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1](2021)在《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时空分布观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量的太阳紫外线能造成人体皮肤红斑现象,严重者甚至可引起皮肤癌症。能引起人体皮肤红斑现象的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太阳红斑紫外线,它是太阳紫外线与太阳红斑作用谱进行耦合而得到的物理量。本文利用国际通用的太阳紫外探测仪和太阳紫外光谱仪,对西藏林芝、拉萨、日喀则、定日的太阳紫外线进行了长达12年的实地观测,以及对林芝、拉萨、日喀则、阿里进行了实地太阳紫外光谱观测。利用这些实测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西藏4个地区(林芝、拉萨、日喀则、定日)的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变化规律,总结出西藏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时空分布特征。这是世界首次对西藏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进行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观测研究。文章首先对西藏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进行了每日变化、每年变化、晴天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概括为:西藏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剂量率随当日时间的变化呈抛物线状,在当地正午附近达到最高值。曲线高度又随当年月份而变化,基本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在绝对无云晴天时,抛物线变化均匀、光滑,一旦探测仪上空出现云层,曲线就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因此,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图像的光滑程度可作为判定当日天气的直接依据。在晴天条件下,四个地区的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每日总剂量平均值是:林芝2184J/m2,拉萨2943J/m2,日喀则3852J/m2,定日3949J/m2。由此确定了在西藏四个地区中,定日的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强度为最大,第二是日喀则,第三是拉萨,最后是林芝。此外,本文对拉萨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进行了当日地面太阳光谱和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的分析,发现在史上最高气温的2019年6月24日,确实存在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强度、以及地面太阳光谱强度的增加。由于两日天气状况不一样(多云和晴天),具体的增加率未能明确。其次,文中通过对西藏四个地区每日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总剂量的分析,为研究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的时空变化提供了全局视角,体现了当地太阳红斑紫外线的整体情况。结果显示,林芝和定日的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总剂量变化趋势最为稳定,几乎无极大值出现,说明林芝和定日是西藏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最稳定的地区。而拉萨在2008-2014年间都有极大值出现。日喀则的图像扰乱最为明显,是最不稳定的地区。在整个观测期内,林芝的太阳红斑紫外线总剂量自2014年后有轻微下降(相比2009-2012年)。证明近年来,林芝地区的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强度有所下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发宜居。4个地区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每日总剂量平均区间为:林芝1000-5000J/m2,拉萨1000-8000J/m2,日喀则1000-9000J/m2,定日2000-10000J/m2。在观测期内四个地区每日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总剂量最大值为:林芝7185J/m2,拉萨14260J/m2,日喀则17050J/m2,定日达11190J/m2。太阳红斑紫外线强度代表了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程度,最大剂量率则反映出最大伤害程度。所以文章研究各地每日太阳红斑紫外线的最大剂量率,为我们的皮肤防护、避免太阳紫外线造成最大伤害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各地每日最大太阳红斑紫外线剂量率的变化趋势依然随季节的变化呈明显的抛物线状,大约每年6、7月份达到最大值,同年1月和12月达到最低值。林芝的最大剂量率自2014年后有所下降(相比2009-2012年)。拉萨地区在2008-2020年间每日最大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剂量率较为稳定,除了2013年和2014年出现了些许极大值,这两年对于人体皮肤来说是最危险的年份。四个地区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每日最大剂量率平均区间为以下:林芝100-350m W/m2,拉萨100-400m W/m2,日喀则100-400m W/m2,定日100-500m W/m2。在观测期内林芝每日太阳红斑紫外线每日最大剂量率最大值为456.5m W/m2,拉萨达687.5m W/m2,日喀则达962m W/m2,定日达1218m W/m2。紫外线指数是反应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伤害程度最直接、更被广泛理解的一种方式,所以文章分析出了4个地区最大紫外线指数平均区间:林芝4-14,拉萨5-18,日喀则5-18,定日6-21。结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紫外线指数11以上属于超强指数,我们可以得出西藏确实属于紫外线超强地区,建议在一般天气下都应做好皮肤防护工作。最后,文章对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云层和臭氧浓度。在云层对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的影响方面,通过对拉萨2016年1月8日和9日、2018年4月3日和4日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的研究,确定了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与云层变化之间的灵敏相关性,具体为云层对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存在衰弱和增强两种效应。经过计算衰减率可达90%,增强率可达15%。所以在多云天气时,也许地面太阳红斑紫外线会更强,对人体皮肤的威胁性更大。通过分析拉萨臭氧浓度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臭氧浓度在春季最高。
王世龙[2](2020)在《陶瓷共晶封装LED结构形式对光电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已在通用照明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已经成为LED照明产业最大的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年产值近万亿元。然而,部分高端器件目前仍然存在依赖进口的问题,其中高功率密度陶瓷共晶封装LED就是依赖进口的主要品类之一,原因在于其牵涉到诸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因此,国内产业和学术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奠定科技基础。本文研究了共晶芯片数及芯片位置对陶瓷共晶封装LED发光性能的影响、共晶铜层厚度对光电性能影响以及分析了i型与A型、铜金属基板与陶瓷基板对LED光电参数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探究陶瓷封装LED的芯片数、芯片位置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在8芯氮化铝陶瓷基板上分别共晶了8颗和4颗45×45 mil的倒装蓝光芯片,在6芯氮化铝陶瓷基板上分别共晶了6颗和3颗同规格芯片,分别制备了蓝光和白光器件。比较了蓝光光功率、白光光通量和白光色温随正向电流的变化,结果表明:同规格陶瓷基板共晶芯片数减少一半后,其蓝光光功率和白光光通量明显提高,其蓝光器件和白光器件的光饱和特性均得到显着改善,白光色温随电流的变化程度也大幅度降低,其中热电分离金属层与芯片共晶位置匹配度较好的8芯陶瓷样品改善更为明显。比较了蓝光光功率、白光光通量、色温的热平衡过程,结果表明:当芯片数量减少一半后,蓝光功率、白光通量和色温均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并保持不变,热平衡后,白光器件光通量下降程度大于蓝光光强下降幅度,每种白光样品均会色温升高,8芯和6芯样品改变幅度大于4芯和3芯样品。同时也发现:倒装蓝光芯片侧边围白胶后,会损失一定光功率。(2)对不同厚度共晶铜层的倒装蓝光陶瓷封装LED进行实验,通过以自变量为电流、不同的共晶铜层厚度展开实验,对样品的部分光学特性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电流、不同共晶铜层的变化引起的光学性能参数的改变。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倒装蓝光陶瓷封装LED峰值波长在空间分布中是各向同性的。共晶铜层为40μm厚度时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40μm和50μm厚的共晶铜层所对应的半波宽值比较小,其颜色清晰度更高。40μm对应的光通量和光电转换效率最大。(3)分析了i型与A型两种EMC封装结构形式与热电分离陶瓷封装形式LED的光电性能。因i型灯珠其背面散热铜pad相比A型灯珠的面积小,使得其在大电流下因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出而造成热堵从而降低电光转换效率。陶瓷封装LED尽管实现了热电分离,然而其散热性能比芯片直接共晶在铜基板上的LED热堵要严重。因此高功率密度封装LED应该根据不同的芯片结构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本研究可为高功率密度LED陶瓷共晶封装技术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撑。
梁高鹏[3](2020)在《基于脉冲驱动的LED健康照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照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照明对人的视觉特性包括视觉辨别力和视觉舒适性等,及非视觉特性包括生理和心理等都有较大的影响。LED开关时间短及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得LED的实际应用中常采用PWM的方式进行调光。LED工作于脉冲状态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频闪,超过特定频闪指数的光照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但其在对人眼的感知亮度上却有提升效果。脉冲驱动的LED产生的光照对人体在视觉和非视觉上的影响存在一定矛盾的关系,因此研究驱动LED的PWM调光模式对人体的影响意义重大。通过实验分析多种脉冲参数驱动下的光照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平衡脉冲光对人体视觉和非视觉的影响,从而得到基于健康照明的优化条件。健康照明主要涉及频闪效应和光谱质量,二者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的进化史决定了人的眼睛和生活作息都习惯于太阳光。太阳光光谱在人眼可见的400 nm–760 nm的范围内都有较为平均的光谱功率分布,为人类所熟知的全光谱。单芯片LED灯的光谱质量低,基本根据不同的色温特性而呈现某一小段波长的光谱,对于其他波段的光谱功率分布则严重缺失。长时间在光谱质量低的LED灯照射下,人眼会产生干涩、疼痛等症状,甚至会诱导近视,同时人体血压、心率等生理也会发生不良变化。因此不同光谱组装模拟全光谱的方法应运而生,但光谱组装的多芯片集成所带来的重影也是不容忽略的。本文将研究LED工作在PWM脉冲状态下,对人眼视觉辨识力、视觉舒适性以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等的影响。获得优化的PWM调光模式,再作用于全光谱灯具,进一步研究全光谱照明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LED基本原理以及LED灯具的调光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技术参数以及调光模式的优缺点获得较优的调光模式,并用于产生脉冲光。2、调查了大量的文献,从人眼视觉系统、感光细胞作用效果到光谱光视效率函数逐一作详细介绍。分析了光照与人眼以及人体生理之间的关系。3、制定合理实验方案,设计了4种实验测量指标以及评价指标。通过函数发生器产生预设的24种不同参数的脉冲和一组直流对比组,用于驱动LED灯具。实验中测量并记录相应的心率、血压、视觉舒适性和视觉辨识力等数据。首次提出时间修正法和差值量方法,修正比例达23.6%。通过SPSS 22.0软件分析各实验组之间的显着性、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频率为300 Hz、700 Hz,占空比高于60%的参数下,光照对人体的影响较优,获得了优化的脉冲参数。4、基于前面第3点得到的脉冲参数,用于驱动经过光谱组装的全光谱灯具与普通光谱灯具。通过ORIGIN 9.0、MATLAB R2018b软件组合12种波长灯珠模拟太阳光谱,并通过重影测试验证模组的可行性。综合心率、血压、视觉舒适性以及视觉辨识力等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全光谱灯具比普通光谱灯具更具健康照明性质。研究结果为人类健康照明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陈聪[4](2020)在《高性能白光LED的芯片级封装设计与制备》文中指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半导体发光器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因其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近年来LED的芯片级封装(Chip-scale package,CSP)脱颖而出,其具备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了人们对LED小尺寸封装以及高稳定性的要求。荧光粉转换白光LED的发光效率仅有30%左右,有大部分的能量转化成热能使得结温增加,严重影响了其光电性能。如何降低LED的结温,提高其光电热性能,一直是人们不断研究的问题。为了实现高性能白光LED的芯片级封装设计与制备,本文就白光LED的光电热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仿真设计、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共同分析的方式,对研制的三种LED灯珠器件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封装结构、封装材料对白光LED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拟仿真的指导,提出并验证了能够有效提高白光LED散热性能的措施,其次还通过光学设计软件对LED灯珠器件实行二次配光设计,实现高照明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CSP-LED的设计与制备。结合热仿真软件Flo EFD,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倒装芯片的CSP-LED和传统表面贴式(SMD)塑料支架封装白光LED(EMC-LED)器件。利用仪器在不同的测试环境条件下,对两种LED灯珠样品的光电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LED结温变化对其光电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结温升高使得其发光光谱发生红移,白光光谱的黄蓝比例下降,色温升高;(2)相比于EMC-LED器件,CSP-LED器件具有较低的热阻,仅有3.31℃/W;(3)在不同的温度和电流条件下,CSP-LED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基于陶瓷基板的芯片级封装CP-LED的设计与制备。设计并制备了CP-LED灯珠器件,分别对其光电热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借助热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三种灯珠器件的测试和模拟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对具有良好可靠性的芯片级封装的CSP-LED提出了改善方案,并得到验证。结果表明:(1)陶瓷基板的添加能够有效地降低CSP-LED的结温、提高其光电性能;(2)连接层的导热面积和互连表面材料是影响CSP-LED整体结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改善CSP-LED的散热性能。3、一种超远程LED手电筒光学设计。针对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大功率白光LED,通过Trace Pro光学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光学设计,结合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超远照射的一体化光学系统,不仅提高了中心聚光作用,实现准直照射,而且有助于减少光损耗,实现超远程照射。
张轩[5](2020)在《可见光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高压输电线、飞机、高铁等强电磁干扰的特殊场景下,传统无线通信会受到极大限制,而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因特殊的传输方式,使其可在强干扰场景下代替传统的无线通信。目前可见光通信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现有成果多数只适用于实验室理想环境,实用推广性较差。针对目前可见光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本课题实现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宽带可见光通信系统,此系统能够与广泛民用照明相结合,使灯光在照明的同时能够传输数据信息,实现照明与通信的完美融合。本文简述了光传输的相关基本概念,从光学器件的特点出发,分析传统光通信链路中制约其传输带宽与传输距离的因素,并贴合实用场景,在确保实时通信的同时研究设计了能够提升链路传输带宽与传输距离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可应用于广泛场合。课题首先设计了一套低成本最简系统,充分利用OOK调制优势实现简单实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在室外50米距离传输数据速率可达7Mbps,能够应用于多种实际场合。此系统在发送端使用LED灯作为光源,菲涅尔透镜对光汇聚成束;在接收端去除环境光影响,对信道均衡处理,完成波形恢复重建。继而以此系统为基础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预加重的可见光通信设计链路。此链路主要改进LED的驱动方式以及接收电路对信号的处理,相较于OOK调制可将通信带宽提升十倍以上。链路在发送端同样使用LED灯作为光源,并提出发送端预加重的方式补偿LED灯带宽、在接收端应用后均衡技术补偿光电二极管带宽,使通信链路的带宽大幅拓展,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本课题设计实测表明:基于OOK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在室外正午阳光环境或夜色下均可在50米传输距离达到7Mbps零误码实时稳定传输,在70米传输距离达到1Mbps零误码实时稳定传输。经改进后的基于预加重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可将实时通信带宽提升至130Mbps。本课题所设计的通信系统可在诸多特定环境下进行正常通信,应用场景广泛,系统具有很高的定向性和安全性;同时兼备成本低廉、性能优越、使用价值高的特点。
王少荧[6](2020)在《高显色性暖白光LED用新型Ce3+/Tb3+掺杂高效绿色荧光粉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荧光粉转换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具有体型紧凑、能量损耗小、发光效率高和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特性,能够取代传统的一些光源而成为新一代固态照明的光源。而且,利用在近紫外芯片表面涂抹三基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可有效实现低色温、高显色性的白光LED。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符合制造白光LED要求的近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本论文主要以铝酸盐和硼酸盐为基质,使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能够被近紫外光激发的Ce3+单独激活和Ce3+/Tb3+共同激活的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制备过程、晶体结构、形貌、发光性质、能量传递、热稳定性等相关内容。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一系列Ce3+激活Ca2Sr Al2O6(CSA)绿色荧光粉。在375 nm近紫外光激发下,CSA:Ce3+荧光粉在545 nm波长处展现出强的宽带绿光发射。最佳样品CSA:0.01Ce3+的CIE色坐标计算为(0.3553,0.5541)以及内量子效率测量为31%。此外,CSA:0.01Ce3+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423 K时的发射强度仍保留了初始值的71.3%。最后,将365 nm近紫外发光LED芯片与CSA:0.01Ce3+绿色荧光粉,商用蓝色和红色粉结合,成功地获得了具有高显色指数(CRI=92)的暖白光LED。(2)制得了一系列蓝光到绿光可调的Ce3+/Tb3+共掺杂Ca3Lu(Al O)3(BO3)4(CLAB)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包含360-450 nm范围内的宽发射带和四个尖锐的发射峰,分别归于Ce3+的4f→5d能级跃迁和Tb3+的5D4→7FJ(J=6-3)能级跃迁。由于Ce3+到Tb3+的能量传递作用,随着CLAB:0.02Ce3+,x Tb3+中Tb3+掺杂浓度的增加,543 nm波长处属于Tb3+的特征绿光发射逐渐占主导,能量传递效率高达96%。此外,该类荧光粉的内量子效率(IQE)最大可达到69.3%。(3)合成了新型Ce3+/Tb3+共掺杂Ca2Gd Zr2Al3O12(CGZA)荧光粉。样品在370-470 nm的紫外光波长区域展现出较宽的激发光谱。在408 nm激发下,CGZA:0.02Ce3+,x Tb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可逐渐明显观察到Tb3+的5D4→7FJ(J=6-0)的特征绿光发射,但Ce3+对应的发射带的强度逐渐变弱,这是受Ce3+→Tb3+能量传递的影响。Ce3+→Tb3+间的能量传递机制确定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并且此类绿色荧光粉的IQE最高达到54%。最后,将400 nm近紫外LED芯片与三基色荧光粉结合(CGZA:0.02Ce3+,0.8Tb3+作为绿光成分),成功地制备了高显色性(CRI=91.2)暖白光LED灯。(4)制备了一种新型Ce3+/Tb3+离子共激活的Ca2YHf2Al3O12(CYHA)窄带绿光发射荧光粉。在408 nm激发下,CHYA:Ce3+,Tb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以543 nm波长处的Tb3+的特征绿光发射为主导,Ce3+→Tb3+能量传递效率高达93.2%,能量传递机理是四极-四极相互作用。CYHA:Ce3+,Tb3+绿色荧光粉的IQE远高于Tb3+单掺CYHA:0.6Tb3+荧光粉。在相同条件下,CYHA:0.03Ce3+,0.6Tb3+荧光粉的发光明显强于商业绿色(Ba,Sr)2Si O4:Eu2+荧光粉。最后,与商用(Ba,Sr)2Si O4:Eu2+绿色荧光粉相比,CYHA:0.03Ce3+,0.6Tb3+荧光粉作为绿光成分能够明显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CRI=92.3)。
叶成俊[7](2020)在《基于蓝牙通信的影视LED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影视LED灯的大量需求,开发一款具备多种灯光模式功能和无线通信的影视LED灯数字控制器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论文首先介绍了影视LED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影视灯光和影视行业以及影视灯光源的发展进行描述;介绍了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LED灯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影视LED灯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基于影视LED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硬件需求,对影视LED灯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并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从目前影视LED灯对微处理器的要求考虑,确立了以32位的芯片作为微处理器芯片;从目前市场占有率和开发成本考虑,选择Android作为上位机的系统开发平台;从光的均匀性考虑选择恒流驱动方案;从低功耗和传输稳定以及成本考虑,选择蓝牙4.2无线通信方案。紧接着针对影视LED灯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LED驱动模块电路、微处理器模块电路、蓝牙模块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再然后介绍了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与开发,包括Android端界面的设计,微处理器软件程序的设计和通信协议的设计。最后对影视LED灯系统进行测试和结果分析,包括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和整体显示效果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能够全部实现预期功能。显示屏能够正确显示影视LED灯的功能和参数,Android端应用程序和影视LED灯能够正常的连接、通信,实现对影视LED灯的控制,进行色温模式调节、色彩模式调节和特效模式调节等。同时通过控制面板的按键和EC11开关编码器也可以实现功能之间的转换和参数调节。影视LED灯实现2800K到10000K色温全面可调、0到360°色彩全彩显示和预设多种滤镜和灯光特效等功能。论文设计的影视LED灯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久磊[8](2020)在《面向大功率LED的铝合金微弧氧化基板制备及其散热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公众绿色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国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LED新兴制造产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LED产品朝着高强度、高亮度、高功率的发展趋势下,LED器件内部会产生更多的废热,导致LED芯片结温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 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因此散热问题便成为约束大功率LED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处理大功率LED散热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开发高导热、高绝缘、低成本的散热基板。基于此,本课题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大功率LED散热基板,并研究其散热特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大功率LED进行散热分析,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铝基LED散热基板,并通过COMSOL软件对微弧氧化膜层的散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微弧氧化基板的散热特性受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显着,且随着膜层厚度减小而增加;此外,在相同仿真条件下,微弧氧化基板对应的LED结温较普通铝基板降低了 10℃,体现了微弧氧化基板的散热优势。然后,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制备了微弧氧化散热基板,并通过实验与环氧树脂覆铜板(FR4)、铝基覆铜板(MCPCB)进行散热特性对比分析,实验发现微弧氧化基板较之环氧树脂覆铜板(FR4)和铝基覆铜板(MCPCB)具有更好的导热能力,且这种导热性能随着热源功率的增加优势更加明显;此外,研究影响微弧氧化基板散热和绝缘的关键因素时,发现膜层厚度20μm的微弧氧化基板热阻为3.29℃/W,相对于膜层厚度40μm的微弧氧化基板热阻低了 2.08℃/W,击穿电压低约了 110V,实验表明微弧氧化基板热阻和绝缘均会随着膜层厚度减小而减小,且基板散热和绝缘之间会存在一种矛盾关系。接着,针对降低膜层厚度影响基板绝缘问题,研究了环氧树脂溶液、纳米陶瓷粉、纳米陶瓷粉分散液封孔增强绝缘的工艺方案,并分析了封孔对膜层绝缘和散热特性的影响,发现采用陶瓷粉分散液封孔方式得到的膜层击穿电压相比封孔前475.4V提高了 62.2%;对绝缘强化后膜层进行散热性能分析,发现采用陶瓷粉分散液封孔得到的基板热阻降低了 28%。实验表明,采用纳米陶瓷分散液封孔方案对膜层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最后,为验证微弧氧化基板在大功率LED中的散热表现,将1W、3W、5W LED灯珠分别封装在未封孔的微弧氧化基板、经纳米陶瓷粉分散液封孔的微弧氧化基板和市面广泛使用的普通铝基板上,并通过正向电压法研究其对LED结温和热阻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功率为1W、3W和5W时,经陶瓷粉分散液封孔的微弧氧化基板相比市购铝基板和未封孔微弧氧化基板对应的LED结温分别降低了 8.5℃和3.3℃;15.9℃和6.7℃;29.0℃和12.0℃,LED和基板综合热阻分别降低了 3.1℃/W和1.1℃/W;4.9℃/W和2.1℃/W;6.4℃/W和2.6℃/W,实验表明经纳米陶瓷粉封孔后的微弧氧化基板在大功率LED封装中更具有散热优势,且这种优势会随着LED功率的升高,更加明显。
唐作彬[9](2020)在《几种典型氧化物基宽带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亮度蓝光InGaN LEDs的出现,白光LEDs由于节能、环保、轻便等众多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作为一种新型固态照明光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各种性能优异的荧光粉随LED芯片技术的成熟被不断地研究开发利用。本论文针对多数三价稀土离子激活的发光材料因f-f跃迁所产生的特征尖峰线状发射、发光效率不高和光谱吸收范围窄等关键问题,选择了基于d-f跃迁的Eu2+和s-p跃迁的Bi3+作为激活离子,探索了几种使人眼舒适的具有宽带发射特性的氧化物发光材料,研究了基质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锆硅酸盐发光材料K2ZrSi2O7:Eu2+。通过XRD Rietveld结构精修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数据确定了K2ZrSi2O7:Eu2+的晶体结构。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K2ZrSi2O7:Eu2+发射出明亮的蓝光,其光谱主峰为462 nm,半高宽为70 nm。该发光材料在低压电子束的持续轰击下具有出色的抗老化性和良好的色彩稳定性。用Hf4+逐渐取代体系中的Zr4+可形成固溶体发光材料K2Zr/HfSi2O7:Eu2+。结果表明,发光材料K2Zr/HfSi2O7:Eu2+的热稳定性能随Hf4+取代量的增加会明显改善。2.受上述固溶体发光材料的启发,合成了一种钾钙板锆石结构的双钾铪三硅酸盐发光材料K2HfSi3O9:Eu2+。通过XRD数据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别确定了该体系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可说明K2HfSi3O9:Eu2+中存在两种Eu2+发光中心。基于晶体格位工程法,将基质中的Hf4+用Sc3+替换可有效改善Eu2+在蓝光光谱区域的吸收,同时还可调控发射光谱的位置与形态,并极大地改善样品发光热猝灭性能。随着Sc3+离子取代量的增加,该体系发射光谱可从462 nm移动到507 nm。在环境温度高达200 ℃时,样品的发射损耗几乎为零,优于BAM:Eu2+和Sr3SiO5:Eu2+等商用荧光粉。热释光光谱和变温衰减曲线说明体系中的缺陷能级对优秀的发光热猝灭性能有贡献。3.选取Bi3+作为激活剂,在高温箱式炉中制备了一种黄光发光材料BaZrSi3O9:Bi3+,并详细研究了其物相、发光及衰减特性。在(近)紫外激发下,BaZrSi3O9:Bi3+发射出光谱半高宽为125 nm,主峰位于560 nm的黄光,其衰减时间约0.9微妙。BaZrSi3O9:Bi3+在150℃下的发射强度是室温下的76%。该体系发光光谱的宽度和热猝灭性能均与商用YAG:Ce3+相当,由于主峰波长更长,其发射光谱中红色组分较多。随温度的升高,BaZrSi3O9:Bi3+发射光谱蓝移涉及到热激活声子辅助隧穿。4.选取硼酸盐材料Ba3ScB3O9为基质,以Eu2+为激活离子,在一定压力的高纯度氮气气氛下,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种超宽带近红外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其发光特性。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和光谱表征等手段,探讨了Eu2+在晶格中的占位情况。Ba3ScB3O9:Eu2+可高效响应紫外-蓝光激发而产生可见-近红外光,光谱覆盖510-1100 nm范围,主峰是735 nm,半峰宽为205 nm。通过结合电子云效应和晶体场理论解释了光谱的位置,带宽和斯托克斯位移。用Sr2+部分取代体系中Ba2+可实现发射光谱蓝移。通过在450 nm蓝光LED芯片上涂覆该发光材料,可获得VIS-NIR pc-LED器件。
王雨[10](2020)在《白光LED用双钙钛矿型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商用红色荧光粉中存在的热稳定性差,色纯度不高等问题,尝试研究一种新型有效的红色荧光粉。具体内容如下:1.Tb3+,Eu3+离子共掺杂的NaLaMgWO6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Tb3+和Eu3+共掺杂的NaLaMgWO6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荧光光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颗粒形貌,光致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XRD研究结果表明NaLaMgWO6:Tb3+,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为单一的双钙钛矿结构,属于C2/m空间群。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Tb3+和Eu3+离子可以有效替代La3+形成替位式掺杂,且对NaLaMgWO6的物相影响较小。发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Tb3+和Eu3+共掺的NaLaMgWO6荧光粉中存在Tb3+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随着Eu3+与Tb3+离子的比例变化,NaLaMgWO6:Tb3+,Eu3+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以从绿光变为红光,其对应的CIE色坐标从(0.293,0.586)变化至(0.648,0.351)。此外,通过荧光寿命测试证实NaLaMgWO6:Tb3+,Eu3+荧光粉中,从Tb3+到Eu3+的能量转移过程是通过偶极-四极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最后对NaLaMgWO6:Tb3+,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LaMgWO6:Tb3+,Eu3+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激活能ΔE值为0.302 eV。2.Zn2+离子掺杂对NaLaMgWO6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出NaLaMg1-xZnxWO6:Eu3+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Zn2+离子掺杂浓度小于0.3时,可得单相双钙钛矿结构的NaLaMg1-xZnxWO6:Eu3+荧光粉。在单一相的条件下,Zn2+离子的掺杂能有效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热稳定性。Zn2+最佳掺杂浓度为0.3,且在此掺杂浓度下,NaLaMg0.7Zn0.3WO6:Eu3+荧光粉的热激活能由0.333e V变0.303e V,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最后,研究了Eu3+的掺杂浓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Eu3+离子的掺杂浓度的变化,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5,其对应的CIE色坐标为(x=0.6228,y=0.3710)3.(Na,K)(La,Gd)MgWO6: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的合成Na La0.9-xGdxMgWO6:0.1Eu3+系列红色荧光粉。XRD研究表明在Gd3+离子的掺杂浓度小于0.6时,能够得到单一相的Na La0.9-xGdxMgWO6:0.1Eu3+红色荧光粉的双钙钛矿结构。在395nm近紫外光激发下,Na La0.9-xGdxMgWO6:0.1Eu3+荧光粉发射以617nm为主的红光。此外,荧光粉的温度特性曲线表明,Gd3+的掺入能有效提高荧光粉的热稳定性,其热激活能为0.284e V。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的制备出KLa1-xMgWO6:x Eu3+荧光粉。XRD结果表明KLa MgWO6荧光粉也具有单斜双钙钛矿结构。PL光谱测试表明,在近紫外光和蓝光激发下,荧光粉将发射617nm为主的红光,其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4。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KLa1-xMgWO6:x Eu3+荧光粉中Eu3+的跃迁特性,采用J-O理论对此荧光粉中Eu3+离子的辐射跃迁速率和荧光分支比(β)等辐射跃迁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Eu3+的5D0→7F2跃迁所对应荧光分支比β均大于其它跃迁的荧光分支比,这可以表明Eu3+离子在双钙钛矿基质中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点位置。
二、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时空分布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太阳红斑紫外线 |
1.1 太阳红斑紫外线 |
1.2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与意义 |
第二章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 |
2.1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网站 |
2.2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仪器 |
2.3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理论 |
第三章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数据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1.1 太阳红斑紫外线数据 |
3.1.2 太阳光谱数据 |
3.1.3 西藏太阳辐射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
3.2 太阳辐射存档数据 |
3.3 数据分析 |
3.3.1 太阳红斑紫外线数据 |
3.3.2 太阳光谱数据 |
第四章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结果 |
4.1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时间变化特征 |
4.1.1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日变化 |
4.1.2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年变化 |
4.1.3 西藏各地区之间的太阳红斑紫外线强度对比 |
4.1.4 西藏晴天太阳红斑紫外线 |
4.1.5 拉萨高温天气时的太阳红斑紫外线特征 |
4.2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空间变化特征 |
4.2.1 西藏每日太阳红斑紫外线总剂量 |
4.2.2 西藏每日最大太阳红斑紫外线剂量率 |
4.2.3 西藏每日最大紫外线指数 |
4.3 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影响因子 |
4.3.1 云层对太阳红斑紫外线的影响 |
4.3.2 臭氧对太阳红斑紫外线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本文所采用的部分数据示例 |
2、本文所使用的部分程序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已发论文 |
1.1 《西藏晴天太阳红斑紫外线观测研究》 |
1.2 《Measurements on SolarEnergyResources in theMt.Everest Region》 |
2、待发论文 |
2.1 《西藏北纬30°生态圈地面太阳光谱观测研究》 |
2.2 《照明灯光谱观测分析》 |
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3.1 主持的项目 |
3.2 参与的项目 |
4、获得的学术奖励 |
5、硕士期间参与的其他工作 |
致谢 |
(2)陶瓷共晶封装LED结构形式对光电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ED概述 |
1.2.1 蓝光LED |
1.2.2 钇铝石榴石YAG的结构特点 |
1.2.3 LED发光原理 |
1.2.4 白光LED的组合方式 |
1.2.5 白光LED的主要性能参数 |
1.3 陶瓷荧光材料 |
1.4 LED封装形式 |
1.4.1 LED封装种类 |
1.4.2 芯片级封装的由来与其用于LED的意义 |
1.4.3 LED封装陶瓷基板 |
1.4.4 陶瓷共晶封装LED的结构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共晶芯片数及芯片位置对陶瓷共晶封装LED发光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蓝光光功率随电流的变化 |
2.2.2 白光光通量随电流的变化 |
2.2.3 白光CCT色温随电流的变化 |
2.2.4 热平衡过程中光强的变化 |
2.2.5 热平衡过程中色温的变化 |
2.3 结论 |
第三章 共晶铜层厚度对陶瓷封装LED光电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本章的研究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共晶铜层厚度的封装LED的伏安特性曲线 |
3.3.2 变电流对不同共晶铜层厚度下峰值波长的影响 |
3.3.3 不同电流下样品的相对光谱图 |
3.3.4 变电流对不同共晶铜层厚度下半波宽的影响 |
3.3.5 变电流对不同共晶铜层厚度下光通量的影响 |
3.3.6 不同共晶铜层厚度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热电分离垂直结构LED光电特性的研究 |
4.1 热电分离基板的提出 |
4.2 实验探究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绝对光谱图 |
4.3.2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相对光谱图 |
4.3.3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主波长 |
4.3.4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光通量 |
4.3.5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光效 |
4.3.6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色温 |
4.3.7 不同电流下各样品的显色指数 |
4.4 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脉冲驱动的LED健康照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LED健康照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脉冲光视觉感知亮度的研究 |
1.2.2 脉冲光生理效应的研究 |
1.2.3 全光谱组合的研究 |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ED基本原理 |
2.1 LED发光原理 |
2.2 LED主要特性 |
2.2.1 LED的电学特性 |
2.2.2 LED的热学特性 |
2.2.3 LED的光学特性 |
2.3 LED器件主要技术参数 |
2.4 LED驱动方式 |
2.4.1 恒压驱动方式 |
2.4.2 恒流驱动方式 |
2.5 LED调光方式 |
2.5.1 分段调光 |
2.5.2 线性调光 |
2.5.3 模拟调光 |
2.5.4 可控硅调光 |
2.5.5 PWM调光 |
2.5.6 调光方式分析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照与人体健康 |
3.1 人眼视觉系统 |
3.1.1 人眼结构 |
3.1.2 感光细胞 |
3.2 人眼光视效应 |
3.3 视觉与非视觉健康 |
3.3.1 光照与人眼近视 |
3.3.2 光照与生理、心理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光对人体生理效应 |
4.1 实验平台搭建 |
4.1.1 实验空间 |
4.1.2 实验环境 |
4.1.3 实验参试者 |
4.1.4 实验参数设置 |
4.1.5 脉冲光频闪指数测量 |
4.2 生理效应指标 |
4.2.1 褪黑素 |
4.2.2 瞳孔尺寸 |
4.2.3 血压心率 |
4.2.4 脑电波 |
4.3 实验流程设计 |
4.4 实验评估方法 |
4.4.1 生理指标 |
4.4.2 视觉能效 |
4.4.3 视觉舒适度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脉冲光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
4.5.2 脉冲光对视觉舒适性的影响 |
4.5.3 脉冲光对视觉辨识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光谱照明对人体生理效应 |
5.1 全光谱组装 |
5.1.1 多波长LED灯珠光谱测量 |
5.1.2 全光谱拟合 |
5.1.3 重影测试 |
5.2 全光谱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平台搭建 |
5.2.2 实验流程设计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全光谱实验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
5.3.2 全光谱实验对视觉舒适性的影响 |
5.3.3 全光谱实验对视觉辨识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性能白光LED的芯片级封装设计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LED的发展历程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大功率白光LED发展的瓶颈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白光LED的理论基础 |
2.1 LED的基本特征 |
2.1.1 LED的发光原理 |
2.1.2 LED的散热问题及概述 |
2.2 光性能 |
2.3 热性能 |
2.3.1 LED传热的基本方法 |
2.3.2 LED的散热方式 |
2.3.3 LED的散热分析 |
2.4 仿真设计原理 |
2.4.1 热仿真设计 |
2.4.2 光学仿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SP-LED的设计与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所需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所需设备 |
3.3 样品的设计与制备 |
3.3.1 SMD封装EMC-LED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
3.3.2 芯片级封装CSP-LED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
3.4 CSP-LED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1 光电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2 热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CSP-LED热模拟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陶瓷基板CP-LED的设计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CP-LED样品的设计与制备 |
4.3 CP-LED的测试及三种LED的对比分析结果 |
4.3.1 光电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2 热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热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超远程LED手电筒光学设计 |
5.1 引言 |
5.2 超远程LED手电筒的设计结构 |
5.3 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原理 |
5.3.1 反光杯设计原理 |
5.3.2 组合透镜设计原理 |
5.4 低压报警模块设计原理 |
5.5 优化设计结果及优势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收获荣誉 |
致谢 |
(5)可见光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
1.3.1 基于OOK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 |
1.3.2 基于预加重的改进型可见光通信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理论基础 |
2.1 光电器件 |
2.1.1 LED器件 |
2.1.2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及选型 |
2.2 可见光通信相关原理 |
2.2.1 链路发送端 |
2.2.2 链路接收端 |
2.3 可见光传输信道简单模型 |
2.3.1 实测效果 |
2.3.2 理论建模描述 |
2.4 相关通信带宽提升理论分析 |
2.4.1 白色LED发光灯珠驱动响应速率分析 |
2.4.2 接收前端电路响应速率分析 |
2.4.3 LED驱动功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OK调制的可见光通信链路 |
3.1 系统设计 |
3.1.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2 链路发送端设计 |
3.1.3 光路设计 |
3.1.4 链路接收端设计 |
3.1.5 接收端光电转换理论噪声分析 |
3.2 硬件设计 |
3.2.1 发送端硬件实现 |
3.2.2 接收端硬件实现 |
3.2.3 光路菲涅尔透镜应用 |
3.2.4 外壳机器加工处理 |
3.3 系统控制设计实现 |
3.3.1 数控系统设计 |
3.3.2 软件协议设计 |
3.3.3 实现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预加重驱动的改进型宽带系统设计 |
4.1 预加重光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
4.1.1 实测分析 |
4.1.2 改进设计方案 |
4.2 预加重发送端设计与实现 |
4.2.1 FPGA数字输出信号的波形整形 |
4.2.2 预加重波形的产生 |
4.2.3 LED灯驱动 |
4.3 预加重接收端设计与实现 |
4.3.1 接收电路设计与实现 |
4.3.2 时钟与波形恢复 |
4.4 光路改进提升传输效果 |
4.4.1 增加窄带滤光镜提升响应速率 |
4.4.2 选择菲涅尔透镜改善光通量 |
4.4.3 改进效果 |
4.5 链路设计参数优化 |
4.5.1 进一步降低接收端电路本底噪声 |
4.5.2 调整加重比例改善系统传输特性 |
4.5.3 最佳LED直流偏置 |
4.5.4 优化后预加重效果测试 |
4.6 系统控制设计实现 |
4.6.1 数控系统设计 |
4.6.2 软件协议设计 |
4.6.3 实现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基于OOK调制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 |
5.1.1 速率恒定改变通信距离测试误码率 |
5.1.2 距离恒定测试不同速率的误码率 |
5.1.3 功能性测试 |
5.2 基于预加重改进型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 |
5.2.1 距离恒定测试不同速率的误码率 |
5.2.2 功能性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基于OOK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分析 |
5.3.2 改进型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分析 |
5.3.3 光通信链路改进效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显色性暖白光LED用新型Ce3+/Tb3+掺杂高效绿色荧光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光LED概述 |
1.1.1 白光LED的简介 |
1.1.2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 |
1.2 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
1.3 稀土掺杂荧光粉的概述 |
1.3.1 稀土荧光粉的简介 |
1.3.2 稀土离子及其发光机理介绍 |
1.3.3 稀土Ce~(3+)离子的发光特性 |
1.3.4 稀土Tb~(3+)离子的发光特性 |
1.3.5 发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 |
1.3.6 浓度猝灭 |
1.3.7 温度猝灭 |
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结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需原料规格及供应商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测试表征方法 |
第三章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
3.2.2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晶体结构分析 |
3.2.3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的形貌分析 |
3.2.4 CaSr_2Al_2O_6:Ce~(3+)样品的发光特性分析 |
3.2.5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的内量子效率分析 |
3.2.6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分析 |
3.2.7 CaSr_2Al_2O_6:Ce~(3+)荧光粉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质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
4.2.2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分析 |
4.2.3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能量传递研究 |
4.2.4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CIE坐标研究 |
4.2.5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内量子效率研究 |
4.2.6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的研究 |
4.2.7 Ca_3Lu(AlO)_3(BO_3)_4:Ce~(3+),Tb~(3+)荧光粉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研究 |
5.2.2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形貌分析 |
5.2.3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研究 |
5.2.4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中Ce~(3+)→Tb~(3+)能量传递的研究 |
5.2.5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CIE坐标及色纯研究 |
5.2.6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内量子效率的研究 |
5.2.7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研究 |
5.2.8 Ca_2GdZr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在白光LED的应用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物相和晶体结构分析 |
6.2.2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形貌分析 |
6.2.3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
6.2.4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中Ce~(3+)→Tb~(3+)能量传递及CIE坐标研究 |
6.2.5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中Ce~(3+)对Tb~(3+)发光的敏化作用研究 |
6.2.6 Ca_2YHf_2Al_3O_(12):Ce~(3+),Tb~(3+)与(Ba,Sr)_2SiO_4:Eu~(2+)商用荧光粉发光性能比较 |
6.2.7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研究 |
6.2.8 Ca_2YHf_2Al_3O_(12):Ce~(3+),Tb~(3+)荧光粉在白光LED的应用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蓝牙通信的影视LED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影视灯光与影视行业 |
1.1.2 影视灯光源的发展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ED灯控制系统的研究 |
1.2.2 影视LED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影视LED灯功能需求 |
2.1.2 影视LED灯硬件需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架构设计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2.3 系统方案选择 |
2.3.1 硬件方案 |
2.3.2 移动操作系统方案 |
2.3.3 LED驱动方案 |
2.3.4 无线通信方案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模块设计 |
3.1.1 AC-DC模块 |
3.1.2 DC-DC电路 |
3.2 微处理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1 微处理器芯片简介 |
3.2.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 |
3.3 LED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3.3.1 LED驱动芯片选型 |
3.3.2 TPS92640驱动器设计 |
3.4 蓝牙模块 |
3.4.1 蓝牙模块简介 |
3.4.2 蓝牙模块连接方式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软件设计 |
4.1 Android端应用程序设计 |
4.1.1 Android相关技术介绍 |
4.1.2 Android端界面的设计 |
4.2 微处理器软件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色彩调节算法设计 |
4.2.3 色温调节算法及优化 |
4.3 通信协议的设计 |
4.3.1 色温功能协议数据域参数 |
4.3.2 色彩功能协议数据域参数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硬件测试 |
5.1.1 硬件测试开发工具 |
5.1.2 硬件实物图 |
5.1.3 硬件模块测试 |
5.2 软件测试 |
5.2.1 蓝牙通信测试 |
5.2.2 应用软件功能测试 |
5.3 整体显示效果测试 |
5.3.1 色温模式测试 |
5.3.2 色彩模式测试 |
5.3.3 滤镜模式测试 |
5.3.4 特效模式测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面向大功率LED的铝合金微弧氧化基板制备及其散热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功率LED发展现状 |
1.2.2 大功率LED散热方式研究现状 |
1.2.3 面向大功率LED散热基板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功率LED散热模型建立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大功率LED热源分析 |
2.3 大功率LED的散热分析 |
2.4 大功率LED的热阻分析 |
2.5 大功率LED的散热路径 |
2.6 微弧氧化基板的散热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微弧氧化基板的散热特性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弧氧化基板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微弧氧化膜层制备流程 |
3.3 微弧氧化膜层检测 |
3.3.1 膜层厚度检测 |
3.3.2 膜层微观形貌观察 |
3.3.3 膜层表面孔隙率检测 |
3.4 微弧氧化基板性能检测 |
3.4.1 散热性能检测 |
3.4.2 绝缘性能检测 |
3.5 微弧氧化基板散热性能分析 |
3.5.1 微弧氧化基板散热特性实验测试 |
3.5.2 微弧氧化基板散热影响因素分析 |
3.6 微弧氧化基板绝缘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膜层绝缘性能强化及其对散热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封孔工艺路线 |
4.3 封孔工艺实验材料 |
4.4 膜层封孔工艺研究 |
4.4.1 环氧树脂溶液封孔工艺 |
4.4.2 纳米陶瓷粉封孔工艺 |
4.4.3 纳米陶瓷粉分散液封孔工艺 |
4.5 封孔后膜层微观形貌分析 |
4.5.1 环氧树脂溶液封孔后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孔隙率检测 |
4.5.2 纳米陶瓷粉封孔后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孔隙率检测 |
4.5.3 纳米陶瓷粉分散液封孔后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孔隙率检测 |
4.6 封孔工艺对微弧氧化基板绝缘性能的影响 |
4.7 封孔工艺对微弧氧化基板散热性能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微弧氧化基板的大功率LED散热验证 |
5.1 引言 |
5.2 微弧氧化基板加工步骤 |
5.2.1 微弧氧化基板准备 |
5.2.2 微弧氧化基板导电层制备 |
5.3 LED结温测试方法 |
5.4 大功率LED结温测试 |
5.4.1 大功率LED结温测试平台搭建 |
5.4.2 LED的电压温度系数(K值)测试 |
5.4.3 不同基板对LED结温和热阻的影响 |
5.5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几种典型氧化物基宽带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ED发展简介 |
1.1.1 LED的发光原理 |
1.1.2 白光LED的获取方式 |
1.2 LED用发光材料 |
1.2.1 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2.2 白光LED用发光材料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
1.2.2.1 硅酸盐发光材料 |
1.2.2.2 铝酸盐发光材料 |
1.2.2.3 磷/硼酸盐发光材料 |
1.2.2.4 氮化物/氮氧化物发光材料 |
1.2.2.5 硫化物发光材料 |
1.2.2.6 氟化物发光材料 |
1.2.3 近红外宽带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2.4 激活离子的种类及基质晶格的影响 |
1.3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2 实验方法与制备过程 |
2.2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 |
2.2.2 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4 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 |
2.2.5 稳态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变温光谱 |
2.2.6 量子效率和荧光寿命 |
2.2.7 热释光光谱 |
2.2.8 电光源测试 |
2.2.9 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 |
第三章 蓝色K_2ZrSi_2O_7:Eu~(2+)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
3.3.2 电子结构分析 |
3.3.3 发光特性研究 |
3.3.4 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研究 |
3.3.5 封装及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绿色K_2HfSi_3O_9:Eu~(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发光特性研究 |
4.3.3 发光性能的改性研究 |
4.3.4 封装及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色BaZrSi_3O_9:Bi~(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格位与形貌分析 |
5.3.2 发光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近红外Ba_3ScB_3O_9:Eu~(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
6.3.2 发光特性研究 |
6.3.3 发光光谱调控 |
6.3.4 封装及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白光LED用双钙钛矿型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白光LED简介 |
1.2.1 发光二极管 |
1.2.2 白光LED发展概述 |
1.2.3 白光LED的优点 |
1.2.4 白光LED的应用 |
1.3 LED灯发光原理 |
1.3.1 发光原理 |
1.4 基质发光材料 |
1.4.1 发光材料 |
1.4.2 钙钛矿结构发光材料 |
1.5 稀土离子的荧光特性 |
1.6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简介 |
1.6.1 高温固相法 |
1.6.2 水热与溶剂热法 |
1.6.3 溶胶-凝胶法 |
1.6.4 共沉淀法 |
1.7 双钙钛矿钨酸盐荧光粉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 |
2.1 实验所需的药品及实验设备 |
2.2 荧光粉的制备流程 |
2.3 实验样品的测试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
2.3.2 发光性能测试 |
2.3.3 温度特性测试 |
2.3.4 荧光寿命测试 |
2.3.5 荧光粉色坐标CIE计算 |
第三章 Tb~(3+),Eu~(3+)离子共掺杂的NaLaMgWO_6 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 La_(0.9-x)MgWO_6:0.1Tb~(3+),xEu~(3+)荧光粉的物相和形貌分析 |
3.3.2 Na La_(0.9-x)MgWO_6:0.1Tb~(3+),x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3.3.3 Na La_(0.9-x)MgWO_6:0.1Tb~(3+),x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Na La_(0.9-x)MgWO_6:0.1Tb~(3+),xEu~(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 |
3.4 小结 |
第四章 Zn~(2+)离子掺杂对NaLaMgWO_6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LaMg_(1-x)Zn_xWO_6:0.1Eu~(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
4.3.2 NaLaMg_(1-x)Zn_xWO_6:0.1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4.3.3 NaLaMg_(1-x)Zn_xWO_6:0.1Eu~(3+)荧光粉的温度特性 |
4.3.4 NaLaMg_(1-x)Zn_xWO_6:0.1Eu~(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 |
4.3.5 NaLa_(1-x)Mg0.7Zn0.3WO_6:xEu~(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
4.3.6 NaLa_(1-x)Mg0.7Zn0.3WO_6:x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4.3.7 NaLa_(1-x)Mg0.7Zn0.3WO_6:xEu~(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 |
4.4 小结 |
第五章 (Na,K)(La,Gd)MgWO_6: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 La_(0.9-x)Gd_xMgWO_6:0.1Eu~(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
5.3.2 Na La_(0.9-x)Gd_xMgWO_6:0.1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析 |
5.3.3 Na La_(0.9-x)Gd_xMgWO_6:0.1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研究 |
5.3.4 Na La_(0.9-x)Gd_xMgWO_6:0.1Eu~(3+)荧光粉的色坐标 |
5.3.5 KLa_(1-x)MgWO_6:x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 |
5.3.6 KLa_(1-x)MgWO_6:x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
5.3.7 KLa_(1-x)MgWO_6:x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研究 |
5.3.8 KLa_(1-x)MgWO_6:xEu~(3+)荧光粉的色坐标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太阳红斑紫外线时空分布观测研究[D]. 刘娟. 西藏大学, 2021(12)
- [2]陶瓷共晶封装LED结构形式对光电性能的影响[D]. 王世龙.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脉冲驱动的LED健康照明关键技术研究[D]. 梁高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4]高性能白光LED的芯片级封装设计与制备[D]. 陈聪.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3)
- [5]可见光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轩.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显色性暖白光LED用新型Ce3+/Tb3+掺杂高效绿色荧光粉的研究[D]. 王少荧.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蓝牙通信的影视LED灯的研究与设计[D]. 叶成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面向大功率LED的铝合金微弧氧化基板制备及其散热性能的试验研究[D]. 久磊. 苏州大学, 2020(02)
- [9]几种典型氧化物基宽带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D]. 唐作彬. 兰州大学, 2020(01)
- [10]白光LED用双钙钛矿型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 王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