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挡墙结构 缩短工期 节约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符跃忠[1](2021)在《既有海南西环高铁线路增建利国车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铁路作为国家现代化经济的重要引擎,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铁也成为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为解决高铁利用率较低,减轻铁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国铁集团积极推进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等多种运营模式。按照《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海南省推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战略,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快速发展及旅游景区高品质发展,集约使用土地,积极推进市域列车公交化开行,国铁集团公司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批复《利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既有海南西环高铁线路中利用车站3座、改建车站3座、新建车站4座,西环货线中改造车站2座、新建车站2座。本文以利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项目中的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特点、重难点工程、施工主要流程及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面分析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概况。首先对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背景、既有线路概况及设计概况进行介绍;针对利用既有高铁线路这一特点,重点分析营业线增建车站的特点、重难点工程;最后提出各相关专业的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2.总体研究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首先,对增建车站改造工程的编制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安排进行阐述,分析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顺序及关键线路;其次,根据高铁营业线上施工的特点,在运输组织方面进行详细研究,明确施工天窗方案,通过对安全风险、社会影响、经济效益、施工组织等多方面综合比对,确定选用图定施工天窗的方案,按最大能力给点实施,同时为进一步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提出营业线施工组织优化策略,并详细分析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3.分析研究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首先,对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描述;其次,重点研究本项目施工方案,增建车站改造工程主要分为七个阶段进行实施,并对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再次,详细分析、研究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过渡工程及重难点工程,确定相应过渡施工方案;最后,根据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提出安全、质量和进度保证措施。本文基于既有西环高铁线路概况,以及增加利国站改造工程设计及其分析,总体研究了增加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增加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并对在高铁营业线上增建车站的主要施工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研究。随着本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旭[2](2021)在《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全民健身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百姓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兴趣和热情也与日俱增,体育场馆正在成为广大群众健身活动的主要阵地。政府、社会对提高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的需要越来越高,也对施工企业的进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为主要实践案例,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案例数据分析、调查访谈等方法,聚焦传统关键路径法进行进度管理在应对个体行为因素、资源约束因素和安全时间管理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关键链法的进度管理优化方案,优化进度计划、提出进度控制的方法及其保障措施,并综合分析了实施效果,对关键链法在体育场改造工程的应用实践情况进行评价,验证了其有效性。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计划编制中,在利用关键路径法编制初步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冲突和缓冲区设置的优化方案。对项目各工序任务内容和占用的关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关键路径和与其并联同时施工的非关键路径,在资源约束下优化调整工序紧前关系,重新绘制甘特图与时标式双代号网络图,识别初始关键链。通过分析各工序施工技术难度和影响因素多寡,找出不同工序安全时间占比,消除安全时间。利用根方差法计算汇入缓冲区和项目缓冲区大小并选择位置设置,同时设置资源缓冲区进行预警,并针对汇入缓冲区溢出问题进行了重新调度,非关键链工序按照尽量晚开始的原则优化调整。在进度控制过程中,提出了基于三色管理法优化的进度控制方法,通过进度监测对应的预警区域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工期。采取了组织机构保障、管理机制保障、沟通协调保障、技术支持保障等保障措施。综合分析项目实施情况,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管理优化方案取得了预期效果,缩短了工期进度、保障了计划实施,有效解决了项目进度管理的多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验证了基于关键链法进行体育场馆改造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性,丰富了进度管理研究案例,对今后类似的体育场馆改造工程项目提供案例参考价值。
张锁林[3](2021)在《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通俗地表达了道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体现了早期中国老百姓拥护公路建设、期盼早日通车的美好愿望。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建国初期,全国道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而且技术等级十分低下,建国后,国家大兴公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道路里程增长显着,特别是经过“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提出“通乡油路”建设、“建制村公路”建设等规划目标,截止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道路通车里程达到520万公里,路网覆盖率70%以上,以道路为核心的工作逐渐由新建道路转变为道路改扩建、提升改造、日常管理等工作。因此,分析总结近两年道路提升改造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将来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该篇论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过的工作实践为基础,站在政府管理方(甲方)的角度,以叙事研究的质化方法,以昆明市“昆玉高速鸣泉收费站至马金铺段”、“昆明市二环石虎关立交桥至大观河桥段高架桥”、“禄劝至大松树公路(禄劝至半角段)”三个项目作为提升改造和管理的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考证项目建设的背景、运用文献梳理的方式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该篇论文所选案例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完整性陈述,最后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分析研究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优劣,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该篇论文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昆明市三条道路提升改造建设工程从设计、组建、施工和建成通车的全过程,讲述了建设过程中对部分工作的处理细节。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工作方法和成效的分析及建成后的实际效果观察总结,指出昆明市政府在道路提升改造过程中运用政府高位统筹、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且成效显着,是我国政府依托政府体制优势,经过改革和修正执政能力,是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表现,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政府权威在管理建设工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建议,期望赋予昆明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以后工作更现实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昆明市范围内路域整体环境,建设更美春城。
聂子栋[4](2021)在《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系统仿真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在推动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世人公认。然而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受到建筑业技术进步缓慢的困扰,技术创新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症结所在就是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制造业具有显着区别,制造业的生产具有清晰的组织边界,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非常明晰,其技术创新动力主要由技术→企业→市场之间的匹配关系所决定。而建筑业的生产被视为一个流程,由多个企业和组织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围绕特定的任务开展合作,建筑业技术创新以跨行业、跨组织的协同管理为基础,其技术创新动力不仅受技术和市场匹配关系的影响,更取决于各类创新主体间协作关系的建立。多个创新主体目标与行为的不一致导致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进而形成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的关键障碍。基于此,论文从建筑业技术创新多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博弈出发,综合运用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案例研究方法,对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建设工程技术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提供依据。论文的研究表明:在建设工程施工类技术创新活动中,牵涉到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关系,其中业主与承包商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分析施工类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时,重点在于厘清业主与承包商的双边利益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的主导者存在差异,在施工类技术创新活动中,承包商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及受益方,在创新过程中,承包商应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全面分析创新活动给不同主体带来的成本、收益、风险,同时可考虑通过适当地让渡利益推动创新的顺利实施。本论文以具体的工程问题为导向对工程中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类似的工程项目也有很强的实用意义。论文在吸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案例,作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创新的动力机制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开展类似工程建设项目做出探索,并提供一定的技术创新管理的经验和借鉴。
毛慧敏[5](2021)在《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总承包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承发包模式下设计和施工不协调的问题,逐步成为国际工程交易的主导模式。该模式下,承包商介入时间提前,如何招标成为实际操作中业主面临的重要选择。部分业主为了尽快开工采用费率招标的方式,但该方式下工程造价模糊性强,业主无法对造价进行“事前”控制,组价纠纷多,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显着。而模拟工程量清单作为费率招标和工程量清单招标两者之间的一种折中方式,不仅能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而且有效解决了造价模糊性的问题,受到了业主的青睐。但模拟工程量清单始终无法避免“模拟”的特性,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清单缺项漏项、工程量偏差大、承包商不平衡报价等问题导致业主投资失控。实际上模拟工程量清单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多是招标阶段埋下的“恶果”,因此,对于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招标阶段的管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招标阶段的三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本文以提高模拟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为目标研究了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流程,并从中识别出三大操作要点,包括寻找对标项目、清单的调整和审核以及形成标准工程量清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质量。其次是模拟清单招标下总承包合同研究。本文以稳定业主投资为目标研究了合同设置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环境以及国内外合同范本的差异,得出中国推行工程总承包需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即以集成之形,施严管之实,利用合同条款稳定投资。由此提出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下合同管控的三大要点,包括采用有限固定总价合同、按照“一致性原则”调整清单、合理划分双方的风险责任。最后是模拟清单招标下承包商选择研究。本文以遴选到最优的承包商为目标优化了资格预审及评标环节。由于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承包商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主要来源于资格预审及评标环节,因此本文结合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特点对上述两个环节提出了优化建议。综上,本文结合显着性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文献综述法等多种方法,从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总承包合同的设置及承包商选择三方面入手,为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钟增光[6](2020)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综合开发出现多层次立体化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和速度逐渐加快,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工程,而这类基坑通常具有安全风险高、影响范围广、支护成本高等特点。目前针对此类深大基坑,探寻一类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基坑围护型式具有重大研究意义。为此,本文以杭州市望江隧道明挖段项目为工程依托,开展了以下工作;(1)在比较分析适用于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的各种围护和支撑型式的特点及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望江隧道明挖段的地质、水位及周边建筑物、轨道交通、管线等重要保护设施的情况,对望江隧道明挖段的围护方案进行设计,提出采用地下连续墙和TRD工法桩相结合的方案,并基于启明星软件的计算分析,优化设计了地下连续墙和TRD工法桩的各关键参数。(2)在围护方案确定的基础上,针对望江隧道明挖段采用的TRD工法桩及地下连续墙的基坑围护结构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三维施工仿真分析,并与选型过程中的启明星软件二维计算结果对比,综合分析了的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坑外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基坑变形、受力特点,验证了该工程设计选型思路的可行性以及关键参数确定的合理性。(3)通过对望江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地下水位、支撑轴力、周边建筑沉降等参数的监测与分析,验证了设计过程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在监测数据分析过程中揭露了地下连续墙和TRD工法桩的时空效应特点。该项目基坑围护设计的成功经验以及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相似的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提供借鉴。
姜鹏[7](2020)在《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我国已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越来越高,激发了大量的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铁车站、建筑基坑等工程的止水帷幕成为保证工程安全建设的基础,等厚水泥土连续墙(TRD)工法作为一种新型止水帷幕,具有止水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现已在全球大量应用。同时,可通过内插H型钢替代钻孔桩,实现止水和支护的“两墙合一”,形成墙桩一体的新型支护形式,因型钢可回收,不仅节约了工期,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现有TRD工法防渗和支护机理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多以施工经验或借鉴其他工法而来,本研究针对TRD工法防渗和支护机理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模拟试验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以提高TRD工法施工质量、安全和经济性为目标,针对成墙质量影响机制、TRD混合模型试验和抗渗性分析、墙桩一体支护机理进行了研究,最终获得各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形成了 TRD工法墙桩一体的设计依据,并进行工程应用。本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不同配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综合含水率和养护周期对的水泥土强度和抗渗能力影响机制,获得了 TRD工法适合青岛地区的最优水泥掺量为20%;水泥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含水率越低时,作用越明显;水泥土的强度与综合含水率呈现负相关,综合含水率与渗透系数呈现正相关,且随水泥掺量的不断作用越发显着;龄期对水泥土强度和渗透系数-影响较小。(2)TRD混合过程是影响地层和水泥混合均匀的重要过程,研发了TRD模型试验系统,模拟不同混合参数和砂层参数对墙体质量的影响,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验证模型试验装置的正确性,以混合均匀度为监测对象,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不同埋深的砂层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出各参数对成墙质量的影响程度,基于统计学理论定义了混合指数,评价TRD工法的混合均匀程度;利用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描述土体混合不均的差分函数,研究墙体混合均匀性对不同厚度和入土深度墙体的基底涌水量的影响;(3)通过型钢水泥土支护工作机理的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得到了有无冠梁条件下,墙体力矩、转角和水平位移的随深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以协调变形和水泥土抗拉强度为边界条件,研究了水泥土承载力,并开展大型现场试验,验证各公式计算准确性,并以基坑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为条件,获得了型钢插入间距的计算公式。(4)TRD稳定性作为安全施工的基础,通过分析TRD工法槽壁失稳形态,采用极限平衡法,建立TRD槽壁稳定模型,获得了槽壁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分析泥浆屈服强度工作区间和上覆荷载条件,得到了适用于TRD工法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获得了典型分段安全系数曲线图,并分别研究了地下水、泥浆屈服强度、荷载大小与距离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定义了荷载安全距离,为TRD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5)基于研究成果,依托青岛地铁1号线工程实践,对TRD工法设计进行优化,形成保证基坑高效抗渗的TRD设计方法和成墙质量检测方法。
陈圆月[8](2020)在《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央政府大力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一些重庆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房地产红利时代后,迎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降低项目工程变更给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带来的生存风险,本文基于WSR理论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搭建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人理维协同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1506项已发生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模型分析。得到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是:项目赶工、合同内容遗漏、施工方案优化、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业主方管理问题、新增工作内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验收要求、局部功能更改、设计遗漏。根据关键因素关系矩阵计算出了ISM结构模型,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根源性因素是“项目赶工”和“业主方管理问题”,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二层级因素是“合同内容遗漏”、“新增工作内容”以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三层级因素是“施工方案优化”和“验收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四层级因素是“保证人员安全需要”、“局部功能更改”以及“设计遗漏”。(2)通过对工程变更的根源性因素分析,搭建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得到项目的经济(方案预估金额、合同金额变动率、成本容纳风险程度及投资变化率)、工期(工序工期影响、相邻工序影响、总工期影响)、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及人员安全)和风险(索赔风险、技术风险)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业主视角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价值工程评价。从工程变更的初审、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及技术评审、工程变更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总结进行层级权限的分解,完成了业主方工程变更过程审批的有效控制。(3)从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实际管理问题出发,完成了人理维协同管理的研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协同管理分析,打破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分离,整合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业主方内部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优化和设立奖惩机制来实现协调管理。而培养外部良性竞争关系以及增设交流沟通平台有助于外部协同管理。
韩守勇[9](2020)在《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发展,山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其建设地形特点的特殊性,对项目进度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目前现有的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从市政公路建设转变发展而来,在实施工程建设中,因地质条件和高差因素,不可避免的出现进度管理难点。因此,在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提高项目进度管理水平,如期移交项目,创造工程建设的最好收益水平,是目前具有该类项目特点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项目进度管理理论为基础,进度管理控制为中心,以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的工程建设为背景,通过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过程进度计划的控制分析和纠偏以及影响进度问题的解决和措施优化,将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工程进度管理经验,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本文解决了在多隧道山区公路遭遇不良地质和地形变化时,关键工作交叉影响时所采取的相关项目组织措施、技术管理措施以及涉及的资源管理措施、经济管理措施等,并在调整后对项目进行跟踪分析进度偏差,通过工期计算软件动态进行调整,通过各方面保证措施的联动,最终形成完善的进度管理方案。在此方面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够保证按期优质完成项目建设目标,由此可见,在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先进的进度管理方法和高效的应对措施,在今后的工程建设管理中将占据重要位置。
李江[10](2019)在《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戴河首府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及房地产市场扩张等因素,园林绿化行业走向了高速发展道路。但于此同时园林绿化行业的集中度却并不高,该行业依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在此激烈竞争环境下,公司的成本管理便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戴河首府项目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成本材料价格及材料消耗量两方面,对该项目中不同单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研究,从中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并全面系统的对该公司成本管理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本文对成本和项目成本两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阐述了项目成本的特征以及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论述了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及基本思路。其次,介绍了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同时介绍了该公司承担的戴河首府项目工程施工的具体内容,对戴河首府项目(包括绿化工程及景观工程)两部分总的预算进行了阐述,并对两部分工程的总预算中包含的各项分项费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再次,从绝对和相对两方面建立了项目成本指数评价法模型,并应用该评价法对绿化工程中苗木材料费、土方及其他材料费的预期和实际发生数值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同时也对景观工程的16个单项工程各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评价,从中找出影响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该项目成本控制的评价结果,从四个方面,即公司组织形式的科学化、项目工程前的成本管理、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配套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二、优化挡墙结构 缩短工期 节约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挡墙结构 缩短工期 节约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海南西环高铁线路增建利国车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2 既有西环高铁线路概况 |
2.2.1 主要技术标准 |
2.2.2 客流密度 |
2.2.3 运输能力和列车运行速度 |
2.3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设计概况 |
2.3.1 工程概况 |
2.3.2 主要工程量 |
2.4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分析 |
2.4.1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特点 |
2.4.2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重点和难点 |
2.4.3 增建利国车站改造工程专业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3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体研究 |
3.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
3.2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
3.2.1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
3.2.2 总体施工安排 |
3.2.3 施工协调方案 |
3.3 营业线施工分析 |
3.3.1 运输组织 |
3.3.2 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增建利国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
4.1 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
4.2 施工准备工作 |
4.2.1 现场调查 |
4.2.2 施工图核对 |
4.2.3 人员培训 |
4.2.4 方案审查 |
4.2.5 协议签订 |
4.2.6 物资准备 |
4.3 主要施工步骤 |
4.3.1 第一阶段 |
4.3.2 第二阶段 |
4.3.3 第三阶段 |
4.3.4 第四阶段 |
4.3.5 第五阶段 |
4.3.6 第六阶段 |
4.3.7 第七阶段 |
4.4 过渡工程施工方案 |
4.4.1 基本原则 |
4.4.2 电力过渡工程 |
4.4.3 接触网过渡工程 |
4.4.4 信号过渡工程 |
4.5 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
4.5.1 挡土墙施工 |
4.5.2 天桥吊装施工 |
4.5.3 插铺道岔施工 |
4.5.4 信号系统开通 |
4.6 其他措施 |
4.6.1 安全保证措施 |
4.6.2 质量保证措施 |
4.6.3 进度保证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项目进度管理 |
2.1.1 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
2.2 关键链理论 |
2.2.1 约束理论 |
2.2.2 关键链法 |
2.3 4Y管理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管理现状 |
3.1 D公司简介 |
3.1.1 D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工程管理团队 |
3.1.3 工程管理流程 |
3.2 进度管理现状 |
3.2.1 工程概况 |
3.2.2 进度计划编制 |
3.3 存在进度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进度计划优化 |
4.1 进度管理优化的必要性与改进思路 |
4.1.1 引入关键链法优化进度管理的必要性 |
4.1.2 引入关键链法的优化思路 |
4.2 资源冲突优化方案 |
4.3 缓冲区设置优化方案 |
4.3.1 消除安全时间 |
4.3.2 缓冲区设置 |
4.3.3 缓冲区大小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进度计划优化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
5.1 工程进度计划控制方法 |
5.2 工程进度管理保障措施 |
5.2.1 组织机构保障 |
5.2.2 管理机制保障 |
5.2.3 沟通协调保障 |
5.2.4 技术支持保障 |
5.3 工程进度管理优化方案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前言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经过 |
1.1.3 研究成果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1.2.2 道路改造政策支持 |
1.2.3 政府行政管理现状 |
1.2.4 昆明道路建设概况 |
1.3 研究问题 |
1.4 所选案例价值分析 |
1.5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 |
1.6 结构安排与各章内容 |
1.7 核心概念定义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已有研究概述 |
2.1.1 从基础设施运维角度谈道路提升改造 |
2.1.2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政府角色扮演 |
2.1.3 国内行政管理领域政府权威研究概括 |
2.2 对已有研究的点评 |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分析思路与逻辑框架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1 案例分析法 |
3.2.2 文献梳理法 |
3.2.3 归纳推理法 |
第四章 昆明市道路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回顾性描述 |
4.1 “咽喉要道”——南二环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前期 |
4.1.3 施工管理 |
4.1.4 项目完工 |
4.2 不收费的高速——“昆玉高速”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前期 |
4.2.3 施工管理 |
4.2.4 项目完工 |
4.3 “禄劝县的生命线”——禄大公路 |
4.3.1 项目背景 |
4.3.2 项目前期 |
4.3.3 施工管理 |
4.3.4 项目完工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案例项目完工后总结评价 |
5.2 组织权威保障政府工程治理 |
5.2.1 保障政府工程治理制度基础 |
5.2.2 提高复杂项目组织机制效率 |
5.2.3 确保建设领导小组执行有效 |
5.2.4 促进民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
5.2.5 保证政府工程治理方式创新 |
5.2.6 政府权威工程治理意义总述 |
5.3 组织权威影响政府工程治理 |
5.3.1 项目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六章 综合讨论或建议 |
6.1 运用政府权威推动昆明美丽公路建设 |
6.1.1 昆明市建设美丽公路的意义 |
6.1.2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因素分析 |
6.1.3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合理建议 |
6.2 运用政府权威促进工程治理科学化 |
6.2.1 昆玉高速养护管理引入喷灌系统 |
6.2.2 促进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合理化 |
6.2.3 调动民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
7.1.1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积极意义 |
7.1.2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消极影响 |
7.2 贡献与不足 |
7.2.1 贡献 |
7.2.2 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 访谈笔录 |
(4)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系统仿真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建筑技术创新特殊性的研究 |
1.2.2 关于建筑技术创新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的研究 |
1.2.4 关于建筑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
1.2.5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技术创新动力的相关理论 |
2.1.1 技术创新动力的概念 |
2.1.2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特点和机能 |
2.1.3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基本模式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
2.2.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
2.2.3 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原理和模型 |
2.2.4 Vensim软件简介 |
第三章 技术创新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合作的行为演化与系统仿真 |
3.1 演化博弈分析 |
3.1.1 演化博弈基本思想 |
3.1.2 演化博弈基本假设 |
3.1.3 演化博弈分析过程 |
3.2 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3.2.1 系统动力学仿真概述 |
3.2.2 建设项目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设计 |
3.2.3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4 建设工程项目创新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的运行 |
3.2.5 仿真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案例分析 |
4.1 DZYS工程LQ接收井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步距优化案例 |
4.1.1 技术创新背景 |
4.1.2 方案优化的过程 |
4.1.3 施工步距优化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合作行为分析 |
4.1.4 进一步说明 |
4.2 DZYS工程LQ接收井工程结构模板体系优化案例 |
4.2.1 技术创新背景 |
4.2.2 创新优化的过程 |
4.2.3 结构模板体系优化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合作行为分析 |
4.2.4 进一步说明 |
4.3 DZYS工程LQ倒虹吸工程盾构隧洞优化案例 |
4.3.1 技术创新背景 |
4.3.2 方案优化的过程 |
4.3.3 盾构隧洞优化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合作行为分析 |
4.3.4 进一步说明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证书 |
(5)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总承包逐渐成为我国主流建设模式 |
1.1.2 基于工期优势的模拟清单逐步受到认可 |
1.1.3 模拟清单招标阶段埋下项目投资失控隐患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研究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阶段文献研究 |
2.1.1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方式研究 |
2.1.2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管理研究 |
2.2 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文献研究 |
2.2.1 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特点分析 |
2.2.2 模拟工程量清单相关政策分析 |
2.2.3 模拟工程量清单现有文献梳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显着性成本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研究评述及启示 |
2.4.1 模拟清单招标是总承包项目的次优选择 |
2.4.2 模拟清单招标下加强招标管理至关重要 |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
3.1 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
3.2 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流程 |
3.3 操作要点一:寻找对标项目 |
3.3.1 类似工程基础信息收集 |
3.3.2 类似工程重要信息收集 |
3.4 操作要点二:清单调整与审核 |
3.4.1 模拟工程量清单调整 |
3.4.2 模拟工程量清单审核 |
3.5 操作要点三:形成标准工程量清单 |
3.5.1 标杆文件的分部工程分解 |
3.5.2 模拟工程量清单标准化结构 |
3.5.3 模拟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 |
3.5.4 模拟工程量清单指标库构建 |
第四章 模拟清单招标下总承包合同研究 |
4.1 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4.2 国内外总承包合同文本对比分析 |
4.3 中国工程总承包合同管控关键点 |
4.3.1 采用有限固定总价合同 |
4.3.2 按照“一致性原则”调整清单 |
4.3.3 合理划分双方的风险责任 |
4.4 关键点与新合同示范文本适配性分析 |
4.5 总承包合同中支付与结算问题研究 |
4.5.1 总承包合同中支付问题研究 |
4.5.2 总承包合同中结算问题研究 |
第五章 模拟清单招标下承包商选择研究 |
5.1 工程总承包商选择机制现状 |
5.1.1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 |
5.1.2 业主与承包商的逆向选择问题 |
5.2 承包商逆向选择问题来源分析 |
5.2.1 最初来源—资格预审环节 |
5.2.2 直接来源—评标定标环节 |
5.3 模拟清单招标下的资格预审优化 |
5.3.1 丰富资格预审指标 |
5.3.2 改进资格预审程序 |
5.4 模拟清单招标下的评标环节优化 |
5.4.1 选定综合评估法 |
5.4.2 综合评估法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深大基坑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1 影响范围广 |
1.2.2 安全风险高 |
1.2.3 经济性敏感 |
1.2.4 环境不友好 |
1.3 适用于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围护型式研究现状 |
1.3.1 竖向基坑围护型式 |
1.3.2 支撑型式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望江隧道明挖段基坑围护方案选型研究 |
2.1 工程背景 |
2.1.1 望江隧道工程概况 |
2.1.2 地质状况 |
2.1.3 地下水文状况 |
2.1.4 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筑设施状况 |
2.2 明挖隧道基坑既有围护方案比较 |
2.2.1 竖向围护型式选型比较 |
2.2.2 支撑型式选型比较 |
2.3 望江隧道明挖段基坑围护的设计方案 |
2.3.1 望江隧道明挖段基坑特点 |
2.3.2 基坑围护体系整体方案设计 |
2.3.3 竖向围护设计 |
2.3.4 支撑体系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望江隧道明挖段基坑施工仿真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1.1 模型尺寸 |
3.1.2 边界约束 |
3.1.3 土体参数 |
3.1.4 TRD工法桩抗弯刚度计算 |
3.1.5 模拟步序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3.2.1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
3.2.2 坑外地表沉降 |
3.2.3 支撑轴力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监测研究 |
4.1 监测方案 |
4.1.1 监测内容 |
4.1.2 监测报警值 |
4.2 施工工况说明 |
4.3 监测数据分析 |
4.3.1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4.3.2 地表沉降位移分析 |
4.3.3 地下水位监测分析 |
4.3.4 支撑轴力竖向分布规律分析 |
4.3.5 周边建筑物沉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7)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工法简介 |
1.1.3 研究意义 |
1.2 TRD工法 |
1.2.1 工法原理 |
1.2.2 工法优缺点 |
1.2.3 主要设计参数和标准 |
1.2.4 TRD工法用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TRD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2 TRD抗渗性研究现状 |
1.3.3 TRD支护机理研究 |
1.3.4 TRD成墙稳定性研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影响TRD成墙质量的因素与机制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1.1 试验研究内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块制作与养护 |
2.2 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2.2.1 水泥参量影响结果分析 |
2.2.2 综合含水率影响结果分析 |
2.2.3 龄期影响结果分析 |
2.3 渗透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
2.3.1 水泥参量影响结果分析 |
2.3.2 综合含水率影响结果分析 |
2.3.3 龄期影响结果分析 |
2.4 其他影响因素 |
2.4.1 地下水 |
2.4.2 原位土腐殖质和pH值 |
2.4.3 水泥土养护温度 |
2.5 提高墙体质量方法 |
2.5.1 地质勘探 |
2.5.2 水泥参量 |
2.5.3 不良地质条件 |
2.5.4 技术经验交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RD混合模型试验与抗渗性分析 |
3.1 TRD混合过程分析 |
3.1.1 混合参数 |
3.1.2 砂层参数 |
3.2 模型试验系统 |
3.2.1 模型试验装置 |
3.2.2 相似度计算 |
3.2.3 模型试验材料 |
3.3 现场试验验证 |
3.3.1 现场试验概况 |
3.3.2 试验结果对比 |
3.4 TRD混合模型试验 |
3.4.1 混合参数 |
3.4.2 砂层参数 |
3.4.3 试验结果 |
3.4.4 混合均匀评价 |
3.5 TRD抗渗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3.5.1 差值函数描述混合均匀度 |
3.5.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5.3 落底式TRD |
3.5.4 悬挂式TRD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RD墙桩一体支护机理研究 |
4.1 型钢水泥土受力计算方法 |
4.1.1 数值模拟法 |
4.1.2 实验法 |
4.1.3 能量法 |
4.1.4 MVSS综合刚度法 |
4.2 墙桩一体数学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变形控制标准 |
4.3 关键参数计算 |
4.3.1 无冠梁基坑 |
4.3.2 有冠梁基坑 |
4.3.3 算例 |
4.4 墙桩一体协调变形机制 |
4.4.1 水泥士变形 |
4.4.2 型钢承载力验算 |
4.5 型钢回收 |
4.5.1 H型钢回收机理 |
4.5.2 影响型钢回收因素 |
4.5.3 型钢推出试验 |
4.6 现场试验 |
4.6.1 试验地点概况 |
4.6.2 水文地质 |
4.6.3 试验内容 |
4.6.4 试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RD施工槽壁稳定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施工稳定性 |
5.2.1 TRD槽壁安全系数计算 |
5.2.2 考虑泥浆屈服强度的槽壁安全系数 |
5.2.3 考虑上覆荷载的槽壁安全系数 |
5.2.4 算例 |
5.3 基地稳定性 |
5.3.1 基地隆起 |
5.3.2 基底抗涌砂稳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践应用 |
6.1 依托工程概况 |
6.1.1 车站概况 |
6.1.2 水文地质条件 |
6.1.3 TRD主机 |
6.1.4 工程治理难点 |
6.2 TRD设计 |
6.2.1 切削搅拌参数 |
6.2.2 墙体参数 |
6.2.3 槽壁安全系数计算 |
6.2.4 施工材料 |
6.3 TRD施工 |
6.4 TRD质量检测 |
6.4.1 抗渗性检测 |
6.4.2 芯样强度检测 |
6.4.3 电磁波钻孔雷达检测 |
6.4.4 高清钻孔电视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发表专利 |
参与项目 |
获得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3 国内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4 国内中小型地产公司研究现状 |
1.5 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工程变更概论及WSR方法论 |
3.1 工程变更概述 |
3.2 WSR方法论 |
3.3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 |
3.4 WSR方法论指导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分析 |
4.1 工程变更因素识别 |
4.2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分析 |
4.3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事理维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1 工程变更产生因素识别分析及构建因素信息库 |
5.2 工程变更评价体系 |
5.3 构建业主方为主导的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
5.4 事理维的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人理维协同管理 |
6.1 协同管理介绍 |
6.2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
6.3 基于WSR理论的人理维工程变更协同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数据 |
附录2 ISM结构模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9)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选题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山区公路工程概述及进度管理特点 |
2.1.1 山区公路工程概述 |
2.1.2 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 |
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
2.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
2.2.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发展趋势 |
2.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相关理论 |
2.3.1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
2.3.2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
2.3.3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
2.3.4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具体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情况及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特点分析 |
3.2.1 项目施工内容 |
3.2.2 路线工程地质评价 |
3.2.3 隧洞工程地质评价 |
3.2.4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
3.3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人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2 机械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3 材料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4 方法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5 环境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4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4.1 项目机构设置及职责划分 |
4.1.1 组织机构设置 |
4.1.2 主要职能部门职责 |
4.2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
4.2.1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
4.2.3 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 进度保证措施的策划 |
4.3.1 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
4.3.2 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
4.3.3 施工资源保证措施 |
4.3.4 经济保证措施 |
4.3.5 特殊季节保证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5.1 施工部署 |
5.2 施工工艺 |
5.3 过程进度检查 |
5.4 进度优化措施 |
5.4.1 组织管理方面优化 |
5.4.2 地质因素方案优化 |
5.4.3 技术方面方案优化 |
5.4.4 资源方面方案优化 |
5.5 进度调整实施效果 |
5.5.1 组织机构优化效果 |
5.5.2 建设空间优化效果 |
5.5.3 进度计划优化效果 |
5.5.4 技术方案优化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戴河首府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成本的概念及特性 |
2.1.1 成本及项目成本的概念 |
2.1.2 项目成本的特征 |
2.2 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特点 |
2.2.1 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 |
2.2.2 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
2.3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及思路 |
2.3.1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
2.3.2 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戴河首府项目简介及预算概况 |
3.1 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简介 |
3.2 戴河首府项目简介 |
3.2.1 工程简介 |
3.2.2 工程项目概况 |
3.3 戴河首府项目预算情况 |
3.3.1 戴河首府项目总预算情况 |
3.3.2 绿化工程部分预算情况 |
3.3.3 景观工程部分预算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戴河首府项目成本控制评价 |
4.1 项目成本控制评价方法 |
4.1.1 项目成本控制绝对分析 |
4.1.2 项目成本控制相对分析 |
4.2 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分析及评价 |
4.2.1 乔木材料费控制分析 |
4.2.2 灌木材料费控制分析 |
4.2.3 地被材料费控制分析 |
4.2.4 土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
4.2.5 其他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
4.2.6 绿化工程总体成本控制评价 |
4.3 景观工程成本控制分析评价 |
4.3.1 各单项工程费用控制分析评价 |
4.3.2 各项目费用控制分析评价 |
4.4 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 |
4.4.1 材料费管理问题原因 |
4.4.2 人工费管理问题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低戴河首府项目成本的对策 |
5.1 公司组织形式的科学化 |
5.1.1 扁平的组织体系 |
5.1.2 高效的信息平台 |
5.1.3 专业的成员团队 |
5.2 项目工程前的成本管理 |
5.2.1 预算方面工作 |
5.2.2 安全方面工作 |
5.2.3 组织协调工作 |
5.3 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
5.3.1 施工合同管理 |
5.3.2 施工进度控制 |
5.3.3 施工质量掌控 |
5.4 成本管理配套机制 |
5.4.1 建立核算—分析机制 |
5.4.2 建立考评—奖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优化挡墙结构 缩短工期 节约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海南西环高铁线路增建利国车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D]. 符跃忠.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W市体育场馆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 朱旭. 山东大学, 2021(12)
- [3]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D]. 张锁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系统仿真与案例研究[D]. 聂子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D]. 毛慧敏.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6]城市复杂环境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研究[D]. 钟增光. 浙江大学, 2020(01)
- [7]TRD墙桩一体防渗与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D]. 姜鹏. 山东大学, 2020(08)
-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D]. 陈圆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9]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D]. 韩守勇. 长安大学, 2020(06)
- [10]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戴河首府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李江. 燕山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