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与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二)(论文文献综述)
黄云平[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指向,深刻阐述了法治正义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质,回应了中国没有法治正义思想的质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当代定位与中国表达,代表着我国对于世界正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对于认识、理解与提炼法治正义的中国形态、中国特色、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相呼应的历史进程中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重点关注“形成逻辑是什么”“核心要义是什么”“理论结构是什么”“历史贡献在哪里”“未来将发挥什么作用”等关键问题,以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独特机理与精深内涵。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是批判继承中西法治正义理论、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历史必然,是国家处理人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必然,也是反映人民心声、国家意志和全球主张的时代必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系统严密的内涵结构,在增强宗旨意识、坚守人民主体地位、解决不公问题等方面展现了法治正义的人民立场,在确立规则权威、回应社会关切、践行实体与程序正义等方面展现了法治正义的实践导向,在重塑德治与法治地位、培育新价值观、推进道德融于法律等方面展现了德法共治的追求,在主体内容、驱动模式、目标愿景等方面展现了整体推进法治正义的追求。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丰富的实践应用性,展示了治贫、治变、治国、治党协同的法治正义共建过程,表明了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社会正义、文化正义、生态正义同步的法治正义共创指向,反映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联动的法治正义共治要求,体现出国际国内统筹的法治正义共享要义。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回应了正义理论创新的趋势与治国理政的实践需求,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了新的法治正义理解,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拓展了新的法治正义内容,围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了新的法治正义坐标。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有着深远的未来向度,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可以传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法治正义意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威力,进一步引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田琳[2](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也被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Global Research Univeristies),这些大学有公认的、区别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才汇聚;(2)资源丰富;(3)全球参与;(4)国际声誉;(5)良好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一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只增不减,但是,没有研究从对比分析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鉴于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且世界一流大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特征,那么,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探索能在加深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同时,有助于充实学术理论,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新的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采用混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系统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具体而言,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3所世界一流大学和40所一般研究型大学四类官方文件的文本(校长寄语、使命宣言、愿景描述、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访谈了7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然后,研究者向世界一流大学校领导和国际(学术)专家发放了网络问卷(N=118)以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围绕四大研究问题展开:(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有何差异?(2)除三大基本功能外,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特有功能?(3)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其功能上有何不同?(4)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存在差异。在科学研究功能上,两类大学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类大学在科学研究的类型、内容、层次和规模上不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两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方法和途径上差异较大;在社会服务功能上,两类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不同。以上差异受到了大学的可用资源、理念、定位、视野等的影响,也与大学对不同外部需求的回应有关。(2)世界一流大学有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服务全球共同利益和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两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和全球合作。以上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及其全球性也被不断强化。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与其三大基本功能密切相关但又存在差异,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全局性和深远性、其实践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已超越了三大基本功能的范畴;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是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特有的作用和特殊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特有与其独特优势密切相关,包括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和全球声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定义为全球化使命(GLOBALIZING),即面对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全球声誉等独特优势,服务全球共同利益、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并持续强化其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等。(3)中国、美国和欧洲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受到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和大学管理架构等的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不同大学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因此在发挥各项功能上各有所长、有所差异。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和多样性的体现,这些大学共同构成了全球学术网络中的顶尖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全球社会做出贡献。(4)世界一流大学三大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基本功能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在功能的发挥上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国家和地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强化。但是,很难预测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其中,前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下,还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影响因素,如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包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全球化使命;(2)系统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3)首次探索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阐释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大学管理架构等所带来的影响;(4)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揭示了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虽然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但本研究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因素,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研究。
王菊萍[3](2020)在《创新性管理学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创新,学术研究同样需要创新。那么学术研究如何创新,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创新?这是本研究的重点。现实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对于研究生而言,往往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为此,本研究将对该困境提出指引路径,分析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如何落实创新?管理研究者是如何提出研究问题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打算从一个更根本的研究问题出发:管理研究者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区分既往研究和他们自己的研究?对既往研究,他们是如何梳理的?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主要介绍了关于问题意识、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和如何做出研究贡献的相关研究,指出原创性研究和做出研究贡献要满足“当前研究不同于既往研究”这一事实性论断和“研究有意义”这一评价性论断两个条件,但很少有学者从事实性角度分析如何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落实别人没做过的研究问题。故本文结合已有学者提出的科研三角模型中的对“别人没做过”的解析,具体从“区分策略”和“概念框架”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落实别人没做过的研究问题对此进行补充。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下面三个部分。首先,为了分析管理研究者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区分既往研究和他们自己的研究,本文利用扎根理论和对质性文本的分析原理,总结出区分策略的类型。选取了2018年发表在《南开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工程学报》三个期刊所有的经验研究论文,通过CNKI平台共收集445篇经验研究论文,收集论文的题目、作者和其他研究有区别的语句,以及总结其所要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后,进而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饱和检验之后,共得到7条主范畴,分别包括方法冲突,知识空缺,存在矛盾,结果评估,经验验证,理论应用,现实需要。其次,分别对方法冲突,知识空缺,存在矛盾,结果评估,经验验证,理论应用,现实需要这七种区分策略类型逐一进行描述,并在收集到的445篇经验研究论文中随机选取论文进行解析。随后,在具体区分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论证路线做桥梁,利用区分策略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体现出清晰的概念框架,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了说明。此外,针对“区分策略”和“概念框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在区分策略的指引下,作者决定了构建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也就是说,研究者采用什么样的区分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研究者能够选择的文献综述概念框架,是梳理既有文献的指引。
孙博文[4](2020)在《基于学习者社交关系分析的在线教育资源P2P推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型教育模式在线教育的提出与普及,更多的学习者有机会到在线平台上进行访问和学习,相应地,平台积累了海量教学行为数据和知识资源,为平台自身的更新与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在线教育模式及教育平台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现有在线教育模式及教育平台均是以教育平台或教育资源为中心导致可供学习者选择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者检索教育资源低效且教育资源难以与之需求匹配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现有在线教育平台不能为学习者有效整合线下教育资源与服务及全方位的整体学习规划、现有在线教育平台无法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以及传统在线教育平台中学习者交互性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慧教育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在此模式的应用场景下,考虑对学习者的相似性和他们之间的社交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用于学习资源的推荐,在优化传统的平台为学习者进行推荐的同时,强调学习者之间进行学习资源的分享和推荐,即本研究中提及的P2P推荐。具体地,本文给出了一种学习群组自动构建的方法,通过学习者之间相似性的判定,对学习群组进行划分;另外通过采用多维社交关系图模型的表示方法对学习者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进行表示和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威学习者发现和学习伙伴推荐等。最后,研究中融合相似学习者聚类及社交关系分析,采用因子分解机模型为学习者进行学习资源推荐,通过模型训练的方式逐步提高其泛化能力,优化推荐的结果。本文研究过程中,使用课题组提供的真实数据集,经过预处理后,对其实验效果加以验证,并设计相应的对比实验对模型的性能进行直观展示和分析,同时也考虑了活跃学习者对于模型应用效果的影响。最终验证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学习群组划分及社交关系分析方法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研究中提出的推荐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有明显的改进和提升,从而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方法和模型上的支撑。最后对研究方法加以应用,即设计并实现了初步的新型在线教育系统。
黄婉纯[5](2020)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以及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对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倡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调研并进行概念梳理和归纳概述。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扎根于生活,理清教师的教与导和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重视培养“手脑心并用、真善美合一”的真人。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深化与拓宽更具时代性,使科技活动生活化。开展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调查并对数据及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科技活动受学生喜爱并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融合科技的学生生活资源有待深入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理论指导、科技活动形式及场地设施均有待改善提高。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外科技活动要遵循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原则,要设计生活化的活动主题和活动目标,选择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拓展活动场所,发挥好教师和家长的辅导作用,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并最后进行生活化的活动评价等应用策略。根据这些原则和策略,本研究设计三种类型课外科技活动案例。第一种是设计制作类活动,在生活化原则下设计“调皮的空气”的主题,结合压缩空气的力量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知识,设计成三个有趣的设计制作活动,每个活动在主体性、实践性和生成性原则指导下设置了明确任务、收集资料、设计与实施方案以及展示作品等学习环节。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生活教育理论的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等生活能力。第二类活动是以“自制鱼缸饲养金鱼”为主题的家庭科学活动,重在开发家庭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制鱼缸和饲养金鱼的亲子活动,了解金鱼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掌握养金鱼的一般技术知识,锻炼科学探究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爱护生命的情感。第三类活动是科学考察活动,从社会热点出发,以“垃圾分类意识调查”为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场所开展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践,拓宽垃圾分类的知识面,锻炼调查研究能力和激发垃圾分类的认同感。通过研究,得出融合“生活教育”理论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几点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
王淼[6](2020)在《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以来,我国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目标,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此,城市住区民生的相关理念和规划实施逐渐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民生服务”由公共服务延伸而来,城市民生服务包括城镇文化、医疗、体育、教育等的重要服务领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在运行过程中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城市功能、社会文明、居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并且与日常生活日常相关的服务设施即为住民生服务设施。作为居民维持日常生活标准的基础,民生服务直接关系着居民现实生活水平、生活品质。民生服务水平的高低也代表了现今城市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水平高低。新时期,居民日常生活诉求的热点服务主要为教育、医疗、住房与养老保障等。因此,建立适应新时期的民生服务模式,结合计算机算法技术,可以为民生服务模式建构、需求识别、设计与规划管理提供一个思路。研究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颁布作为契机,以《标准》所提出的生活圈空间分割方式重构城市空间作为新切入点进行民生服务供给的研究,引发了如何整合与共享新时期民生服务项目的思考。在理论基础研究中,论文系统阐述了民生理念、民生服务理念以及民生服务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为后文民生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本文基于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对此背景下民生服务规划目标重置、民生服务空间尺度演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为“整合型“民生服务中心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后文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住区民生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中,以哈尔滨作为调查区域,对其典型住区抽样了10个典型住区进行调研,并结合实地勘察、调查问卷、访谈等数据整理,深入剖析了现阶段哈尔滨民生服务需求和使用现状的表征。给予充分的调查研究,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从民生需求优先级、民生服务时间敏感度及民生设施整合性出发探讨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特征。并从需求角度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模块化构建、模块配置指标以及模块组合及公平选址配置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布局研究中,论文为了保障不同服务半径内所需求民生服务功能的配备,基于贪心算法设计了一套民生服务的布局算法。布局算法基于满足不同生活圈范畴内所需满足的实际民生服务需求,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在城市区域内进行民生服务的布局研究,旨在满足空间单元内所有人均可被满足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民生需求,并在此条件下使民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数量最少,达到建设的最大效率。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和算法,以满足居民民生活需求为核心,以民生服务整合与共享为目标,论文提出了民生空间重构的模式,并以哈尔滨平房区作为实证进行了验证研究。对平房区进行整体民生服务空间规划,并以“友协街道”为实例,进行街区范围民生服务中心布局规划。最后,提出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的服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进行模块化策略。从民生服务管理流程、建设流程与住区营造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模块化规划策略,并最后提出新时期整合型民生服务机制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黎晗[7](2019)在《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变革调控,居民代际人口构成也在发生结构性演变,城市集合住居需要进行全方位调适,为协调代际矛盾、促进代际融合提供空间环境动力。实态调查表明,我国在短期内快速建设的居住设施,在不同层面或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行为、价值等方面的代际融合问题。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在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代际融合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学者用来研究集合住居对于代际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视域还多局限于集合住宅层面,对于代际关系和集合住居的系统化整合研究,尚待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拓展,而对于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则尚处于相对的空白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研究领域涉及建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关键在于如何直面这一设计研究领域迫切的前瞻性需求,为城市集合住居促进代际融合的优化设计提供客观的认识论思维和可靠的方法论工具。本文从住居学的多维视域出发,按照理论思辨及框架建构、典型调查及质性分析、抽样调查及量化分析、方法归纳及应用实践的学理逻辑,提出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基础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和优化设计策略集,针对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不同代际融合圈层系统化地凝练了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与手法,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理论研究方面,以住居学理论为指导,从交叉研究视角,分别解析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的相关理论与类型特质。并有选择性地开展实地项目调查、相关案例解析与专家访谈。结果表明,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在社区、邻里、居室等空间环境层面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经过住居学研究视域、生活圈层次划分和代际融合的关系匹配等理论推演过程,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圈域,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并明确主要研究视域和主要研究层次。其中,主要研究视域包含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行为和代际关系,主要研究层次包含社区代际融合圈层、邻里代际融合圈层和居室代际融合圈层。实证研究方面,在定性研究阶段,借用环境行为学研究思路与工具,首先采用系统观察、参与式访谈和入户调查等方法开展集合住居典型调查,深入调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内的代际融合行为。进而,基于典型调查结果,系统的归纳分析代际融合行为的年龄组合、内在需求、组织层次和行为模式等内容,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情境模型,并凝练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包含40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和14项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在定量研究阶段,开展城市集合住居抽样调查,重点对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空间环境的多代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筛选与分析得出6种代际融合情境类型,同时筛选与重构38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并通过权重计算明确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要素重要程度与代群年龄类型的关联程度。据此,从代际融合圈域分层和情境分类两个维度,梳理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和情境要素的相关要因、汇总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作为建构优化设计策略集的重要素材。设计研究方面,以代际融合圈域层次和代际融合情境类型为依据,分别建构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和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对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设计阶段和重点优化设计阶段。进而,分级整合得出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主体框架,并凝练提出了14项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和38条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策略,从而整合建构了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以此为依据,分三个章节全面系统地对优化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详细论述,遵从前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研究脉络,丰富拓展研究内容的同时对前文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加以印证和示范。本文的研究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观与客观互相印证的学术态度和研究立场,立足于居住建筑设计研究领域,融汇运用实证研究的质性及量化方法,从整体上建构了以促进代际融合为导向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框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原则、策略和应用手法,为城市集合住居的代际融合能力评定奠定了研究基础,亦为有益代际关系的住居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同时,在设计应用层面,为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决策依据和设计工具,并有助于强化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居住者本位意识,以期通过城市住居空间环境的逐步改善,对代际关系起到积极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从而为促进多层次代际融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相应的专业学术价值。
马彦红[8](2019)在《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我国区域景观营建实践,尤其是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轻文化重空间的单条腿走路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及大众生态美学价值取向发展的滞后。此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是是经由漫长变化演化达成的一种空间稳定态,是具有强烈时间演进与过程变化属性的美学与功能实体,然而现状区域景观空间营建与自然生态系统过程规律间的非耦合性导致了区域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危机的不断深重。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新型思维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整体统筹与决策。同时,我国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共建是文化生态与空间生态的双面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而,面对区域景观的现状问题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区域景观营建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对其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基于上述认知,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之反思为核心切入点,站在“人类反哺自然-服务生态系统”的伦理高度,研究首先提出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概念。并在对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京津冀区域民众生态素养调查、区域生态空间安全格局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情景模拟作为实证基础,对现状区域景观营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文化建设的缺位是当前我国区域景观营建规划组织系统的主要顶层设计缺陷;过程属性的缺失是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的主要短板;协同性建设是促进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向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适应性嵌入的主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民众(公众层)对区域景观的日常性作用与行政部门与规划机构(精英层)对区域景观的专业性管控是影响区域景观系统发生变化、面向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维护与修复的软体与硬件,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构造以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和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为主旨的双通路式区域景观规划组织系统,才是真正推动当下区域生态文明共建的时代内容与制度创新。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研究以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空间观作为理念依据,指出: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区域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是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三个内容,形成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进而以回归生态系统自身发展与演化和人与生态系统彼此作用影响中的固有过程属性为抓手:将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作为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对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两个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策略;将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作为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以区域空间、生态二元景观规划的整合、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两个内容为支撑,创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方法;并通过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构造,阐明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生态伦理美学与生态实操价值取向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
王玫婷[9](2019)在《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园区,一般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规划,以某一优势产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园区。大型园区开发项目产生了许多拆迁安置社区,迫使大量的原住民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拆迁安置社区原住民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但在人口行为和思想层面无法融入城市社区,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些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原住民的人口行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影响因素有哪些,最终如何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领域研究仍存在以下缺陷:1)研究更多关注园区开发项目在空间区位、区域经济等领域,而忽视了其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2)大型工程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焦聚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较为刻板。3)大型工程的社会影响多关注人口结构和单一人口行为的变迁,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抛开刻板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人口行为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园区开发项目对拆迁安置社区人口行为的影响,系统地探究其变迁特征、过程和原因。本文基于问卷调研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发现实验组社区和城市、乡村对照组社区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人口行为特征。以此为研究主题,对南京市3个开发区10个拆迁安置社区的31名高涉入度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基于隐喻抽取技术,以图像为媒介,并结合攀梯访谈,挖掘拆迁安置型社区居民潜意识层次对人口行为变迁影响要素的构念。结合MEC理论得到人口行为(V)-社区居民心理(C)-园区开发属性(A)的构念链,构建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结合案例数据,从园区开发项目、园区开发促进的快速城市化及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三个方面,对四大人口行为变迁的典型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最终,站在原住民角度,对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开发园区管理和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本文生成人口行为变迁理论的主要结论有:1)受园区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外来人口的示范效应影响,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普遍提高,但社区中老年人的惯性消费习惯导致其无法享受拆迁安置后带来的消费升级,两者消费观念碰撞显着。2)拆迁安置补偿和园区就业机遇提升了择偶竞争力和经济水平,园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及良好的教育氛围逐渐形成优生优育思想,但受拆迁房子小、教育负担重等原因限制,使得整体向自由婚恋、一孩和重视教育等现象变迁。3)由于年轻劳动力外迁和拆迁安置社区的脏乱差现象,导致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但拆迁安置后固定资产升值达到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预期,以及邻居集中安置居住、相对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形成了独居养老观念。4)受益于园区开发项目引进的高新产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对便宜的租金吸引,外来人口集中流入;但受开发区影响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且因为其流动性较大,对社区无归属感等原因,对拆迁安置社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将隐喻抽取技术质性研究方法跨学科应用于研究工程社会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是国内外较早聚焦有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对原住民人口行为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同时突破了原有学者对单一人口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对四大人口行为进行联系整合,绘制包含了四大人口行为的“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将其归结于三大类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属性,以期为未来大型园区开发项目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刘德林[10](2019)在《海南戒毒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品治理关系公民的身心健康,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政府高度重视戒毒工作。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确立了强制隔离戒毒制度。2011年施行的《禁毒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戒毒、关怀救助”的工作原则,两部法律法规层层递进,体现了政府对戒毒人员的高度关心,也把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引向了科学化地发展道路。海南戒毒模式秉承“以人为本”的戒治理念,通过科学的戒毒流程和方法,帮助许多吸毒人员成功戒毒。但海南戒毒模式是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阶段性探索,笔者作为戒毒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海南戒毒模式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引发了作者对完善海南戒毒模式的思考。论文在全面介绍海南戒毒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该模式在操作和制度层上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社会治理理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强制隔离戒毒制度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海南戒毒模式的形成、构成、运行及成效;第四部分是海南戒毒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是海南戒毒模式与国内外典型戒毒模式比较;第六部分是海南戒毒模式改进与完善的主要对策,重点是结合社会治理理论,提出海南戒毒模式改进的对策;第七部分是海南戒毒模式推广的可能性分析。
二、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与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与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二)(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新时代法治建设呼唤法治正义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逻辑形成 |
2.1 理论逻辑:中西法治理论批判吸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 |
2.1.1 对中华法系正义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
2.1.2 对西方法治正义思想的批判与扬弃 |
2.1.3 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 |
2.2 实践逻辑:扎根中国大地实现法治正义的持续探索 |
2.2.1 在处理人治与法治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现实回归 |
2.2.2 在处理政治与法治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辩证统一 |
2.2.3 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中推进法治正义的重心转移 |
2.3 时代逻辑:法治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指向 |
2.3.1 法治正义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人民心声 |
2.3.2 法治正义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下的国家意志 |
2.3.3 法治正义是百年未有变局演进下的全球主张 |
3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内涵结构 |
3.1 追求法治正义的人民立场 |
3.1.1 体现从坚守本源到因时而立的有机统一 |
3.1.2 体现从服务人民到人民主体的价值旨归 |
3.1.3 体现从解决不富到解决不公的历史跃迁 |
3.2 追求法治正义的实践导向 |
3.2.1 确立规则权威与正义底线 |
3.2.2 回应社会热点与重大关切 |
3.2.3 践行程序正义与实体公平 |
3.3 追求法治正义的德法共治 |
3.3.1 以法治正义重塑德法地位 |
3.3.2 以法治正义培育新价值观 |
3.3.3 以法治正义指引德融于法 |
3.4 追求法治正义的整体推进 |
3.4.1 从系统法治观设计法治正义的主体内容 |
3.4.2 从双向动力源建构法治正义的驱动模式 |
3.4.3 从动态时间轴规划法治正义的目标愿景 |
4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实践应用 |
4.1 “四个全面”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建 |
4.1.1 将法治正义作为检视小康成效的标准 |
4.1.2 将法治正义作为规范重大改革的前提 |
4.1.3 将法治正义作为推进治国理政的基石 |
4.1.4 将法治正义作为保障管党治党的利器 |
4.2 “五位一体”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创 |
4.2.1 经济正义法治化 |
4.2.2 政治正义法治化 |
4.2.3 社会正义法治化 |
4.2.4 文化正义法治化 |
4.2.5 生态正义法治化 |
4.3 “法治中国”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治 |
4.3.1 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 |
4.3.2 贯穿于治国、执政、行政全方位 |
4.3.3 体现为法治道路、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文化全要素 |
4.4 “全球法治”视角下的法治正义共享 |
4.4.1 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4.4.2 推行平等互信的中国特色义利观 |
4.4.3 倡导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 |
5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历史高度 |
5.1 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形成新的法治正义理解 |
5.1.1 以正义力量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民心基础 |
5.1.2 以法治治理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法理基础 |
5.1.3 以权益维护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权力基础 |
5.2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拓展新的法治正义内容 |
5.2.1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话语体系 |
5.2.2 延拓社会主义正义的存在场域 |
5.2.3 呈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终极旨趣 |
5.3 围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新的法治正义坐标 |
5.3.1 克服西方选择性的法治正义幻觉 |
5.3.2 超越纯粹理论化构想的法治正义 |
5.3.3 打破选票式的单一法治正义模式 |
6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的未来向度 |
6.1 目标向度:中国梦的法治正义意蕴 |
6.1.1 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6.1.2 建设公正有为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
6.1.3 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
6.2 制度向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威力 |
6.2.1 将法治正义要求根植于党的领导制度 |
6.2.2 将法治正义需求融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
6.2.3 将法治正义内嵌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
6.3 体系向度:指引国家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 |
6.3.1 面向法治正义的多元逻辑转换 |
6.3.2 面向现代治理的多重实质转向 |
6.3.3 面向中国实践的多层体系进路 |
6.4 能力向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
6.4.1 提升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 |
6.4.2 提升以法治保障民生的能力 |
6.4.3 提升国家参与全球法治治理的能力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2)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世界一流大学 |
(三)大学功能 |
(四)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
三、理论基础 |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三)基于AGIL模型的大学功能分析框架 |
四、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
(一)三大基本功能的演变过程 |
(二)多视角的大学功能划分及演变过程 |
二、现代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一)人才培养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四)现代大学的新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
四、大学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科学技术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二)全球化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三)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一)文献资料法的数据来源 |
(二)文献资料法的数据分析 |
二、访谈法 |
(一)访谈法的数据来源 |
(二)访谈法的数据分析 |
三、问卷调查法 |
(一)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来源 |
(二)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四、两类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差异的讨论 |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讨论 |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讨论 |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研究结果 |
(一)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二)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特征分析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
(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内涵界定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源于其独特优势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定义 |
(四)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案例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二)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四)发挥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
(二)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
(一)历史文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二)经费来源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三)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四)国家发展水平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五)大学管理架构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
一、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预测 |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预测 |
二、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
(二)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程度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三、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
(一)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二)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三)全球性议题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四)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五)渐增的全球合作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
(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
(四)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
二、论文的创新性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资料法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2 受访者详细情况及代号(N=74) |
附录3 中、英文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中、英文访谈提纲 |
附录5 问卷发放院校名单(N=112) |
附录6 中、英文问卷 |
附录7 有关人才培养功能的编码情况 |
附录8 有关科学研究功能的编码情况 |
附录9 有关社会服务功能的编码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创新性管理学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管理研究三角困境 |
1.1.2 科研三角模型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1.5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问题意识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如何提出研究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1 研究问题的概念 |
2.2.2 原创性研究问题的特征 |
2.2.3 研究问题的提出过程 |
2.3 如何做出研究贡献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数据收集 |
3.2.1 数据收集的代表性原则 |
3.2.2 数据搜集的常用方法 |
3.2.3 数据收集的内容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数据分析 |
3.4.1 开放性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区分策略类型总结 |
4.2 区分策略的应用 |
4.2.1 区分策略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概念框架 |
4.2.2 区分策略与概念框架之间的关系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学习者社交关系分析的在线教育资源P2P推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教育及AI+在线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在线教育资源推荐研究现状 |
1.2.3 社交关系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推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 |
2.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简介 |
2.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的应用场景及社交分析 |
2.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模式的教育资源推荐模式 |
2.3.1 “Push”推荐方式 |
2.3.2 “Pull”推荐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学习者聚类的学习群组构建方法 |
3.1 学习者特征表示及学习群组表示方法 |
3.1.1 学习者特征表示 |
3.1.2 学习群组表示 |
3.2 学习者聚类算法设计 |
3.2.1 基于MDS和 KMeans的群组构建算法 |
3.2.2 基于谱聚类方法的群组构建算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数据集简介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学习者聚类算法评价指标 |
3.3.4 MDS+ KMeans算法实验结果分析及优化 |
3.3.5 谱聚类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及优化 |
3.3.6 两种聚类算法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习社交关系图模型构建及学习伙伴推荐方法 |
4.1 学习者多维社交关系图模型 |
4.1.1 学习者多维社交关系图模型简介 |
4.1.2 学习者多维社交关系图模型的构建 |
4.2 多维社交关系图模型的分析 |
4.2.1 投影操作定义 |
4.2.2 基于社交关系图模型的子空间聚类 |
4.2.3 权威学习者发现 |
4.2.4 学习社区发现 |
4.3 学习者社交关系应用及学习伙伴推荐算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多维社交关系网图模型建立及权威学习者发现 |
4.4.3 学习伙伴推荐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因子分解机的教育资源P2P推荐方法 |
5.1 在线教育资源推荐特点及推荐算法评价标准 |
5.1.1 在线教育资源推荐的特点 |
5.1.2 在线教育资源推荐算法的评价标准 |
5.2 基于因子分解机的教育资源推荐方法 |
5.2.1 融入相似学习者聚类及社交关系的特征组合表示方式 |
5.2.2 教育资源推荐方法中模型输出表示方式 |
5.2.3 基于因子分解机的教育资源推荐方法实现 |
5.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5.3 P2P推荐中需处理的相关问题 |
5.4 基于因子分解机的教育资源推荐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学习者偏好提取及推荐模型输出表示 |
5.4.3 教育资源推荐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育资源P2P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需求分析 |
6.1.1 功能性需求 |
6.1.2 非功能性需求 |
6.2 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6.2.1 系统总体框架 |
6.2.2 系统功能结构 |
6.3 系统部分功能展示与说明 |
6.3.1 个人主页 |
6.3.2 学习空间 |
6.3.3 学习互动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 |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统计分析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国内研究 |
1.3 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1.1 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
2.1.2 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
2.2 课外科技活动的概念界定 |
2.2.1 课外活动 |
2.2.2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 |
2.2.3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现状调研 |
3.1 L小学的简介 |
3.2 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与形式 |
3.3 教师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反馈 |
3.3.1 访谈对象选取 |
3.3.2 访谈提纲内容的设计 |
3.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反馈 |
3.4.1 调查的对象选取 |
3.4.2 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 |
3.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4.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研究 |
4.1 应用的基本原则 |
4.1.1 生活性原则 |
4.1.2 主体性原则 |
4.1.3 实践性原则 |
4.1.4 生成性原则 |
4.2 应用的具体策略 |
4.2.1 活动主题源自生活 |
4.2.2 活动目标生活化 |
4.2.3 活动内容取材于生活 |
4.2.4 活动过程联系生活 |
4.2.5 活动评价生活化 |
4.3 应用案例与实施 |
4.3.1 设计制作活动案例 |
4.3.2 家庭科学活动案例 |
4.3.3 科学考察活动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及改进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市场经济发展转型 |
1.1.2 快速城镇化带来城市更新方式转型 |
1.1.3 公共服务向民生服务政策转变 |
1.1.4 居民生活方式和民生服务空间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住区相关概念辨析 |
1.3.2 民生服务 |
1.3.3 整合型民生服务 |
1.3.4 民生服务空间 |
1.3.5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综述简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民生服务的基础研究 |
2.1.1 民生服务的经济社会背景 |
2.1.2 民生服务理念发展 |
2.1.3 民生服务现状研究 |
2.1.4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研究 |
2.2 住区民生服务整合必要性研究 |
2.2.1 整合型民生服务相互促进 |
2.2.2 整合型民生服务提升住区活力 |
2.2.3 整合型民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
2.2.4 整合型民生服务拓展城市空间 |
2.3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重构与尺度研究 |
2.3.1 住区民生服务供应价值取向 |
2.3.2 住区分类与民生服务布局 |
2.3.3 住区民生服务空间尺度演变 |
2.4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研究 |
2.4.1 整合型民生服务概念演变 |
2.4.2 国内外整合型布局模式探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
3.1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基本概况 |
3.1.1 哈尔滨住区基本概况 |
3.1.2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配置现状 |
3.1.3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市场化现状 |
3.2 住区民生服务要素解析 |
3.2.1 住区民生政策解析 |
3.2.2 住区民生文献解析 |
3.2.3 住区民生访谈调研解析 |
3.2.4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要素框架构建 |
3.3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调研与分析 |
3.3.1 住区样本选取原则 |
3.3.2 调研方案设计 |
3.3.3 调查对象及样本描述 |
3.3.4 调查数据分析 |
3.4 哈尔滨住区民生服务结果分析 |
3.4.1 住区民生服务需求体系 |
3.4.2 住区民生需求优先级分析 |
3.4.3 住区民生服务时间敏感度分析 |
3.4.4 住区民生服务整合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体系构建 |
4.1 整合型民生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
4.1.1 分层次供应原则 |
4.1.2 差异化配置原则 |
4.1.3 关联互补原则 |
4.2 整合型民生服务内容与类别 |
4.2.1 整合型民生服务内容研究 |
4.2.2 整合型民生服务类别研究 |
4.3 整合型民生服务指标调整研究 |
4.3.1 民生服务公益性与市场化平衡研究 |
4.3.2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个性化调整 |
4.3.3 整合型民生服务分级配置 |
4.3.4 民生服务兼容性研究 |
4.4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组合模式 |
4.4.1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组合模式 |
4.4.2 整合型民生服务公平性配置原则 |
4.4.3 民生服务模块化三维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规划 |
5.1 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原则 |
5.1.1 民生服务布局基本原则 |
5.1.2 民生服务布局理论框架 |
5.1.3 空间布局问题分类及研究 |
5.1.4 民生服务布局基本模型构建 |
5.2 整合型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2.1 单层级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2.2 多层级民生服务布局模型与算法设计 |
5.3 整合型民生服务配置准则 |
5.3.1 整合型民生服务规模配置准则 |
5.3.2 整合型民生服务布局准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 |
6.1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目标与原则 |
6.1.1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目标 |
6.1.2 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式规划原则 |
6.2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空间重构模式 |
6.2.1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模式 |
6.2.2 城市民生社会空间重构的策略 |
6.2.3 城市民生住区空间形态重构策略 |
6.2.4 民生服务空间模式与行政管理范畴的对接 |
6.3 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
6.3.1 平房区民生服务现状分析 |
6.3.2 平房区民生服务中心空间布局规划 |
6.3.3 友协街道民生服务布局 |
6.3.4 友协街道民生服务功能模块规划 |
6.3.5 整合型民生服务建筑模式规划 |
6.4 民生服务组织与流程模块化策略 |
6.4.1 民生服务管理流程模块化落实 |
6.4.2 民生服务建设流程模块化模式 |
6.4.3 民生服务住区营造模块化方法 |
6.4.4 民生服务应急响应模块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合住居代际融合问题的原因与趋势 |
1.1.2 集合住居的代际结构融合问题反思 |
1.1.3 集合住居的代际功能融合问题反思 |
1.1.4 集合住居的代际情感融合问题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 |
1.3.2 代际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研究现状 |
1.4.2 代际融合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基础框架研究 |
2.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
2.1.1 住居学理论和住居研究概述 |
2.1.2 集合住居概念辨析 |
2.1.3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特质解析 |
2.2 代际融合基础研究 |
2.2.1 代际融合理论概述 |
2.2.2 代群年龄划分解析 |
2.2.3 集合住居代群特质解析 |
2.2.4 集合住居代际关系解析 |
2.3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1 集合住居的社区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2 集合住居的邻里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3 集合住居的居室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建构 |
2.4.1 代际融合圈域建构过程概述 |
2.4.2 基于专家访谈的关联途径和研究要点梳理 |
2.4.3 基于住居学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视域聚焦 |
2.4.4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层次划分 |
2.4.5 基于代际融合理论的代际关系研究层次匹配 |
2.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解析 |
2.5.1 代际融合圈域的主要构成维度 |
2.5.2 代际融合圈域的基础框架结构 |
2.5.3 代际融合圈域的圈层划分模式 |
2.5.4 代际融合圈层的初步类型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典型调查与指标要素集建构 |
3.1 典型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
3.1.1 典型调查的整体目的与样本选取 |
3.1.2 典型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实施过程 |
3.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2.1 社区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
3.2.2 社区交通出行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3 社区文娱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4 社区老幼照料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5 社区管理服务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6 社区教育培训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2.7 社区日常采买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3.1 邻里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
3.3.2 邻里休闲共享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3.3 邻里老幼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3.4 邻里步行联系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5 邻里近宅服务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6 邻里多维治理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4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4.1 居室空间环境入户调查分析 |
3.4.2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居住模式分析 |
3.4.3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使用现状分析 |
3.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行为综合分析 |
3.5.1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分龄特征分析 |
3.5.2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组合关系分析 |
3.5.3 代际融合行为的作用途径与内在需求分析 |
3.5.4 代际融合行为的组织层次分析 |
3.5.5 代际融合行为模式与空间环境关联分析 |
3.6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
3.6.1 代际融合圈层的共性影响因素归纳 |
3.6.2 代际融合情境的模型建构与要素解析 |
3.6.3 基于焦点小组法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
3.6.4 代际融合圈域整体分层验证与重点分类思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抽样调查与设计策略集建构 |
4.1 抽样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
4.1.1 抽样调查与量化分析的整体路线 |
4.1.2 抽样调查表格的设计完善过程 |
4.1.3 抽样调查的主要实施过程 |
4.2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
4.2.2 适用性检验 |
4.2.3 主成分数目确定 |
4.2.4 代际融合情境类型提取 |
4.3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权重分析 |
4.3.1 权重计算原理与过程 |
4.3.2 要素权重的分级质性转化 |
4.3.3 要素权重的圈层与类型统计分析 |
4.4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 |
4.4.1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 |
4.4.2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过程 |
4.4.3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关联程度解析 |
4.5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圈域分层汇总解析 |
4.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5.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5.3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6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情境分类汇总解析 |
4.6.1 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2 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3 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4 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5 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6 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7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
4.7.1 优化设计研究相关逻辑关系梳理 |
4.7.2 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
4.7.3 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
4.7.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5.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5.2.1 社区空间结构分级开放原则 |
5.2.2 社区代群比例均衡渐进原则 |
5.2.3 社区空间功能适度复合原则 |
5.2.4 社区人群密度合理调制原则 |
5.2.5 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分层集约原则 |
5.3 社区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3.1 全龄综合活动空间多元聚合 |
5.3.2 老幼正式交流空间多主题开拓 |
5.3.3 休闲健身场地动静环境协调 |
5.3.4 地缘文化空间鼓励代际传承 |
5.4 社区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4.1 老幼福祉支援体系长效完善 |
5.4.2 老幼福祉设施多维复合联动 |
5.4.3 医疗空间环境的互助疗愈支持 |
5.5 社区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5.1 慢行交通体系全龄保障 |
5.5.2 多代生活型街道多元拓展 |
5.5.3 交通转换节点混龄复合 |
5.6 社区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6.1 社区多代共建共治机制建构 |
5.6.2 社区多代参与式治理空间营建 |
5.7 社区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7.1 商业服务设施全龄体验优化 |
5.7.2 公益支援空间互馈形制建构 |
5.8 社区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8.1 社区职住空间平衡互促 |
5.8.2 社区就业与培训空间普适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6.1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6.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6.2.1 邻里空间环境多代共属原则 |
6.2.2 邻里空间形态老幼易识别原则 |
6.2.3 邻里空间微气候多代适宜原则 |
6.2.4 邻里多代居民共居协同原则 |
6.2.5 邻里户型组群物理邻近原则 |
6.3 邻里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3.1 日常生活共享空间灵活拓展 |
6.3.2 老幼健身场地正向激励 |
6.3.3 多代休憩交流设施缩微植入 |
6.4 邻里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4.1 非正式老幼照料空间集约嵌入 |
6.4.2 邻里老幼自然监护氛围营建 |
6.5 邻里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5.1 步行空间通达组织和交往拓展 |
6.5.2 楼栋交通路径的老幼代疏散设计 |
6.5.3 楼栋立体廊道的过渡场所塑造 |
6.6 邻里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6.1 邻里多代群策式共治模式建构 |
6.6.2 建设更新环节多代参与及关系传序 |
6.7 邻里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7.1 小型商业空间多维灵活布局 |
6.7.2 小微便民共享设施功能完善 |
6.8 邻里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8.1 代际学习中心的创新模式开拓 |
6.8.2 邻里多代互助培训空间组织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7.1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7.2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7.2.1 户型结构长效演变原则 |
7.2.2 家庭多代居需求匹配原则 |
7.2.3 居室空间组织加龄通用原则 |
7.2.4 居室物理环境老幼适居原则 |
7.3 居室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3.1 近宅半开放空间过渡渗透 |
7.3.2 居室多代起居空间复合平衡 |
7.4 居室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4.1 社会照料服务入户拓展 |
7.4.2 照料抚育空间环境适宜度提升 |
7.4.3 居室主动式老幼安全监护设计 |
7.5 居室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5.1 居室通行空间无障碍回游组构 |
7.5.2 居室空间联系设施潜伏设计 |
7.6 居室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6.1 户型菜单式个性定制机制建构 |
7.6.2 居室重点空间互助更新组织 |
7.7 居室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7.1 在宅办公的代际融合意义重构 |
7.7.2 在宅工作及学习空间自调节设计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B1 基础研究阶段的专家访谈信息汇总 |
B2 典型调查阶段的居民访谈信息汇总 |
B3 典型调查阶段的入户访谈提纲 |
B4 抽样调查阶段的问卷调查表 |
B5 抽样调查阶段的现状调查表 |
B6 抽样调查阶段的调查地点实况汇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景观营建的新要求 |
1.1.2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的反思 |
1.1.3 学科与基础理论发展需求的响应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服务生态系统 |
1.3.2 区域景观 |
1.3.3 区域景观营建 |
1.3.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 |
1.4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1.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2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3 景观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4 景观美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5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 |
2.1.1 生态系统的美学伦理过程属性 |
2.1.2 生态系统的文化沉淀过程属性 |
2.1.3 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过程属性 |
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 |
2.2.1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哲学本质 |
2.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科学本质 |
2.2.3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美学本质 |
2.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 |
2.3.1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伦理营建 |
2.3.2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文化营建 |
2.3.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空间营建 |
2.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 |
2.4.1 协同学的认知 |
2.4.2 区域景观营建的序参量分析 |
2.4.3 区域景观营建的协同放大效应分析 |
2.4.4 区域景观营建的自组织规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 |
3.1 现状分析与问题析出 |
3.1.1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滞后 |
3.1.2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过程属性的缺失 |
3.1.3 协同性区域景观营建组织系统的缺位 |
3.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念 |
3.2.1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 |
3.2.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美学观 |
3.2.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空间观 |
3.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内容 |
3.3.1 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3.3.2 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 |
3.3.3 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4.1 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 |
4.1.1 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 |
4.1.2 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 |
4.2 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 |
4.2.1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关键与问题 |
4.2.2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路径 |
4.2.3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空间载体支撑 |
4.3 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 |
4.3.1 景观历史重要性的内涵解释 |
4.3.2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
4.3.3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方法 |
4.3.4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 |
5.1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 |
5.1.1 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 |
5.1.2 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 |
5.2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 |
5.2.1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目标的确定 |
5.2.2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条件的选择 |
5.2.3 区域景观规划中决策框架的构建 |
5.3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空间与生态二元整合 |
5.3.1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形成的背景及整合的意义 |
5.3.2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过程 |
5.3.3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搭建 |
6.1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
6.1.1 主体二元是协同的前提 |
6.1.2 主体互动是协同的条件 |
6.1.3 目标趋同是协同的基础 |
6.1.4 功能互补是协同的关键 |
6.2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 |
6.2.1 公众参与协同 |
6.2.2 规划策划协同 |
6.2.3 调研调查协同 |
6.2.4 问题析出协同 |
6.2.5 方案设计协同 |
6.2.6 方案实施协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园区开发与城镇化 |
1.1.2 园区开发对社区及原住民的社会冲击 |
1.1.3 半城镇化下原住民城市融入问题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
1.2.2 工程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
1.2.3 工程开发项目对人口行为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收集方法 |
1.4.2 数据分析方法 |
1.4.3 其他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口行为及其相关理论 |
2.1 人口社会学相关概念 |
2.1.1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
2.1.2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2.2 人口行为变迁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行为观 |
2.2.2 行为主义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2.3 人口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 |
2.3.1 影响行为的内在因素分析 |
2.3.2 影响行为外在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口行为变迁特征发现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调研对象选取 |
3.1.2 问卷设计 |
3.1.3 调研过程 |
3.2 数据处理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2.3 卡方检验 |
3.3 人口行为变迁问题分析 |
3.3.1 人口结构 |
3.3.2 人口生产行为 |
3.3.3 人口生育行为 |
3.3.4 人口养老行为 |
3.3.5 人口流动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
4.1 隐喻抽取技术 |
4.1.1 ZMET技术的概念 |
4.1.2 ZMET技术的应用 |
4.1.3 ZMET技术的流程 |
4.2 攀梯访谈与MEC |
4.2.1 方法目的链理论 |
4.2.2 访谈样本 |
4.2.3 访谈过程 |
4.3 共识图的形成 |
4.3.1 整理访谈结果 |
4.3.2 形成共同构念库 |
4.3.3 绘制共识图 |
4.4 本章小结 |
5 人口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1 人口生产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1.1 失地农民再就业难现象分析 |
5.1.2 消费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1.3 老年人-年轻人消费观念碰撞 |
5.2 人口生育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2.1 婚恋观变迁原因分析 |
5.2.2 一孩现象原因分析 |
5.2.3 重视教育现象分析 |
5.3 人口养老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3.1 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分析 |
5.3.2 养老方式变迁原因分析 |
5.3.3 养老生活变迁原因分析 |
5.4 人口流动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
5.4.1 社会阶层变迁现象分析 |
5.4.2 外来人口问题分析 |
5.4.3 不同开发园区的外来人口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社区治理建议 |
6.1 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特征 |
6.1.1 拆迁补偿政策问题 |
6.1.2 开发园区管理问题 |
6.1.3 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 |
6.2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居民需求 |
6.2.1 老年社区居民需求 |
6.2.2 农村原住民需求 |
6.3 主要政策及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
6.3.1 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建议 |
6.3.2 开发园区管理建议 |
6.3.3 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关于安置社区人口行为变迁研究的结论 |
7.2 对于隐喻抽取技术研究过程及结论的反思 |
7.3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南京市开发区原住民个人、家庭和社区变化情况社会调查问卷 |
附录B 个人涉入度RPII量表 |
附录C 隐喻抽取技术图片 |
(10)海南戒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整体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整体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不足 |
1.4.2 论文的创新 |
2 核心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强制隔离戒毒 |
2.1.2 海南戒毒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标签理论 |
2.2.2 社会治理理论 |
3 海南戒毒模式的形成、构成、运行及成效 |
3.1 海南戒毒模式的形成 |
3.1.1 酝酿期 |
3.1.2 实践期 |
3.1.3 完善期 |
3.2 海南戒毒模式的构成 |
3.2.1 治疗康复 |
3.2.2 传统文化 |
3.2.3 心理健康教育 |
3.2.4 职业技能培训 |
3.2.5 后续照管 |
3.3 海南戒毒模式的运行 |
3.3.1 常规戒治 |
3.3.2 集中戒治 |
3.4 海南戒毒模式的成效 |
3.4.1 较高的戒断率 |
3.4.2 良好的行为转变 |
4 海南戒毒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其原因 |
4.1 海南戒毒模式的特点 |
4.1.1 以戒除心瘾为核心 |
4.1.2 重视人性化管理 |
4.1.3 矫治手段的多样性 |
4.1.4 矫治内容的针对性 |
4.2 海南戒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部分戒毒民警管理观念滞后,难以满足转型期戒毒发展的需要 |
4.2.2 戒毒干部队伍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海南戒毒模式发展的要求 |
4.2.3 客观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南戒毒模式的全面发展 |
4.2.4 公民社会发展程度较低,难以满足海南戒毒模式的纵深发展需要 |
4.2.5 强制隔离戒毒二元管理体制,不利于戒毒工作的科学发展 |
4.3 海南戒毒模式问题产生的根源 |
4.3.1 戒毒管理的路径依赖 |
4.3.2 客观条件限制 |
4.3.3 社会发展程度较低 |
4.3.4 强制隔离戒毒体制问题 |
5 中外典型戒毒模式比较 |
5.1 国外典型戒毒模式 |
5.1.1 美国戒毒模式 |
5.1.2 英国戒毒模式 |
5.1.3 德国戒毒模式 |
5.1.4 日本戒毒模式 |
5.2 国内典型戒毒模式 |
5.2.1 强制隔离戒毒 |
5.2.2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
5.2.3 自愿戒毒 |
5.3 中外戒毒模式对比分析 |
5.3.1 戒毒理念不同 |
5.3.2 管理主体不同 |
5.3.3 经费来源不同 |
5.3.4 人员配置不同 |
6 海南戒毒模式改进与完善的主要对策 |
6.1 创新和完善戒治理念 |
6.1.1 落实治本安全观 |
6.1.2 树立人本主义理念 |
6.1.3 树立寓劳于教的理念 |
6.2 加强民警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
6.2.1 提升职业认同感 |
6.2.2 强化职业能力建设 |
6.2.3 民警队伍的科学化管理 |
6.3 构建“大戒毒”社会治理体系 |
6.3.1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动毒品治理社会化 |
6.3.2 引导戒毒社会工作发展,推动毒品治理专业化 |
6.3.3 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体系,推动毒品治理法治化 |
6.3.4 依托先进移动互联技术,推动毒品治理智能化 |
6.4 完善顶层设计,整合戒毒资源 |
6.4.1 强化戒毒工作的统一协作 |
6.4.2 建立出所戒毒人员的衔接机制 |
6.4.3 创新戒毒管理体制 |
7 海南戒毒模式推广的可能性分析 |
7.1 必要性分析 |
7.2 社会可行性 |
7.2.1 海南戒毒模式适合中国国情 |
7.2.2 社会形势为海南戒毒模式的推广创造条件 |
7.3 政策上可行 |
7.4 操作上可行 |
7.5 效果上可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与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二)(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正义观研究[D]. 黄云平.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D]. 田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创新性管理学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法分析[D]. 王菊萍.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学习者社交关系分析的在线教育资源P2P推荐方法研究[D]. 孙博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应用探讨[D]. 黄婉纯.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城市住区整合型民生服务空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王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黎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彦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D]. 王玫婷.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海南戒毒模式研究[D]. 刘德林. 海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