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瘫儿髋关节X线像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杜娟[1](2020)在《X线测量对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检测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X线摄片评估脑性瘫痪患儿髋关节发育的敏感指标,寻求适合临床医师应用的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检测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初次就诊于我院的年龄在14岁的脑性瘫痪患儿103例,计206髋,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并以同年龄段正常发育人群儿童46例作为对照,计92髋,所有儿童均接受标准化髋关节X线摄片,并测量X线相关指标,测量指标包括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tion percentage,MP)、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颈干角(neck shaft angle,NSA)以及头干角(head shaft angle,HSA)。以年龄分层,将所有儿童自然分为<2岁、23岁(≥2岁,≤3岁)以及>3岁三组,比较各年龄层内脑瘫患儿组与正常人群组相关测量指标的差异,并进而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以髋关节MP值为因变量,分析年龄、性别、头干角、颈干角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对脑瘫患儿髋关节MP值的影响。结果<2岁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髋关节X线相关指标对比显示,脑瘫组与正常组的骨盆平片测量指标髋臼指数、颈干角、MP、头干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岁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髋关节X线相关指标对比显示,脑瘫组颈干角为144.73±9.46°,而正常组为137.90±2.93°,脑瘫组MP值为19.78±13.70%,正常组为6.53±5.08%,脑瘫组头干角为165.68±7.03°,正常组为160.14±2.50°,颈干角、MP、头干角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髋臼指数无统计学差异。>3岁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髋关节X线相关指标对比显示,脑瘫组颈干角为144.81±9.03°,而正常组为133.50±6.41°,脑瘫组MP值为20.58±10.70%,正常组为10.83±6.40%,脑瘫组头干角为166.34±6.50°,正常组为158.16±4.56°,颈干角、MP、头干角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髋臼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颈干角对脑瘫患儿的MP值没有显着影响,而头干角、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均是MP值的影响因素。结论1.在脑瘫患儿髋关节X线测量指标中,颈干角、MP值、头干角均是反应其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有效指标。2.年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及头干角均是影响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在临床工作中常规监测脑瘫患儿髋关节MP、头干角,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
王加宽,王玉欢,王树,盛春勇,李俊,陈智博,管文燕[2](2019)在《痉挛性脑瘫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预测与早期干预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预测方法及其相关性,评估对高危患儿实施股骨头骨骺生长控制手术的疗效。[方法] 6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在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与雷蒙迁移指数(MP)进行动态评估,分析GMFCS分级与MP的相关性。1年后对MP 2级及3级的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9例(12髋)接受生长控制手术同期行软组织松解,对照组17例(23髋)接受单纯软组织松解。采用MP、头干角(HSA)进行评估髋发育状态。[结果] GMFCS分级越高,MP越大,两者呈显着正相关(P<0.05),康复治疗后髋关节MP比康复治疗前减少,康复治疗后GMFCS分级比康复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的患儿术后再随访至少2年,观察组术后MP与HAS较术前显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前与术后MP和H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FCS分级可以很好地预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针对性康复训练能改善髋臼发育,对MP为2级或3级的髋关节采用股骨头骨骺生长控制术可以明显改善髋臼发育。
黄晶晶,周云,阚秀丽,江炎,沈显山,洪永锋,冯小军,吴建贤[3](2017)在《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4岁痉挛型双瘫儿童32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cale,GMFCS)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我院行常规康复治疗,每年≥6个疗程,每个疗程10—14天,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指导患儿监护人使用矫形器行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包括夜间髋关节外展位睡眠,白天髋关节外展位站立,每日髋外展站立时间≥1h。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8—24个月拍摄骨盆平片,测量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双髋关节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tion percentage,MP)和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结果:治疗前,试验组MP值和A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治疗后,试验组MP值为:20.96±6.35,对照组MP值为:29.78±9.38,试验组AI值为:18.53±2.54,对照组AI值为:21.17±2.7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可有效减轻较小年龄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的进行性移位,有助于患儿髋关节正常发育。
李国杰[4](2017)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远期疗效观察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分析SPR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远期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择1998~2000年期间在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行SPR手术的病人34例作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男28例,女6例,平均年龄8.6岁。(1)瘫痪情况:34例病人均被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双侧瘫24例,四肢瘫8例,单瘫2例。(2)并发症情况:12例有语言障碍,6例智力低下,在其他医院行内收肌切断术2例,合并扭转性肌张力障碍1例。(3)行走功能:术前不能独立行走5例,双手扶持行走14例,能独立行走但步态异常15例。(4)步态情况:不同程度尖足现象27例,交叉腿、剪刀步态26例,膝关节屈曲12例。(5)肌力:术前检查下肢肌力3级者162侧,4级者440侧,5级者78侧。(6)肌张力:Ⅱ级112侧,Ⅲ级352侧,Ⅳ级64侧。(7)查体情况:髌阵挛阳性47侧,踝阵挛阳性53侧,巴彬斯基征阳性63侧。髋关节半脱位1侧。(8)术前常规X线片检查,发现隐性脊柱裂11例。采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进行治疗。经过15年+后(16~18年),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肌力、肌张力及肢体功能和步态的变化,并以此为临床有效和无效的评估标准。结果:34例患者均行SPR手术治疗,并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患肢肌力:32例与术前相当或好于术前,2例较术前差。(2)肌张力改善:绝大部分患者肌张力降至正常,平均降低Ⅱ~Ⅲ级。(3)行走功能: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后25例(行走能力4~5级)可独立行走,2例不能行走,其余患者的行走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4)步态改善:尖足现象及交叉腿、剪刀步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5)查体情况: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髌阵挛、踝阵挛消失,膝反射及踝反射基本正常。脊柱前凸6例(17.6%),脊柱侧弯5例(14.7%)。(6)临床效果:临床有效32例,临床无效2例。总有效率94%。结论:实行手术个体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准确选择神经后根的切断比例,加强手术后功能锻炼,减少骨损伤,绝大部分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迄今为止,SPR仍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重要方法。
黄晶晶[5](2017)在《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4岁痉挛型脑瘫儿童32例,为双下肢均受累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我院行常规康复治疗,每年≥6个疗程,每个疗程1014天,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指导患儿监护人使用髋关节外展矫形器行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包括夜间髋关节外展位睡眠,髋关节外展位站立,每日髋外展站立时间≥1h。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平均20个月(1824月)拍摄骨盆平片,测量并比较骨盆平片中双髋关节股骨头偏移百分比(the migration percentage,MP)、髋臼指数(the acetabular index,AI)和头干角(the head-shaft angle,HSA)的变化情况。依据髋关节股骨头偏移百分比对脑瘫患儿治疗前后髋关节移位程度进行分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髋关节移位程度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随访(20.06±1.57)个月,平均康复治疗疗程(13.66±2.22)次,对照组平均随访(19.64±2.13)个月,平均康复治疗疗程(13.42±2.10)次。治疗前,实验组MP、AI值及HS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MP值为:20.96±6.35,对照组MP值为:29.78±9.38,实验组AI值为:18.53±2.54,对照组AI值为:21.17±2.73,实验组HSA值为:165.13±9.87,对照组HSA值为165.96±10.54,实验组MP值及AI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HSA值并无明显差别。治疗前,两组患儿髋关节移位程度分布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实验组髋关节移位程度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可有效减轻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的股骨头移位,预防出现髋关节脱位,并帮助患儿髋关节正常发育。
张洪安[6](2016)在《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在中医“整体理论”“筋骨并重”的理论指导下,探寻一种更全面、系统、疗效更好的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脑病科,收集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顺序采用单双号分组,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入30例患儿进行脊柱-骨盆调衡术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选入30例患者进行单纯现代康复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所有患儿依从性好,无病例脱落现象。治疗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岁6岁15例,710岁15例;其中双瘫21例,偏瘫8例,三肢瘫1例。对照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岁6岁14例,710岁16例;其中双瘫20例,偏瘫9例,三肢瘫1例。2组患儿的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儿分别进行脊柱-骨盆调衡术联合现代康复治疗与单纯现代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脊柱骨盆调衡术的治疗:第一步,理筋手法:首先(头部理筋手法)轻刺激头部穴位;然后循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一线、二线上的腧穴顺序手指点穴、提捏、按摩并着力叩打;在四肢关节及肌肉起止点附近手法疏理、弹拨;每天1次,每次30min,3个月为1个疗程。第二步,进行颈胸腰椎调曲复位法、骶髂关节前后错位复位法、骨盆拔伸牵引调曲法。1.颈胸腰椎调曲复位法:颈椎施以拔伸牵引法或侧旋提推法或侧旋扳法;胸腰椎侧卧旋转复位每3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2.用“上下牵伸推压法”纠正骨盆倾斜:患者俯卧。术者立于骶髂关节偏高的一侧向骶髂关节推压;第一助手两手握住骶髂关节偏高一侧足踝部,斜向上45°持续牵引;第二助手立于床头,两手握于患儿两腋下,向上持续牵引。术者对骶髂关节“上下”倾斜使用方向相反的推压力。然后嘱患者侧卧位,术者一手扶肩、一手用力将骨盆向前推压,如此反复23次。操作中往往可听到“咔咔”响声,提示复位成功。每3日做1次,3个月为1个疗程。3.骨盆拔伸牵引调曲法:嘱患者俯卧。术者抱住患儿的骨盆斜向上持续牵引或一助手抱住患儿双下肢斜向上持续牵引3-5min;术者上下左右活动骨盆。如此反复45次。疗程:每3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4.功能锻炼:术者帮助或者指导患儿腰背肌过伸练功法,每次1020min;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痉挛分级量表、骨盆倾斜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记录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GMFM 66评分、Ashworth评分及其骨盆倾斜改善率。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在治疗后的GM FM-66评定评分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率、痉挛改善率、骨盆倾斜改善率评级属于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用c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GMFM 66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的GMFM 66评分与治疗后相比均有上升(P<0.05),说明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GMFM 66评分相比均上升(P<0.05),说明对照组治疗有效;但是治疗后GMFM 66评分总值提高较低。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GMFM 66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修订Ashworth评定比较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痉挛改善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骨盆倾斜改善情况比较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骨盆倾斜改善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联合现代康复治疗等手法治疗均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之一。脊柱-骨盆调衡术联合现代康复治疗疗效更好、更全面、系统;单纯现代康复治疗痉挛改善情况、纠正骨盆倾斜效果不理想。所以脊柱-骨盆调衡术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效果好。
郑锦洪,张洪安,岳乾军,王东洋,王占有,谢利双,周学龙[7](2016)在《脊柱-骨盆调衡术矫治痉挛型脑瘫患儿骨盆倾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矫治痉挛型脑瘫骨盆倾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1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评定疗效,并观察骨盆倾斜、步数、步幅、足印、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倾斜和步行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骨盆倾斜、改善步行功能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陈秀洁,姜志梅,史惟,王立苹[8](2015)在《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三部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三章ICF-CY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定第一节身体功能与结构评定一、精神功能(一)智力功能评定(b117智力功能)1.智力发育里程碑证据正常婴儿发育里程碑可以用于评定儿童发育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简单易行,可初步了解患儿的发育状况。评定者应充分掌握各月龄正常儿童的发育规律和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儿童发育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要进行定期评定[1]。推荐
张洪安,郑锦洪,岳乾军,王东洋,周学龙,王占有,谢利双[9](2015)在《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刘振寰,夏慧芸[10](2014)在《儿童中枢性运动障碍的现代康复医学方法及新进展》文中提出儿童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异常姿势作为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核心要素,积极的康复治疗对恢复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现代康复医学方法主要通过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电子、基因)、职业训练、社区康复及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等治疗体系,来进行系统的康复技术治疗,达到减轻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1儿童中枢性运动障碍的范畴儿童中枢性运动障碍的定位在大脑与脊髓,定性有进行性与非进行性。在此,笔者讲述的中枢性运
二、脑瘫儿髋关节X线像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瘫儿髋关节X线像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X线测量对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检测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脱位的防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2)痉挛性脑瘫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预测与早期干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干预与治疗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MFCS分级与MP的相关分析 |
2.2 康复治疗前后GMFCS分级及MP比较 |
2.3 手术前后MP、HSA比较 |
3 讨论 |
(3)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定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MP值和AI值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髋关节移位程度分级比较 |
3 讨论 |
(4)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远期疗效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的回顾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一般资料 |
2.1.3 诊断标准 |
2.1.4 SPR手术情况 |
2.1.5 术后并发症 |
2.2 方法 |
2.2.1 肌张力 |
2.2.2 肌力 |
2.2.3 深反射(腱反射) |
2.2.4 阵挛 |
2.2.5 病理反射 |
2.2.6 髋关节检查方法 |
2.2.7 膝关节检查 |
2.2.8 踝关节及足的检查 |
2.2.9 行走能力检查 |
2.2.10 腰椎检查 |
3. 结果 |
3.1 肌力检查结果 |
3.2 肌张力检查结果 |
3.3 病理反射检查结果 |
3.4 腱反射及阵挛检查结果 |
3.5 病人步行能力评估结果 |
3.6 SPR神经后根纤维切断比例结果 |
3.7 腰椎检查结果 |
4. 讨论 |
4.1 SPR概述 |
4.2 脑瘫的病因分析 |
4.3 脑瘫的分类与分型 |
4.4 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
4.5 脑瘫的手术治疗 |
4.5.1 SPR的手术机制 |
4.5.2 SPR手术效果分析 |
4.5.3 SPR并发症 |
4.5.4 SPR有关进展 |
5. 结论 |
6.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 脑性瘫痪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与讨论 |
1. 脑瘫的病因分析与讨论 |
1.1 出生前因素 |
1.2 围产期因素 |
1.3 出生后因素 |
1.4 遗传性因素 |
1.5 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 |
2. 脑瘫的病理学分析 |
2.1 先天异常 |
2.2 胆红素脑病的损害 |
2.3 分娩障碍的后果 |
2.3.1 大脑皮层 |
2.3.2 中心白质 |
2.3.3 基底节的大理石样变性 |
2.3.4 丘脑 |
2.3.5 小脑皮质 |
2.4 惊厥脑 |
2.5 围产期脑损伤及发病机制 |
2.5.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2.5.2 脑梗死 |
2.5.3 颅内出血 |
2.5.4 胎儿缺血性脑损害 |
2.5.5 成熟儿与未成熟儿脑病变的好发部位 |
3. 脑瘫的分型与分类 |
3.1 我国的脑瘫分型 |
3.2 脑瘫的分类 |
3.2.1 按损害部位分类 |
3.2.2 按肌张力、姿势及运动模式分类 |
3.3 国际上脑瘫分型 |
4. 各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
4.1 痉挛型双瘫 |
4.2 痉挛型四肢瘫 |
4.3 不随意运动型 |
4.4 共济失调型 |
4.5 混合型四肢瘫 |
4.6 偏瘫 |
5. 脑性瘫痪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5.1 脑瘫的诊断 |
5.1.1 脑瘫诊断的必备条件 |
5.1.2 脑瘫诊断的参考条件 |
5.1.3 脑瘫的发育神经学异常 |
5.1.4 脑瘫的辅助检查 |
5.2 脑瘫的鉴别诊断 |
5.2.1 松软儿的定义 |
5.2.2 以松软儿表现为主的脑瘫 |
5.2.3 松软儿的鉴别诊断 |
5.2.4 其它应鉴别的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1 脑瘫中医学基础研究 |
1.1.1 脑瘫的中医学病名 |
1.1.2 传统医学病理机制研究 |
1.1.3 中医学辨证论治脑瘫 |
1.1.4 中医学常用内外治疗方法 |
1.2 SCP畸形形成原理 |
1.2.1 软组织活动与脊柱运动相关性 |
1.2.2 脊柱-骨盆“帆船”学说 |
1.3 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 |
1.3.1 理筋手法中医机制 |
1.3.2 现代医学对手法机制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资料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病例来源 |
2.1.5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2.1 治疗方法 |
2.2.2 治疗组 |
2.2.3 对照组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3.1 GMFM-66 量表 |
2.3.2 Ashworth scale评分 |
2.3.3 静止性肌张力评分 |
2.3.4 骨盆倾斜改善疗效评判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结果 |
2.5.1 两组患者GMFM-66评分比较 |
2.5.2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痉挛改善率比较 |
2.5.3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疗效比较 |
2.5.4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静止性肌张力改善疗效比较 |
2.5.5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骨盆倾斜改善疗效比较 |
2.6 小结 |
2.7 评定量表的选用 |
2.8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脊柱-骨盆调衡术的来源 |
3.2 脊柱-骨盆调衡术的产生 |
3.3 脊柱-骨盆调衡术操作流程 |
3.4 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脑瘫的机理 |
3.4.1 中医学基础理论 |
3.4.2“筋柔骨正”理论 |
3.4.3 生物力学理论 |
3.5 脊柱骨盆调衡术 |
3.5.1 治疗原则 |
3.5.2 手法特点 1:整体观念 |
3.5.3 手法特点 2:祛邪而不伤正 |
3.5.4 手法特点 3:缓慢柔和、稳准巧 |
3.6 问题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法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脊柱-骨盆调衡术矫治痉挛型脑瘫患儿骨盆倾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诊断标准[4] |
1.3纳入标准[5] |
1.4排除标准[6] |
2 治疗方法 |
2.1治疗组 |
2.2对照组 |
3 疗效标准 |
3.1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标准 |
3.2观察临床症状、步速、步幅、足印[8] |
3. 3 骨盆倾斜改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9] |
4 统计学方法 |
5 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
6 讨论 |
6.1发病机理 |
6.2脊柱-骨盆调衡机理 |
6.3本次试验结论 |
(9)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诊断标准 |
1.3纳入标准[2] |
1.4排除标准[3] |
2治疗方法 |
2.1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脊柱骨盆调衡术的治疗 |
2.2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
3疗效标准 |
(1)2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采用目前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 FM-66)评定。GMFM-66评估分为5个功能区,共66项,每1项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5]: |
(2)痉挛症状改善情况评价采用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6] |
(3)骨盆倾斜改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7] |
4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5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
6讨论 |
6.1发病机理 |
6.2脊柱-骨盆调衡机理 |
6.3本次试验结论 |
四、脑瘫儿髋关节X线像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X线测量对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检测价值分析[D]. 李杜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2]痉挛性脑瘫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预测与早期干预治疗[J]. 王加宽,王玉欢,王树,盛春勇,李俊,陈智博,管文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07)
- [3]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黄晶晶,周云,阚秀丽,江炎,沈显山,洪永锋,冯小军,吴建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09)
- [4]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远期疗效观察与分析[D]. 李国杰. 山东大学, 2017(02)
- [5]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D]. 黄晶晶.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5)
- [6]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D]. 张洪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脊柱-骨盆调衡术矫治痉挛型脑瘫患儿骨盆倾斜的临床研究[J]. 郑锦洪,张洪安,岳乾军,王东洋,王占有,谢利双,周学龙. 现代中医药, 2016(02)
- [8]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三部分[J]. 陈秀洁,姜志梅,史惟,王立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09)
- [9]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临床观察[J]. 张洪安,郑锦洪,岳乾军,王东洋,周学龙,王占有,谢利双.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04)
- [10]儿童中枢性运动障碍的现代康复医学方法及新进展[A]. 刘振寰,夏慧芸.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