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科技进步 促进科教兴莱(论文文献综述)
白瑞[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战略,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指南。十九大以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首,该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江泽民为中心的党中央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改进发展,使得我国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教育事业持续发力,国际竞争力不断攀升,在世界舞台的地位逐渐向领跑发展。本文尝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战略在各个时期目标的变化,从而推动战略演进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启示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该战略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论述科教兴国战略的相关基本问题。论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通过对该战略的核心思想、根本途径、内在动力和基础前提出发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给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从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现代化等方面论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意义。第三章首先从国内外背景出发,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来临是大势所趋,各个国家都加紧对科教事业的统筹安排,在这一国际背景下,相较于当时国内落后的科教事业而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教兴国战略按照酝酿阶段、确立阶段、发展阶段和丰富阶段四个阶段进行演进。首先酝酿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确立科教事业优先发展地位,对科教事业进行恢复和初步改革,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打下坚实的基础。确立阶段,则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教事业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发展阶段则是在步入新世纪科教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我国科技方面是以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目的,教育方面则是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丰富阶段在总结之前科教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新的目标,要建立科教强国。第四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兴国战略在科技和教育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产生的经验启示。
程文[2](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汪娟[3](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黄和文,吴丹[5](2012)在《论农业科技进步的教育发展促进》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进步更离不开农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现实发展的关联则更加紧密。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之间的发展互动强力驱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二者合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构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周倩[6](2008)在《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科技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各方面发展。总结高校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保障高校科技未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孙凯[7](2006)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选题是基于以下背景:一是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的持续性;二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紧迫性;三是理论界对陕西现象的关注性。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等理论意义外,还有利于解释“陕西现象”和破解“陕西发展之谜”,对科技创新丰体进行准确定位和角色转换等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理论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即主要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科技资源相对充裕的陕西省为例,对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回答了陕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弱相关的原因。最后,以陕西为例给出了实现科技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数理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归纳法等方法。 本文共分为七章,丰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首先,指出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三,本文研究思路及总体结构;最后,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熊彼特等代表性的科技进步理论;其次,梳理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经过了否认技术进步的古典增长理论,外牛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技术进步的新增长理论;最后,综述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方法。 第三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瓦动关系分析。首先,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即手段目的论、对立统一论、供求论;其次,分析了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和作用;再次,分析了经济增长促进科技进步的内在机制,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供给,经济发展增加了对技术需求;最后,指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
崔岩[8](2002)在《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与效益低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将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将更加突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其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业由资源依托的数量型农业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效益型农业转化,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由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教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一场带有深刻意义的农业科技创新。其实质都是将农业科研与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靠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都与科技教育密不可分,已经到了企业、科教专家和农产互相不能彼此独立的程度。所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农科教结合的实践经验,研究农科教结合的理论,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教结合的发展途径,建立贫困地区农科教结合的良性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以此来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农业新技术支撑二十世纪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包括五章,现分述如下: 1.第一章导言。本章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本文研究范围做了界定,对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做了说明。 2.第二章农科教结合的理论探讨。本章介绍了农科教结合的功能、实质,总结出农科教结合的10种模式:①教育依托模式;②技术网络依托模式;③项目依托模式;④经济技术承包依托模式;⑤基地依托模式;⑥企业依托模式;⑦农科教中心依托模式;⑧专业协会依托模式;⑨乡镇依托模式;⑩技术指导型模式,并对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作以探讨。 3.第三章农科教结合的实践与效益分析。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苏南农科教结合的实践,即代表发达地区农科教结合的典型“苏南模式”,包括苏南经济、教育、科技三个子模式及苏南地区的农科教结合经验:①因地制宜,超6U发展教育;②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③政府安排与市场有序推动,接着根据作者的调查与思考,对贫困地区农科教结合的障碉与对策做以探讨,提出将职业教育做为反贫困的对策,并探讨了贫困地区农科教结合的途径,随后又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多年的农科教结合实践,介绍了贫困地区农科教结合的典型“小章经验”:①加强领导,组建基地建设技术队伍,建立科技服务体系:②实施反贫困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民科技素质稳步提高:③依靠政策拉动、利益驱动、政府推动的措施,实现农科教的有机结合: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⑤在农科教结合实践中坚持“六个结合”;③狠抓新技术的引进,着重技术创新,突出农科教的科技含量;①以市场为导向,椎广实用技术,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③以技术为依托,俊主导产业逐步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根据四J;1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彬县小章镇农科教结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分析。 4.第四章。农科教结合的新发展一农业产业化。这一章首先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并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和杨凌示范区的实践及全国各地的经验,总结出农J卜产业化的!()大组织模式:①股份合作型模式;②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③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④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模式;⑤科技中介型模式;③经济共同体型模式:①专家带动型模式:③经营能人带动型模式:③主导产业带动型模式;徊土地经营权买断带动型模式,接着讨论了农科教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即农科教结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景和准备,农业产业化是农科教结合的必然结果,最后阐述了农业产)Ik化排动农科教结合良性循环。 5、第五章。农科教结合的出路在于农业信息化。这一章首先介绍了农业信息化的含义,接着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对农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介绍了囚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及金农工程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领域,最后提出以农业信息化椎进农科教结合的办法及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课题组[9](2001)在《我国农业科技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一、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意义及战略思考 (一)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从总体科技领域说,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
时立军[10](1999)在《鲁中明珠放异彩》文中研究指明
二、加速科技进步 促进科教兴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科技进步 促进科教兴莱(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科教兴国战略基本问题概述 |
2.1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
2.1.1 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思想 |
2.1.2 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 |
2.1.3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动力 |
2.1.4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前提 |
2.2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2.2.1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源头 |
2.2.2 科教兴国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
2.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
2.3.1 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
2.3.2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3.3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
第3章 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 |
3.1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阶段 |
3.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科教事业的曲折发展 |
3.2.2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教事业的初步发展和改革 |
3.3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阶段 |
3.3.1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和特点 |
3.3.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阶段的重要举措 |
3.4 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阶段 |
3.4.1 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发展 |
3.4.2 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 |
3.5 科教兴国战略的丰富阶段 |
3.5.1 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深化 |
3.5.2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阶段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科教兴国战略实践效果与经验启示 |
4.1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效果 |
4.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科技事业的主要成就 |
4.1.2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
4.2 科教兴国战略的经验启示 |
4.2.1 加强科普教育,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
4.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2.3 充分认识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4.2.4 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说明 |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4.2.1 北京市经验 |
4.2.2 上海市经验 |
4.2.3 大连市经验 |
4.2.4 深圳市经验 |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
13.2.1 战略规划 |
13.2.2 政策导向 |
13.2.3 宣传引导 |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
13.3.1 财政扶持 |
13.3.2 税收扶持 |
13.3.3 公共投资 |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论农业科技进步的教育发展促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教互动的范式缘起 |
二、现代农业体系中科教互动的范式创新 |
三、强化农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促进农业科技全面进步 |
(6)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坚持改革开放, 高校成为科研重要方面军 (1977~1984) |
1.1 拨乱反正, 高校科技工作迅速恢复 |
(1) 邓小平对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指示 |
(2) 三个重要会议相继召开, 高校科技迎来发展的春天 |
(3) 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为全面恢复高校科技做出部署 |
1.2 整顿调整, 高校科技转向经济建设 |
(1) 恢复研究生教育, 创建学位制度 |
(2) 贯彻“八字”方针, 制定新的科技政策 |
1.3 合理规划, 高校科技明确发展思路 |
(1) 制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
(2) 参与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
(3) 参与制订全国基础研究规划 |
2 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开创高校科技发展新格局 (1985~1994) |
2.1 科教改革, 高校科技出现良好局面 |
(1) 部署科技体制改革 |
(2)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
2.2 突出重点, 高校科技迎接新技术革命 |
(1) 实施国家高技术计划 |
(2) 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出台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 |
2.3 使命重大, 高校科技做出战略规划 |
(1) 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2)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
2.4 适应市场, 高校科技采取多项措施 |
(1) 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
(2) 实施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
(3)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高校科学技术进步 (1995~1999) |
3.1 发挥优势, 高校科技拉开科教兴国序幕 |
(1) 参与制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
(2)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工作的指示精神 |
3.2 振兴教育, 高校科技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
(1) 江泽民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
(2) 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3.3 产学结合, 高校科技积极探寻新增长点 |
(1) 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
(2)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
4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科技又好又快发展 (2000~2008) |
4.1 转移转化, 高校科技加速社会进步 |
(1) 制定专门政策, 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化 |
(2) 实施科技开发计划, 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
(3) 启动大学科技园, 培养创新人才,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4) 制订高校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推动高校科技可持续发展 |
4.2 并驾齐驱, 高校科技迎接全面繁荣 |
(1) 江泽民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表谈话 |
(2) 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
(3) 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
4.3 扩大合作, 高校科技拓宽国际视野 |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国际合作提出新要求 |
(2) 加强国际合作, 提升高校科技水平 |
5 高校科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重要贡献 (1978~2008) |
5.1 创新人才, 高校科技辉煌成就来源 |
(1) 人才培养, 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 |
(2) 硕果累累, 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 |
5.2 科技转化, 高校科技彰显价值之途 |
(1) 技术转移, 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
(2) 服务“三农”, 促进了农业稳步发展 |
(3) 科技创新, 促进了高新技术发展 |
5.3 面向公共, 高校科技倾力改善民生 |
(1) 人口健康, 促进了公益事业发展 |
(2) 投身国防, 保障了国家安全稳定 |
(3) 繁荣哲社, 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
6 高校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1978~2008) 与未来展望 |
6.1 基本经验 |
(1) 邓小平科教思想是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指南 |
(2) 改革开放是发展高校科技事业的根本保证 |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前和今后高校科技发展的纲领 |
6.2 未来展望 |
(7)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 |
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文献综述 |
2.1 科技进步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进步观 |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1.3 其他科技进步理论 |
2.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
2.2.1 否认科技进步的古典增长理论 |
2.2.2 外生科技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
2.2.3 内生科技进步的新增长理论 |
2.3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测度综述 |
2.3.1 科技进步贡献测算方法综述 |
2.3.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方法综述 |
2.4 小结 |
3.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 |
3.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观点 |
3.1.1 手段目的论 |
3.1.2 对立统一论 |
3.1.3 供求论 |
3.2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和作用 |
3.2.1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
3.2.2 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
3.3 经济增长促进科技进步的内在机制 |
3.4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 |
3.4.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 |
3.4.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非线性相关 |
3.5 小结 |
4.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比较分析 |
4.1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比较 |
4.1.1 美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同 |
4.1.2 日本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同 |
4.2 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比较 |
4.2.1 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比较 |
4.2.2 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
4.3 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
4.3.1 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4.3.2 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
5.1 陕西省科技资源现状分析 |
5.1.1 科技资源规模 |
5.1.2 科技资源隶属关系 |
5.1.3 科技资源专业结构 |
5.1.4 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 |
5.1.5 科技资源分布 |
5.2 陕西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分析 |
5.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5.2.2 陕西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检验 |
5.3 陕西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弱相关原因分析 |
5.3.1 陕西省科技资源的特征 |
5.3.2 市场化程度低 |
5.3.3 体制制约 |
5.3.4 政府的职能定位错位 |
5.4 小结 |
6. 实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的对策建议 |
6.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同的关键:科技体制创新 |
6.1.1 科技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6.1.2 科技体制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6.2 科技体制创新主体定位及角色转换 |
6.2.1 科技体制创新主体的定位 |
6.2.2 科技体制创新主体的角色转换 |
6.3 陕西科技体制创新的重点 |
6.3.1 调整科技资源关系 |
6.3.2 转变组织的所有性质 |
6.3.3 增加科技投入力度 |
6.4 科技体制创新的支持体系 |
6.4.1 转变观念 |
6.4.2 转变政府的职能 |
6.4.3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6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科教结合的理论探讨 |
§2.1 农科教结合的功能 |
§2.2 农科教结合的实质 |
§2.3 农科教结合的模式 |
§2.4 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 |
第三章 农科教结合的实践与效益分析 |
§3.1 苏南地区的农科教结合 |
§3.1.1 苏南模式 |
§3.1.2 苏南地区的农科教结合 |
§3.2 贫因地区农科教结合的障碍与对策 |
§3.2.1 作为反贫困对策的职业教育 |
§3.2.2 贫困地区的农科教结合 |
§3.3 彬县小章镇农科教结合的实践与效益分析 |
§3.3.1 小章农科教结合的实践 |
§3.3.2 小章农科教结合的效益分析 |
第四章 农科教结合的新发展—农业产业化 |
§4.1 农业产业化 |
§4.1.1 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
§4.1.2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
§4.1.3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
§4.2 农科教结合与农业产业化 |
§4.2.1 农科教结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景和准备 |
§4.2.2 农业产业化是农科教结合的必然结果 |
§4.3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科教结合良性循环 |
§4.3.1 农科教结合中的三大矛盾 |
§4.3.2 农业产业化:农科教良性循环之路 |
§4.3.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五章 农科教结合的出路在于农业信息化 |
§5.1 农业信息化 |
§5.1.1 信息化的含义 |
§5.1.2 农业信息化的含义 |
§5.2 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对农业产业化的深远影响 |
§5.2.1 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
§5.2.2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深远影响 |
§5.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 |
§5.3.1 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
§5.3.2 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
§5.4 金农工程与农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 |
§5.4.1 金农工程 |
§5.4.2 农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 |
§5.5 以农业信息化推进农科教结合 |
§5.5.1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
§5.5.2 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农科教结合体系 |
§5.5.3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加速科技进步 促进科教兴莱(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演进研究[D]. 白瑞.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论农业科技进步的教育发展促进[J]. 黄和文,吴丹. 高等农业教育, 2012(03)
- [6]从含苞待放到万紫千红——我国高校科技改革开放30年回眸[J]. 周倩. 科学学研究, 2008(S2)
- [7]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 孙凯. 西北大学, 2006(11)
- [8]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发展研究[D]. 崔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9]我国农业科技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1(06)
- [10]鲁中明珠放异彩[J]. 时立军. 发展论坛, 1999(S1)
标签:科教兴国战略论文; 科技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