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熙接受辛家煊

刘旭熙接受辛家煊

一、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丹[1](2018)在《《须溪词》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刘辰翁是南宋末年着名的遗民词人,其词现存354首,集为《须溪词》。词中意象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两大类。其中,自然意象主要包括天文、地理、时令、动物、植物等五类,社会意象主要包括人物、人文地理、建筑物、器物、精神活动等五类。这些意象总体表现出色调灰冷、象征性强烈、修饰语数词化等特点,促使词作呈现自然、奇崛、悲慨的风格。刘辰翁对词作意象的选取和使用,受到时代背景和其个人经历、江西庐陵地域文化以及其自身文学理论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词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

赵中华[2](2018)在《辛弃疾赠别词及其交游述略》文中研究表明辛弃疾词向来以豪放着称,而其词风并非豪放二字能完全概括,更多的是集豪放和婉约二者于一体的词作,其大部分的赠别词都属于这一类。辛弃疾以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以往赠别词的表现范围和风格特点,提升了赠别词的格调,提高了赠别词的文学地位。本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分析辛弃疾赠别词的文学渊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前代赠别文学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二是对前人语句和典故的学习借鉴。第二章结合辛弃疾的人生轨迹,分析得出其南渡初期仕宦期间赠别词的创作呈现出以积极乐观为主的特点;初次罢免闲居带湖期间其赠别词更多的表现出进退矛盾的复杂心态;再次罢居信州期间其赠别词聚焦于离愁别恨或自我消遣、自我解嘲上,并且对时地可考的赠别词交游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述略。第三章归纳了辛弃疾的赠别对象有友人、亲人和侍女,其赠别对象的组成亦可见出其赠别词的风格特点;从赠别词的具体文本出发,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除了与前代赠别作品中所表现的离愁别绪之外,他还融入了抗金报国的爱国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感,由此可以看到辛弃疾在词中塑造的多样化形象。他将离别之情与身世之感、家国之忧融合一体,扩大了赠别词的题材内容,提高了赠别词的表现功能。在这些作品中总能看到辛弃疾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矛盾心理,故以思想感情为切入点探究辛弃疾复杂的思想倾向。第四章探讨了辛弃疾赠别词议论化、散文化、才学化的创作特征,并分析了辛弃疾赠别词柔中见刚、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意象和词调的选用、词体发展趋势、南北文化交融是辛弃疾赠别词独特风格形成的因素。最后还总结了辛弃疾赠别词的影响,南宋辛派词人、江湖词人、遗民词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赠别词的熏染,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豪放特质的赠别词,提升了赠别词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赠别词的文学地位。

王旭[3](2017)在《宋代拟效词研究》文中认为宋代拟效词,顾名思义就是宋代词人模拟宋代及宋前词作或词体的作品,具体来说是指在词的题序中明确标有“拟”、“效”、“学”等字眼的词作。拟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属文的方式,直观地体现了宋人的创作倾向与词学观点,因而关注这类词作能为我们理解宋词风貌的形成以及其经典化的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第一章是对宋代拟效词的传统与概况的研究。在对拟效这种创作方式的发展脉络有所认识后,继而从拟效者与被拟效者的双重视角对宋代拟效词的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在了解宋代拟效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第二章主要是对宋人拟效的内容与原因进行探析。宋人拟效的词内容主要分为拟意与拟体两大类,在这其中又有所偏重,而拟效内容的选择与他们模拟的动因也有一定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探讨拟效对宋代词史的发展意义。拟效有效地巩固和发展了传统的词体范式,并推动了其经典化的进程,而这同时也是一个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拟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章以效“稼轩体”为中心探讨宋代拟效词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探讨宋及宋后词人对“稼轩体”的拟效,我们发现宋后词人在模拟对象的选择上体现出一种承继性,说明宋人对拟效对象的选择具有示范性,在宋代拟效词的引领下,宋代词体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成为宋代文学中的瑰宝。

雷雯[4](2015)在《稼轩词历代传播与接受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传播与接受的视角来研究稼轩词,较少突破时间线索进行专题性论述,本文借鉴传播学知识,以别集和选本为切入点,考察不同时期稼轩词地位的升降及产生的社会效应。同时从创作和词论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将稼轩词还原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原生态之中,重新审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一章:考察别集编纂、完善过程中稼轩词传播与接受情况,比较四卷本《稼轩词》和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在存词数量、编排方式、题序上的差别,并对稼轩词编纂体例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梳理,探讨稼轩词别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第二章:考察名家词选中的稼轩词传播与接受情况,通过对宋、明、清二十五本名家词选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根据入选次数的差异,再现其中稼轩词经典名篇的遴选过程,并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各个选本选词时对题序的处理,并通过选词者在词选中的笺评来说明词选对考察稼轩词传播情况的重要意义。第三章:考察后世词人创作过程中对稼轩词的接受情况,以创作接受论时间轴提供面的呈现,理清后世词人在创作中接受稼轩词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从和韵、效体和群体创作三个方面探究后世词人创作中对稼轩词的接受情况。第四章:考察后世词学理论界对稼轩词的接受情况,以词学理论接受论时间轴提供面的呈现,理清后世词论家在词学理论层面接受稼轩词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抓住“稼轩风”的界定与阐释、关于稼轩词的“正变”之争以及“苏辛对比”三个专题重点论述,探究后世词论家在词论方面对稼轩词的接受情况。

闫雪莹[5](2012)在《亡宋北解流人诗文研究》文中指出南宋亡国后,大批南宋宫室、朝官、太学生等被元军押解北上,元廷希望他们与元人合作,但是对那些拒绝合作者或流放或软禁,使之长期滞留于北方,成为宋亡之际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宋亡后被元朝押解北上的宋人,有以宫人王清惠、琴师汪元量为代表的宫室群体,以家铉翁为代表的祈请使群体,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崖山群体,以谢枋得为代表的拒聘群体等。这些人有的长期流寓北方,有的终得南归,有的客死异乡,有的以身殉节,以其特殊的人生遭际书写了宋亡之际的历史,是元初流寓群体的典型代表。因此,又可以划入“流人”的范畴,故称之为“亡宋北解流人”。亡宋北解流人怀着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创作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诗词佳作,为宋代文学写下了悲切而高亢的最后一个音符,正如钱谦益所云:“宋之亡也,其诗称胜”。研究亡宋北解流人的创作,对探讨以宋遗民文学为讫点的宋代文学,以“宋金遗老”为元初文坛主宰的元代文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理解宋季文学的传播和影响具有一定学术意义。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亡宋北解流人置于具体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下,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学为本位,史论结合,运用辑佚、考证、校勘等文献学的方法,同时吸收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亡宋北解流人及其创作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总论,三是专论,四是附录。共八章。具体如下:绪论:亡宋北解流人研究缘起于对宋末元初一则政治谶谣《江南谣》的关注。《绪论》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关涉、宋末元初文学研究的关涉以及代表作家作品的专门研究等三个方面,对以往亡宋北解流人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该领域的研究意义。总论:第一章《江南谣:亡宋北解流人群体概论》:第一节解读不同文献记载中的《江南谣》文本,了解《江南谣》的主角即元朝丞相伯颜杰出的军事才能。第二、三、四、五节分别对亡宋北解流人的四个群体——祈请使群体、宫室群体、崖山群体和拒聘群体进行概括,介绍各个群体的主要成员。专论:第二章《二嫔妃:皇宫女眷的悲吟与绝唱》:王昭仪(清惠)和朱美人是北解流人中有作品流传的两位嫔妃。第一节《<满江红>:王昭仪的千古悲吟》,勾稽王清惠的生平行实,解读王清惠的《满江红》词,分析文天祥、邓光荐和汪元量的和词,探讨王清惠《满江红》词在宋人中的传播;分析吴本泰、彭孙贻、王继朋等的和词,探讨王清惠《满江红》词在明末清初的接受和传播。王清惠词有“随圆缺”一语,被文天祥所讥讽,引起后世词评家的关注和争议。文中结合史实对词评家争议的焦点作以客观评价。第二节《<袖中遗诗>:朱美人的贞烈绝唱》探讨朱美人《袖中遗诗》的本事,结合史实对《袖中遗诗》进行深入解读。考察后世接受者如陶宗仪、刘辰翁、刘麟瑞、王逢等的生平行实,认为士人阶层如此褒奖朱美人等的以死抗节,反映出作家本人对儒家忠孝节义的推崇与追求。第三章《家铉翁:临危受命者的故国情怀》:家铉翁是南宋着名的爱国士大夫,临危受命,充祈请使北上,义不二君,被元朝圈禁河间,十九年后终得南归。第一节对家铉翁的家族世系进行考证,知其父在南宋理宗时曾任经筵之职,家学有传,弟祖仁勤于《易》,入元隐居不仕。第二节论述家铉翁的生平事迹,分为宋亡之前、北解河间和南归之后三个部分。第三节深入解读《则堂集》,探讨家铉翁作品中的乡国之思、故国之情。第四章《家铉翁: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第一节探讨元代婺州作家群对家铉翁接受和传播。从张枢、杜本、柳贯、吴师道等婺州作家群对家铉翁的接受情况可以看出家铉翁高尚气节的影响力,也反映出元代婺州作家群不但以儒学名重当世,而且具有崇尚忠义气节的优秀品质。第二节探讨明代对家铉翁的接受。以瞿佑《归田诗话》及其读者群为核心的群体是家铉翁事迹的传播途径之一,而杨慎、安磐等“大礼议”事件中的谏臣以及官员何乔新等则是明代接受、传播家铉翁事迹的主要代表。第三节探讨清代对家铉翁的接受。明末遗民贺贻孙、方文是家铉翁事迹的主要接受者。异族的入侵使他们经历了亡国之痛,作为遗民,他们更能体会到家铉翁正义之举及持节之志的可贵之处。学者蔡世远则从《春秋》入手评价家铉翁的着述,称其“明快”,以抗元志士文天祥为坐标评价家铉翁,进一步提高了家铉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五章《汪元量:黄冠氅服者的亡国之痛》:水云诗有“宋亡诗史”之誉,在宋末元初诗坛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宋亡之际的具体史实入手,第二、三、四节以南宋亡国为界,将汪元量的创作分为宋亡之前的忧国之愤、宋亡之际的亡国之恨、宋亡之后的怀国之情三个阶段,分析汪元量诗词的文学取向。汪元量的部分作品写得较为隐晦,学界或有误读,如诗《北师驻皋亭》、词《满江红》(和王昭仪韵)等,研究中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考释。汪元量与文天祥在大都的交往唱和是文学史的一段佳话,学界涉入不深,本章第四节以汪元量和文天祥的酬赠之作为对象,分析汪元量与文天祥在大都的交往和情谊。第六章《汪元量: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第一节《宋遗民对汪元量的接受》。汪元量南归后,其事迹与诗作在遗民中广为传播,产生一定影响。本章分析刘辰翁、赵文、邓光荐等诸多遗民的序跋及题诗,认为南宋遗民主要从水云诗的“诗史”价值、人品上的忠贞义尽、艺术上的高超琴艺,对汪元量给以崇高的敬意和赞誉。第二节《元代对汪元量的接受》。汪元量一生跨越宋元两朝,后半生都生活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对他的接受既有南宋遗民故老,又有在元朝成长起来的元人,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元代刘将孙、黄与言与汪元量生前曾有交往,对汪元量的经历赞叹不已;吴莱从谢翱《哀江南操》入手,慨叹汪元量凄美的琴音所承载的亡国悲痛;色目族诗人廼贤则对汪元量北征南归的经历感慨良多,说明汪元量在元代的影响已经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此外,郑元佑《遂昌杂录》、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汪元量及其诗作的记载,突出了汪元量作品中的亡国情怀。第三节《明代对汪元量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陈谟对汪元量绘画的关注和认同;二是瞿佑《归田诗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对汪元量事迹及诗作的记载。第四节《清代对汪元量的接受》。明末清初钱谦益对《水云诗》的发现开启了清代刊刻汪元量集的热潮。清初学者潘耒、晚清学者王国维对汪元量事迹多有考证,王国维的关注开启了二十世纪学界研究汪元量的先河。第七章《谢枋得:最后殉葬者的人生挽歌》:谢枋得是继文天祥之后,以气节彪炳史册的南宋着名爱国志士。宋亡之际,他毁家纾难、力拒元兵;宋亡之后,他五拒元廷征聘,被元朝强制押往大都,终以绝食殉国,孤忠尽节,为世人推重。《谢枋得北解作品析论》是本章论述的重点。谢枋得北解一事,历时半年有余,涉及人物众多,是宋末元初轰动大江南北的政治事件。其北解期间的作品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内涵:(一)北解之前的作品:《上程雪楼御史书》表现出对老母的孝义,《上丞相留忠斋书》表现出对宋朝的忠义,《与参政魏容斋书》则表现出对品行节义的推崇;(二)北解之际的作品,表现出谢枋得以扶植纲常为己任的崇高社会责任感;(三)北解途中的作品,表现出谢枋得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恪守儒家道德理想的品质特征。第三节《谢枋得拒聘殉节在当时的影响》。谢枋得拒聘北解之时,既有着名遗民王奕、陈杰等赠诗送别、名士何中守候途中为之饯行,又有门人与之唱和,轰动一时。谢枋得绝食殉国后,着名遗民谢翱、王奕,友人李仲栗,门人周岳,家乡人洪光基等纷纷赋诗作文进行悼念。这些都表现出谢枋得拒聘殉节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八章《谢枋得: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元明清各代都有对谢枋得策问江东、起兵抗元、辞聘殉国等事迹的赋诗咏赞,对他的忠义情怀钦佩不已。第一节《元代对谢枋得的接受》。谢枋得殉国后,鄱阳周应极为其撰写《叠山公行实》,翰林学士李源道撰《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除此之外,刘埙《隐居通议》、刘一清《钱塘遗事》对谢枋得江东策问均有记载,龚璛源于家世影响而对谢枋得门人虞韶卿北上请谥立祠的吟咏,李存源于地域影响而对谢枋得临终遗笔的慨叹,从不同方面体现出谢枋得事迹在元代的传播和接受。谢枋得江东策问一文在周密《浩然斋意抄》和刘埙《隐居通议》中均有收录,然而一直没有被学界发现。本文作以辑佚、校点和注释,并结合具体史实,对谢枋得在策问中提出的十个问题加以阐述。这一发现对研究谢枋得生平及思想的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明代对谢枋得的接受》。谢枋得在明代影响颇大:王行、胡俨对江东策问一事评价颇高,庄昶、刘命清对北解却聘书吟咏赞叹。明代多次刊刻《叠山集》,所作序跋文表达出对谢枋得忠义精神的崇高赞颂。第三节《清代对谢枋得的接受》。乾隆皇帝对谢枋得策问一事持有反对观点,对了解谢枋得的性格具有启发意义。分析谢枋得生平行实和北解作品,我们认识到谢枋得不但有着轰轰烈烈又悲壮惨烈的人生,亦有着重情重义又几近乎愚忠愚义的豪情。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对谢枋得精神极力推崇。后世弘扬谢枋得的忠义精神,以此砥砺民族精神,振兴浮华世风。谢枋得对于后世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其殉国时对于南宋王朝的价值。附录:一、亡宋北解流人年表;二、家铉翁《则堂集》漏佚、隐佚、误收诗文考。

祝东[6](2012)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胡永启[7](2011)在《夏承焘词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的总结者和现代词学的奠基人之一,有“一代词宗”之盛誉。他的学术成果主要收集在《夏承焘集》中,突出表现在词人年谱、词籍笺校、词学批评以及学词日记等几个方面。本论文主要就此四项展开讨论,分别由绪论和六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夏承焘词学成就的意义和价值及其研究现状。夏承焘词学分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类,是20世纪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丰厚的词学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当前,夏承焘词学的研究工作已有一定程度上的进展,具体可分整体研究、局部探讨、纪念回顾三种类型。总的来看,对夏承焘词学成就已作出了较高的评价,但还存在着一些研究缺陷和不足。第一章介绍夏承焘的生平和着述。研究夏承焘的词学,首先得了解他的生平和着述的基本情况。结合他一生中的主要经历和在处于重大事件中的人身转折,将他的一生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着述出现的不同时段,将其治学分为探索期、创造期、蜕变期三个时期。就他的着述成果来说,可分已出版着述和未出版着述两类,前者奠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后者是他整个治学成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值得珍视。第二章讨论词人年谱之学。夏承焘词学的最大成就和最为人称道的是“开创词人谱牒之学”。词人年谱是在借鉴诗(文)人年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之前,词学界对词人生平不予重视,致使词人身世茫然、无可究诘,不少作品也因此隐晦不显、难以考稽,针对这一发展状况,专治于词学的夏承焘,在大量搜淘旧籍的同时,试作了唐、五代、宋、金及元等代词人年谱(事辑)70余种,在此基础上完成唐、五代、宋词人年谱10种12家,并把“校核事迹发生之先后”、“鉴定其(事迹)流传之真伪”这个“史学一长术”贯穿于《唐宋词人年谱》之中,同时妥善地处理在作谱中遇到的如难解作品、疑难的学术问题及后人考证之失等的矛盾。在学术研究方法上,《唐宋词人年谱》也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探索;它除了常见年谱的一般特征外,又表现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从而构建起了词人年谱完备的结构体例。此外,在作年谱的过程中,一方面贯彻“求真求是”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寓情感于年谱当中,二者相容共济。就十谱来看,它们间又存在着水准高低之别。简言之,《唐宋词人年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已成为现代词学研究的奠基之作。第三章探讨词集编年、笺校之学。夏承焘治词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发展并完善了词籍编年、笺校之学。和词人年谱相仿,词籍编年、笺、校取资于诗(文)集编年、笺、校而发展起来的。夏承焘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龙川词校笺》等着作。鉴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两部着作的表现形式既存在有共同的一面,又存在着差异的一面。具体到编年、笺校,是在保持二者地位平等的条件下,重在笺校而附以编年,且在大篇幅的笺辞校语中,又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从整体上来看,《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不仅疏解精湛、考订翔实,而且搜辑宏富,已成为姜词研究史上的代表作;·它所突现出的个性特征和完善的结构体例,使它不仅成了夏承焘词籍编年、笺校着作的代表,而且成了当前词籍编年、笺校类作品的典范,换而言之,它业已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词籍编年、笺校着述。第四章评论词学批评之学。词学批评之学是夏承焘建国后的主要业绩。其词学批评在吸收旧词论精华的基础上,又突破它的局限,在论词中,善于依托自己前有考订、校勘词学文献的丰厚积淀和某些成果,概括抽绎有关词学问题,形成了他富有个性的词学见解与理论主张。其词学批评作品分论词绝句和论(序)文两大类。《瞿髯论词绝句》注意品评历代词人词作的特点与得失高下,兼及词学原理,亦诗亦评,见解卓越,是难得一见的纵贯古今的绝妙词论。其论(序)文既注重讨论词人、词派,又重视考究词家词论和词体等相关问题,阐发精辟,见识远大,致使一些论述具有超越时流的优势。在研究方法上,夏承焘进行了多方探索与尝试,并选用恰当的批评方法去探讨词学系列问题,为反思、探索阶段对于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的思考提供了借鉴。总的来说,夏承焘的词学批评,既突现他作为研究大家的通达词学观,又表现出因受时代的影响而存在的局限,然瑕不掩瑜,它们足以代表20世纪词学评论的高度水平。第五章考察学词日记。独具特色的《天风阁学词日记》,是夏承焘一生治学为人“心路历程”的再现。首先,展现出了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由学人到大师曲折而艰辛的人生履历和认真做人、注重品操的人生态度。其次,是他治学心得的总结和初步词学思想的概括,它的许多短而精的评议,增强了它的理论价值,同时给人以启发作用;而在治学中产生众多的着述构想,构成了他研究上别具个性的一面,为后人作进一步的探索开启了思路。另一方面,它又展露出同时代学人们在慕名、相识、相知、相交的过程中,以通信、参加社交活动等的方式,来相互切磋、共同探讨词学问题、推动学术发展的历程。凡此,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近一个世纪中国词学盛衰发展的进程,成为20世纪中国词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言以蔽之,《天风阁学词日记》“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堪称日记大海中的“宝藏”。第六章谈谈地位和影响。作为词学家,夏承焘的一系列经典着作是我国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文化学术成果的代表。这些独特建树,对于中国词学建设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它所具有一定的超时价值,昭示了现代词学理论的发展方向,相应地,他越来越被更多的学人推为现代词学研究的第一大家。他的这些着述成果,在内容上,或作为定论被反复使用,或给人以某些启发而又有新的发展,在形式上,又给同类作品提供一种范例;作为学人,他所表现出的学者作风的示范、师者的风范和人格力量的垂范等给后进者以极大的鼓舞作用。总之,夏承焘词学享有崇高的地位并对后世词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当今为学、做人不无启示意义。

曹利云[8](2010)在《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文中提出宋元之际(12641314)社会剧烈动荡,对词人及其创作、词风的变化和词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乃至本质的影响;几个政治实体的消长及地域文化背景下,若干相对独立的词人群体及其互动构成了特殊的词坛格局。本文选择地域文学和群体研究相结合的视角,除了有对易代文学和地域文化探索的意义,还考虑到关于此时词坛的研究不仅关涉其在整个词史中的地位与价值重估的问题,也是我们重新审视元词的需要,对世变与词学发展关系的探讨也有一定意义。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期词坛格局构成及流变的综合考察,以及不同词人群体间个性与联系的对比分析,从较广阔的视野勾勒这一时期词坛样貌,使一些以往被边缘化的词人得以重新阐释,并试对其群体性的存在、特征和交游方式作较全面的展现,以期获得易代文学分析模式重构的意义及深入研究的可能。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附录“宋元之际词人年表初编”构成。在展开具体的词人群体论述以前,从文学研究的地域视野以及研究使用的地域概念标准的界定入手,在分析宋元之际词人地域分布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宋元之际词坛格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南北词坛逐步从对峙到融合的递变过程,并以公元1276年元兵破临安为界,大致分前后两个阶段,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和群体性特征,即以地域为基础,形成了河朔、两浙和江西三大词人群体。以大都为中心活动的河朔词人群大体以元世祖至元中期(1286年前后)为界分前、后两期活动,在群体构成、交游方式与词作特点方面都有所不同。前期词人主要源自真定、东平路和忽必烈藩府。他们之间交游互动,在其周围逐渐聚集起伴随统一进程入仕或活动于大都的词人群体。后期词人因在南北词坛融合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为以刘敏中、刘因等为代表的继承传统河朔地域“北宗”词风的词人和在南北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张之翰、程文海等南派词人,实际上成为了以台阁词人为中心的群体。文章在对具体词人、词作及交游情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群体心态和特征,认为经世与行道几乎是河朔词人共同的选择及学术和人生价值取向,对群体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表现出易代士人心态的复杂性,以及明显的松散性和包容性的群体特征。两浙词人群分别以周密、张炎、仇远和唐珏、王英孙为中心形成了围绕杭州和绍兴活动的两个亚群体。他们围绕西湖吟社的活动互动往还,形成了群体网络。群体内部活动以西湖吟社为中心,分前、中、后三期进行,分别有其核心人物、组织者和活动主题;杭州和绍兴两个亚群体之间,如王沂孙与周密、张炎等人的往还也十分密切。群体外部活动则与江西词人群相对交往较多,并以词人个体分别活动为特点,尤以汪元量和张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较大。在互动中两浙词人群体形成了共同的群体特征,表现为生存状态的趋同性与复杂性并存、对晋宋风味的追慕和博学多艺的雅士性三个方面。相对来说,较能体现其创作特点及其在词史上独特地位的词作大抵有两类:一、独具特色的咏物词,这类词作以《乐府补题》为代表,尤其是宋亡之后的词作精于选物,刻意求工,寄意深沉,词旨隐秘,使借物言志的文学传统在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二、残蝉尾声的时令词,在暮春之恨与秋日之思中展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体现了隐含在今昔对比中的留恋和忧惧之情和大多词人遗民身份体认下的特殊心态。关于江西词人群历来研究者颇多。本文主要着眼于通过对其群体构成和相互关系的审视,探讨其不同于两浙和河朔词人群体的特点。宋元之际的江西词人围绕文天祥和刘辰翁形成了以庐陵为中心活动的群体交游网络。在群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节义观念下抗争与隐逸的趋同选择及部分入教书院的词人心态的复杂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江西词人在三大群体间地位特殊。就其词作观之,在词坛南北融合的过程中,既有与河朔地区可互为参照的对稼轩词风的接受,又继踵周、姜而别于两浙。其词气类相感,关乎世变、存史记事而情感的表达力度不同;清新典丽、娈婉曲折而少雕饰刻镂之病。在对以地域为基础的三大词人群体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再来审视宋元之际的词坛格局,可以发现:一、宋元之际的词坛格局在封闭与开放之间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以地域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词人群体成为词坛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和创作主体。词人群体共时同源、互动递变,词坛重心落在南方,成为其时词坛格局形成与演变的外在表现。伴随词坛由南北对峙到融合,词风从未融合而渐即于融合,成为词坛创作的总体倾向。二、以雅俗视角观之,不论从历时视角自文体内部考察自词体产生以来的雅俗流变,还是以年代为横断面从共时视角审视文体之间的发展状况,宋元之际词坛在雅俗冲撞中都处于特殊的位置。在南北词坛交流融合的基础上,终以归于雅正完成了自身品格的定位。三、以世变与词风正变论,宋元之际的词人从创作实践到词学理论,使词之美感特质得以深化,经由世变为词史观念的形成导乎先路。词人主张抒写性情,以词存史,重视词脉传承。既成为宋金词优雅的谢幕,也开启了元词,并对清代词学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胡建次[9](200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述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即:对词人接受的研究,对词作、词集接受的研究,对词体、词统与词学群体接受的研究,对词人词作对前代作家与非词体作品接受的研究,对词作为文学之体接受的研究。新世纪以来古典词学接受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标示出我国古典词学研究的范围正在日益拓展,研究的对象正在日益丰富,研究的论题正在日益细化。

李璞[10](2009)在《论须溪词》文中指出南宋灭亡后,词坛上出现了一批宋遗民词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浙江人氏就是江西人氏。属于浙江的,又大多是杭州、或生活在杭州附近的人,属于江西的,则大多以庐陵一地为中心,如元初江西凤林书院无名氏所编的《名儒草堂诗余》共收录了至元大德间六十三位南宋遗民的二百余首词作,入选者多为江西人,其中尤以卢陵人居多,厉鹗《论词绝句》有云:‘不读凤林书院体,岂知词派有江西?’指出了宋末元初一

二、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1)《须溪词》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须溪词》的意象类型
    第一节 自然意象
    第二节 社会意象
第二章 《须溪词》的意象特色
    第一节 色调灰冷
    第二节 象征性强烈
    第三节 修饰语数词化
第三章 《须溪词》的意象与词风
    第一节 《须溪词》的自然风格
    第二节 《须溪词》的奇崛风格
    第三节 《须溪词》的悲慨风格
第四章 《须溪词》意象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江西庐陵地域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刘辰翁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辛弃疾赠别词及其交游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辛弃疾赠别词的文学渊源
    1.1 对前代赠别文学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1.2 对前人语句和典故的学习和借鉴
第2章 辛弃疾赠别词创作发展阶段及其交游状况
    2.1 南归初期仕宦期间
    2.2 初次罢免带湖期间
    2.3 再次罢居信州期间
第3章 辛弃疾赠别词的对象和思想感情
    3.1 辛弃疾赠别词的对象
        3.1.1 赠别友人
        3.1.2 赠别亲人
        3.1.3 赠别侍女
    3.2 辛弃疾赠别词的思想感情
        3.2.1 眷恋不舍的惜别之情
        3.2.2 立志报国的爱国之情
        3.2.3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3 形象塑造的多样性
        3.3.1 战斗者形象
        3.3.2 受害者形象
        3.3.3 批判者形象
        3.3.4 孤独者形象
    3.4 辛弃疾赠别词的思想倾向
第4章 辛弃疾赠别词的艺术特色
    4.1 词的议论化、散文化、才学化
    4.2 柔中见刚的风格及成因
        4.2.1 意象的选择
        4.2.2 以豪调作婉词
        4.2.3 词体的诗化
        4.2.4 南北文化的融合
第5章 辛弃疾赠别词对南宋词坛的影响
    5.1 辛派词人的追随
    5.2 江湖词人的倾斜
    5.3 遗民词人的哀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宋代拟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拟效词的传统与概况
    第一节 文学上的“拟效”传统溯源
        一、拟效的发轫期——两汉
        二、拟效的兴盛期——魏晋南北朝
        三、拟效的延续期——唐宋
    第二节 宋代拟效词概况
        一、拟效者角度
        二、被拟效者角度
    第三节 宋代拟效词发展过程
        一、初兴期
        二、兴盛期
第二章 宋代词人拟效的类别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拟意之作
        一、拟咏物以感怀
        二、拟闲隐以自适
    第二节 拟体之作
        一、拟体式之作
        二、拟创作方式之作
        三、拟风格之作
    第三节 宋代词人拟效的原因探论
        一、学习典范
        二、竞争逞才
        三、娱乐游戏
第三章 “拟效”对宋代词史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 拟效与宋词经典化
        一、促进词体定型
        二、传承与发扬词风
        三、追认历史上的经典
    第二节 拟效与宋代词学流派的形成
        一、南宋遗民词人群
        二、南宋辛派词人群
第四章 宋代拟效词对后世的影响:以效“稼轩体”为中心
    第一节 宋人拟效“稼轩体”
    第二节 宋以后的效“稼轩体”
        一、拟意:以载家国之痛的豪放词为代表
        二、拟“以文为词”的手法:以“止酒”类的诙谐词为代表
        三、拟体式:以体式奇巧的婉约词为代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稼轩词历代传播与接受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流布海内:别集编校过程中稼轩词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第一节 别集演变历程中的存废情况
        一、现存别集两大系统
        二、亡佚版本
        三、其他
    第二节 现存两大别集系统对比及编纂体例的逐步完善
        一、现存两大别集系统对比
        二、编纂体例的内在传承关系
    第三节 《稼轩词补遗》的补充作用
        一、唱和情况
        二、风格考察
        三、相似作品的比较
第二章 千淘万漉:历代名家词选中稼轩词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第一节 单篇经典的遴选、确立与再分析
        一、稼轩词经典名篇的遴选过程
        二、稼轩词经典名篇的确立过程
        三、稼轩词经典名篇排行榜的再分析
    第二节 历代名家词选中稼轩词题序的变化与发展
        一、历代名家词选中题序的变化现象
        二、历代名家词选中题序的独特面貌
        三、从另拟题序到回归原作:名家词选中题序变化的规律性
    第三节 从历代名家词选中的笺评考察稼轩词的接受情况
        一、词选中对辛弃疾其人的评价
        二、词选中对稼轩词词旨的阐释
        三、词选中对稼轩词风格手法的点评
第三章 后世词人创作中的稼轩接受论
    第一节“稼轩风”与家国兴亡的紧密联系
        一、南宋:报国的呐喊转为绝望的哀鸣
        二、金元:“不好南音”为“稼轩风”鼓荡提供了可能
        三、明代:崇尚柔靡词风背景下稼轩词遇冷
        四、明末清初:“稼轩风”在多种社会矛盾下走向顶峰
        五、清朝后期:“稼轩风”随社会局势发展呈现波动趋势
    第二节 同韵而歌:后世创作中和韵现象
        一、和韵传统与和韵稼轩词现象
        二、后世词人和韵稼轩词的三大切入点
        三、后世词人和韵稼轩词的个案分析:寿词的和韵现象
    第三节 同体而赋:后世创作中效体现象
        一、一字之师
        二、句式摹仿
        三、典故运用
    第四节 结社而作:后世群体创作现象
        一、江村唱和
        二、秋水轩唱和
        三、聚红榭唱和
第四章 后世词论中的稼轩接受论
    第一节 历代词论家对稼轩词接受论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南宋末年:批评辛词之“粗豪”
        二、金元时期:稼轩词与北地文化的契合
        三、明代:崇尚婉约,贬抑豪放
        四、清代:百家争鸣讨论稼轩词
    第二节 专题之一:“稼轩风”的界定与阐释
        一、对“稼轩风”的单一化评述
        二、对“稼轩风”的多元化评价
        三、“稼轩风”与稼轩词用事之手法的关系
    第三节 专题之二:从“正变之说”看稼轩词的地位变化
        一、何谓“正变”
        二、稼轩词在“正变”之说中的地位变化
        三、稼轩词在“正变”之争中呈现出的接受特点
    第四节 专题之三:从“苏辛对比”看稼轩词的主体特征
        一、苏辛并称之缘起
        二、苏辛各异之比较
        三、苏辛对比中稼轩词的主体性特征
结语
附表
    附表 1:稼轩词别集存词对照表
    附表 2:历代名家词选选录稼轩词排行榜
    附表 3:历代词人唱和稼轩词排行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亡宋北解流人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 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 论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 研究的回顾
        二、 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南谣:亡宋北解流人群体概论
    第一节 《江南谣》与南宋王朝的灭亡
        一、 《江南谣》文本解读
        二、 《江南谣》的主角伯颜
    第二节 祈请使群体
        一、 祈请使
        二、 随行人员
    第三节 宫室群体
        一、 三宫
        二、 宗室
        三、 国戚
        四、 官员
        五、 三学生
    第四节 崖山群体
        一、 文丞相府
        二、 崖山行朝
    第五节 拒聘群体
        一、 谢枋得
        二、 宗必经
    结语
第二章 二嫔妃:皇宫女眷的悲吟与绝唱
    第一节 《满江红》:王昭仪的千古悲吟
        一、 王昭仪的生平行实
        二、 《满江红》词的创作与解读
        三、 《满江红》在宋人中的传播
        四、 后世对《满江红》词的接受
        结语
    第二节 《袖中遗诗》:朱美人的贞烈绝唱
        一、 朱美人《袖中遗诗》本事
        二、 朱美人《袖中遗诗》解读
        三、 对朱美人等殉节本事的接受
        四、 后世对朱美人《袖中遗诗》的接受
        结语
第三章 家铉翁:临危受命者的故国情怀
    第一节 家铉翁的家族世系
        一、 家铉翁先祖及世系考
        二、 家铉翁父、弟及族人考
    第二节 家铉翁的生平行实
        一、 临危受命,奉使祈请
        二、 羁縻河间,流离困悴
        三、 浩然南归,遗民咏赞
    第三节 家铉翁的故国之情
        一、 蜀乡风物,萦绕心间
        二、 只余归梦,万事心灰
        三、 仗节瀛海,俯仰无愧
    结语
第四章 家铉翁: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
    第一节 元代婺州作家群对家铉翁的接受
        一、 北解流人张观光与家铉翁的交往
        二、 张枢对家铉翁事迹的传播
        三、 柳贯、杜本对家铉翁的接受
        四、 吴师道对家铉翁的接受
    第二节 明代对家铉翁的接受
        一、 《归田诗话》及其读者群对家铉翁的传播和接受
        二、 何乔新:不负所学,不事二君
        三、 “大礼议”事件中的谏臣对家铉翁的接受
    第三节 清代对家铉翁的接受
        一、 明遗民对家铉翁的接受
        二、 蔡世远:正义明快,文相心赏
    结语
第五章 汪元量:黄冠氅服者的亡国之痛
    第一节 汪元量的生平行实
        一、 宋亡之前:以词入宫,以琴事主
        二、 宋亡之际:随从恭帝,三月北行
        三、 宋亡之后:北侍三宫,南归故国
    第二节 忧国之愤:宋亡前的文学取向
        一、 襄樊失陷,痛惜悲愤
        二、 贾相出师,无望之寄
    第三节 亡国之痛:宋亡时的文学取向
        一、 宋室投降,悲辱之至
        二、 元兵入杭,悲愤泪零
        三、 三宫北迁,惆怅惘然
    第四节 故国之情:宋亡后的文学取向
        一、 故国故君,斯须不忘
        二、 伴慰三宫,知命守义
        三、 慰勉文山,尽忠守节
        四、 南归故国,难言凄凉
第六章 汪元量: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
    第一节 宋遗民对汪元量的接受
        一、 遗民之悲,亡国之恨
        二、 奉使出疆,宋亡诗史
        三、 忠贞义尽,卓荦不群
        四、 倾奏琴音,幽忧沉痛
    第二节 元代对汪元量的接受
        一、 一梦卅年,归隐湖山
        二、 亡国流落,沧海桑田
        三、 元代笔记对汪元量的接受
    第三节 明代对汪元量的接受
        一、 陈谟对汪元量画的接受
        二、 明代笔记对汪元量的接受
        三、 钱谦益对汪元量集的接受
    第四节 清代对汪元量的接受
        一、 李立本对汪元量画的接受
        二、 清人对汪元量事迹的考证
    结语
第七章 谢枋得:最后殉葬者的人生挽歌
    第一节 谢枋得的生平行实
        一、 殿试被抑,壮志未酬
        二、 毁家纾难,起兵勤王
        三、 拒元征聘,大都殉国
    第二节 谢枋得北解作品析论
        一、 谢枋得北解的时代背景
        二、 谢枋得北解作品及思想内涵
    第三节 谢枋得拒聘殉节在当时的影响
        一、 送别:对叠山慷慨赴死的激励
        二、 祭悼:对叠山坚守大节的颂扬
第八章 谢枋得:元明清的接受与传播
    第一节 元代对谢枋得的接受
        一、 谢枋得碑传的撰写
        二、 对谢枋得策问的接受
        三、 对谢枋得拒聘殉节的接受
        四、 对谢枋得文集的接受
    第二节 明代对谢枋得的接受
        一、 对谢枋得策问的接受
        二、 对《却聘书》的接受
        三、 对谢枋得文集的接受
    第三节 清代对谢枋得的接受
        一、 对谢枋得策问的接受
        二、 对谢枋得文集的接受
    结语
附录
    附录 1:亡宋北解流人年表
    附录 2:家铉翁《则堂集》漏佚、隐佚、误收诗文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人对宋季遗民咏物词的批评接受
二、清人对宋季遗民节序词的阐释
三、清人对宋季遗民词风格流派的划分
四、清人对宋季遗民词艺术优劣的评判
五、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引起的思考

(7)夏承焘词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及其价值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夏承焘的生平着述概说
    第一节 生平简历与治学分期
        一、生平简历
        二、治学分期
    第二节 着述概况
        一、已出版的着述
        二、尚未出版的着述
第二章 词人年谱之学研究
    第一节 词人年谱概要和夏承焘作词人年谱的准备
        一、年谱及词人年谱述要
        二、学术积累与准备
    第二节 《唐宋词人年谱》的概貌
        一、研究的内容
        二、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年谱》的学术研究方法与体例特征
        一、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二、体例特征
    第四节 《年谱》的特点与水准
        一、十谱的特点
        二、十谱水准高下之评议
第三章 词集编年、笺校之学研究
    第一节 编年、笺、校概述
        一、古籍编年、笺、校述略
        二、词籍编年、笺、校浅说
    第二节 夏承焘词集编年、笺校表现形式分析
        一、二着之近同
        二、二着之差异
    第三节 编年、笺校的内容研究
        一、词编年
        二、词笺校
    第四节 编年笺校的学术特点
        一、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一部“小百科全书”
        三、一部文献学研究专着
第四章 词学批评之学研究
    第一节 《瞿髯论词绝句》研究
        一、一部简明的词史
        二、词学价值取向与主张
        三、词人批评
        四、论词绝句的修订及夏承焘词学观的嬗变
    第二节 词学论文及词籍序文研究
        一、词人研究
        二、词流派研究
        三、词论批评
        四、词体研究
    第三节 词学批评的方法
        一、社会批评方法
        二、探源溯流方法
    第四节 夏承焘词学批评之评议
        一、宏通的词学观
        二、词学批评的局限
第五章 学词日记研究
    第一节 治学做人的“心路历程”
        一、思想心态
        二、治学精神
    第二节 词学理论价值
        一、词学批评
        二、着述构想
    第三节 词学文献价值
        一、书札
        二、午社(词社)活动
        三、晚清四大词家遗事
第六章 夏承焘词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崇高的地位
        一、作为学人在词学史上的地位
        二、着述成果在词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深远的影响
        一、着述成果的影响
        二、学人品行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夏承焘的着述
    (二) 词学研究文献

(8)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思路、范围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地域视野中宋元之际词坛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概说
    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地域视野与本文地域标准的界定
    第二节 宋元之际词人的地域分布与词坛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南北对峙到融合:宋元之际词坛格局演变概说
        1.3.1 前期南北对峙与交流
        1.3.2 后期南北融合趋向与易代词坛格局的消解
第二章 以大都为中心的河朔词人群
    第一节 河朔地域文化环境与词人群体聚合
    第二节 宋元之际河朔词人群体构成与相互关系
        2.2.1 前期(1264-1286前后):真定、东平路及忽必烈藩府词人与群体的形成
        2.2.2 后期(1286前后-1314):以大都为中心活动的台阁词人群
    第三节 宋元之际河朔词人群体心态与群体特征
        2.3.1 经世与行道:从南北士风之不同看河朔词人群体聚合原因及其心态
        2.3.2 松散性与包容性:从河朔词人词作看其群体特征
第三章 以杭越为中心的两浙词人群
    第一节 宋元之际两浙地域文化环境概说
    第二节 宋元之际两浙词人群体构成与相互关系
        3.2.1 以杭州为中心的亚群体
        3.2.2 以绍兴为中心的亚群体
    第三节 宋元之际两浙词人群体活动与群体特征
        3.3.1 群体的活动
        3.3.2 群体的特征
    第四节 宋元之际两浙词人词作例说
        3.4.1 但将赋物寄深衷——独具特色的咏物词
        3.4.2 春残秋寂惹恨长——残蝉尾声的时令词
第四章 以庐陵为中心的江西词人群
    第一节 江西地域文化环境与词人群体之关系概说
    第二节 从群体构成与相互关系看江西词人群体特征
        4.2.1 庐陵为中心的群体交游网络
        4.2.2 易代出处选择的复杂性与江西词人群体发展关系辨析
    第三节 宋元之际江西词人群体词作管窥 #186——兼及与河朔及两浙词风之比较
        4.3.1 与河朔地域互为参照的对稼轩词风的接受与新变
        4.3.2 继踵周、姜而别于两浙
第五章 开放与封闭——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再认识
    一、封闭与开放:宋元之际词坛格局特征述略
    二、宋元之际雅俗之辨与词曲互动
    三、世变与词风正变及词史观念的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宋元之际词人年表初编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词人接受的研究
二、对词作、词集接受的研究
三、对词体、词统与词学群体接受的研究
四、对词人词作对前代作家与非词体作品接受的研究
五、对词作为文学之体接受的研究

四、刘须溪对辛稼轩的接受(论文参考文献)

  • [1]《须溪词》意象研究[D]. 张丹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2]辛弃疾赠别词及其交游述略[D]. 赵中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宋代拟效词研究[D]. 王旭.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6)
  • [4]稼轩词历代传播与接受专题研究[D]. 雷雯. 苏州大学, 2015(02)
  • [5]亡宋北解流人诗文研究[D]. 闫雪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接受及其词学意义[J]. 祝东. 孝感学院学报, 2012(04)
  • [7]夏承焘词学研究[D]. 胡永启. 河南大学, 2011(01)
  • [8]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 曹利云. 南开大学, 2010(07)
  • [9]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词学接受研究述要[J]. 胡建次. 前沿, 2009(12)
  • [10]论须溪词[J]. 李璞. 词学, 2009(01)

标签:;  ;  ;  ;  ;  

刘旭熙接受辛家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