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瑶[1](2021)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以重庆市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荣俊杰[2](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支梦璇[3](2020)在《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文中提出审美教育是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它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之中,可以以美辅德,陶冶情操,以美启真,开发智识。学校体育美育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审美教育是贯通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促进学校体育美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和体育教育内涵,在健全人格,培固身心,提升学生体育审美素养方面也发挥着积极而重要作用。研究以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的认知、需求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山东省学校体育审美教育开展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推进山东省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山东省高中生体育美育认知和审美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因体育审美倾向和身体差异,男生体育审美认知倾向于力量类、目的类运动项目,女生体育审美认知则倾向于欣赏类、审美类运动项目。2.不同年龄段高中生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略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普遍能够感受到运动美和团队合作美。但随着年龄年级增加,学生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出现不同。其中17岁学生的体育审美感知与判断能力最强,15岁和18岁最低。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如青岛、烟台等)的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最高,其次为鲁南、鲁北和鲁中地区。这可能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有关。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学生的体育审美认知和体育审美教育需求普遍较高,学生大都认为体育审美教育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体育课、公共体育活动和自主体育美育学习是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得以实现的主要路径。4.学校重视、媒体宣传和社会关注是影响体育审美教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校重视、媒体宣传、社会关注、教育部门推广、教师和朋辈体育美育知识储备等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的主因。其中,学校重视、媒体宣传和体育教师美育知识储备是外因,学生个人空闲时间、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压力是内因。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开设差异化体育选修课将体育美育融入其中。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所带来的体育兴趣及体育审美倾向差异,开设差异化的体育项目选修课,并将体育美育知识融入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上课积极性。2.加强学生体育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减轻学生学业压力。高中生学业压力沉重,审美教育相对缺乏。在国家大力倡导体育美育、构建贯通大中小幼审美教育体系背景下,加强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可有效对接国家教育战略,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3.因地制宜、选择合适体育项目进行体育美育特色课程教学。由研究可知,经济较发达地区,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较为强烈,学生体育审美素养普遍较好,因此,可因地制宜筛选合适体育项目进行体育美育课程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体育美育特色课程。4.增强体育教师体育审美知识储备,完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引导者和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课能够感受到的体育教师体态、仪态、教学的综合美却最低,而体育课是学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得以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体育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倡导体育美育融入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刻不容缓。5.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体育审美教育重视与关注度。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学校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因此,普及体育审美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建立三方协调机制,通过差异化体育审美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周燕芳[4](2020)在《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课程建设更具灵活性,地方、学校更具自主性。不过,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教什么”及“怎么教”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更加直观解决那些问题,学校体育界开展了“好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纵观这些年体育“好课”的说法则是众说纷纭。且最近几年把量化的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作为评价好课的方向是否合理,亦值得商榷。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统筹考虑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和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立足点探析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研究目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审视。指出,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将体育课置于学校课程教育之外;一刀切式,如“掌握特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无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违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概括而言,之前的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均未能立足于体育课程教育应有的存在根基之上。(2)从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与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统筹考虑,认为体育课程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即,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进而,以此为基点,提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因材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推陈出新。还围绕体育课程教学结构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设计了体育“好课”的评价等级表。(3)基于前面的论证,日本体育教师山本真美的“8秒钟跑、目标跳远、往返耐久跑”为分析对象,总结出三个案例为体育“好课”的共性及独特性;概括而言,通过教材加工,三个案例均做到了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还兼顾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还突出解决了各运动教材的重难点等。通过探究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好课”有着清晰的定位,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促进了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是沿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轨道运行;其次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观下的评价基准是对体育课程价值、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教学规律本真的体现,其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学习进步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探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能够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厘清体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最可靠、最有效、最直接的反馈,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谭酉群[5](2020)在《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哲学省思》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历史、本体、认识、价值四个角度对体育与艺术的哲学关系进行探究,力求在历史中发现体育与艺术关系发展的足迹,以及两者存在的关系的变化。历史是事实最好的证据,也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基于波普尔世界观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对体育和艺术的本原进行探索,并从中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体育与艺术之间的哲学关系建立理论支撑。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在身体形态中、在政治功能、文化旨意、教育理念中都蕴涵着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身体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几个视角中,对体育与艺术存在的哲学关系进行深入的认识。从人的完整性(内外兼修)的角度,对体育与艺术哲学关系的价值进行分析。丰富哲学的内涵,指导人的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践途径。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1.从词源概说谈起,研究发现发现体育与艺术具有统一性的关系,都是起源于人的劳动实践,并作用于人的发展。对体育与艺术分别为何物进行探索,试图寻找两者之间在词源之间的联系。体育与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体育包括身体与实践以及教育,艺术包括人体艺术、美育等,两者具有共同的功能,即教育。故在思想上的交融成为了体育与艺术哲学对话成为可能。为人的健康、社会的文明、文化的传播、政治的稳定、教育的目标做出了共同的贡献。2.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体育与艺术关系存在与变迁。研究发现,历史的角度研究发现体育与艺术从如影随形-形同陌路-藕断丝连-唇齿相依时代变迁的关系。立足于人类文明的黄金时期——古希腊时期为考察的起点,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近现代时期为历史线索。体育与艺术从如影随形的映射的古希腊,到受宗教思想的冲击下,体育与艺术形同陌路,互相排斥的中世纪时期,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后,体育与艺术藕断丝连,互相粘连的文艺复兴时期,最后到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一体化格局,体育与艺术相互交融,唇齿相依的近现代时期。跟着历史的脚步,发现体育与艺术影响着人类、作用于人类,必然存在着有待挖掘的哲学关系。3.从本体论视角探索体育与艺术存在的哲学联系,研究发现,体育偏于外在,艺术偏于内在,体育与艺术在本质上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站在客观的世界中发出疑问,在客观世界中,体育与艺术是怎样的存在方式?基于波普尔的客观世界理论,发现,体育趋于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艺术趋于客观世界中的情感意识存在,体育与艺术存在属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关系。其次是从现实经验中,对体育与艺术存在的哲学联系进行印证。依据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研究发现,体育是感性的实践,艺术是理性的模仿,前者偏于本能,是一种实体存在,后者偏于人的情感,属一种虚拟存在,体育与艺术在经验主义理论中建立起哲学联系。最后是从人的主体意志中进行分析探究,立足于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对体育与艺术存在的哲学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是规范人的行为的意志之“力”,艺术是指导人的精神的意志之“情”,体育与艺术共同作用于人身上。体育与艺术在人的主观意志中存在着哲学联系。通过对本体的探索,追问体育与艺术的本原,探析两者存在的哲学联系。4.从哲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发现体育与艺术的思想交融于人的发展,存在同目的性。依次从身体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四个角度进行阐述。体育形象的艺术呈现,从裸体艺术、修饰艺术、刻画艺术中体现了体育与自由、体育与健康、体育与荣誉的种种联系。在身体哲学中体育与艺术的哲学关系,与人的自由、健康、荣誉具有直接的联系。政治对体育具有反作用,从政治哲学视角,探索体育与艺术的哲学联系,从体育的智慧、体育的勇敢、体育的正义中,反衬出国家强化的艺术实力、社会地位的艺术证明、个人权力的艺术维护。体育与艺术的政治哲学联系与国家强化、社会地位、个人权力有具有紧密的联系。教育是体育与艺术最直观的联系,在教育哲学视域中,从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德智体美”为分论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与艺术的哲学联系与人的“体制教育”、“德育”、“智育”、“美育”具有深刻的联系。体育与艺术在教育哲学中与“健康”、“知识”、“情感”、“人性之善”存在重要的哲学联系。体育与艺术的哲学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丰富人之为人的哲学思想。研究发现哲学的角度,体育与艺术的思想交融于人的发展,存在同目的性。5.从价值论视角,研究发现,体育与艺术终止价值的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侧重人外在的修饰,艺术则侧重内在的修养,两者都是关于“人”的哲学。体育与艺术的哲学关系是对人生命的赋予,对人存在价值的讨论。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在体育与艺术关系的交互中,人的人格得以健康,人的情感世界得到完善,人的心灵得到陶冶,与精神的引导、启发与重要教育意义,同时强调了教育对人性价值的回归积极影响。
张凌峰[6](2020)在《澳式足球运动(AFL)的美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美学是以美的本质特征作为主题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而体育美学是旨在专门研究体育运动发展规律的一个美学分支学科。澳式足球运动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众多追随者的青睐,且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一定群众基础。基于美学(体育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挖掘澳式足球运动的美学本质特点,探析澳式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提高澳式足球运动的影响力,促进其更广泛地传播与发展。文章以澳式足球运动的美学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定性研究以及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澳式足球运动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结果表明:1.通过不断改革,促使澳式足球运动在较短周期内成为大洋洲具有非凡影响力的职业体育项目。2.澳式足球运动中的自然价值表现在该运动的求真美、社会价值表现在该运动的求善美、人文价值则表现在该运动的真善美相结合。3.澳式足球运动的美学特征并非单一存在,而是蕴含在符号性、感染性、形象性和无功利性四个方面。4.澳式足球运动在身体美、运动美和人文美中均得到了表述,能与审美主体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基于此,归纳、总结具体结论如下:1、澳式足球联盟采用体育卡特尔策略,在联盟中形成了一种企业集团制度,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促使其运动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并随着国际化发展趋势,走出大洋洲本土。并于2007年首次踏入我国,在我国得到了体育爱好者的关注。2、在体育活动中,真、善、美是紧密联系的,三者相结合是体育价值文化的全方位构建,澳式足球运动是一种在大洋洲社会产生的独特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美学内涵,是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必然产物,凸显为人的能动性创造的结果。3、澳式足球运动具有体育文化的特性,其美的特征蕴藏在符号性、形象性、感染性、无功利性之中,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体育运动的独有魅力,更好地理解、判断和洞察其实质,使之日臻丰富和完善。4、澳式足球运动,成为当代澳大利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澳式足球运动在身体美、运动美和人文美中阐释了美学的表现形式,使审美主体更好地认识了澳式足球运动中的美感、运动竞赛等方面的独有魅力。5、体育美学能帮助人们认识体育运动的独有魅力,更好地理解、判断和洞察其实质。同时,揭示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健康人体美的现象与特质,并从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李海波[7](2020)在《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及取向特征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人才培养观念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学习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终身体育是人类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不能忽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体育锻炼的恰适性。高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交接点,也是学校体育学习直接作用的最后一站。要让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终身享受体育、终身受益于体育,这个时期的体育学习是对其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技能掌握、体育习惯习得,以及初步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的黄金时期。通过研究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现状,主观取向性特征,了解如何促动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终身参与体育学习,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其体育参与态度、习惯与能力。针对类型不同的学生对象,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探讨与实践,分析得出的思路与方法,将进一步促进学生透过有效体育学习提升意志品质、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组织能力。为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及取向特征进行调查梳理、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全文研究共分五大部分:绪论、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在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体育学习的取向特征对于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体育学习相关理论的研究评述,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对于体育学习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对象与方法部分,以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学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在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数据,对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与态度、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运动项目现状与取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频率现状与取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动机特征与取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德育价值取向进行论述。进一步地研究提出了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与培养策略,应从体育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学习策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营造校园多元体育学习育人环境、构建校园多样化体育学习模式等方面进行。在结论与建议部分,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学习的取向在设计学类专业学生的体育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朱莹[8](2020)在《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今,审美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所重视。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表现认识与评价,更加注重将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育和美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切相关,共同承担了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人们的审美倾向在体育活动中往往会通过运动参与行为表现出来,体育审美倾向和运动参与形为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促进。舞蹈啦啦操作为高校普遍开展的难美类体育项目,不仅承担着体育发展身心的职能,更是美育和体育的载体。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分析,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运动参与形为产生的特征和特点,分析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美、运动形式美、音乐服装美以及精神内涵美,这些方面共同诠释了舞蹈啦啦操运动的审美价值,审美主体通过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可以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并且有助于主体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的提升。(2)女大学生普遍对于舞蹈啦啦操具有较为积极和深入的审美认知,特别是舞蹈啦啦操可以塑形美体、发展身心、提升审美的认知高度一致,比较趋同的认知也直接表现在了运动参与动机层面,通过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促进身心健康、更好全面发展、提升自我素养成为了女大学生参与舞蹈啦啦操的重要动机。(3)女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审美认知和积极参与对运动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多数女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由高到低排序顺序依次为身心愉悦、价值体现、情绪体验、求知因素以及外部影响。且在参与的时间、频率、形式、内容等方面较为科学,说明女大学生对当前的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具有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4)在运动参与行为方面,体育审美态度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体育审美体验与体育审美能力的影响程度也比较高。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呈正相关,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女大学生在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审美体验越丰富,体育审美态度越积极,从而参与舞蹈啦啦操行为的体验越良好、评价越优秀。
刘旭明[9](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邓骄豪[10](2019)在《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长沙市岳麓区三所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体育审美能力由体育审美感受力、体育审美鉴赏力及体育审美创造力组成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对美的领悟与评价的能力,也是从事体育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是我国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我国体育教学贯穿于学生各个学习阶段,但以体育审美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内容却未深入教师的教学实践,小学体育教学尤为缺乏。为此,本文以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现状为研究主题,对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审美能力培养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本文对体育审美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长沙市岳麓区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方法,对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实践探究。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对长沙市岳麓区三所小学的学生与教师分别进行了体育审美能力相关话题的询问与交流;依调查结果,目前三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疏于引导学生鉴赏美,其教学活动也缺乏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经对上述教学问题的探析,发现教师囿于传统的“育体”及过分重视体育技能培养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识;且教师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主体,其自身缺乏体育审美素养,怠于自身美的塑造;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欠缺,教学手段有待改善。为此,本文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例如强调小学教师应由“育体”的传统观念向以审美能力为重点的心理教育培养为导向的转变,加强教师审美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体育教学的审美环境,发挥体育课程在审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论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体育审美教育价值研究 |
3.3 体育美育与艺术关系研究 |
3.4 体育审美教育理论研究 |
3.5 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5.1 中小学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5.2 高校体育审美教育实践探索 |
3.6 体育项目的审美教育研究 |
3.7 小结 |
4.结果与分析 |
4.1 受访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性别与年龄情况 |
4.1.2 家庭经济情况 |
4.1.3 主动体育锻炼情况 |
4.2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分析 |
4.2.1 体育爱好与审美倾向 |
4.2.2 体育课审美感知与判断 |
4.2.3 体育审美教育能力认知 |
4.3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需求分析 |
4.3.1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求 |
4.3.2 体育美育知识需求与学习意愿 |
4.3.3 体育审美教育需求路径 |
4.4 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5.分析与讨论 |
5.1 性别对体育审美教育认知的影响 |
5.2 年龄对体育审美感知与判断的影响 |
5.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审美教育需求的影响 |
5.4 其他体育审美教育影响因素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 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及其价值取向 |
(一)体育“好课”的定位 |
1.常态化的体育“好课” |
2.艺术层次的体育“好课” |
(二)不同体育课程观及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1.体质教育论 |
2.三基论 |
3.“新课标”下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二)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类型 |
1.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 |
2.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
3.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 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重建 |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
1、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 |
2、体育课程“文化”的共性 |
(二)体育“好课”的立足点 |
1.传承运动文化 |
2.培养“新人” |
(三)体育“好课”评价的要素 |
1.体育“好课”评价的内部要素 |
2.体育“好课”评价的外部要素 |
(四)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设计 |
1.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 |
2.体育“好课”的评价表 |
四 体育“好课”案例 |
(一)三个典型案例概况 |
1.8 秒钟跑 |
2.目标跳远 |
3.往返耐久跑 |
(二)三个案例的共性与独特性 |
1.案例的共性分析 |
2.案例的独特性分析 |
(三)三个案例的启示 |
1.教学设计方面的启示 |
2.案例的演绎推理 |
五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问卷调查 |
附录B:“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访谈大纲 |
附录C:“专家心中的体育好课观”访谈大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哲学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的背景、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国外研究及评述 |
2.1.1 历史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2.1.2 本体论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2.1.3 价值论视角中体育与艺术 |
2.2 国内研究及评述 |
2.2.1 身体哲学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2.2.2 政治哲学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2.2.3 文化哲学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2.2.4 教育哲学视角中的体育与艺术 |
3 论文研究计划 |
3.1 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3.1.1 具体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归纳分析法 |
3.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3.3.1 研究特色 |
3.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词源概述 |
4.1 体育的词源概述 |
4.2 艺术的词源概说 |
4.3 关系缘起:体育与艺术的文明考据 |
4.4 小结 |
5 历史的对话——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时代考察 |
5.1 如影随形:古希腊时期体育与艺术的映射 |
5.1.1 现实的刻画:体育放大艺术的力量 |
5.1.2 信息的载入:艺术流传体育的美德 |
5.2 形同陌路:中世纪时期体育与艺术的排斥 |
5.2.1 宗教的枷锁:异教活动的禁止(体育)与神圣信仰的殿堂(艺术) |
5.2.2 灵肉的分离:体育与艺术的生死别离 |
5.3 藕断丝连:文艺复兴时期体育与艺术的黏连 |
5.3.1 身体的回归:体育展现生命与艺术张扬人性 |
5.3.2 生命的整体:体育与艺术的对立统一 |
5.4 唇齿相依:近现代时期体育与艺术的交融 |
5.4.1 思想的融合:体育与艺术是社会文明的动力之源 |
5.4.2 价值的引领:体育与艺术是人类发展的文化之基 |
5.5 小结 |
6 理论的对话——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本原探问 |
6.1 客观的世界:波普尔“世界3”的理论分析 |
6.1.1 实在的体育:实践活动创造的世界 |
6.1.2 虚拟的艺术:情感意识主导的世界 |
6.1.3 辩证的分析:体育与艺术在“世界3”中的哲学勾连 |
6.2 现实的演绎:杜威“经验主义”的理论分析 |
6.2.1 本能的经验:感性实践的体育活动 |
6.2.2 情感的经验:理性模仿的艺术生活 |
6.2.3 辩证的分析:体育与艺术在“经验”中的哲学辨识 |
6.3 主动的实践:尼采“权力意志”的理论分析 |
6.3.1 意志之“力”:体育规范人的行为 |
6.3.2 意志之“情”:艺术指导人的精神 |
6.3.3 辩证的分析:体育与艺术在“存在主义”中的哲学批判 |
6.4 小结 |
7 哲学的对话——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思想表达 |
7.1 身体哲学的凸显:体育形象的艺术呈现 |
7.1.1 体育的释放:展现自由的裸体艺术 |
7.1.2 体育的效用:健康体魄的修饰艺术 |
7.1.3 体育的情怀:荣誉证明的刻画艺术 |
7.2 政治哲学的反观:体育竞争的艺术体现 |
7.2.1 体育的智慧:国家强化的艺术动力 |
7.2.2 体育的勇敢:社会地位的艺术证明 |
7.2.3 体育的正义:个人权力的艺术维护 |
7.3 文化哲学的旨意:体育文明的艺术延承 |
7.3.1 实体的艺术:场域空间中的体育物质文化 |
7.3.2 符号的艺术:本能活动中的体育行为文化 |
7.3.3 价值的艺术:神圣信仰中的体育精神文化 |
7.4 教育哲学的启迪:体育理念的艺术佐理 |
7.4.1 体质的再现:体育与艺术的“体”育之思 |
7.4.2 知识的传递:体育与艺术的“智”育之思 |
7.4.3 情感的直观:体育与艺术的“美”育之思 |
7.4.4 善意的期许:体育与艺术的“德”育之思 |
7.5 小结 |
8 终极价值的指引——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生命赋予 |
8.1 外在“美”的缔造:体育与艺术的能力具备是夯实“人”身心和谐的前提 |
8.2 内在“美”的熏陶:体育与艺术的文化修养是表达“人”存在意义的环节 |
8.3 内外“美”的交互:体育与艺术的人性塑造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关键 |
8.4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是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澳式足球运动(AFL)的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体育产业迅猛发展、消费需求呈多样化 |
1.1.2 教育部倡导《体育美育浸润行动》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
1.1.3 澳式足球运动在我国逐步开展、备受关注且球迷众多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1.3.1 美学 |
1.3.2 体育美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体育美学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澳式足球研究现状 |
1.4.3 国内体育美学研究现状 |
1.4.4 国内澳式足球运动研究现状 |
1.4.5 文献小结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澳式足球运动联盟的历史沿革 |
2.1 澳式足球运动起源 |
2.2 规模扩张、职业球员引进等澳式足球联盟持续改革 |
2.3 体育卡特尔策略确立了澳式足球运动举足轻重的地位 |
2.4 多措并举、提升澳式足球联赛质量 |
2.5 联赛收益稳步增长、联赛质量发生质变 |
2.6 澳式足球运动在我国登陆后迅猛发展 |
第3章 澳式足球运动中的真善美 |
3.1 澳式足球运动的求真美 |
3.2 澳式足球运动的求善美 |
3.3 澳式足球运动的真、善、美相结合 |
第4章 澳式足球运动美学特征解析 |
4.1 澳式足球运动美的符号性 |
4.1.1 美的符号在于编码 |
4.1.2 美的符号在于同构 |
4.2 澳式足球运动美的形象性 |
4.2.1 依托于肢体语言表达 |
4.2.2 依赖于运动员自身直觉 |
4.3 澳式足球运动员美的感染性 |
4.3.1 美的感染性在于交感 |
4.3.2 美的感染性在于精神快感 |
4.4 澳式足球运动美的无功利性 |
4.4.1 忘我的追求 |
4.4.2 无私的付出 |
第5章 澳式足球运动美学特征的表现形式 |
5.1 澳式足球运动身体美表现形式 |
5.1.1 澳式足球运动员身体状况的美 |
5.1.2 澳式足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美 |
5.1.3 澳式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美 |
5.1.4 发型、文身美 |
5.2 澳式足球运动运动美表现形式 |
5.2.1 澳式足球运动中的技术美 |
5.2.2 澳式足球运动中战术美 |
5.2.3 澳式足球运动中悬念美 |
5.2.4 澳式足球运动中运动装饰美 |
5.2.5 澳式足球运动观众美 |
5.3 澳式足球运动人文美表现形式 |
5.3.1 竞争 |
5.3.2 拼搏 |
5.3.3 把控 |
5.3.4 英勇 |
5.3.5 公平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及取向特征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现状与取向分析 |
4.1.1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与态度 |
4.1.2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运动项目的现状与取向 |
4.1.3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频率现状与取向 |
4.1.4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动机特征与取向 |
4.1.5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德育价值取向 |
4.2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取向的引导与培养策略 |
4.2.1 体育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4.2.2 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学习策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 |
4.2.3 营造校园多元体育学习育人环境,激发体育学习情感与态度 |
4.2.4 构建校园体育多样化体育学习模式,提升体育美育素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体育学习取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体育学习取向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需要 |
1.1.2 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需要 |
1.1.3 啦啦操参与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舞蹈啦啦操 |
2.1.2 审美活动 |
2.1.3 审美价值 |
2.1.4 运动参与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1.1 关于体育审美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审美与体育的关系研究 |
2.2.3 国内研究进展 |
2.2.3.1 关于体育审美研究 |
2.2.3.2 关于运动参与行为研究 |
2.2.3.3 体育审美与运动参与行为关系研究 |
2.2.3.4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关于审美教育的理论 |
4.1.2 关于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理论 |
4.2 运动参与群体特征 |
4.2.1 女大学生身心特点 |
4.2.2 女大学生体育审美倾向 |
4.2.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
4.3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 |
4.3.1 身体形态美 |
4.3.2 运动形式美 |
4.3.3 音乐服装美 |
4.3.4 精神面貌美 |
4.4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实证分析 |
4.4.1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行为分析 |
4.4.1.1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现状调查分析 |
4.4.1.2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内容分析 |
4.4.1.3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评价分析 |
4.4.2 女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的运动认知与参与动机分析 |
4.4.2.1 运动认知 |
4.4.2.2 参与动机 |
4.5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 |
5.1.2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运动认知 |
5.1.3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操的运动参与 |
5.1.4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参与形式 |
5.2 建议 |
5.2.1 进一步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
5.2.2 进一步完善高校师生审美教学关系 |
5.2.3 进一步优化舞蹈啦啦操的动作编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与运动参与调查问卷 |
附录2 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与运动参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9)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10)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长沙市岳麓区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小学生体育审美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审美教育的要求.. |
三、本人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审美能力 |
二、体育审美能力 |
三、体育教学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审美能力的研究 |
二、关于体育审美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的评价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法 |
第二章 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样本的选取 |
三、问卷的设计 |
四、访谈的设计 |
第二节 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
一、学生审美感受力未获重视 |
二、学生审美鉴赏力未受引导 |
三、学生审美创造力未被激发 |
第三节 教师体育审美能力教学的基本情况 |
一、教师对体育审美能力的认知较低 |
二、教师在教学中未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 |
三、教师所处的体育教学环境较差 |
第四节 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忽视对学生感受美能力的培养 |
二、教师疏忽对学生鉴赏美能力的引导 |
三、教师未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
第三章 影响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缺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 |
一、教师认为体育就是“育体” |
二、教师认为体育就是技能训练 |
第二节 教师缺乏体育审美素养 |
一、体育教师审美教育培养的缺失 |
二、体育教师欠缺培养自身审美素养的意识 |
第三节 教师缺乏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 |
一、体育教学活动方式单一 |
二、体育教学手段单调 |
第四章 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转变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 |
一、由注重“育体”向兼顾“育体”与审美能力培养转变 |
二、由注重技能传授向兼顾技能传授与审美能力培养转变 |
第二节 提升教师的体育审美素养 |
一、加强教师体育审美理论的学习 |
二、注重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 |
第三节 提高教师体育审美教学能力 |
一、深化教师实践中的探索 |
二、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
第四节 优化体育教学的审美环境 |
一、加强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建设 |
二、完善体育教学的“硬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论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以重庆市高校为例[D]. 周瑶. 西南大学, 2021
- [2]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山东省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认知及需求研究[D]. 支梦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D]. 周燕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哲学省思[D]. 谭酉群.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澳式足球运动(AFL)的美学特征研究[D]. 张凌峰.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7]四川师范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及取向特征的调查研究[D]. 李海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D]. 朱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小学生体育审美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长沙市岳麓区三所小学为例[D]. 邓骄豪.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