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心锻造新型社区干部队伍(论文文献综述)
胡忠雄[1](2021)在《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文中指出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胡杨[2](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张倩[3](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康雯嘉[4](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梁雪冰[5](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打铁必须自身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党派最显着的区别在于,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一次次在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一次次在各种危难困境中转危为安,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革命精神。从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运动、党的七大前后“窑洞对”及“赶考”态度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整党整风运动;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拨乱反正、总结1989年政治风波到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根据不同的党内形势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次的自我革命,不断锻造和打造自己,及时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顽疾和毒瘤,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强大战斗力和无限凝聚力,以此更好地适应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术界重在探讨党的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对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没有作出系统、全面的阐述;对否定自我革命的态度没有作出及时、有力的回应;以及对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把握不足,从而没有提出较为全面、系统地推进党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方法路径。基于此,为了提升党的自我革命的实效性,巩固自我革命在党的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从整体上把握本文的核心方向。第二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概述”,通过梳理“革命”、“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精神”的概念和彼此间的关系,加深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之后详细分析自我革命的理论遵循和基本特征,为下文内容的阐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文章主要运用比较归纳研究法,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以历史推动力、使命驱动力、组织保障力和制度规范力为要素的党的自我革命动力系统。历史推动力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可利用的历史推动要素的总和;使命驱动力是指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的目标指引要素;组织保障力是指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协同联动提供保障性的组织力量要素;制度规范力是指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正常运作的规范性要素。通过深入分析“四个发展动力”,增强了“党能进行自我革命”这一观点的说服力,这也是全文的重心。第四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文章从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中,高度概括出党的自我革命的目标任务、实践准则、根本方法,明确了我们党要以初心和使命为目标,遵循自我革命的客观规律,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党锻造成现代化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五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文章基于教育学“知行合一”方法,结合党的自我革命基本要求,提出要在学习中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斗争中实现思想升华,在履行初心使命中实现自我提升,不断夯实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基础四个方面,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进行创新研究。
李晓霞[6](2021)在《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文中指出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科学化的关键是在把握和运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并完善其内部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使党内集中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使党内集中教育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过程与状态。提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这个问题,不是对以往党的思想建设经验和成效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生重大转变,给我们党与时俱进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科学化水平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遵循“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这一总的逻辑理路展开。在研究过程中以对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基本概念和本质的把握为基础,围绕“如何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这一基本问题,搭建了以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理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的时代必然性,力图探寻新时代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主要路径。本论文的正文总共包含五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阐释。本部分内容旨在解决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依据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的前提性问题。本文认为,在理论依据方面,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理论教育思想是党内集中教育的理论源泉。在本质和特征方面,促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先决条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关键是把握和运用规律,落脚点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还具有动态性、系统性、长期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意义方面,促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有助于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第二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本部分内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共计22次的党内集中教育,从背景、目标、内容、形式、过程、成效、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回答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从哪里起步”“经历了什么样发展”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起步于思想建党基本原则的确立,历经了奠基与开创、继承与曲折、创新与发展、完善与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本部分内容总结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基本经验,试图回答我们党在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经验和规律”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集中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是“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根本追求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成效检验的方法和标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实践检验的根本准则”;根本保证和重要保障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第四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部分内容立足国情、党情、世情的新变化,从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发展“是否必要”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能够为我们党统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供重要思想保证,能够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新布局提供重要抓手,能够为我们党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第五部分,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本部分内容从优化和完善党内集中教育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出发,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向何处去”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要在新形势下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准确把握党的思想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定位,以认清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方位;优化内容体系,以丰富党内集中教育的内容结构;健全体制机制,以规范党内集中教育的过程管理;创新方式方法,以拓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形式;构建评价体系,以加强党内集中教育的成效评估。总之,要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在准确把握党的思想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庄科[7](2021)在《山东省P县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并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印发实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村级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末稍”,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从根本上来说,村级党组织实现了有效治理,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全面领导本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重任,对农村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在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协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促使主体间关系趋向良性构建的重要作用。因此,想要更好更高效地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山东省P县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近年来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总体做法及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以此个案来透视村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实现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提出意见建议。文章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别从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等方面对论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二章通过对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总体情况及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几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探求乡村治理实践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等手段,对P县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P县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四章对三种国内先进乡村治理模式中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进行了介绍分析,逐一分析了成功经验,并与P县做法进行了相互印证。在强化了理论基础的同时,对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第五章在综合前几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的建议。第六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笔者认为P县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较好地发挥了领导作用,是党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制约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发挥的诸多症结,在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促进村级党组织与乡村治理机构的协同性、融合性、创新性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凝聚起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强大合力。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8](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黄慧核[9](2021)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战略要将落脚点放到党的基层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部署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当地的基层党组织来推进和落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和团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群众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基层党建扶贫不仅关乎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还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民族地区要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将党建作为引领精准扶贫的发力点,不断增强处于精准扶贫前线的基层党组织的扶贫能力,探索总结出加强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成果。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功不可没,但是脱贫攻坚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不容忽视,仍然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队伍结构参差不齐、工学矛盾、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具有了新的使命,在坚持党管农村的总要求下,找准未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加快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基层党建。本文以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H县的两个乡镇为例,总结该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发现存在问题,揭示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阐释并对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基层党建的理论基础分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的和梳理,厘清基层党建的理论渊源,再进一步分析了党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则基于调研的基础,以H县为蓝本,对H县基层党建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揭示出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剖析;第四章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对策研究,以H县的个案分析为依据,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扶贫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对基层党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做出充分肯定,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返贫和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展望。
丽水市人民政府[10](2021)在《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丽政发[202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3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精心锻造新型社区干部队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心锻造新型社区干部队伍(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
二、未来五年发展形势和奋斗目标 |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文献述评 |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
2.2.1 “主线”的弱化 |
2.2.2 “辅线”的核心化 |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概述 |
(一)党的自我革命相关概念 |
1.革命 |
2.自我革命 |
3.自我革命精神 |
(二)党的自我革命理论遵循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开拓 |
2.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3.中国共产党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运用与升华 |
(三)党的自我革命基本特征 |
1.导向性与斗争性 |
2.持续性与超越性 |
3.历史性与时代性 |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 |
(一)历史推动力:自我革命“政治基因”的熔铸 |
1.古代治国理政智慧和勇气的汲取和升华 |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奋斗中磨砺出来的政治品格 |
(二)使命驱动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
1.坚持“两个伟大革命”辩证统一 |
2.推进“四个伟大”取得重大进展 |
3.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 |
(三)组织保障力: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严密组织系统 |
1.以党委、党组为核心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体系 |
2.组织、纪检监察和宣传部门协调运作构成自我更新系统 |
3.把基层党组织建成科学管理与良性互动的战斗堡垒 |
(四)制度规范力:持续自我革命于法有据 |
1.以宪法为上、党章为本的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党内法规制度 |
2.与主干性党内法规相配套的法规制度趋于规范化 |
3.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
(一)目标任务:锻造现代化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 |
1.以自我革命为法宝的伟大工程必须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 |
2.把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
3.把增强“四个自我”作为党自我革命的直接目标 |
(二)实践准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1.坚持“四个统一”是党自我革命的基本原则 |
2.以问题为导向修正错误是党自我革命的关键环节 |
3.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自我革命的基本方法 |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 |
(三)根本方法:敢于坚持刀刃向内 |
1.党员的三观的自身修养提升 |
2.党的组织建设软弱涣散整治 |
3.党的胴体上滋生的毒瘤清除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 |
(一)价值引领: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
1.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头脑 |
2.始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
3.赓续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 |
4.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二)自我锤炼:在斗争中实现思想升华 |
1.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进行思想淬炼 |
2.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遏制思想毒瘤 |
3.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发挥表率作用 |
4.加强规范党的纪律确保执行实效性 |
(三)行稳致远:在履行初心使命中实现自我提升 |
1.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
2.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及时顺应民众需求 |
3.自觉增强本领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
4.注重建设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 |
(四)制度保障:不断夯实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基础 |
1.抓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领导制度确保自我革命目标实现 |
2.科学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强化自我革命动力 |
3.着力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升自我革命执行力度 |
4.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自我革命效果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党内集中教育 |
(二)科学与科学化 |
(三)党的建设科学化 |
(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概述 |
一、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
(二)列宁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
(三)斯大林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
二、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
(一)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主要内涵 |
(二)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
三、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
(一)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
(二)有助于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三)有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四)有助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
第二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奠基与开创 |
(一)思想建党基本原则的确立 |
(二)“运动式”整风整党模式的创立和实践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的继承与曲折 |
(一)整风整党运动与中心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
(二)整风整党运动发生转折并偏离正确方向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创新与发展 |
(一)整风整党运动优良传统的全面恢复 |
(二)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式”集中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三)通过建章立制规范集中教育过程管理的全面探索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完善与深化 |
(一)以融入经常为目的的“主题式”学习教育的逐步完善 |
(二)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的持续深化 |
第三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 |
一、本质特征: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一)贯彻思想建党方针是党内集中教育的根本特征 |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党内集中教育的鲜明本质 |
二、价值旨归: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
(一)推动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内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 |
(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是党内集中教育的最终目标 |
三、原则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
四、成效检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实践检验的根本准则 |
(一)发扬党内外民主,坚持由人民来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
五、根本保证:坚持党中央正确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
(一)党的领导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
(二)正确政治路线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基本遵循 |
(三)制度建设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根本保障 |
第四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国内局势的需要 |
(一)能够为我们党统筹推进国内局势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
(二)帮助我们党统筹国内局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新布局的需要 |
(一)能够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党建新布局提供重要抓手 |
(二)助力我们党推进党建新布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需要 |
(一)能够为我们党应对世界变局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
(二)辅助我们党应对世界变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五章 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 |
一、明确目标定位,认清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方位 |
(一)明确目标定位的重要意义 |
(二)明确目标定位的主要依据 |
(三)明确目标定位的主要切入点 |
二、优化内容体系,丰富党内集中教育的内容结构 |
(一)优化内容体系的重要意义 |
(二)优化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三)优化内容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
三、健全体制机制,规范党内集中教育的过程管理 |
(一)健全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健全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三)健全体制机制的主要方向 |
四、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形式 |
(一)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 |
(二)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三)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主要抓手 |
五、构建评价体系,加强党内集中教育的成效评估 |
(一)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二)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7)山东省P县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基本做法、典型案例及成效 |
2.1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基本做法 |
2.1.1 大力实施农村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
2.1.2 积极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 |
2.1.3 扎实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 |
2.2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典型案例 |
2.2.1 P街道党建统领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型社会治理 |
2.2.2 B镇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工作模式 |
2.2.3 J村党支部示范引领典型经验 |
2.2.4 S村党支部创新实施“雪亮工程” |
2.3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成效 |
2.3.1 村级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主导者的地位日益凸显 |
2.3.2 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的治理模式受到广泛认可 |
2.3.3 群众利益从根本上得到维护 |
2.3.4 因地制宜、找准治理关键环节成为普遍共识 |
小结 |
第3章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P县村级党组织发挥乡村治理领导作用调查设计及样本特征 |
3.1.1 调查设计 |
3.1.2 样本特征描述 |
3.2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
3.2.1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有欠缺 |
3.2.2 村党支部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有欠缺 |
3.2.3 党员队伍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 |
3.2.4 村级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协调性、融合性不强 |
3.2.5 村集体经济增收能力明显不足 |
3.3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政治领导力不足 |
3.3.2 农村党员队伍行动引领力不足 |
3.3.3 村级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的协同性不足 |
3.3.4 村民自治社会号召力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国内先进乡村治理模式中村级党组织领导作用经验借鉴 |
4.1 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 |
4.1.1 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介绍 |
4.1.2 村级党组织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经验分析 |
4.2 青县“村代会常任制”模式 |
4.2.1 青县“村代会常任制”模式介绍 |
4.2.2 村级党组织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经验分析 |
4.3 烟台栖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 |
4.3.1 烟台栖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介绍 |
4.3.2 村级党组织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经验分析 |
4.4 P县本地做法与外地成功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1 优点分析 |
4.4.2 P县村级党组织领导作用暴露出的短板弱项 |
4.4.3 外地成功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 |
小结 |
第5章 加强村级党组织乡村治理领导作用的具体建议 |
5.1 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 |
5.2 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1 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 |
5.2.2 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 |
5.2.3 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 |
5.2.4 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 |
5.2.5 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 |
5.3 强化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精准性和有效性,丰富乡村治理方式 |
5.4 妥善处理村级党组织与其他治理组织的关系 |
5.5 丰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内容 |
5.6 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致富带富能力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二、指导思想 |
三、基本要求 |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
(9)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基层党建工作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
二、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思想 |
第二节 党建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
一、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
二、推动各类扶贫项目的落实 |
三、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
第三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意义 |
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 |
第二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现状 |
第一节 H县党建概况 |
一、H县党建总体情况 |
二、两个调查乡镇的党建基本情况 |
第二节 H县基层党建扶贫模式 |
一、首创“大村长”包村制 |
二、推行“六联一带”模式 |
三、齐抓扶贫扶智扶志 |
四、开展试岗锻炼 |
第三节 H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
一、阵地建设促进党支部实力提升 |
二、产业结构优化彰显党建扶贫模式优势 |
三、党建引领脱贫摘帽成效明显 |
第四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经验总结 |
一、筑强脱贫产业堡垒 |
二、推进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 |
三、打造脱贫攻坚骨干队伍 |
第三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
一、个别党组织软弱涣散 |
二、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
三、党员干部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
四、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重视 |
第二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
二、工学矛盾难以克服 |
三、督查问责不够严格 |
四、基层组织缺乏建设资金 |
第四章 面向乡村振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建政治统领作用,谋求主责主业 |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
二、加强执纪监督,压实主体责任 |
第二节 加强党建与农村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
一、强化党建脱贫意识,整顿软弱涣散组织 |
二、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巩固脱贫成果 |
第三节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机制 |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选拔力度,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
二、提高基层干部的保障水平,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三、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引进人才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XX镇(乡)基层党建状况的访谈提纲 |
四、精心锻造新型社区干部队伍(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N]. 胡忠雄. 贵阳日报, 2021
-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4]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研究[D]. 梁雪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6]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D]. 李晓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山东省P县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研究[D]. 庄科.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9]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D]. 黄慧核.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10]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丽水市人民政府. 丽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