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喇嘛甸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宇[1](2021)在《喇嘛甸油田聚驱站库采暖期节能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降低注聚系统生产能耗,对于节约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降低聚合物配制站和注入站冬季采暖保温能耗,在分析聚驱站库能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在生产实际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控制参数,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同时还对喇嘛甸油田三采系统站库能耗趋势和节能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九龙[2](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顾行崛,李作春,褚金金[3](2020)在《油田基础数据管理及深化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油田建设进程中,基础数据是基石,数据应用是运行体现,因此保障基础数据准确性和数据利用率是油田数字化初期最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全面提高数据对油气田地面工程的辅助作用,形成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可以为生产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助力油田可持续发展。通过基础工作管理及技术管理、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可以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综合调取数据信息、关联同类数据项,再辅以地理信息及三维模型,实现油田在虚拟环境中的模拟运行和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图表化,既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也为油田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张艳丽[4](2020)在《油气集输系统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石油作为国家工业的命脉,对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随着油田开采量的增加,大部分油田进入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率增高,使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加大,运行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对油气集输系统开展节能管理绩效评价,找到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降低能量消耗数量,以便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水平,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特点,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主要对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如绩效评价的概念、绩效评价的目的、绩效评价的指标、绩效评价的内涵、绩效评价的流程以及绩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阐述;(2)通过对油气集输系统工艺流程的分析,将集输系统分成接转站、计量站和管网三个集输环节。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对油气集输系统的计量站、接转站、管线等环节建立能量平衡模型,给出各环节能耗评价指标;(3)查阅文献资料与相关书籍、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等经验选择法完成了评价指标的预选,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筛选,建立接转站集输系统节能降耗评价体系与计量站集输系统节能降耗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4)以辽河油田某采油厂接转站集输系统和计量站集输系统为例进行节能管理绩效评价。通过所构建的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接转站集输系统和计量站集输系统为例,得出接转站系统和计量站系统节能管理绩效评价分值。接转站集输系统X40站的得分最高绩效最优,其次是X6转、X3转、X5转、X54、S5站、X38、X51,S7站得分最低节能绩效最差;计量站集输系统X46站的分值最高绩效最优,其他各站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X43站、X55站、S2站、T1站、X18站、X20站、X35站、X62站、X21站、X23站、S11站。最后对接转站集输系统与计量站集输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站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节能提效措施。
吕飞[5](2019)在《抽油机井节点能耗计算模型与数值仿真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如何实时分析抽油机井生产系统各节点能耗与效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提高抽油机井的运行效率和油田降低开采成本、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游梁式抽油机井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其生产系统各子节点的效率模型与能耗仿真模型,并建立了井筒能耗剖面图与能耗宏观控制图的评价体系;基于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建立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应用时序和组合差分法的预测输入功率的三种模型;基于抽油机井上下冲程能量传递特征与平衡影响,引入油井功率传输比,精简了理论计算时所需的繁琐参数,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地面效率理论计算新模型;建立了管、杆、泵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油管、抽油杆在井下流体运动时能量损失特征,以UDF动网格刻画了流体流经阀球绕流微观作用,并分析了压差主流速度与剪切流速度叠加的间隙环空流场流动与能量损失的微观规律,以检验理论模型的宏观规律;基于Ansoft建立了225M-8电动机仿真模型,敏感性因素分析电动机的性能改善方向;基于Visual Basic与Matlab语言,研发了“抽油机井分节点能耗计算分析与评价”系统。以G管理单元23口油井为例计算分析,分节点能耗模型中光杆功率、地面输入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8%、12.69%;新模型输入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51%,模型计算精度较好,相对于传统经验模型、分节点能耗模型,其精准度分别提高1.62和3.18个百分点;其中3口井处于管理挖潜区,并给出了节能管理建议。以X注采站32口井实时四化数据为例对油井输入功率预测分析,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应用时序和组合差分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53%、4.58%、4.70%,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方法可行。研究成果能够为油田智能化建设、实时能耗分析和节能降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印重[6](2018)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减少强碱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度、采出液乳化和结垢带来的不利影响,油田尝试采用弱碱替代强碱即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特点,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弱碱体系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结垢预测模型,获得结垢规律和结垢机理,开展站内原油-污水-过滤-深度污水等处理工艺,以及站外管线除防垢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弱碱三元体系结垢和除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弱碱三元采出液粘度和水相视粘度取决于聚合物含量,粘度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作用使采出液分离速率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低界面张力下降幅度增大。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粘度影响不大。三元体系共存时,表面活性剂和碱对水相视粘度影响有所抵消。三元注入液进入地层后,地层中大量的硅铝酸盐,经碱的侵蚀,产生较大浓度的硅酸根离子,并与Ca2+、Mg2+在地层流体中趋于平衡状态。油井温度、压力及动力学条件发生变化,离子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化学沉淀,并沉积成垢。三元采出系统内垢主要以碳酸钙、碳酸镁和硅酸盐等形式存在。根据所确定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结垢预测方程,采出液稳定指数4.05.0之间,处于碳酸盐严重结垢和硅酸盐轻度结垢阶段。水质稳定剂的投加量与采出水中可形成碳酸盐的阴阳离子含量直接相关,当钙离子浓度≥30mg/l以及碳酸根含量≥100mg/l时,应当投加水质稳定剂。氟碳涂料对三元采出液的耐蚀性强,腐蚀速率低于0.025mm/a,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可应用于三元采出系统管线防腐防垢。采用酸洗的方式除垢时,酸洗液的最佳组合是HCl7%+HF5%,除垢温度控制在40℃,除垢时间6h。空化防垢技术可用于三元地面系统防垢,液体温度42℃时,空化防垢技术对钙、镁离子的沉降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1200mg/L浓度硅离子的成垢有明显效果。空化防垢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钙、镁、硅的结垢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可直接应用于集输系统防垢,效果明显。pH、HCO3-、OH-、粘度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三元污水处理主要因素,破乳和降粘是处理关键技术。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频率与乳化液中水滴振荡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脱水率最高。二氧化氯可处理三元采出液,加药浓度在40mg/L,处理后的原油粘度下降25.8%。悬浮污泥过滤器能有效的去除三元采出污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深度水处理48h过滤周期后,悬浮固体去除率75.7%,含量≤5mg/L,满足深度水水质指标。
白宇[7](2017)在《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喇嘛甸油田已经进入开发后期,面临原油采出程度高、含水高和产量持续递减等问题,导致运行成本逐年升高。针对油田面临的生产现状,有必要对油田的集输系统进行能耗分布规律的研究,找出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改造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针对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集输系统的结构和工艺特点,将系统分解为转油站、计量间、集输管线3个环节,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各集输环节能量平衡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能耗评价指标。(2)根据双管掺水集输流程,以集输系统总能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掺水量、掺水温度等运行参数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双管掺水集输工艺流程的生产运行优化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的特点,采用具有全局收敛性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3)基于C++builder程序设计平台,开发了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参数优化软件。该软件既能够对转油站集输系统进行能耗分析,确定能耗分布规律,找出集输系统能耗薄弱环节;也可以进行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4)分别对喇嘛甸油田喇501转油站和喇641转油站集输系统进行了能耗分析和生产运行优化。与优化前相比,喇501转油站掺水温度下降10℃,总掺水量上升130m3/d,转油站日耗电量上升192kW·h,日耗气量下降2262m3,日运行费用下降1153元,下降幅度达29%;喇641转油站掺水温度下降11℃,总掺水量上升165m3/d,转油站日耗电量上升255kW·h,日耗气量下降1221m3,日运行费用下降873元,下降幅度达32%。
卢剑[8](2017)在《大庆某天然气处理厂轻烃回收工艺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提高轻烃回收装置收率问题的目的在于处理的原料气的气源较多,组分变化频繁。在该条件下回收装置既要保证轻烃的收率还要同时做到有效能的最大化利用。随着大庆油田对轻烃产量的要求不断增加以及节能降耗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轻烃回收装置的工艺设计及操作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轻烃回收装置的工艺操作的方案与工艺优化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大庆油田北部区块天然气产出量以及原料气组分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首先对北区天然气处理厂轻烃回收装置的工艺方案进行初选,利用HYSYS软件对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单元进行模拟,通过使用模拟软件计算的方法对主要工艺设备进行选型和工艺操作参数的确定。同时应用HYSYS对设计的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从而进一步对该装置进行挖潜增效。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时期原料气的组分、进站流量、进站原料气压力、进站原料气温度对C2收率的影响。同时得出了丙烷预冷温度、膨胀机出口压力、脱甲烷塔进料温度对C2收率以及功耗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该套装置的最优工艺操作参数。同时在保证装置的轻烃收率的前提下,得出了装置中有能效能损失最大的两个单元(压缩机单元和冷箱单元)的优化方法。
申彦刚[9](2013)在《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优选及系统效率优化》文中指出提高低渗特低渗储层的原油采收率是全国多个油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鄂尔多斯盆地中部自然产能低,是一个低渗特低渗、异常低压、低丰度的油藏,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定向井、水平井成为低渗油田的主要开发类型。随着井下情况越来越复杂,井简环境越来越恶劣,且许多难动用储量投入开发,使得常规抽油设备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干抽、管杆偏磨严重、不能自动调整抽汲参数、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优选合理的机械采油方式和提高采油系统效率是油气井获得长期最佳效益的关键,进行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优选及系统效率优化研究是生产的需求,是节能降耗、提高采油效率的要求。本论文研究低渗透油藏有杆泵采油方式技术适应性和经济适应性模型的建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建立机械采油方式优选的综合评判模型,建立了有杆泵采油系统优化设计模型,计算了下泵深度、悬点载荷,优化了抽油杆及扶正器,编制软件系统对有杆泵举升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判实现机械采油方式优选,分析有杆泵系统效率的计算,分析了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系统效率的措施,对实际油井进行了优选评价,得出有杆泵采油方式较优。该研究对于油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产量、高效率、高效益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喜滨[10](2012)在《螺杆泵工艺设计优化及工况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螺杆泵工艺设计优化就是在保证油井产量的前提下,通过井下泵、杆管、地面设备的合理匹配,降低螺杆泵采油系统能耗,使螺杆泵井的系统效率得到提高,平均检泵周期延长,系统工作状况更加合理;工况诊断就是通过实际测得的电流、光杆扭矩、转速、电机功率、产液量、动液面、泵效等数据,与正常工况下的理论值作对比分析,以诊断油井杆管断脱、漏失、泵失效、砂蜡卡等常见故障。本文通过对螺杆泵采油井相关参数进行测试整理与统计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建立了螺杆泵采油井相关参数计算的物理模型及数学算法。开发了《螺杆泵优化设计管理系统》软件,软件具有油井数据管理、工况分析与诊断、产能分析、参数优化设计、设备数据库管理等功能。首创了能耗与效率的节点分析与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以管理优先、效率优先、产量优先三种不同优先度,进行参数设计的新思路。应用该软件对螺杆泵井进行测试与诊断,对参数不合理的井进行参数设计优化与调整。并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对软件进行了修正、完善。应用软件共对106口井进行了故障诊断,总体符合率达到93.4%。优化了16口井优化前平均系统效率24.1%,优化后平均系统效率29.7%,平均系统效率提高5.6%。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了检泵周期的目的。
二、喇嘛甸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喇嘛甸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喇嘛甸油田聚驱站库采暖期节能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聚驱站库采暖基本情况 |
1.1 采暖类型 |
1.2 能耗现状 |
2 存在问题 |
3 节能措施及效果 |
3.1 熟化罐电热带保温控制 |
3.2 聚能加热采暖分时分区控制 |
3.3 后续水驱采暖改造 |
3.4 节能效果 |
4 总结与探讨 |
4.1 三采系统应推广使用技术成熟的节能措施 |
4.2 节能措施的制定要符合数字化油田发展的趋势 |
4.3 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要顺应能源结构的整体规划 |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步骤 |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
6.1 区块地质特征 |
6.2 区块开发现状 |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油田基础数据管理及深化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措并举保证数据准确 |
1.1 强化管理手段,提升A5数据准确性 |
1.1.1 前期注重制度建设,确保填报合规 |
1.1.2 中期注重人员培训,确保源头准确 |
1.1.3 后期注重考核管理,确保数据精准 |
1.2 依托技术手段,提升A4系统数据准确性 |
1.2.1 解决坐标勘测数据无法验证的问题 |
1.2.2 解决坐标数据成图无法验证的问题 |
2 系统深化应用 |
2.1 喇嘛甸油田地面系统数字管理平台 |
2.1.1 研发目的 |
2.1.2 功能及研发应用思路 |
2.1.3 应用效果 |
2.2 喇嘛甸油田耗能设备信息平台 |
2.2.1 研发目的 |
2.2.2 功能及研发应用思路 |
2.2.3 应用效果 |
2.3 喇嘛甸油田埋地管网技术管理平台 |
2.3.1 研发目的 |
2.3.2 功能及研发应用思路 |
2.3.3 应用效果 |
3 结束语 |
(4)油气集输系统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油田节能绩效评价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
2.1.1 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2 绩效评价的目的 |
2.1.3 绩效评价的指标 |
2.1.4 绩效评价内涵 |
2.1.5 绩效评价的流程 |
2.2 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3章 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 |
3.1 能量平衡分析方法 |
3.2 计量站能耗分析 |
3.3 接转站能耗分析 |
3.4 站间管道能耗分析 |
3.5 集输系统设备能耗分析 |
3.5.1 机泵设备 |
3.5.2 加热炉 |
第4章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2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3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4.3.1 经验选择法 |
4.3.2 专家咨询法 |
4.4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4.4.1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
4.4.2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
4.4.3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5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体系特点 |
4.6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赋分 |
4.7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7.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7.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第5章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绩效评价应用 |
5.1 辽河油田某采油厂概况 |
5.2 评价体系应用——以接转站集输系统为例 |
5.2.1 接转站集输系统工艺流程 |
5.2.2 权重的计算 |
5.2.3 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
5.2.4 评价结果 |
5.2.5 评价结果分析 |
5.2.6 接转站集输系统改造措施 |
5.2.7 绩效评价效果分析 |
5.3 评价体系应用——以计量站集输系统为例 |
5.3.1 计量站集输系统工艺流程 |
5.3.2 权重的计算 |
5.3.3 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
5.3.4 评价结果 |
5.3.5 评价结果分析 |
5.3.6 计量站集输系统改造措施 |
5.3.7 绩效评价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抽油机井节点能耗计算模型与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油机井能效分析研究 |
1.2.2 数值仿真在抽油机井中的应用 |
1.2.3 数据挖掘在油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抽油机井生产系统分节点效率和能耗计算模型研究 |
2.1 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学仿真与分析 |
2.2 抽油机井杆柱与液柱耦合的动力学仿真模型 |
2.3 抽油泵工作状态仿真模型研究 |
2.4 生产系统子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1 电机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2 皮带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3 减速箱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4 四连杆机构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5 盘根盒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6 抽油泵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7 抽油杆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4.8 管柱节点能耗模型研究 |
2.5 生产系统能耗评价分析 |
2.5.1 宏观能耗控制图 |
2.5.2 井筒能耗分析剖面图 |
2.5.3 实际应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的抽油机井能耗预测模型研究 |
3.1 抽油机井能耗影响主控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能耗影响因素域研究 |
3.1.2 灰色关联基础理论 |
3.1.3 多元二次逐步回归算法确定主控因素 |
3.1.4 主控影响因素 |
3.2 抽油机井能耗综合预测模型研究 |
3.2.1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能耗预测模型 |
3.2.2 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的能耗预测模型 |
3.2.3 基于ARMAX-BP差分的组合预测模型 |
3.2.4 应用分析 |
3.3 基于功率利用率及功率传输比的地面效率计算新模型 |
3.3.1 基于历史数据推算的地面效率计算新模型 |
3.3.2 模型求解与检验 |
3.3.3 模型应用与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抽油机井生产系统分节点瞬态仿真分析 |
4.1 数值仿真软件优选 |
4.2 不同尺寸的油管管流能耗数值仿真研究 |
4.2.1 油管管流模型仿真与验证 |
4.2.2 不同影响参数的油管管流能耗敏感性分析 |
4.3 不同尺寸的抽油杆数值仿真研究 |
4.3.1 杆管环空无接箍模型仿真与验证 |
4.3.2 不同影响因素的杆管环空能耗损失的敏感性分析 |
4.4 管式抽油泵数值仿真研究 |
4.4.1 泵阀运动规律仿真分析 |
4.4.2 柱塞泵筒间隙流场仿真分析 |
4.4.3 不同影响因素的间隙能耗损失的敏感性分析 |
4.5 异步电动机数值仿真研究 |
4.5.1 电动机有限元仿真与验证 |
4.5.2 不同结构参数的电动机性能敏感性分析 |
4.5.3 电动机性能瞬态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开发与应用 |
5.1 编程语言选择 |
5.2 软件框架设计 |
5.3 软件主要功能 |
5.4 软件主要模块 |
5.4.1 JSON数据接口访问 |
5.4.2 基础数据管理 |
5.4.3 能耗实时预测分析 |
5.4.4 单井生产系统分节点能耗计算评价分析 |
5.4.5 结果输出与查询 |
5.4.6 退出 |
5.5 案例应用与能耗管理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次采油技术 |
1.2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 |
1.3 强碱三元复合驱结垢研究 |
1.4 强碱三元复合驱除垢研究 |
1.5 弱碱三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
2.1 试验区选择 |
2.1.1 试验层系地质特征 |
2.1.2 储层矿物组成及敏感性分析 |
2.1.3 试验区及开发层系确定 |
2.2 弱碱三元体系驱油试验方案 |
2.2.1 聚合物的筛选 |
2.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2.3 界面活性图的测定 |
2.3 弱碱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
2.3.1 化学剂对弱碱三元体系影响 |
2.3.2 弱碱三元体系稳定性评价 |
2.3.3 弱碱三元体系吸附性评价 |
2.3.4 弱碱三元体系流变性评价 |
2.3.5 油水分离特性评价 |
2.3.6 驱油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成垢规律和机理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地面管线内堵塞物成分分析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 结垢规律实验研究 |
3.2.1 碳酸盐结垢预测 |
3.2.2 硅酸盐结垢预测 |
3.2.3 硫酸盐结垢机理 |
3.2.4 铁盐形成机理 |
3.2.5 采出液离子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管线防垢及除垢技术研究 |
4.1 防垢水质稳定剂评价 |
4.2 氟碳涂料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防垢技术研究 |
4.2.1 防腐防垢原理 |
4.2.2 防腐防垢性能实验 |
4.2.3 防腐防垢现场试验 |
4.3 酸洗配方复配及优化 |
4.3.1 溶垢率影响 |
4.3.2 最佳条件下的溶垢率 |
4.3.3 腐蚀率的测定 |
4.3.4 酸洗配方的优化 |
4.4 空化射流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除垢技术研究 |
4.4.1 空化防垢原理 |
4.4.2 空化防垢室内实验 |
4.4.3 空化防垢装置设计 |
4.4.4 对注入液结垢趋势影响研究 |
4.4.5 空化防垢技术现场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碱三元采出液站内处理技术研究 |
5.1 三元采出液原油脱水技术 |
5.1.1 三元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
5.1.2 三元采出液脱水特点 |
5.1.3 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试验 |
5.2 三元污水氧化法处理技术研究 |
5.2.1 三元污水水质特性 |
5.2.2 二氧化氯浓度的确定 |
5.2.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4 二氧化氯处理三元污水反应机理 |
5.2.5 现场试验 |
5.3 弱碱ASP污水处理 |
5.3.1 悬浮污泥过滤器 |
5.3.2 三元驱污水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处理 |
5.4 三元采出液深度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与专利目录 |
致谢 |
(7)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集输系统能耗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原油集输管网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分析方法 |
2.1 转油站集输系统工艺流程 |
2.2 能量平衡原理及模型 |
2.3 转油站能耗分析方法 |
2.4 计量间能耗分析方法 |
2.5 集油管线能耗分析方法 |
2.5.1 掺水管线能耗分析方法 |
2.5.2 集油管线能耗分析方法 |
2.6 集输系统能耗分析方法 |
2.7 集输设备能耗分析方法 |
2.7.1 机泵设备 |
2.7.2 加热炉 |
第3章 转油站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 |
3.1 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模型的建立 |
3.1.1 目标函数 |
3.1.2 约束条件 |
3.1.3 完整数学模型 |
3.2 数学模型的求解 |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方法 |
3.2.2 遗传算法的求解步骤 |
第4章 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参数优化软件开发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软件运行环境 |
4.3 软件模块结构及功能 |
4.3.1 工程项目 |
4.3.2 数据测试 |
4.3.3 能耗计算 |
4.3.4 能耗评价 |
4.3.5 运行优化 |
4.3.6 数据输出 |
4.3.7 工具 |
第5章 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运行优化 |
5.1 喇501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运行优化 |
5.1.1 喇501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分析 |
5.1.2 喇501转油站集输系统运行优化 |
5.2 喇641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运行优化 |
5.2.1 喇641转油站集输系统能耗分析 |
5.2.2 喇641转油站集输系统运行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大庆某天然气处理厂轻烃回收工艺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轻烃回收工艺简介 |
1.3.1 油吸收法 |
1.3.2 冷凝分离法 |
1.4 轻烃回收方法进展 |
1.4.1 我国轻烃回收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
1.4.2 国外轻烃回收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
1.4.3 我国与外国在轻烃回收工艺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北区深冷装置轻烃回收工艺方案研究 |
2.1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现有天然气处理装置简介 |
2.1.1 设计及投产背景 |
2.1.2 基础资料 |
2.1.3 油田伴生气资源及开发预测 |
2.1.4 主要产品及其质量要求 |
2.2 原料气组分特点概述 |
2.2.1 全年各时期原料气组分变化的原因 |
2.2.2 近4年原料气组分分析 |
2.3 制冷工艺方法和轻油回收方案的确定 |
2.3.1 吸收法 |
2.3.2 冷却分离法 |
2.3.3 制冷工艺对比和优选 |
2.3.4 C2收率的定义 |
2.3.5 C2收率的计算 |
2.3.6 能耗的定义 |
2.3.7 能耗的计算 |
2.3.8 方案对比优选 |
第三章 HYSYS模拟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1 HYSYS软件简介 |
3.2 轻烃分离循环中的模块化思路 |
3.3 工艺流程简介 |
3.4 工艺流程简图 |
3.5 装置主要设备选型 |
3.5.1 一级和二级换热器 |
3.5.2 丙烷制冷设备 |
3.5.3 膨胀机单元 |
3.5.4 冷量交换装备 |
3.5.5 塔类设备 |
3.6 主要设备关键参数模拟结果汇总 |
第四章 深冷装置工艺有效能分析 |
4.1 轻烃回收装置工艺流程的效能分析 |
4.1.1 系统内压力及温度对能耗的影响 |
4.1.2 对系统节能降耗的分析和建议 |
4.2 轻烃回收装置工艺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1 轻烃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
4.2.2 优化工艺参数与评价 |
4.3 最终优化的结果汇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优选及系统效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工作的背景 |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杆抽油系统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2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分析优化方法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来源 |
第二章 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综合分析与优选系统 |
2.1 油井产能预测研究 |
2.1.1 直井产能预测 |
2.1.2 定向井水平井产能预测 |
2.1.3 油气水三相流动产能预测 |
2.2 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技术适应性研究 |
2.2.1 技术适应性模型流程 |
2.2.2 有杆泵采油方式技术特点 |
2.2.3 机采技术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2.3 低渗透油藏机采优化设计研究 |
2.3.1 有杆泵采油优化设计流程 |
2.3.2 有杆泵采油悬点载荷的计算 |
2.3.3 有杆泵采油的抽油杆设计 |
2.3.4 有杆泵采油扶正器优化布置 |
2.4 低渗透油藏机采经济适应性研究 |
2.4.1 经济性综合评判流程 |
2.4.2 济性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3 济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2.5 抽油机综合评价研究 |
2.5.1 抽油机综合评价 |
2.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分析 |
2.5.3 抽油机综合评价目标分析 |
2.5.4 抽油机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
2.5.5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技术指标 |
2.5.6 抽油机综合评价标准及比较分析 |
2.5.7 抽油机综合评价指标量化分析 |
2.5.8 抽油机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2.5.9 抽油机综合评价分析 |
2.5.10 抽油机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
第三章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计算与提高措施分析系统 |
3.1 系统效率概述 |
3.1.1 名词解释 |
3.1.2 抽油机系统效率构成 |
3.2 系统效率研究 |
3.2.1 系统损耗分析 |
3.2.2 有杆抽油设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3.2.3 技术管理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3.3 系统效率的提高措施研究 |
3.3.1 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 |
3.3.2 进行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 |
3.3.3 强化对抽油机井的科学管理 |
第四章 机采方式综合分析与优选系统的现场应用 |
4.1 调研情况 |
4.1.1 调研对象杏子川采油厂概况 |
4.1.2 杏子川采油厂单井生产数据 |
4.1.3 机杆泵设备数据 |
4.1.4 检泵作业数据 |
4.1.5 现场地面示功图的采集 |
4.2 选井情况 |
4.2.1 选井原则 |
4.2.2 选井区块和井号 |
4.2.3 所选油井主要特点 |
4.3 机采方式优选及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螺杆泵工艺设计优化及工况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国内外螺杆泵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应用现状 |
1.3 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螺杆泵采油系统 |
2.1 螺杆泵概述 |
2.1.1 螺杆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螺杆泵定、转子的线数、线型及旋向、转向和流向之间的关系 |
2.1.3 螺杆泵三个基本结构参数 |
2.1.4 螺杆泵理论排量公式 |
2.1.5 螺杆泵的三个基本要求 |
2.1.6 螺杆泵的特点及优点 |
2.2 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种类、组成 |
2.2.1 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种类 |
2.2.2 螺杆泵系统的组成 |
2.3 螺杆泵采油的技术特点 |
第三章 螺杆泵优化设计管理系统研究 |
3.1 概述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螺杆泵水力测试数据分析 |
3.3.1 泵临界压差的定义与计算 |
3.3.2 泵容积效率的数据分析与理论计算 |
3.3.3 转子有功扭矩的计算与分析 |
3.3.4 定转子摩擦扭矩Mf的计算与分析 |
3.4 螺杆泵容积泵效分析与计算 |
3.4.1 影响井下泵效的因素分析与数据统计 |
3.4.2 井下泵效的理论计算公式拟合 |
3.5 光杆扭矩分析 |
3.5.1 泵有功扭矩的计算 |
3.5.2 井下定转子摩擦扭矩的计算 |
3.5.3 杆管摩擦扭矩的计算 |
3.5.4 杆液摩擦扭矩的计算 |
3.5.5 螺杆泵光杆扭矩测试与拟合对比 |
3.6 系统能耗与效率分析与计算 |
3.6.1 系统能耗与效率的节点分析 |
3.6.2 电机能耗与效率的理论计算 |
3.6.3 单井能耗与效率分布 |
3.7 系统管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 |
3.7.1 井位图管理 |
3.7.2 油井数据管理 |
3.7.3 工况分析与诊断 |
3.7.4 产能分析 |
3.7.5 参数优化设计 |
3.8 “排量对比法”协调水驱螺杆泵井供排关系 |
3.8.1 技术思路 |
3.8.2 解决途径 |
3.9 现场应用与问题的解决 |
3.9.1 工况诊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3.9.2 生产参数优选的实际应用 |
3.10 实际应用效益情况 |
3.10.1 经济效益 |
3.10.2 社会效益 |
3.10.3 应用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喇嘛甸油田机械采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喇嘛甸油田聚驱站库采暖期节能措施探讨[J]. 张鹏宇. 石油石化节能, 2021(08)
-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油田基础数据管理及深化应用探讨[J]. 顾行崛,李作春,褚金金.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12)
- [4]油气集输系统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D]. 张艳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抽油机井节点能耗计算模型与数值仿真研究[D]. 吕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D]. 印重.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7]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方案优化[D]. 白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8]大庆某天然气处理厂轻烃回收工艺设计及优化[D]. 卢剑.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9]低渗透油藏机采方式优选及系统效率优化[D]. 申彦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10]螺杆泵工艺设计优化及工况诊断[D]. 王喜滨.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