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实施QFII和QDII制度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曼[1](2019)在《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资本对外开放不断发展,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对外开放制度安排。沪港通、深港通等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交易制度,打破了内地和香港股市的分割,因此,有必要将我国两地股票价差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梳理。以往对双重上市股票的价差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A股和B股之间的价格差异,有一些研究集中在互联互通推出之前的AH价差上,目前关于股市互联互通制度对AH股价差影响的研究尚未有定论,因此研究新市场背景下的AH股价差问题对于境内外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双重上市股票价差问题和股市互联互通政策解读的文献,对我国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实施前后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HSAHP指数)以及受沪港通影响和受深港通影响的公司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实证分析了我国股市互联互通政策(沪港通与深港通)对AH股价差的影响,考察了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政策的实施是否会影响AH股溢价。其次,运用受沪港通影响和受深港通影响的公司面板数据,构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新市场环境下AH价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股市互联互通政策对AH股价差具有影响性,受股市互联互通政策性事件影响AH股的价差表现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即股市互联互通政策短期内使得AH股价差显着增大。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新市场环境下,换手率差异、市值差异、个股风险差异的变化均对AH价差具有显着影响。最后,为投资者提供了市场建议,为改善内地资本市场以缩小AH价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明确了股市互联互通制度对AH股价差的正向影响;其次,明确了新市场环境下AH股价差的影响因素。作为针对股市互联互通制度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后续学者的对资本市场开放新进程的研究做铺垫;有助于投资者正确了解两地套利风险,为他们提供投资策略性的参考;本文也可以为金融管理层对是否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提供建设性意见。
周芳[2](2019)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趋同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尤其是2001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而成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大了与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谈判力度,推广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从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历程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标准也逐渐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不断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经历了几次较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上的变化。区别于前三次的自愿性变革,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变革是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条件所做出的强制变革。作为加入WTO的条件,我国也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强制采用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目的是缩短与其他国家在制度上的差距,从而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那么这一目的是否实现了呢?对此次变革后的经济后果是否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是本文考察2007年会计准则强制变革的经济后果的主要内容。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往来,也包括资本的流动。前者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贸易,后者就是跨国投资。相对于跨国贸易,跨国投资对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依赖更大,那么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强制变革后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在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不同投资主体投资行为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宏观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从2007年我国采用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了,这为我们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文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包括影响跨国投资的因素方面的文献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以及与本文选题最相关的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从跨国投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不多,而且这些文献研究结论基本上都是针对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度环境下得出来的,而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所以有必要通过第三章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包括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而且从制度背景角度分析除了会计准则变革以外其他规章制度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最后,通过连续三章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检验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上述章节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五部分选取2004-2010年我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和作为跨国直接投资,按照制度距离的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国家间会计准则的可比性,而会计准则可比性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各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会计准则变革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动。第二,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以跨国并购交易代表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在第三部分中依据Wind数据库中提供的并购交易数据,使用手工整理的方式对跨国并购交易从2004-2010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所有并购交易的总体里扣除了国内并购交易、未完成的并购交易、并购方或目标方所在国家数据缺失的并购交易、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以后,还扣除了由于曲线海外上市等制度因素导致的发生在特殊地区(例如,香港、开曼、百慕大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并购交易后,发现跨国并购交易数量,无论是外资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在2007-2008年达到顶峰。因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而跨国并购逐渐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所以,该结论为上面第一点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结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撑证据。第三,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六部分首先利用我国A股资本市场2003-2013年连续11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935家),经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变革后QFⅡ投资显着增加。其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QFⅡ投资的增加。但是这个中介效应只是在2004-2010年这个期间发挥作用,期间太短,可比性中介效应不明显,时间太长会计准则可比性对QFⅡ投资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变革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从而促进了 QFⅡ投资的增加。利用2007-2013年连续7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301家)进行实证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后可比性的提高可以减少外国投资者跨国投资的“熟悉性偏见”从而促进QFⅡ投资的假设并没有通过检验。该结论说明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更好解释制度路径下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影响的机理。第四,会计准则变革主要是通过制度距离路径影响跨国投资。无论是宏观跨国投资还是微观跨国投资,会计准则变革都会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跨国投资的增加,说明制度距离路径是成立的。由于会计准则变革后宏观层面的会计准则质量尚无法计量,所以本文并没有分析制度质量对宏观跨国投资的影响。但是论文第七部分,选择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衡量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是否会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促进微观跨国投资的增加。结论是会计准则变革并没有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吸引更多的QFⅡ投资。所以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路径并不成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在执行会计准则过程的其他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影响了会计准则变革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反映出制度因素对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影响。本文从制度因素入手,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及机理。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首次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总量的FDI和OFDI的影响。虽然国内有较多文献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但是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投融资、高管薪酬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也有文献将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的影响延伸至资本市场,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领域会产生预期和非预期效应,而且作为一个与国际趋同的宏观制度变革,由于降低了跨国投资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FDI和OFDI的流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扩展到宏观领域。2.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会计准则变革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变革,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分析其对跨国投资的影响,为跨国投资的制度理论提供了有利证据。并且通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制度距离而非制度质量影响了跨国投资。创新性的使用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指标来衡量制度距离,并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其变革对跨国投资具有显着影响。其影响机理是因为会计准则变革后由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减少不同国家之间交易成本或者不熟悉程度,即制度距离的缩短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相对于制度距离,制度质量除了比较复杂,难于准确度量,还要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短期内难以通过制度质量路径实现。3.全面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影响。由于跨国投资范畴非常宽泛,既有跨国直接投资也有跨国间接投资,既有跨国资本的流入,也有跨国资本的流出,既有微观跨国投资行为,也有宏观跨国投资总量。如果只是从某一方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得出片面的认识和结论;而本文则通过分析和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FDI和OFDI、QFII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全面研究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跨国投资的影响及其路径和机理。从实务上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全面衡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总之,我国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层面跨国投资决策有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宏观跨国投资。把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国家一种宏观制度来理解,本文再此证明了制度因素对于跨国投资的重要影响。
王百之[3](2019)在《“深港通”背景下沪深港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资本市场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随着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政策和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政策的实施,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间均实现了互联互通机制,沪深港三市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是金融风险更易在大陆与香港间传递,而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也会对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深港通背景下沪深港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后,以有效市场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及流量导向模型为理论基础,指出影响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的因素并深入剖析了影响机理,最终选取2014年12月5日至2018年12月5日的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和香港恒生指数的日收盘价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先采用EGARCH模型研究汇率对沪深港股市波动的影响,并提取出三市的波动率;再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SVAR模型分别研究沪深港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得出下列结论:(1)“深港通”政策实施后,汇率波动加剧了深港两市的波动性,而汇率对沪市的波动冲击效果不显着。(2)“深港通”政策实施后,沪深港股市均表现出杠杆效应,即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对股市的冲击作用更大,而“深港通”政策实施前,沪深股市并未表现出杠杆效应。(3)“深港通”政策实施前后,沪深港三市之间均不存在波动联动性的长期关系。(4)深港通背景下沪港两市间的波动联动性较弱,深港两市间的波动联动性较强,深市对沪市的波动冲击较强而沪市对深市的波动冲击较弱,进一步说明了“深港通”政策实施后,沪市的作用有所削弱而深市的作用得以凸显。对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笔者进行了分析解释,并对政府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骆嘉[4](2017)在《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现实瓶颈与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业双向开放背景下的中国股市双向开放是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开放。近十年来,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成果多面呈现,双向投资渠道逐年拓宽,双向参与主体逐渐多元,市场运行秩序逐步规范。双向开放进程中的中国股市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与成熟市场联系紧密但相对新兴市场脱钩,参与方自由度提升但蕴涵复杂内生风险,多重因素影响叠加使可持续性遭受质疑。为了推动中国股市积极稳妥地双向开放,本文提出应夯实与成熟市场已有合作成果,加深自身对新兴市场双向关联,建立与完善证券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参与方的交易行为,有效化解全球化进程不利影响,提升中国股市开放的可持续性。
樊瑞萍[5](2016)在《沪港通对A股-港股联动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以及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上市公司跨境融资、投资者跨市场交易行为的日趋频繁,使得不同金融市场间的关联性日益明显,我国内地和香港股市的同涨同跌的现象也变得寻常,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也日益紧密。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以来,内地和香港间的经贸合作日益频繁——香港是内地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区,内地也是香港资金涌入的最重要领域。两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合作协议,设计和实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寻求在资金方面的进一步融合。CEPA协议的签署,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或实现多重上市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QFII和QDII制度陆续推出,为内资间接地参与港市、港资和外资间接参与A股市场提供了条件。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始“通车”,北上炒沪股、南下买港股成为现实。开通首日,沪股通的当日额度全部用完,显示出香港和境外投资者对A股的热情。2016年12月,深港通也正式开启。沪港通是内地资本市场走出去、港资和外资引进来的又一次探索。沪港证券交易所通过建立技术连接,直接允许投资者通过各自的证券交易所买卖对方的股票,是比QFII和QDII更深入的制度创新。本文以沪港通这个重要事件为切入点,运用计量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沪港通对我国股市同香港股市间联动性是否产生、以及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以沪港通为结点,将样本区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建立引入虚拟变量、建立单变量GARCH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沪港通开通之后两地股市之间的互动性得到的增强,变得明显;第二,就A股和港股之间的联动机制而言,A股、港股和沪股通股票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港股通与其他三者并没有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因此,沪股通股票是A股和港股之间互动的重要途径。最后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对投资者在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方面、对管理层在沪港通制度的继续改进、以及在A股市场国际化两方面提出几点政策和制度建议。
杨水清[6](2016)在《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维持稳定的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外汇市场与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际贸易顺差带来的国际资本不断流入,央行为维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采取了多种宏观调控手段,其中外汇干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过度的外汇干预迫使基础货币的投放长时期内受制于快速增长的国外净资产,进而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的失效与基础货币的增加,独立的货币政策实质上陷入了相对无效的困境。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的关注。随着国际资本管制的逐步放开,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如何利用人民币汇率灵活变动来协调货币供给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平衡,并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并根据市场参与主体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各子项目进行区分,得出计算基础货币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分析过程中,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均被采用,以探讨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是否单一且具有内生性。研究发现,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外汇资本流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金融机构债权很大程度是为购买央行实施冲销式外汇干预过程中向市场发行的央行债券。为分析央行债券发行对微观市场主体的决策影响,将微观主体的决策最优化函数与预算约束引入,并在市场出清条件下分析冲销式外汇干预的经济影响。考虑到国际资本有多种流入渠道,因此需要进一步考察央行冲销式干预用于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时,干预措施体现出的有效性,进而针对政策制定者对于监管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提供可行性建议。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修正BGT冲消系数模型的部分假定,基于模型内生性等检验的基础上,采用GMM估计方法,递归检验测算动态的冲消系数。最后,全文将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析未来外汇市场与货币市场如何平衡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具体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冲销式外汇干预、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概念进行介绍。在介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说明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是理论回顾与模型构建。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的模型在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存在资本管制的DSGE模型,主要集中分析市场参与者对货币当局实施政策的反映。最后针对外汇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BGT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可以实证检验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国际资本管制状况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化。主要涉及我国资本项目管制具体条例,QDII制度、QFII制度、RQFII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成效,国际资本外逃的分析。侧重介绍近年来中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管制逐步放松所引起的不同形式国际资本流入量的变动,并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带来的外汇风险。第四部分结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得出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分析货币内生性与外汇干预作用机制,并实证探讨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长期被动依赖于国外净资产增加的局面仍未破解。本部分还通过建立的VECM模型分时段进行预测,观测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也进一步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与可靠性。第五部分回顾了中央银行已采取的冲销措施,并分析了近年来中央银行新推出的冲销政策与实施效果。考虑到冲销式外汇干预主要依靠债券市场,本部分借鉴DSGE模型分析思路,引入微观市场参与主体,根据市场参与主体对货币当局实施冲销式外汇干预的市场反应,建立各个市场参与者最优决策的效用函数,并设定预算约束函数。最终分析市场出清时的经济稳态。基于市场参与者最优决策,分析经济稳态下的中央银行冲销式外汇干预的有效性。第六部分是实证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FDI,non-FDI,current account)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主要运用递归模型测算不同形式国际资本的动态冲销系数和抵消系数。实证结果显示,中央银行倾向于冲销干预流动性更好的国际资本,并且在2007年第三季度后,冲销干预的效果有所下降。第七部分是基于前面几个部分的分析,面对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实现的现状,重点分析人民币加入SDR后,分析如何通过汇率变动这一中间机制来缓解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进一步解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实施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平衡发展。
彭莉[7](2014)在《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生产的国际化、国际资本的跨市场套利以及投资者心理的一致预期等因素使得各国股市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同涨同跌”现象,特别是发达国家股市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也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对外开放过程中,“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各项制度安排在逐步有序进行。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环境中,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外围市场的变化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如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与安全问题,更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重点定位于开放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及影响因素,以及极端条件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现实背景、文献资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开放进程进行描述,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波动率是否与国际市场具有一致性的趋势,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进行描述。其次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在开放背景下的各个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以及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是否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强。然后讨论了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然后对我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了描述,阐述了股市的国际联动与金融安全,最后得出结论和研究的展望。本文的内容结构如下安排: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首先提出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国际化进程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如何表现,金融危机的发生对联动性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从什么角度来影响中国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联动性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然后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资本市场联动性:理论与文献。本章首先对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进行理论解释,其次从经济基本面和行为金融两个角度对联动性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从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一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二是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三是中国股票市场各指数之间的联动性。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结论和不足,指出了本文研究的视角和定位。第三章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波动:事实与特征。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和国际化进程;然后以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三次金融事件为切入点,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征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将每次金融危机分成三个阶段,分别讨论每个阶段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变化,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是否存在波动一致的趋势;最后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联动性和波动率联动性进行描述,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做下铺垫。第四章开放环境、股市联动与实证分析。本章首先讨论我国股票市场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变化,讨论在国际化进程当中,哪一个阶段对联动性产生重大影响;然后讨论国际股票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开盘价以及收盘价的影响,同时也包括我国证券市场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开盘价和收盘价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第五章金融危机、风险冲击与动态检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条件下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以美欧金融危机为切入点。美国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收益率的联动性与波动率的联动性。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联动性变化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各个阶段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变化特征。第六章联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金融安全。本章首先对前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不同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其次基于中国的实际环境出发,从金融市场的传染、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进步、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股票市场联动的外部驱动因素,从我国货币改革、贸易变化、监管放松角度分析了影响股票市场联动的内部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联动变化对于金融安全的影响。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总的看来动态相关性较低,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在金融危机期间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显着增强,联动增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与金融市场传染两方面的因素。国内股票市场与国际联动有好处,也有坏处。联动是一把双刃剑,在金融稳定的时候,它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内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国际资本的进入可以提高国内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但是在它遇到危机的时候,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利用好国际市场配置资源,防止国际炒手利用中国市场进行投机,维持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
李佳峰[8](2013)在《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QDⅡ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早是由香港的财政部门所提出,和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及CDR (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类似,是在目前大陆实行的外汇兑换管制政策下,方便大陆资本市场对外投资的政策。即本国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虽然这两年为了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政府主动放缓了经济增速,但总体上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出现的顺差,产生外汇存底累计额度逐年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QDII制度的正式推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而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持续性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建立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管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账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工制度从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地阐述了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QDII投资境外市场的各种面临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衡量与评估方法,从市场关联度、资产配置、风险监测、避险策略等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QDII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而通过资产的国际配置以及衍生品投资,在平稳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对优良的投资业绩,同时对风险内部机制、外部监管和法律防范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按照理论、案例和对策研究的逻辑,分为八大部分,研究架构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QDII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其风险机制及管理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包括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其影响、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包括QDII政策发展历史、QDII制度发展历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以及不同国家及地区实施QDII制度的比较等。第四章主要通过分析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目前QDII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策研究。第五章主要结合风险管理中的理论研究,分别从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角度全面阐明在国际投资中如何识别不同的风险暴露,以及运用风险模型控制不同类别的风险。第六章介绍了在国际资产配置下,运用改进的资产组合构建方式详细说明了分散化投资能够显着地起到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收益的结果,同时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QDII持有人投资者收益的影响,针对国内基金公司在QDII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提出了利用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的方法。第七章主要对QDII风险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思路,为国内QDII管理人进行海外投资管理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借鉴。第八章主要是总结和展望,QDI工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一系列优点,必将成为我国投资海外的未来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QDII在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能力,本文认为在其市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方面需要准确识别各类市场风险,并建立风险监控和预测系统,合理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并择时进行国际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并获得全球收益,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戴程[9](2013)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金融衍生品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这次对《外汇管理条例》的修订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从法规制度层面就外汇管理面对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加以明确和规范。新的《外汇管理条例》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持续已久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均衡管理外汇资金的流动,逐步扩大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力度。目前,我国对经常项目的管制已经全部放开,但对资本项目仍然实施一定的管制。这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发展金融衍生产品能满足企业套期保值,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等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性和高风险性也有可能对我国的金融秩序带来冲击,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得出我国应逐步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在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秩序的前提下,有序的放开外汇管制以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的结论。
朱亚锋[10](2013)在《QFII制度的市场影响研究 ——基于大陆、台湾对比分析》文中提出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一种有限度的引进外资,逐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对进入的外资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指引,使资金的使用与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壮大本国资本市场。QFⅡ制度起源于1990年,首先在我国台湾得到实践。后来,新加坡、韩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相继效仿,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2002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共同出台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文均简称为《办法》),并于当年12月1日正式实施。QFⅡ制度并不是每个国家都通行的做法,而只是在一些新兴国家或地区得到了实践。在一些新兴国家或地区,由于尚未完全开放本国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货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外资大规模的进进出出都有可能对其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会导致整体经济的瘫痪,QF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可能产生的这些冲击。QFⅡ制度要求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本国或本地区证券市场时,必须符合相关的条件,并且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通过。QFⅡ制度的限制内容包括:资格条件、投资额度和方向、投资范围、资金汇入汇出等。因此,QFⅡ制度可以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开放程度灵活地实施,减少对经济的冲击。本文通过总结台湾QFⅡ经验,分析了与其有着相似特征的大陆资本市场在实施QFⅡ制度时要注意的问题,对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时间进行了预测。从台湾QFⅡ经验可以看出,QFⅡ制度在短期内对实施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而放到长期来看,则可以让实施国资本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对比祖国两岸QFⅡ制度的异同,本文基于OLS模型、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对大陆QFⅡ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选取了沪深300指数和基金重仓指数作为参考对象,并通过实证得出结论:QFⅡ制度的实施对A股市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与基金重仓指数没有太多的相关性。另外,本文根据对台湾QFⅡ经验和祖国大陆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大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四个时间段。对于这四个时间段的划分本文认为是有道理的:1、从台湾资本市场以及其他实施QFⅡ制度的资本市场来看,实施QFⅡ制度的时间一般都在10至15年之间,因此,本文提出了中国大陆实施QFⅡ制度需要13年的时间;2、从大陆资本市场实施QFⅡ制度以来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对外开放的程度,根据美国学者Papaioannou和Duke (1993)对实施QFⅡ制度的国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依次会经历四个阶段。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本文总结了QFⅡ制度的实施给大陆资本市场带来的种种积极影响,包括:改变了投资者理念、改善了投资者结构、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加速了金融创新的步伐、提高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为我国养老金入市交易提供了范本等。最后,随着QFⅡ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一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从最近国家刚出台的一些政策入手进行风险分析,这也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本文主要从QFⅡ的投机性风险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着手,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几点建议:1、建章立制,完善QFⅡ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2、提高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水平:3、积极推动A股进入全球指数;4、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人才引进。
二、对实施QFII和QDII制度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实施QFII和QDII制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发达市场下的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差问题 |
1.3.2 新兴市场下的股票价差问题 |
1.3.3 新兴市场下AH股价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 股市互联互通机制概述 |
2.1.1 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
2.1.2 股市互联互通制度简介 |
2.1.3 股市互联互通意义 |
2.2 双重上市 |
2.3 AH股价差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汇率因素 |
2.3.2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相关制度因素 |
2.3.3 其他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 |
2.3.4 股票市值 |
2.3.5 换手率 |
2.3.6 分红制度 |
2.3.7 个股风险 |
2.3.8 其他非系统性因素 |
2.4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数据准备 |
3.2 股市互联互通制度对HSAHP指数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
3.2.1 估计期间的界定 |
3.2.2 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
3.3 股市互联互通制度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新市场环境下AH股价差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
4.1 样本数据准备 |
4.2 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构建 |
4.4 实证分析 |
4.4.1 变量描述性分析 |
4.4.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4.4.3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国投资动因的研究综述 |
2.1.1 传统影响因素 |
2.1.2 制度影响因素 |
2.1.2.1 制度质量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1.2.2 制度距离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2.2.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
2.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
2.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谨慎性的影响 |
2.2.4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
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主体投资的影响 |
2.3.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2.3.2 会计准则变革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3.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4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2.4.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制度背景分析 |
3.1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历程 |
3.2 跨国投资范畴 |
3.3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制度背景 |
3.3.1 宏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3.2 微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4 跨国间接投资的制度背景和发展现状 |
3.4.1 宏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4.2 微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5 本章小结 |
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
4.1.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4.1.2 制度理论 |
4.1.3 交易成本理论 |
4.1.4 委托—代理理论 |
4.1.5 前景理论及框定偏差原理 |
4.1.6 经济后果理论 |
4.2 理论分析框架 |
4.2.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路径 |
4.2.3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直接投资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5.1.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路径和机理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被解释变量 |
5.2.3 解释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2.5 检验模型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改变会计准则可比性(similarity_(ijt))计量方法 |
5.4.2 分组检验中的稳健性检验 |
5.4.3 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法(Fixed Effect Vector Decomposition,FEVD)优化固定效应模型 |
5.4.4 FDI和OFDI分类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间接投资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会计准则变革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投资的影响 |
6.1.2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与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性投资 |
6.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6.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熟悉性(familiarity)的度量 |
6.2.3 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
6.2.4 检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考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6.4.2 假设H2-1稳健性检验(2006-2007) |
6.4.3 考虑宏观因素对假设H2-2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质量与跨国间接投资 |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7.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的界定 |
7.2.2.1 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 |
7.2.2.2 真实性盈余管理 |
7.2.3 检验模型 |
7.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排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7.4.2 分组检验中用qfiihp替代qfiihsn |
7.4.3 考虑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理论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深港通”背景下沪深港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市间波动联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实证检验 |
1.2.3 “深港通”政策对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的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相关理论 |
2.1 有效市场理论 |
2.2 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行为金融理论 |
2.4 流量导向模型 |
3 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的影响机理 |
3.1 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的影响因素 |
3.1.1 资本市场的开放政策 |
3.1.2 汇率 |
3.1.3 其他因素 |
3.2 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机理分析 |
3.2.1 通过投资渠道产生波动联动性 |
3.2.2 通过贸易渠道产生波动联动性 |
4 深港通背景下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
4.1.1 数据选取 |
4.1.2 数据处理 |
4.1.3 ADF单位根检验 |
4.1.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汇率对沪深港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 |
4.2.1 EGARCH模型介绍 |
4.2.2 EGARCH模型结果 |
4.3 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长期关系研究 |
4.3.1 Johansen协整关系介绍 |
4.3.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
4.4 沪深港股市间波动联动性的短期关系研究 |
4.4.1 SVAR模型介绍 |
4.4.2 滞后阶数的确定 |
4.4.3 SVAR模型构建 |
4.4.4 SVAR模型结果 |
4.4.5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 |
4.4.6 基于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
5.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现实瓶颈与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成果多面呈现 |
(一) 双向投资渠道逐年拓宽 |
(二) 双向参与主体逐渐多元 |
(三) 市场运行秩序逐步规范 |
三、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瓶颈仍然突出 |
(一) 成熟市场联系紧密, 相对新兴市场脱钩 |
(二) 参与方自由度提升, 蕴涵复杂内生风险 |
(三) 多重因素影响叠加, 可持续性遭受质疑 |
四、推进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对策建议 |
(一) 夯实已有合作成果, 加深新兴市场关联 |
(二) 建立完善负面清单, 规范参与方行为 |
(三) 有效化解不利影响, 提升开放可持续性 |
(5)沪港通对A股-港股联动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 研究趋势 |
2.3 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
第3章 内地和香港股市发展历程及特征比较研究 |
3.1 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
3.1.1 内地股市发展史 |
3.1.2 香港股市发展史 |
3.1.3 沪港通——内地香港股市联系 |
3.2 两地股市的特征比较研究 |
3.2.1 股市规模比较 |
3.2.2 估值水平比较 |
3.2.3 波动状况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沪港通对A股-港股联动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
4.1 股市联动性的概念 |
4.2 股市联动性的理论假说 |
4.2.1 基本面因素引发的溢出效应 |
4.2.2 行为因素引发的传染效应 |
4.3 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的联系机制 |
4.3.1 CEPA协议和两地经贸合作 |
4.3.2 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 |
4.3.3 内资股赴港上市 |
4.3.4 QFII和 QDII制度 |
4.4 沪港通对两地股市联系路径的影响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沪港通对A股-港股联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单变量GARCH模型 |
5.1 实证模型方法选择 |
5.2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初步处理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5.2.3 样本数据的统计特征 |
5.3 股票指数收益率研究 |
5.3.1 样本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5.3.2 收益率均值方程 |
5.4 股票指数收益率波动研究 |
5.4.1 残差序列自相关(ARCH)检验 |
5.4.2 GARCH模型建模和估计结果 |
5.4.3 波动溢出效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决策和政策建议 |
6.1 对投资者的启示 |
6.2 对制度制定者及监管机构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
1.2.2 冲销式外汇干预 |
1.2.3 货币政策有效性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分析框架与主要创新 |
1.4.1 分析框架 |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理论回顾与货币政策模型构建 |
2.1 货币政策经典理论回顾 |
2.1.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1.2 三元悖论 |
2.2 资本管制与货币政策:DSGE模型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市场参与者与货币当局:DSGE模型 |
2.3 理论模型构建 |
2.3.1 外汇市场干预与货币市场均衡 |
2.3.2 修正的BGT模型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外汇市场稳定性 |
3.1 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3.1.1 国际资本管制 |
3.1.2 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3.1.3 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化 |
3.2 国际资本抽逃 |
3.3 资本账户开放与外汇干预 |
3.3.1 外汇干预的历史回顾 |
3.3.2 资本账户开放与外汇市场风险 第4章 基于VECM模型探究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
4.1 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研究文献简述 |
4.2 数据说明与模型选取 |
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4 VECM模型的预测 |
4.4 创新型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
4.5 本部分结论 第5章 央行外汇干预与参与者最优决策 |
5.1 外汇冲销干预工具 |
5.2 金融市场主体的最优决策 |
5.2.1 家庭 |
5.2.2 金融机构 |
5.2.3 中央银行 |
5.2.4 国外市场 |
5.2.5 市场出清 |
5.3 冲销式外汇干预有效性分析 |
5.3.1 目前市场流动性 |
5.3.2 外汇干预与利率 |
5.3.3 冲销式外汇干预的影响 第6章 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与冲销干预的有效性 |
6.1 建模过程描述 |
6.1.1 冲销系数和抵消系数 |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1.3 解释变量的选择 |
6.1.4 自相关、异方差与Hausman内生性检验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2.1 递归回归分析 |
6.2.2 不同形式投机性资本的冲销干预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冲销式外汇干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二、论文的缺陷与不足 |
第二章 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理论与文献 |
第一节 股票市场“联动”的理论解释 |
一、“联动”的解释 |
二、股票市场的联动 |
第二节 股票市场联动性原因的理论分析 |
一、“市场有效”理论下的经济联动效应 |
二、“市场无效”理论下的联动效应 |
第三节 现有的研究 |
一、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 |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 |
三、中国股票市场各指数间的联动性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波动:事实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度量指标 |
一、股票市场市场收益率指标 |
二、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标 |
三、股票市场波动性变化指标 |
第三节 国际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 |
一、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的比较 |
二、金融危机时期不同阶段的深入分析 |
第四节 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描述性分析 |
一、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收益率序列的相关性 |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波动率序列的相关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环境、股市联动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 |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二、移动窗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三、分位数回归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 |
第三节 数据与实证研究 |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性指标 |
二、收益率溢出效应检验 |
三、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
四、分位数回归模型 |
五、移动窗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金融危机、风险冲击与动态检验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与方法 |
一、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联动模型 |
二、股票市场波动率的联动模型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联动检验 |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二、收益率联动的实证分析 |
三、波动率联动的实证研究 |
四、美国金融危机各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重大事件冲击下的国内外市场间的动态联动性研究 |
一、重大事件回顾 |
二、重大事件对联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联动变化、影响因素与金融安全 |
第一节 不同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变化 |
一、金融危机期间各国股市波动率的比较 |
二、美欧金融危机各阶段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联动性的比较 |
三、国际化进程各阶段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联动性的分析 |
第二节 联动性变化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联动性变化的内部驱动 |
第四节 股市联动与金融安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部分 |
(二) 英文部分 |
后记 |
(8)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 基本概念和范畴 |
(一) QDⅡ制度的界定 |
(二) QDⅡ制度风险机制及其管理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国际资产配置文献回顾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 主要贡献及创新 |
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QDⅡ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QDⅡ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影响 |
二、 QDⅡ制度的风险管理理论 |
(一)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二) 金融深化理论 |
(三)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四) 资产组合理论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DⅡ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一、 QDⅡ的发展历程 |
(一) 筹划阶段 |
(二) 试点扩大阶段 |
(三) 加速发展阶段 |
二、 QDⅡ的发展状况 |
(一) 发行量呈倒“V”形 |
(二) 多数产品跌破净值 |
(三) 海内外夹缝中难发展 |
(四) 销售海外基金成主流 |
(五) QDⅡ产品发行规模与现存规模情况 |
三、 QDⅡ投资风格分析 |
(一)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二) 基金系QDⅡ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三) 银行系QDⅡ投向以感熟市场为主 |
四、 QDⅡ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一) 海内外投资文化和体制的相互包容性差 |
(二) 投资过于集中,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 |
(三) “次贷”危机引致全球性的经济疲软 |
五、 QDⅡ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一) 韩国QDⅡ制度的实践 |
(二) 中国台湾QDⅡ制度的实践 |
(三) 智利QDⅡ制度的实践 |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DⅡ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突然清盘引起重大社会影响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民生银仃QDⅡ严品冲击汲的严生及存在问题 |
二、 东亚银行“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浮亏过半引起强烈反响 |
(一) 东亚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东亚银行QDⅡ产品投资运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
三、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面临问题 |
四、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投资绩效分析 |
(三)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存在的问题 |
五、 本草小结 第五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一、 QDⅡ制度的一般风险 |
(一) 市场风险 |
(二) 汇率风险 |
(三) 主权风险 |
(四) 信用风险 |
(五) 跨国监管风险 |
二、 QDⅡ制度的特殊风险 |
(一) 外汇管理风险 |
(二) 机构投资者风险 |
(三) 有效监管风险 |
三、 QDⅡ制度风险的衡量 |
(一) 波动率方法 |
(二) VaR方法 |
四、 QDⅡ制度风险管理的手段 |
(一) 规避与预防风险 |
(二) 分散风险 |
(三) 对冲风险 |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QDⅡ海外资严配置的有效分散风险策略 |
一、 资产配置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
二、 资产配置理论简介—资产组合理论 |
(一) Markowitz方法 |
(二) 对Markowitz方法的改进 |
(三) 重复抽样 |
三、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最新进展 |
(一) 考虑市场摩擦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二) 考虑流动性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三) 贝叶斯投资组合理论 |
(四)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
四、 QDⅡ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 |
(一) 通过国际化投资对冲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
(二) 国际化投资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
(三) 金融资产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五、 QDⅡ海外资产配置中的市场分散化与行业分散化策略 |
(一) 资严配置的分类和基本框架 |
(二) 国别效应和行业效应及其对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 |
(三)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 |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管理控制机制 |
一、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一) 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分离原则 |
(二) 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策略体系 |
(三) 内部审计与独立风险管理原则 |
(四) 互动原则 |
二、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一) 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引 |
(二) 投资风险检测制度 |
(三) 内部估值体系 |
(四) 内部管理控制 |
(五) 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 |
三、 ODⅡ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缺陷 |
(二)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
(三) 我国QDⅡ监管制度的缺陷 |
(四) 我国QDⅡ制度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四、 加强QDⅡ风险外部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QDⅡ监管的国际合作 |
(二)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三) 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我国监管模式 |
五、 完善ODⅡ制度风险的法律防范制度 |
(一) 严格挑选QDII主体 |
(二) 完善QDⅡ运营规则 |
(三) 推进QDⅡ制度下的监管合作 |
六、 本草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
(9)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金融衍生品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概述及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概述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
一、 起步阶段 |
二、 停止整顿阶段 |
三、 重新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意义 |
一、 增强我国金融竞争力 |
二、 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第一节 外汇管制定义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二节 外汇改革的进程 |
一、 1993 年汇改 |
二、 2005 年汇改至今 |
第三节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现阶段特征 |
一、 加大了对资本和金融账户尤其是证券项目开放的力度 |
二、 实行统一规范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
三、 金融衍生品领域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
第三章 外汇管理体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建设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银行远期结售汇管理法律制度 |
一、 银行远期结售汇制度法律框架及对金融衍生品的影响 |
二、 银行远期结售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第二节 QFII 制度的法律框架及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影响 |
一、 QFII 制度的法律框架概述 |
二、 QFII 制度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影响 |
三、 我国 QFII 制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
第三节 QDII 制度法律框架及对金融衍生品产生的影响 |
一、 QDII 制度法律框架概述 |
二、 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影响 |
三、 QDII 制度对外汇管制改革提出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第四章 完善有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外汇管理体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二节 法律法规应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继续发展 QDII,QFII 制度 |
第三节 谨慎放松资本管制以促进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
第四节 法律法规应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预留空间 |
第五节 试点外汇期货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QFII制度的市场影响研究 ——基于大陆、台湾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本文创新点 2. 大陆实施QFⅡ制度背景 |
2.1 QFⅡ制度介绍 |
2.2 大陆实施QFⅡ制度背景 3. QFⅡ制度的市场影响分析 |
3.1 实施QFⅡ制度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影响 |
3.1.1 改变投资者投资理念,使投资行为日趋理性化 |
3.1.2 改变市场投资者机构,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 |
3.1.3 投资行为合理,促进证券市场平稳运行 |
3.1.4 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改进,加速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
3.1.5 对金融产品产生了正效应,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
3.1.6 增加国内金融机构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3.1.7 为养老金进入股市提供了借鉴 |
3.2 大陆QFⅡ实证分析 |
3.2.1 提出研究假设 |
3.2.2 数据选择和研究方法 |
3.2.3 模型估计 |
3.2.4 结论 4. 台湾QFⅡ制度的市场影响分析 |
4.1 台湾实施QFⅡ制度的背景 |
4.2 台湾QFⅡ制度的发展 |
4.3 QFⅡ制度的实施给台湾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 |
4.3.1 激发本土投资者信心,稳定台湾证券市场 |
4.3.2 投资者结构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占主体 |
4.3.3 降低了台湾证交所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
4.3.4 市场交易量和成交额都有所突破 |
4.3.5 促进了台湾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 5. 两岸QFⅡ制度市场影响的对比分析 |
5.1 从QFⅡ资格条件来看 |
5.2 从QFⅡ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来看 |
5.3 从QFⅡ资金汇出入监控来看 |
5.4 从QFⅡ投资路径来看 |
5.5 两岸QFⅡ制度的对比得出的结论 |
5.5.1 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好QFⅡ制度 |
5.5.2 逐步放开对QFⅡ的限制条件 6. 大陆QFⅡ制度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建议 |
6.1 大陆证券市场投资性分析 |
6.1.1 股指波动性 |
6.1.2 成交量换手率 |
6.1.3 股市市盈率 |
6.2 大陆QFⅡ制度可能带来的风险 |
6.2.1 QFⅡ操纵股价的风险 |
6.2.2 QFⅡ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
6.3 政策建议及风险防范的对策 |
6.3.1 建章立制,完善QFⅡ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
6.3.2 提高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
6.3.3 积极推动A股进入全球指数,提高中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 |
6.3.4 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人才引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
四、对实施QFII和QDII制度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价差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舒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D]. 周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深港通”背景下沪深港股市间的波动联动性研究[D]. 王百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股市双向开放的现实瓶颈与解决方案[J]. 骆嘉. 企业经济, 2017(09)
- [5]沪港通对A股-港股联动性影响研究[D]. 樊瑞萍.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6]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系研究[D]. 杨水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7]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D]. 彭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12)
- [8]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佳峰. 武汉大学, 2013(12)
- [9]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金融衍生品发展影响研究[D]. 戴程.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2)
- [10]QFII制度的市场影响研究 ——基于大陆、台湾对比分析[D]. 朱亚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