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唐宋科举选才制度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波[1](2020)在《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兼具人才培养与官吏选拔两大职能,对古代东亚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封贡制度及儒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在公元958年模仿中国创建了自己的科举制度,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取代高丽王朝,又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涉及科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科目分类与考试运行,科举制度的弊端及代表性改革主张,科举制度的特点等,并从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的双重维度,探讨了中朝士人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朝鲜王朝在承袭前朝和师法中国的基础上,完成了科举制度的“本朝化”和“在地化”。就科目分类的横向角度而言,本文将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概括为“两类四科”,在考察式年试与特别试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小科、文科、武科、杂科的科场规制与考试流程。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而言,本文对朝鲜王朝503年的科举历史作了阶段性划分: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在14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完成了定型与发展,在壬辰战争前后经历了冲击与调整,在17-18世纪进行了改革与调适,及至19世纪遭遇了来自外部的新危机,最终在“甲午更张”时被废除。除人才培养和官吏选拔外,科举制度还具有传播儒学、教化民众等功能,客观上有利于巩固朝鲜王朝的统治。但法久弊自生,科举制度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既有科举种类繁多、录取人数过滥,科举考试中轻讲经、重制述等科场规制等不足,也有考官与应试举子联合舞弊等问题,这些弊端严重弱化了科举制度作为国家伦才大典的权威性与公平性。为此,朝鲜王朝从国王到士绅皆曾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其中,18-19世纪的科举改革主张最具代表性:正祖李祘从“君师一体”的理念出发,发布科举变通纶音;丁若镛主张以中国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为蓝本,对本国的科举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尹愭提出革除科举弊端的上中下三策。其他士人还从精心遴选考官、压缩录取名额、增加面试环节、宽限阅卷时间、严格考试纪律等五个方面,主张变革科举制度。但在朝鲜王朝传统的两班体制下,科举逐渐沦为两班维系自身阶层利益的工具,上述科举改革主张有的未曾实施,有的在实施过程中背离了改革的初衷。在作弊与革弊的双重变奏下,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积极因素日渐衰微,消极因素不断放大,最终积重难返。19世纪末,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朝鲜王朝下令废除科举制度。从朝鲜王朝内部讨论其科举制度,固然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但放在东亚视域下观察中国、朝鲜、越南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对中国明清两朝与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进行比较,探讨东亚世界科举制度的多样性,当更有意义。与历史上中国和越南的科举制度相比,朝鲜王朝科举考试种类繁多且特别试多于式年试,重文轻武的倾向更加明显,形成了“进士”“壮元”等特有的科举术语体系和白牌、红牌制度。从开放性和封闭性的角度来看,朝鲜王朝既允许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开放性;同时又对庶孽子孙参加科举考试进行严格限制,体现了科举制度在两班阶层内部的封闭性。就效率和公平而言,朝鲜王朝既通过科举直赴法和特别试鼓励优秀士子脱颖而出,同时又为权贵阶层绕开正常的式年试大开方便之门。在这种看似矛盾而又符合朝鲜王朝实情的环境中,科举制度呈现出极大的韧性与张力。在封贡体制下,中国和朝鲜王朝的读书人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增加了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和了解。除了这种单向的认识外,1766年朝鲜人洪大容与中国人严诚、潘庭筠通过你来我往、相互问答的笔谈形式,亦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两国的科举制度。在这种比较与认识中,中国人更多体现出的是对异域科举制度的好奇与“同文”之情结,至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简单类比,少有反观自我之意;而朝鲜人除了对异域的好奇与“同文”之情结外,更多的是对儒家文明与中华制度的寻根与溯源,以及在认识他者基础上的揽镜自鉴。
颜程龙[2](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张基惠[3](2020)在《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国家教育评价与人才选拔的手段,高考具有多元价值主体,高考价值的确立关涉到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归宿。本文依托新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生命哲学的基本观点,借助于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比较法对高考价值进行学理性探讨,提出了高考本体价值为生命价值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遮蔽以及新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回归,并提出了未来高考应重视生命的价值主张。论文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生命哲学及教育中生命的品性。生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重视直觉、体验和生成,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生命哲学视域下生命的品性可概括为自为性、绵延性、独特性和可能性,生命品性呼唤着主体性教育、终身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等当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呼唤着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评价方式的高考的改革。第二,高考的价值及本体价值。高考价值关系是高考价值主体和高考属性间的客观关系;高考价值意识是高考价值主体在意识中对高考价值关系的反映。人们易将主观的价值意识当作客观的价值关系,使高考陷入价值关系和价值意识的混淆,进而导致高考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的颠覆。在高考价值关系范畴中,高考本体价值是高考属性与主体对其本质需要的关系;高考衍生价值是高考属性与主体对其非本质需要的关系。高考本体价值为生命价值,衍生价值为工具价值。第三,传统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遮蔽。传统高考在人才评价和选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遮蔽现象,主要表现为:选材取向对生命主体性的消解、高大衔接不足对生命绵延性的切割、固化统一的选拔方式对生命独特性的压抑、以考量知识为主的测量理念对生命可能性的遏制。第四,新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回归。新高考更加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体现了对本体价值的回归,并使其在具体的改革中得以呈现。主要表现为:“自主选科选考”张扬个体的生命自觉、“生涯规划教育”关注生命的绵延发展、“分类考试”关照生命的个性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尊重生命的多样生成。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考本体价值的生命价值会越来越得到彰显,这不仅给高考价值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本论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闫章虎[4](2019)在《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唐代书法史进行深入考察,旨在揭示唐代书法史与政治制度相关的那一层面。基于这种观察视角,本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论述主题,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揭示了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并考察唐代国家典仪中的书法因素,分析书法活动及相关书迹背后的政治意涵,解读它们在处理政治关系、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第二部分,论文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出发,思考唐代铨选制度中为何会设置“楷法遒美”及“工书”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标准,探究“楷法遒美”与“工书”的具体内涵并梳理它们和唐代书法史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这一部分还对“书判拔萃科”中“书判”的具体所指进行了考证。论文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凭借书法技艺为皇室服务的翰林书待诏,对这一群体的性质、供职模式、工作内容、选拔方式、仕途、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传世及新出石刻资料,考察唐代宫廷书法对翰林书待诏书法的影响,以及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第四部分关注的则是在行政及文馆机构中供职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等群体,揭示他们在当时整体制度框架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并结合敦煌文献及吐鲁番文书,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书法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唐代的“书法教育制度”,这一部分的目的不是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重在分析这些“书法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唐代书法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侍书之外,书学、弘文馆等机构在唐代书法史上所起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
赵卫齐[5](2019)在《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六朝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秦汉时期制度的延续及其时代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六朝时期形成了更为进步与完善的教育制度与机构体系,即官学为主、私学为辅,二者统一架构起封建统治取士与入仕的体制根基。在此基础上,整个官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统治阶层主导地位的政策内容,如设立两学、开办专学、重视考试、为皇子专任官师、完善管理机制等;而私学体制的发展则更为丰富多元,学术思想浓厚且自由,如学术移于家学、制定家训与教诫、教学方法丰富,甚至学馆与宗教教育体系繁盛,这些都组成了六朝教育制度的主体内容。六朝教育制度作为连接汉唐教育体系的桥梁,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表现出不同于北方各代政权教育体系的时代特点与地域特征,六朝教育制度为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实践活动与组织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从而书写了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庞君芳[6](2019)在《中国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文中提出中国教育公平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奴隶社会,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体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思想的初步发展主要在封建社会,体现在科举制的兴起、发展和完善中;到了近现代,无论是平民教育家们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都给新中国的教育开启了走向教育公平的前进之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学习能力为标准的高考选拔制度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公平思想在大发展的同时也经历着挑战。
秦婷婷[7](2019)在《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文中认为张鹏展,广西上林县留仙村人,主要活动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文名政声。其编纂《峤西诗抄》,着有《谷贻堂全集》、《读鉴释义》等,是清代广西着名壮族文人,在清代诗坛、广西诗坛都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张鹏展诗歌进行了辑录和校注,并在此基础上对张鹏展及其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张鹏展所作诗歌较多,但亡佚甚夥,今仅存百余首,加之存处较为分散,故对张诗进行辑录和校勘,以尽量减少讹误,较大程度地展示诗歌原貌;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典故以及整体句意等,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注释,以便读者深入了解其诗意。研究部分,主要对张鹏展家世、生平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准确考证其生年、字号等;对其与刘定逌、韦天宝、李秉礼等同期着名文人的交游和思想进行了考述;诗学观方面,张鹏展认为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情志并重,与高密派诗学密切相关;所编《峤西诗抄》,辑录广西文人诗歌,其编纂目的、选人选诗标准等,皆与其诗学思想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方面,其所用题材较为丰富,在艺术上既有对前人诗句的巧妙化用,史实、典故、白描手法等的运用,又在宗唐人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古朴淡雅、自然直率的诗风。
郑程月[8](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指出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刘亮[9](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王亚军[10](2018)在《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聚焦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产生、维系和演化的制度变革问题,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交汇“结构-历史-行为”三维的制度变革模型,透析“推荐甄选”的制度变革事实,厘清其背后的多重逻辑及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制度变革机制,挖掘大学招生制度改革中需要遵守的价值与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现实的制度改革策略和方法。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制度结构的深层约束、历史脉络的时序影响、行为者的有限理性选择为核心变量,建构了以历史脉络为中轴,向上关注宏观的制度结构分析,向下观照微观行动者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循此框架展开研究,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历史系谱呈显。通过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危机、“推荐甄选”制度新生和“繁星推荐”持续演变的制度发展史实的脉络勾勒,呈现各阶段的制度演进基本内容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过程机制探析。运用“结构-历史-行为”三维交互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行研究,从外部考察正式制度(法律法规)的限制与授权,非正式制度(文化认知)的约束与创造,从内部关注行为者观念学习和利益偏好的选择与影响,同时观照历史事件和时机序列对制度变革的冲击和突破。研究发现(1)从结构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非纯然教育理念的逻辑推衍,而是受到社会脉络的左右。教育法规的限制、科举文化的影响、公平观念的引导,三者在教育场域中的相互牵引推动制度变革。(2)从历史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是制度环境、历史进程和行动者三者间以一种不完整路径复制和路径选择的适应性演化。传统联招制度的路径依赖、世界潮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历史偶然事件的外部冲击,三者形成变革路径选择的拉扯张力推动制度变革。(3)从行为视角观之,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不是行动者完全理性设计的产物,也不是纯然自然演进的产品,而是经过权力博弈胜出的知识精英在有限理性指引下的积极行动。多元主体的权力争斗、生理条件的理性限制、制度环境对行动空间和行为模式的结构约束、新兴思想的理念引领,四者合力决定着行动的主体和行动路径推动制度变革。第三部分(第六章)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演变的实现机制透析。建构以主流观念为中轴变量,贯穿制度变革四大阶段,整合历史、结构、行动三维要素,融汇触发-生成-扩散-制度化和反馈四项运行机制的制度变革综合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度变革关系序列中,历史、结构和行动的社会性交合聚焦于“主流观念”的形成。“主流观念”是推动和促成制度变革的关键。主流观念的形成受限于历史的影响、结构的约束和文化的塑造,制度变革路径不是行动者在白纸上天马行空的随意绘制,也不是被历史、制度卷尺规约的笔直线路,而是三者在结构关系中的行动张力。主流观念不直接与制度发生关系,而是依附于行动者,通过行动者将其带入制度空间,与物质要素、权力要素联合,共同推动制度变革。第四部分(第七章)反思和启示。通过回归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挖掘“推荐甄选”制度变革事实中潜隐的招生制度改革规律,探索契合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现况的改革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需要基于“求美”的价值追求,寻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间的多元价值平衡;基于“国家意志主导、专家智库支持、基层民意尊重”的权力协调,建构顶层把控、合理分权、多主体共构的制度变革空间和规则;基于“积极行动、渐进试点、以改促改”的改革方法,采取在积极稳妥的改革行动中纠正制度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偏移的行动策略;基于“综合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配套实施,突破制度改革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推动系统全面的制度改革。
二、论唐宋科举选才制度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唐宋科举选才制度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渊源 |
第一节 承袭前朝:对高丽王朝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一、科举种类与考试内容 |
二、科举规制 |
第二节 师法中国: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
一、对《科举程式》的吸收 |
二、“宾贡”与朝鲜王朝科举 |
第二章 朝鲜王朝的科举科目与考试程式 |
第一节 “两类四科”与特别试 |
一、“两类四科”的科目分类 |
二、特别试 |
第二节 小科 |
一、生员试 |
二、进士试 |
第三节 文科 |
一、文科初试 |
二、文科覆试 |
三、文科殿试 |
第四节 武科与杂科 |
一、武科 |
二、杂科 |
第三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流变 |
第一节 定型与发展:14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科举制度 |
一、太宗、世宗与科举制度的定型 |
二、《详定科举规式》与科举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冲击与调整:壬辰战争前后的科举制度 |
一、文科式微 |
二、武科勃兴 |
三、应试者的资格限制不断放松 |
四、恢复僧科 |
第三节 改革与调适:17-18世纪的科举制度 |
一、壬辰战后科举政策的调整 |
二、“仁祖反正”后的科举改革 |
三、肃宗时期的科举改革 |
四、英祖、正祖时期的科举发展 |
第四节 危机与废除:19世纪的科举制度 |
一、“甲午更张”前的科举运行 |
二、“甲午更张”与废除科举 |
三、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社会反应 |
第四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及改革主张 |
第一节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 |
一、作弊与革弊的双重变奏 |
二、科场规制问题 |
三、考试官员与举子问题 |
第二节 18-19世纪朝鲜王朝的科举改革主张 |
一、“君师一体”:正祖李祘的科举变通纶音 |
二、“全面革新”:丁若镛的科举改革主张 |
三、“救弊三策”:尹愭的科举改革主张 |
四、“众说纷纭”:其他人的科举改革主张 |
第五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
第一节 科举视角下的庶孽制度 |
一、两班分层与庶孽禁锢 |
二、庶孽禁锢与庶孽许通的争论 |
三、庶孽许通的制度化及其反复 |
第二节 科举直赴法 |
一、直赴法的实施与发展 |
二、科举直赴之资格与分类 |
三、直赴法之限制与影响 |
第三节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其他特点 |
一、名目繁多的特别试 |
二、在职官员应试 |
三、特有的科举术语与白牌、红牌 |
四、一贯的重文轻武倾向 |
第六章 中朝双方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比较 |
第一节 中国人对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认识 |
一、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朝鲜科举认识 |
二、崔溥《漂海录》与中国人对朝鲜科举的认识 |
三、晚清报刊中的朝鲜科举 |
第二节 朝鲜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一、朝鲜官方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二、朝鲜民间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第三节 中朝士人围绕两国科举的讨论——以《乾净衕笔谈》为例 |
一、两国士人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比较 |
二、由笔谈看中朝士人的应举心态 |
结语 |
附录 :朝鲜王朝科举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下教育人文性变革的机遇期 |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研究高考价值的契机 |
(三)生命哲学对高考生命价值的理论启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一)高考 |
(二)生命哲学 |
(三)本体价值 |
第一章 生命哲学视域下生命的品性之管窥 |
一、生命哲学概述 |
二、生命的品性及其教育诉求 |
(一)生命的自为性及其主体性教育诉求 |
(二)生命的绵延性及其终身化教育诉求 |
(三)生命的独特性及其个性化教育诉求 |
(四)生命的可能性及其创造性教育诉求 |
第二章 高考本体价值之初探 |
一、高考价值的基本理解 |
(一)高考价值的内涵 |
(二)高考价值主体的分类 |
二、高考价值意识与价值关系的混淆 |
(一)区分价值意识与价值关系 |
(二)高考的价值混淆问题 |
三、高考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的颠覆 |
(一)区分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 |
(二)高考本体价值的确立 |
(三)高考的价值颠覆问题 |
四、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 |
(一)选拔标准从知识、能力本位到核心素质本位 |
(二)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
(三)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探索科学选才 |
第三章 传统高考忽视生命的现实分析:本体价值的遮蔽 |
一、工具理性僭越下高考中生命的缺位 |
(一)价值理性的迷失 |
(二)教育中生命的异化 |
(三)高考中生命的缺位 |
二、传统高考对生命的忽视 |
(一)高考选材取向对生命主体性的消解 |
(二)高大衔接不足对生命绵延性的切割 |
(三)高考固化统一的选拔方式对生命独特性的压抑 |
(四)高考以考量知识为主的测量理念对生命可能性的遏制 |
三、高考本体价值遮蔽的代价 |
(一)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主义教育 |
(二)统一性坚守下异化的高考公平 |
第四章 新高考重视生命的趋势探索:本体价值的回归 |
一、高考本体价值回归的时代要求与必然趋势 |
(一)社会发展中的人文性追求 |
(二)教育生命意蕴的历史与趋势 |
二、新高考改革对生命的重新发现 |
(一)“自主选科选考”张扬学生个体的生命自觉 |
(二)“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学生生命的终身绵延 |
(三)“分类考试”关照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 |
(四)“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生命的多样生成 |
三、新高考改革问题的理性反思 |
(一)新高考改革中制度调整的必然性代价 |
(二)新高考生命价值地位转变下的问题 |
四、未来高考凸显生命的价值主张 |
(一)将生命贯穿于高考价值体系中,发挥本体价值的引领作用 |
(二)将生命置于高考改革的基点位置,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
(三)将生命作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参照,追求生命品性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术语释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三节 基本资料评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礼仪与政治语境中的书法 |
第一节 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 |
第二节 礼仪活动中的书法因素:以“册”类书迹为中心的讨论 |
一、皇帝即位、册太子、上尊号仪式中的玉册及其书法情况 |
二、丧葬仪式中的哀册、谥册、神主与墓志 |
1、唐代哀册、谥册、墓志及神主使用制度概述 |
2、现存唐代哀册、谥册的书法分析 |
三、“册”的书写者、所用书体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书法活动的政治意涵 |
一、建构政治合法性 |
二、恩宠与褒功:唐代皇帝的赐“御书”活动 |
三、纪功与纪念:碑刻的政治色彩 |
第二章 试以政事:文书行政视角下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文书行政”与官吏的“行政技能” |
第二节 唐代的“文书行政” |
第三节 作为官吏“行政技能”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一、“楷法遒美”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
二、“工书”标准与流外官的铨选 |
第四节“楷法遒美”、“工书”的性质及其与唐代楷书发展的关系 |
第五节“书判拔萃”相关问题考辨 |
第三章 执艺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宫廷中的翰林书待诏 |
第一节 翰林院及待诏群体的性质 |
第二节 翰林书待诏的供职模式与工作内容 |
第三节 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及书待诏的仕途 |
第四节 墓志所见书待诏的社会关系 |
第五节 宫廷书法影响下的翰林书待诏 |
第六节 翰林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基于石刻的考察 |
一、字体、风格的多样性 |
二、“各有所长”与“分工合作” |
三、书法传承的家族性 |
四、“创作意识”的出现?:关于书待诏书写格式的一个推测 |
第四章 专职缮写:行政及文馆机构中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及告身书写人 |
第一节 普遍设置的文书吏 |
第二节 秘书省及诸文馆中的“职业抄写员”:楷书手 |
一、楷书手的设置及职能 |
二、楷书手的选拔与仕途前景 |
三、“楷书手”称名问题考 |
四、楷书手书法的特征:以敦煌所出宫廷写经为中心 |
1、唐代官方抄写制度略说 |
2、楷书手书法的“职业特征” |
第三节 作为“专业人才”的书直 |
一、书直的设置及其职责 |
二、书直的选拔标准、来源及迁转诸问题 |
第四节 唐代的告身书写人及现存告身的书法形态 |
一、告身颁给制度及告身书写人 |
二、现存告身的类别及书法形态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再研究 |
第一节“文字教育机构”还是“书法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性质考辨 |
一、国子监书学的制度起源 |
二、作为文字教育机构的唐代书学 |
三、唐代官学的兴废及书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弘文馆书法教学活动的短暂性 |
第三节 宫教博士与内廷书法教育 |
一、宫教博士的设置及相关问题考论 |
二、宫教博士的阶官化与内廷书法教育的式微 |
第四节 作为皇室“职业书法教师”的侍书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5)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六朝教育制度的总体研究 |
2.六朝教育制度的专题研究 |
3.国外相关研究 |
一、六朝教育制度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门阀政治的制度藩篱 |
(二)世族庄园的经济垄断 |
(三)民族迁徙与兵戎战争 |
(四)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
1.东吴文教政策的反思与选择 |
2.东晋文教政策的名不副实 |
3.南朝文教政策的再兴与多元 |
4.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并用 |
二、官学教育制度 |
(一)教育机构的制度增设 |
1.区分入学对象,两学并存 |
2.开办专科学校,培养人才 |
(二)官师队伍的充任与编制 |
1.设立国子祭酒,增置博士 |
2.地方兼设学官,对接国学 |
(三)教学内容设置与考试制度 |
1.修习五经要义,明典条制 |
2.扩充课程内容,明经策试 |
(四)皇室教育优先制 |
1.专任太子二傅,擢用官师 |
2.培养皇子德才,常置师友 |
(五)官学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三、私学教育体制 |
(一)施教人员与家教机构的设置 |
1.家传父兄为主,妇女为辅 |
2.开设学馆乡校,发展学术 |
(二)家训规制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
1.制定家训教诫,敦谕家风 |
2.讲求专精覃思,注重教法 |
(三)受业对象与师生关系的确立 |
(四)私学管理与官吏选任的结合 |
四、官学、私学两种学制之间的关系 |
(一)私学教材与国学程课的对接 |
(二)官私一体,互为补充的入仕目标 |
(三)学科内容与组织形式的传承与突破 |
五、六朝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
(一)特点 |
1.制度文化本位观念突显 |
2.体系等级化与目的性明确 |
3.机构专门化与多元化显着 |
(二)影响 |
1.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2.对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制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鹏展及其主要着述 |
二、张鹏展诗歌收录概况 |
三、张鹏展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张鹏展的家世、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张鹏展的家世 |
一、张氏家族迁移说 |
二、曾祖张鸿翮及叔祖张鸿? |
三、祖父张友朱 |
四、父亲张滋和母亲廖氏 |
五、兄张鹏衢与张鹏超 |
六、鹏展三子——鼎、衡、铭 |
七、其他 |
结语 |
第二节 张鹏展的生平 |
一、字号、生卒年 |
二、生平概述 |
第三节 张鹏展的交游考略 |
一、恩师刘定逌 |
二、南崧之徒 |
三、“带江园”黄体正 |
四、寓桂李氏兄弟 |
五、朱鹤年 |
第二章 张鹏展思想述论 |
第一节 张鹏展的孝德观念 |
一、至孝事双亲 |
二、德行启后辈 |
第二节 张鹏展的为政理念 |
一、清廉无私 |
二、心忧黎民 |
三、唯才是举 |
第三节 张鹏展的教育思想 |
一、学在实践,求真笃实 |
二、忠孝廉节,德育诸生 |
第三章 张鹏展与《峤西诗抄》的编纂 |
第一节 编纂目的与选录标准 |
一、编纂目的 |
二、选录标准 |
第二节 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的影响 |
一、高密诗派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人的影响 |
二、高密诗学对《峤西诗抄》选录诗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峤西诗抄》选录诗歌的主要类别 |
一、离别类 |
二、咏怀类 |
三、酬唱赠答类 |
四、游记类 |
五、行旅类 |
六、咏史类 |
第四章 张鹏展的诗学观 |
第一节 诗歌创作当以性情为主 |
一、实景传达真性情 |
二、休言物变,性情为一 |
三、以情为主,情志合一 |
第二节 崇尚诗人与诗气的契合 |
一、气与人相合,人与诗相契 |
二、“精气”与“春气”之论 |
第三节 张氏诗学与高密诗学的关联 |
一、“师古亦能变古” |
二、“崇实、浮黜”与祛“躁妄、矫饰、浮靡、熟俗” |
三、为“清苦者”发声 |
第五章 张鹏展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张鹏展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怀古咏史诗 |
二、拟古诗 |
三、题画诗 |
四、写景咏物、即景抒怀诗 |
五、行旅诗 |
六、酬和诗 |
七、其他诗 |
第二节 张鹏展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自然化用前人诗句 |
二、喜用历史典故题材 |
三、以白描之笔描摹意象 |
四、诗宗唐人,兼罗诸家 |
五、诗歌风格 |
余论 |
张鹏展诗歌校注 |
凡例 |
古剌泉 |
杨椒山先生故宅 |
容江夜泊怀辛大 |
家某明府之西安 |
蒋四云亭刺史归太仓 |
拟古七首 |
春日 |
清风 |
江楼怀人 |
东方三大图 |
辛未除夕与同人饮于四照楼和东坡寄子由韵馈岁 |
别岁 |
守岁 |
丁丑三月蒙恩赐人参恭纪 |
丁丑东崖十四弟希吕挑得教职南旋书以志别 |
送黄春庭散馆归班旋粤 |
朱八野云,年六十,野云与余同岁,且同日生,伊年五十六始举一子,予亦以是年得一儿,野云例选少尉,不愿仕,眈精绘事 |
留仙村杂咏——莲花寺钟 |
璃霞日出 |
廸麓 |
小蓬莱 |
松亭 |
金斗 |
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 |
夏日同周藕塘、曹芝轩、李小松、钱添林、顾雪宕逰万柳堂纪事分韵得斗字扁字 |
唐慕渠世叔归《青湘集》选三十韵 |
清明用张曲江元韵 |
上巳和乌五元韵 |
李郎中芸圃村居图 |
自题蕉窗听雨小照 |
代题李郎中芸圃村居 |
李松甫我园 |
题廖候麓桐阴读易图 |
丙寅九月廿一日,李芸甫邀至笑阁赏菊,时在坐李云甫、吴橡村家东麓、王春城、万某并余七人以菊花须插满头,归余得须字 |
题俞衰一秋声读易图 |
题罗绣亭南涧图 |
题陈汉池味谏图 |
刘星湶灌园图 |
题某年伯读书饮酒图 |
题材寒江蟹舍图 |
题藤阴小憩图 |
题汤应求后雕图 |
董家堤遇雪 |
鱼花行 |
温观察殉难 |
盘石溪 |
癸未八月陈研凹惠寿诗兼致缎轴反缎次元韵 |
题杨华农少府戴笠出山图 |
十六夜偕汤谦山、郑榕塘步月至曾紫光参府迎秀堂畅饮,适梁宜亭、陈兆瑞亦同至,共援笔分体赋诗得田字 |
题吴渭川赞府橹摇背指菊花开小照 |
题陈石鏚观察榆关试马图小照 |
涵九彭大翁寿 |
昆仑关 |
山心塘 |
听夜泉 |
送淮阴丁明府 |
秋杪江亭有作 |
陈处士书斋 |
送顾某下第归越 |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
至桂林与郑榕塘访桂 |
经漂母墓 |
涿州道中 |
赵州留别何不园刺史 |
安阳道中 |
转斗湾阻风 |
合江亭 |
浔江遇雨 |
蝉 |
舟过松林滩 |
得八兄秋闱喜捷 |
刘司户祠 |
黄鹤楼 |
衡阳留别范大青子 |
苍梧夜泊 |
秋日登楼 |
桃源洞口 |
庚午奉命典试山左闱中用蒋司马韵 |
落叶 |
为吕祟如题水花蛱蝶图 |
樊城晓发 |
槐庭 |
将放榜仍用前韵 |
秋日偕宗弟廷仰廷鉴游白鹤观七律二首 |
镆鎁关 |
猪头山 |
题赵萃园《春江泛櫂图》四绝 |
听荷小阁 |
附录 |
一、赋 |
二、颂 |
三、奏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
(一) 政策 |
(二) 教育政策 |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
(一) 考试 |
(二) 招生 |
(三) 考试招生政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时代背景:大陆地区高考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规模大,涉及面广 |
1.1.2 现实困境:新高考制度改革复杂艰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1.1.3 案例考察:台湾地区多元入学制度改革的多元尝试与积极探索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推荐甄选”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大学招生制度”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视角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意义 |
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视框建立 |
2.1 制度理论的发展 |
2.1.1 传统制度主义 |
2.1.2 新制度主义 |
2.2 新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
2.2.1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
2.2.2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
2.2.3 新制度主义分析与比较教育研究的结合 |
2.3 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建立 |
2.3.1 对“推荐甄选”制度已有研究的反思 |
2.3.2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适恰性 |
2.3.3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分析框架 |
3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 |
3.1 旧制度的危机:大学“联招”制度的危机(1928-1994年) |
3.1.1 分分合合的变迁:高校独招走向大学联招 |
3.1.2 稳健守常的改进:旧制联招的技术革新 |
3.1.3 改良新制的出台:旧制走向新制的开端 |
3.2 新制度的创生:“适性适才”推荐甄选的新生(1994—2007年) |
3.2.1 推荐甄选的试行和简化 |
3.2.2 “推荐甄选”的成效评估 |
3.2.3 推荐甄选的反思与改进 |
3.3 新制度的演化:“均质均衡”繁星推荐的发展(2007年—迄今) |
3.3.1 繁星推荐的试行与新生 |
3.3.2 繁星推荐的成效评估 |
3.3.3 繁星推荐的制度反思 |
本章小结 |
4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分析 |
4.1 法律规则的限制:教育法规的限制与修订 |
4.1.1 就学申请权与入学平等权对大学招生的权限 |
4.1.2 大学自治授予大学自行选拔学生的权力 |
4.1.3 法律规则的修订与大学招生制度的演进 |
4.2 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偏好与延续 |
4.2.1 科举制度的现实基础:人性分类观与阶级社会观 |
4.2.2 科举制度的统治意义:阶级复制与社会流动 |
4.2.3 科举制度的伪善包装:升学主义与适性扬才 |
4.3 价值观念的引导:教育公平的重视与重识 |
4.3.1 教育公平的层次推进:从入学机会平等向适性适才发展 |
4.3.2 教育公平的理念转译:从技术公平向理念公平的转向 |
4.3.3 教育公平的正义考量:从追求卓越向弱势补偿的调整 |
4.4 制度变革的结构逻辑:思想观念获取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5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分析 |
5.1 历史路径的自我强化:联招制度的内部完善 |
5.1.1 联招制度的技术方案修订和完善 |
5.1.2 新机构设立协助联招进行制度调整 |
5.2 历史进程的强力钻孔:“自我意识”的觉醒 |
5.2.1 从“单一主体从属”到“多元主体性”的文化变迁 |
5.2.2 教育志士的意识觉醒和民间教育社团的成立 |
5.2.3 大学招生制度世界潮流的影响 |
5.3 历史事件的意外冲击:四一O教改大游行 |
5.3.1 四一O教改大游行前的改革酝酿 |
5.3.2 教育改革的导火索:四一O教改大游行的爆发 |
5.3.3 意外事件的直接后果:教改组织的成立 |
5.4 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路径依赖与阀限突破 |
5.4.1 路径依赖的制度回锁定 |
5.4.2 意外事件的阀限突破 |
本章小结 |
6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分析 |
6.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决策行动 |
6.1.1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功能和角色 |
6.1.2 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权力和行动 |
6.1.3 政府代理人在制度变革中的推动和践行 |
6.2 高校在制度变革中的接受适应 |
6.2.1 大学联合招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
6.2.2 高校在制度推行中的积极回应 |
6.2.3 高校教师对新制的认可支持 |
6.3 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的谏言呐喊 |
6.3.1 官方社团在制度变革中献计献策 |
6.3.2 民间团体在制度变革中推波助澜 |
6.4 精英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
6.4.1 教育部门领导在制度变革中的引领和推动 |
6.4.2 着名专家学者在制度变革中的知识引导 |
6.5 “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行动逻辑:有限理性的能动与权力场域的博弈 |
6.5.1 行动者有限理性的能动 |
6.5.2 行动者权力场域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7 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的实现机制 |
7.1 制度变革的发展阶段及其运行机制 |
7.1.1 启动阶段——触发机制的运行 |
7.1.2 输入阶段——生成机制的运行 |
7.1.3 发展阶段——扩散机制的运行 |
7.1.4 成熟阶段——制度化和反馈调整机制的运行 |
7.2 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及相互关系决定变革路径 |
7.2.1 内生动力与外生压力的多重动力配置触发变革启动 |
7.2.2 知识复杂性与利益者嵌入性的匹配决定变革的决策主体 |
7.2.3 思想观念与文化认知的结盟决定变革方案的价值内核 |
7.2.4 制度化行动与制度结构调整决定变革的可实现性 |
7.3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
7.3.1 理念回归对于制度变革的理论意义 |
7.3.2 “以主流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8 反思与启示 |
8.1 对台湾推荐甄选制度变革的反思 |
8.1.1 利益多元与利益统整的窘迫 |
8.1.2 主体多元与变革权力的博弈 |
8.1.3 理性设计与制度实施的偏移 |
8.1.4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困难 |
8.2 对大陆地区高考制度变革的启示 |
8.2.1 多元价值目标如何协调与统整 |
8.2.2 多元变革主体如何分权和联合 |
8.2.3 制度规划方案如何设计和实施 |
8.2.4 制度深度变革如何实现和突破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论唐宋科举选才制度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D]. 张晓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3]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D]. 张基惠. 鲁东大学, 2020(02)
- [4]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D]. 闫章虎. 吉林大学, 2019(02)
- [5]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D]. 赵卫齐. 青岛大学, 2019(02)
- [6]中国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J]. 庞君芳. 教育史研究, 2019(01)
- [7]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研究[D]. 秦婷婷.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8]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台湾地区大学“推荐甄选”招生制度变革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D]. 王亚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