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糖料种植面积需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强[1](2019)在《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红水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其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不均衡且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该区域人地关系紧张,土地石漠化、水资源季节性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如何从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因地制宜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科学合理地经营区域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成为广西红水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生态经济区划是以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相统一为目标,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经济区,为地区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是从地跨20个县域的中等尺度范围对岩溶贫困山区进行的生态经济区划探究。根据研究区特点,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方法进行分区。首先,依据区域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根据区域气候带的差异和发生学统一性原则,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研究流域进行一级分区;其次,结合广西红水河流域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差异特征,充分考虑峰丛洼地面积比、人均糖料产量等区域特色指标,构建区划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最后,结合一级分区和系统聚类分区结果,对流域进行二级生态经济区划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将研究区划分成为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互异的生态经济功能单元,有助于地方决策部门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提高当地经济及生态效益。(2)结合统计分析与实地调研成果,完成区划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遥感解译等方法获取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实现对研究区的一级和二级生态经济区划分。(3)根据纬度地带性分异和非纬度地带性分异特征将研究区划分成为三个一级生态经济区,分别为桂西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桂西南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和桂东南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4)依据区划的指标选取原则,充分考虑研究区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特征,共选取24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流域20个县域的24项指标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系统聚类分区结果。结合一级分区和系统聚类分区结果完成二级分区,将广西红水河流域划分为桂西林牧生态经济功能区(Ⅰ1)、桂西农林生态经济功能区(Ⅰ2)、桂西农牧及喀斯特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Ⅰ3)、桂西工农矿产业生态经济功能区(Ⅰ4)、桂西民俗风情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Ⅱ1)、桂西林牧及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Ⅱ2)、桂西绿色农业、循环工业生态经济功能区(Ⅱ3)、桂东现代工农产业和山水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Ⅲ1)等8个生态经济功能区。(5)根据分区结果及各区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特征,对8个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逐一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8个生态经济功能区在发展中资源禀赋互有差异,发展的优势产业各有不同,因此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各分区以及整个广西红水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杨丽华[2](2017)在《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在现有数字化办公设备的基础上,借助专业软件建立覆盖全市的专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电子政务”为手段,努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及管理水平,是解决政府主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部门日益繁杂的工作职能和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的有效办法。本着“在管理中提升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原则,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可帮助昆明市各级农民培训主管部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档案采集、补贴对象筛选、补贴审批、补贴发放和统计分析等实现电子办公,可丰富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手段,降低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对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培训补贴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和业务流程化的目标。系统使用JAVA技术进行图示和数据的分离,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安全性维护展开研究。在对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QLServer2012数据库技术和JAVA编程技术,并采用了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用例分析,借助对系统所进行的静态和动态建模,完成对系统各大功能模块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采用Spring MVC设计模式,结合JavaServerPages(JSP)视图技术,结合使用Struts2+Spring+ibatis技术的组合框架,最终完成了系统的实现。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整体要求,系统信息采集以培训为主,兼顾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个环节相关信息,同时提高了系统操作的便捷性和信息采集的有效性。系统定位为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开展项目管理、报送工作信息、加强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是上传下达项目工作通知、统计分析培育数据的重要手段和进行项目考核的重要依据。从用户角度划分,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包括各级管理用户和各级录入用户。按照权限大小,将用户分别三个级别,即、省级、市级和县级。根据用户性质,将每一级别的用户分为管理用户与录入用户,管理用户为行政主管部门设置,录入用户为培训机构设置。管理用户的主要功能有系统首页、业务信息、统计分析、工作通知、邮件管理、系统设置。录入用户减少系统设置功能。系统主要功能一是上传数据信息,包括各地主管部门信息、培训信息、认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以及宣传稿件等;二是统计分析培育情况。可分地区、专业、产业、培训对象等对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各地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了解各地培训进展;可了解参训学员是否经过认定;可对各地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扶持政策进行统计和分析;可及时掌握和处理基层在项目执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三是发布工作通知。可通过邮件和通知公告及时发布工作通知等。
叶瑜霏[3](2017)在《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速测技术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也逐渐加强。最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故频发,使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抽样环节、样品数量、仪器设备配置、检测合格率对比等多方面对目前东莞市内各镇(街)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情况及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东莞市使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同时,根据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开展情况,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政策,提出科学合理的推广建议,为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2011-2016年,东莞市定量检测蔬菜样品1.92万份,生产环节合格率为97.11%,流通环节前三年合格率为95.55%;快速检测蔬菜样品259.12万份,合格率99.09%。东莞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酶抑制法,其中隶属各个镇政府的检测中心以精度较高的分光光度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各个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以比较方便的速测卡法为主要检测手段。2.东莞市蔬菜农残速测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快速检测技术方面,酶活性易丧失,检测流程不规范等导致检测结果不理想;(2)检测队伍管理方面,存在检测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大,缺乏培训等问题。3.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改进对策:(1)加强抽样的合理性;(2)增强检测的规范性;(3)发展创新快速检测技术;(4)加强检测信息监控;(5)保持人才队伍的专业性。
莫华[4](2017)在《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为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细碎化”的分散经营方式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是将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与规模化的组织经营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既能够有效帮助农民增收,又能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历了萌芽、起步和深化发展的阶段,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以统分结合为基础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组织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诞生了一批典型合作社,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兴起过程中也出现了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直接导致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因此,文章以我国农业大省——湖南省为对象,基于现代农业的视角研究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由十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并提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其次论述了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再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对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准确的界定,然后介绍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理论,包括现代农业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分工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第三章是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水平测评分析。首先从基本概况、发展特点、发展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概述了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其次对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发现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上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第四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化”特征方面作了深入的机理分析。第五章为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研究发现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效果显着。第六章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册资金规模等9个主要因素对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第七章为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的案例分析。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需求出发,精选了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示范社作了介绍。第八章为现代农业视角下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借鉴,深入分析了亚洲模式、欧洲模式和北美模式,并总结了发展经验。第九章现代农业视角下推动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建议,包括信息化建设、品牌建设、外部联合、准入门槛、预防“精英俘获”、整顿“假空眠”、规范资金互助业务、政策扶持八个方面。第十章是最后一章,分为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两个部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四个:(1)整体上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初步实现阶段;(3)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注册资金规模等9个主要因素对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然后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扩展研究面、细化合作社研究类型、研究政府功能转变三个方面。
李俊杰[5](2017)在《农业综合开发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关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发展、财政如何助力等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系统的研究。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重要的财政支农政策,近年来更将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项目扶持重点,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需求。关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理论认为,其发展方向是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业效益。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主要路径是引导资金聚集、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为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农业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收集了农业综合开发县从事优势特色产业相关的主要发展载体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均值比较发现,发展载体集中程度较高,绝大部分个体经营规模偏小;龙头企业规模远大于合作社;东北、华北地区的经营主体起步较早、资产规模较大;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营主体融资意识更强。政策启示是,农业综合开发需大力扶持小规模经营主体;适当向合作社倾斜;并制定地区差别化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干预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估,从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结构、规模的影响和经济产出效应三个方面展开。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方法缓解样本选择偏差带来的问题。结构影响主要通过种植比重的扩大来体现,分别以蔬菜、果品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财政资金充裕度、经营主体数量和当地经济水平都影响项目扶持,验证了产业优势度是农业综合开发选项的重要条件。得到平均干预效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可以提高蔬菜面积占比13个百分点,提高果园面积比重0.0280.034个百分点。规模影响主要通过规模化养殖率的提高来体现,以生猪和奶牛养殖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产业规模和原料资源是影响项目扶持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可以显着提高生猪平均规模化养殖率0.75.9个百分点,提高奶牛平均规模化养殖率12.221.5个百分点。最后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经济产出效应,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测算,得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产值增长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地区和省际间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产出弹性较高。可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能够有效地提高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比重、规模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王海林[6](2017)在《洋葱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与品质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对洋葱叶片叶绿素提取工艺、光稳定性、抗氧化能力、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DesignExpert8.0.5.0软件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则设计试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料比等对洋葱叶叶绿素提取有着显着影响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自然光照射和避光处理探究光稳定性;不同氧化剂(H202)浓度探究抗氧化能力;不同pH值探究耐酸碱性;不同温度探究热稳定性。得到最佳的洋葱叶绿素提取方案。接着测定了 12个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洋葱叶绿素与品质,并分析其差异性及相关性,以期为日后洋葱产量预测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各项结果如下:1.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对洋葱叶片叶绿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所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91.84:1,提取温度为48.7 ℃,提取时间为6.16 h,在此工艺参数下,实际测出洋葱叶绿素含量为1.356mg/g,与模型的预测值仅有2.5%的偏差。表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的洋葱叶片叶绿素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准确可靠,为洋葱叶绿素含量检测、品种选育以及其他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由本试验所得的洋葱叶片叶绿素受光照影响大,热稳定性差,抗氧化能力弱,受pH值影响大。因此,在洋葱叶片叶绿素的提取和应用过程中,应尽量使叶绿素处于避光、无氧化剂、弱碱性、低温环境中。2.通过对12个洋葱品种不同时期叶绿素与品质的测定,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之间,叶绿素及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为遗传育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通过分析叶绿素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发现洋葱叶绿素变化值与鳞茎中丙酮酸含量的变化值成负相关关系;与鳞茎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值成正相关关系,可以用叶绿素作为指标,为洋葱育种中的种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叶绿素与产量的关系,发现洋葱幼苗期、越冬期、膨大期叶绿素与产量成极显着相关,为前期通过测量叶绿素含量,预测洋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冼颖槟[7](2016)在《甜高粱产业模式案例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甜高粱具有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光合效率高及适应性广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久以来甜高粱这种优良的作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甜高粱的利用价值被逐步发掘出来,广泛用于饲料、燃料乙醇、制糖等产业。由于甜高粱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还有许多地方还不完善。首先,甜高粱成熟期集中、收割期短、茎秆易变质酸败,难以保存;其次是运输费用高,而且加工酒精后要处理大量的残渣和污水,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最后是发酵工艺不合理,设备不完善,工效低、成本高、前期投资多。本文主要对吉林大安市以及广东陆丰甜高粱产业经济案例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两个种植基地的生态适应性、产业经济现状及规划基础、种植管理技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社会关注及产量和效益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认清甜高粱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借鉴国内外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笔者公司新建的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区及华南广东陆丰县多雨区甜高粱产业项目建设进行案例调查,表明甜高粱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盈利率较低、综合利用率低、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人才总量不足、生产加工运输还不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新品种与新技术宣传不到位、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2)针对甜高粱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础性技术服务;加强田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提高甜高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产业化发展;防治环境污染;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清洁化生产;对甜高粱深加工产业经济进行研究。
杨乃博[8](2014)在《甘蔗抗螟虫种质及抗性相关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田间26份甘蔗种质的螟虫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并挑选出抗-感螟虫种质进行室内栽培。测定抗-感甘蔗种质的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含量;以茉莉酸甲酯为外源诱导物对抗感甘蔗种质进行诱导,测定诱导后种质材料的总酚和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查26份甘蔗种质出苗率、发株率、株高、茎径和锤度等农艺性状,测定抗-感螟虫种质品质指标。分析各指标与抗-感螟虫材料间组成抗性、诱导抗性的关系。以期为甘蔗抗螟虫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不同甘蔗种质对螟虫抗性程度呈现差异,粤甘34、云蔗03-258、粤甘26属抗螟虫种质,柳城03-1137、德蔗03-83、粤甘35属易感螟虫种质,新植和宿根期抗或感虫性较为稳定。(2)感、抗虫性甘蔗种质间营养物质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与螟虫为害情况之间存在-定规律,抗螟虫甘蔗种质粤甘34、云蔗03-258、粤甘26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均显着低于易感螟虫种质粤甘35、柳城03-1137和德蔗03-83,对照种质新台糖22号的营养物质含量处于感、抗种质之间。甘蔗种质抗螟虫性与营养物质含量成相反趋势,营养物质含量高的甘蔗种质抗螟虫性较弱。(3)经茉莉酸甲酯诱导,抗-感螟虫甘蔗种质材料之间次生代谢产物和保护酶活性差异显着。抗螟虫甘蔗种质粤甘34、云蔗03-258、粤甘26总酚和单宁以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均高于易感螟虫种质粤甘35、柳城03-1137和德蔗03-83。次生代谢产物、保护酶活性均与甘蔗螟虫抗性表现正相关趋势。(4)7份甘蔗种质材料的品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蔗渣蔗糖分、甘蔗蔗糖分、纤维分、蔗汁榨出率均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抗螟虫种质粤甘34、云蔗03-258、粤甘26的转光度、视纯度、重力纯度和蔗汁蔗糖分均高于易感螟虫种质德蔗03-83。(5)受不同程度螟虫害侵染的甘蔗种质之间农艺性状均有差异。新植蔗的出苗率低于宿根发株率,宿根蔗锤度明显高于新植蔗。粤甘40、云蔗03-258、新台糖16、新台糖22、赣南02-70、福农37、福农36等6个种质新植与宿根相比,农艺性状与虫害发生情况存在-定规律,虫害越严重的植期,农艺性状越差。
谢沂希[9](2013)在《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农业发展向现代化过渡阶段,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要求。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其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江油市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对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预测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分区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和模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发展现状分析,得出江油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为:有力的政策支持、明显的灾后重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劲的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和突出的开放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有:发展机制不适应、产业体系不健全、物质装备条件较差、自主发展能力弱以及服务体系不完善。(2)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反映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3个准则层,27个具体指标。(3)运用变异系数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评价2001-2010年江油市生态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除2008年出现负增长以外,从2001年0.2026增长为2010年的0.7764,达到生态农业顺利建设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按时问序列呈上升趋势,但系统内部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系统协调发展。(4)借助Matlab工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法对江油市2012-2020年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预测,预测值显示2020年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将是2012年的2.5倍,其中经济系统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为38%,2020年将达到目前的3.42倍。预测结果表明:积极推行生态农业,保护好生态环境,江油市农业在未来几年将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并保持可持续发展。(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划分出5个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北部山地林牧生态区;西部山地、深丘森林旅游生态保护区;东北部丘陵水土保持特色农业生态区;中部浅丘、平坝优质农业生态区;南部丘陵综合农业生态区,并设计出与各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6)建议分别从政策、经济和科技层面上采取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强灾后生态恢复与农业基础设施重建、加快绵江产业带发展、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绵阳科技城优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等九点措施,全面推进江油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
施焕春[10](2013)在《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开放式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发展,而智能化农机更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手段。采用智能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可以大大缓解我国正在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投入产出比过低以及农业物资浪费严重的问题。在甘蔗种植业中,而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我国蔗糖行业原本的竞争力不复存在。而作为甘蔗种植业中劳动力需求最大的种植环节,如能提高机械化使用水平,将可大大降低原料蔗的生产成本。针对目前现有甘蔗种植机缺苗、肥料浪费严重等现象,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改造方案,以实现种植时缺苗提示、智能施肥的目的。以Modbus的RTU模式为基础,设计编写了通讯协议以及相关功能代码,并依靠RS485定义了网络物理层,从而完成了Modbus现场总线网络的构建。整个系统是以嵌入式系统为上位机,单片机系统为下位机,通过Modbus,总线进行数据交互的一款智能化控制平台。下位机以ATmega8为主控器建立了最小系统。通过使用ATmega8单片机的捕获功能捕捉霍尔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改良后的M测速法计算出系统所需速度信息。通过PWM技术和比例-滞回控制方法,实现了肥料排放的智能化控制。上位机则以S5PV210蜂鸟系列ARM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移植uboot、嵌入式Linux内核和Yaffs2文件系统建立起嵌入式硬件平台。使用Qt编写了全中文人机操作界面并增加了SQLite数据库。通过U盘下载的方式,将Qt程序、宋体字库以及tslib触摸屏软件库一起移植至嵌入式平台,实现了全触控式人机操作。在最终完成的系统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输入段长、段距以及单双行种植等信息。嵌入式设备依据设置,完成相应的动作。并且实时的显示甘蔗种植机的行驶速度、距离以及施肥总量等相关信息,供用户参考。在完成种植任务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保存,将一天内所种植甘蔗总量以及肥料使用情况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分析。实验表明:该智能化种植机可根据用户设置,自动完成开沟、放苗、施肥和覆土等一系列耕种工作,工作情况良好。
二、2003年糖料种植面积需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糖料种植面积需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来源 |
2 区域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协同发展理论 |
2.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 区划方法 |
2.2.1 “自上而下”区划方法 |
2.2.2 “自下而上”区划方法 |
2.2.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
2.2.4 基于GIS技术的综合功能区划方法 |
2.3 区划原则 |
2.3.1 生态经济系统性原则 |
2.3.2 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 |
2.3.3 区域共轭性原则 |
2.3.4 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原则 |
2.3.5 发生学的统一性原则 |
3 研究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2 自然地理特征 |
3.2.1 地质与地貌 |
3.2.2 水文条件 |
3.2.3 土壤类型 |
3.2.4 气候与植被 |
3.2.5 自然资源 |
3.3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3.1 社会发展 |
3.3.2 经济发展 |
3.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4.1 土地石漠化 |
3.4.2 水资源短缺 |
4 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分区 |
4.1 生态经济分区方法 |
4.2 一级生态经济分区 |
4.2.1 一级分区的方法与步骤 |
4.2.2 一级分区结果 |
4.3 二级生态经济分区 |
4.3.1 聚类方法的选择 |
4.3.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4.3.2.1 指标的选取 |
4.3.2.2 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3.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5 指标数据的聚类分析 |
4.3.6 二级分区结果 |
4.4 不同聚类法的比较 |
5 各区定位分析与发展对策 |
5.1 桂西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 |
5.1.1 桂西林牧生态经济功能区(Ⅰ1) |
5.1.2 桂西农林生态经济功能区(Ⅰ2) |
5.1.3 桂西农牧及喀斯特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Ⅰ3) |
5.1.4 桂西工农矿产业生态经济功能区(Ⅰ4) |
5.2 桂西南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 |
5.2.1 桂西民俗风情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Ⅱ1) |
5.2.2 桂西林牧及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功能区(Ⅱ2) |
5.2.3 桂西绿色农业、循环工业生态经济功能区(Ⅱ3) |
5.3 桂东南亚热带自然生态经济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拟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术语定义 |
2.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5 系统功能需求用例分析 |
2.6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设计与详细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总体结构 |
3.3 系统逻辑结构 |
3.4 系统网络拓扑架构 |
3.5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3.6 系统详细设计 |
3.6.1 系统建模 |
3.6.2 数据库设计 |
第4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1.1 软件环境 |
4.1.2 部署平台 |
4.2 系统功能实现 |
4.2.1 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
4.2.2 系统首页功能实现 |
4.2.3 培训进展功能实现 |
4.2.4 业务信息功能实现 |
4.2.5 工作通知功能实现 |
4.2.6 邮件管理功能实现 |
4.2.7 统计分析功能实现 |
4.2.8 系统设置功能实现 |
4.3 系统测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功能测试用例 |
4.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速测技术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农药简介 |
1.2.1 我国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
1.2.2 农药的分类及危害 |
1.2.2.1 有机磷类农药及危害 |
1.2.2.2 有机氯类农药及危害 |
1.2.2.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危害 |
1.2.2.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危害 |
1.3 农药残留现状 |
1.3.1 中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1.3.2 中国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整体情况 |
1.3.3 广东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整体情况 |
1.3.4 广东省蔬菜生产情况 |
2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2.1 快速检测技术 |
2.1.1 酶抑制法 |
2.1.2 生物传感器法 |
2.1.3 酶联免疫法 |
2.1.4 活体生物测定法 |
2.1.5 化学速测法 |
2.2 精密仪器检测技术 |
2.2.1 气相色谱技术 |
2.2.2 液相色谱技术 |
2.2.3 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 |
2.2.4 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 |
3 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 |
3.1 东莞市蔬菜生产情况 |
3.2 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
3.2.1 流通环节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
3.2.2 生产环节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
3.3 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
3.3.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抽检样本量情况 |
3.3.2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数据分析 |
3.3.3 销毁不合格蔬菜情况统计 |
4 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监控情况分析 |
4.1 东莞市各镇街实行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情况 |
4.2 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 |
4.2.1 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信息系统 |
4.2.2 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
5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 |
5.1 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
5.1.1 酶抑制法技术 |
5.1.2 生物传感器技术 |
5.1.3 酶联免疫技术 |
5.1.4 活体生物速测技术 |
5.1.5 化学速测技术 |
5.2 东莞市常用两种速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5.2.1 速测卡检测法存在的问题 |
5.2.2 分光光度检测法存在的问题 |
5.3 东莞市速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
5.3.1 采样操作不规范 |
5.3.2 速测队伍人员变动频繁 |
6 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改进对策 |
6.1 加强抽样的合理性 |
6.1.1 抽样规范 |
6.1.2 抽样设计科学 |
6.1.3 抽样目标明确 |
6.1.4 抽样人员负责 |
6.2 增强检测的规范性 |
6.2.1 规范检测流程 |
6.2.2 设备运行保障 |
6.2.3 正确使用速测试剂盒 |
6.3 发展创新快速检测技术 |
6.3.1 检测仪器小型化、经济化 |
6.3.2 检测自动化 |
6.3.3 研究新型速测材料 |
6.4 加强检测信息监控 |
6.4.1 推广信息系统 |
6.4.2 简化监控流程 |
6.5 保持人才队伍的专业性 |
6.5.1 创造有力的成长环境 |
6.5.3 确保持证上岗 |
6.5.4 定期培训与技术比武 |
6.5.5 实行绩效激励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农业现代化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与发育的基础理论 |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3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测评 |
3.1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述 |
3.1.1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2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
3.1.3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效 |
3.1.4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测评 |
3.2.1 评估体系的构建 |
3.2.2 评估方法与赋权 |
3.2.3 数据来源 |
3.2.4 评估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 |
4.1 中间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结构的市场化水平 |
4.1.1 为小农户与大市场进行对接构建桥梁 |
4.1.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 |
4.2 组织规模,提升农业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水平 |
4.2.1 组织农户共同发展规模农业项目 |
4.2.2 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
4.3 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形式的产业化水平 |
4.3.1 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横向联合 |
4.3.2 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纵向经营 |
4.4 技术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
4.4.1 为社员提供农业技术知识培训 |
4.4.2 积极参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
4.5 科学经营,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
4.5.1 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
4.5.2 外部管理的信息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概况 |
5.1.1 湖南建设现代农业的进展与成效 |
5.1.2 湖南建设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 |
5.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估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评估结果 |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发展贡献的测度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数据说明 |
5.3.3 实证结果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1 理论框架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6.2.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6.2.2 模型构建 |
6.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
7.1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
7.1.1 产业结构市场化案例:河洲龟鳖农民专业合作社 |
7.1.2 生产方式集约化案例:苗汉子野生蔬菜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
7.1.3 经营形式产业化案例:屈原惠众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 |
7.1.4 生产技术智能化案例:大北农长林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7.1.5 生产管理组织化案例:锦绣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 |
7.2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借鉴 |
8.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
8.1.1 亚洲模式:日本、韩国为例 |
8.1.2 欧洲模式:法国、德国为例 |
8.1.3 北美模式:美国为例 |
8.2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8.2.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 |
8.2.2 创新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8.2.3 坚持民主合作的基本原则 |
8.2.4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8.2.5 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推动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
9.1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模式实现信息化 |
9.2 打造自身品牌凸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差异性 |
9.3 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联合实现规模化 |
9.4 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业务 |
9.5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门槛促使其发展由“量”向“质”转变 |
9.6 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行为 |
9.7 加强整顿并取缔假、空及休眠农民专业合作社 |
9.8 继续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理事长)调查问卷 |
附录二:合作社成员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业综合开发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范围和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背景分析 |
2.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成效评价 |
2.1.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
2.1.2 农业综合开发的演进历程 |
2.1.3 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评价 |
2.2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内涵和发展理论 |
2.2.1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内涵 |
2.2.2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理论 |
2.2.3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方法 |
2.3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路径分析 |
2.3.1 扶持目的 |
2.3.2 条件分析 |
2.3.3 扶持路径 |
2.3.4 政策分析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载体的比较分析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2 农业龙头企业分析 |
3.2.1 规模和效益指标分析 |
3.2.2 地区均值差异 |
3.3 农民合作社分析 |
3.3.1 规模和效益指标分析 |
3.3.2 地区均值差异 |
3.4 其他发展载体分析 |
3.4.1 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 |
3.4.2 农业园区 |
3.4.3 农产品批发市场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结构效应 |
4.1 研究方法 |
4.1.1 选择依据 |
4.1.2 方法模型 |
4.2 基于蔬菜和果品产业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描述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4.2.3 样本匹配 |
4.2.4 效应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效应 |
5.1 研究方法 |
5.2 基于生猪和奶牛产业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描述 |
5.2.2 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样本匹配 |
5.2.4 效应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出效应 |
6.1 基于年度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 |
6.1.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6.1.2 分析结果 |
6.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方法及变量说明 |
6.2.2 分析结果 |
6.3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全文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洋葱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与品质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洋葱简介 |
1.1 洋葱的起源 |
1.2 洋葱的分类 |
1.3 洋葱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
2 叶绿素研究进展 |
2.1 叶绿素简介 |
2.2 叶绿素提取与测定 |
3 蔬菜品质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蔬菜品质的概念 |
3.2 蔬菜作物品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3.3 蔬菜主要品质研究进展 |
3.3.1 色素 |
3.3.2 碳水化合物 |
3.3.3 可溶性蛋白 |
3.3.4 游离氨基酸 |
3.3.5 丙酮酸 |
3.3.6 维生素C |
3.3.7 多酚 |
4 叶绿素与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洋葱叶绿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提取与测定方法 |
1.3.2 单因素试验 |
1.3.3 响应面法优化 |
1.4 叶绿素的稳定性研究 |
2 结果及讨论 |
2.1 洋葱叶片叶绿素提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洋葱叶片叶绿素的提取工艺 |
2.3 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2.4 洋葱叶片叶绿素的稳定性试验 |
3 结论 |
第三章 洋葱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与品质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3.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3.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3.4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1.3.5 维生素C含量测定 |
1.3.6 丙酮酸含量测定 |
1.3.7 多酚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洋葱不同时期叶绿素与其他品质含量 |
2.1.1 洋葱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 |
2.1.2 洋葱不同生育期重量 |
2.1.3 洋葱不同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 |
2.1.4 洋葱不同生育期可溶性蛋白含量 |
2.1.5 洋葱不同生育期游离氨基酸含量 |
2.1.6 洋葱不同生育期维生素C含量 |
2.1.7 洋葱不同生育期丙酮酸含量 |
2.1.8 洋葱不同生育期多酚含量 |
2.2 洋葱叶绿素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1 洋葱叶绿素变化与鳞茎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2 洋葱叶绿素变化与叶片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3 洋葱叶绿素变化与重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甜高粱产业模式案例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当前我国甜高粱产业发展概况 |
2.1 甜高粱价值及需求 |
2.2 发展甜高粱的主要产业 |
2.3 甜高粱产业的经济效益概况 |
2.4 甜高粱种植基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4.1 生态适应现状 |
2.4.2 产业经济现状及规划基础 |
2.4.3 种植管理现状 |
2.4.4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 |
2.4.5 产量与效益分析 |
2.5 甜高粱产业的调整、构建与转型 |
2.5.1 甜高粱产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型 |
2.5.2 甜高粱产业的技术控制体系标准化构建 |
2.5.3 甜高粱产业的信息化 |
2.5.4 甜高粱产业与土壤修复 |
2.5.5 甜高粱产业的多元化 |
2.6 借鉴玉米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 制约甜高粱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
3.1 盈利率相对较低 |
3.2 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低,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 |
3.3 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紧缺 |
3.4 生产加工运输方面还不成熟 |
3.5 管理机制不健全 |
3.6 组织化程度较低 |
3.7 新品种与新技术宣传不到位 |
3.8 生态环境污染 |
4 甜高粱产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
4.1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
4.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础性技术服务 |
4.2.1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
4.2.2 做好基础性服务 |
4.3 加强田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 |
4.4 提高甜高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
4.5 进一步推动产业化发展 |
4.6 防治环境污染 |
4.6.1 源头防治对策 |
4.6.2 过程防治对策 |
4.6.3 末端防治对策 |
4.7 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清洁化生产 |
4.8 对甜高粱深加工产业经济进行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甘蔗抗螟虫种质及抗性相关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甘蔗概况 |
1.1.1 甘蔗简介 |
1.1.2 甘蔗主要虫害 |
1.1.2.1 甘蔗螟虫 |
1.1.2.2 甘蔗螟虫的防治 |
1.1.2.3 其他害虫 |
1.2 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
1.2.1 组成抗性 |
1.2.1.1 物理结构抗性 |
1.2.1.2 理化抗虫性物质 |
1.2.2 诱导抗性 |
1.2.2.1 昆虫取食诱导抗虫性 |
1.2.2.2 茉莉酸甲酯诱导抗虫性 |
1.2.3 诱导抗虫性对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 |
1.2.3.1 诱导次生代谢产物对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 |
1.2.3.2 诱导植物保护酶对昆虫寄主选择的影响 |
1.2.3.3 茉莉酸甲酯的间接抗虫作用诱导 |
1.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田间试验材料 |
2.1.2 室内实验材料 |
2.2 仪器 |
2.3 试剂 |
2.3.1 营养物质测定试剂 |
2.3.2 茉莉酸甲酯诱导及次生代谢产物、保护酶测定试剂 |
2.3.3 甘蔗品质测定试剂 |
2.4 方法 |
2.4.1 田间调查 |
2.4.1.1 田间试验设计 |
2.4.1.2 螟虫为害调查数据处理 |
2.4.2 营养物质的测定 |
2.4.2.1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测定 |
2.4.2.2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4.2.3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2.4 抗-感甘蔗种质硅含量的测定 |
2.4.3 茉莉酸甲酯诱导甘蔗种质后次生代谢产物及保护酶的测定 |
2.4.3.1 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 |
2.4.3.2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总酚含量的测定 |
2.4.3.3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单宁含量的测定 |
2.4.3.4 茉莉酸甲酯诱导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测定 |
2.4.3.5 茉莉酸甲酯诱导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测定 |
2.4.3.6 茉莉酸甲酯诱导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测定 |
2.4.3.7 茉莉酸甲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 |
2.4.4 抗-感螟虫甘蔗种质品质的测定 |
2.4.4.1 样品处理 |
2.4.4.2 抗-感甘蔗种质材料转光度的测定 |
2.4.4.3 甘蔗各项品质指标的计算 |
2.4.5 甘蔗种质农艺性状的调查 |
2.4.5.1 出苗率 |
2.4.5.2 宿根发株率 |
2.4.5.3 株高 |
2.4.5.4 株茎 |
2.4.5.5 锤度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甘蔗种质抗虫性比较 |
3.2 甘蔗种质新植与宿根抗虫性比较 |
3.3 抗-感螟虫种质营养物质的比较 |
3.3.1 甘蔗种质材料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
3.3.2 甘蔗种质材料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3.3.3 甘蔗种质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 |
3.3.4 甘蔗种质材料硅含量的比较 |
3.4 茉莉酸甲酯诱导后次生代谢产物和保护酶的测定 |
3.4.1 甘蔗种质总酚含量的比较 |
3.4.2 甘蔗种质单宁含量的比较 |
3.4.3 茉莉酸甲酯诱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比较 |
3.4.4 茉莉酸甲酯诱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比较 |
3.4.5 茉莉酸甲酯诱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3.4.6 茉莉酸甲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3.5 抗感螟虫种质品质比较 |
3.5.1 蔗茎部分品质的比较 |
3.5.2 甘蔗蔗汁部分品质的比较 |
3.6 甘蔗种质农艺性状评价 |
3.6.1 新植蔗出苗率和宿根蔗发株率的表现 |
3.6.2 甘蔗种质材料生长后期农艺性状比较 |
3.6.2.1 新植蔗与宿根蔗株高表现 |
3.6.2.2 新植蔗与宿根蔗茎径表现 |
3.6.2.3 新植蔗与宿根蔗锤度表现 |
3.6.2.4 甘蔗种质农艺性状的总体评价 |
4 讨论 |
4.1 甘蔗螟虫为害情况 |
4.2 甘蔗种质间营养物质的比较 |
4.3 甘蔗种质材料硅含量的比较 |
4.4 茉莉酸诱导后次生代谢产物和保护酶的测定 |
4.5 抗-感螟虫甘蔗种质品质指标 |
4.6 甘蔗种质农艺性状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农业发展概述 |
1.2.2 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研究 |
1.2.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2.4 研究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1.3 主要农业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调查法 |
2.2.2 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 |
2.2.3 变异系数法 |
2.2.4 综合指数评价法 |
2.2.5 灰色系统预测法 |
2.2.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3 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
3.1.2 农产品质量建设情况 |
3.1.3 生态农业管理基础条件 |
3.1.4 先进技术应用情况 |
3.1.5 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
3.2 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
3.2.1 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
3.2.2 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主观赋权法 |
4.2.2 客观赋权法 |
4.2.3 综合集成赋权法 |
4.3 综合评价 |
4.3.1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
4.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江油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预测 |
5.1 灰系统与灰色生成 |
5.2 灰色预测与GM(1,1)模型 |
5.3 江油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灰色预测 |
5.3.1 子系统的灰色预测 |
5.3.2 综合发展水平的灰色预测 |
5.3.3 预测结果分析 |
6 江油市生态农业分区发展模式研究 |
6.1 生态农业功能区域划分 |
6.1.1 区划依据 |
6.1.2 区划原则 |
6.1.3 区划方法 |
6.1.4 区划结果 |
6.2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 |
6.2.1 北部山地林牧生态区 |
6.2.2 西部山地、深丘森林旅游生态保护区 |
6.2.3 东北部丘陵水土保持特色农业生态区 |
6.2.4 中部浅丘、平坝优质农业生态区 |
6.2.5 南部丘陵综合农业生态区 |
7 江油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7.1 政策方面 |
7.2 经济方面 |
7.3 科技方面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几种常见的甘蔗种植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智能化研究现状 |
1.3.2 现场总线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odbus总线 |
2.1 常见总线协议 |
2.1.1 CAN总线 |
2.1.2 Modbus总线 |
2.2 Modbus传输模式 |
2.2.1 ASCII模式 |
2.2.2 RTU模式 |
2.3 校验方式 |
2.3.1 奇偶校验 |
2.3.2 LRC检测 |
2.3.3 CRC检测 |
2.4 Modbus程序设计 |
2.4.1 功能码设计 |
2.4.2 帧解析 |
2.4.3 主从机通讯软件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的软硬件设计 |
3.1 总体概述 |
3.2 主控器选型 |
3.3 速度采集方案 |
3.3.1 速度采集硬件设计 |
3.3.2 测速算法 |
3.3.3 软件设计 |
3.4 排肥量控制 |
3.4.1 PWM技术 |
3.4.2 硬件实现 |
3.4.3 软件设计 |
3.5 RS485接口 |
3.5.1 概述 |
3.5.2 RS485组网 |
3.5.3 RS485硬件电路设计 |
3.5.4 程序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4.1 几种常见的系统 |
4.2 交叉编译环境建立 |
4.3 Bootloader移植 |
4.3.1 bootloader定义 |
4.3.2 移植uboot |
4.4 配置linux内核 |
4.4.1 定义 |
4.4.2 移植步骤 |
4.5 移植Yaffs2根文件系统 |
4.5.1 文件系统定义 |
4.5.2 常用的文件系统 |
4.5.3 根文件系统的生成 |
4.6 实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Qt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主界面设计 |
5.1.1 整体描述 |
5.1.2 中文支持 |
5.2 软键盘输入设计 |
5.2.1 软键盘总体设计 |
5.2.2 代码设计 |
5.3 串口部分代码设计 |
5.3.1 概述 |
5.3.2 具体实现 |
5.4 基于SQLite的数据库设计 |
5.4.1 概述 |
5.4.2 代码设计 |
5.5 Qt移植 |
5.5.1 移植tslib |
5.5.2 移植qt/e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 |
6.1 下位机功能测试 |
6.1.1 脉冲采集测试 |
6.1.2 PWM出测试 |
6.2 联合测试 |
6.2.1 组网后通讯测试 |
6.2.2 联合作业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3年糖料种植面积需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红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 周强.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2]昆明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丽华. 山东大学, 2017(04)
- [3]东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速测技术存在问题与对策[D]. 叶瑜霏.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现代农业视角下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莫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5]农业综合开发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影响研究[D]. 李俊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洋葱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与品质相关性分析[D]. 王海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甜高粱产业模式案例调查与分析[D]. 冼颖槟.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甘蔗抗螟虫种质及抗性相关性状的研究[D]. 杨乃博. 海南大学, 2014(06)
- [9]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 谢沂希.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10]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D]. 施焕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