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口构造东翼滚动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1](2020)在《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很多油田随着数十年的高速开采,特别是东部油田,浅中层油藏或被探明,或者正在开发,其中诸多区块已经处于特高含水期,储量的认识和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必须立足当前的客观实际,不断提高认识,掌握油气水储量状况,采取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储量增值保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的储量价值评价研究也显得迫切和极为重要。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开展特高含水期的储量价值评价,选择开发四十年并且综合含水大于90%的ZY油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石油行业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目前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认真分析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发现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在充分考虑到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地质可靠性与经济可行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勘探维度、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定性维度的四个维度出发,筛选并确定了评价研究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确立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层级关键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形成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标准。通过针对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较好地解决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确保综合评价结论能为ZY油田的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升,以促使特高含水期的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信凤龙[2](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提出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陈湘飞[3](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文中提出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三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1、S2、N1S1、O1S1、N1O1S1、O1S2、O2S2等),其中以S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1S1类化合物,S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37与nC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慕小水[4](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指出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陶利萍[5](2010)在《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断裂活动主要发生在第三系,它对该地区的油气的生成、运移及油藏的形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为满足油气的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前人在东濮凹陷内的黄河南做了大量的有关盆地分析及油气藏描述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该地区构造复杂、含油丰度不高,关于断裂构造发育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的研究深度较低。本论文是选择以分析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古近纪沙河街期和东营期主要断裂活动特征为主要对象,结合精细构造分析,揭示断层活动对油气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导油气勘探。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陆相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层极其发育、构造面貌破碎、断裂对油气聚集起主导作用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以伸展盆地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的断裂特征及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下一步的勘探方向,进而指导油田滚动勘探部署。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东濮凹陷是个新生代裂陷盆地,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内断层发育,断裂系统复杂。2、研究区内的平面上呈现“三隆三洼”构造格局,剖面上为半地堑构造。3、黄河南地区各局部构造均受不同的断层控制,断裂活动对构造区内油气生成过程、油气运移和圈闭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4、经综合研究,总结出黄河南地区受断层控制的油气分布规律:翘倾断块是相对独立的生-运-聚单元;垂向上含油层系多,侧向上油层分布受断块控制;中央隆起带复杂断块群“一把刷子”油气成藏;多期生烃与多期运聚成藏形成“金字塔”式分布模式;不同类型断块群油气藏富集程度不同。
张庆峰[6](2010)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烃源岩特征、油源对比和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成藏期次,解剖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文东地堑带、文东滚动背斜带、文东反向屋脊带均受控于文东1、2号断层,构造带继承性发育程度高,构造形态完整,圈闭幅度大。文中早期地垒形成时间早,圈闭类型好,构造幅度大,油气富集程度高,文中后期地垒形成时间晚,定型时间晚,断块破碎,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文西近洼带直接受控于文西2号晚期定型断层,以断块类型居多,侧向封闭条件稍差,油气富集受局部构造背景控制。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原油的地化分析,剖析烃源岩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源-藏空间对应关系。油气源对比认为文留地区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纵向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应该来源同一套烃源岩,但原油成熟度有一定差异,浅层的成熟度较低,中深层成熟度高,近洼构造带的原油成熟度最高。文西与文东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有一定差异,文西地区原油具有高伽玛蜡烷,C27C29甾烷的分布模式为反“L”型分布,原油来源于文西及近洼的烃源岩,文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文留地区及前梨园洼陷超盐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原油具有极高的伽玛蜡烷含量,C27C29甾烷以C27甾烷略占优势的不对称“V”型分布。以文西Ⅲ号断层为界,文西Ⅲ号断层西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文西及近洼沙三段烃源岩,以东则来源于前梨园洼陷及文留地区的烃源岩,文西Ⅲ号断层是文西文东油源分割断层。通过油源精细对比建立的源-藏空间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断层的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和砂体分布的研究,利用高压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指标确定油气运移路径。指出前梨园洼陷油气沿砂体向中央隆起带运移,至文中地区附近油气继续沿文东段层系和砂体的疏导体系向文中地区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文留地区油气藏成藏期主要在东营期。各地区成藏时间与期次略有差异,文东地区中深层沙三段油气藏有两期成藏特征,第一期为沙一东营沉积期(33Ma23Ma),在东营中后期为大规模充注,第二期在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0Ma0Ma)。文西地区沙三段也存在两期成藏的特征,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中后期(28Ma23Ma),第二期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3Ma0Ma)。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时间要晚于沙三段,主要为单期次成藏,主要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中末期抬升剥蚀期(30Ma17Ma),为沙三段油气藏在构造活跃期调整形成的油气藏;文留地区东营组油气藏成藏时间晚于沙二油气藏,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末期抬升期。总之,文留地区沙三段油气藏具有成藏早、定型晚,文东早于文西;剖面上具有中深层早、浅层晚的特征。综合分析文留油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及近洼自生型、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与浅层次生型。
张文亮,蒋云静,谢秀祥[7](2010)在《黄河南地区油气聚集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位于凹陷东南部,由北向南展布着NNENE走向的七个局部构造。各区油气成藏条件变化大,给勘探带来很大难度。通过对各区油气地质特征,运聚成藏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各构造不同区带成藏模式,总结了油气聚集规律。
韩保清,蔡其新,张树海,秦广胜[8](2009)在《东濮凹陷富油气区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实践与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是一个经过了30多年勘探开发的老油区。目前的勘探开发对象主要是复杂断块油气藏,其特点是断块小而碎、断面倾角大及含油高度小,这对地震勘探的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结合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确立了以高精度三维解决复杂断块难题的技术突破方向。经过技术攻关,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的实现方法。通过在马厂、桥口等地区的实践,见到了良好效果,证明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复杂断块勘探开发难题的有效途径,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剑平[9](2009)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对东濮凹陷马厂地区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该区钻井、区域地质等资料,解释、制作了大量三维地震解释图件、代表性构造层构造纲要图、平衡地质剖面及构造发育史剖面等,厘定了马厂地区的断裂体系、构造变形样式及构造组合特征等,对研究区变换构造类型、展布及变换构造作用开展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认识和结论,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及伸展地区三维伸展构造样式、变换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根据研究区伸展断层的展布及不同级别断层所起的不同控制作用,将马厂地区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构造单元:马厂构造带(包括马西构造带(包括马西南部断阶区、马西中部断阶区和马西北部地堑带)、马厂顶部构造带(包括顶部地垒断块区、马东南断阶区和马东断阶区)和马厂翼部构造带(包括东北翼断块区、东翼断阶区和东南翼断阶区))、葛岗集南次洼和三春集构造带(包括三春集地垒带和北部的春北深层断阶区)。2、除兰聊断裂、黄河断裂系外,研究区还可划分出7个局部断裂构造体系:马厂断裂体系、马东断裂体系、厂东断裂体系、三春集断裂体系、马西断裂体系、徐东断裂体系和徐集断裂体系,等,它们对马厂地区构造单元、构造样式、构造组合特征等具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断裂体系还表现出十分显着的分段活动特征。3、与上述断裂体系分段活动及组合特点等有关,马厂地区发育了不同级别的变换构造(如单个断裂自身变换构造、不同断裂构造带间的变换构造带和研究区与邻区主干构造间的区域变换带等)。研究区可划分主横向构造变换带2个(L500线、L1200线附近),次级构造变换带2个(L900线、L1400线附近)。4、这些变换构造带表现为不同的演化特征,如沙四期是变换构造带发育的早期阶段,沙三期是中期发育阶段,沙二-沙一期是发育的晚期阶段。并探讨了控制这些变换构造带形成主要因素:裂陷前先期存在的构造或基底构造、新生代不均匀伸展作用、断层系沿走向的分段活动和断层系间的扩展作用等。5、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对研究区变换构造的形成、演化具显着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如马厂地区沙四段沉积期的主拉张应力以NW-SE向为主;沙三段沉积期的主拉张应力方向总体为NWW-SEE向;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期的主拉张应力方向总体为NNW-SSE方向。马厂地区新生代古近纪的主拉张应力场方向具有NWW-SEE方向至NNW-SSE方向来回摆动的特征。6、利用研究区各断裂体系所起作用不同,通过变换构造及伸展区三维构造研究,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对研究区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付良同[10](2009)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文中提出本文在充分收集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油气勘探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地震精细解释、制作了多个层位的构造纲要图、断层的断距分布图(位移-长度变化曲线)、构造发育剖面等工作。鉴别出基底走滑构造、铲式断层、正断层系构造、斜滑模式、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样式,主要的对斜滑模式和断展褶皱样式进行了细述。另外根据本区主要断裂体系构造在走向上的变化特征、位移-长度变化曲线等,划分了构造变换带,并根据前人研究分类标准,对其做了归类。最后对该区的构造与油气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①识别出了本区主要构造样式——铲式断层、斜滑正断层、断展褶皱。铲式断层特征为基底卷入式,具有很大断距,严格控制沉积,研究区内表现为东断西超、楔形地层;斜滑正断层特征一般顶部断层次级化、伴生有无根负花状构造;断展褶皱特征一般特征为主断层顶部盖层内发育有背斜-向斜对,顶部次级断层弧形反转等,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做出判断。这3种样式主要发育在马厂断层系、三春集断层系;②在工区中确立了4个变换构造带,其中两条主变换构带位于L500和L1200测线附近。变换构造多表现为同向转换斜坡。从剖面上看,变换构造带两侧构造结构明显不同,从平面上看,变化带附近的构造走向变化较大,从残留厚度图上,可以看出变换带对地层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从成因上讲,研究区变换构造的发育与基底走滑及断裂体系的不均匀伸展有关;③验证了断层分段性与变换带之间的具有成因意义的联系以某断裂为例考证时,存在变换带的地方,以常变现为其附近位移亏损;④综合分析了断裂系统、变换带系统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马东断层在演化过程中具疏导油气作用,变换带中转换斜坡类型对沉积体有一定控制作用,可能形成有利储集体。
二、桥口构造东翼滚动勘探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口构造东翼滚动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1.4 储量价值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石油储量分类与分级 |
2.1.1 石油储量概念 |
2.1.2 石油储量分类及分类结构图 |
2.2 储量价值评价内涵 |
2.3 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 |
2.3.1 地质因素 |
2.3.2 开发因素 |
2.3.3 经济因素 |
2.4 储量价值评价相关方法 |
2.4.1 国外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2 国内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3 储量价值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ZY油田简介 |
3.1.1 ZY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
3.1.2 ZY油田地层岩性特征 |
3.1.3 ZY油田开发概况 |
3.2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分析 |
3.2.1 评价依据和指标确定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评价结果 |
3.3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必要性 |
第四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设计 |
4.1 评价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评价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
4.3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1 勘探价值维度 |
4.3.2 技术价值维度 |
4.3.3 经营价值维度 |
4.3.4 定性价值维度 |
4.3.5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4.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5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4.5.1 评价油藏的选取 |
4.5.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5.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5.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
5.2 采取调整与挖潜措施落实分类治理 |
5.3 强化经营管理实现成本有效管控 |
5.4 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膏盐岩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1.3.2 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研究现状 |
1.3.4 东濮凹陷膏盐岩相关研究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4.1 含膏盐岩层系膏盐岩的分布与类型 |
4.2 烃源岩与膏盐岩的伴生组合关系 |
4.3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3.2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4 含膏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的识别 |
第5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及其机制 |
5.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1 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2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过程的作用机制 |
5.1.3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与油气勘探意义 |
5.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可溶有机质/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及其机制 |
5.2.1 膏盐岩、非膏盐岩相关原油的物性差异 |
5.2.2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3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
5.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
5.3.1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5.3.2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碳同位素组成 |
第6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及其机制 |
6.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控制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
6.1.1 膏盐岩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 |
6.1.2 膏盐岩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
6.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制约油气藏的温压 |
6.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影响储层质量与油气运聚 |
6.3.1 膏盐岩有利于改善盐下储层物性 |
6.3.2 膏盐岩影响油气运聚 |
6.4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油气藏内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6.4.1 TSR作用反应条件 |
6.4.2 GC-MS芳香硫化合物识别 |
6.4.3 高分辨率质谱(FT-ICRMS)含硫化合物识别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
7.1 油气富集规律 |
7.2 有利勘探方向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相断陷盆地的研究 |
1.2.2 复杂断块油气田的研究 |
1.2.3 伸展盆地构造研究 |
1.2.4 变换构造的研究 |
1.2.5 断裂输导体系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黄河南地区基本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黄河南地区基本地质概况 |
第3章 黄河南地区地层展布特征 |
3.1 东营组 |
3.2 沙一段 |
3.3 沙二段 |
3.4 沙三段 |
3.5 沙四段 |
第4章 构造概况及演化特征 |
4.1 黄河南地区的主要断裂及展布特征 |
4.2 构造剖面特征 |
4.3 构造区带分布特征 |
4.4 断裂系统中的构造变换 |
4.4.1 变换构造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机制 |
4.4.2 东濮凹陷变换构造分类方案 |
4.4.3 同时期变换构造分布 |
4.4.4 变换构造的叠加特征 |
4.5 形成机理 |
4.5.1 基底构造形态 |
4.5.2 古构造应力场 |
4.5.3 古构造发育分析 |
第5章 断块群划分及构造精细研究 |
5.1 复杂断块群组合类型 |
5.1.1 断块群定义及分类 |
5.1.2 黄河南地区断块群的类型及分布 |
5.2 构造精细研究 |
5.2.1 桥口地区 |
5.2.2 新霍地区 |
5.2.3 唐庄地区 |
5.2.4 马厂地区 |
5.2.5 三春集地区 |
第6章 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 |
6.1 黄河南油气藏静态地质特征 |
6.1.1 油气源特征 |
6.1.2 储集层特征 |
6.1.3 区域性盖层特征 |
6.1.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6.1.5 油气藏性质及分布特征 |
6.2 断层对油气生成过程及运移的控制 |
6.2.1 断裂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
6.2.2 断层对储盖组合的沉积控制作用 |
6.2.3 断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的作用 |
6.3 断裂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 |
6.3.1 翘倾断块是相对独立的生-运-聚单元 |
6.3.2 垂向上含油层系多,侧向上油层分布受断块控制 |
6.3.3 中央隆起带复杂断块群“一把刷子”油气成藏 |
6.3.4 多期生烃与多期运聚成藏形成“金字塔”式分布模式 |
6.3.5 不同类型断块群油气藏富集程度不同 |
第7章 有利勘探区分析 |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科学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
1.2.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油气藏基本特征 |
3.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3.2 地层水性质 |
3.3 断裂特征与分布 |
3.3.1 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 |
3.3.2 二级断裂系展布特征 |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
4.1 烃源岩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可溶有机质的性质与类型 |
4.2 文东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2.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2.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2.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3 文中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3.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3.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3.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4 文西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4.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4.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4.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5 油源分析 |
第5章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 |
5.1 断层对砂体分布控制作用 |
5.1.1 文85 块沙二下、沙三上砂体展布特征 |
5.1.2 文33 块沙三上砂体分布特征 |
5.1.3 文95 块沙三中砂体展布特征 |
5.2 构造区带对油气分布富集控制 |
5.2.1 文东滚动背斜—反向屋脊构造带 |
5.2.2 文留地垒带 |
5.2.3 文西地垒和文西顺向屋脊构造带 |
5.3 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 |
5.3.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
5.3.2 断层疏导体系 |
5.3.3 油气运移效应 |
第6章 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机理研究 |
6.1 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恢复 |
6.2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期分析 |
6.2.1 地质综合法 |
6.2.2 油气包裹体法 |
6.3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8)东濮凹陷富油气区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实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概况及地震勘探历程 |
1.1 勘探概况 |
1.1.1 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
1.1.2 复杂断块油气藏是主要勘探目标 |
1.1.3 准确落实断层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 |
1.1.4 精细勘探开发对地震技术的需求 |
1.2 地震勘探历程 |
2 高精度三维地震基本思路及关键技术 |
2.1 充分应用新理念、新思维,确立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的攻关思路 |
2.2 充分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高密度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 |
2.2.1 基于叠前成像效果的观测系统参数优化和评价技术 |
2.2.1. 1 根据叠前偏移空间采样准则确定目标工区的空间采样 |
2.2.1. 2 充分应用模型正演技术定量分析采集参数 |
2.2.1. 3 根据采样均匀及面元属性一致性原则设计适合叠前成像的观测系统 |
2.2.1. 4 观测系统方案的经济评价 |
2.2.2 采用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实现高密度空间采样 |
2.2.3 基于子波分析的激发井深控制和激发技术 |
2.2.4 提高地震分辨率的接收方法 |
2.2.5 复杂障碍区高精度三维地震施工方法 |
2.3 充分应用叠前成像方法,针对不同勘探开发目标开展精细处理 |
2.3.1 以新技术、新方法优化组合为前提,努力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 |
2.3.2 以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成像为核心,努力实现复杂地质体精确地震成像 |
2.3.3 以精细处理方法为手段,努力满足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技术需求 |
2.3.3. 1 常规面元(25m×25m)处理解释 |
2.3.3. 2 目标处理及精细目标处理解释 |
2.3.3. 3 满足钻井轨迹设计的点目标处理解释 |
2.4 充分应用可视化整体解释,实践复杂断块和储层精细刻画与描述 |
2.4.1 探索相干体解释技术,提高断层刻画与描述精度 |
2.4.2 通过多属性体三维可视化解释,全息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信息 |
2.5 充分应用一体化方法,整体提高地震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
3 应用实例及效果 |
3.1 马厂复杂断块油田低品位储量动用取得显着效果 |
3.1.1 勘探开发概况 |
3.1.2 关键技术和方法 |
3.1.3 应用效果 |
3.2 桥口复杂断块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 |
3.2.1 勘探概况 |
3.2.2 关键技术及方法 |
3.2.3 应用效果 |
3.3 濮城—卫城环洼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重要进展 |
3.3.1 勘探概况 |
3.3.2 关键技术及方法 |
3.3.3 应用效果 |
4 结论和认识 |
(9)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1.1 变换构造 |
1.3.1.2 马厂地区 |
1.3.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2 主要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样品测试情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1.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1.2 地层层序 |
2.1.3 区域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构造与深部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1.1 构造格架 |
2.2.1.2 中央隆起带南部构造特征简述 |
2.2.2 深部构造特征简述 |
2.3 基底断裂构造特征 |
2.3.1 兰聊断裂带 |
2.3.2 黄河断裂带 |
3 马厂地区基本地质构造特征 |
3.1 前新生界基岩地质结构与潜山构造特征 |
3.1.1 前新生界基岩顶面三维地势 |
3.1.2 前新生界基岩地质结构 |
3.1.3 前新生界基岩潜山构造类型 |
3.2 古近系盖层地质结构特征 |
3.3 马厂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3.4 马厂地区断裂构造样式 |
3.4.1 基本构造样式 |
3.4.1.1 单条正断层构造样式 |
3.4.1.2 正断层组合基本样式 |
3.4.2 正断层系复合与叠加构造样式 |
3.4.2.1 正断层复合构造样式 |
3.4.2.2 正断层叠加构造样式 |
3.4.3 斜滑正断层构造样式 |
4 马厂地区断裂构造体系 |
4.1 马厂断裂系 |
4.1.1 几何学特征 |
4.1.1.1 马厂断层分段活动及平面展布特征 |
4.1.1.2 马厂断层剖面构造特征 |
4.1.2 活动时代与活动量 |
4.1.3 构造演化 |
4.2 马东断裂系 |
4.2.1 几何学特征 |
4.2.1.1 马东断层分段活动及平面展布特征 |
4.2.1.2 马东断层剖面构造特征 |
4.2.2 活动时代与活动量 |
4.2.3 构造演化 |
4.3 厂东断裂系 |
4.3.1 几何学特征 |
4.3.1.1 厂东断层系平面展布特征 |
4.3.1.2 厂东断层系剖面特征 |
4.3.2 活动时代与活动量 |
4.3.3 构造演化 |
4.4 三春集断裂系 |
4.4.1 断裂系的几何学特征 |
4.4.2 活动特点与构造演化 |
4.5 马西、徐东与徐集断裂系 |
4.5.1 马西断裂系 |
4.5.2 徐东断裂系 |
4.5.3 徐集断裂系 |
5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特征 |
5.1 变换构造研究进展 |
5.1.1 伸展盆地变换构造研究简述 |
5.1.2 变换构造带分类 |
5.1.3 本文采用的构造变换带的含义与分类 |
5.2 东濮凹陷区域性变换构造带展布特征 |
5.2.1 一级构造变换带 |
5.2.1.1 兰考-封丘一级横向构造变换带 |
5.2.1.2 马陵一级横向构造变换带 |
5.2.2 二级构造变换带 |
5.2.2.1 桑村集-桥口-白庙横向变换带(调节带) |
5.2.2.2 毛岗-户部寨横向变换带(调节带) |
5.2.3 更次级构造变换带 |
5.3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特征 |
5.3.1 变换构造带类型与分布 |
5.3.1.1 断裂构造带的变换构造特征 |
5.3.1.2 不同断裂构造带之间变换构造特征 |
5.3.1.3 马厂地区与邻区主干构造之间的区域变换带特征 |
5.3.2 变换构造带形成演化讨论 |
6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带成因与控制因素探讨 |
6.1 断裂构造的活动期次与相互关系分析 |
6.1.1 应用“平衡剖面”原理分析断层系之间的切割关系 |
6.1.2 应用“断层活动时序图”、“断距分布图”、“发育史剖面”综合分析断层系的活动期次 |
6.1.2.1 马厂地区南部L476 测线发育史 |
6.1.2.2 马厂地区中部L866 测线发育史 |
6.1.2.3 马厂地区北部 L1276 测线发育史 |
6.1.3 构造变形序列的总体特征 |
6.2 新生代构造变形场与应力场特征 |
6.2.1 东濮凹陷新生代构造变形场与构造应力场背景 |
6.2.2 马厂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场与构造应力场特征 |
6.2.2.1 沙四段沉积期 |
6.2.2.2 沙三段沉积期 |
6.2.2.3 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期 |
6.3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带成因与控制因素探讨 |
6.3.1 裂陷前先期存在的构造或基底构造 |
6.3.2 新生代不均匀伸展作用 |
6.3.3 断层系沿走向的分段活动 |
6.3.4 断层系间的扩展作用 |
6.3.5 变换构造带成因模式探讨 |
6.4 马厂地区新生代构造动力学分析 |
6.5 马厂地区构造与油气关系分析 |
6.5.1 马厂地区油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
6.5.1.1 烃源岩分析 |
6.5.1.2 储集层与盖层分析 |
6.5.2 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
6.5.3 马厂地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的成藏特征与模式 |
7 主要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10)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层序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2 主要区域性深大断裂 |
2.2.1 兰聊断裂带 |
2.2.2 黄河断裂带 |
2.3 地质特征 |
2.3.1 基底特征 |
2.3.2 盖层特征及构造体系划分 |
3 构造样式分析方法和构造确证基本准则 |
3.1 构造样式分析方法 |
3.1.1 构造样式概念 |
3.1.2 构造样式分类 |
3.1.3 构造样式鉴别 |
3.1.4 构造样式分析 |
3.2 构造确证基本准则 |
4 构造样式分析 |
4.1 基底走滑构造 |
4.2 基底潜山构造类型 |
4.2.1 潜山的一般概念 |
4.2.2 潜山轮廓 |
4.2.3 潜山构造类型 |
4.3 正断层系构造样式 |
4.3.1 正断层系的基本构造样式 |
4.3.2 斜滑正断层构造样式 |
4.4 伸展褶皱相关理论 |
4.4.1 伸展褶皱基本概念和类型 |
4.4.2 断展褶皱 |
4.4.3 变换带褶皱 |
4.4.4 逆牵引(滚动)褶皱 |
4.5 研究区断裂体系的伸展褶皱类型 |
4.5.1 马厂断展背斜构造带 |
4.5.2 三春集断展背斜构造带 |
4.5.3 厂东大型逆牵引(滚动)背斜构造带 |
4.5.4 马东北变换带背斜 |
4.5.5 马12 双向叠加滚动背斜 |
5 断层分段性与变换带分析 |
5.1 断层分段性 |
5.1.1 正断层生长连接的一般模式 |
5.1.2 断层分段连接的地质表现 |
5.2 主要断裂构造带活动特征 |
5.2.1 马厂断层活动特征 |
5.2.2 马东断层的活动特征 |
5.2.3 厂东断层的活动特征 |
5.2.4 三春集断裂构造带 |
5.3 变换构造分析 |
5.3.1 变换构造研究进展 |
5.3.2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特征分析 |
5.3.3 马厂地区变换构造带的形成机制 |
6 构造样式与油气关系 |
6.1 马厂地区油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
6.1.1 烃源岩分析 |
6.1.2 储集层与盖层分析 |
6.2 构造与油气聚集关系 |
6.2.1 马东断层系疏导模式 |
6.2.2 变换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3 成藏模式及勘探目标区 |
6.3.1 复杂断块群油气藏 |
6.3.2 变换构造带勘探目标区 |
6.3.3 伸展褶皱勘探目标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桥口构造东翼滚动勘探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D]. 刘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2]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 陈湘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4]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5]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陶利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6]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张庆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7]黄河南地区油气聚集规律研究[J]. 张文亮,蒋云静,谢秀祥.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2)
- [8]东濮凹陷富油气区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实践与认识[J]. 韩保清,蔡其新,张树海,秦广胜. 中国石油勘探, 2009(06)
- [9]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变换构造研究[D]. 刘剑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D]. 付良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