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一、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思,虞海萍,贾碎林,陈策[1](2022)在《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信效度研究及其用于指导护理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的信效度及其用于指导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6月收治的酒精戒断症状患者150例, 接受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调查, 确定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护理人员根据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并采用《精神科护理质量标准》, 对比实施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未实施干预护理前与实施干预护理后为同一组护理人员, 共计58名。结果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调查结果Cronbach’’s Alpha为0.942, > 0.7, 因此, 认定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可靠性较高;在建立信度的基础上, 继续对9个条目的效度进行检验, 采用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KMO的样体测度为86.4%, Sig显着性为0.000(< 0.01), 因此, 该量表的效度较高。未采用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评分实施护理干预前, 护理质量评分为(75.34±2.42)分, 显着低于实施后护理干预的(98.93±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5, P < 0.05)。结论改良后的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信度与效度较高, 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王建鑫[2](2022)在《颅脑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酒精中毒所致精神病的疾病特点,评价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总计50例,安排患者进行颅脑CT进行检查。参与者均知情同意,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解颅脑CT检查效果,包括颅脑CT异常表现以及脑萎缩具体情况。结果 5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经过颅脑CT检查后,发现有47例患者均存在颅脑CT异常表现,占同期的94.00%。而从患者脑萎缩情况来看,多数患者处于轻度及中度脑萎缩状况。结论颅脑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脑萎缩具体情况,进而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在提高检查准确性的基础上,为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与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王宁[3](2021)在《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饮酒行为更是被社会普遍接受。但由酒精滥用所导致的危害,往往被掩盖和忽视。近年来,酒精成瘾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社会负担日益加重,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本研究从疾病社会史的研究视阈出发,尝试从历史、现代社会和成瘾患者三个方面明确酒精成瘾发生、发展的原因,厘清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寻求防治酒精成瘾疾病的有效社会干预措施,为构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通过梳理史料,总结了历代饮酒情况,明确了酒在中国社会的功能,阐述了古代酒政对酒品生产和消费的干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过度饮酒所引起的个人健康、社会治安及国家稳定等问题。酒作为一种凭借物,常能在乱世抚慰人心,让世人排遣烦闷情绪,但因过度饮酒带来的身体损害,常常被世人所忽视。本研究以古代文人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再现古代嗜酒、酗酒者的生存境况、社会文化背景,重新解释饮酒行为带来的身体危害,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嗜酒行为产生的影响。把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与当代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现代社会人群对酒文化及酒精性疾病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国民对酒文化、酒桌文化及饮酒健康问题的认知情况,探究当前社会对过度饮酒和酒精性疾病的态度和观念。结果表明,饮酒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总体来看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饮酒情况受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情况、收入水平及职业被动性的影响,个体或者无固定职业的人相对嗜酒成瘾危险更高。白酒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酒类,多与其较少量即可达到兴奋作用,饮用成本低有关。此外,敬酒、劝酒行为衍生的当代酒桌文化与饮酒风气,受到大部分调查者的反感,存在抵触情绪。劝酒行为背后隐藏的信任与秩序观念影响着当代酒桌应酬,对人们的饮酒、嗜酒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大多数民众能够意识到酒精成瘾造成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过度饮酒的借口。由于错误的饮酒观念及饮酒模式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因此科学传播饮酒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改善民众对酒精成瘾的态度和观念成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必然选择。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酒精依赖科、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田野调查,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成瘾故事、疾病体验及治疗经历,观察并记录医生、护士、护工、患者家属及科室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等。共招募患者32名,均为男性。当前中国社会情境下酒精成瘾患者的成瘾原因主要包括家庭聚集、工作应酬、情感障碍、风俗习惯、改善睡眠等方面,酒精成瘾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工作方面。生活忙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重负以及丧亲的痛苦,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患者的心境,不断将患者推向借酒发泄的危险境地,疾病进一步加剧了患者内心的苦痛,成瘾给患者一种耻辱感、羞愧感,代表他们社会能力的丧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患者常感到压抑或者自卑。从“标签论”的角度分析,当人们提及某人酗酒或者酒精成瘾者进入精神病院进行戒酒时,就有可能被当作一桩丑事,并危及患者的自尊、生活及工作。人们会联想他们醉酒的状态以及饮酒表现出来的恶劣行径,表现出厌恶情绪,甚至疏远他们。因此重视饮酒成瘾背后的故事,理解患者的生存境况,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开展医学人文关怀实践对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实现戒酒目的,具有重要意义。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干预措施应该贯穿其预防、治疗、预后的全过程,依赖国家、社会、医院、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本研究基于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基础,从国家层面的引导、社会层面的支持、医院层面的照护及学校层面的教育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干预措施对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建立全面系统的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孙荣廷[4](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提出《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金世云[5](2021)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酒精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流行时间最久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认识到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调查显示,在慢性疼痛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一的人通过饮酒来缓解日常疼痛症状。然而,酒精与疼痛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减轻疼痛的过程中又可促进机体对酒精的主动摄入。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不仅会造成机体依赖与成瘾的风险增加,同时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痛觉过敏的发生,而当酒精戒断时又可加重原有的疼痛症状。至今为止,酒精介导镇痛效应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探究酒精与疼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及临床意义。机体中酒精的代谢受多种遗传因素调控,其代谢产物可能比酒精本身更具有活性。乙醛脱氢酶2型(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是调控机体酒精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分布于肝脏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东亚人群中存在ALDH2基因缺陷,ALDH2缺陷不仅会引起乙醛的升高,也会导致乙酸的生成障碍。体内升高的乙醛是导致外周神经性炎症和痛觉敏化的重要因素,然而乙酸盐是否在疼痛调节中发挥作用尚不明确。有大量证据表明乙酸盐不仅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具有乙醇诱导的多种中枢效应如镇静、运动及协调功能障碍等。长期以来,饮酒后中枢乙酸盐的升高被认为源自于肝脏中的酒精代谢产物。与肝脏相比,酒精代谢酶(包括ALDH2)水平在中枢含量非常低,同时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工具,目前仍难以确定中枢ALDH2的特异性组织及细胞类型分布,也难以评估中枢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产物及其介导行为学效应中的确切机制。与阿片类和大麻类药物不同,乙醇在中枢没有特异性的作用靶点。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是酒精在中枢的主要靶点之一,酒精可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功能介导机体多种行为学的变化,对GABA受体的调控也可用于治疗酒精成瘾和依赖。虽然有报道ALDH1a1和ALDH2可通过腐胺降解和利用途径促进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GABA的合成,但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是否与GABA合成存在关系及其具体合成途径目前仍有争议。脊髓是传递与处理外周伤害性信号的初级中枢,其组织细胞中含有丰富的GABA及GABA受体是脊髓参与调控动物和人类疼痛信号传递的主要机制之一。近来研究发现脊髓中ALDH2在脊髓损伤后恢复及神经细胞保护中也发挥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特异性方法评估外周肝脏及中枢中ALDH2的作用,脊髓ALDH2在酒精代谢和酒精介导的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RNA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脊髓中ALDH2含量及细胞类型定位,使用Cre-loxP技术构建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小鼠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是否参与调节酒精代谢及其介导的镇痛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GABA及其GABA受体在脊髓调控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1.Aldh2 flox小鼠脊髓AAV5病毒注射取6-8周Aldh2 flox雄性小鼠,经麻醉、固定及暴露脊髓组织后,于脊髓中线两侧250μm,深度300μm处(L3-4脊髓背角)分别注射入预先稀释好的500 nl AAV5-GFAPCre或AAV5-GFP病毒。饲养4周后鉴定病毒表达及ALDH2含量,并观察1.2或2 g/kg乙醇对两组病毒注射小鼠甩尾反射潜伏期、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2.ALDH2蛋白、mRNA及酶活性检测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RNA原位杂交(ISH)、qRT-PCR和ALDH2酶活性试剂盒检测ALDH2蛋白、mRNA、酶活性及在脊髓中的分布。3.鞘内注射取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利用微量玻璃注射器经L5-6椎间隙进入脊髓腔隙内,注入200 ng/10μl 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GABAB受体拮抗剂CGP55845或生理盐水。待鞘内注射30 min后,确认小鼠无明显运动损伤后,观察腹腔注射乙醇,乙酸盐及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小鼠甩尾反射及Rotarod的影响。4.CFA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将C57BL/6J、病毒注射后小鼠或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及其同窝小鼠,利用微量玻璃注射器于小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2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待CFA诱导的炎性疼痛达到稳定水平后,行机械性触痛和热痛刺激测试。5.行为学测试C57BL/6J、脊髓AAV5病毒注射小鼠,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及其同窝野生型小鼠用于行为学测试。通过甩尾反射测试、电子冯·弗雷及足底温度刺激测试仪等测试乙醇及乙酸盐的镇痛效应,并观察腹腔注射乙醇及乙酸盐对运动、平衡功能的影响。6.GC-MS测定脊髓组织和血清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将成年雄性AldhGfap+/+和Aldh2Gfap-/-两组小鼠给予2 g/kg EtOH后,分别收集基线、10、30、60 min四个时点的腰椎脊髓组织和血液。脊髓组织和血清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样品分析结束后,通过比较气相色谱图上乙醇和乙醛峰的积分面积与每个样品中添加的内标物的积分面积来计算血浆和组织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7.LC-MS/MS测定脊髓组织中GABA含量将成年雄性AldhGfap+/+和Aldh2Gfap-/-两组小鼠给予乙醇及乙酸盐后,分别收集基线、30、60 min三个时点的腰段脊髓组织。脊髓中GABA含量的LC-MS/MS分析是在Agilent 1260 LC Agilent 647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联合Agilent 1260 LC系统上进行的。GABA水平根据GABA标准曲线确定,含量以nmol/mg表示。8.比色法测定脊髓及血液中乙酸盐的含量脊髓及血液中的乙酸盐通过商业化的试剂盒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及血清样本收集同GC-MS测定乙醛含量的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于96孔板中加入样本、标准品及50μl反应混合液,室温下避光孵育40 min,然后放于酶标仪中450 nm波长测定OD值,按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乙酸盐的含量。结果:1.ALDH2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脊髓RNAScope染色显示,在脊髓白质和灰质中均能检测到ALDH2的mRNA信号。在脊髓灰质中约36.38%的灰质细胞中表达有ALDH2信号,27.12%的细胞表达有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ALDH1L1信号,以脊髓背角最为丰富,而神经元亚群MAP2的mRNA主要表达于脊髓灰前角大细胞,约占6.55%。在ALDH1L1阳性细胞中有76.5%检测到ALDH2 mRNA,而MAP2阳性细胞中有82.6%检测到ALDH2 mRNA。在星形胶质细胞ALDH2敲除小鼠(Aldh2Gfap-/-)中,脊髓中ALDH2的m RNA信号明显减弱,灰质中ALDH2与ALDH1L1共定位细胞比例从76.5%降低至15.9%,而ALDH2和MAP2阳性细胞的共定位比例无显着变化。ALDH2蛋白含量、mRNA、酶活性及免疫荧光等检测显示,Aldh2Gfap-/-小鼠中ALDH2的蛋白含量,水平及酶活性均显着降低,脊髓背角中GFAP与ALDH2共定位数量也显着减少。2.星形胶质细胞ALDH2调控乙醇的镇痛效应在野生型(Aldh2Gfap+/+)小鼠中,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0.5-3g/kg,i.p.),其效应在给药后15-30 min后达到最大镇痛效应。胶质细胞ALDH2敲除可显着将乙醇(2 g/kg,i.p.)介导的最大镇痛效应从47.85%降低至27.60%。然而,肝细胞ALDH2敲除对乙醇的镇痛效应没有显着影响。在CFA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中,乙醇(1.2 g/kg)可以显着将小鼠机械触痛的缩爪潜伏期从0.6675(0.049)g提高到效应峰值的5.083(0.224)g,胶质细胞ALDH2敲除则显着降低乙醇提高缩爪潜伏期的效应峰值接近42%。同样,肝细胞ALDH2敲除对乙醇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效应也无显着改变。此外,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影响乙醇注射后诱导的小鼠自由运动总距离的改变,与同窝野生型小鼠之间无显着差异。3.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调控酒精的镇痛效应与乙酸盐及GABA生成有关当腹腔注射乙醇(2 g/kg,i.p.)后,小鼠血清及脊髓组织中乙醇及乙醛的浓度迅速上升,在10 min即达平台,在60 min内基本保持稳定。但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改变血浆及脊髓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在化学比色法检测乙醇给予后小鼠中乙酸盐含量的研究中,血及脊髓中乙酸盐浓度在10-30 min迅速升高,胶质细胞ALDH2敲除对血中乙酸盐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显着降低脊髓组织乙酸盐的浓度。类似的是,乙醇给予30 min后可显着增加了脊髓组织中GABA含量至基础水平的121%,而胶质细胞ALDH2敲除小鼠中则可完全逆转乙醇增加GABA含量的作用。对脊髓背角GABA荧光染色的结果也提示胶质细胞ALDH2敲除可显着降低乙醇增加GABA信号的作用。4.乙酸盐促进脊髓中GABA含量的增加并介导与乙醇类似的镇痛效应在野生型小鼠中,乙酸盐介导的镇痛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0.5-2.0 g/kg),可显着可延长小鼠的甩尾反射潜伏期,其效应在注射后15-30 min达到最大。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乙酸盐在各时点能显着增加对机械性痛触痛的耐受性,延长缩爪反应潜伏期。LC-MS/MS及荧光染色检测乙酸盐给予后脊髓中GABA含量的结果显示,乙酸盐表现出与乙醇相似的作用,可以显着将脊髓中GABA含量从基础7.21(0.32)nmol/mg水平提升至8.69(0.39)nmol/mg(P=0.0237),小鼠脊髓切片背角区GABA免疫活性信号增强。5.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介导乙醇的镇痛效应在脊髓背角病毒注射4周后,注射AAV5-GFAPCre病毒的脊髓ALDH2蛋白含量较AAV5-GFP下降了约61.9%(P=0.0005)。TFR研究结果显示,乙醇可以将AAV-GFP组小鼠甩尾潜伏期从基础值3.53(0.62)s提高到5.54(0.30)s,而在AAV-GFAPCre注射小鼠中,乙醇的镇痛效应降低约22%(P=0.0259)。相似的是,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ALDH2局限性敲除也可显着降低乙醇注射120 min内各时点延长热或机械刺激后的缩爪反射。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影响乙醇诱导的运动、平衡功能及温度降低效应。6.乙醇和乙酸盐通过脊髓中GABA受体介导镇痛效应在C57BL/6J的成年雄性小鼠中,鞘内给予GABAB受体拮抗剂CGP55845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以完全逆转乙醇或乙酸盐诱导的甩尾潜伏期延长,但二者对乙醇或乙酸盐引起的运动功能损伤均无明显作用。结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ALDH2在调控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调控乙醇下游代谢产物乙酸盐生成,并促进脊髓中GABA含量增加有关,提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是酒精镇痛效应及调控病理生理性疼痛的重要作用靶点。

韩笑[6](2020)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依赖综合征是指长期酗酒,饮酒没有节制,对酒有强烈渴求,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性行为,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酒精依赖患者经常与其它精神疾病共病,尤其与抑郁、焦虑共病多见。酒精依赖与抑郁焦虑共病常常增加了其复饮的风险。托吡酯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自上市后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抗癫痫作用外,在临床中还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其中能够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渴求,但对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疗效欠佳,而这些负面情绪是导致复饮的主要因素。艾司西酞普兰属于SSRIs类抗抑郁药,对酒精依赖患者停饮后出现的焦虑、烦躁、郁闷等情绪有良好的改善,且能缓解托吡酯副作用中的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但两者联合用药的研究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托吡酯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从安全性、认知功能及复饮率等方面来观察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来进一步寻找减少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心理依赖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降低复饮提供依据和支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均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入组12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和单用托吡酯治疗组(单一用药组)。11例患者中途退出治疗,最终完成试验的共117人。其中单一用药组55例,联合用药组62例。治疗8周,随访至6个月。于治疗前对患者评定酒精依赖戒断评估量表(CIWA-Ar),待分数<7分后开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量表(TESS)、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可视渴求量表(VAS)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联合用药组在治疗后第4、8周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着低于基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在治疗后第4、8周末HAMA、HAMD评分较基线下降不明显。联合用药组HAMA及HAMD的减分率大于50%,单一用药组HAMA及HAMD减分率小于50%。2.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下降,联合用药组渴求程度下降更为明显。联合用药组在随访6个月时复饮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8,p=0.000<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1.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托吡酯;2.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可减少患者对酒精的渴求度、降低复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韩守雷[7](2020)在《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疗效的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酒依赖已成为现在社会中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对酒依赖的治疗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家庭、社会干预相结合也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通过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对其酒渴求和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并随访患者出院半年后的复饮率,试图在临床治疗中探索出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对于酒精的渴求,预防复饮。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依据纳入标准,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干预程序:(1)向两组人员详细告知此次研究的内容、目的及过程,两组人员均表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两组被试均给予酒精替代药物地西泮片进行治疗,15mg/次,每天3次,每7d作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对药物剂量降低,直到停止药物。同时,给予患者复合维生素B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3)两组在入组前分别给与宾夕法尼亚酒渴求表(PA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4)在住院治疗2周后,研究组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增强患者戒酒的意识,成功激发患者戒除酒依赖的斗志;纠正患者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康复工作;定期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取得的效果与家属通报,获取家属的支持,鼓励患者树立戒酒的信心,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5)在住院治疗2周后,对照组给予集体健康教育,详细讲解饮酒的危害、酒精依赖的病因、发病机制、酒精戒断的主要症状表现、戒酒的主要步骤、影响戒酒的主要因素等,鼓励患者树立戒酒的自信心。(6)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4周后,分别施测宾夕法尼亚酒渴求表(PA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7)通过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出院半年后复饮率。结果:1.研究共纳入80例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饮酒时间、文化程度、日饮酒量上无明显差异。2.PACS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都进行了PACS评分,记录评分结果。从治疗前PACS评分情况来看,两组所获得的结果相当,并无明显差异(P>0.05)。将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评分相比,两组治疗后都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着(P<0.05)。再将两组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研究组的评分下降最为明显,相对于另外一组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3.HAM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进行了HAMA评分,记录评分结果。从治疗前HAMA评分情况来看,两组所获得的结果相当,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评分相比,两组治疗后都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着(P<0.05)。再将两组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研究组的评分下降最为明显,相对于另外一组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4.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进行了HAMD评分,记录评分结果。从治疗前评分情况来看,两组所获得的结果相当,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评分相比,两组治疗后都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着(P<0.05)。再将两组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研究组的评分下降最为明显,相对于另外一组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5.比较半年后复饮率。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记录复饮情况,并且计算各组的复饮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例和2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5.0%和72.5%。从所获得的结果来看研究组复饮情况相对较好,复饮率明显较低,效果更优(P<0.05)。结论:1.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使酒精依赖患者能够更积极的进行戒酒,降低了他们的渴求度。2.针对于酒精依赖患者,通过团体心理治疗可以减轻其负面情绪。3.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酒依赖患者戒酒成功率,有效预防患者复饮。

魏丹丹[8](2020)在《HF-rTMS对酒依赖患者渴求、认知损害及稽延期情绪障碍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目前酒依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少,复饮率高,并发症多,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物理治疗尤其是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igh frequency-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HFr TMS)对成瘾行为有一定影响,目前对于成瘾患者的治疗研究多集中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国内外关于r TMS的治疗研究较多,但对于酒依赖的治疗研究结果不一。目的1.了解饮酒情况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2.探索HF-r TMS治疗对酒依赖渴求、认知损害及稽延期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7月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的64名男性酒依赖患者,要求至少停酒两周。本试验采取随机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急性戒断期后服用舍曲林50mg/日改善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情况及情绪问题,同时给予其他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另加用HF-r TMS治疗。分别在给予舍曲林治疗前及治疗21天后评估视觉模拟渴求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及认知功能,后者包括简易精神状况量表、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性实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饮酒年龄、累计使用时间及每日饮用白酒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觉模拟渴求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渴求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性实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渴求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性实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也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心理测试差值比较:研究组的视觉模拟渴求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词语流畅性实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的差值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心理测试与饮酒特征经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酒依赖患者累计使用时间与霍普金斯词语学习呈负相(r=-0.320,P=0.010),其他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1.两组治疗均能降低酒依赖患者的渴求,改善情绪及认知功能,但加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更显着。2.酒依赖累计饮酒时间与霍普金斯词语学习呈负相关。

王兆民[9](2020)在《“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观察双葛解酒方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非昏迷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救治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门诊60例急性酒精中毒非昏迷期病人,采用SPSS随机数字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命监测情况下治疗,治疗组口服配制的双葛解酒方(开水250ml冲调,温服),对照组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注射液C 10ml+注射用维生素B6 0.2g静脉滴注。分别记录二组患者治疗60min、120min、150min时间点的中医证候评分和呼气酒精浓度,根据评分值及呼气酒精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疗效、时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120m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150m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医时效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在治疗12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50min相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呼气酒精浓度比较:两组在60min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在120min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50min治疗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安全性评价:两组血生化、血糖、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双葛解酒方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皆能取得有效疗效,且双葛解酒方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优于对照组。2.双葛解酒方组在治疗时效和降低呼气酒精浓度上较对照组更为显着。3.经研究后发现,双葛解酒方在临床安全性高,解酒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蒋曦,田福荣,赵应征[10](2016)在《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及戒断过程中抑郁样行为的改变及其共病机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及戒断过程中抑郁样行为的改变,进一步探讨酒精中毒与抑郁症的共病机制。方法:构建新型慢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酒精7 d、14 d、21 d和28 d组。在第6、13、20和27天分别进行酒精偏好度测试,测试后戒断酒精1 d,随后次日进行抑郁行为学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与额叶皮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结果:随着酒精饮酒天数及戒断次数的增加,小鼠表现出明显嗜酒现象,并且在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动时间增加。7 d组小鼠额叶皮层内5-HT水平升高(P<0.05),海马与额叶5-HT水平在21 d与28 d组降低(P<0.01);7 d和14 d组小鼠海马与额叶NE水平无明显变化,21 d和28 d组NE水平降低(P<0.05)。21 d和28 d组小鼠海马与额叶内pCREB/CREB比值及BDN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7 d与14 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酒精中毒、戒断阶段与抑郁的共病机制涉及5-HT。5-HT-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为酒精中毒与抑郁症的共病机制。

二、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颅脑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疾病社会史研究视阈的引入
        (一) 疾病社会史研究概述
        (二) 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尝试
    二、酒精成瘾疾病研究进展
        (一) 中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疾病社会史研究方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田野调查法
        (五) 半结构化访谈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古代饮酒风气与嗜酒危害的历史考察
    一、历代饮酒情况概述
        (一) 夏商周时期
        (二) 秦汉时期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 唐宋时期
        (五) 金元时期
        (六) 明清时期
    二、古代酒的功能
        (一) 宗庙祭祀
        (二) 人际交往
        (三) 情感表达
        (四) 经济效益
        (五) 药用价值
    三、古代酒政
        (一) 禁酒
        (二) 榷酒
        (三) 税酒
    四、文人嗜酒现象及危害的个案分析
        (一) 魏晋风度与刘伶醉酒
        (二) 田园诗人与饮者陶渊明
        (三) 人生得意与酒仙李白
    五、小结
第三部分 酒文化与饮酒健康问题的现代社会认知调查
    一、问卷设计
        (一) 一般情况调查
        (二) 饮酒情况调查
        (三) 酒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四) 饮酒健康问题调查
    二、调查实施
        (一) 问卷预调查
        (二) 问卷发放
        (三) 数据录入
        (四) 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二) 饮酒情况分析
        (三) 饮酒文化及健康问题
    四、小结
第四部分 酒精成瘾疾病田野调查研究
    一、方案设计
        (一) 调查形式
        (二) 受访对象
        (三) 情况说明
    二、基本信息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二) 访谈概况
    三、结果分析
        (一) 成瘾原因的自我分析
        (二) 酒精成瘾的负面影响
        (三) 承认与否认成瘾的矛盾心理
        (四) 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照护
        (五) 病历书写差异对比
        (六) 院外戒酒康复与关怀
    四、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一、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疾病认知
        (一) 嗜酒行为的文化解释
        (二) 酒桌文化与劝酒内涵
        (三) 疾病态度与健康观念
    二、酒精成瘾防治中的社会干预策略
        (一) 国家层面的引导
        (二) 社会层面的支持
        (三) 医院层面的照护
        (四) 学校层面的教育
    三、酒精成瘾疾病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一) 酒精成瘾研究与多学科交叉应用
        (二) 田野调查在酒精成瘾疾病史研究的新实践
        (三) 叙事医学实践对酒精成瘾防治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酒文化及酒病问卷调查表
    附录2: 受访知情同意书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仪器设备与软件
    2.3 实验试剂与耗材
    2.4 实验方法
        2.4.1 脊髓背角或小脑病毒注射
        2.4.2 冰冻切片的制备
        2.4.3 RNA原位杂交(RNAScope)
        2.4.4 免疫荧光
        2.4.5 腰段脊髓GABA免疫染色
        2.4.6 蛋白的提取与定量
        2.4.7 化学发光法分析组织中 ALDH2 的蛋白质含量 (Protein simple)
        2.4.8 Western blot
        2.4.9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2.4.10 小鼠基因型鉴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2.4.11 线粒体中ALDH2 酶活性的检测
        2.4.12 鞘内注射
        2.4.13 CFA诱导慢性炎性疼痛模型
        2.4.14 甩尾反射测试
        2.4.15 热板测试
        2.4.16 电子冯·弗雷测试(Electronic von Frey)
        2.4.17 足底热痛测试(Hargreaves test)
        2.4.18 Rotarod测试
        2.4.19 Locomotor activity
        2.4.20 体温的测定
        2.4.21 翻正反射
        2.4.22 GC-MS 测定脊髓组织和血浆中乙醇和乙醛的含量
        2.4.23 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脊髓组织中乙酸盐含量
        2.4.24 LC-MS/MS法测定腰段脊髓中GABA的含量
        2.4.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脊髓中ALDH2 的分布与表达
    3.2 ALDH2 含量及活性在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小鼠中显着降低
    3.3 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可显着降低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
    3.4 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不影响小鼠脊髓及血浆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含量
    3.5 星形胶质细胞ALDH2 特异性敲除降低小鼠脊髓中乙醇代谢产物乙酸及GABA的含量
    3.6 乙醇代谢产物乙酸盐可诱导与乙醇类似的镇痛效应
    3.7 脊髓背角注射 AAV5-GFAPCre 病毒可特异性降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ALDH2 含量
    3.8 脊髓特异性星形胶质细胞ALDH2 敲除可逆转乙醇诱导的镇痛效应
    3.9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 不改变乙醇诱导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温度降低
    3.10 脊髓中 GABAA 及 GABAB 受体参与乙醇与乙酸盐介导的镇痛效应,但不参与乙醇及乙酸盐介导的运动功能损害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酒精与疼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1 引言
    1.2 研究方法
        1.2.1 入组和排除标准
        1.2.2 分组及治疗方法
        1.2.3 量表评定
        1.2.4 药物治疗方案
        1.2.5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指标
        1.2.6 统计分析
    1.3 研究结果
        1.3.1 治疗前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
        1.3.2 治疗前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
        1.3.3 治疗前后两组间CIWA-Ar比较结果
        1.3.4 治疗前后两组RBANS评分比较
        1.3.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饮酒渴求程度的变化
        1.3.6 不良反应
        1.3.7 两组患者6个月末访视时复饮率的比较
    1.4 讨论
    1.5 结论
    1.6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酒精依赖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1 酒精依赖综合征发病机制
        2.1.1 遗传学研究
        2.1.2 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研究
        2.1.3 神经营养因子方面的研究
        2.1.4 社会因素
        2.1.5 心理因素
    2.2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危害
        2.2.1 饮酒引起的躯体疾病
        2.2.2 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
    2.3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物理治疗
        2.3.3 心理和行为治疗
    2.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两组一般资料
    2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ACS评分比较
    3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4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5 复饮率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辅助检查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8)HF-rTMS对酒依赖患者渴求、认知损害及稽延期情绪障碍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酒精依赖的危害及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例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古代中医文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立项依据
    2.双葛解酒方理法方药分析
    3.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

(10)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及戒断过程中抑郁样行为的改变及其共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动物
    2主要试剂和设备
        2.1试剂
        2.2设备
    3 实验方法
        3.1慢性酒精成瘾小鼠模型的建立
        3.2酒精偏好测试
        3. 3强迫游泳实验测试( forced swim test,FST)
        3.4悬尾实验测试(tail suspension test,TST)
        3.5高效液相色谱法
        3.6蛋白免疫印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慢性酒精成瘾过程中对酒精的依赖程度
    2 慢性酒精成瘾戒断对抑郁样行为学的影响
    3 慢性酒精成瘾戒断对脑内海马和额叶皮层5-HT及NE水平的影响
    4慢性酒精成瘾戒断对脑内海马和额叶皮层p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
讨论

四、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信效度研究及其用于指导护理的效果观察[J]. 高思,虞海萍,贾碎林,陈策. 中国基层医药, 2022(02)
  • [2]颅脑CT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王建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2)
  • [3]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D]. 王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4]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5]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金世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6]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 韩笑. 河北大学, 2020(02)
  • [7]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疗效的观察[D]. 韩守雷. 青岛大学, 2020(01)
  • [8]HF-rTMS对酒依赖患者渴求、认知损害及稽延期情绪障碍疗效的研究[D]. 魏丹丹.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9]“双葛解酒方”治疗非昏迷期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D]. 王兆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小鼠慢性酒精中毒及戒断过程中抑郁样行为的改变及其共病机制[J]. 蒋曦,田福荣,赵应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02)

标签:;  ;  ;  ;  ;  

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