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萍[1](2021)在《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文本源自语言学着作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语言学与翻译的语言》)一书中的第五章,关于“翻译中的词与词义”的问题,对词与词义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讨论词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研究词的分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本中以“-ly”结尾的副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故本篇翻译报告以“-ly”结尾的副词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基于对“-ly”结尾副词的分析,选用了合词译法、词性转换法、引申译法以及拆译法等四种翻译技巧。另外,文本中大篇幅的阐述隐喻与词义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故本篇翻译报告将隐喻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通过探讨文本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副词翻译技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顾重云[2](2021)在《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文中提出16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化,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世俗化、君权强大与教权衰落、宗教多样化,这些相互关系决定了欧洲近代化的总体方向,也为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施展个人野心和宗教政策提供了历史舞台。克莱门特七世是一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教皇。这一时期的教皇政府热衷于谋求权力和荣誉,积极地表现出教皇对世俗和宗教双重最高权力的追求。教会干政和追名逐利的形象为人们所诟病,而教皇与世俗君主之间冲突也日益加剧。一方面,意大利长期面临外国干涉的处境,欧洲最强大的两位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与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为了争夺欧洲霸权,在意大利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另一方面,以苏莱曼大帝为首的土耳其人正在向欧洲东部入侵。马丁·路德新教势力的影响正在欧洲不断地扩大,天主教会面临愈发严重的宗教分裂危机。1525年帕维亚战役之后,查理五世的帝国野心使克莱门特七世深感威胁,他一改前任与帝国结盟的传统,转而与法国缔结了神圣联盟(即科涅克同盟)。这一背叛激怒了查理五世,皇帝授意波旁公爵的军队入侵意大利。1527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攻占并洗劫了罗马城,克莱门特七世被困于圣天使堡内,教皇承诺交出巨额赎金和人质换取自由,最后趁机逃亡。这一事件即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这次洗劫严重打击了罗马的文艺复兴运动,众多艺术品被毁,大量艺术家四处流亡。意大利奉行的独立城市国家体系瓦解,帝国确立了对意大利的主导地位。对此,一些史学家给克莱门特七世冠以“最不幸的教皇”之称(除了他以外还有几位教皇)。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沉重打击了罗马文艺复兴和教会地位,形成了意大利臣服帝国的局面,如何应对这次危机成为教廷存续的历史性考验。克莱门特七世犹豫不决的性格,加上教皇政府摇摆不定的政治措施,已经无法应对16世纪越发激烈的争霸战争所带来政治军事危机。尽管克莱门特七世作为教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16世纪意大利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意大利朝着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这是由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将从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为切入点,将克莱门特七世置于16世纪欧洲剧烈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展现他的教皇政治对当时意大利政局的深刻影响。16世纪作为欧洲近代化的重要时期,民族国家的崛起与教会权势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因而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后克莱门特七世对世俗权力的妥协是符合这一历史大势的。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洗劫后的教皇选择了妥协和进一步回归宗教本位的道路,为后续制定教廷政策和改革教会指明了方向。教会事务重心转向保持其在信仰上的最高权威,近代教会逐步建立起来。16世纪天主教会对教俗势力的重新定位,实现了自身与近代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其继续保有生命力地发展至今。
陈祥[3](2021)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迭戈·里维拉的红色镜像——《人类在十字路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文中认为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的画作中不乏俄罗斯元素,洋溢着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理想。长期以来,学界对其作品的思想性研究较多,而往往忽视了文本的艺术性。本文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为研究方法,特别是借助"符号域"理论进行阐释,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文本意义的编码与解码、读者阐释的社会语境三方面,分析里维拉代表作《人类在十字路口》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论文试图说明,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彼此相互融合与促进,由此期望学术界对其作品的艺术性投入更多关注和研究。
成向东[4](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李忠杰[5](2020)在《坚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如既往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志,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党和国家始终坚持高举这面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世界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中国必须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需要和平而不是战争,需要合作而不是对抗,在国际关系中诉诸武力和战争不是人间正道,我们要善于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下正确应对不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陈可际[6](2019)在《基于特定路况的智能车辆避撞运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升级、提高人民出行质量以及解决各种交通、能源、环境问题。目前智能驾驶技术主要包含了传感、定位、识别、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由于行车安全是道路交通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所以避撞控制技术在智能车辆的控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某些特殊用途的车辆以外,大部分车辆的行驶路况并不单一,比如乡村公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等。面对不同的路况环境,智能车辆会有不同的避撞需求,而单一的避撞控制方法很难适应多样的驾驶环境。因此,本文选择了居民区单行道路况、郊区弯道路况和高速公路多车路况进行避撞运动控制研究。针对这三种特定路况分别建立了监督辅助控制系统、安全转向控制系统和智能混合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车辆安全行驶的目的。本文对车辆多工况横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第一,利用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整车运动进行建模,作出了横摆运动相位图。第二,通过对比各个工况的相位图变化,分析不同的工况下车辆的横摆运动特性。第三,基于一定的假设,利用雅可比矩阵求出车辆横摆稳定工况边界。此研究还为下文的避撞运动控制提供了车辆模型基础。本文对居民区单行道路况、郊区弯道路况和高速公路多车路况中的避撞运动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居民区单行道路况中提出了一种监督辅助控制系统。该系统中的车辆运动预测模型结合了车辆运动学模型和驾驶员模型。而驾驶员模型是通过驾驶员数据拟合得到的人工势场模型,它体现了驾驶员的避撞风险意识和驾驶操作习惯,使得预测模型在长预测时域上更为合理。基于预测模型和行驶安全约束,利用二分搜索法求得最大安全控制输入作为控制量约束,然后建立相应的反馈控制律对驾驶员不当的操作进行矫正。此监督辅助控制系统经过了实车测试和驾驶模拟器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能够起到避撞辅助的作用,并且对驾驶员的避撞驾驶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另外,在此路况中还提出了潜在碰撞概率公式,来计算车辆通过十字路口时的碰撞概率,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验证。其次,在郊区弯道路况的避撞运动控制研究中,建立了一种安全转向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含了路径跟踪控制器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前者在避撞运动控制中起主要作用,控制车辆在跟随弯道路径的同时避开障碍物。后者则可以增强车辆在弯道避撞过程中的转向能力。在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中提出了两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第一种采用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结构,上层控制对避撞路径进行规划,下层控制负责路径跟踪控制以及车辆运动状态约束管理。第二种是基于随机样本的模型预测控制结构,利用逆离散余弦变换产生随机控制量,运算速度快。本研究基于d SPACE平台对安全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被控车辆能够在低附着弯道条件下实现安全稳定的避撞运动。最后,在高速公路多车路况的避撞运动控制研究中,建立了一种智能混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也采用分层结构,上层为离散协调规划层,下层为连续运动控制层。在上层控制中,利用有限状态机对旁车相对位置进行识别,然后运用模糊推理对碰撞风险进行了估计,最后从若干个驾驶模式中选择安全合理的驾驶模式。在下层控制中,建立了线性路径跟踪误差模型以及车间距离模型,分别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控制进行车辆横纵运动控制,实现上层决策的驾驶模式。本研究基于驾驶员在环试验平台对智能混合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在测试过程中主车能够及时地应对旁车带来的碰撞风险,并且通过安全的换道超车,最终达到期望车速。
黎尧[7](2019)在《高一数学建模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笔者所在学校从2015开始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并参加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大赛。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现有的有关中学生数学建模活动的文献参考资料比较少,且综合性高。需要学生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已经完备的数学功底。相对大学生而言,高中生知识体系不完善,当知识体系完善时,有进入高三冲刺高考。在数学建模这个核心素养上的提高不够。所以笔者想开发适合高一入校新生就可以动手且随教学进度将先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建模课程,并在其中融入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知识,让高中数学建模真真意义上的服务高中教学,培养学生的结合实际的能力,提高数学建模这一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了解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与高中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利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出大部分学生是对数学报以喜爱的态度,并且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是有实际用途的。另外大部分中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提及过数学建模,高一新生大部分同学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建模素养,为高一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做铺垫。最后表述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数学建模的原则以及如何评价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其次在案例分析部分,特意针对高一做了设计。利用《烧开水问题的研究》、《校门口红绿灯时间长短合理性研究》让学生初识数学建模,利用《分期付款问题》、《测量教学楼高度》两个案例自主探究数学建模,最后通过《日影运动轨迹问题》介绍了数学建模在其他学科上的应用,提升数学建模的价值。在最后记录了部分选修数学课程的感受。
王亚洁[8](2018)在《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北京地铁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地铁逐渐成为服务居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北京地铁的高速建设,诸多问题凸显,比如,北京有75座地铁站因为拥挤而常态化限流,数十座地铁站因为周边土地开发滞后而客流不足,诸多地铁站因为周边用地单一而客流不均衡,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研究多从地铁线网、站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交通工程的手段缓解问题。而本文从“地铁站域”(地铁站周边地区)的角度出发,以城市规划的视角,研究土地利用与客流的互动关系,并基于此,提出地铁站域规划策略,以实现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的协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土地利用可分为强度、混合度和可达性三个要素。(1)强度要素可以用站域的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来标定。研究发现,容积率与客流呈现较强正相关关系。容积率对高峰客流、工作日客流、周末客流的影响依次减小。功能要素、区位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均会对容积率和客流的互动产生影响;(2)混合度要素与客流的互动源于不同功能配比的用地与客流的互动。一般情况下,混合度能提升客流大小、均衡客流分布;(3)可达性要素包括交通可达性(基于交通特征的可达性)和区位可达性(基于区位特征的可达性)两方面,交通可达性对客流提升明显,尤其公交车、私人机动交通和地铁的可达性,而区位可达性对客流影响较小。第二,对于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的互动:(1)早高峰终点站和晚高峰起始站的容积率对OD客流影响更大,即办公型站域容积率对OD客流影响更大;(2)起始站与终点站的用地差异(简称站间混合度)能提升OD客流;(3)站间可达性能够提升OD客流,尤其途中的换乘状况对OD客流影响较大。第三,站域规划策略包括三方面内容:(1)强度分类指导策略,即对于不同功能、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站域采取不同强度策略;(2)不同尺度下的混合策略。区域尺度实现同线路各类站域的均衡配置,站域尺度实现用地的合理配比;(3)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策略,即根据站域土地利用特征来布局各类交通设施,同时针对不同可达性的站域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本文拓展了TOD理论的3D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地铁站域规划策略。
高然[9](2017)在《拉美解放神学教会学的演变与争论》文中提出教会学是宗教伦理介入社会生活的桥梁。拉美解放神学的教会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梵二会议前后的酝酿期(20世纪50年代至1968年);(2)以麦德林会议和古铁雷斯神学为代表的形成期(1968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3)以基层团体运动的理论化为标志的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通过对教会本质、使命和结构的重新阐述,特别是对基层教会团体的宗教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强调,解放神学挑战了传统的教权模式。
刘建飞,郭芳翠[10](2016)在《处在“最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自奥巴马政府推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中美关系中的竞争一面明显升温。"习奥庄园会晤"达成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共识,这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之后双边关系也出现了不少利好消息,但是,两国之间仍然是摩擦不断,战略互信若有若无,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依然扑朔迷离。中美关系的发展现状如何?对中国来说,应该怎样看待中美关系?在发展中美关系上,
二、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 |
一、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
二、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技巧 |
(一)合译法 |
(二)词性转换法 |
(三)引申译法 |
(四)拆译法 |
第二节 隐喻词语的翻译 |
一、隐喻的定义 |
二、隐喻词语的翻译方法 |
(一)保留隐喻修辞的译法 |
(二)只译喻义的译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2)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16世纪初的意大利局势 |
第一节 意大利与欧洲列强 |
第二节 宗教改革的兴起与教会的内部分裂 |
第三节 土耳其人入侵意大利 |
小结 |
第二章 克莱门特七世谋求世俗权力的政策 |
第一节 平衡欧洲列强的教皇均势政治 |
第二节 科涅克同盟为中心的意大利联盟政策 |
第三节 战时同盟的内部分化与挫败 |
小结 |
第三章 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
第一节 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对教会的冲击 |
第二节 教皇权威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节 洗劫后罗马教廷的困境 |
小结 |
第四章 天主教会对教俗势力的重新定位 |
第一节 教皇妥协与教会权势的回归 |
第二节 教会淡出欧洲权力斗争中心 |
第三节 克莱门特七世作为教皇的历史作用 |
一 最后的文艺复兴式教皇 |
二 顺应教会近代化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克莱门特七世年表(Clement VII) |
附录B 克莱门特七世画像(Clement VII) |
附录C 1527年罗马之劫相关画作 |
致谢 |
(3)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迭戈·里维拉的红色镜像——《人类在十字路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莫斯科:红色镜像的生成与建构 |
二、纽约: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红色镜像 |
三、墨西哥城:美俄符号域之外的红色镜像 |
(4)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坚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志 |
二、靓丽的旗帜在变幻的风云中挺立飘扬 |
三、十字路口的“世界向何处去” |
四、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
第一,《建议》确认: |
第二,《建议》确认: |
第三,《建议》确认: |
第四,《建议》确认: |
第五,《建议》确认: |
第六,《建议》确认: |
五、维护党和国家的底色和根本利益 |
第一,和平,是中国的基本主张,也是世界的热切期盼。 |
第二,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世界的第一要务。 |
第三,合作,是中国的真诚愿望,也是世界的唯一选择。 |
第四,共赢,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准则,也是化解矛盾冲突的现实途径。 |
六、在国际关系中诉诸武力和战争不是人间正道 |
七、正确应对不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
(6)基于特定路况的智能车辆避撞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智能车辆平台 |
1.3 模型预测控制 |
1.4 智能车辆避撞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4.1 纵向避撞运动控制方法 |
1.4.2 横向避撞运动控制方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章节组织结构 |
第2章 车辆多工况横摆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车辆模型 |
2.2.1 轮胎模型 |
2.2.2 车辆运动学模型 |
2.2.3 车辆动力学模型 |
2.3 相位图计算与分析 |
2.3.1 纯转向操作的相位图分析 |
2.3.2 制动转向协同操作的相位图分析 |
2.4 稳定工况边界计算与分析 |
2.4.1 前轮转角与车速的稳定工况边界 |
2.4.2 制动与驱动强度的稳定工况边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居民区单行道路况的避撞运动控制 |
3.1 引言 |
3.2 监督辅助控制系统概述 |
3.3 车辆运动预测模型 |
3.3.1 驾驶员模型 |
3.3.2 车辆运动预测模型的合成 |
3.3.3 车辆运动预测模型仿真分析 |
3.4 车辆安全行驶约束 |
3.5 安全域求解算法 |
3.5.1 普通求解算法 |
3.5.2 基于二分搜索改进的求解算法 |
3.5.3 安全域求解仿真分析 |
3.6 反馈控制算法 |
3.7 十字路口的潜在碰撞概率估计 |
3.7.1 潜在碰撞场景 |
3.7.2 潜在碰撞概率公式 |
3.7.3 潜在碰撞概率公式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郊区弯道路况的避撞运动控制 |
4.1 引言 |
4.2 安全转向控制系统概述 |
4.3 虚拟道路环境与参考路径搜索 |
4.3.1 建立虚拟弯道路况 |
4.3.2 期望路径参考点搜索 |
4.4 分层MPC控制器 |
4.4.1 简化的非线性两轮动力学模型 |
4.4.2 路径规划控制器 |
4.4.3 路径跟踪控制器 |
4.5 随机样本MPC控制器 |
4.5.1 确定样本数量 |
4.5.2 控制量样本生成 |
4.5.3 次优控制量求解 |
4.6 DYC控制器 |
4.7 基于dSPACE平台的安全转向控制系统验证 |
4.7.1 分层MPC避撞运动控制效果 |
4.7.2 随机样本MPC避撞运动控制效果 |
4.7.3 DYC对避撞运动控制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公路多车路况的避撞运动控制 |
5.1 引言 |
5.2 智能混合控制系统概述 |
5.3 协调规划层 |
5.3.1 旁车相对位置识别 |
5.3.2 驾驶模式决策 |
5.4 运动控制层 |
5.4.1 横向运动控制 |
5.4.2 纵向运动控制 |
5.5 基于驾驶员在环的智能混合控制系统验证 |
5.5.1 基于NI PXI的驾驶员在环试验平台 |
5.5.2 自动驾驶过程分析 |
5.5.3 避撞运动控制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监督辅助控制系统的验证实验 |
6.1 引言 |
6.2 实车实验准备 |
6.2.1 实车实验参数与设备 |
6.2.2 安全行驶约束设定 |
6.2.3 预警灯设计 |
6.3 实车避撞运动控制效果分析 |
6.3.1 实验A结果分析 |
6.3.2 实验B结果分析 |
6.3.3 实验C结果分析 |
6.3.4 实验D结果分析 |
6.3.5 实车控制结果分析小结 |
6.4 避撞驾驶行为改善验证准备 |
6.4.1 驾驶模拟器设备 |
6.4.2 避撞驾驶行为改善验证流程 |
6.5 避撞驾驶行为改善结果分析 |
6.5.1 阶段A的驾驶数据分析 |
6.5.2 阶段B的驾驶数据分析 |
6.5.3 阶段C的驾驶数据分析 |
6.5.4 阶段D的驾驶数据分析 |
6.5.5 驾驶数据分析小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高一数学建模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
1.2.2 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潜创造力 |
1.2.3 数学建模有助于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形成 |
1.2.4 数学建模可以刺激学生全面发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学模型 |
1.3.2 数学建模 |
1.4 国内外高中数学建模发展 |
1.4.1 国外高中数学建模发展 |
1.4.2 国内高中数学建模发展 |
1.5 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研究 |
2.1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体现 |
2.2 数学建模与各个领域的结合 |
2.2.1 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数学模型 |
2.2.2 工程学的研究与数学模型 |
2.2.3 生物科学与数学模型 |
2.2.4 经济学的研究与数学模型 |
2.2.5 语言学的研究与数学建模 |
2.3 高一新生数学应用问卷调查 |
2.3.1 调查目的 |
2.3.2 学生数学兴趣分析 |
2.3.3 学生数学建模认识分析 |
2.3.4 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分析 |
第三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思路探究 |
3.1 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
3.2 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究 |
3.3 数学建模教学评价的探究 |
第四章 数学建模教学案例 |
4.1 初识数学建模 |
4.1.1 烧开水问题的研究 |
4.1.2 校门口红绿灯实践长短合理性研究 |
4.2 初探高中数学建模 |
4.2.1 洗衣服问题 |
4.2.2 测量教学楼高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未来需求:地铁站大量植入 |
1.1.2 现状问题:地铁站域与站点的协同度较低 |
1.1.3 理论缺陷: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定量关系不明 |
1.1.4 规划实践:土地利用和地铁站的协同规划多停留战略层面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丰富和完善土地利用-交通互动理论 |
1.2.2 指导站域土地利用和交通协同规划实践 |
1.2.3 以北京为代表的亚洲城市案例 |
1.3 研究界定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演进 |
2.1.1 理论起源 |
2.1.2 地铁与土地利用互动理论 |
2.2 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理论研究 |
2.2.1 站域范围研究 |
2.2.2 互动关系研究 |
2.2.3 互动模型研究 |
2.3 实践应用研究 |
2.3.1 协同规划 |
2.3.2 协同度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1 国外研究述评 |
2.4.2 国内研究述评 |
2.4.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3章 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理论构建 |
3.1 强度要素与客流 |
3.1.1 强度要素的含义 |
3.1.2 强度与客流关系 |
3.1.3 互动关系影响因素 |
3.2 混合度要素与客流 |
3.2.1 混合度要素的含义 |
3.2.2 混合度要素的测度 |
3.2.3 混合度与客流关系 |
3.2.4 站间混合度与OD客流 |
3.3 可达性要素与客流 |
3.3.1 可达性要素的含义 |
3.3.2 可达性要素的测度 |
3.3.3 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3.3.4 可达性与客流关系 |
3.3.5 站间可达性与OD客流 |
3.4 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的协同 |
3.4.1 客流容量的重新认识 |
3.4.2 客流与客流容量的五种关系 |
3.4.3 协同发展的含义 |
3.4.4 协同发展的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现状 |
4.1 北京地铁站域现状 |
4.1.1 北京地铁发展历程 |
4.1.2 北京地铁站域范围确定 |
4.1.3 土地利用特征 |
4.1.4 客流特征 |
4.1.5 北京地铁站域与站点的矛盾 |
4.2 北京地铁站域分类 |
4.2.1 国内外分类研究综述 |
4.2.2 分类因子及方法 |
4.2.3 分类依据 |
4.2.4 分类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各类站域土地利用与站点客流的互动 |
5.1 北京各类站域互动概况 |
5.1.1 办公型站域 |
5.1.2 居住型站域 |
5.1.3 混合型站域 |
5.1.4 商服型站域 |
5.1.5 枢纽型站域 |
5.1.6 待开发型站域 |
5.2 北京各类站域互动规律总结 |
5.2.1 “功能+区位”的站域类型细分 |
5.2.2 各类站域土地利用和客流特征 |
5.2.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客流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站点客流的互动 |
6.1 变量选取 |
6.1.1 客流大小和均衡度 |
6.1.2 土地利用三要素 |
6.2 土地利用与四类客流的回归分析 |
6.2.1 各要素与工作日站点客流 |
6.2.2 各要素与周末站点客流 |
6.2.3 各要素与早晚高峰客流 |
6.2.4 回归分析总结 |
6.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客流关系 |
6.3.1 强度要素与客流 |
6.3.2 混合度要素与客流 |
6.3.3 可达性要素与客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的互动 |
7.1 各类站域之间的OD客流 |
7.1.1 办公、居住、混合型站域间联系紧密 |
7.1.2 商服、枢纽型站域与同类站域联系紧密 |
7.1.3 待开发型与办公型站域联系紧密 |
7.2 土地利用与OD客流回归分析 |
7.2.1 变量选取 |
7.2.2 相关性分析 |
7.2.3 回归模型构建 |
7.2.4 互动关系总结 |
7.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OD客流关系 |
7.3.1 起止站容积率与OD客流 |
7.3.2 站间混合度与OD客流 |
7.3.3 站间可达性与OD客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协同的站域规划策略 |
8.1 协同的站域规划概述 |
8.1.1 协同概念辨析 |
8.1.2 协同的阻碍因素 |
8.1.3 协同规划的三个层次 |
8.2 世界经典案例研究 |
8.2.1 办公型——芝加哥华盛顿站 |
8.2.2 居住型——新加坡义顺、盛港站 |
8.2.3 商服型——日本新宿站 |
8.2.4 枢纽型——日本大阪站 |
8.2.5 待开发型——新加坡大巴窑站 |
8.2.6 总结 |
8.3 与客流容量协同的规划原则 |
8.3.1 客流容量分布规律 |
8.3.2 协同的规划原则 |
8.4 强度策略——基于“功能+区位+社会经济”的分类指导 |
8.4.1 强度策略概述 |
8.4.2 基于功能的分类引导策略 |
8.4.3 基于区位的分类引导策略 |
8.4.4 基于社会经济的分类引导策略 |
8.5 混合策略——多种尺度下的混合 |
8.5.1 区域尺度下的混合 |
8.5.2 站域尺度下的混合 |
8.5.3 逐步更新策略 |
8.6 可达性策略——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6.1 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6.2 区位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 |
9.1.2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互动关系 |
9.1.3 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协同的规划策略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论文的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代表性站域用地现状 |
附录 B 客流和土地利用变量选取 |
附录 C 客流和土地利用变量统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丽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在教俗博弈的历史十字路口 ——论1527年罗马洗劫事件中的克莱门特七世[D]. 顾重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迭戈·里维拉的红色镜像——《人类在十字路口》的文化符号学解读[J]. 陈祥. 俄罗斯文艺, 2021(02)
- [4]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5]坚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J]. 李忠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06)
- [6]基于特定路况的智能车辆避撞运动控制研究[D]. 陈可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7]高一数学建模教学设计[D]. 黎尧.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D]. 王亚洁. 清华大学, 2018(04)
- [9]拉美解放神学教会学的演变与争论[J]. 高然.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7(00)
- [10]处在“最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J]. 刘建飞,郭芳翠.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