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的支承刚度对模态频率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钮耀斌,王中伟[1](2021)在《弹性支承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频率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高超声速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对象,研究弹性支承情况下发动机模态频率特性。建立了弹性支承发动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单点弹性支承和两点弹性支承情况下发动机的频率特性,探索了支承位置及支承刚度对发动机弯曲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点弹性支承与两点弹性支承情况下发动机频率随支承位置变化趋势一致,一弯频率会随弹性支承的后移逐渐增大,而二弯频率则会出现一个峰值,两点弹性支承情况下峰值出现的位置相比单点支承更靠后,且峰值频率更高,同时前弹性支承越靠后,峰值频率越高。弹性支承刚度会使发动机弯曲频率增大,但在某一特定区间内,发动机的弯曲频率不随支承刚度而变化。
向国荣[2](2021)在《CRTSII型轨道板脱空及裂缝对轨道系统模态参数影响研究》文中指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由于我国高铁具有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大、服役环境复杂等运营特点,导致近年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产生了一系列轨道病害,其中轨道板脱空病害对结构服役性能危害巨大,轨道板裂缝病害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中尤为常见,因此需要重点研究。考虑到结构模态参数是结构固有的振动特性,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出现伤损病害时,轨道的约束条件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减,进而影响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无砟轨道的伤损状态与轨道的模态参数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轨道板脱空及裂缝条件下无砟轨道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轨道板脱空及裂缝条件下CTR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参数特征,能够从模态角度评估轨道结构服役状态,同时基于特定模态特征参数还能够进行无砟轨道内部伤损病害识别定位,指导轨道养护维修。因此,开展CRTSII型轨道板脱空及裂缝对轨道系统模态参数影响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高铁联合基金)项目(U1734206),建立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未损伤状态下的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特征并对其模态参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了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对无砟轨道模态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应用模态特征参数对轨道病害进行定位识别,基于材料模态修复性能对轨道养护维修提供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并对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进行了准确模拟,最后进行了多角度的模型验证。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确定轨道板脱空以及裂缝病害在模型中的设置方法,在模型中对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进行了准确模拟;开展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试验并获得轨道结构试验模态参数,将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可靠性。通过与既有文献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病害模型的准确可靠性。(2)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无砟轨道模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结合结构动力学、模态叠加法相关理论分析得出了钢轨、轨道板理论模态频率及理论模态振型。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未损伤状态下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钢轨及轨道板的模态参数,并对钢轨及轨道板模态振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描述。进一步开展了结构材料参数、结构约束条件等因素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参数的影响研究。(3)研究了轨道板脱空病害、轨道板裂缝病害、轨道板脱空裂缝复合病害条件下CTR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上述能够准确模拟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的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分析轨道结构存在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条件下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针对轨道板脱空病害研究了不同脱空长度、不同脱空宽度、不同脱空位置条件下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针对轨道板裂缝病害研究了不同裂缝宽度、不同裂缝程度、不同裂缝长度、不同裂缝位置条件下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针对轨道板脱空裂缝复合病害研究了多处脱空病害、多处裂缝病害、脱空和裂缝病害同时存在条件下模态参数的变化规律。(4)基于模态特征参数进行了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定位识别研究,分析了病害修复材料模态修复性能,对轨道养护维修提供了建议。充分考虑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发生病害前后模态参数的变化,利用位移模态振型变化率以及应变模态振型改变量两种模态特征参数对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进行定位识别研究,进一步提出利用病害识别面积覆盖率评价病害识别方法。对比分析了修复材料不同弹性模量对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的模态修复性能,通过对使用不同弹性模量材料修复后轨道模态频率增长量、轨道模态频率偏移量等指标的分析,对轨道板脱空及裂缝病害修复材料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提供了建议。
韩洁婷,缪宏江,吕伟领,杨帅,张凯,单岩,吴大转[3](2020)在《碟式分离机支撑条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保证蝶式分离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笔者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转鼓内离心载荷、支承位置与支承刚度对碟式分离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固有特性、模态频率和相应振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鼓内流体离心载荷对转子刚度产生显着影响,进而导致各阶模态变化趋势各异;支撑位置和支撑刚度对转子不同阶模态的影响趋势与相应振型有关,当转子部件变形不一致时,部分阶数模态频率可能随支撑位置上移而减小;转子振型在支承位置的径向振幅明显时,支撑刚度对模态频率产生显着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碟式分离机转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蒋圣鹏[4](2020)在《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螺旋桨激励诱发的桨-轴-船艉耦合系统低频振动是舰船振动与声辐射的主要来源之一。桨-轴-船艉耦合系统轴系较长,固有频率较低;船体抗弯模量小,弯曲振动固有频率也较低。低频段的轴系与船体弯曲模态相近且存在耦合,使得桨-轴-船艉耦合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低频特性。同时,轴系存在推力轴承、中间轴承、艉管水润滑轴承、前艉轴承、后艉轴承等众多支承,且不同轴承支承结构不同而使力学特性存在差异。因此螺旋桨激励下的系统振动传递路径多样,传递特性复杂,给系统振动声辐射特性分析和振动控制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以桨-轴-船艉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系统耦合振动声辐射特性、振动控制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进行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建模,对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和声辐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轴承参数对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发现:减小轴承刚度可降低传递力;移动轴承位置使轴承前后轴段的弯曲模态频率相等时轴承传递力最小;增加轴承数量可减小传递路径后端轴承传递力。以上规律可为桨-轴-船艉耦合系统结构优化和振动控制提供依据。(2)针对桨-轴-船艉耦合系统低频振动,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多频优化方法。根据模态振型确定分布式动力吸振器的数量和位置,采用频响综合法计算吸振器作用下的系统耦合振动响应。以船体艉部表面均方振速为控制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可抑制螺旋桨垂向激励向船体的传递,解决了单频优化参数应用于多频优化时效果变差的问题。同时采用频响综合法计算系统振动响应可显着减少参数优化时间。(3)采用隔振装置、约束阻尼层和阻振质量对桨-轴-船艉耦合系统进行振动控制。隔振装置刚度根据对中条件求得,约束阻尼层铺设于艉轴架与艉部壳体连接处,阻振质量安装在艉轴架连接板上。结果表明,隔振装置对螺旋桨垂向激励下的系统中低频振动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约束阻尼层可有效抑制中高频振动,阻振质量可限制轴系振动向船体的传递。(4)搭建了桨-轴-船艉耦合系统缩比试验模型,模拟螺旋桨激励对艉部结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轴承座隔振对降低中低频共振峰值幅值有效;阻振质量对限制振动向艉部船体的传播比较有效;阻尼涂层对抑制中高频振动峰幅值效果明显。三种控制措施综合运用可在降低共振峰幅值的同时抑制高频宽带振动,使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加速度下降6dB以上。
刘晓丹[5](2020)在《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及轮轨耦合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列车运营速度不断提升、运营时间不断增长,车辆和轨道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逐渐增强,由此导致的列车车轮磨耗损伤和钢轨波磨等问题日益显露。由于轮轨间互相作用的增强,无砟轨道区段在运营中出现的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周期性磨耗,导致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之间剧烈振动,致使轮轨垂向作用力增大,对轮对、轴箱、转向架等车辆系统部件以及钢轨、扣件、轨枕等轨道系统部件产生严重伤损,减少部件服役寿命,更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和滚动噪声,降低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更甚会危及列车行车安全。研究表明,无砟轨道与动车组的耦合振动对轮轨磨耗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高铁有砟轨道也需开展振动特性的研究,研究振动特性是否对轮轨磨耗产生影响。本文以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各主要部件——扣件弹条、轨枕及轮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对各部件的固有模态特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W2型弹条、Ⅲ型轨枕及轮对在01200Hz频率范围内的模态频率及振型。接着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垂向及横向有限元模型,其中分别用梁单元及实体单元模拟垂向及横向钢轨,采用实体单元模拟轨枕,考虑道床整体振动,采用质量单元进行模拟,分别对轨道垂向及横向进行了谐响应分析,获得了在01200Hz频率范围内的轨道垂向及横向振动特性,并分析了垫板垂向刚度、扣件横向刚度及扣件间距对轨道垂向及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弹簧阻尼单元模拟轮轨之间的接触,建立了有砟轨道轮轨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双轮对模拟转向架荷载作用、四轮对模拟整列车荷载作用,分析单轮对荷载作用、转向架荷载作用及整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垂向及横向模态特征。可知钢轨垂向及横向模态特征均与轮对位置无关,在01200Hz频率范围内,转向架荷载作用及整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垂向及横向模态特征均表现为轮对内部钢轨弯曲振动及轮对外部端部钢轨弯曲振动。本文系统分析了有砟轨道部件、轨道及轮轨耦合模态特征,为深入分析轮轨周期性磨耗提供技术支撑,并在固有振动特性方面完善了轮轨关系研究。图53幅,表23个,参考文献73篇。
赵芳慧[6](2020)在《高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追求高效,高转速透平机组在过程流体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级齿轮箱的传动作用不可忽略。利用有限元法对齿轮轴系进行建模,在保证求解效率的同时,考虑全自由度、齿轮啮合和箱体柔度,仿真更贴近实际的弯-扭-轴向耦合振动。同时高转速往往是以牺牲系统稳定性为代价的,轴承瓦温升高、工作表面磨损、功耗增加等问题得到密切关注。经高速比传动,柔长的高速轴应力集中,因此对薄弱处进行寿命估计对防止振动破坏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根据高速齿轮系统耦合稳态和瞬态相关问题,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利用有限元法对齿轮轴系建模,考虑弯-扭-轴共6个自由度,将旋转轴简化建模为Timoshenko梁单元。啮合单元简化为一对线弹性弹簧刚度,结合齿轮几何参数和对啮合力受力分析,将其表达成Stringer推导的12 × 12阶的啮合刚度矩阵,并开发出齿轮箱弯-扭-轴向耦合振动分析动力学软件。(2)以三平行轴系膨胀机为例,将叶轮和齿轮都建模作为集中质量,轴承单元简化为线性弹簧。对齿轮箱柔性箱体进行谐响应分析,在箱体轴承支承点施加单位正弦力,扫频得到箱体与各轴耦合点的响应曲线,推导轴承支承点间的频响函数矩阵,进而拟合得到柔性箱体局部传递函数。开发考虑箱体反馈振动的等效刚度计算程序,获得新的轴承动刚度矩阵,建立转轴-轮盘-齿轮-轴承-箱体耦合的高速齿轮系统,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结合测试数据,提出齿轮箱存在的故障。(3)开发齿轮轴系啮合力计算分析软件。对齿轮啮合力、气动力、作用在叶轮上的驱动扭矩、推力环在接触点的轴向作用力进行受力分析,用Matlab软件开发的COMDYNGearload软件计算齿轮-轴承支反力,可准确计算齿轮轴系工作过程中的轴承载荷,进一步得到轴承特性参数。(4)基于可倾瓦轴承的高稳定性,分析不同转子负荷、宽径比、预负荷、半径间隙等几何参数对轴承静动特性参数、齿轮箱轴系固有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和对振动响应的影响,最终获取低瓦温、低功耗、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可倾瓦轴承参数。(5)对大扭矩齿轮压缩机组的启车和短路工况进行扭转瞬态分析,用Newmark-β法逐步积分求解节点角位移,观察各轴段扭矩和应力,利用雨流计数和Miner线性法则来对轴系薄弱单元进行累积疲劳分析,进而得到启车扭矩和短路故障对齿轮轴系的破坏程度。本文基于轴系间齿轮啮合作用,开发弯-扭-轴六自由度耦合模型。结合结构的特性参数及传递函数,完善转轴-轮盘-齿轮-轴承-箱体耦合模型。在平行轴系不平衡、轴承特性和瞬态扭转等方面展开转子动力学基础研究。
于平超,陈果,王存,杨默晗[7](2020)在《碰摩约束下柔性转子模态特性及其计算方法》文中提出以航空发动机低压(LP)转子为代表的柔性转子,通常具有两端大质量、细长轴和长跨度支承的"弱刚度"结构力学特征,这使得碰摩产生的约束作用不可忽视,其将会导致柔性转子模态特性改变,进而造成临界转速等动力学目标偏于设计状态。本文以典型航空发动机低压柔性转子为对象,结合梁单元法提出了此类复杂转子在碰摩约束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将谐波平衡思想与频域的自由度缩减技术结合,提出了相适用的非线性模态求解方法;在此之上基于ANSYS和MATLAB平台,建立了含碰摩约束的复杂转子非线性模态分析的一般流程。将方法应用到某型柔性转子系统,成功获得其模态特性,结果表明:碰摩约束使转子模态频率增加,且随转子振幅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对风扇碰摩较为敏感的一阶弯曲模态,正/反进动模态频率变化率可达16%和29%,但模态频率的变化始终在特定区间内;碰摩对转子模态频率的影响程度与陀螺效应、转子振型及机匣刚度密切相关,但对摩擦系数不敏感。由于接触点处摩擦力做功影响,柔性转子各阶反进动模态阻尼在碰摩严重时小于0,反进动模态能发生失稳。
程亮元[8](2020)在《汽轮机高位布置对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轮机高位布置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道使用量,采用双轴技术,可以突破单机容量的限制从而扩大二次再热机组热力学性能,提升机组经济性。目前上海申能公司平山电厂首次采用该技术,通过实际生产证实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供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投资成本,该工程被列为公司的示范工程。因此该技术在未来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随之布置高度的提升,偏心力等非平衡因素等影响转子系统的失稳因素是否会因为布置方式的改变加剧对转子系统的影响,是这一技术所面临的热点研究问题。所本文主要研究高位布置技术对转子系统的稳定因素,具体研究过程如下:(1)论文以300MW发电厂高中压汽轮机转子模型(只有高中压缸高位布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转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该汽轮机组总体结构和工作工况,因为现场实验成本高风险大,且传递矩阵法参数过大,所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转子-轴承模型和转子-支撑系统模型,提出了按照汽轮机组转子和框架结构的简化方法,得出了汽轮机转子和支撑的力学计算模型,用结构网格进行划分。(2)因为模型存在尺寸大,参数多,结构复杂的特点,考虑运算成本所以采用模态综合法对分别对转子-轴承模型和转子-支撑系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汽轮机工作频率内的阶数,观察固有频率和振型,鉴于转子-支撑系统工作内模态数过多的情况,考虑影响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因素:质量和刚度,继而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高位布置对汽轮机转子振动的影响并根据固有频率通过与电厂实际工作机组数据对比,对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3)考虑陀螺效应和旋转阻尼,根据动力学方程提出高位布置汽轮机转子振动的求解方法,模拟转子系统质量和惯性和陀螺效应,忽略基础弹性对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影响。以转盘质量,偏心距离,支撑刚度为变量分别计算了在恒定工作转速的情况下两种模型的转子的工作频率和振动幅值。设计APDL语言编辑函数模拟了汽机振动最强烈的启机过程,计算出0到3000转的转子振动幅值和轮盘的圆心运动轨迹及轴座反力。通过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汽轮机布置高度的提升,汽轮机框架对汽轮机转子的振动影响不可忽略。高位布置的汽机框架会降低转子-轴承系统的刚度,从而降低振动固有频率,增大振动幅值。随着机组变大轮盘质量的增加,会导致偏心质量的增大及偏心距的增加固然会加剧转子的振动幅值的增加,但振动峰值对应频率不变,但是高位布置机组振动幅值增加量明显高于常规布置机组,轴座反力也增加的更多,对轴承磨损程度增大。且机组与框架的连接还会产生一定的刚度损失。最后对300MW机组与1000MW及以上级机组在汽轮机制造工艺、制造精度、选用材质等方面差异进行对比,对模拟计算产生的误差影响进行分析计算,参考以上结论为降低高位布置汽机振动在参数设计上提供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张爱强[9](2020)在《非惯性系下直升机主减速器高精度动力学建模及动态行为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减速器是直升机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直升机整体性能水平高低。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直升机主减速器设计技术,对推动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直升机主减速器耦合关系复杂多样,结构异型化、大柔性等特点突出,需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建模策略,实现模型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平衡。另外,主减速器随直升机做空间运动,以往研究中固定于地面的假设与实际运行环境不符,基础运动衍生附加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某型直升机主减速器为例,提出一种针对异型子结构的建模及精度评价方法,推导出复杂空间夹角下子系统间耦合关系,形成广义坐标系下齿轮-轴系-轴承-机匣整体耦合的动力学建模通用方法,并基于多稳态工况振动试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基础任意空间运动对不同类型齿轮传动系统产生的附加效应,建立非惯性系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内部与外部双重非惯性系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基础运动对齿轮系统动态行为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包括:(1)针对直升机主减速器机匣等构件薄壁异型结构特点,提出基于试验模态分析-有限元法-子结构缩聚的复杂异型构件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基于模态参数的模型精度量化评价方法;基于规则尺寸轴系确定了梁单元刚度与质量矩阵最佳组合方式,对比讨论梁单元法与缩聚法在直升机主减速器异型不规则轴系建模中的适用性;为直升机主减速器整体系统建模提供兼顾模型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机匣子结构和齿轮轴系子结构模型。(2)基于连接子结构建立机匣子系统模型,验证连接子结构精度,确定连接刚度取值范围;推导锥齿轮副、行星轮系、斜齿轮副等不同子类型啮合关系,将轴系子结构有序组装获得齿轮-转子子系统模型;推导任意空间夹角下子系统间耦合关系,最终建立广义坐标系下齿轮-轴系-轴承-机匣整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某型直升机主减速器振动测试平台获取多工况下时频域响应信号,对理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耦合机匣与未耦合机匣模型振动响应结果对比,表明建立计及柔性机匣系统整体耦合模型的必要性。(3)建立运动学分析模型,推导基础运动时产生的附加惯性力和附加惯性力矩作用以及重力效应与基础空间位姿状态关系,将各附加项以广义力矢激励形式参与到系统动力学方程中,保证惯性系中建模方法的延续性,形成非惯性系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对比研究基础平移变速、空间转动等不同运动参数下轴系挠曲变形、轴承力、振动时频域响应等系统动态行为的变化规律,为大机动飞行环境下齿轮传动系统动载荷计算、结构强度及可靠性预估提供分析模型和理论支撑。(4)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内部非惯性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基础运动外部非惯性系作用,根据不同构件特点及坐标系设置,分别推导内部与外部双重非惯性系叠加作用下绝对加速度方程式,建立计及基础运动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比研究不同附加项对系统动态响应的贡献度,获得基础运动参数以及系统安装角度等对构件偏移量、轴承力、振动以及均载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大机动飞行环境下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优化、高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易强[10](2020)在《周期性铁路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道交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运行密度的大幅增长,车辆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引发轨道结构振动与噪声辐射。结构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本质是弹性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与相互耦合,从弹性波传播角度出发可进一步解释轨道结构振动特性,阐明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规律,同时为轨道结构振动噪声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思路。本文以周期性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与调控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特性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模型,计算得到轨道结构中不同类型弹性波带隙范围,并分析了轨道结构参数对弹性波带隙的影响规律。结合声子晶体带隙理论及有限结构模态分析,揭示了周期性轨道结构中弹性波带隙的形成机理。通过对周期性轨道结构振动传递规律以及功率流分析,验证了周期性轨道结构中的通/禁带特性。在参数分析中发现带隙边界频率和钢轨温度力密切相关,由此开展基于波模态的钢轨温度力检测研究,并结合现场试验以及室内试验解释了环境温度对垂向/横向驻波模态的影响规律。2.三维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采用波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分析模型,基于模态置信准则实现不同类型弹性波的分离,并结合波模式分析阐明了轨道结构中不同类型弹性波之间的耦合与转换机制。通过群速度发生突变的位置确定了发生波模式转换的频率,并据此得到三维轨道结构中弹性波带隙范围。此外,探明了轨道结构中局域共振单元与钢轨中长波之间的单一耦合关系。利于波有限元方法可实现三维无限长周期轨道结构频率响应的高效计算,并根据结构响应验证了轨道结构中的弹性波耦合与转换特征,阐明了对称激励与非对称激励下轨道结构中振动传递规律。3.失谐/缺陷型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采用局部化因子研究了结构参数随机失谐对轨道结构中弯曲波传播衰减特性的影响,并分别对轨道结构中垂向、横向弯曲波和扭转波传播特性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根据振动传递系数验证弹性波在周期性轨道结构中衰减域特征。然后采用Floquet变换结合超元胞方法建立了带缺陷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模型,提取轨道结构中常见的缺陷态特征并阐明了缺陷态的形成机制。同时结合Floquet变换方法建立了单元板式轨道结构弹性波分析模型,克服了传递矩阵法的数值病态问题,研究了周期性板式轨道结构中弹性波带隙特性、形成机理及缺陷态特征。4.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波动行为在波数域内推导了移动波源作用下周期性轨道结构的响应解,得到周期性轨道结构在移动简谐荷载作用下激励频率、响应频率以及波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周期性轨道结构频散曲线及移动简谐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研究了移动波源作用下周期性轨道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规律,发现了轨道结构中的异常多普勒效应。分析了当激励频率分别位于带隙、通带频率范围时轨道结构响应及弹性波传播特性,得到发生异常多普勒效应的条件。然后根据波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轨道结构传递函数,在时域内建立了车辆-周期性轨道结构耦合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轮轨力特征以及周期性轨道结构中参数激励特性。5.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调控方法基于声子晶体局域共振机理,在周期性轨道结构中引入局域共振单元,以进一步抑制轨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探明了局域振子对轨道结构中弯曲波的调控规律,阐明局域共振带隙与Bragg带隙之间的耦合机制。为了实现带隙范围的拓宽,分别引入局域共振结构参数失谐特征以及多频局域共振带隙,分析不同带隙拓宽方法对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的调控效果。
二、梁的支承刚度对模态频率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的支承刚度对模态频率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弹性支承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频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简化模型与约束条件 |
2.1 简化模型 |
2.2 约束条件 |
2.3 有限元模型 |
2.4 模型验证 |
3 单点弹性支承 |
3.1 单点支承发动机模态特性 |
3.2 支承位置影响 |
3.3 支承刚度影响 |
4 两点弹性支承 |
4.1 支承位置影响 |
4.2 支承刚度影响 |
5 结论 |
(2)CRTSII型轨道板脱空及裂缝对轨道系统模态参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征及脱空裂缝病害情况 |
1.2.1 轨道结构特征 |
1.2.2 轨道板脱空病害 |
1.2.3 轨道板裂缝病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程结构模态分析研究现状 |
1.3.2 工程结构模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3 基于模态参数的工程结构病害识别研究现状 |
1.4 既有研究不足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点 |
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建立及病害模拟 |
2.1 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2.1.2 无砟轨道主要部件模型 |
2.2 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病害模拟 |
2.2.1 轨道板脱空病害模拟 |
2.2.2 轨道板裂缝病害模拟 |
2.3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无砟轨道模态分析理论 |
3.1.1 钢轨模态分析理论 |
3.1.2 轨道板模态分析理论 |
3.2 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模态特征分析 |
3.2.1 钢轨模态分析 |
3.2.2 轨道板模态分析 |
3.3 CRTSII型无砟轨道模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
3.3.1 结构材料参数的影响 |
3.3.2 结构约束条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轨道板脱空及裂缝对模态参数影响研究 |
4.1 轨道板脱空病害的影响 |
4.1.1 不同脱空长度的影响 |
4.1.2 不同脱空宽度的影响 |
4.1.3 不同脱空位置的影响 |
4.2 轨道板裂缝病害的影响 |
4.2.1 不同裂缝宽度的影响 |
4.2.2 不同裂缝程度的影响 |
4.2.3 不同裂缝长度的影响 |
4.2.4 不同裂缝位置的影响 |
4.3 轨道板脱空裂缝复合病害的影响 |
4.3.1 多处脱空病害的影响 |
4.3.2 多处裂缝病害的影响 |
4.3.3 脱空裂缝病害同时存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轨道板脱空及裂缝识别与养护维修建议 |
5.1 基于模态特征参数的轨道板脱空及裂缝识别 |
5.1.1 基于位移模态振型变化率的识别研究 |
5.1.2 基于应变模态振型改变量的识别研究 |
5.1.3 不同识别方法评价 |
5.2 基于模态修复性能的轨道养护修建议 |
5.2.1 CRTSⅡ型轨道板脱空及裂缝修补材料性能要求 |
5.2.2 轨道板脱空病害模态修复性能研究 |
5.2.3 轨道板裂缝病害模态修复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建模与计算方法 |
1.2.2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与声辐射特性 |
1.2.3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桨-轴耦合系统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方法 |
2.2.1 结构域有限元方法 |
2.2.2 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 |
2.3 螺旋桨-轴系耦合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 |
2.3.1 螺旋桨建模与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
2.3.2 螺旋桨-轴系系统建模与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
2.4 轴承参数对振动传递的影响研究 |
2.4.1 轴承刚度对振动传递的影响 |
2.4.2 轴承位置对振动传递的影响 |
2.4.3 轴承数量对振动传递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建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船体艉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
3.2.1 船体艉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船体艉部模态分析 |
3.3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建模与模态分析 |
3.3.1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建模 |
3.3.2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模态 |
3.4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3.5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声辐射特性分析 |
3.5.1 直接边界元法 |
3.5.2 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3.5.3 三向激励下桨-轴-船艉模型声辐射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方法 |
4.2.1 理论计算 |
4.2.2 吸振器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 |
4.2.3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参数优化 |
4.3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
4.3.1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理论计算 |
4.3.2 吸振器位置与质量的确定 |
4.3.3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单频优化 |
4.3.4 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多频全局优化 |
4.4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隔振装置控制效果分析 |
4.4.1 隔振控制方案 |
4.4.2 轴系对中分析 |
4.4.3 控制效果分析 |
4.5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约束阻尼层控制效果分析 |
4.5.1 约束阻尼层控制方案 |
4.5.2 控制效果分析 |
4.6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阻振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
4.6.1 阻振质量控制方案 |
4.6.2 阻振质量位置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4.6.3 阻振质量重量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试验 |
5.1 引言 |
5.2 试验对象与系统 |
5.3 轴系和模型壳体固有振动特性测试 |
5.3.1 固有振动特性测试测点布置 |
5.3.2 系统固有振动特性测试结果 |
5.4 配重盘激励下的振动传递特性测试 |
5.4.1 振动传递特性测试系统 |
5.4.2 试验台架轴系状态检测 |
5.4.3 系统振动传递特性测试结果 |
5.5 船艉结构振动控制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及轮轨耦合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模态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1.3 轮轨耦合振动对轮轨关系影响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轮-轨有限元模型 |
2.1 有限元理论及模态分析方法介绍 |
2.1.1 模态分析 |
2.1.2 谐响应分析 |
2.2 轨道结构部件有限元模型 |
2.2.1 钢轨模型 |
2.2.2 扣件及弹条模型 |
2.2.3 轨枕模型 |
2.2.4 碎石道床模型 |
2.2.5 模型长度选取 |
2.2.6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3 轮轨耦合模态特征理论分析模型 |
2.3.1 轮对模型 |
2.3.2 轮轨耦合参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轮轨耦合结构部件模态分析研究 |
3.1 弹条固有模态特征分析 |
3.1.1 弹条自由状态模态特征分析 |
3.1.2 弹条安装状态模态特征分析 |
3.1.3 制造公差对安装模态的影响规律 |
3.2 Ⅲ型轨枕固有模态特征分析 |
3.2.1 Ⅲ型轨枕自由状态模态特征分析 |
3.2.2 Ⅲ型轨枕服役状态模态特征分析 |
3.2.3 道床刚度对轨枕服役模态的影响规律 |
3.3 轮对固有模态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模态分析研究 |
4.1 有砟轨道垂向振动特性 |
4.2 有砟轨道横向振动特性 |
4.3 扣件参数对有砟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 |
4.3.1 扣件刚度的影响 |
4.3.2 扣件间距的影响 |
4.4 道床刚度对有砟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 |
4.4.1 道床垂向支承刚度对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
4.4.2 道床横向阻力对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轮轨耦合振动模态分析研究 |
5.1 单轮对作用下有砟轨道固有模态特征 |
5.1.1 轮轨耦合垂向模态特征 |
5.1.2 轮轨耦合横向振动特性 |
5.2 转向架作用下有砟轨道结构固有模态特征 |
5.2.1 轮轨耦合垂向振动特性 |
5.2.2 轮轨耦合横向振动特性 |
5.3 整列车作用下有砟轨道结构固有模态特征 |
5.3.1 轮轨耦合垂向振动特性 |
5.3.2 轮轨耦合横向振动特性 |
5.4 道床刚度对轮轨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 |
5.4.1 道床垂向支承刚度对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
5.4.2 道床横向阻力对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有砟轨道及无砟轨道模态特征对比 |
6.1 轨道结构模态特征对比 |
6.1.1 轨道结构垂向模态特征对比 |
6.1.2 轨道结构横向模态特征对比 |
6.1.3 扣件参数对模态特征的影响 |
6.2 轮轨耦合模态特征对比 |
6.2.1 轮轨耦合垂向模态对比 |
6.2.2 轮轨耦合横向模态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齿轮耦合对弯扭振动的影响 |
1.2.2 转子-轮盘-齿轮-轴承-箱体混合建模 |
1.2.3 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对齿轮轴系的影响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齿轮啮合轴系理论研究 |
2.1 转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2.1.1 进动方程 |
2.1.2 状态空间法 |
2.1.3 特征分析 |
2.1.4 不平衡响应分析 |
2.1.5 瞬态求解 |
2.2 齿轮啮合建模方法 |
2.2.1 简化模型 |
2.2.2 啮合坐标系变换 |
2.2.3 啮合节点受力分析 |
2.2.4 齿轮啮合刚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齿轮箱多平行轴系-轴承-箱体混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
3.1 轴-轮盘-齿轮耦合动力学模型 |
3.2 轴-轮盘-齿轮-轴承耦合动力学模型 |
3.2.1 静载计算 |
3.2.2 齿轮-轴承支反力 |
3.2.3 轴承静动特性参数分析 |
3.3 轴-轮盘-齿轮-轴承-箱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
3.4 齿轮耦合轴系多模态特征研究 |
3.5 弯曲不平衡响应分析 |
3.5.1 单轴弯曲不平衡响应分析 |
3.5.2 啮合轴系不平衡响应分析 |
3.5.3 带柔性支撑轴系不平衡响应分析 |
3.5.4 无试重动平衡 |
3.6 扭转振动响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齿轮箱可倾瓦轴承多参数研究 |
4.1 多平行轴系模型 |
4.1.1 转速对模型的影响 |
4.1.2 高速齿轮轴系有限元模型 |
4.2 轴承的选择 |
4.3 可倾瓦轴承数值计算算法 |
4.4 结构参数对轴承特性的影响 |
4.4.1 转子负荷 |
4.4.2 宽径比 |
4.4.3 预负荷 |
4.4.4 半径间隙 |
4.5 不平衡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齿轮轴系扭转瞬态分析 |
5.1 概述 |
5.2 启车分析 |
5.3 短路分析 |
5.4 寿命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碰摩约束下柔性转子模态特性及其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考虑碰摩约束的柔性转子动力学模型 |
1.1 柔性转子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
1.2 转静件碰摩约束模型 |
1.3 考虑碰摩约束的转子动力学方程 |
2 基于谐波平衡的非线性模态求解方法 |
2.1 谐波平衡法原理 |
2.2 自由度缩减方法 |
2.3 数值求解方法 |
2.4 计算流程 |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1 无碰摩时转子的模态特性 |
3.2 碰摩影响下转子模态特性 |
3.3 碰摩参数的影响规律 |
3.3.1 机匣刚度 |
3.3.2 摩擦系数 |
4 结论 |
(8)汽轮机高位布置对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转子系统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法转子系统力学模型 |
2.2.1 转子质量离散模型 |
2.2.2 支承简化模型 |
2.2.3 转子-轴承-基础系统力学模型 |
2.3 转子-轴承-基础系统分析方法 |
2.3.1 模态综合法分析方法 |
2.3.2 考虑阻尼和陀螺效应的结构动力学理论 |
2.4 模态综合法在ANSYS的应用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汽轮机转子-支撑系统模型简化及模态分析 |
3.1 引言 |
3.2 汽机转子-支撑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汽轮机组转子-轴承系统实体建模及简化 |
3.2.2 转子有限元模型简化 |
3.2.3 转子有限元单元选取及验证 |
3.2.4 转子-轴承模型的建立 |
3.2.5 转子-轴承模型准确性验证 |
3.2.6 汽机框架基础建模 |
3.2.7 汽机转子与框架的连接 |
3.3 汽机转子-支撑系统子结构模态分析 |
3.3.1 超单元选取 |
3.3.2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机转子-支撑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汽轮机布置高度对的转子不平衡响应的影响 |
4.2.1 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的实现 |
4.2.2 汽机布置高度对转子系统不平衡质量响应的影响 |
4.3 汽轮机布置高度对转子轴承反力的影响 |
4.3.1 油膜力学模型 |
4.3.2 汽轮机布置高度对的支持轴承反力的影响 |
4.4 汽轮机布置高度对汽轮机启机过程的影响 |
4.4.1 相同转速下汽机布置高度对转子的启机过程影响 |
4.4.2 不同转速下汽机布置高度对转子的启机过程影响 |
4.5 高位布置下汽轮机转子偏心距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 |
4.6 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
4.6.1 汽轮机机组误差分析 |
4.6.2 框架机组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非惯性系下直升机主减速器高精度动力学建模及动态行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匣(箱体)动力学建模研究 |
1.2.2 齿轮-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
1.2.3 齿轮箱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
1.2.4 非惯性系下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小结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复杂异型构件缩聚建模方法及精度评价 |
2.1 引言 |
2.2 机匣缩聚建模方法 |
2.2.1 缩聚理论概述 |
2.2.2 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
2.3 机匣子结构缩聚 |
2.3.1 有限元模型模态试验验证 |
2.3.2 有限元模型缩聚 |
2.3.3 缩聚结果小结 |
2.4 轴系建模梁单元法与缩聚法对比 |
2.4.1 梁单元精度评价 |
2.4.2 不规则轴系子结构建模 |
2.4.3 对比结果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试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子结构耦合关系 |
3.2.1 机匣连接子结构 |
3.2.2 轴系耦合关系 |
3.3 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 |
3.3.1 广义坐标系下轴承单元 |
3.3.2 系统总体耦合模型 |
3.4 内激励数学表征 |
3.4.1 计及啮合相位的时变啮合刚度 |
3.4.2 误差激励与动态几何关系 |
3.4.3 齿侧间隙 |
3.5 某型直升机主减振动特性试验 |
3.5.1 试验平台构建 |
3.5.2 测点布置及工况设置 |
3.6 振动响应分析及模型验证 |
3.6.1 不同工况下振动响应对比 |
3.6.2 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分析 |
3.6.3 机匣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非惯性系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 |
4.1 引言 |
4.2 基础空间运动附加效应 |
4.2.1 基础空间运动位姿描述 |
4.2.2 附加惯性力(矩) |
4.3 非惯性系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4.3.1 有无基础运动时数学方程对比 |
4.3.2 基础特定运动下广义力激励推导 |
4.4 基础空间平动时定轴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 |
4.4.1 算例模型说明 |
4.4.2 轴系动态偏移与受力特性 |
4.4.3 内外作用下系统振动响应 |
4.4.4 基础平动对系统非线性响应影响 |
4.5 基础空间转动时定轴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 |
4.5.1 轴系动态偏移与受力特性 |
4.5.2 不同附加效应贡献率分析 |
4.5.3 内外作用下系统振动响应 |
4.5.4 基础转动对系统非线性响应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非惯性系下直升机主减行星轮系动态特性 |
5.1 引言 |
5.2 非惯性系下不同构件运动学分析 |
5.2.1 内部非惯性系 |
5.2.2 外部非惯性系 |
5.3 非惯性系下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 |
5.3.1 有无基础运动时数学方程对比 |
5.3.2 算例模型说明 |
5.4 基础空间平动时行星轮系动力学特性 |
5.4.1 附加广义力矢激励推导 |
5.4.2 内部非惯性系影响 |
5.4.3 基础平动对轴心轨迹及振动影响 |
5.4.4 基础平动对支承力及啮合力影响 |
5.5 模拟盘旋运动下行星轮系动力学特性 |
5.5.1 附加广义力矢激励推导 |
5.5.2 机体盘旋运动时轴心轨迹与振动响应 |
5.5.3 机体盘旋运动对支承力及啮合力影响 |
5.5.4 不同附加项贡献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周期性铁路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周期性轨道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周期结构与声子晶体 |
1.2.3 周期结构弹性波调控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特性 |
2.1 单层弹性点支承轨道结构 |
2.1.1 频散特性 |
2.1.2 带隙规律 |
2.2 双层弹性点支承轨道周期结构 |
2.2.1 频散特性 |
2.2.2 带隙规律 |
2.3 周期性轨道结构带隙形成机理 |
2.4 周期性轨道结构振动传递及功率流 |
2.4.1 振动传递规律 |
2.4.2 功率流分析 |
2.5 基于波模态的钢轨温度力检测 |
2.5.1 敏感波模态选择 |
2.5.2 现场试验 |
2.5.3 关键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 |
3.1 波有限元方法 |
3.2 三维有砟轨道结构 |
3.2.1 轨道结构垂向弯曲波传播特性 |
3.2.2 振动响应及传递规律 |
3.3 有限元模型 |
3.3.1 轨枕局域共振模态 |
3.3.2 弹性波耦合与转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失谐/缺陷型周期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 |
4.1 失谐型周期性轨道结构 |
4.2 现场试验研究 |
4.2.1 垂向弹性波传播特性 |
4.2.2 横向弯曲波与扭转波传播特性 |
4.3 缺陷型周期轨道结构 |
4.3.1 Floquet变换方法 |
4.3.2 轨道结构缺陷态特征 |
4.3.3 带缺陷轨道结构振动传递规律 |
4.4 单元板式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及其缺陷态 |
4.4.1 无缺陷板式轨道结构 |
4.4.2 缺陷型板式轨道结构 |
4.4.3 周期性浮置板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 |
4.4.4 缺陷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波动行为 |
5.1 移动荷载作用下周期性轨道结构响应计算方法 |
5.2 移动荷载作用下波传播特性 |
5.3 车辆-周期性轨道结构耦合模型 |
5.3.1 轨道结构传递函数 |
5.3.2 耦合迭代算法 |
5.3.3 移动轮对下系统响应 |
5.3.4 车辆-轨道系统动态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周期性轨道结构弹性波调控方法 |
6.1 基于局域共振机理的轨道结构弹性波调控 |
6.1.1 局域共振型轨道结构 |
6.1.2 弯曲波传播特性分析 |
6.1.3 弯曲波带隙的调控 |
6.1.4 局域共振型轨道结构带隙产生机理 |
6.2 基于失谐的局域共振带隙拓宽 |
6.3 多局域振子宽频带隙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四、梁的支承刚度对模态频率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弹性支承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频率特性研究[J]. 钮耀斌,王中伟. 战术导弹技术, 2021(04)
- [2]CRTSII型轨道板脱空及裂缝对轨道系统模态参数影响研究[D]. 向国荣.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碟式分离机支撑条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J]. 韩洁婷,缪宏江,吕伟领,杨帅,张凯,单岩,吴大转. 轻工机械, 2020(04)
- [4]桨-轴-船艉耦合系统振动控制方法研究[D]. 蒋圣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及轮轨耦合振动特性研究[D]. 刘晓丹.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高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分析[D]. 赵芳慧.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7]碰摩约束下柔性转子模态特性及其计算方法[J]. 于平超,陈果,王存,杨默晗. 航空学报, 2020(12)
- [8]汽轮机高位布置对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D]. 程亮元.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2)
- [9]非惯性系下直升机主减速器高精度动力学建模及动态行为机理研究[D]. 张爱强. 重庆大学, 2020
- [10]周期性铁路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D]. 易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