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体桥转体结构平衡配重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军[1](2021)在《风载下球铰静摩阻系数对转体桥施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转体球铰摩阻系数及其对转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以(60+100+60) m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风荷载效应的基础上,选取10个大小不同的静摩阻系数,分析了球铰不同摩阻系数下转体桥的抗倾覆力矩、纵横向稳定系数。结果表明:转体前桥梁处于平衡状态,转体桥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失稳;当实测静摩阻系数小于0.015时,转体时采用不平衡配重;当实测静摩阻系数不小于0.015时,转体过程可控性好,转体时可以采用平衡配重。
郭睿[2](2021)在《临近铁路大跨度钢-混混合梁转体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威[3](2021)在《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桥梁施工技术不断完善,转体施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崭露头角。转体施工方法以对线下既有交通运营干扰少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跨既有线路(特别是铁路)的桥梁工程实践中。然而,当前转体桥球铰的设计理论偏于保守,对于球铰尺寸的控制主要以经验为主;对于球铰及其滑块的受力状态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理论求解的过程比较简单,无法对球铰的受力精确描述;复杂的转体施工工序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转体桥施工监测及风险管理的成果较少。本文依托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技术开发委托项目“长春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一期)--兴福大路上跨京哈铁路立交桥工程转体球铰研究试验”,基于转体桥梁的结构特性,对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转体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转体球铰结构的静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依托长春新区兴福大路上跨京哈铁路转体桥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实际工程的精细化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系统分析了曲率半径、销轴半径、支撑半径、销轴深度等球铰结构设计参数对球铰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性。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球铰结构的支承半径、曲率半径和销轴半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理论评价,确定了实际工程转体球铰结构的最佳优化参数以及不同转体吨位下转动球铰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2.转体桥梁转动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对转体桥梁转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确定了转体过程中的最大扭转剪应力、角加速度以及惯性制动距离。通过建立不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下转体桥梁的精细化计算模型,对转动过程中球铰滑块以及上部结构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讨论,发现转动过程中球铰滑块以及下部结构的应力状态受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影响较小,上部结构为转动过程的敏感构件。3.多种风险工况下转体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针对风荷载、不平衡牵引力、不平衡配重和上部结构偏斜四种工况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进行探讨。确定了各种工况下转体桥梁临界倾覆的控制参数以及销轴和撑脚等构件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一种转体桥梁单动力牵引系统,可以保证转体球铰结构两侧受力始终相等,转速平稳,有效避免转体球铰横向拉力的产生,提高转体桥梁在转动阶段的转体质量,并且可以减少对多个牵引设别的需求,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4.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量纲分析法对转体桥梁的相似函数进行了推导,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相似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针对在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球铰局部的畸变现象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现有的三种畸变修正模型的预测效果,提出一种适合本工程缩尺模型尺寸畸变的修正预测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了转体球铰结构的室内缩尺模型,设计了室内试验及测量方案等,对转体球铰结构的畸变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5.基于自感知球铰的转体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建立了室内桥梁转体运动模型,进行了转体运动试验和偏斜风险试验,并通过埋设测点对转体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基于灰熵理论对测点数据与转动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确定转体过程中的关键测点,作为转体过程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转体桥梁运动过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M模型预测理论以及综合模糊算法,建立转体过程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并开发出配套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软件。
韩琼[4](2020)在《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T构桥施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若桥梁的施工路线上有其他正在运行的铁路,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并且不影响既有线路的运行,采用转体桥进行施工是这种工程条件下的优先选择。合理运用转体桥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鉴于此,文章以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T构桥施工作为依托工程,对转体桥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解决方式及转体桥的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还通过不平衡重测试的方法对转体桥的转动系统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相应的配重建议。
郭昭赢[5](2020)在《不对称梁段多支点齿轮传动转体施工技术》文中认为为了解决因转体球铰支点两端梁体质量偏差极大,采用完全配重仍不能使转体达到平衡状态的转体施工难题,通过在质量大的一侧梁底设置辅助前支撑和质量小的梁端配重,在配重及辅助前支撑的共同作用下使转体达到平衡状态;因辅助前支撑的摩擦力将以半径相应的倍数反映在转体转盘处,导致转体牵引力会比较大、转体困难,提出了在辅助前支撑处设置齿轮齿条电机的新型转体驱动方式解决中心球铰牵引力过大的问题;通过建立转体桥的计算模型,模拟转体系统和梁体在转体各阶段的受力理论数据。经实践证明,该转体系统性能稳定,能够实现安全的不平衡梁段转体施工。
郑晓毛[6](2020)在《T型刚构桥转体施工分析与智能监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江苏省常州市新建大明路工程采用(56+90+56)m连续梁跨越沪蓉高速公路,施工方案采用自平衡水平转体法施工,转体角度约为70.96°,转体重量约为10076.4吨。在转体姿态预报、转体平衡控制、转体速度控制、转体到位后精确调整等方面存在较大施工技术难度。为了确保常州大明路跨沪蓉高速连续梁桥转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项目对平转智能化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套桥梁平转智能化施工监测与预警系统。针对水平转体施工方法,建立了转动梁体水平轴线旋转角度监测和竖向轴线平衡姿态监测的传感系统,并通过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监测平台软件编制,实现了对转动梁体当前位置信息和平衡裕度状态的实时数字化和图形化显示,进而根据当前梁体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信息,跟踪预测梁体后续位置和后续平衡状态,并通过软件内设置的阈值进行转体梁动态平衡的预警。(2)提出了一种梁体牵引转动控制仿真方法。结合常州大明路跨沪蓉高速T型刚构桥转体施工控制过程,考虑T型刚构梁体转动惯量、球铰摩擦系数和牵引系统几何位置等相关参数,在ADAMS软件和MATLAB软件中建立了T型刚构梁体牵引转动的PID控制方案,研究了转体牵引力对梁体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状态信息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梁体从启动到平稳转动时牵引力矩控制规律。(3)提出了一种水平转动梁体快速称重技术。采用不平衡力矩称重原理,提出了粗分加载初判结合细分加载精寻的快速称重技术,为转动梁体快速估算偏心距及后续配重提供了依据。项目研究成果为现场T型刚构梁体水平转体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有效地运用到常州大明路跨沪蓉高速连续梁转体施工实践中,有利于推动智能化水平转体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窦国昆[7](2020)在《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转体施工在跨越既有交通线时,以其施工简便、不中断交通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施工者的青睐,继续完善转体施工的工艺,分析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系统的受力情况,对转体系统的抗风稳定性展开研究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太和特大桥跨漯阜铁路(60+100+60)m连续梁转体施工,对转体系统的精度控制、缺陷对球铰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转体桥的抗风性能展开如下研究:(1)转体系统的精度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安装精度控制和球铰的加工制造精度控制,在转体系统安装精度满足规范和施工要求的情况下,通过MIDAS FEA软件建立下球铰钢板局部凹陷1/4、1/2、3/4和无缺陷四种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在平衡荷载作用下和偏心荷载(偏心距100mm)作用下,转体系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在平衡荷载作用下,在下球铰钢板局部凹陷1/2及以上时,上球铰钢板与混凝土接触位置,混凝土主拉应力大于C50混凝土要求的0.7fct=0.7×3.1=2.17MPa,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四种工况上球铰钢板与混凝土接触位置,均出现部分混凝土的主拉应力大于2.17MPa的现象。在平衡受力状态和偏心荷载受力状态下,四种工况球铰钢板应力均较小,能够满足球铰受力的要求。转体系统的变形最大为1.02mm,考虑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10mm,且不宜超过20mm是合理的。(2)对转体施工桥梁在转体完成后,梁体标高的调整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下球铰安装存在一定角度倾斜误差的情况下,标高调整会受到钢销轴的竖向转动限位作用的影响,设计提出了球铰钢护筒改进—钢销轴限位解除构造措施,通过解除钢销轴的限位作用,结合千斤顶顶升上承台,可以调整梁体的标高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3)通过对转体桥转动前(考虑球铰的静摩擦系数)和转动过程中(考虑球铰的动摩擦系数)横桥向和纵桥向的抗风稳定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球铰的摩擦系数在转体系统施工完成后无法调整,提出避免在风力较大(6及风以上)的天气下,进行转体桥转动施工,保证桥梁抗倾覆安全性。
胡叶江[8](2020)在《连续梁墩顶转体可拆卸球铰结构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梁转体施工是在非设计轴线上选择更有利的位置浇筑或拼装梁体,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场地条件,所以转体施工法在跨越深谷急流和既有线路的桥梁施工中最为常见。特别是墩顶转体施工法,由于其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在多座连续梁中使用。但是,墩顶转体施工法也存在几方面的不足:转体完成后体系转换过程中顶升梁体存在安全隐患、墩身臃肿、球铰不能重复使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拆卸钢球铰,并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转体施工中的转体系统的组成,在常见球铰的基础上添加楔形块和环形套箍,提出了可拆卸钢球铰。通过参考机械设计原理,设计了多齿轮并联驱动的牵引驱动系统。详细介绍了可拆卸钢球铰和齿轮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布置形式以及转体完成后转体设备的拆卸方法。从理论上对可拆卸球铰和齿轮驱动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球面滑板的应力分布、楔形块的摩擦条件、环形套箍的应力分布、转体启动牵引力以及齿轮驱动系统的驱动能力。并且以100m连续梁墩顶转体为例,对可拆卸球铰和齿轮驱动系统进行了计算,转体设备满足使用要求。(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可拆卸钢球铰和液压马达底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球铰整体和各组件的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对球铰受力的影响。模拟马达底座在转动过程中的受力,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3)制作1:1可拆卸钢球铰模型,进行了最大荷载为50000k N的竖向承载力试验,测试了球铰的竖向变形并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测试了环形套箍的应力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根据试验对球铰的结构进行改进。
黄建波[9](2020)在《独塔混合梁转体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与施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四平东丰路的独塔混合梁转体斜拉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斜拉桥结构设计理论基础,对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设计参数改变对桥梁受力的影响,并对转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工程情况,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模拟桥梁施工阶段,对混合梁转体斜拉桥关键施工阶段的基本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的计算进行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转体施工阶段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转体结构的主梁线形、内力、索塔塔顶偏位和斜拉索索力的影响。根据各参数对转体结构状态的影响程度,得出主梁自重与斜拉索力为该桥的主要敏感参数,临时荷载为较敏感参数。应用BP神经网络对东丰立交桥转体结构的主要敏感参数进行误差识别,把识别后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修改并代入有限元计算模型中重新计算,使得实测值和修正后模拟计算结果的理论预测值比原模型的理论值更吻合,更准确地把握了工程实际情况,为施工控制中的误差调整提供理论参考。该桥主梁存在跨度不对称、材料不相同的特点。在转体阶段,由于转体结构悬臂长,桥梁处于自重不平衡的状态。本文对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施工中有关转体系统中转动、牵引、平衡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控制进行详细研究,为保证转体结构的平衡稳定进行了配重实验和抗风性能的验算。并给出了转体过程和转体后姿态调整、高程控制的具体监控方案。
蒋立坤[10](2020)在《高速铁路桥梁转体配重设计及钢壳合龙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线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新建桥梁往往需要上跨既有交通线路,然而上跨既有线路施工会对下方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既有交通线路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减少施工阶段对既有交通线路的影响,一般都采用桥梁转体的方法进行施工。本文以京雄城际铁路黄固特大桥为研究对象,本桥需要上跨既有京九铁路,行车密度大,安全防护难度大,梁底距铁路接触网较近,采用传统的吊架施工方法严重影响下方既有交通线路。因此,本桥采用一种新型的合龙技术——钢壳合龙。该技术不仅大大减小了对既有线路的影响,特别在交通安全几乎做到零影响,还使中跨合龙施工过程变得简单快捷。钢壳合龙是近年所使用的一种新兴合龙技术,在多座桥梁上已成功应用。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该技术只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运用,没有对钢壳合龙技术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因此,本文着重对钢壳的受力及变形进行理论计算及分析。(1)研究了国内外桥梁转体施工的发展概况,并对桥梁转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根据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梁合龙技术——钢壳合龙。(2)研究了桥梁转体施工监控和关键技术,采用球铰转动法进行了称重试验。考虑到悬臂结构均提前安装了钢壳,为提高钢壳连接后截面的抗剪能力,钢壳采用斜截面形式。在桥梁转动对接时,为避免跨中连接处产生干扰碰撞,需要在转体过程中对配重方案进行特殊设计和计算,得出所需的配重数据和位置。(3)为使转体过程顺利进行,正式转体前要对牵引力、转体时间、摩阻系数和制动距离进行计算;同时在转体过程中对桥梁进行严格控制,包括试转及正式转体过程中的转体同步性、稳定性、安全性及转体到位后的精调进行控制,使梁体精确转动到设计轴线上,成功对接并锁定梁体,确保桥梁中跨合龙顺利进行。(4)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分析合龙段的受力情况,并提取其内力;并采用Midas FEA建立合龙段钢壳实体模型,分析混凝土浇筑过程、体系转换、混凝土收缩徐变过程对钢壳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确保钢壳施工和后期使用中的安全性。
二、转体桥转体结构平衡配重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体桥转体结构平衡配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风载下球铰静摩阻系数对转体桥施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风荷载计算 |
3.1 横桥向静阵风荷载 |
3.2 纵桥向静阵风荷载 |
4 数据分析 |
4.1 不同动摩阻系数对应的抗倾覆力矩 |
4.2 横桥向稳定安全系数 |
4.3 纵桥向稳定安全系数 |
4.4 考虑不平衡力矩的纵桥向稳定性 |
4.4.1 考虑不平衡引起的倾覆力矩 |
4.4.2 纵桥向稳定性分析 |
5 结论 |
(3)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关于水平转体球铰构造设计的研究 |
1.2.2 关于水平转体球铰受力状态的研究 |
1.2.3 关于水平转体桥转体状态及监控技术的研究 |
1.3 所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转体球铰结构的静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
2.1 概述 |
2.2 工程概况 |
2.2.1 桥型结构及总体布置 |
2.2.2 转体球铰结构 |
2.3 转体球铰数值模型的构建及分析方法 |
2.3.1 转体球铰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 |
2.3.2 Opti Struct与 Abaqus有限元分析算法分析 |
2.3.3 转体球铰计算模型简化形式分析 |
2.3.4 转体球铰接触应力及牵引力推导 |
2.4 转体球铰设计参数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性分析 |
2.4.1 曲率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
2.4.2 销轴预留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
2.4.3 销轴预留深度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
2.4.4 支承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
2.5 基于响应曲面法转体球铰设计因素的优化研究 |
2.5.1 响应曲面法 |
2.5.2 确定响应曲面法设计方案 |
2.5.3 建立响应曲面法设计模型 |
2.5.4 响应曲面法模型有效性分析 |
2.5.5 响应曲面法交互作用分析 |
2.5.6 确定球铰设计因素优化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体桥梁转动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转动过程的理论分析 |
3.2.1 转体过程中运动方程的推导 |
3.2.2 转体过程中最大扭转剪应力的推导 |
3.2.3 惯性制动距离的推导 |
3.3 球铰滑块的静态受力特性分析 |
3.3.1 球铰滑块的结构形式 |
3.3.2 球铰滑块的力学性能 |
3.3.3 带有滑块的转体球铰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3.4 球铰滑块的静态力学特性分析 |
3.4 球铰滑块的动态受力特性分析 |
3.4.1 带有滑块的转体球铰动态计算模型的构建 |
3.4.2 启动阶段球铰滑块的力学特性 |
3.4.3 匀速转动球铰滑块的力学特性 |
3.5 上部结构的动态受力特性分析 |
3.5.1 上部结构转体运动模型的构建 |
3.5.2 启动加速阶段上部结构的力学特性 |
3.5.3 匀速阶段上部结构的力学特性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多种风险工况下转体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风载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2.1 风荷载的理论计算 |
4.2.2 转体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分析 |
4.3 不平衡牵引力矩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3.1 不平衡牵引力计算模型的构建 |
4.3.2 不平衡牵引力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3.3 转体桥梁单动力牵引系统的构造设计 |
4.4 不平衡配重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4.1 不平衡配重计算模型的构建 |
4.4.2 不平衡配重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5 上部结构偏斜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
4.5.1 偏斜工况下结构受力状态分析 |
4.5.2 多种结构形式的偏斜工况分析 |
4.5.3 中心支撑结构形式的偏斜工况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相似理论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常数和相似定数 |
5.2.2 物理量及量纲 |
5.2.3 几何相似 |
5.2.4 相似三定理 |
5.3 转体桥梁结构相似模型研究 |
5.3.1 结构受力分析 |
5.3.2 基于量纲分析法转体桥梁相似函数的推导 |
5.3.3 转体桥梁结构缩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5.4 转体球铰结构畸变模型研究 |
5.4.1 相似畸变原理 |
5.4.2 转体球铰结构的畸变修正模型研究 |
5.4.3 预测系数修正方法在畸变模型中的应用 |
5.4.4 室内转体球铰结构缩尺模型图纸的生成 |
5.5 转体球铰结构室内畸变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5.1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的建造与组装 |
5.5.2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测点的布置 |
5.5.3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加载试验 |
5.5.4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试验测试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感知球铰的转体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
6.1 概述 |
6.2 室内桥梁转体运动模型的构建 |
6.2.1 转体桥模型的建造与组装 |
6.2.2 转体桥模型测点的布置 |
6.2.3 转体桥模型的运动及风险试验方案 |
6.3 转体桥模型的转动及风险试验数据分析 |
6.3.1 桥体转动试验数据分析 |
6.3.2 偏斜风险试验数据分析 |
6.3.3 基于灰熵理论的自感知球铰的偏斜响应分析 |
6.4 转体过程动态监测系统的风险评估 |
6.4.1 转速风险 |
6.4.2 偏斜风险 |
6.4.3 应力风险 |
6.4.4 转体过程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5 转体过程风险指标预警界限确定及数据标准化 |
6.4.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转体动态监测系统的风险评价 |
6.5 转体过程风险预警系统分析 |
6.5.1 GM预测模型的构建原理 |
6.5.2 基于GM模型转体过程的风险预警分析 |
6.5.3 转体过程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及主要操作流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T构桥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陇海铁路转体工程概况 |
1.2 施工难点 |
1.3 解决方案 |
2 转体桥施工方案 |
2.1 方案概述 |
2.2 转体施工步骤 |
3 不平衡重测试结果分析 |
3.1 不平衡重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
3.2 测试方法 |
3.3 测试结果及配重建议 |
4 结束语 |
(5)不对称梁段多支点齿轮传动转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工程概况 |
2 多支点转体系统的组成 |
3 多支点转体施工 |
3.1 施工工艺流程 |
3.2 轨道梁施工 |
3.3 齿条安装与灌浆 |
3.4 拆除部分钢箱梁拼装支架 |
3.5 拆除短臂端配重及支架 |
3.6 拆除称重及支架 |
3.7 安装前支撑及转体 |
3.8 合龙段施工及拆除前支撑 |
3.9 拆除配重、球铰及落梁体系转换 |
4 结 语 |
(6)T型刚构桥转体施工分析与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局限 |
1.3 平转施工技术概述 |
1.3.1 转体系统 |
1.3.2 施工步骤 |
1.4 工程概述 |
1.4.1 主桥概况 |
1.4.2 转动体系概况 |
1.4.3 主桥施工方案概述 |
1.4.4 转体梁段转体施工过程概述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平转智能化施工监测与控制系统研发 |
2.1 动态平衡配重系统 |
2.2 牵引转动系统 |
2.3 基于反馈控制的桥梁平转智能化施工系统研发 |
2.3.1 功能介绍 |
2.3.2 测量原理 |
2.3.3 测量参数 |
2.3.4 采集控制器 |
2.3.5 软件功能介绍 |
2.3.6 设备清单 |
2.3.7 现场施工配套 |
2.3.8 操作示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型桥梁的转动仿真控制研究 |
3.1 T型刚构桥建模 |
3.2 闭环控制系统与PID控制 |
3.2.1 闭环控制系统 |
3.2.2 PID控制 |
3.3 T型刚构桥转动仿真控制 |
3.3.1 ADAMS/View控制方案 |
3.3.2 ADAMS与 MATLAB联合控制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称重试验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结构计算分析 |
4.1 快速称重试验技术的研究 |
4.1.1 称重试验意义 |
4.1.2 称重试验目的 |
4.1.3 称重试验内容 |
4.1.4 称重试验原理及计算 |
4.1.5 快速称重试验技术技术介绍 |
4.2 快速称重试验技术的应用 |
4.2.1 称重试验准备及过程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称重试验结论 |
4.3 结构质量计算分析 |
4.4 转体结构风载稳定性分析 |
4.4.1 横桥向静阵风荷载 |
4.4.2 纵桥向静阵风荷载 |
4.4.3 静置状态转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4.4.4 转动状态转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 |
5.1 转体施工过程监控的目的、意义与监控组织 |
5.1.1 施工监控的目的 |
5.1.2 施工监控的意义 |
5.1.3 监控机构组成 |
5.2 监控原则与方法 |
5.2.1 监控原则 |
5.2.2 监控方法 |
5.2.3 调控手段 |
5.2.4 转体施工监控测点布置 |
5.3 试转 |
5.3.1 试转的目的和意义 |
5.3.2 试转监测结果 |
5.4 正式转体 |
5.5 精调 |
5.5.1 精调流程 |
5.5.2 精调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必要性 |
1.2 转体施工概述 |
1.2.1 转体施工分类 |
1.2.2 转体施工适用条件 |
1.2.3 转体体系基本组成 |
1.3 国内外关于转体施工桥梁发展 |
1.3.1 转体施工桥梁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1.3.2 转体施工桥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1.4 转体施工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转体系统精度控制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位置、范围及特点 |
2.1.2 承台桩基设计标准及施工工艺 |
2.2 转体系统设计参数及精度控制 |
2.2.1 转体系统设计参数 |
2.2.2 转体系统设计精度控制 |
2.3 转体系统施工安装精度控制 |
2.3.1 转体系统安装精度控制要点 |
2.3.2 钢球铰定位骨架安装精度控制 |
2.3.3 下球铰安装精度控制 |
2.3.4 滑道安装精度控制 |
2.3.5 下球铰混凝土施工精度控制 |
2.3.6 上球铰安装精度控制 |
2.3.7 撑脚安装精度控制 |
2.4 撑脚与滑道间距合理取值分析 |
2.4.1 撑脚与滑道间距对转动体系的影响 |
2.4.2 偏心距和撑脚与滑道间距合理取值 |
2.5 本章小结 |
3 转体系统球铰受力分析 |
3.1 MIDAS FEA建模理论分析 |
3.1.1 实体单元 |
3.1.2 钢筋单元 |
3.1.3 接触分析 |
3.1.4 自重和压力荷载 |
3.1.5 迭代方法 |
3.1.6 收敛条件 |
3.2 缺陷对转体系统受力影响分析 |
3.2.1 转体系统模型建立 |
3.2.2 无缺陷球铰和下球铰钢板凹陷概况 |
3.2.3 四种工况下(混凝土部分)受力分析 |
3.2.4 四种工况下(钢材部分)受力分析 |
3.3 偏心荷载作用下球铰受力影响分析 |
3.3.1 球铰转动偏心距理论计算 |
3.3.2 四种工况下(混凝土部分)受力分析 |
3.3.3 四种工况下(钢材部分)受力分析 |
3.4 缺陷对转体系统变形影响分析 |
3.4.1 平衡荷载作用下转体系统变形分析 |
3.4.2 偏心荷载作用下转体系统变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转体后梁体线型控制研究 |
4.1 允许偏差控制分析 |
4.1.1 规范允许合龙偏差 |
4.1.2 梁体标高调整控制分析 |
4.2 梁体标高调整理论计算 |
4.3 转体后梁体标高调整 |
4.3.1 钢销轴限位解除构造 |
4.3.2 转体施工转动后梁体标高调整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 |
5.1 风荷载理论计算 |
5.1.1 横桥向静阵风荷载 |
5.1.2 纵桥向静阵风荷载 |
5.2 转体桥转动前抗风稳定性 |
5.2.1 摩阻力矩理论计算 |
5.2.2 横桥向抗风稳定性 |
5.2.3 纵桥向抗风稳定性 |
5.3 转体桥转动过程中抗风稳定性 |
5.3.1 横桥向抗风稳定性 |
5.3.2 纵桥向抗风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连续梁墩顶转体可拆卸球铰结构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桥梁转体施工的发展 |
1.3 转体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支承系统 |
1.3.2 牵引驱动系统 |
1.3.3 平衡系统 |
1.4 墩顶转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可拆卸球铰的结构设计理论 |
2.1 引言 |
2.2 可拆卸转体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可拆卸球铰 |
2.2.2 齿轮驱动系统 |
2.2.3 转体设备的拆卸 |
2.3 可拆卸球铰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 |
2.3.1 球面滑板应力计算方法 |
2.3.2 楔形块自锁条件分析 |
2.3.3 启动摩阻实测方法 |
2.3.4 转体牵引力计算 |
2.4 齿轮驱动系统的设计理论 |
2.4.1 齿轮传动简介 |
2.4.2 齿轮驱动方案 |
2.5 某高速铁路100m连续梁墩顶转体算例 |
2.5.1 球面滑板的计算 |
2.5.2 环形套箍受力计算 |
2.5.3 液压马达驱动能力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可拆卸球铰和马达底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接触分析理论 |
3.2.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3.2.2 接触理论 |
3.2.3 有限元接触算法 |
3.3 可拆卸球铰的有限元分析 |
3.3.1 模型介绍 |
3.3.2 滑板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3 可更换球铰整体计算结果 |
3.3.4 球铰上盘、下盘和底座的计算结果 |
3.3.5 楔形块结果分析 |
3.3.6 UHMWPE滑板计算结果 |
3.3.7 环形套箍计算结果 |
3.4 液压马达底座的有限元分析 |
3.4.1 模型介绍 |
3.4.2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可拆卸球铰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件制作 |
4.3 试验装置 |
4.4 试验加载制度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环形套箍应力测试结果 |
4.5.2 球铰竖向变形结果 |
4.5.3 球铰摩擦副试验结果 |
4.6 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结构改进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独塔混合梁转体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与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概述 |
1.2.1 国内外混合梁斜拉桥发展概况 |
1.2.2 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1.3 转体斜拉桥发展概述 |
1.4 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1.5 施工控制中的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意义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合梁转体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技术标准 |
2.1.2 桥梁结构设计 |
2.1.3 主要构件材料及性能 |
2.2 计算荷载 |
2.3 主要施工步骤 |
2.4 有限元分析 |
2.5 基本状态下施工计算结果及分析 |
2.5.1 基本状态的主桥转体阶段受力分析 |
2.5.2 基本状态的成桥阶段受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 结构参数误差分析 |
3.2 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内容 |
3.3 荷载敏感性分析 |
3.3.1 混凝土自重误差影响 |
3.3.2 钢箱梁自重误差影响 |
3.3.3 斜拉索张拉力误差影响 |
3.3.4 临时荷载误差影响 |
3.4 刚度敏感性分析 |
3.4.1 钢箱梁刚度误差影响 |
3.4.2 混凝土梁刚度误差影响 |
3.4.3 索塔刚度误差影响 |
3.4.4 斜拉索刚度误差影响 |
3.5 收缩徐变的影响 |
3.6 结果分析 |
3.6.1 主梁线形参数敏感性分析 |
3.6.2 转体结构内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3.6.3 索塔塔顶偏位参数敏感性分析 |
3.6.4 索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参数的识别与修正 |
4.1 施工控制中的结构参数识别的方法理论 |
4.1.1 最小二乘法 |
4.1.2 卡尔曼滤波法 |
4.1.3 灰色系统理论 |
4.1.4 BP神经网络法 |
4.2 BP神经网络在斜拉桥参数识别的运用 |
4.2.1 主梁线形测量 |
4.2.2 样本数据的选取 |
4.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体施工控制研究 |
5.1 转体系统研究 |
5.1.1 转体系统设计与施工步骤 |
5.1.2 转动支承系统设计与施工控制 |
5.1.3 转动牵引系统设计与施工控制 |
5.1.4 平衡系统设计与施工控制 |
5.2 转体平衡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
5.2.1 拆架前理论称重 |
5.2.2 转体前称重 |
5.2.3 抗风稳定性分析 |
5.3 转体过程控制 |
5.3.1 转体施工流程 |
5.3.2 转体监控 |
5.4 合龙高程控制 |
5.4.1 转体结构姿态调整控制 |
5.4.2 转体结构梁端高程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速铁路桥梁转体配重设计及钢壳合龙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桥梁转体的发展概况 |
1.2.1 转体施工方法 |
1.2.2 国外发展概况 |
1.2.3 国内发展概况 |
1.3 钢壳法合龙工艺发展概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桥梁转体称重与配重关键技术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基本情况 |
2.1.2 与既有线位置关系 |
2.2 转体桥基本施工原理及特点 |
2.2.1 桥梁转体基本施工原理 |
2.2.2 转体桥的特点 |
2.2.3 转体系统的组成 |
2.3 基于钢壳合龙工艺的称重试验 |
2.3.1 称重前准备工作 |
2.3.2 测点布置及说明 |
2.4 基于钢壳合龙法的配重方案设计及最优选择 |
2.4.1 配重计算原理及方法 |
2.4.2 转动体球铰静摩擦系数的分析计算 |
2.4.3 偏心距 |
2.4.4 梁体纵向倾斜配重方案 |
2.4.5 重量平衡转体配重方案 |
2.4.6 称重试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7 称重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桥梁转体施工过程控制 |
3.1 转体施工控制的目的与原则 |
3.1.1 转体施工控制的目的 |
3.1.2 转体施工控制的原理 |
3.2 转体施工过程 |
3.2.1 施工准备 |
3.2.2 试转 |
3.2.3 正式转体 |
3.2.4 转体完成后定位 |
3.3 转体施工控制 |
3.3.1 转体牵引力控制 |
3.3.2 惯性制动距离控制 |
3.3.3 转体时间控制 |
3.3.4 同步转体控制 |
3.3.5 桥梁稳定性控制 |
3.3.6 防碰撞监测 |
3.3.7 转体到位后精调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钢壳合龙工艺技术研究 |
4.1 钢壳合龙工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4.2 钢壳的方案设计及加工 |
4.2.1 钢壳的构成 |
4.2.2 合龙段钢壳安装 |
4.3 合龙段仿真分析 |
4.3.1 Midas FEA软件分析方法简介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 结果分析 |
4.4.1 混凝土浇筑时的影响分析 |
4.4.2 桥梁体系转换后的影响分析 |
4.4.3 混凝土10年收缩徐变对钢壳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转体桥转体结构平衡配重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风载下球铰静摩阻系数对转体桥施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杨晓军. 铁道建筑技术, 2021(09)
- [2]临近铁路大跨度钢-混混合梁转体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 郭睿.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3]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D]. 郭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4]杨凌大道上跨陇海铁路转体T构桥施工工艺研究[J]. 韩琼. 工程技术研究, 2020(23)
- [5]不对称梁段多支点齿轮传动转体施工技术[J]. 郭昭赢.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10)
- [6]T型刚构桥转体施工分析与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 郑晓毛. 东南大学, 2020
- [7]缺陷对球铰受力影响与转体桥抗风性能研究[D]. 窦国昆. 烟台大学, 2020(02)
- [8]连续梁墩顶转体可拆卸球铰结构分析及试验研究[D]. 胡叶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独塔混合梁转体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与施工控制研究[D]. 黄建波.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高速铁路桥梁转体配重设计及钢壳合龙关键技术研究[D]. 蒋立坤.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