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周雪[1](2021)在《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大豆与反枝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提出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农业生产越来越注重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田杂草是造成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探索有效且环保的控草方法至关重要。以往研究表明,高密度匀播能提高作物竞争力并抑制杂草生长,但研究主要针对本地杂草,针对外来杂草的研究甚少。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是大豆田常见外来杂草,因此2019年本试验以东北农田典型作物大豆(Glycine max L.)与反枝苋为研究对象,设置两个大豆播种方式(条播、匀播),三个大豆播种密度(25(低)、36(中)、49(高)万株·ha-1),三个反枝苋密度(0、12(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平均密度)、36(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最大密度)万株·ha-1),探讨两物种的光合与叶片特性、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养分吸收及大豆产量与质量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响应,并用Morisita离散指评价匀播对两物种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科学管理外来杂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匀播与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能提高大豆的光合能力,减弱反枝苋的光合能力,从而增加了大豆在竞争中的优势。匀播大豆的光合作用高于条播,且净光合速率(Pn)在中播种密度下最大,蒸腾速率(Tr)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在高播种密度下最大,但差异不显着。有反枝苋时,种间竞争使大豆的Pn、Tr、光合水分利用率(PWUE)、气孔导度(Gs)与SPAD值减小,且随反枝苋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反枝苋的光合能力无显着影响。匀播增加了大豆叶面积指数(LAI)、减小了比叶面积(SLA)但差异不显着;而反枝苋则相反,大豆匀播种植下反枝苋的LAI和SLA小于大豆条播。(2)高密度匀播促进了大豆生物量积累而减弱了反枝苋生物量积累。在大豆盛荚期(R4期)与完熟期(R8期),高密度匀播下大豆总生物量较低密度条播(常见播种密度和方式)在大豆单种与混种时分别增加了16.3%~20.8%、86.0%~220.3%,同时增加了大豆茎与繁殖器官的分配,减少了大豆叶生物量比。大豆总生物量随反枝苋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12万株·ha-1与36万株·ha-1反枝苋密度下较无反枝苋分别减少30.2%~77.1%、58.6%~90.6%,并降低了对茎和繁殖器官的分配,增加了叶的生物分配。高密度匀播下反枝苋总生物量最少,12万株·ha-1与36万株·ha-1的反枝苋总生物量较低密度条播分别减少了55.1%与30.1%。匀播减少了反枝苋茎与叶的生物分配,增加了其繁殖器官的生物量比。增加播种密度降低了反枝苋茎与繁殖器官生物量比,增加了叶生物量比。但在R8期,条播中反枝苋总生物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高密度条播下大豆在生长后期发生倒伏所致。通过计算Morisita离散指数得出,播种均匀度越高,Morisita离散指数越小,大豆生物量越高,反枝苋生物量越少。(3)大豆与反枝苋对于养分吸收有不同的竞争策略,因此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大豆与反枝苋氮、磷、钾的吸收因不同时期,不同器官而有差异。总的来说,高密度匀播增加了大豆各器官的氮含量,中密度匀播则增加其磷、钾含量,而高密度匀播由于增加了大豆生物量而显着增加养分的积累量。反枝苋则相反,尤其是反枝苋花的氮、磷、钾含量与积累量始终在匀播下低于条播且差异显着。大豆R4期茎和繁殖器官的氮含量在反枝苋密度为12万株·ha-1下最大,其磷、钾含量以及R8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均在反枝苋密度为36万株·ha-1下最大。但由于种间竞争使大豆生物量减少,大豆各器官氮、磷、钾积累量随反枝苋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反枝苋密度使反枝苋叶的磷含量以及籽粒的氮、磷、钾含量升高,而茎的氮、磷、钾含量与叶的氮、钾含量以及花的氮、磷、钾含量均降低,但差异不显着。反枝苋各器官磷、钾含量均高于大豆,但氮含量低于大豆。(4)无论大豆是单种还是与反枝苋混种,匀播均增加了大豆的产量,且在混种下增产效果更显着。匀播大豆单种时较条播增产1.0%~8.6%,混种时增产17.3%~73.4%。在有反枝苋时,高密度匀播有利于增加大豆产量,大豆在12万株·ha-1与36万株·ha-1的反枝苋密度下较低密度条播分别增产69.8%与211.3%。反枝苋在条播下使大豆减产45.9%~92.0%,匀播下则使大豆减产26.8%~87.5%。相比条播而言,匀播下单种与混种大豆均降低了蛋白质含量但差异不显着。大豆蛋白质含量在反枝苋密度为12万株·ha-1时最大,但脂肪含量在无反枝苋时最大。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见的大豆田间播种方式(即25万株·ha-1的条播),高密度(49万株·ha-1)匀播增加了大豆竞争力,有利于大豆生长,增加了大豆生物量、产量及养分积累量,同时减弱了反枝苋的生长,使其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减少。因此高密度匀播有利于黑龙江省大豆田控制杂草,可作为生态控草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杨叶华[2](2020)在《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肥作为清洁的有机肥源,在培肥地力和替代化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中国果业的快速发展,为果园绿肥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对果园绿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肥种植对土壤及果树的影响上,但是关于不同区域果园适宜的绿肥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及还田后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相关书籍的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收集整理了包含17种我国常见绿肥的3431个数据变量,整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评估了不同区域种植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以柑橘园为依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西南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并通过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系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免耕等因素对绿肥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不同利用模式下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旨在筛选出适宜柑橘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为柑橘园绿肥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研究表明: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及养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黑麦草、沙打旺、柱花草和红三叶的生物学产量在42.553.2 t/hm2,显着高于其他绿肥种类;不同绿肥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0和25.3 g/kg,其中以豆科绿肥含氮量最高,二月兰具有较高的磷和钾含量;沙打旺、黑麦草、红三叶草、苜蓿和柱花草等绿肥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可分别达250.0、50.0和191.7 kg/hm2以上。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调控。种植豆科绿肥具有较高的化肥替代潜力,当前中国绿肥种植面积约448.6万hm2,相当于生产39.580.8万t氮肥;如果按照中国可种植绿肥的潜在面积4600万hm2估算,相当于生产405.3828.1万t的氮肥。在绿肥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绿肥的区域适应性及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肥品种。(2)绿肥在柑橘园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表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幼龄柑橘园行间的生长良好,地上部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高,冬绿肥最高产量(28.683.6 t/hm2)出现在播种后的第160220 d之间,即春季盛花期或旺长期。其中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和一年生黑麦草等绿肥苗期生长迅速,地上部鲜草最高产量均达到55 t/hm2以上,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他绿肥,还田后能为柑橘树提供大量养分,是适于柑橘园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绿肥品种。但是黑麦草是直立型植物,第160 d时株高在大于90 cm以上,不适宜在幼龄柑橘园种植。(3)土壤含水量显着影响绿肥种子萌发和生长。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100%之间绿肥种子发芽率最高,二者差异不显着;当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则显着抑制种子发芽;土壤含水量越高,种子萌发越快。豆科和禾本科绿肥的地上部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0%时产量最高;水分含量过低时氧化酶(POD、CAT、SOD)活性高,抑制绿肥生长。十字花科绿肥在田间持水量75%时生长最好,此时氧化酶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播种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墒情是保障绿肥种子快速萌发以及前期绿肥生长、及覆盖压草的必要条件。(4)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显着影响绿肥地上部产量,高肥力土壤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低肥力土壤上表现出较低的生产性能,最高产量在0.4613.3 t/hm2之间;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的适应范围广,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均生长较好,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的产量分别为55.375.3 t/hm2和28.037.6 t/hm2,可作为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的果园的先锋绿肥品种推广应用。(5)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播期主要影响绿肥的产量,对其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播期在9月21日到10月11日之间,适当早播可提高绿肥的产量,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达最高,产量和有机碳、氮、磷、钾分别为21.438.2 t/hm2、15072881 kg/hm2、91.9205 kg/hm2、28.181.9 kg/hm2。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在10月21日左右播种仍有较高的产量,是适宜柑橘园晚播的绿肥品种。(6)轻简化播种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翻耕和免耕主要影响绿肥的前期生长,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对绿肥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到第190 d220 d差异不显着,此期间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也无显着性差异。供试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等可在柑橘园采用免耕直播的轻简化方式进行种植。(7)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表明:田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相似。绿肥腐解均分为快速腐解期(030 d)-中速腐解期(3060 d)-缓慢腐解期(60120d)三个时期,养分的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钾>氮>碳>磷,绿肥翻压比覆盖利于腐解和养分释放,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冬季绿肥在每年的4月份翻压或覆盖,绿肥的快速腐解正好与柑橘春季的养分需求一致,能为柑橘提供大量的有效养分。综上所述,不同绿肥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不同,但养分释放规律相似。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适应能力强,在西南柑橘园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王胜[3](2019)在《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文中指出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豆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需要针大豆作物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大豆小区播种机作为科研院所进行育种培育试验的机械,是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影响大豆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大豆精密排种装置的控制;而解决播种机自动化操作的关键环节在于自动送种装置和自动清种装置的研发与设计。自动送种装置目前仅有支持条播精播机械的离心式和弹夹式送种装置的应用,还需要人力的辅助,针对粒播的精播机具的自动送装置目前还没有实体装置的应用。自动清种装置目前只有针对气吸式排种器的研制和应用,针对机械式粒播排种器的自动清种装置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大豆小区播种机具的自动送种系统、自动排种系统、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法亟待研究。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豆小区播种机播种质量低、作业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送种系统、播种系统、清种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解决问题。根据大豆播种农艺特点,结合黄淮海地区实际情况,研制了一款以电驱动为行走动力的能够自动送种、排种、清种的三行大豆小区播种机械。论文通过对现有该类型小区播种机的机型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各关键系统及装置的设计方案和控制形式,对整个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实体模型进行设计和工程图的绘制。进行了样机制作,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验证试验。针对以上研究,作了如下工作:1、引用了行星轮周转轮系的理论,应用到大豆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装置的方案设计上,采用了旋转种杯准确投种的方法,制定了转盘式大豆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装置的方案,解决现有小区播种机没有自动送种装置的难题。设计了一款新的种杯及供种圆盘,确定了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参数。对该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各机构的运动特点。对该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使该系统能够准确的对送种装置工作的时间进行控制,实现自动送种。通过自动送种装置工作性能试验分析,该自动送装置可以一次完成12个小区的连续送种作业,工作稳定,可靠性好,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2、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播种机排种器转速模糊控制方案,找到了排种器电机与播种机车速匹配的控制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完成了自动排种系统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排种系统排种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针对窝眼轮式排种器的排种轮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进行了仿真试验及分析。针对排种控制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大豆质量、车速、排种轴转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响应面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通过排种系统的田间性能试验分析,该电控排种系统的漏播指数、重播指数、株距变异系数等指标均符合工作要求。3、建立了负压清种的方案,找到了大豆最低起动速度和最小吸拾风速,应用了狭管效应理论,设计了狭管清种口,完成了大豆自动清种装置的设计,解决了机械式排种器残留大豆的清种问题。对清种系统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对大豆的清种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大豆吸拾的相关参数。对新设计的清种口进行了流场分析。通过清种系统性能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彻底的清除残留种子,提高了清种的作业效率。4、应用推杆电机调节开沟播深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机械式开沟器需要手动调节播深的问题。设计了电机驱动开沟系统,并对开沟装置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开沟装置的工作性能试验分析,该开沟系统开沟效果良好,平均播深及播深合格率均达到了小区播种机作业标准要求。5、采用蓄电池组-电动机动力的方案,设计了一种纯电动电机驱动动力系统。对电机驱动系统的各主要装置及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析,电动小区播种机一次充电后连续作业的时间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能够满足正常作业需求。6、应用了整机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对各关键系统的控制程序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适用性。7、通过对该研制的大豆小区播种机样机的室内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验证试验结果为:种杯的偏移量合格率在99.4%~99.6%,种子无破碎上种合格率为99.738%~99.836%。漏播指数基本保持在0.15%~1.90%之间,重播指数保持在0.85%~2.00%之间,株距变异系数保持在0.30%~7.00%之间。田间验证试验结果为:该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系统能够在设定的时长内完成对应小区的种子供应工作,种杯基本无偏移,种子基本无破碎,能够连续完成12个小区的自动送种工作。该小区播种机各行播种的漏播指数范围为0.11%~0.25%,重播指数范围为0.88%~0.96%,株距变异系数范围为0.253%~1.047%。可知该小区播种机的自动送种系统、自动排种系统、自动清种系统和整机控制系统等均符合小区播种机作业标准要求,工作性能可靠。
车升国[4](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王应学[5](2014)在《云南大豆滇沧2号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认为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大豆种子含粗蛋白约40%,含粗脂肪18%左右。榨油后的大豆粕粗蛋白含量高达48%~50%,是动物饲料的优质植物蛋白源。由于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双重压力,中国未来大豆的发展必须靠提高单产来实现。本研究针对云南大豆单产低而不稳的原因,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重点开展大豆新品种滇沧2号的综合评价、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大豆锈病药剂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DPS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制定出大豆滇沧2号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并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本试验设置品比试验一组,参试大豆品种为滇沧2号、郑92116(ck)、97h-2-2、PI084631、PI084946-2、PI096983。试验结果表明,滇沧2号产量与对照(ck)及其它品种之间差异极显着;单产居首位,为2272.5kg/hm2,较ck(郑92116)增产600kg/hm2,增幅为35.9%。结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新品种滇沧2号蛋白质含量为44.21%,脂肪含量为18.9%,品质及综合性状优良。适应范围是冬播为北回归线以南,海拔900米以下的南部热区;秋播适合于云南1200米以下的热区;夏播可延伸到北纬24°30′附近,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利用大豆滇沧2号开展夏播密度试验。本试验设90000株/hm2、120000株/hm2、150000株/hm2、180000株/hm2、187500株/hm2五个处理,每一处理三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单产峰值出现在180000株/hm2密度上,故将180000株/hm2作为大豆滇沧2号夏播密度的参考指标。从大豆滇沧2号在云南的多点试验示范情况看,滇沧2号冬播适宜的密度是177000~187500株/hm2;秋播330000~444000株/hm2。本研究还对现有112个自育大豆品种及部分外引品种的考种结果进行农艺性状与大豆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大豆单株总节数(主茎节数与分枝上节数的总和)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较为密切(相关系数r=0.70**),建议将大豆单株总节数作为大豆特征特性指标。大豆滇沧2号的氮肥用量试验共设每hm2施尿素0kg(ck)、75kg、150kg、225kg、300kg五个处理,试验地每hm2施用有机肥15000kg、过磷酸钙750kg、硫酸钾150kg。试验结果显示,未施氮肥处理(CK)产量最高,为2107.5kg/hm2,所有施氮处理均表现比CK减产,减产幅度为6.0%~21.0%。结论是:大豆在有机肥、磷钾肥充足的前提下,可以不施氮素化肥。本研究还在云南景东县安排了杀菌剂防治大豆滇沧2号锈病的药效试验,试验药剂有四氯醚唑230ME,100g/ha;15%粉锈宁125g/ha;70%甲基托布津1225g/ha;75%百菌清1125g/ha;250g/L阿米西达100g/ha;430g/L立克锈90g/ha;250g/L敌力脱125g/ha;CK代表对照,喷清水。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大豆锈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治大豆锈病可优先选用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粉锈宁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价格适中等优点,可作为大豆锈病防治中推荐的常用药剂。本研究在完成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大豆新品种滇沧2号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完成大面积示范666.7hm2,单产为1725kg/hm2。
柴云翠[6](2013)在《云南墨江冬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我国粮、菜、油兼用的重要作物,在我国南方冬春温热地区适宜冬大豆的生产。冬大豆收获期在春节前后,既不影响大春作物播种,其产品又可以作冬春蔬菜出售,市场价格高,有较好的经济收益。云南省墨江县是冬大豆的主要生产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品种单一、施肥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制约着墨江县冬大豆的生产。本研究针对墨江县冬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墨江县冬大豆品种适应性、最佳栽培密度、最佳施肥水平等研究,大幅度提高冬大豆的单产和品质,对于稳定大豆面积和提高产量、增强墨江县大豆自给能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进贡选一号、临豆1号、美国黄豆、中亚28、88—MF80、海新1号等六个品种,以本地品种毛豆为参照物分别在三个不同海拔的试验点进行了品种试验,筛选出在不同海拔范围内产量较为稳定的品种88—MF80。在墨江新安乡布竜河谷以88—MF80为材料,分别做了不同栽培密度对冬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冬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通过方差分析,该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为2.0万株/亩,适宜播种密度为1.5~2.5万株/亩,可根据地块肥沃程度不同确定具体播种密度,以提高该地块的产量;N、P、K三种肥料因素均对冬大豆产量、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有一定影响,N肥对冬大豆株高影响更加明显,P肥对冬大豆结荚有一定影响。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云南墨江县冬大豆种植应选择较耐重茬、耐温性及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墨江县境内(北纬22°51′-23°59′、东经101°08′-102°04′)范围内,海拔为1300米以下区域均可以种植冬大豆,并根据海拔确定播种时间,一般为7月中旬至10月初,海拔较低处可适当延迟播种时间,但开花期和结荚期须避开霜降期,为减少蛴螬和地老虎的危害,播种时间最好定在8月份。每亩配合施用尿素6.9公斤、钙美磷16.5公斤、硫酸钾9.7公斤,适时防治病虫害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可确保冬大豆产量。
蒋慕东[7](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李丽伟,陈德林,吴敏芳,林昌庭[8](2002)在《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文中提出
郭庆元[9](1983)在《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大豆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的水稻主要产区,具有稻田种豆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经验。六十年代由于大力发展双季稻和绿肥作物,水田种豆急剧下降。七十年代初部分地区才恢复稻田种豆,并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发展了稻豆两熟、稻豆冬作物一年三熟等栽培制度,致使以水稻为主,稻、豆、冬作物一年多熟的耕作制逐步向北推进,直到北纬33度的双季稻地区。作者十七十年代开始就对湖北的稻田种豆进行调查研究。洲、苏、赣、闽、浙、粤诸省也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已有
葛志根[10](1979)在《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的栽培技术经验》文中提出 上虞县是本省大豆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所提高。据调查统计,1975年种植面积为1.6万余亩,亩产222斤;1978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6万余亩,亩产上升到256斤。其中以秋大豆发展较快,1975年,种植面积占大豆种植面积的37.5%,产量占全年大豆总产量的30.6%;而1978年秋大豆的种植面积扩大到占62.7%,产量达到全年大豆总产量的57.8%。
二、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大豆与反枝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小不对称竞争与最终产量恒值法则 |
1.2.2 匀播对作物与杂草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密度对作物与杂草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4 大豆与反枝苋的竞争 |
1.2.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与反枝苋光合与叶片特性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响应 |
3.1.1 光合特性 |
3.1.2 叶片特性 |
3.2 大豆与反枝苋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响应 |
3.2.1 总生物量积累 |
3.2.2 Morisita离散指数 |
3.2.3 生物量分配 |
3.3 大豆与反枝苋养分吸收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响应 |
3.3.1 氮素含量 |
3.3.2 氮素积累量 |
3.3.3 磷素含量 |
3.3.4 磷素积累量 |
3.3.5 钾素含量 |
3.3.6 钾素积累量 |
3.4 大豆产质量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响应 |
3.4.1 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4.2 大豆籽粒品质 |
4 讨论 |
4.1 播种方式对大豆与反枝苋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 密度对大豆与反枝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1 播种密度对大豆与反枝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2 杂草密度对大豆与反枝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果园绿肥种植及利用概况 |
1.1.1 果园绿肥发展概况 |
1.1.2 果园绿肥的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 |
1.1.3 果园绿肥的利用方式 |
1.2 绿肥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
1.2.1 果园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水土保持效果 |
1.2.3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果园种植绿肥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影响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因素 |
1.3.1 气候和土壤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2 绿肥品种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3 肥水管理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4 栽培措施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差异 |
3.3.2 不同绿肥种类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特征 |
3.3.3 不同区域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差异 |
3.3.4 不同地区种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潜力评估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绿肥品种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 |
4.3.2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含量 |
4.3.3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累积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种植发芽的影响 |
5.3.2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5.3.3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4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SOD、POD、CAT和 MDA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肥力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6.3.2 土壤肥力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 |
7.3.1 不同播期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对绿肥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果园免耕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8.2 数据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8.3.2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材料 |
9.1.2 试验设计 |
9.1.3 测定方法 |
9.2 数据分析 |
9.3 结果分析 |
9.3.1 绿肥腐解特征 |
9.3.2 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3章数据来源)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3)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 预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关键部件的工作机理分析 |
2.1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的特点和要求 |
2.2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种子流向控制过程及特点 |
2.2.1 自动送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2.2 自动排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2.3 自动清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3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的整体设计方案 |
2.3.1 自动送种系统方案设计 |
2.3.2 自动排种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3 自动清种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4 开沟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5 配套动力的方案设计 |
2.3.6 大豆小区播种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2.4 大豆小区播种机的结构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3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整体布局及配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 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1 方案对比分析 |
3.1.2 大豆小区播种机驱动力的计算 |
3.2 整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3.2.1 步进电机的控制 |
3.2.2 自动送种系统的控制 |
3.2.3 自动排种系统的控制 |
3.2.4 自动清种系统的控制 |
3.3 开沟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3.1 开沟装置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
3.3.2 开沟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3.3.3 开沟装置的动力学分析 |
3.3.4 开沟装置力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自动送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4.1 自动送种系统的设计要求 |
4.2 自动送种系统的理论分析 |
4.3 自动送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自动送种装置的设计 |
4.4.1 种杯设计 |
4.4.2 种杯底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取 |
4.4.3 种盘的设计 |
4.4.4 种盘外托盘的设计 |
4.5 自动送种装置的ADAMS仿真分析 |
4.5.1 排种盘旋转时的受力分析 |
4.5.2 种杯开关片的运动分析 |
4.6 种杯内种子的EDEM仿真分析 |
4.6.1 仿真参数设置 |
4.6.2 定义集合体及颗粒工厂 |
4.6.3 仿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自动排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5.1 排种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结构 |
5.2 排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5.2.1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选型 |
5.2.2 步进电机及控制系统安装位置的设计 |
5.2.3 排种器的选型与试验分析 |
5.2.4 窝眼式排种器排种轮运动学分析 |
5.2.5 窝眼轮式排种器的仿真试验 |
5.3 窝眼轮充种EDEM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6.1 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要求 |
6.2 大豆种子的物理特性和受力分析 |
6.2.1 大豆的密度和体积 |
6.2.2 大豆的迎风面积 |
6.2.3 大豆的起动机理 |
6.2.4 大豆的重力沉降机理 |
6.3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流动规律 |
6.3.1 空气的物理性质 |
6.3.2 空气的流动性 |
6.4 自动清种系统工作原理及方案设计 |
6.5 清种口结构设计 |
6.5.1 清种口设计指标 |
6.5.2 清种口结构参数 |
6.5.3 清种口结构参数分析 |
6.6 清种口流场分析 |
6.7 种子在清种管内的EDEM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样机生产装配试验与验证 |
7.1 开沟器室内试验 |
7.1.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7.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2 自动送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2.1 试验条件 |
7.2.2 准确性 |
7.2.3 可靠性 |
7.3 自动排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3.1 试验方法 |
7.3.2 试验设计 |
7.4 自动清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4.1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台设计方案 |
7.4.2 清种时长的测定 |
7.4.3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方案的设计 |
7.5 整机田间验证试验 |
7.5.1 自动送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5.2 自动排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5.3 自动清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6 本章小结 |
8 试验结果分析 |
8.1 自动送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2 自动排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3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4 整机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1 自动清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2 自动排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3 自动清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1 :部分程序代码 |
附录2 :试验照片 |
附录3 :部分实验数据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云南大豆滇沧2号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大豆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大豆的生产现状 |
1.2.2 大豆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1.2.3 中国大豆品种选育情况 |
1.2.4 国内外大豆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
1.2.5 大豆锈病的研究进展 |
1.2.6 大豆种植密度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大豆新品种滇沧 2 号的综合评价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大豆种植密度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大豆氮肥用量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的药效试验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5 大豆滇沧 2 号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及示范 |
2.5.1 大豆滇沧 2 号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 |
2.5.2 开展大豆滇沧 2 号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新品种滇沧 2 号的综合评价 |
3.1.1 大豆单点品比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
3.1.2 农艺性状比较 |
3.1.3 滇沧 2 号在 2011 年西南山区组大豆区域试验中的综合表现 |
3.1.4 大豆滇沧 2 号在云南多点试验示范中的表现 |
3.2 大豆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 |
3.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单株总重及单株粒重的影响 |
3.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的影响 |
3.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分枝数、三粒荚数及单株总节数的影响 |
3.2.5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3.2.6 大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3.2.7 小结 |
3.3 大豆氮肥用量试验结果 |
3.3.1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的药效试验结果 |
3.5 大豆滇沧 2 号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及示范 |
3.5.1 大豆滇沧 2 号夏播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
3.5.2 大豆滇沧2号冬播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
3.5.3 稻后秋大豆滇沧 2 号免耕覆盖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
3.5.4 大豆滇沧 2 号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云南墨江冬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冬大豆的发展状况和重要意义 |
1.1.2 云南墨江冬大豆高产栽培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大豆发展状况 |
1.2.2 大豆品种的选育 |
1.2.3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4 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5 冬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云南墨江冬大豆的品种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肥料 |
2.1.3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步骤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冬大豆海拔与品种试验结果分析 |
2.3.2 7 个品种小区产量新复极差测验 |
2.3.3 同一海拔内不同品种间小区平均产量的比较 |
2.3.4 21 个水平组合小区平均产量的比较 |
2.3.5 不同海拔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的栽培密度对冬大豆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供试肥料 |
3.1.3 试验设计 |
3.2 试验步骤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冬大豆三种密度试验的产量结果 |
3.3.2 不同密度对冬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氮磷钾肥配施对冬大豆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品种 |
4.1.2 供试肥料 |
4.1.3 试验设计 |
4.2 试验步骤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冬大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的产量结果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大豆株高的影响 |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大豆单株荚数的影响 |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大豆单株粒数的影响 |
4.3.6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大豆百粒重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大豆与反枝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周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杨叶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D]. 王胜.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5]云南大豆滇沧2号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D]. 王应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6]云南墨江冬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柴云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秋大豆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J]. 李丽伟,陈德林,吴敏芳,林昌庭.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S2)
- [9]我国南方稻田种豆的调查研究[J]. 郭庆元. 大豆科学, 1983(04)
- [10]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的栽培技术经验[J]. 葛志根. 浙江农业科学, 19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