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男[1](2021)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社会,互联网凭借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扩大高校教育规模、提高高校教育效果、构建终身高校教育体系等方面愈来愈重要;未来教育模式必将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教学的品质将成为这种教育资源下的重要属性。随着"互联网+行动"方法的提及以及持续进步,互联网越来越显着地影响以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Ⅰ"教学模式;毋庸置疑,"电工与电子技术Ⅰ"教学模式的创新面临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电工与电子技术Ⅰ"的新教学法,以期改进"电工与电子技术Ⅰ"课程的教学质量,并适应社会进步与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杨现民,王英,李怡斐,王亚如[2](2020)在《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文中提出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该文在梳理数据开放共享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多维价值与基本原则。随后,构建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三项核心要素(教育政务数据、利益相关者、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两类影响因子(动力因子、阻力因子)以及三套关键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最后,提出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五条实施建议:构建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解决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实践问题,完善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创新教育政务开放数据的应用模式,开展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绩效评估,期望能为我国教育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杨月[3](2020)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自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都进行了学术研究,但相关译文并不多,为了进行补充,本文对“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进行了英译实践,旨在向英语国家读者提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借鉴,宣传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成果。本文利用译者主体性理论进行翻译,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译者主体性理论中受动性、为我性以及能动性三个方面,介绍了译者是如何从还原原作风格与顺应译入语文化两方面来进行翻译实践的。还原原作风格的部分将从科技特点与文化外宣特点两方面进行探讨;译入语文化顺应的部分将从具体的词语、句法与语篇特点进行探讨。本文选取了原作中符合科技文本以及外宣文本的例证,应用了译者主体性理论进行分析,进行了创新。本文采用了分析法与例证法,旨在再现原作风格以及译入语文化的顺应。
霍玮[4](2020)在《一类数据中心A级机房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也日益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涵盖很多子系统,其中监测与控制系统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可保障网络设备安全、稳定、优质的运营,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实时性和高效性。本课题主要采用回顾性文献分析、资料收集和讨论等方法,针对数据中心监测及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对系统的框架、功能、模块等研究课题展开具体的分析、设计,确保系统设计足够专业、规范与智能化。本课题以鲁南大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硬件和软件系统方面进行介绍。硬件部分主要包括BA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软件部分即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包括系统登录、监控功能、通信模块、数据库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等。其次,通过网关管理协议将对数据中心设备的控制信息封装为单一包进行发送,解决传输丢包问题,采用GPRS通信实现远程管理,设计远程唤醒实现用户远程实时监测。在本课题研究中,将UPS电源监控模块作为研究设计的重点,并进行设计的优化和功能的拓展,实现对各被控端的电源集中监控,确保数据中心24小时都能够处于不间断供电运行状态。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功能层面、性能层面的测试,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对数据中心进行远程实时检测控制,具备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升监控系统的控制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为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高凡[5](2020)在《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研发》文中提出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动手实践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方向,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及各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中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传统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实验人员信息管理、实验教学和环境条件监测等方面一直存在着较大问题。如设备管理非自动化、安全管理非智能化、实验教学非智慧化、实验时间非自由化。因此,高校实验室亟需一个有效的智慧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的深入研究,本文以信息、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了一个智慧实验教学系统。首先,本文以高校智慧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智慧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动态,探讨了研究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的内容和意义,总结出项目开发中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论文介绍了项目开发环境及所用到的一体化智能实验平台;详细研究了智慧实验教学系统开发所采用的数据存储传输、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为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的研发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然后,论文从智慧实验教学的设计目标及需求出发,阐述了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接着对实验课程管理系统,实验授课管理系统以及实验平台管理系统这三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将系统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实现对实验基本数据和师生信息管理;实验数据动态采集,智能指导学生实验;结合实验室门禁系统、服务器,利用上位机实现实验平台智能升降;结合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学生实名认证及实验权限的自动授予与撤销。完成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室智慧教学系统的搭建。在运行阶段及时对系统各方面进行测试,为系统功能的完善提供依据。该系统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室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创新的解决方案依据,可实现对实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辅导,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为实验室教学提供了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天候的,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环境。
王晓宇[6](2020)在《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席卷之势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曾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瓦解。电视作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下,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传统电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使两者间愈渐频繁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面对冲击,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发展形式,传统媒体不得不借力新媒体,整个传媒业呈现媒体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媒体融合更是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势在必行。作为当下电视荧屏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节目类别,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能否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破除僵局,尽快掌握媒介融合的技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减少受众流失,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完成自身转型,实现电视综艺生态平衡长远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换代,媒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接的平台,开始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中,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问题的解决,依靠单一的媒体都解决不了,需要从一个更大范围的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关照,因此,把综艺节目搁置于当前的媒介融合的大生态的背景下,研究综艺节目的创新问题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使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融媒背景下的电视生态的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现状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并建立电视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研究,主要以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媒介平台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观看、整理、研究分析大量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从“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方面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媒介生态建构研究,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该选题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对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论述选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就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从媒介融合、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媒介生态、综艺节目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文中相关概念,主要是融媒、电视综艺和媒介生态做了简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廓清其定义和特点,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媒介融合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平台理论等进行理论梳理铺垫,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从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如何突破困境,要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对于当下电视生态的变革通过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和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三方面阐述,最后将电视传播生态变革的动因归结于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市场开放、文化融合、受众需求几方面因素。第三章通过内容形态、传播形态、制作方式和节目类型四个维度分别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内容形态上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传播形态上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制作方式上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节目类型上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并对各阶段综艺节目进行历史分期,纵向与横向梳理相结合,便于厘清综艺节目的发展状况和变迁变革。第四章着重研究电视综艺媒介生态的现状与媒介生态危机。将电视综艺节目置于一个宏观、动态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从外部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及生态关系方面系统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生存与成长的背景,探析电视综艺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并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第五章探究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结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作为建构基础,分别从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的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的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和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三方面阐述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聚焦于对本文的总结和电视综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以融媒时代为背景,以媒介生态学为视点审视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现状、影响因素,探究优良综艺节目生态的建构策略,从而寻找电视综艺节目再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以期指导传播实践,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尹健[7](2019)在《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互联网信息力量不断冲击信息控制的旧模式,为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在5G时代来临的前夜,调整优化中国的互联网信息治理工作方向,以应对即将迎来革命性变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形势,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基本概念和定义出发,认为界定清楚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主要概念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在概念界定之后,从认识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出发,通过多个研究视角梳理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机制的形成路径。随后对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提出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出现的大量失范现象,不良信息泛滥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我国要加强互联网信息治理。并且从治理主体、治理措施、治理效果三个维度总结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发现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上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为核心,私营部门、市民社会等多主体协同治理;通过立法规制、行政管理、自律调节、技术防范、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治理。此后,对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信息治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在中外比较中,发现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要存在非政府治理主体缺位、立法规制滞后、行政管理过度、自律调节不足、技术防范过严、国际话语权弱小等问题。最后,从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优化路径。最后,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与设想。
徐振国[8](2019)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画面的情感识别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普通数字学习环境已不能满足“数字土着”的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作为数字学习环境高端形态的智慧学习环境便应运而生。智慧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认知活动在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与控制作用。情感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能够影响和调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活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促进认知过程;而消极情感则会影响耐心度、注意力,阻碍认知过程。现有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重“知”轻“情”,注重学习者认知层面的适应性和个性化,即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状态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问题解答等,而较少考虑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忽视智慧学习环境中和谐情感交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致其缺少情感层面的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者在智慧学习过程中缺少情感支持。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主要通过智能学习终端观看学习内容的信息呈现画面即学习画面进行学习,学习画面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环境,并且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间信息交互的主通道。学习画面的色彩搭配、排版布局、图形装饰、背景纹理等对学习者智慧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动机和效果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者情感的准确识别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和谐情感交互的基础,更是判断学习者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画面以直观的视觉特征和隐含的艺术特征影响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和认知活动,智慧学习环境除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外,所呈现的学习画面还应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视觉情感偏好相适应,并能对学习者的学习情感起调节和激发作用。本研究以学习画面隐含的情感属性为切入点,关注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情感缺失”问题,为智慧学习环境情感层面自适应交互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调查,将学习画面情感分为温馨、欢快、活泼、搞笑、夸张、幽默、有趣、凄凉、枯燥、沉闷、繁乱、虚幻、惊险、恐怖等14种类型;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观察,发现学习者的学习情感主要包括常态、高兴、愤怒、悲伤、惊恐、专注、走神等7种类型。然后,通过采集程序和网络爬虫,建设了拥有17456幅图像的学习画面图像数据库和拥有85085幅图像的学习者表情图像数据库。本研究综合考虑准确率、训练速度和内存消耗等因素,根据学习画面图像的特点,设计了9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识别学习画面的情感,该模型包括4个卷积层、4个池化层和1个全连接层,并在自主建设的学习画面图像数据库上进行了模型训练和实验;根据学习者表情图像的特点,设计了7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识别学习者的学习表情,进而判断学习者的情感状态,该模型包括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和1个全连接层,并在自主建设的学习者表情图像数据库上进行了模型训练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学习画面的情感和学习者的学习表情。本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画面情感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实验对象为济南市某学校7、8年级的学生,使用具有不同情感的学习画面进行实际教学,并同时采集学习画面图像及其对应的学习者表情图像,整个实验共持续15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温馨、欢快、活泼、搞笑、幽默和有趣等情感的学习画面能够引起学习者常态、高兴、专注等积极情感,具有凄凉、枯燥、沉闷和繁乱等情感的学习画面能够引起学习者愤怒、悲伤、惊恐、走神等消极情感,而具有夸张、虚幻、惊险和恐怖等情感的学习画面则较为特殊。本研究通过实验探索学习画面自适应调整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实验对象仍为济南市某学校7、8年级的学生,实验组观看自适应调整后的学习画面进行学习,对照组观看未经调整的原学习画面进行学习,同时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者的学习表情,整个实验共持续2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学习者的表情、视觉情感偏好以及学习画面的情感自适应调整学习画面的关键视觉特征,能够调节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研究为智慧学习环境情感层面自适应交互的研究与实现带来了新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刘春[9](2019)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以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实现了“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成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写照。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心理意识和话语范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从定格式的“被动接受”走向了动态式的“主动搜索”。面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克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论文以新媒体时代及其理论方法技术特征为背景,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新媒体视域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从新媒体的应用视角和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相融合提出了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具体而言:运用全域育人和新媒体特点的结合促进理念创新;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建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管理机制,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用工具智能化提高工作载体运用,全方位促进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额尔敦布和,代征远,其其格[10](2019)在《“新工科”视域下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涵发展路径探析》文中提出在"新工科"视域下探析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部装修"、应用型转型"外延绣花"、协同育人"内外融通"等内涵发展路径,阐述发展"新工科"对民族院校老旧专业转型升级、开发新兴学科专业、开放办学、行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校地"同频共振"方面的重要功能,力图对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涵发展路径的选择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二、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教学方法概述 |
1.1慕课 |
1.2微课 |
2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
2.1 服务于教学的网络化平台架构 |
2.2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
2.2.1“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体系应体现在自主选择的“互联网+”教学模块中 |
2.2.2 提倡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的微课和翻转课堂新教学技术或方法 |
2.2.3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
2.2.4 建构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案例库 |
3 结语 |
(2)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现状 |
(一)数据开放共享的基本概念 |
(二)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平台与机制 |
(三)教育政务数据交换与共享 |
(四)教育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三、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与原则 |
(一)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数据开放共享 |
(二)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多维价值 |
(三)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 |
四、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体系框架 |
(一)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的核心要素 |
1. 教育政务数据 |
2. 利益相关者 |
(1)教育行政部门 |
(2)数据用户 |
3. 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
(二)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动阻力因子 |
1. 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动力因子 |
2. 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阻力因子 |
(三)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机制 |
1. 保障机制 |
2. 运行机制 |
3. 监管机制 |
五、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实施建议 |
(一)构建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 |
(二)解决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实践问题 |
(三)完善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 |
(四)创新教育政务开放数据的应用模式 |
(五)开展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绩效评估 |
六、总结与展望 |
(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简介 |
1.1 源语文本的来源 |
1.2 源语文本的内容 |
1.3 英译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译前准备和分析 |
2.1 译者主体性理论简介 |
2.2 目的语文本风格描述 |
2.3 在线翻译工具介绍 |
2.4 翻译工作流程简介 |
第3章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案例分析 |
3.1 译者主体性中受动性的体现 |
3.1.1 受动性理论实践分析 |
3.1.2 具体翻译策略分析 |
3.2 译者主体性中为我性的体现 |
3.2.1 为我性理论实践分析 |
3.2.2 具体翻译策略分析 |
3.3 译者主体性中能动性的体现 |
3.3.1 能动性理论实践分析 |
3.3.2 具体翻译策略分析 |
3.3.2.1 能动性实现原作风格的再现 |
3.3.2.2 能动性实现译入语文化的顺应 |
第4章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总结 |
4.1 英译心得与收获 |
4.2 英译不足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原文首译许可 |
附录4 译文质量认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译文、译着 |
致谢 |
(4)一类数据中心A级机房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创新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中心监测与控制系统现状分析—以鲁南大数据中心为例 |
2.1 鲁南大数据中心概述 |
2.2 鲁南大数据中心监测与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
2.3 鲁南大数据中心监测与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3.1 进程监控与远程唤醒 |
2.3.2 网络设备监控 |
2.3.3 UPS电源监控 |
2.3.4 报警与显示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中心监测与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1 数据中心监控功能设计目标 |
3.1.1 功能设计目标 |
3.1.2 性能设计目标 |
3.1.3 系统设计要点与相关协议 |
3.2 硬件部分系统总体框架 |
3.2.1 硬件设计原则 |
3.2.2 硬件系统框架 |
3.3 软件部分系统总体框架 |
3.3.1 软件设计原则 |
3.3.2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 |
3.3.3 C/S结构与B/S结构 |
3.3.4 GPS通信远程管理 |
3.4 硬件设备部分功能设计 |
3.4.1 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
3.4.2 视频监控系统 |
3.4.3 门禁管理系统 |
3.4.4 电力监控系统 |
3.4.5 BA系统 |
3.5 软件系统部分功能设计 |
3.5.1 登录功能模块 |
3.5.2 监控功能模块 |
3.5.3 UPS监控模块 |
3.5.4 通信模块 |
3.5.5 数据库与报警模块 |
3.5.6 显示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中心监测与控制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登录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 监控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进程监控设计与实现 |
4.2.2 远程唤醒设计与实现 |
4.2.3 网络设备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通信协议机制目标分析 |
4.3.2 GPRS通信协议格式 |
4.3.3 通信整体流程 |
4.4 数据库与报警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库块设计与实现 |
4.4.2 报警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PS监控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UPS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1 设计要求 |
5.1.2 UPS监控模块硬件设计 |
5.1.3 UPS监控模块软件设计 |
5.2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 |
5.2.1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原理 |
5.2.2 N+X冗余技术与均流技术 |
5.2.3 UPS容量确认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安装与测试 |
6.1 系统安装 |
6.2 系统部署测试环境 |
6.2.1 系统部署 |
6.2.2 测试环境 |
6.3 测试方案 |
6.4 测试结果 |
6.5 UPS监控测试 |
6.5.1 测试内容 |
6.5.2 测试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高校智慧实验室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特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特点 |
1.4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智慧实验教学系统平台及关键技术介绍 |
2.1 开发环境介绍 |
2.2 实验平台介绍 |
2.3 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 |
2.4 SCPI指令集 |
2.5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6 物联网技术 |
2.7 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实验教学系统设计 |
3.1 智慧实验室建设目标及需求分析 |
3.1.1 智慧教学 |
3.1.2 智慧实验 |
3.1.3 智慧管理 |
3.2 智慧实验教学系统整体设计 |
3.3 实验课程管理系统设计 |
3.3.1 实验数据标记设计 |
3.3.2 教师端管理模块设计 |
3.3.3 学生端管理模块设计 |
3.3.4 数据库设计 |
3.4 实验授课管理系统设计 |
3.4.1 实验授课管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4.2 实验授课管理系统与实验仪器的通信设计 |
3.4.3 “虚拟专业教师”教学指导设计 |
3.5 实验平台管理系统设计 |
3.5.1 自动升降的一体化智能实验平台设计 |
3.5.2 智能登陆系统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实验教学系统实现 |
4.1 实验课程管理系统实现 |
4.1.1 教师端管理模块实现 |
4.1.2 学生端管理模块实现 |
4.1.3 数据库实现 |
4.2 实验授课管理系统实现 |
4.2.1 波形测量实现 |
4.2.2 色环电阻的测量计算实现 |
4.3 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实现 |
4.3.1 自动升降的一体化实验平台实现 |
4.3.2 智能登录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实验仪器与系统间通信测试 |
5.2 系统获取仪器数据测试 |
5.3 一体化智能实验平台升降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媒介生态的相关研究 |
(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 |
二、电视综艺 |
三、媒介生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融合理论 |
二、媒介生态理论 |
三、媒介平台理论 |
第二章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 |
第一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
一、电视媒体地位与电视传播功能削弱 |
二、电视受众流失严重 |
三、电视专业人才外流 |
四、电视广告收入下滑 |
五、融合发展停留表面,缺乏具体路径 |
第二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现状 |
一、移动、社交、智媒——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 |
二、竞合共生——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 |
三、形态与价值迭变——成为电视生态的常态 |
第三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变革的动因 |
一、技术赋能媒体 |
二、制度政策支持 |
三、市场环境推动 |
四、文化相融共生 |
五、受众需求变化 |
第三章 电视综艺的发展与衍变 |
第一节 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 |
一、萌芽期(1980 年—1995 年) |
二、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 |
三、成长期(2003 年—2009 年) |
四、高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 |
一、起步期(2007 年—2013 年) |
二、成长期(2014 年—2015 年) |
三、黄金期(2016 年至今) |
第三节 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 |
一、科组长制度 |
二、制片人制度 |
三、独立制片人制度 |
四、产品经理人制度 |
五、工作室制度 |
第四节 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 |
一、节目综艺:娱乐为主,电视综艺商业模式探索 |
二、产品综艺:网综爆发,综艺节目产品属性深化 |
第四章 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电视综艺的外部生态环境 |
一、政治生态环境:政策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的走向 |
二、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稳中有增,推动电视综艺市场化转型 |
三、文化生态环境:消费文化兴起,创造电视综艺节目新形态 |
四、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促进电视综艺融合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综艺的生态位及生态关系 |
一、基本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
二、现实生态位: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的进化改良 |
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和互利共生 |
四、种内关系:掠夺性竞争促进多样化探索 |
第三节 电视综艺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 |
一、外部生态下向市场妥协,“重娱乐化”变异 |
二、内容原创力缺乏,导致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 |
三、媒介“生态位”高度重叠,节目同质化加剧 |
四、节目明星的天价成本,导致产值结构不合理 |
五、品牌意识薄弱,生态关系下生存竞争力较差 |
第五章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思维 |
一、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电视媒体的典型特征 |
三、“互联网+电视综艺”的化学反应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 |
一、媒介常规——建立扁平化架构和一体化运作机制 |
二、媒介生态位——建立市场区隔,实现错位竞争 |
三、价值导向——传播变现与商业变现的选择 |
第三节 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 |
一、基于需求、功能、价值的产制行为 |
二、以互动为核心的产制形态变革 |
三、“用户为王”的节目形式创新 |
第四节 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 |
一、传播渠道再转型——传播渠道立体化与传播模式融合化 |
二、台网联动新格局——合作、动态、非零和的媒体博弈 |
三、产业流程再塑造——垂直产业结构,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 |
四、商业模式再创新——整合营销延伸价值链,重构综艺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机制形成 |
2.1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
2.2 多部门治理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体的结构与演化 |
2.3 网络安全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措施的结构与演化 |
2.4 内容生态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目标的演化 |
3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考察 |
3.1 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关键挑战 |
3.3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评价 |
3.4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国际镜鉴 |
4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路径优化 |
4.1 内容层面: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
4.2 主体层面: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 |
4.3 措施层面: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 |
4.4 对外层面: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画面的情感识别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
0.2.2 学习者的情感识别研究综述 |
0.2.3 学习画面的情感识别研究综述 |
0.3 相关概念界定 |
0.3.1 智慧学习环境 |
0.3.2 学习画面 |
0.3.3 学习情感 |
0.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0.4.1 研究目的 |
0.4.2 研究内容 |
0.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5.1 研究思路 |
0.5.2 研究方法 |
0.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0.6.1 研究创新 |
0.6.2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1.1 相关学习理论 |
1.1.1 智慧学习理论 |
1.1.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1.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1.4 自主学习理论 |
1.2 情感及情感计算 |
1.2.1 情感分类 |
1.2.2 情感模型 |
1.2.3 情感计算 |
1.2.4 情感与认知 |
1.3 卷积神经网络 |
1.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1.3.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1.3.3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习画面与学习者表情图像数据库的构建 |
2.1 学习画面图像的情感描述 |
2.2 学习画面图像数据库 |
2.2.1 学习画面的类型 |
2.2.2 学习画面图像采集 |
2.2.3 学习画面图像情感标注 |
2.3 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描述 |
2.4 学习者的学习表情图像数据库 |
2.4.1 现有面部表情数据库 |
2.4.2 面部表情图像采集 |
2.4.3 网络面部表情图像采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画面的情感识别 |
3.1 图像情感识别方法概述 |
3.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3.2.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3.2.2 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 |
3.3 模型训练与结果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学习画面情感自动评估系统的开发 |
3.4.1 系统设计目标 |
3.4.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3.4.3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
3.5 学习画面情感的大数据分析 |
3.5.1 各学段学习画面的情感分析 |
3.5.2 各学科学习画面的情感分析 |
3.5.3 各资源类型学习画面的情感分析 |
3.5.4 对学习画面设计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情感识别 |
4.1 面部表情识别方法概述 |
4.2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 |
4.2.1 Haar特征 |
4.2.2 积分图像 |
4.2.3 AdaBoost学习算法 |
4.3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4.3.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4.3.2 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 |
4.4 模型训练与结果分析 |
4.4.1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学习者表情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 |
4.5.1 系统设计目标 |
4.5.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4.5.3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习画面情感对学习者情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教学内容 |
5.1.4 实验变量 |
5.1.5 实验假设 |
5.1.6 实验方案 |
5.2 学习画面与学习者表情同步采集系统的开发 |
5.2.1 系统设计目标 |
5.2.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5.2.3 系统设计思路 |
5.2.4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
5.3 实验的实施 |
5.3.1 准备阶段 |
5.3.2 实施阶段 |
5.3.3 完成阶段 |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数据分析 |
5.4.2 结果讨论 |
5.4.3 启示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习画面自适应调整对学习者情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对象 |
6.1.3 教学内容 |
6.1.4 实验变量 |
6.1.5 实验假设 |
6.1.6 测量工具 |
6.1.7 实验方案 |
6.2 学习画面自适应调整模型的构建 |
6.3 学习画面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开发 |
6.3.1 系统设计目标 |
6.3.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6.3.3 系统设计思路 |
6.3.4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
6.4 实验的实施 |
6.4.1 准备阶段 |
6.4.2 实施阶段 |
6.4.3 完成阶段 |
6.5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6.5.1 数据分析 |
6.5.2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理论 |
2.1.1 新媒体的概念 |
2.1.2 新媒体的类型 |
2.1.3 新媒体的特点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战略任务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
2.3.1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需要 |
2.3.2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2.3.3 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 |
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 |
2.4.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
2.4.2 新媒体符合大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 |
2.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积极响应 |
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
3.1 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3.1.1 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3.1.2 新媒体增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
3.1.3 新媒体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畴 |
3.1.4 新媒体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
3.1.5 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3.2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3.2.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3.2.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
3.2.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的挑战 |
3.2.4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
4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索 |
4.1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理念创新 |
4.1.1 运用新媒体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力 |
4.1.2 高校实现全域育人理念与“术、多、全、新、融”有机结合 |
4.2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 |
4.2.1 利用新媒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力 |
4.2.2 利用新媒体坚持理直气壮、守正创新的传道情怀 |
4.3 建立有效机制以优化新媒体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3.1 利用新媒体构建高校内部相互监督体系 |
4.3.2 利用新媒体环境来优化校园环境 |
4.4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4.4.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 |
4.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 |
4.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需要不断创新 |
4.5.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智慧校园 |
4.5.2 利用新媒体健全工作机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10)“新工科”视域下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涵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部装修”迫切需要“新工科”建设 |
(一) 发展“新工科”是老旧专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
(二) 发展“新工科”是开发新兴学科专业的助推器 |
二、民族院校应用型转型“外延绣花”急切需要“新工科”建设 |
(一) 发展“新工科”是内外开放办学的传导器 |
(二) 发展“新工科”是行业学院建设的新引擎 |
三、民族院校协同育人“内外融通”急迫需要“新工科”建设 |
(一) 发展“新工科”是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形式 |
(二) 发展“新工科”是推进校地“同频共振”的重要靶向 |
四、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 王亚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05)
- [2]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J]. 杨现民,王英,李怡斐,王亚如.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9)
- [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D]. 杨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一类数据中心A级机房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 霍玮. 山东大学, 2020(02)
- [5]智慧实验教学系统研发[D]. 高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D]. 王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D]. 尹健. 暨南大学, 2019(02)
- [8]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画面的情感识别及其应用[D]. 徐振国.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刘春.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10]“新工科”视域下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内涵发展路径探析[J]. 额尔敦布和,代征远,其其格.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