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草原水利风景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柔木亦[1](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陈映华[2](2021)在《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在乡村景观资源中,草场在旅游、生产、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作为旅游业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不合理畜牧、开垦等原因,导致草场逐步荒废、杂草入侵、石漠化等问题,造成草场生产力下降、景观破碎化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旅融合理论为指导,从景观、畜牧业生产两方面修复部分退化的草场景观提高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本文以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作为着手点,以实现草场景区农旅融合发展为最终目标。从退化草场生态修复提高草场农业畜牧生产价值、草场景观美学修复提高旅游观赏价值两个层面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及农旅融合发展相关理论等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实地调研和收集相关案例建设经验,对草场景观进行总体分析和全面梳理。明确草场景区修复设计的原则、目标,尝试性地提出草场景区修复设计策略,为后续类似案例提供思路和参考。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草场景观类型划分、组成要素、美学特征和功能特征四个方面理论要点。通过不同草场类型划分,掌握草场景观的用途、地形特征、形态和构成要素为农旅融合修复设计提供切入点和研究方向;通过草场景观地形、植被、自然资源、动物、人文景观五个方面组成的要素研究,为后续景区建设提供思路和方向;通过对草场景观的空间与视线变化、线条轮廓、色彩季相、肌理质感、放牧意境的美学特征分析,为挖掘草场景观美学价值提供依据;通过对草场景观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文旅功能分析,确定草场景观的修复原则和目标。(2)选取国内外具有参考意义的相关案例各两个,对其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实践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托斯卡纳地区坡度在5°-15°的草场在地形上最具交错起伏的美感;日本士幌新建草地的牧场景观最具有乡村气息;贵州乌蒙大草原的临崖草场融合了佛光云海景观,具有参考价值;武隆仙女山大草原的运动娱乐功能丰富,通过文艺演出等方式达到文化传播延续的目的。(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两条修复设计策略,四个修复设计目标和四个修复设计原则。分别是从恢复畜载功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景观品质、拓展农旅功能四个层面明确修复设计目标。提出保护优先与分区分期建设、整体性、美观性与功能性结合、农旅融合四个原则。在草退化场修复设计策略中,通过草场生态保护区与适宜区划分、草场修复利用分区与整合、优化草场景观格局、不同地形地貌保护利用方式、优化视觉敏感区实现草场景观在农业生产层面的修复设计;在草场景区旅游设计策略中,通过分类建设、植物景观色彩强化、完善配景、融合自然景观资源和组织游线,从美学层面提升草场景观的美学观赏价值。(4)以农旅融合发展理论作为指导,详细分析该理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在农旅融合的内容方面又分资源、市场、技术、功能四个要点。综合考虑后,确定从草场资源、天象与物候景观资源等方面融合农业与旅游业发展;依托景区发展将项目地区及周边的农业产品市场拓宽为景区游客消费市场;将草场现有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拓展出文旅功能。此外,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把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水平和拓宽村民经济收入渠道纳入进景区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韩淼[4](2019)在《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和自驾车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风景道,作为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型旅游功能区、旅游产品和线型旅游目的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风景道必须由一条风景道向着风景道路网发展,与更大区域范围内旅游景区景点、城镇、交通枢纽等连接,实现网络化、多元化、系统化,才能更好实现交通流和旅游流顺畅,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并释放出强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目前,学界对风景道路网研究尚属零星,而快速发展的风景道社会实践又亟待理论的指导,因此,对风景道路网进行理论研究,从本质上去把握和理解风景道路网,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将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交叉学科知识应用和软件辅助技能等相结合,系统地对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展开研究,以厘清风景道路网本质属性,为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的发展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研究基础、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研究基础。研究基础为论文研究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深刻分析交旅融合发展、风景道发展背景下,提出开展风景道路网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等;分别对公路网和风景道路网的概念体系、布局方法、节点重要度法布局等进行研究综述,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及贡献,发现研究不足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风景道路网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值得研究探索的方向;确定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一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目前,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不足,立足于旅游学、交通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视野下,首次系统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界定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等;研究了风景道路网要素构成,对构成要素类型、构成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风景道路网节点类型及功能特征,提出风景道路网组合节点,并对风景道路线等级划分、与一般公路关系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继承传统公路网功能和特征基础上,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功能和特征;深刻剖析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提出了作用模式;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概念、内容、目标、原则和影响因素等;最后,比较和总结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的区别与联系。论文从旅游和交通整体视角,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风景道路网内涵和本质属性,从源头厘清风景道路网相关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开展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风景道路网布局是实现合理构建风景道路网的重要途径。目前,对风景道路网布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泛风景道路网展开,且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研究基础,在系统分析公路网主要布局理论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应用节点重要度法来布局风景道路网,并对此系统地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应用于风景道路网布局的局限性,并提出方法改进思路。其次,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从节点重要度指标、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以及节点组合等方面构建新模型,是对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的继承、改进和创新;根据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结合风景道路网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提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层次划分方法。最后,研究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包括理论布局方案设计以及方案调整两方面,分别是:将路段重要度、空间连通圆与图论最小树理论结合,求解风景道路网最优树,是理论最优布局方案;提出理论布局方案优化调整的关键要点和思路。实证研究。将构建的风景道路网理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研究区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等;其次,构建了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再次,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应用于乌江案例,包括选择节点重要度指标和数据,计算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计算节点重要度,划分节点层次,以及逐层求解乌江风景道路线重要度最优树,得到路网最优树,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理论布局方案进行调整,最后形成合理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案。通过将风景道路网理论和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乌江案例,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风景道路网的建设实践,具有实践应用意义和价值。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首次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初步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基础,对风景道路网构成要素、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功能及特征、形成机理、布局内容、与一般公路网区别与联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二是基于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从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节点组合、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等分析,建立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体系、节点类别权重和属性权重,创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霍丹[5](2019)在《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型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逐渐成为新时代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古驿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以单体保护为主,线路整体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快速城镇化影响正面临路径断裂、破碎化困境,遗产内涵认定、要素筛选与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线路因涉及多地区多行政部门缺乏整体统筹,遗产综合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当前我国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科交叉方式,对辽东古驿道遗产内涵界定、系统筛选、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首先,论文从整体性保护基础理论入手,以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分析和拓展研究,进而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和流程进行解构,提出适用于辽东古驿道保护再利用的多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引入文化线路视野,通过背景、历史溯源、形态特征、动态性及跨文化整体意义的分析,对辽东古驿道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确认辽东古驿道历经两千四百年兴衰历程,形成了以辽中地区为核心枢纽,辽西走廊线、辽北平原线、辽东山地线、辽南陆海线为四大主线的方向性网状结构;明确辽东古驿道在区域路径、全域交通和国际性线路三个层次具有历史时期国家经略边疆的重要信息载体,沟通边域内外经济交往的商贸通道,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以及多元文明交流核心路径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辽东古驿道作为“汉文化东传之路”、“东北亚之路”的深厚历史内涵和重大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邮驿功能为核心主题,军政经略、文明互惠、经济交往为衍生主题的辽东古驿道遗产主题体系描述模型。该模型结合动态性、专题性和环境相关三方面归纳遗产要素与线路之间的三种关联方式,以辽南海陆线为例对遗产要素进行收录,并对类型构成、历史时期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鉴定与评估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在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要素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古驿道多维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宏观和微观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对辽东古驿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东古驿道遗产在国际、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各层面均体现出最全面的多目标功能、多元文明互惠主题以及地域独特性、典型性。最后,根据辽东古驿道当前保护与发展现状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共识、共保、共治、共享、共赢”的整体性保护目标,以及“遗产主导、真实性、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保护及再利用原则。从空间格局上,建立国土、区域、城镇聚落、历史地段和遗产本体五大层次的整体保护廊道与利用模式。提出从规划体系、管理平台、法律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保护机制,以维护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体系。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以整体性保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科交叉方式,建立辽东古驿道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引入文化线路视角,针对驿道历史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建立了全面登录遗产要素的主题体系;2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与类型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了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3以遗产廊道理念为主导,针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空间构成、格局及保护机制提出“多元文化时空叠合、多样功能系统整合、多级国土空间联动、多目标统筹协同”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大型跨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古驿道遗产及沿线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解决其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与经济建设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经济振兴与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
黎秋莉[6](2019)在《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8年底,水利部已经批准设立了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有878个,相当于省级标准的水利风景区2000多个,其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全国水利风景区的比例约为43%。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风景区中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类型,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水库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水资源,水利风景资源丰富而独特。福建省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依其所处的地形地貌不同,其景区规模大小、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均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对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特色进行分析,通过对水利风景区以及相关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文献综述,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风景资源的相关特性进行spss量化处理。通过调查福建省平原湖泊型、丘陵湖泊型和山谷河道型这三种类型的水库作为水利风景区其水利风景资源的景观特性受地形地貌影响的程度,分析不同景区内的山水格局特征、地文组成差异、水文及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变化、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等,通过挖掘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形地貌代表性和独特性,总结了在不同地貌下其风景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1在生物群落、工程建筑景观、库区小气候和水文景观4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主因子F2在地文景观和社会属性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F3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基础地形因子。由数据分析得出,F1的贡献率最高,为35.218%,说明在平原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F2贡献率为31.290%,说明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也非常重要;F3贡献率为29.799%,说明平原地区的地形变化不明显,其山水地貌景观对景区景观特性的影响弱于前两者。(2)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4在地文景观、社会属性、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主因子F5在生物群落和工程建筑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主因子F5在山水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地理基础因子。主因子F4的贡献率最高,为36.213%,说明在丘陵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体现在景区的库区小气候环境特征显着,对景区内外的游客显示出明显的吸引力。F5贡献率为31.551%,说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也非常重要,水工建设对生物群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二者又共同对景区起作用。F6贡献率为27.403%,相对于其它因子,丘陵地区的地形虽然有明显变化,但尚未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可能景区规划建设者尚未充分挖据现有的资源有关,使游人未能充分体验到丘陵地貌的景观独特性。(3)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7在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是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主因子F8在社会属性和生物群落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为风景资源的生物活跃性因子;主因子F9在山水地貌景观和工程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基础地质工程因子。F7与F8是三个主因子中较高的的两项,两者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4.691%和34.664%,说明在山谷河道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和生物活跃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都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刺激了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发展。通过这两个因子,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此类型的景区在人为景观上尚未过多进行开发建设,大部分景观都按当地原始风貌自然体现。主因子F9贡献率相对较小,为26.779%,说明该类型的景区内山水地貌景观虽然气势恢宏、雄伟多变,但总体上未能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且游线可达性极弱,很难满足游人体验和观赏的需求,人们对其感知较弱。立足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宗旨,研究结果将用于对规划保护和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策略,包括对景区内的道路游线交通规划,工程选址以及建筑景观的合理布局,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植被群落的有效保护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地形地貌景观特色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同时引导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为今后我国更合理、有序、高效地规划建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是发展建设不同境域内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的必然趋势。
于萍萍[7](2019)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城市无序蔓延、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镇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又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为城市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安全格局,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自然保护地作为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对于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缓解快速城市化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更系统和有效的自然保护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国内虽然保护地建设工作起步较早,但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国外应用实践案例,国内建设现状与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国外参照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本国保护地体系的实际经验,国内存在对自然保护地研究与应用缺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针对自然保护地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省域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建议展开研究和探讨。广东省应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回顾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历程,总结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自然保护地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省域规划中的相关管理内容,分析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针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省域规划层面针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等应用建议。并尝试基于对广东省现状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管理目标、资源类型和特征的归纳分析,对应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探索实践。本文为广东省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引入更具体和广泛的管理工具——自然保护地,为实现有效的自然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尝试。
桑家眸[8](2019)在《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文中认为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和协调各类空间的划定,加强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控制,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加强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生态空间内的土地用途规定与许可条件成为一种有效的管控手段。近年来,对于生态空间土地使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并不多,面对面积庞大的生态空间的管控措施较为缺乏,致使生态空间不断被侵蚀,破坏严重。如何完善我国生态空间分区管控体系,保障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家提倡“三生”空间理论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美国的区划体系对生态空间的管制,我国香港地区制定的生态保育政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非都市土地分区、用地编定、容许使用项目和许可使用项目。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县域生态空间的现状问题,包括范围不明确、管控失灵、农用地被侵占、草原过度放牧、森林非法征收占用等,尝试寻找解决办法,构建县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首先,建立了“基础区”和“叠加区”两类生态空间分区,细化各自分区类别,形成三级分区体系;其次,对第三级分区进行分区用途规定与许可条件管制,具体包括免经申请许可使用项目和需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使用地主管机关及有关机关许可使用项目;然后从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两个角度,设置生态空间开发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对生态空间进行量化的控制;最后从其他学科角度提出开发权转移、生态移民和灾害保险制度等生态空间管控的辅助措施。整个过程选取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进行实证研究。
王钰倩[9](2019)在《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3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风景区面临众多问题,包括周边城市建设带来的用地侵占、旅游人口增加造成的生态承载压力等。这些问题影响着风景区景观价值,使风景区边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中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生态敏感度高、受城镇影响大,是城市周围生物多样性最复杂、边界最不稳定的风景区类型之一。风景区边界是保护其独立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界线,科学的划定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有利于提升其辨识度,保护此类山水与人文交织的风景特色。本论文基于以上问题及需求,探究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的方法,形成以下研究成果:本论文基于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的突出问题,思考边界划定的重要意义。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保护地及边界研究成果,总结了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主要问题,确定了本论文研究方向。传统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缺少对风景区资源在边界划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容易遗漏部分风景价值区域;其二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不成体系,不利于风景区的科学保护与边界的稳定性;其三划定方法主观性较强,划定的边界缺乏说服力。本论文总结以上问题,以“确保景源特征与生态环境完整性,保持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连续性,满足地域单元相对独立性,有利于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原则,提出通过多因子叠加的方法构建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科学划定风景区边界。本论文从风景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关地界四个方面论述并确定风景区边界划定的影响因子,通过因子选取——因子叠加分析——边界划定——检验因子验证——边界确定的方式,分别提取各影响要素的指标层因子,将其图形化、数据化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单项指标评价,采用AHP法为各因子赋权重,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形成评价结果并划定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选取检验因子验核风景区边界划定的科学性,最终确定风景区边界。以巢湖风景区为例,对巢湖风景区边界划定相关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提取景源等级、地形、地貌、水文、城镇建设、交通工程、发展条件等要素的指标作为边界划定的因子,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划定风景区边界。选取景源、行政边界、城市发展边界、相关保护地边界、大型工程、灾害情况、旅游资源、湖泊、流域等因子作为检验因子,逐个进行验证后确定巢湖风景区边界,以实际案例证实理论研究成果的可实践性。针对实例验证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理论体系与方法,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其他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的研究,构建该类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有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风景区保护的关系,明确该类风景区管理边界,增加风景区边界的稳定性,并为其他风景区、保护地等生态功能区边界划定提供参考。
邓锋[10](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二、开发草原水利风景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草原水利风景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点 |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
1.大规模社会开发 |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
小结 |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
1.湖区地形地貌 |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
4.畜牧草原 |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
1.水利系统的构成 |
2.河网水系的运行 |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
1.农田分类与分布 |
2.平田 |
3.山田 |
4.丘陵地形 |
(四)文化环境基础 |
1.河套水利文化 |
2.岁时节令 |
3.文学艺术 |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
小结 |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水利农田格局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
2.布局单元模式 |
3.典型聚落取样 |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
小结 |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
3.构建地方性认知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亚高山草场类型、组成要素、功能及美学特征研究 |
2.1 亚高山草场的类型 |
2.2 亚高山草场景观要素解析 |
2.3 草场景观的功能分析 |
2.4 草场美学特征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借鉴 |
3.1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草场 |
3.2 日本士幌新建草场 |
3.3 贵州乌蒙大草原 |
3.4 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策略研究 |
4.1 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目标 |
4.2 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原则 |
4.3 基于农旅融合的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策略 |
4.4 基于农旅融合的草场景区(旅游)设计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实践——酉阳菖蒲盖景区草场景观修复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2 现状分析 |
5.3 景区总体规划 |
5.4 景区分区设计 |
5.5 景区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
5.6 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景区退化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公路网相关研究 |
2.1.1 公路网相关概念 |
2.1.2 公路网布局 |
2.1.3 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
2.2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 |
2.2.1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概念 |
2.2.2 泛风景道路网布局 |
2.2.3 泛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
2.3 研究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风景道相关理论 |
3.2 “点—轴”理论 |
3.3 公路网布局理论 |
3.3.1 四阶段法 |
3.3.2 节点重要度法 |
3.3.3 交通区位法 |
3.4 旅游学相关理论 |
3.4.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3.4.2 旅游设施分类与分级 |
3.4.3 旅游线路相关理论 |
3.5 图论相关理论 |
3.5.1 图与树相关概念 |
3.5.2 相关算法 |
3.6 研究小结 |
4 风景道路网理论构建 |
4.1 概念界定 |
4.2 风景道路网构成 |
4.2.1 构成要素 |
4.2.2 构成原理 |
4.3 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
4.3.1 节点概述 |
4.3.2 节点组合 |
4.4 风景道路网路线分析 |
4.4.1 路线概述 |
4.4.2 关系分析 |
4.5 风景道路网功能与特征 |
4.5.1 风景道路网功能 |
4.5.2 风景道路网特征 |
4.6 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 |
4.6.1 内生动力 |
4.6.2 外生动力 |
4.6.3 作用模式 |
4.7 风景道路网布局 |
4.7.1 布局概念 |
4.7.2 布局目标 |
4.7.3 布局原则 |
4.7.4 影响因素 |
4.8 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比较 |
4.9 研究小结 |
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
5.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分析 |
5.1.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 |
5.1.2 方法局限 |
5.1.3 方法改进 |
5.2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构建 |
5.2.1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分析 |
5.2.2 风景道路网节点权重分析 |
5.2.3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
5.3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
5.3.1 节点分层 |
5.3.2 路网布局 |
5.4 研究小结 |
6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发展条件分析 |
6.2.1 自然条件 |
6.2.2 旅游资源条件 |
6.2.3 社会经济分析 |
6.2.4 旅游市场分析 |
6.3 交通分析 |
6.3.1 公路网分析 |
6.3.2 水运分析 |
6.3.3 航空分析 |
6.3.4 铁路分析 |
6.4 乌江风景道路网构建 |
6.4.1 构建目标 |
6.4.2 构建原则 |
6.4.3 路网构建 |
6.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
6.5.1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
6.5.2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 |
6.5.3 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
6.6 研究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乌江风景道路网专家可信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的类别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C 乌江风景道路网社会经济及交通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
附录 D 乌江风景道路网旅游资源节点资源价值评分 |
附录 E 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
附录 F 乌江风景道路网路段距离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
1.1.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区域化整体性新趋势 |
1.1.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需求 |
1.1.4 “一带一路”战略下振兴东北经济重要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综述 |
1.3.2 辽东古代驿道遗产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
2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 |
2.1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 |
2.1.1 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
2.1.2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基本概念与特征 |
2.1.3 整体性保护中国本土化思考 |
2.2 辽东古代驿路整体性保护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评价学理论 |
2.2.4 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
2.3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2.3.1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历史回顾 |
2.3.2 古代邮驿文化遗产内容构成 |
2.3.3 古代邮驿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2.4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框架搭建 |
2.4.1 规划目标与系统构成 |
2.4.2 研究层次与研究流程 |
2.4.3 理论构建与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辽东古驿道整体分析 |
3.1 辽东古驿道背景诠释 |
3.1.1 辽东古驿道区域背景 |
3.1.2 辽东古驿道区位特征 |
3.2 辽东古驿道历史演变分析 |
3.2.1 远古交通开拓中的辽东古道雏形 |
3.2.2 社会交通变迁中的辽东驿道沿革 |
3.3 辽东古驿道形态特征分析 |
3.3.1 辽东古驿道空间结构分析 |
3.3.2 辽东古驿道各线特征分析 |
3.4 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分析 |
3.4.1 驱动与维持 |
3.4.2 承继与互动 |
3.5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分析 |
3.5.1 辽东古驿道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 |
3.5.2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整体功能层次 |
3.5.3 辽东古驿道作为文化线路内涵阐释 |
3.6 本章小结 |
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系统构成与整合 |
4.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基础 |
4.1.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界定 |
4.1.2 辽东地区遗产资源分布普查与验证 |
4.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类型研究 |
4.2.1 驿道遗产登录研究现状 |
4.2.2 辽东古驿道主题的确立 |
4.2.3 驿道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
4.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关联性研究 |
4.3.1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关联 |
4.3.2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专题性关联 |
4.3.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环境关联 |
4.4 辽南海陆线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
4.4.1 邮驿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2 衍生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
4.4.3 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
4.5 辽南海陆线文化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
4.5.1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综合构成分析 |
4.5.2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综合评估 |
5.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特征与评估基础 |
5.1.1 辽东古驿道遗产特征研究 |
5.1.2 古驿道遗产价值评价基础 |
5.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构成 |
5.2.1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构成 |
5.2.2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解析 |
5.3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 |
5.3.1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方法引入 |
5.3.2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实施过程 |
5.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应用 |
5.4.1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2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
5.4.3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廊道构建策略 |
6.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困境与原则 |
6.1.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困境 |
6.1.2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目标 |
6.1.3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原则 |
6.2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的层次与空间构成 |
6.2.1 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的整体保护层次 |
6.2.2 多样功能系统整合的廊道空间构成 |
6.3 多级国土空间联动的辽东古驿道整体空间格局 |
6.3.1 国土视阈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建构 |
6.3.2 区域尺度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
6.3.3 驿道城镇聚落保护格局建构 |
6.3.4 驿道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 |
6.3.5 驿道沿线文化遗产单体保护 |
6.4 多目标统筹协同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机制 |
6.4.1 建设多层次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
6.4.2 构建多方协作的管理发展平台 |
6.4.3 完善遗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6.4.4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与良性互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物质遗产特征总结 |
附录B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
附录C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D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
附录E 辽东古驿道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F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
附录G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附录H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利风景区研究进展 |
1.3.2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 |
1.5.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
1.5.2 水利风景资源 |
第二章 国内典型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概述 |
2.1 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1.1 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1.2 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2 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2.1 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2.2 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3 草原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3.1 草原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3.2 草原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第三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分类与分布 |
3.1 福建省区域概况 |
3.2 福建省水库的分类与分布 |
3.2.1 福建省水库分类 |
3.2.2 福建省水库分布 |
3.3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分布 |
3.3.1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区域分布 |
3.3.2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地理分布 |
第四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1 实例一—福清东张水库石竹湖水利风景区 |
4.1.2 实例二—宁德市蕉城区“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 |
4.1.3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2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2.1 实例三——三明市尤溪县双鲤湖水利风景区 |
4.2.2 实例四——长汀县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
4.2.3 实例五——尤溪县闽湖水利风景区 |
4.2.4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3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3.1 实例六——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湖水利风景区 |
4.3.2 实例七——龙岩市梅花湖水利风景区 |
4.3.3 实例八——浦城县高坊水库水利风景区 |
4.3.4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4 三大类型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比较 |
第五章 基于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
5.1 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景观特性评价计分及结果分析 |
5.1.1 计算得分并排序 |
5.1.2 分析结果 |
5.2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
1.1.2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
1.1.3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自然保护地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内涵 |
2.1.1 自然保护地的定义 |
2.1.2 世界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 |
2.2 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 |
2.2.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体系 |
2.2.2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 |
2.3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的国际应用研究 |
2.3.1 确定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
2.3.2 指导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 |
2.4 国内自然保护地研究综述 |
2.4.1 自然保护地建设概况 |
2.4.2 自然保护地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3.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研究 |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程阶段划分及特征 |
3.1.1 1956 -1980:关注自然保护阶段 |
3.1.2 1981 -2000:游憩功能兴起,自然保护加强阶段 |
3.1.3 2001 至今:类型和功能多样化,自然保护完善阶段 |
3.1.4 自然保护地建设归纳总结 |
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与政策演变情况 |
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和问题分析 |
3.3.1 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分析 |
3.3.2 自然保护地建设产生的问题分析 |
3.4 小结 |
4.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评估 |
4.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
4.1.1 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管理概况 |
4.1.2 省域规划编制情况 |
4.2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的广东省域规划研究 |
4.2.1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概述 |
4.2.2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对比分析 |
4.2.3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省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
4.3 小结 |
5.自然保护地在广东省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
5.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探索 |
5.1.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思路 |
5.1.2 统一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要求和内容 |
5.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探索 |
5.2.1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分析 |
5.2.2 自然保护地的资源类型和特征分析 |
5.3 基于管理目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 |
5.3.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原则 |
5.3.2 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判定方法 |
5.3.3 与IUCN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
5.3.4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东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相关内容 |
致谢 |
附件 |
(8)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空间的管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
1.1.2 已建各类保护区在空间上交叉重叠 |
1.1.3 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态空间”体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态空间 |
1.3.2 保护地 |
1.3.3 国家公园 |
1.3.4 环境敏感区ESA |
1.4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4.1 国外发展进展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1.5.1 国内发展进展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比较分析 |
2.1 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总体情况 |
2.2 美国县域生态空间管控:以穆特诺玛县为例 |
2.2.1 穆特诺玛县的生态空间管控概况 |
2.2.2 总规体系下的生态管控分区体系 |
2.2.3 区划体系下的生态管控分区体系 |
2.3 香港生态空间管控:以南丫岛为例 |
2.3.1 香港的规划体系 |
2.3.2 香港自然保育空间分类 |
2.3.3 南丫岛生态空间管控 |
2.4 台湾的生态空间管控:以高雄为例 |
2.4.1 台湾的规划体系 |
2.4.2 台湾的非都市土地分区及使用地 |
2.4.3 高雄生态空间管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现状及问题 |
3.1 生态空间资源调查多规不统一 |
3.2 生态空间范围不明确 |
3.3 缺少生态空间区划体系 |
3.3.1 生态空间不受重视 |
3.3.2 规划缺少详细的分区用途管控体系 |
3.3.3 规划缺少指标控制体系 |
3.4 生态空间管控缺位 |
3.4.1 农地被建设用地侵占或闲置抛荒 |
3.4.2 草原过度放牧或开垦耕地 |
3.4.3 森林毁坏或非法征收占用 |
3.4.4 水域自然岸线常被侵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理论架构 |
4.1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总体架构 |
4.2 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类型确定 |
4.3 县域生态空间基础区用途管制 |
4.3.1 林业区 |
4.3.2 农业区 |
4.3.3 草原区 |
4.3.4 水域与湿地 |
4.3.5 其他区 |
4.4 县域生态空间叠加区用途管制 |
4.4.1 自然资源保育区 |
4.4.2 灾害防护区 |
4.4.3 重要生态功能区 |
4.5 县域生态空间开发强度控制 |
4.5.1 开发建设类指标控制 |
4.5.2 生态保护类指标控制 |
4.6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的辅助措施 |
4.6.1 开发权转移(TDR) |
4.6.2 生态移民 |
4.6.3 灾害保险制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域生态空间管控实证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
5.1 同心县生态空间基本特征 |
5.2 同心县生态空间基础区区划体系 |
5.2.1 林业区 |
5.2.2 农业区 |
5.2.3 草原区 |
5.2.4 水域与湿地区 |
5.2.5 其他区 |
5.3 同心县生态空间叠加区区划体系 |
5.3.1 自然资源保育区 |
5.3.2 灾害防护区 |
5.3.3 重要生态功能区 |
5.4 同心县生态空间控制指标体系 |
5.5 同心县生态空间管控辅助措施:生态移民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图表索引 |
致谢 |
(9)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分布 |
2.3 相关政策解读 |
2.3.1 国家层面 |
2.3.2 地方层面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4.1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相关研究 |
2.4.2 边界相关研究 |
2.5 传统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研究 |
2.5.1 景源法 |
2.5.2 地形线法 |
2.5.3 等距离法 |
2.5.4 区域协调法 |
2.5.5 问题解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影响要素研究 |
3.1 影响要素汇总分析 |
3.2 风景资源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
3.2.1 景源等级 |
3.2.2 景源密度 |
3.2.3 景源视觉敏感度 |
3.3 自然地理环境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
3.3.1 地形 |
3.3.2 地貌 |
3.3.3 生态系统 |
3.3.4 土壤 |
3.3.5 水文 |
3.3.6 气象 |
3.4 人文环境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
3.4.1 城镇建设 |
3.4.2 交通工程 |
3.4.3 发展条件 |
3.5 相关地界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
3.5.1 行政区划 |
3.5.2 城市发展边界 |
3.5.3 相关保护地边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构建 |
4.1 边界划定因子选取 |
4.1.1 边界划定原则 |
4.1.2 因子汇总选取 |
4.2 边界划定 |
4.2.1 单因子分析 |
4.2.2 因子权重 |
4.2.3 因子叠加分析 |
4.3 边界检验 |
4.3.1 检验因子选取 |
4.3.2 检验方式 |
4.3.3 边界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巢湖风景区边界划定实证研究 |
5.1 风景区概况 |
5.1.1 区位特征 |
5.1.2 自然人文特征 |
5.2 边界划定影响要素 |
5.2.1 风景资源 |
5.2.2 自然地理环境 |
5.2.3 人文环境 |
5.2.4 相关地界 |
5.3 边界划定 |
5.3.1 因子选取 |
5.3.2 单因子分析 |
5.3.3 因子权重 |
5.3.4 因子叠加分析 |
5.4 边界检验 |
5.4.1 检验因子选取 |
5.4.2 检验方式 |
5.4.3 边界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阶段性研究结果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9.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四、开发草原水利风景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农旅融合的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景观修复设计与实践[D]. 陈映华. 西南大学, 2021(01)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D]. 韩淼.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5]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D].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D]. 黎秋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7]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D]. 于萍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县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D]. 桑家眸.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9]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D]. 王钰倩.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