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达[1](2020)在《绣球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绣球花具有花期长、生长季节分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江浙一带广泛应用于花园里。在珠三角地区,绣球花多作为盆花种植,或生产作切花用,很少直接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基于此,探究绣球花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和价值,分析绣球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为绣球花在珠三角地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孙建[2](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刘泓泉[3](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过宏雷[4](2013)在《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的认知模式和审美观念在当代已发生很大变化。建筑设计正从求得一个固定的功能空间和美的形式转向公共领域环境活力和体验多样性的开发。为此,建筑表皮借助理念、材料、技术的突破发展出许多新的体验价值与认知属性。它不但在应对气候、环境、能源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当代社会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表皮已成为建筑学前沿探索的重要内容。“视觉文化”氛围、“景象社会”背景以及高度发达的建造技术使表皮成为当代设计师完善建筑功能和把握建筑形态的有力抓手,前提是正确把握其认知与设计的内在规律。本文运用演绎论证、实验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针对现代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和建构方法展开系统研究。借助于生物表皮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将现代建筑表皮的基本职能归纳为“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综合性的功能界面”和“表现性的视觉界面”。利用认知心理学、设计符号学理论建立建筑表皮的符号系统,阐明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传达机制。结合眼动实验,利用建筑现象学理论推导出“直观表象”、“建筑样式”、“场所文脉”、“社会景观”四条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阐明各条途径的认知特点。结合认知途径分析,提出了“营造与技术”建构、“视觉与文化”建构两种表皮建构方法。将建筑类型学理论导入对表皮样式营造策略的思考。探明建筑表皮的原型和分类原则,建立其分类网架,提取“面罩”、“显露”、“复合”三种表皮类型。确定表皮类型的“转换”模式,提出基于“类型演化”、“类型并置”、“类型穿插”、“类型合成”四种转换模式的营造策略。阐明“表皮元素技术转型”对整体建构的影响,确立“墙的分解”、“柱的变形”、“立面开口的演化”、“顶面的重构”四种表皮构造的转型模式。归纳出“适宜技术”、“高技术”、“生态技术”的建构策略。在“视觉与文化”层面提出“构成文法”、“材料表现”、“图形演绎”三条建构策略。提出“点的变异、组合、聚散”、“线的张力、穿插、流动”、“面的转折、起伏、组合、叠加”和“摺叠”的构成手法。针对天然材料、烧土制品、近代材料、现代新型材料提出“返璞归真”、“形色变幻”、“自由塑形”、“诗意建构”四种材料建构方法。分析表皮界面的图形要素,确立“符号象征”、“表面装饰”、“肌理图案”、“动态图像”四种表现手法。本文通过认知途径和建构方法的研究深化了对现代建筑表皮设计理念和表现策略的系统思考。通过“营造与技术”层面和“视觉与文化”层面的建构,建筑表皮可及时转化与整合来自技术、艺术、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针对复杂、多元的认知诉求,积极改善单调、贫乏、混乱和缺乏归属感的建筑面貌,有效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和公共空间的活力。
刘超勤[5](2013)在《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番茄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产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可以当作水果食用。但是番茄病害是限制番茄生产的一个很大因素,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展,番茄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番茄扩大化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培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多抗性番茄品种需要的育种时间长,工作量大,而且受环境和地域影响很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种质资源,可以保证目标性状的准确性,而且能减少工作量,缩短育种年限。本试验通过多亲杂交技术,将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枯萎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材料进行杂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培育同时抗多种病害且品质优良的番茄材料,为利用基因聚合技术选育多抗的番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多亲杂交技术,获得同时含抗番茄叶霉病(Cf-5)、番茄根结线虫病(Mi)、番茄枯萎病(I-2)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1、Ty-2)5种抗病基因的三交种F1代材料,对该材料进行自交繁殖,得到了三交种F2和F3代番茄植株。2.查找大量相关文献,从中选取番茄相关抗性的特异性引物,经过计算和比较特异性引物的△G值、Tm值和CG含量,以及检验单引物PCR特异性扩增的结果,最终得到了能够应用于多重PCR体系的4对特异性引物。3.本试验利用多重PCR技术,利用筛选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对Cf-5、Mi、Ty-1和Ty-2基因进行扩增的多重PCR技术,并通过多次重复试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该技术可以同时对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相关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将其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快速的选育能同时抗三种病害、品质优良的番茄种质资源。4.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技术,对试验中繁育的三交种自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剔除伪杂株、不能抗3种或3种以上病害的、生长状态不良的番茄材料,同时人工接种病原菌对剩余材料进行鉴定,然后保留DNA分子特异性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相符合的植株,最终筛选出了2株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材料。该番茄材料抗逆性强,早熟性好,结实率高,是一种优良的番茄种质资源。
魏露苓[6](2006)在《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文中指出本文研究鸦片战争后至清亡这段时间内中国人认识、翻译引进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主要内容和传播推广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主要方式与活动。所用文献以清末外交官游记、清末译成中文的西方近代农业专着、清末农林试验场的试验报告、清末发行的农学报和部分其他报纸,以及少量方志等文献为主。本文介绍清末出使欧美、日本的外交使臣在出使国亲眼见到的近代化农业科技成果,包括近代化的农业机械、林、牧、渔、园艺、丝、茶业和气象、水利以及近代化的农业教育和农业管理机构。对清末译成中文的主要农书中和清末相关报刊中介绍的近代农业科技也作了总结,本文分析了包括以近代植物学为基础的作物栽培技术,以近代昆虫学、真菌学为基础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地质学、化学为基础的土壤肥料技术,以动物学为基础的畜牧、兽医和渔业技术,以蚕体解剖学和蚕体病理学为基础的养蚕技术,还有园艺、农机、水利、气象等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本文还对近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包括兴办新式农务学堂和农林试验场、近代农业科技的实践等作了总结和分析。 传播与推广中的举措,都是在清末新的重农思潮和新政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政府倡导的。虽然效果有限,但是,译出的农书、引进的作物、参照外国模式建立起的近代农业教育体系,是留给后来的民国的重要遗产。传播与推广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政府赤字累累、农民贫困,难以拿出应有的经费;相应的基础教育、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不达标;劳力过剩使得节省劳力的设备和技术难以引进和推广等。外部原因有: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理论高深,在短期内不容易被农民接受,而许多实际操作并不优于中国传统技术,对农民难以产生引力;农业技术具有区域性,外国农书中有的内容与中国情况不相符;译名生疏、时间过短等,也会影响推广和传播的效果。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弱国也难以取得科技的进步。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与推广的历史状况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赵坚[7](2004)在《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中大学生消费群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江浙地区而言,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对针织服装势必具有较大的影响,也必然影响到企业对针织服装的消费者群体的适当定位以及生产、营销的方式。面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的年轻人的消费群体,作为服装企业特别是针织服装企业应当合理了解和预测他们当前和未来的生活状态,明确他们对针织服装的具体需求,积极做好品牌的塑造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论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和论述。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五大部分组成: 首先为绪论部分,主要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接下来第一章是有关江浙地区针织服装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现状。包括江浙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针织服装品牌与国外针织品牌的比较、针织服装市场现状概述和本章小结。总结出培育消费人群选择上的特色化、江浙文化的特征与品牌的结合、版型设计、技术开发上的特色化、价格机制的特色化应该是江浙针织服装企业努力追寻的目标。 第二章是有关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培育对象——大学生的研究分析。阐述了选取大学生作为目标消费群的原因。并进行以调查问卷为基础,针对性地探讨了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态度的特性。指出大学生消费者是一群基本状况相似的群体,他们在很多方面包括年龄、教育背景、经济收入、消费频度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共通性,所以形成市场后较为容易把握其动态。 第三章是有关江浙地区大学生针织消费市场的选择与分析。结合总结出的江浙地区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和大学生消费群的关联分析。探讨了江浙地区企业应该如何策划针对大学生消费群的针织品牌,提出了大学生针织服装消费分析与构想,并进行了本章小结。 最后第四章的总结与展望是对整篇论文的内容作综合的自我评估,同时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后续发展的方向。
程耀德[8](2000)在《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米兰的畏寒是出了名的。它在江浙一带(冬季无取暖,但又可能出现零下气温)如何越冬,已成为谈来谈去的老问题。但仍有不少爱好者特别是初学养花的人为此付出代价。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保证植株健壮,增强抗寒能力 1、抑制秋梢秋花萌发。目的有二:一可使母株在入
二、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论文提纲范文)
(1)绣球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绣球花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因素 |
1.1 品种 |
1.2 种植环境 |
1.3 气候条件 |
1.4 人为因素 |
2 绣球花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 |
2.1 应用价值 |
2.2 观赏价值 |
3 绣球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
(2)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3)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4)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建筑表皮的概念与职能 |
2.1 建筑表皮的概念生成 |
2.1.1 生物皮肤的启示 |
2.1.2 表皮作为新的设计有机体 |
2.1.3 现代建筑表皮的的概念及其内涵 |
2.2 现代建筑表皮的基本职能 |
2.2.1 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 |
2.2.2 综合性的功能界面 |
2.2.3 表现性的视觉界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皮语言的符号系统 |
3.1 表皮语言的符号系统 |
3.1.1 表皮语言要素的符号特征 |
3.1.2 表皮认知系统的构成要素 |
3.2 表皮语言的认知模式 |
3.2.1 外延性语义的认知 |
3.2.2 内涵性语义的认知 |
3.2.3 表皮的认知语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皮语言的认知途径 |
4.1 表皮语言的现象学解读 |
4.1.1 建筑现象学与表皮现象 |
4.1.2 表皮认知途径的现象学思考 |
4.2 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 |
4.2.1 直观表象途径 |
4.2.2 建筑样式途径 |
4.2.3 场所文脉途径 |
4.2.4 社会景观途径 |
4.2.5 不同途径认知差异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造与技术层面的建构 |
5.1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营造策略 |
5.1.1 表皮营造样式的类型学思考 |
5.1.2 建筑表皮的原型及其表意结构 |
5.1.3 表皮类型的提取 |
5.1.4 基于类型转换的样式营造 |
5.2 表皮建构的技术策略 |
5.2.1 表皮元素的技术转型 |
5.2.2 适宜技术语言 |
5.2.3 高技术语言 |
5.2.4 生态技术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视觉与文化层面的建构 |
6.1 表皮的构成文法 |
6.1.1 基于形式美学的表皮构成 |
6.1.2 点的变异、组合、聚散 |
6.1.3 线的张力、穿插、流动 |
6.1.4 面的转折、起伏、组合、叠加 |
6.1.5 摺叠构成 |
6.2 表皮的材料表现 |
6.2.1 天然材料的返璞归真 |
6.2.2 烧土制品的形色变幻 |
6.2.3 近代建材的自由塑形 |
6.2.4 新型材料的诗意建构 |
6.3 表皮的图形演绎 |
6.3.1 符号象征 |
6.3.2 表面装饰 |
6.3.3 肌理图案 |
6.3.4 动态图像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片与表格来源 |
附录 B: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清单 |
(5)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2.2 抗病性接种鉴定方法 |
1.2.3 PCR 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试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2.1.1 材料 |
2.1.2 病原菌材料 |
2.1.3 试验主要仪器 |
2.1.4 试验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番茄材料的培育 |
2.2.2 番茄叶霉病菌的采集和分离鉴定 |
2.2.3 番茄枯萎病菌的采集和分离鉴定 |
2.2.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鉴定 |
2.2.5 番茄根结线虫的采集 |
2.2.6 番茄组织的 DNA 提取 |
2.2.7 引物筛选 |
2.2.8 单引物 PCR 扩增及其产物的酶切 |
2.2.9 多引物 PCR 扩增及其产物酶切 |
2.2.10 番茄材料杂种后代的鉴定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茄育种材料的培育 |
3.2 番茄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3.2.1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3.2.2 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3.3 番茄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 |
3.4 番茄材料 DNA 提取 |
3.5 引物筛选 |
3.6 单引物 PCR 扩增 |
3.6.1 与 Cf-5 基因紧密连锁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
3.6.2 与 Mi 基因紧密连锁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
3.6.3 与 Ty-1 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
3.6.4 与 Ty-2 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
3.7 多重 PCR 体系的优化 |
3.8 多重 PCR 体系的建立及产物检测 |
3.9 三交种杂种后代的抗性鉴定 |
3.9.1 三交种 F2代的抗性鉴定 |
3.9.2 三交种 F3代材料抗性筛选 |
4 讨论 |
4.1 番茄杂种后代的繁育 |
4.2 番茄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
4.2.1 番茄抗叶霉病接种鉴定 |
4.2.2 番茄抗枯萎病接种鉴定 |
4.2.3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接种鉴定 |
4.2.4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接种鉴定 |
4.3 番茄材料 DNA 提取 |
4.4 引物的筛选 |
4.5 特异性 PCR 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
4.5.1 引物和 DNA 模板对 PCR 的影响 |
4.5.2 退火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对 PCR 产物的影响 |
4.5.3 影响多重 PCR 扩增结果的因素 |
4.6 抗多种病害番茄材料的培育 |
4.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农作物品种引进的研究 |
2.有关洋务运动中农业近代化问题的研究 |
3.西方近代农业引进问题的研究 |
4.近代农业教育和农业试验场研究 |
5.清末新政、重农思潮与农业近代化的研究 |
6.近代《农学丛书》与《农学报》等出版物的研究 |
7.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农业的研究 |
三、本文所用文献与创新 |
第一章:晚清使臣对西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与思考 |
第一节:清代中国传统农业及其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
一、清代中国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二、国外农业的发展、变化与超过中国 |
第二节:西方近代化农业机械 |
一、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农机具 |
二、以蒸汽等为动力的农机具 |
三、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
第三节:西方近代化农业化学与优良品种 |
一、农业化学的认识 |
二、优良品种的认识与收集 |
第四节:西方近代化农业气象和水利 |
一、农业气象 |
二、农业水利 |
第五节:西方近代化园艺技术 |
一、近代化的温室 |
二、巧夺天工的育种成果 |
三、饱览异域的奇花异草 |
第六节:西方丝、茶业 |
一、目睹外国丝茶业的挑战 |
二、中外丝茶消长的原因 |
第七节:西方林、牧、渔业中的近代化理念 |
一、生态造林护林 |
二、近代化的畜牧业 |
三、渔业科研与保护渔业资源 |
小结 |
第二章:晚清使臣所介绍的西方农业管理机构、农业政策与农业教育 |
第一节:农业管理机构与农业政策 |
一、政府中的农业机构 |
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
第二节:农业教育 |
一、高等教育中的农学专业 |
二、近代化农业教育的效果 |
三、近代化农业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近代化农业知识的普及 |
一、西方的博览会 |
二、农业博物馆 |
小结 |
第三章:西方农业科技着作的翻译与认识 |
第一节:晚清翻译西方农学着作中的农学理论 |
一、植物学 |
二、动物学 |
三、地质、化学与土壤学 |
四、林学 |
五、昆虫学与真菌学 |
六、蚕体解剖与蚕体病理 |
七、气象学 |
八、力学 |
第二节:晚清翻译西方农学着作中的农业技术 |
一、作物栽培与育种 |
二、作物病虫害防治 |
三、园艺技术 |
四、茶树栽培新技术 |
五、耕地技术 |
六、施肥方法与新型肥料 |
七、林业技术 |
八、饲养技术 |
九、渔业技术 |
十、外寄生虫的防治 |
十一、体内寄生虫的防治 |
十二、作物及畜禽良种 |
十三、巴氏制种法 |
十四、栽桑与养蚕技术 |
十五、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 |
十六、西方近代化农机具 |
十七、水利技术 |
小结 |
第四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晚清的传播与推广 |
第一节:官绅联动 |
一、官方推介 |
二、乡绅推广 |
第二节:全国兴办农务学堂 |
一、湖北地区:全国领先,由乱到治 |
二、江浙地区:底蕴丰厚,成效显着 |
三、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
四、华北地区:得益京畿,地缘优势 |
五、闽粤地区:借口岸光,务经济实 |
六、四川地区:地缘不利,斯人努力 |
第三节:农林试验场及其农业科研活动 |
一、农业试验场的兴办与管理 |
二、科研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四节: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 |
一、基层农业教育网点及其辐射作用 |
二、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宣传 |
三、西方近代农业科技推广之成效 |
第五节:晚清农务学堂与农事试验场的命运 |
小结 |
第五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晚清农林诸业的实践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一、植树造林的认识 |
二、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兴办垦植、灌溉、肥料和渔业公司 |
一、灌溉公司 |
二、垦植公司 |
三、肥料公司 |
四、渔业公司 |
第三节:兴办丝、茶业与农产品加工业 |
一、蚕桑公司 |
二、茶务公司 |
三、榨油与面粉加工企业 |
小结 |
余论: |
一、清代后期中国认识与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的成效与不足 |
二、清代后期中国引进西方农业科技效果欠佳的教训与原因 |
参考书目 |
附表 |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中大学生消费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江浙地区针织服装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江浙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 |
第二节 江浙地区针织服装企业概述 |
第三节 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与国外针织品牌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培育对象--大学生的研究分析 |
第一节 选取大学生作为目标消费群的原因 |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调研实施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态度的总结与归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浙地区大学生针织消费市场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一节 江浙地区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和大学生消费群的关联分析 |
第三节 开拓江浙特色的大学生针织消费市场 |
第四节 大学生针织服装消费分析与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江浙各一百家针织服装企业调查与分析 |
附录二 大学生针织服饰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四、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论文参考文献)
- [1]绣球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究[J]. 刘文达. 南方农业, 2020(21)
- [2]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3]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4]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研究[D]. 过宏雷. 江南大学, 2013(05)
- [5]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D]. 刘超勤.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6]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D]. 魏露苓. 暨南大学, 2006(06)
- [7]江浙地区针织服装品牌中大学生消费群的初步研究[D]. 赵坚. 江南大学, 2004(01)
- [8]也谈江浙一带米兰的越冬[J]. 程耀德. 中国花卉盆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