层参数反求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做了相应的讨论。得出主要结论与成果如下:(1)根据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提取研究区268个有效钻孔,建立了济南泉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2)将模型参数求解的快速和谐搜索算法首次应用至济南泉域,克服了以往人工手动调参的劣势以及传统进化算法在全局寻优上的能力不足问题;(3)将进化算法与MODFLOW程序耦合,实现了对地下水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解决了观测资料相对不完备情况下的模型求参难题,在满足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数值求解所需时间;(4)模拟计算值与观测值偏差小于0.5m的结点约占45%,在0.5m1m间的结点约占30%,水位模拟计算值在时间序列走势上与观测水位走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优化算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前景,可为济南泉域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
赵斌[4](2017)在《北方地区泉水聚落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泉水聚落”是由泉水诱发而形成的特殊聚落类型,泉水资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渗透于聚落的功能结构、社会形态、空间构成、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对于泉水聚落的关注缘起于对“泉城”济南因泉而生的特殊空间形态的研究,继而将研究类型从城市聚落扩展至乡村聚落,研究范围扩大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四省。以往关于泉水聚落的研究侧重于对单个典型案例的研究、针对某一局部区域范围的研究或泉水聚落研究方法研究。本文基于对北方四省三百余个泉水村落的全面调研,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理论,对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社会文化、村落结构、院落格局、住居建造等方面存在多重共性的北方四省泉水聚落作出综合性研究。“泉水聚落”概念的提出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对泉水聚落相关的“泉”、“聚落”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泉水聚落”和“典型泉水聚落”的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并对“北方四省”的区域概念进行界定,从而对研究对象作出清晰明确的表述;从地理地质条件和行政区划两个方面对北方四省泉水聚落的分布进行梳理;对北方泉水聚落的生存现状进行层级划分和类型提取。然后,将泉水系统从聚落形态中先行剥离,对泉水要素自身进行剖析,对泉水系统的要素构成、物化形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原型提取。再次,从生活使用、生产利用和景观利用三个方面对泉水系统的传统利用方式进行类型归纳,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泉水系统所表现出的空间存在形式,对其普遍规律和地域性差异进行理论阐述。研究泉水涌量与利用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理论层面阐明泉水涌量和周边环境对泉水利用方式的驱动和制约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聚落空间结构层次、泉水聚落的环境适应性、聚落形态中的人文要素三个方面对泉水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展开研究,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最后,探讨泉水之于当代泉水聚落的资源价值,从而寻求泉水聚落在工业文明背景下生存、发展以及有序更新的策略,是泉水聚落研究的最终目的。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聚落研究领域率先从岩溶水系分布、聚落形态、类型及分布等方面对“泉水聚落”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界定及阐述;并首次对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的泉水聚落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化研究;明确提出了“泉水系统”的概念,总结、归纳了其子系统的构成和形式规律,揭示了泉水系统驱动下的泉水聚落发展和演进机制;从泉水资源的当代功能性嬗变、泉水系统更新完善、泉水水系合理支撑容量的新视角出发,提出了泉水聚落的当代更新策略与方法。
常建忠[5](2015)在《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学几乎在经济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导致在现实经济中的许多领域的发展不可持续,由此诱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这使得人们在某些领域重新反思理论应用的正确性,法经济学的诞生为这一反思过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法经济学以追求公平与效率为主要目的,为解决社会经济运行的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煤水共生,煤炭开采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随着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引发了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的破坏、河道断流、人畜饮水困难、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山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的开采外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山西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煤炭开采使原本不充足的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的破坏、河道断流、人畜饮水困难、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水资源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水资源贫乏是山西省的基本省情,特别是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极度破坏也是山西省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如何减少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构建“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法律法规制度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其它的经济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法经济学的视野下,以公平和效率作为研究“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出发点,首先对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两种方法进行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及影响的数值测算。一是结合山西省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评估法,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量,构建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核算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价值损失量进行核算。二是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主要煤矿周边的居民展开问卷调查,询问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出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及破坏的价值。接着,构建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破坏的补偿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补偿机制的框架主要包括补偿原则、主体确定、标准确立及补偿的实现。按照分析结果选择了“庇古税”和“产权”的补偿路径,具体路径为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预防保护区进行补偿、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市场化途径,生态融资;补偿方式主要为直接资金补偿、产业补偿、人才补偿及其他补偿。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是:第一,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社区居民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重利益博弈显示,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得到有效调和,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利益失衡现象。因此,为重塑煤炭开采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需要建立“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二,根据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本文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及破坏所需补偿费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直接市场法测算了煤炭开采造成水资源的价值损失,得出大矿时代煤炭开采吨煤排水系数为0.42,据此得到2013年山西省因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0.36亿元;采用市场价值法得出201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居民缺水经济损失为3.83亿元;通过水污染价值核算得出采煤水质污染造成的人畜缺水损失、排放工业废水的治理费用,矿坑排水污染损失共计31.68亿元;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2013年采煤导致水浇地变成旱地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25亿元、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为3亿元。综合上述结论,本文最后得出201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破坏的补偿费用为53.12亿元。第三,本文采用条件价值法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支付及受偿意愿。在分析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之后,测算出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支付意愿约为109.5元/年,由此计算出山西省当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支付意愿约为29.31亿元;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受偿意愿约为164.8元/年,最后得出山西省当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受偿意愿约为51.96亿元。综合第二、三个结论,取二者的平均值52.54亿元作为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破坏的损失价值。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要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机制、基金制度、技术保障制度等的建设与完善,这是构建“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保证。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构建了法经济学视角下分析“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公平与效率是法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法经济学为煤炭开采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提供了思路。为了实现煤炭开采利益主体的公平与效率,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设计“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法律规制可以有效协调煤炭开采中各利益者的利益平衡,进而促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根据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影响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市场法,定量分析了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价值损失量,为估算山西省大矿时代水资源价值损失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方法,有利于煤炭开采中水资源修复补偿的科学、公平、及时妥善处理。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山西省构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和破坏的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3)较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相比,将条件价值评估法运用于煤炭开采对于水资源的破坏评估尚少,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在对山西省重点煤矿区周边的居民的偿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从而推算出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补偿价值,该研究结果为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宏伟[6](2009)在《瞬变电磁法三维延拓成像中的信息提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球物理研究中有很多不适定问题,解决起来有很大困难,电磁法勘探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在瞬变电磁法中传统上是用经典的电阻率公式算出地下电阻率分布情况。但要得到地下电性分界面则很难从中区分,因为传统成像图中的电阻率分布是渐变的。如果换成对电性界面表现更好形象的波动方程,并在此过程中移植地震勘探中的诸多成熟技术,则会大大提高分辨能力,进而对提高勘探精度有很大帮助。如今在瞬变电磁场中,学术界已寻找到一个数学上的处理办法,即利用现有瞬变电磁场变换成“波场”。在已解决波场逆变换问题的基础之上,将原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变换为波场来处理。运用克希霍夫积分,将虚拟地震波场由地面向地下反向逆时偏移成像。把波场分析的原理用于对瞬变电磁场的解释,就形成了瞬变电磁偏移方法。从波场角度看,它拓展和丰富了瞬变电磁场的内涵,以前用常规解释方法处理实测资料无法提取的信息,在利用上述方法对地下目标体直接成像后,变得更加容易得到。在此过程中,扩散场刚转化为波场后,为使得波形在“强”“弱”反射面的振幅有可比性,需要求取均衡系数以方便后期成像处理;为抵消大地滤波作用,对电性界面精确定位,可以通过对虚拟波场的离散数据求取反褶积,以达到“锐化”反射面的效果;然后,同样基于为得到良好成像效果之目的,利用多点平滑处理波形。如此,在延拓成像中即可更精确的确定界面深度。取得的一些结论,将为在瞬变电磁法中正确合理地引入地震处理解释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照。
翟禄新[7](2008)在《近50a来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分析》文中指出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演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气候变化又强烈地影响着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趋势。本文以水问题为纽带来研究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成果有望能为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生产力合理布局、水资源开发与保护、防灾减灾和制定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可供选择参考的对策措施,以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以西北地区近50a来常规气象资料作为输入,利用Morton CRAE模型计算了区域潜在蒸发、实际蒸散发、地表湿润指数和计算径流深,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不同时段的干旱频次来反映区域气候干湿变化,最后应用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对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气候变化对水文要素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水文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现状(1)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但祁连山和天山西段是西北地区内陆的两大湿岛,对内陆干旱区的水分供给具有特殊意义;(2)年均气温分布呈东西两端高,中部特别是青藏高原北缘低的特征;(3)区域潜在蒸发能力受气温和降水的控制,西北地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因低温或较多的降水,蒸发能力相对较小,而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西部为蒸发能力高值区;(4)水分条件决定了西北地区实际蒸散量的大小,因此,实际蒸散发量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格局基本一致:(5)地表湿润指数的分布呈南北高,中间塔里木盆地至甘肃西部至内蒙古西部一线为低值的特征;(6)西北地区计算径流深为南高北低分布,同时计算径流深的分布格局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2.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1)近50a来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除陕西南部极小部分外,绝大部分地区呈显着或极显着上升趋势。(2)2月、10月极显着升温区域明显较大,而3、4月和7、8、9月增温区域较小,内蒙古河套以北区域除8月份外表现为全年各月均极显着增温态势,西北地区东南陕西南部则表现为全年不显着变化;(3)西北地区5、6、7、8月份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主要受此4个月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东南部降水量变化为不显着下降趋势,气候变化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小于西部地区。3.水文要素计算与变化趋势(1)CRAE模型经修正后可用于西北地区实际蒸散发量的估算,计算结果不仅反映区域水文特征,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程度;(2)受气候变化影响,近50a来西北地区潜在蒸发量仅在2、4、10月呈小范围的显着增加趋势;7、8、9、10、12月份在新疆中部和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出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余月份和区域无显着变化趋势反映;(3)西北地区各月实际蒸散发量没有显着增加的趋势,但显着下降和极显着下降区域分布面积较大,新疆中南部、青海中西部和内蒙古西部为剧烈下降区域,甘肃东南部和陕西南部部分地区也表现为实际蒸散发量的显着下降。对于年实际蒸散发的变化变趋势,则是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发量变化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4)近50a来,西北地区东部地表有变干的趋势,这一趋势与降水量的减少和潜在蒸发量的增加有关;(5)西北地区计算径流深变化主要影响区域为内蒙古河套以北地区和陕西南部地区,可能对未来这些地区引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造成影响。4.气候干湿变化分析(1)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一种干旱重建指标,适用于西北地区,也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监测指标;(2)降水量的西增东减趋势与干旱频次的西北减少东南增加相对应,亦即气候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新疆北部和青海西部的干旱发生频率,但增加了甘肃东南部和陕西中南部的干旱发生频次;(3)与气候变化相对应,全西北地区干旱频次有总体下降的趋势,尽管干旱发生的地域持续在改变。5.水文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1)西北地区东北部计算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青海西部和新疆天山东段,亦即气候变化最易引起这些地区计算径流深的大幅变化。(2)气温与降水共同作用并对计算径流深产生作用,以单纯的气温变化或降水变化来分析水文要素的响应是不全面的。(3)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干旱内陆区、沙漠边缘和大型灌区内,气温为水文要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在半干旱地区,降水成为影响水文要素的主要因子;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相对较强,在相对湿润的西北地区东南部,气温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不明显。降水是西北地区计算径流深的主要影响因素。(4)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对同期水文要素的影响中,气温的影响小于降水的影响。降水对计算径流深的影响大于气温对计算径流深的影响,未来降水量的变化是西北地区水资源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5)经对洮河流域和黑河流域上游气温和降水对地表径流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近50a来西北地区降水对径流的影响远大于气温对径流的影响,且表现为气温的升高导致地表径流的减少,而降水的变化显着地改变了地表径流。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升高,引起地下水蒸发加强而造成水位的下降。
杨峰[8](2007)在《健康水循环与新的水策略 ——以山西省水资源和水环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山西省水环境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山西省由多水环境变为缺水环境的形成过程。用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原理,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自然水循环各环节被破坏的原因: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破坏了水源涵养层,破坏了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矿业不良排水破坏了山区地下水;河流渠道化破坏了地表水和湿地地下水;过量开采破坏了平原地下水;陆地实际蒸发量的减少,破坏了大气降水循环。文中对传统水策略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水策略对工程技术的过于依赖,和对生态策略忽视的失误,提出了新的水策略。并指出了在恢复生态环境中,水工业策略、用水策略和生态策略,必须有人口、环境和法律策略作保证,要使之与整个生物圈的环境容量相匹配,在此基础上恢复健康水循环。第一环节是全面恢复森林生态环境的水文效应;第二环节要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使荒漠化、沙尘暴这些水资源的负面环境逐渐减少至最小;第三环节是恢复江河源头的冰雪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第四环节是保持地下水,地表水与大气水之间的均衡循环,通过合理的贴近实际的水资源规划,不要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地表大规模的调水;第五环节是保证各大陆地水域的水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陆地蒸发量,来满足大气水循环的需要。本文对健康水循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划分。自然水循环分为涵养层水循环、地表水循环、地下水循环、大气水循环和生物水循环;水工业循环:取水→用水→污水处理→多级利用与深度处理→再生水循环;健康全球水循环:水资源自然生产→人类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他物质循环的间接健康用水→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水资源的再生产循环。指出解决水循环危机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首要是建立健康的水循环新策略,即生态水策略。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范畴的水资源生产策略、工程技术科学范畴的水工业策略和社会科学范畴的环境保护策略三个方面。新的水策略一改传统的“治水”,变为“适应和保护”水环境,必将成为恢复生态环境的指导方针,使人与自然和谐能够真正的实现。
杨伟民[9](2006)在《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矿业资源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论文以一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朔州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实际,通过深入缜密的理论研究和大量实证调查分析,揭示了朔州市现在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煤炭工业给朔州市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了以矿业资源为主的城市,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总结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几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的进展以及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中现存的问题:第三部分对矿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构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对矿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第六部分以山西省朔州市为对象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朔州市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朔州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韩娜娜[10](2005)在《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河流的干扰程度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同类自然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许多河流面临水体污染、断流、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河流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提出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是河流流域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环境承载力,优化水环境、水资源的配置,协调区域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将水环境承载力与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环境容量相结合,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最后以系统动力学为手段,建立了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并以桑干河流域为实例研究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河流水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建立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通过概念模型进一步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业、农业、人口、水资源、水污染5个子系统,共12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及子系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统的权重。 (2)从河流生态功能出发,指出生态需水量由生态基流、水面蒸发、入渗需水量组成,环境需水量由水沙平衡需水量、污染物自净需水量组成,而生态需水量对水质没有要求,只对水量有要求,而污染物稀释自净需水量不仅对水量有要求,而且水质也必需满足一定的要求。结合桑干河计算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 (3)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污染物环境容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水污染控制措施、水环境保护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模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的建立与模型模拟能够对水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量化,对改善桑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系统动力学
二、神头泉流量衰减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头泉流量衰减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辉县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BP神经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地形 |
2.3.2 地貌 |
2.4 地质 |
2.4.1 地层 |
2.4.2 构造 |
3 百泉泉域水文地质条件 |
3.1 百泉泉域边界条件 |
3.2 含水岩组类型及富水性 |
3.3 百泉泉域岩溶水的分区特征 |
3.4 岩溶水动态分析 |
3.5 小结 |
4 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定量分析 |
4.1 逐步回归分析 |
4.1.1 逐步回归分析概述 |
4.1.2 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逐步回归分析 |
4.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4.2.1 逐月BP网络模型的建立 |
4.2.2 逐年BP网络模型的建立 |
4.3 百泉泉水流量预测及模型对比 |
4.4 小结 |
5 泉水流量频率分析 |
5.1 水文频率曲线概述 |
5.2 频率曲线绘制 |
5.3 不同保证率下泉水流量开采分析 |
5.4 百泉泉域岩溶水资源评价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岩溶泉研究回顾 |
1.1 泉流量变化趋势 |
1.1.1 泉流量动态记录 |
1.1.2 泉流量衰减原因 |
1.1.3 泉流量预测 |
1.2 降水与地下水补给时滞 |
1.2.1 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 |
1.2.2 降水补给时滞 |
1.2.3 岩溶地下水位动态 |
1.3 岩溶水资源评价研究 |
1.3.1 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
1.3.2 天然资源量评价研究 |
1.3.3 可开采资源量评价研究 |
1.4 水化学及同位素 |
1.4.1 水化学 |
1.4.2 同位素研究 |
1.5 脆弱性 |
1.6 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 |
1.7 泉域子系统划分 |
1.8 保护及管理措施 |
1.8.1 保护区划分 |
1.8.2 管理措施 |
2 存在的问题 |
2.1 泉源问题及泉流量预测方法 |
2.2 降水补给及时滞估计方法 |
2.3 水资源评价的完整性 |
2.4 酸性矿井水问题 |
2.5 水化学 |
2.6 泉域脆弱性评价方法 |
2.7 采煤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 |
2.8 泉域子系统划分标准 |
2.9 保护区划分及保护管理 |
3 发展趋势 |
4 结论和建议 |
(3)基于MODFLOW和进化算法的济南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济南泉域岩溶水研究现状 |
1.3 进化算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济南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2.1 交通位置及经济概况 |
2.2 地形和地貌 |
2.3 气象与水文 |
2.3.1 气象 |
2.3.2 水文 |
2.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地质条件 |
3.1.1 地层 |
3.1.2 地质构造 |
3.2 水文地质条件 |
3.2.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3.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特征 |
第四章 济南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
4.1 快速和谐搜索算法(FHS) |
4.1.1 算法介绍 |
4.1.2 运行流程 |
4.2 模拟软件介绍 |
4.3 概念模型 |
4.3.1 模拟范围 |
4.3.2 含水层概化 |
4.3.3 边界条件的概化 |
4.3.4 地下水源汇项设置 |
4.3.5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4.4 数学模型 |
4.5 数值模拟 |
4.5.1 计算区剖分 |
4.5.2 模拟期 |
4.5.3 初始水头 |
4.6 模型校正 |
4.6.1 目标函数设置 |
4.6.2 模型识别期 |
4.6.3 模型验证期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北方地区泉水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
1.1.3 建筑学领域的聚落研究 |
1.1.4 泉水聚落相关研究 |
1.1.5 研究现状评述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北方地区”泉水聚落概述 |
2.1 泉水成因与地理类型 |
2.1.1 泉水形成与出露 |
2.1.2 泉水出露的地质特征与分类 |
2.1.3 下降泉与上升泉 |
2.2 泉水聚落的概念 |
2.2.1 泉水的定义范畴 |
2.2.2 聚落 |
2.2.3 泉水聚落 |
2.3 泉水聚落的社会组织类型 |
2.3.1 城市聚落 |
2.3.2 乡村聚落 |
2.4 “北方四省地区”的区域范畴与泉群分布 |
2.4.1 “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 |
2.4.2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 |
2.4.3 “北方地区”的范畴 |
2.5 “北方地区”泉水聚落的分布 |
2.5.1 地理分布 |
2.5.2 行政区划分布 |
2.6 北方地区泉水聚落保存现状 |
2.6.1 类型划分依据与原则 |
2.6.2 泉水聚落现状类型 |
第三章 泉水系统构成 |
3.1 出露系统 |
3.1.1 原生出露形态 |
3.1.2 泉井 |
3.1.3 泉池 |
3.1.4 泉湾 |
3.2 输送系统 |
3.2.1 传统供水方式 |
3.2.2 泉渠输水类型 |
3.2.3 泉渠引水 |
3.2.4 泉渠与泄洪水道 |
3.3 泉水泄流 |
3.4 泉水系统的构成 |
第四章 泉水系统的利用模式 |
4.1 生活利用 |
4.1.1 生活饮用 |
4.1.2 生活使用 |
4.1.3 泉水利用的空间分区 |
4.2 生产利用 |
4.2.1 农业灌溉 |
4.2.2 泉水动力利用 |
4.2.3 加工业 |
4.2.4 养殖业 |
4.3 景观利用 |
4.3.1 泉水景观 |
4.3.2 曲水流觞 |
4.4 消防利用 |
第五章 泉水聚落的空间形态 |
5.1 聚落的“营建” |
5.1.1 “空间与场所” |
5.1.2 “四位一体”的定居 |
5.1.3 泉水聚落空间构成 |
5.2 聚落物质空间结构层次 |
5.2.1 宏观层次——整体结构 |
5.2.2 中观层次——架构体系 |
5.2.3 微观层次——填植体系 |
5.2.4 泉水聚落空间架构 |
5.3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空间形态类型 |
5.3.1 山地丘陵地貌 |
5.3.2 山前及山间局部平原地貌 |
5.4 聚落空间形态中的人文要素 |
5.4.1 宗族 |
5.4.2 信仰与宗教 |
5.4.3 民俗民规 |
第六章 泉水聚落的时代适应性与再生机制 |
6.1 泉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 |
6.1.1 泉水生活利用方式的改变 |
6.1.2 泉水聚落的生存困境 |
6.2 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泉水聚落的功能性嬗变 |
6.2.1 传统实用价值的延续 |
6.2.2 泉水资源的当代价值 |
6.3 工业文明背景下泉水聚落的更新策略 |
6.3.1 当代泉水聚落发展与更新所面临的问题 |
6.3.2 泉水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基本原则 |
6.4 泉水聚落更新的关键技术 |
6.4.1 泉水水源的涵养 |
6.4.2 泉水聚落的多元化发展途径 |
6.4.3 泉水水系的合理支撑容量 |
6.4.4 泉水系统的优化完善 |
6.4.5 泉水聚落景观的重构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 |
2.1.2 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研究 |
2.1.3 法经济学在煤炭开采生态补偿中的适用性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 |
2.2.2 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 |
2.2.3 煤炭开采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 |
2.2.4 法经济学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中的适用性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对现有法律法规制度的剖析及利益博弈分析 |
3.1 对现有法律法规制度的剖析 |
3.1.1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
3.1.2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足 |
3.2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3.3 煤炭开采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3.3.1 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博弈 |
3.3.2 水利部门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博弈 |
3.3.3 煤炭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博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预测研究 |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煤炭资源与水资源概述 |
4.1.1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4.1.2 山西省水资源现状 |
4.2 山西煤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 |
4.2.1 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 |
4.2.2 采煤对水环境的影响 |
4.2.3 采煤对水生境的影响 |
4.2.4 采煤对水安全的影响 |
4.3 构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预测的指标体系 |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目标 |
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的预测 |
4.4.1 预测方法的选择 |
4.4.2 水资源价值损失的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民偿付意愿视角下的煤矿区水资源补偿研究 |
5.1 条件价值评估法 |
5.1.1 CVM 的概念及优点 |
5.1.2 CVM 的发展及在国内外应用 |
5.1.3 CVM 的经济学原理 |
5.1.4 CVM 的分类 |
5.1.5 CVM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调查问卷设计 |
5.2.1 预调查方法 |
5.2.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案例调查 |
5.3.1 被调查区域状况分析 |
5.3.2 样本数据的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
5.3.3 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 |
5.3.4 被调查者认知程度情况分析 |
5.4 被调查者支付意愿(WTP)的分析 |
5.4.1 支付意愿统计结果 |
5.4.2 模型选定 |
5.4.3 Logit 模型结果分析 |
5.4.4 支付意愿计算 |
5.5 被调查者受偿意愿(WTA)的分析 |
5.5.1 受偿意愿统计结果 |
5.5.2 模型选定 |
5.5.3 Logit 模型结果分析 |
5.5.4 受偿意愿计算 |
5.6 煤炭矿区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的构建 |
6.1 补偿机制的原则 |
6.1.1 帕累托最优原则 |
6.1.2 公平补偿原则 |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行政补偿与非行政补偿相结合原则 |
6.2 补偿机制的主体确定 |
6.2.1 补偿主体的确定 |
6.2.2 受偿主体的确定 |
6.2.3 监督主体的确定 |
6.3 补偿机制标准的确立 |
6.4 补偿的实现 |
6.4.1 补偿依据 |
6.4.2 补偿的路径选择 |
6.4.3 补偿的具体途径 |
6.4.4 补偿方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度 |
7.2.2 强化“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 |
7.2.3 健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基金制度 |
7.2.4 推进“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技术保障制度 |
7.2.5 建立权责统一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和考评制度 |
第8章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补偿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瞬变电磁法三维延拓成像中的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瞬变电磁法及延拓成像简介 |
1.2 瞬变电磁法及电阻率成像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瞬变电磁场波场延拓成像原理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瞬变电磁场波场变换及延拓成像原理简介 |
2.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三章 成像结果信息提取技术 |
3.1 能量均衡处理 |
3.2 反褶积 |
3.3 平滑处理 |
3.4 二层地电模型成像锐化效果比较 |
3.5 三层地电模型成像成果比较 |
3.6 模型正演结果简要分析 |
第四章 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
4.1 工区概况 |
4.2 传统方法视电阻率表示图 |
4.3 虚拟波场转换及延拓成像技术对地下电性界面显示的改进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成果 |
致谢 |
(7)近50a来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气象变化研究前沿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特色创新与章节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思路 |
1.5.3 特色与创新点 |
1.5.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西北地区水文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现状 |
2.1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
2.2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均气温空间分布 |
2.3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潜在蒸发量的空间分布 |
2.4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实际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 |
2.5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 |
2.6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计算径流深空间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
3.2 西北地区近50a来月年气温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
3.3 西北地区近50a来月年降水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水文要素计算与变化趋势分析 |
4.1 西北地区月蒸散发量计算模型(CRAE)简介 |
4.1.1 互补相关模型的物理概念 |
4.1.2 区域蒸散发互补关系及其数学物理特性 |
4.1.3 计算方法与模型建立 |
4.2 西北地区月蒸散发量计算模型的校正及其适用性 |
4.2.1 模型的校正 |
4.2.2 模型验证 |
4.3 蒸散发量、降水量与计算径流深年内分配特性 |
4.4 西北地区潜在蒸发量月年变化趋势分析 |
4.5 西北地区实际蒸散发量月年变化趋势分析 |
4.6 西北地区地表湿润指数月年变化趋势分析 |
4.7 西北地区计算径流深月年变化趋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PI的气候干湿变化分析 |
5.1 SPI模型简介 |
5.2 标准化降水指数在西北地区的应用验证 |
5.3 不同时段发生特旱的频次分析 |
5.4 不同时段发生重旱的频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文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
6.1 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
6.1.1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情景 |
6.1.2 未来中国气候变化情景 |
6.2 敏感性的基本概念 |
6.3 西北地区计算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6.4 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量与水文要素关系分析 |
6.5 气候变化对水文要素影响分析 |
6.5.1 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对对水文要素的影响 |
6.5.2 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对水文要素的影响 |
6.6 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6.7 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问题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水文气象要素现状 |
7.1.2 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
7.1.3 水文要素计算与变化趋势 |
7.1.4 气候干湿变化分析 |
7.1.5 水文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健康水循环与新的水策略 ——以山西省水资源和水环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国外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和问题 |
1.2.2 我国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和问题 |
1.2.3 山西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势在必行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关系 |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水资源量的变化 |
2.2.1 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
2.2.2 地表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
2.2.3 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
2.3 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
2.3.1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量的破坏 |
2.3.2 采煤破坏水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 |
2.4 地下水量变化对山西省水环境影响 |
2.4.1 地面沉降 |
2.4.2 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水质恶化 |
2.4.3 高矿化度地下水与地方病 |
2.4.4 岩溶大泉的被破坏是对自然文明的伤害 |
2.5 水资源质量变化的影响 |
2.5.1 地表水质量变化 |
2.5.2 地下水质量变化 |
2.5.3 污染趋势 |
第三章 水环境变化对健康水循环的影响 |
3.1 山西省水环境的变迁 |
3.1.1 远古时代的山西水环境 |
3.1.2 古代山西水环境 |
3.1.3 近代山西水环境 |
3.2 山西水环境的破坏 |
3.2.1 过度拓垦与毁林毁草 |
3.2.2 大兴土木与滥伐森林 |
3.2.3 河流渠道化与长期累积过量排水 |
3.2.4 次生盐渍化与退水排水工程 |
3.3 六大淡水湖泊泯灭与湿地消失的教训 |
3.3.1 古代大湖的湮废过程 |
3.3.2 山西淡水大湖泯灭的规律及特点 |
3.3.3 山西湿地的消失 |
3.4 环境巨变对健康水循环的影响 |
3.4.1 人类活动对水文下垫面的极大改变 |
3.4.2 河流渠道化的负贡献 |
3.4.3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3.4.4 健康水循环危机及判断 |
第四章 健康水循环及其控制因素 |
4.1 对健康水循环新的认识 |
4.1.1 健康水循环的基本描述 |
4.1.2 运用新地球观对健康循环规律新的解释与认识 |
4.2 水资源的组成 |
4.2.1 水资源的概念 |
4.2.2 水资源的组成 |
4.2.3 水资源的消耗与补给 |
4.2.4 水资源的平衡计算 |
4.3 健康水循环的保护与控制因素 |
4.3.1 水资源的保护 |
4.3.2 健康水循环的控制因素 |
第五章 新的水策略的构建 |
5.1 对传统水策略的反思 |
5.1.1 水策略发展的过程 |
5.1.2 对传统水策略的基本分析 |
5.2 新水策略的组成 |
5.2.1 新水策略的组成 |
5.2.2 新水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6.1 山西省水循环危机的主要原因 |
6.2 健康水循环必须适应水环境的承载力 |
6.3 新的水策略的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及进展 |
2.4 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区发展的基本问题分析 |
3.1 矿区的界定及特征 |
3.2 矿区系统与发展过程 |
3.3 矿区传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矿区发展模式的新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矿区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 |
4.1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
4.3 隶属函数的确定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与实现途径 |
5.1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
5.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
5.3 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5.4 矿区城市化发展的甚本思路 |
5.5 本章小结 |
6 朔州矿区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6.1 朔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6.2 朔州市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
6.3 朔州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
6.4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科技查新报告 |
(10)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 桑干河的环境概况 |
2.1 桑干河的自然环境概况 |
2.2 桑干河的水系特征 |
2.3 桑干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
2.4 桑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
2.5 桑干河污染负荷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 |
3.1 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内容 |
3.2 河流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 |
4.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内容 |
4.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4.3 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4.4 断流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河流水环境容量 |
5.1 一维水流——水质模型 |
5.2 水环境容量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河流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 |
6.1 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 模型模拟 |
6.3 灵敏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神头泉流量衰减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辉县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BP神经网络分析[D]. 李林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2]山西岩溶泉研究进展与前瞻[J]. 徐永新,张志祥,张永波,梁永平,曹建华,蒋忠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 [3]基于MODFLOW和进化算法的济南泉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王宿轩.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6)
- [4]北方地区泉水聚落形态研究[D]. 赵斌. 天津大学, 2017(08)
- [5]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常建忠.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6]瞬变电磁法三维延拓成像中的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 朱宏伟. 长安大学, 2009(12)
- [7]近50a来中国西北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分析[D]. 翟禄新. 兰州大学, 2008(12)
- [8]健康水循环与新的水策略 ——以山西省水资源和水环境为例[D]. 杨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9]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伟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02)
- [10]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韩娜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