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阜康典型荒漠C_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国栋[1](2021)在《放牧和干旱对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广且面积较大,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旱生性最强的草地生态系统,因此该生态系统对各种干扰活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气候格局的变化以及人类长期不合理利用的共同影响,使得该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极端干旱和长期过度放牧利用的影响更为突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区域甚至全球碳平衡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而,当前关于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极端干旱和自由放牧干扰的响应及其调控机制依然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本研究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建立放牧(自由放牧:FG,对照:CK)和极端干旱试验(生长季5-8月减雨66%:W1、6-7月减雨100%:W2、对照:CK)平台,结合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量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极端干旱和长期自由放牧对该生态系统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温室气体通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由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全碳含量、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氮比(C/N),但显着增加了土壤的δ13C值、δ15N值、土壤容重和全氮含量。土壤δ13C值与有机碳含量存在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土壤δ15N值与全氮含量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由于受采样时间的影响,只有W1极端干旱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土壤碳氮比(C/N)、土壤的δ13C值和δ15N值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均不敏感。土壤δ15N值与其全氮含量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土壤的δ13C值与有机碳含量不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2015-2018年,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在整体上呈明显的季节和年动态变化规律,且自由放牧显着降低了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2)2015-2018年植物生长季高峰期,自由放牧显着降低了植物群落的盖度和高度,但对植物群落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没有显着影响。放牧、年份及其交互作用对植物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影响均不显着,仅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年际效应间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而在2018年生长季高峰期,两种极端干旱处理显着降低了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密度和植物丰富度。同时,极端干旱明显改变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促使多年生根茎型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逐步成为主要优势种。W1和W2两种极端干旱条件显着降低了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但对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较小。(3)2017-2018年植物生长季,放牧和年份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无显着影响,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仅在年际间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W1和W2极端干旱处理下土壤含水量较CK显着降低了27.65%和40.01%(P<0.05),而极端干旱处理对土壤温度无显着影响,土壤温度只在年际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4)2017-2018年植物生长季,自由放牧条件下土壤CO2排放通量较对照分别显着降低了79.27%和69.36%;而放牧、年际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CH4通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同时,极端干旱、年份及其交互作用均会对土壤CO2排放通量和CH4的吸收通量产生显着影响,并且两种极端干旱在两年中均显着降低了CO2的排放通量;而2017年两种极端干旱年显着降低了CH4的吸收通量,在2018年对CH4的吸收通量影响不显着。(5)2017和2018年植物生长季期间,放牧和极端干旱处理下土壤CO2和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二次非线性回归规律(P<0.05);除2017年CK处理下CO2和CH4通量及2018年FG处理下CH4通量与土壤温度的均无显着相关性外,其余两年中不同放牧处理下土壤CO2和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均存在显着的二次非线性回归规律(P<0.05)。不同极端干旱处理下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着的指数相关关系,但不同极端干旱处理下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温度之间无显着性关系。(6)放牧干扰通过降低土壤含水量和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对CO2温室气体通量产生间接的抑制作用,同时主要通过降低土壤含水量间接抑制了土壤对于CH4的吸收。而由极端干旱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不仅对土壤CO2通量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还会通过降低物种丰富度对土壤CO2通量产生间接的抑制作用;而土壤含水量主要通过降低物种丰富度对土壤CH4通量产生间接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放牧和极端干旱对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中,土壤含水量是一个关键的间接影响因子。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的阐明了自由放牧和极端干旱对植被、土壤特征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含碳温室气体的调控机制。发现极端干旱和自由放牧在降低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同时,会通过降低大气与土壤层面含碳温室气体的扩散减缓生态系统的碳损失,从而降低荒漠草原进一步退化的风险。
曾立飞[2](2020)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国内主要产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南缘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该区已发现多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2019年南缘西部四棵树凹陷高探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高探1井油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准噶尔盆地南缘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本论文针对准南地区煤系烃源岩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并结合镜质体反射率和气态烃碳同位素,预测其主要生油、生气阶段,以及相应的成熟度范围。镜质体反射率(%Ro)是石油地球化学家常用的成熟度指标。在热演化过程中,镜质体释放挥发性组分(如H2O、CO2、油组分和气态烃)之后,芳香度增高,进而导致镜质体反射率增高。基于这一特征,可以将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指示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前人已经提出了依据地层的热史计算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和模型,例如TTI和EASY%Ro模型。由于不同烃源岩所含干酪根类型、组成与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达到主要生油阶段(生油窗)和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也不相同。确定含油气盆地具体烃源岩生油窗和主要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与生产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6个煤样进行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热解实验,并测定各温度点加热之后的煤样镜质体反射率值。通过对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值与计算的EASY%Ro值对比,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除加热时间和温度外,氢指数和加热速率对镜质体反射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初始HI指数较高的煤样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相对较低,而初始HI指数较低的煤样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相对较高,富氢镜质体展示出反射率抑制效应;(2)当计算的EASY%Ro大于1.5时,实测%Ro值比计算的EASY%Ro值偏低。在相同成熟度(计算的EASY%Ro值相同)条件下,快速(20°C/h)升温实验实测%Ro低于慢速(2°C/h)升温实验,与计算的EASY%Ro值之间的差异更大,快速实验镜质体反射率展示出明显的迟缓效应;(3)通过生烃模拟实验确定烃源岩(干酪根)的生油、生气转化率,并计算对应实验条件的EASY%Ro值,能有效确定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主要生油、生气阶段的成熟度范围。煤成烃的研究是煤成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已发现的气田,特别是大中型气田,气源主要来自煤系烃源岩,然而至今对于煤系烃源岩生油潜力、生气潜力和主要生气阶段的认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10个煤样和5个泥质烃源岩干酪根样进行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的生烃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煤样和泥质烃源岩的HI指数与最大生油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H/C原子比则表现出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在地质条件5°C/My升温速率下,当EASY%Ro为1.50时,J1bA、J1bB、J2xB类煤样和JSB类烃源岩的产气转化率分别为25%、21%、23%和29%,表明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主要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EASY%Ro>1.50);(3)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油量主要取决于初始生油潜力,生气量主要取决于成熟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段的四棵树凹陷煤层生油潜力高于南缘其他区域。准南中段的霍玛吐背斜带煤层成熟度高,该区较南缘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煤成气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母质类型和成熟度密切相关,根据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值能够有效辨别天然气来源和热演化程度。本论文对4个煤样和5个泥质烃源岩干酪根样生烃模拟实验气体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根据ln(C2/C3)vs.ln(C1/C2)和δ13C1–δ13C2 vs.ln(C1/C2)图版,来源于煤系烃源岩的天然气生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EASY%Ro介于0.66–0.95,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323–372°C之间,干酪根初次裂解产生的丙烷量高于乙烷,乙烷高于甲烷(C3>C2>C1);第二阶段,EASY%Ro介于1.06–1.67,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383–431°C之间,气态烃来源于干酪根初次裂解和油二次裂解;第三阶段,EASY%Ro介于1.86–3.20,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443–515°C之间,湿气发生裂解,甲烷和乙烷的量明显增加;第四阶段,EASY%Ro介于3.44–4.44,升温速率2°C/h时温度介于527–600°C之间,湿气裂解生成甲烷,同时也有部分甲烷来源于残余固体干酪根;(2)在应用δ13C2–δ13C3 vs.C2/C3和δ13C2–δ13C3 vs.δ13C1图版确定天然气的成因时,必须同时考虑热成熟度和干酪根类型。
李巧玲[3](2019)在《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文中提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十分脆弱。近几年内,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而关于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无机碳(SIC)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宁夏中北部盐池县不同沙漠化阶段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的变化规律,探讨荒漠草原沙漠化对不同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布特征、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土壤碳同位素值的影响。揭示土壤碳库对荒漠草原沙漠化的响应机制,以期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荒漠草原0~30cm 土层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土壤总碳密度(STCD)随着沙漠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均呈降低趋势。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无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比荒漠草原降低了 6.7%、35.9%和47.0%和18.5%和57.7%、60.5%。(2)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δ13C-SOC)和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SIC)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3.1‰~-20.0‰和-3.2‰-1.4‰。0~3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加剧表现为固定沙地>荒漠草原>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而土壤无机碳同位素值随沙漠化程度加剧呈逐渐增加趋势。除0~10cm表层土壤外,10~30cm 土层土壤次生碳酸盐含量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荒漠草原和固定沙地土壤次生碳酸盐含量与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差异显着。(3)0~10cm 土层各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含量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各粒径组分土壤无机碳含量表现为黏粉粒无机碳(CSIC)>细砂粒无机碳(FIC)>粗砂粒无机碳(CIC),而各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则表现为细砂粒有机碳含量(FOC)>粗砂粒有机碳(COC)>黏粒有机碳含量(CSOC)。(4)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和有机碳同位素值(δ13C)呈负相关性,而土壤无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显着正相关性。0~10cm 土层不同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呈正相关性,其中土壤粗砂粒有机碳(COC)和粗砂粒无机碳(CIC)对全土有机碳贡献最多,而土壤黏粉粒有机碳(CSOC)和黏粉粒无机碳(CSIC)与全土无机碳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
王亚婷[4](2018)在《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文中指出以放牧为主要利用方式的短花针茅草原是荒漠草原的代表类型之一,放牧通过家畜选择性踩食、践踏及粪便排入等影响草原中植物生长微环境,同时使植物资源利用能力和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四种不同载畜率方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稳定性碳同位素法测定主要植物种的δ13C值,结合植物C、N营养指标和水热因子,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功能群及生活型植物δ13C含量对载畜率的响应,以期在分析草原植物生理生态机制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应对干扰的资源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花针茅草原7种主要植物中的短花针茅、阿氏旋花、无芒隐子草、冷蒿和木地肤的δ13C值与载畜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3植物的δ13C值随着放牧干扰的增强而降低(p<0.05),一、二年生植物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变化趋势与之刚好相反,其δ13C值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载畜率对小半灌木和C4植物无影响。(2)植物的δ13C值与元素间回归分析表明:7种植物中的短花针茅δ13C值与N元素(N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冷蒿、栉叶蒿的变化与之相反,而阿氏旋花、木地肤、无芒隐子草和猪毛菜的δ13C值与Nleaf、C/N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多年生草本植物、C3植物的δ13C值与N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二年生植物、小半灌木的变化与之相反。(3)短花针茅植物δ13C值的变化与载畜率和年际效应的方差分析显示,年份是造成其δ13C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δ13C值与降水的线性拟合发现,短花针茅的δ13C值与年降水量呈现显着负相关。
任乐乐[5](2017)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先民采取何种生业策略以适应高海拔环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地貌类型多样,考古遗存丰富,是研究史前人类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动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的理想区域。该地区植物考古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揭示了耐旱喜温的粟黍、耐寒的大麦小麦的传入和利用是保障史前人类永久定居不同海拔高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先民利用的另一重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资源,但其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的生业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仍不清晰。欧亚大陆农业传播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出现并不断强化,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的种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此外,牦牛的驯化和利用过程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在3个系统发掘和3个考古调查的史前遗址中系统采集了动物骨骼样品,完成了30581块动物骨骼样品的鉴定工作;在5个遗址中挑选出406例动物骨骼和人骨样品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在3个遗址采集了14个年代样品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发表的相关资料,分析了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和家畜饲养策略,并探讨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气候和海拔变化对先民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c.54004500BP,先民主要通过捕获鹿科和羊亚科等野生动物获取动物资源,家养动物在先民利用的动物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且仅有猪和狗。此外,先民采取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策略饲养家猪,而狗的饲养方式较为多样化,主要与其在先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多种功能有关。(2)c.45003600BP,不同海拔区域先民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获取肉食资源。对先民肉食资源贡献最大的野生动物种类是鹿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家养动物饲养种类齐全,包括狗、猪、牛和羊,且牛羊逐渐成为家畜饲养的主体。此外,本阶段传统家畜猪和狗的饲养策略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对于新传入的牛羊,先民根据野生自然植被的丰富程度,采取了放牧和放牧与补充饲料相结合的饲养方式。(3)c.36002000BP,先民利用的动物种属主要是家养动物,野生动物的比重较少,而且在本阶段,驯化牦牛已确定在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文化遗址中得到利用。此外,先民依然采用放牧和放牧与补充饲料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牛羊。(4)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大体上经历了由以狩猎为主、家畜饲养为辅(c.54003600BP),到以家畜饲养为主、狩猎为辅的转变(c.36002000BP)。此外,4500BP左右,猪的食谱由C4类食物为主转变为以C3和C4类混合食物为主;c.36002000BP,家养草食动物羊的食谱由以C3和C4混合食物为主食发展为以C3食物为主食。(5)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不同时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空间对比分析显示:c.54004500BP和c.36002000BP,不同区域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及饲养家畜策略差异较小;而c.45003600BP,不同区域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多样,差异显着。2500m以上区域,先民依靠狩猎鹿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等野生动物获取肉食;2500m以下区域,先民主要以饲养羊、狗、猪、牛等家养动物获取肉食。同时家养杂食动物猪狗及家养草食动物牛的食谱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表明不同区域先民采取不同的方式饲养家畜。(6)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时空差异显着,主要受到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新品种家畜(包括牛、羊、马)的引入和利用,以及海拔变化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生存环境差异的影响。本研究为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及其时空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动物遗存鉴定和骨骼碳氮同位素分析数据支撑,是在该地区用多学科方法开展系统动物考古研究的尝试和探索。本研究还为揭示不同家养动物在青藏高原出现和利用的历史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为认识和理解不同时期史前人类适应不同海拔(尤其是高海拔)生存环境的动物资源利用模式,及其与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系等国际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和新的视角。
姚鸿云[6](2017)在《退化草原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4年8月在全国七个类型草原取样,2014~2015年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试图探究退化草原的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的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的变化特征,揭示放牧(放牧处理和放牧强度)和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对草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机理,为退化草原监测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草原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都有各自δ13C取值范围,放牧之后不同科植物的13C叶值范围值变化幅度变大,δ13C据的范围值有所扩大,向更负的方向扩展,放牧前后、不同深度δ13C±范围值增减均不定。(2)大部分植被的δ13C叶值放牧后有降低的趋势,三种植物的光合途径发生了转换。放牧对的δ13C根值影响不大,放牧、根系深度、地区、放牧和地区的交互作用对δ13C ±值的影响都达到了显着水平。(3)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的δ13C值都呈现整体变小趋势,其中δ13C根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δ13C沿植物轴线向下富集:δ13C±>δ13C棍>δ13C叶。(4)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的δ13C值随着海拔梯度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放牧前后δ1C ±值、δ1C 根值和地理因素均呈现良好的回归关系。(5)七种类型草原的δ13C 根和δ13C ±二者在OG、NG区的差值△s-±oG、△根-±NG呈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
赵丽媛[7](2017)在《敦煌盆地伊塘湖钻孔沉积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揭示的植被演替》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对这里的气候环境变化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伊塘湖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北侧的敦煌盆地之中,分布广泛的沉积地层是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在伊塘湖地区钻探并获取了近300m长的岩芯,采用光释光、古地磁等测年技术确定了沉积地层的年代框架,测定了近五百个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TOC)、碳氮比(TOC/TN)和上千个样品的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等环境代用指标,同时分析了现代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据此建立起伊塘湖第四纪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序列。该研究填补了西北地区一个第四纪地质记录的空白区域。伊塘湖区钻孔沉积相展示出从河流相沉积向湖相沉积的转变,古地磁推算ca 2.08 Ma为伊塘湖钻孔底部年龄的最佳估算值。TOC在0~3%范围内波动,有机质含量过低,TOC/TN受其影响波动范围为0~30。2.08 Ma至今,湖区沉积物δ13Corg在-27.84‰~-22.30‰之间变化,可与TOC对比。根据最新的植被调查结果,伊塘湖区现有植被以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为主,C3、C4植被均有分布。通过现代植被碳同位素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降雨量的减少,碳同位素值逐渐升高,C4植被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初步认为该区域现代植被(特别是C4植被)的分布主要受降雨的影响,其次响应于温度,这一点对于岩芯样品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干旱气候条件下湖区沉积物的δ13Corg变化主要受到伊塘湖流域范围内从外源输入的陆生植被控制,喜干热的C4植被δ13Corg值偏正,而C3植物δ13Corg值偏负。总体上,干旱区湖相沉积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值可指示C3/C4植被类型变化,进而指示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干湿变化。整个第四纪以来可将伊塘湖的环境演化分为4个阶段:2.08 Ma以来伊塘湖地区经历了 2.08-1.82 Ma的整体由冷湿转暖干、1.82-0.0.24Ma维持一定比例C4植被的冷湿气候(河流相转为湖泊相)和0.24Ma以来转暖干的变化。δ13Corg变化的时间序列显示出明显的内陆区域气候干旱化,2.08 Ma以来,伊塘湖区的环境演化受北半球冰盖的增加/减少控制,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西北内陆干旱化趋势。
王鑫[8](2017)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动物食物来源的确定中应用日益普遍。与传统方法相比,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研究动物生态学时具有可以反映长期作用的结果、可以研究复杂的生态关系、可以真实的说明问题。本研究总体思路为:通过室内控制测得阿拉善荒漠区4种主要鼠种,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的3种组织-体毛、肝脏、肌肉的δ 13C和δ 15N的分馏系数,根据δ 13C值对阿拉善荒漠区植物进行光合型分类,利用IsoSource模型对主要啮齿动物不同季节的潜在食物源进行分析,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在研究区所采集的动植物标本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常见植物种隶属于15科、38属共46种植物;根据测试植物叶片的δ13C值,鉴别出有35种C3植物,11种C4植物。2.三趾跳鼠春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猪毛菜(Salsola collina)33.4%、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13.8%、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13.3%;夏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31.5%、短脚锦鸡儿(Caragana brachypoda)25.1%、骆驼蓬(Peganum harmala)19.8%;秋季主要食物来源所占贡献比例:雾冰藜25.4%、短脚锦鸡儿15.5%、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14.8%。3.五趾跳鼠春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猪毛菜43.2%、雾冰藜21.0%、蒙古虫实20.9%;夏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骆驼蓬23.2%、蒺藜(Tribulusterrestris)20.6%、雾冰藜16.2%;秋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无芒隐子草27.2%、蒙古虫实24.7%、蛛丝蓬(Micropeplis arachnoidea)18.2%。4.子午沙鼠春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雾冰藜17.2%、蒙古虫实17.0%、猪毛菜15.1%;夏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雾冰藜28.5%、驼绒藜(Ceratoides intramongolica)21.4%、蛛丝蓬16.4%;秋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蛛丝蓬43.0%、猪毛菜 13.3%、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10.7%。5.小毛足鼠秋季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霸王35.8%、骆驼蓬17.7%、蛛丝蓬13.6%。
朱国栋[9](2016)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文中认为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的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进行,主要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所测定的35种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中,有32种均属于C3植物,剩余的3种属于C4植物,而且C3植物的δ13C值明显低于C4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60‰和-15.06‰。植物不同器官δ13C值的大小顺序为:δ13C根>δ13C茎>δ13C叶(克氏针茅和短花针茅除外)。2.7种植物的δ13C值在经历长期放牧干扰后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中6种C3植物均表现出了显着性差异(P<0.05),另一种C4植物无芒隐子草则没表现出显着性。而木地肤的δ13C值则呈现出增大趋势并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0-15c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δ13C值显着受到放牧干扰的影响,其δ13C值呈现增大趋势,其中0-5cm的土壤层变化的幅度大于其他土层。3.尽管放牧家畜牛羊毛发和粪便的δ13C值与食物的δ13C值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比较放牧牛羊毛发和粪便与它们采食的植物的同位素值来推算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放牧牛羊的食性。
赵丹[10](2016)在《新疆18种典型灌木及立地土壤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文中指出灌木是新疆荒漠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面积广且种类众多,对维护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灌木及其立地土壤中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既可以评价各灌木的抗旱性,也可以探究环境因子对灌木δ13C值的作用机理,还可以确定灌木-土壤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因而对荒漠区生态保育、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以及灌木-土壤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新疆境内18种常见的灌木为研究对象,按其分布面积和生境特征(共34个样地),在测定其叶片(C3)/同化枝(C4)δ13C值、C含量、N含量,以及其立地土壤δ13C值、SOC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灌木叶片/同化枝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梭梭同化枝δ13C值的分布区间为-13.14‰-15.38‰,平均值为-14.15‰。其同化枝δ13C值不同于C3植物δ13C值的分布范围(-23.00‰-38.00‰),表明梭梭是C4植物。环境梯度上,梭梭同化枝δ13C值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日照时数、潜在蒸散量和海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生境中,梭梭同化枝的碳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显着差异,当其主要伴生种为白刺和红砂时,同化枝δ13C值最高;当主要伴生种为沙拐枣和假木贼时,δ13C值最低。除此之外,灰漠土与灰棕漠土中梭梭同化枝δ13C值显着高于其在棕钙土、风沙土、石质土中δ13C值;盆地中梭梭同化枝δ13C显着值低于其在平原、山地、丘陵中δ13C值。这些结果表明:梭梭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环境梯度和生境中,存在着显着不同,表现出显着的适应策略差异。(2)新疆荒漠区内18种灌木叶片的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12.95‰-29.40‰。其中,C3灌木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22.89‰-29.40‰,平均值为-26.63‰,与全球范围内C3植物δ13C的平均值比较明显偏正;C4植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12.95‰-15.00‰,平均值为-13.96‰。不同灌木植物种间其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研究区内的15种C3灌木中,盐穗木、镰叶碱蓬、红砂、柽柳、麻黄属和盐爪爪属这6种灌木具有相对较高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而骆驼刺、木蓼、白刺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研究区内C3植物与C4植物的叶片δ13C值均随着碳含量、碳氮比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C3灌木植物种的δ13C值、C含量、N含量以及C:N在各器官之间的分配均存在显着差异。其叶、枝、茎的δ13C值是逐渐偏正的。C4灌木植物种同化枝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12.95‰-15.00‰,平均值为-13.96‰;茎的变化范围为-12.51‰-14.87‰,平均值为-13.64‰,茎较同化枝的δ13C值略微偏正。(3)研究区内33个样地中,表层土壤(05 cm)SOC的分布范围为0.14102.91g·kg-1,其中有24个样地(均为温性荒漠类样地)的表层土壤SOC含量小于10g·kg-1,占样地总数的70%以上,这表明新疆荒漠地区表土有机质比较贫乏。垂直方向上,S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总体呈以下变化特征:从表层土壤的最大值开始呈现急剧降低的趋势,其后缓慢降低并在深部土层保持稳定,但不同样地中SOC在垂直方向的降低速度又各有不同。与SOC相反,灌木立地土壤有机质δ13C值大多呈现出先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随后表现为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但是,由于地表植被发育状况和发育历史的不同,个别样地土壤有机质δ13C值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略有降低。总体而言,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与表层土壤有机质δ13C值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二、阜康典型荒漠C_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阜康典型荒漠C_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放牧和干旱对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放牧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
1.2.2 放牧对草地土壤特征的影响 |
1.2.3 放牧对草地含碳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1.3 干旱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极端干旱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
1.3.2 极端干旱对草地土壤特征的影响 |
1.3.3 极端干旱对草地含碳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1.4 草地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子 |
1.5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科学问题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与地貌 |
2.1.4 植被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区植被和土壤特征的本底调查 |
2.3.2 试验区气象数据的搜集记录 |
2.3.3 草原植物群落指标的测定 |
2.3.4 土壤取样与测定分析 |
2.3.5 温室气体的采集和测定 |
2.3.6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测定 |
2.3.7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 自由放牧对荒漠草原动态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2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特征的影响 |
3.2.1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2.3 土壤碳、氮同位素与其对应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关系 |
3.3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1 放牧对荒漠草原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
3.3.2 自由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3.3.3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3.3.4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放牧处理对荒漠草原温室气体的影响 |
3.4.1 不同放牧处理对荒漠草原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
3.4.2 不同放牧处理对荒漠草原CO_2和CH_4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3.4.3 荒漠草原土壤温度和水分与温室气体通量的关系 |
3.4.4 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
3.5 讨论 |
3.5.1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5.2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5.3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及其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3.5.4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比(C/N)的影响 |
3.5.5 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
3.5.6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 |
3.5.7 荒漠草原自由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 |
3.6 小结 |
4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2016-2018年研究区降水量季节变化 |
4.2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特征的影响 |
4.2.1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4.3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 |
4.3.1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4.3.2 极端干旱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功能群密度的影响 |
4.3.3 极端干旱对不同光合类型植物密度的影响 |
4.3.4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物重要值的影响 |
4.3.5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4.4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4.4.1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
4.4.2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CO_2通量的影响 |
4.4.3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CH_4通量的影响 |
4.4.4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温度和水分的关系 |
4.4.5 极端干旱下荒漠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 |
4.5 讨论 |
4.5.1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5.2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4.5.3 极端干旱对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及其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4.5.4 极端干旱对群落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5.5 极端干旱处理下荒漠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因素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镜质体成熟演化 |
1.1.2 生烃动力学 |
1.1.3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
1.1.4 气态烃碳同位素 |
1.2 研究内容 |
1.2.1 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实验研究 |
1.2.2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研究 |
1.2.3 气态烃碳同位素实验研究 |
1.3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1.4 实验技术与流程 |
1.4.1 镜质体反射率Ro%、岩石热解(Rock-Eval)、TOC含量和有机元素分析 |
1.4.2 Py-GC开放体系热解实验 |
1.4.3 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
1.4.4 气态烃组成、产率和同位素分析 |
1.4.5 沥青A和液态烃的组成与产率分析 |
1.5 生油、生气和镜质体反射率动力学模拟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构造演化 |
2.1.2 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和烃源岩特征 |
2.2.1 二叠系 |
2.2.2 三叠系 |
2.2.3 侏罗系 |
2.2.4 白垩系 |
2.2.5 古近系 |
2.3 储盖组合特征 |
2.4 勘探历史与现状 |
第3章 煤金管-高压釜模拟实验与镜质体反射率 |
3.1 样品与实验 |
3.2 煤样地球化学特征 |
3.3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
3.3.1 升温速率 |
3.3.2 HI值 |
3.4 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 |
3.5 实验条件下计算EASY%Ro和实测%Ro在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其意义 |
4.1样品与实验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过程 |
4.2 热解组分产率 |
4.2.1 液态烃产率(可溶有机质沥青A、正构烷烃、液态烃和油产率) |
4.2.2 气态烃产率 |
4.3 热解组分产率与HI指数、H/C原子比和Py-GC热解组分的关系 |
4.4 生烃动力学模拟 |
4.4.1 生油动力学参数 |
4.4.2 生气动力学参数 |
4.5 地质条件5°C/My升温速率下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过程 |
4.6 准噶尔盆地南缘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研究及其意义 |
5.1 样品与实验 |
5.2 热解气体碳同位素组成 |
5.2.1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煤样 |
5.2.2 侏罗统泥质烃源岩样 |
5.3 气体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差异 |
5.4 δ~(13)C_2– δ~(13)C_1 vs.Ro和 δ~(13)C_3– δ~(13)C_2 vs.Ro图版 |
5.5 实验热解过程中气态烃的来源 |
5.5.1 Ln(C_2/C_3)vs.Ln(C_1/C_2)图版 |
5.5.2 δ~(13)C_1– δ~(13)C_2 vs.Ln(C_1/C_2)图版 |
5.5.3 δ~(13)C_2– δ~(13)C_3 vs.C_2/C_3 图版 |
5.5.4 δ~(13)C_1 vs. δ~(13)C_2– δ~(13)C_3图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
3.1 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 |
3.2 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 |
3.3 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关系 |
3.4 讨论 |
第四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同位素值的分布格局 |
4.1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δ~(13)C-SOC值)变化特征 |
4.2 土壤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SIC)变化特征 |
4.3 土壤次生碳酸盐(PC)和原生碳酸盐(LC)的变化特征 |
4.4 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值的关系 |
4.5 讨论 |
第五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不同粒径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分布特征 |
5.1 0~10cm不同粒径组分有机碳分布特征 |
5.2 0~10cm不同粒径组分无机碳分布特征 |
5.3 各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无机碳的稳定性 |
5.4 各粒径组分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关系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稳定性碳同素的研究 |
1.2.2 稳定性碳同位素与植物功能群的研究 |
1.2.3 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
1.2.4 放牧中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2 试验设计 |
2.2.1 围栏布置及放牧管理 |
2.2.2 野外取样方法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变化 |
3.1.1 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 |
3.1.2 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与元素的关系 |
3.2 不同功能群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对载畜率的响应 |
3.2.1 不同光合型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 |
3.2.2 不同光合型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与元素的关系 |
3.2.3 不同生活型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 |
3.2.4 不同生活型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与元素的关系 |
3.3 建群种短花针茅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变化 |
3.3.1 建群种短花针茅稳定性碳同位素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不同载畜率下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变化及适应策略 |
4.1.1 载畜率对植物稳定性同位素的影响 |
4.1.2 植物稳定性同位素与元素的关系 |
4.2 建群种短花针茅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年际差异及适应对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物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
1.1.1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简介 |
1.1.2 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 |
1.1.3 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 |
1.2 动物考古学研究揭示的主要家畜驯化和传播历史 |
1.2.1 狗和猪 |
1.2.2 黄牛和羊 |
1.2.3 马和鸡 |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人类生业模式研究进展与问题 |
1.3.1 研究进展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黑河流域 |
2.1.2 大通河流域 |
2.1.3 洮河流域 |
2.1.4 黄河上游谷地 |
2.1.5 青海湖盆地 |
2.1.6 柴达木盆地 |
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 |
2.3 采样遗址点介绍 |
2.3.1 c.5400~4500BP遗址 |
2.3.2 c.4500~3600BP遗址 |
2.3.3 c.3600~2000BP遗址 |
2.4 研究区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
2.5 研究区自然植被区系划分及碳同位素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 |
3.1.1 动物遗存鉴定材料 |
3.1.2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14)C测年 |
3.2.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
3.2.3 稳定碳氮同位素重建古食谱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测年结果及分析遗址的相对文化序列 |
4.2 c.5400~45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 |
4.2.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 |
4.2.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
4.3 c.4500~36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 |
4.3.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 |
4.3.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
4.4 c.3600~2500BP出土动物种类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5400~45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
5.1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
5.1.1 山那树札遗址动物群 |
5.1.2 安达其哈遗址动物群 |
5.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 |
5.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
5.2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
5.2.1 安达其哈动物食谱特征 |
5.2.2 山那树扎动物食谱特征 |
5.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
5.3 c.5400~45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4500~36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
6.1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
6.1.1 宗日遗址动物群 |
6.1.2 金蝉口遗址动物群 |
6.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
6.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
6.2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家畜饲养策略 |
6.2.1 宗日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
6.2.2 金蝉口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
6.2.3 黑水国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
6.2.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
6.3 c.4500~36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3600~20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
7.1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
7.1.1 诺木洪文化动物群 |
7.1.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
7.2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
7.3 c.3600~20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 |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历时性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 |
8.1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变化 |
8.1.1 野生动物资源的变化 |
8.1.2 家畜数量结构的变化 |
8.1.3 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历时性变化 |
8.2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演变 |
8.2.1 狗和猪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 |
8.2.2 羊和牛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 |
8.3 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小结及原因探析 |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
9.1 不同时间段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空间对比分析 |
9.1.1 c.5400~45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
9.1.2 c.4500~36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
9.1.3 c.3600~20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
9.2 各时间段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区域对比分析 |
9.2.1 c.5400~45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 |
9.2.2 c.4500~36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 |
9.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对比小结及原因分析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10.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10.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退化草原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 |
1.1.1 研究内容 |
1.1.2 分馏原理 |
1.1.3 技术优点 |
1.2 稳定碳同位素 |
1.2.1 稳定碳同位素简介 |
1.2.2 稳定碳同位素在生态学中应用原理 |
1.2.3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不同 |
1.2.4 地下部分δ~(13)C值 |
1.2.5 环境因素对植物δ~(13)C值的影响 |
1.3 退化草原现状 |
1.3.1 我国草地退化情况 |
1.3.2 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退化草原碳收支的影响 |
1.4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退化草原研究中的优势 |
1.5 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区概况 |
2.1.1 平原草甸 |
2.1.2 草甸草原 |
2.1.3 典型草原 |
2.1.4 荒漠草原 |
2.1.5 高寒草甸 |
2.1.6 高寒草原 |
2.1.7 山地荒漠草原 |
2.2 实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
2.2.1 实验设计 |
2.2.2 技术路线 |
2.3 取样方法和测样步骤 |
2.3.1 取样方法 |
2.3.2 样品前处理 |
2.3.3 测定步骤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放牧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3.1.1 不同地区植物叶片δ~(13)C值 |
3.1.2 不同地区放牧前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变化 |
3.1.3 植物叶片δ~(13)C值在经纬度上的分布 |
3.2 放牧对植物根系δ~(13)C值的影响 |
3.2.1 不同地区植物根系δ~(13)C值的范围 |
3.2.2 不同地区放牧前后植物根系δ~(13)C值的变化 |
3.2.3 植物根系δ~(13)C值在经纬度上的分布 |
3.2.4 植物根系δ~(13)C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关系 |
3.3 放牧对土壤δ~(13)C的影响 |
3.3.1 不同地区土壤δ~(13)C值的范围 |
3.3.2 不同地区放牧前后不同深度土壤δ~(13)C值的变化 |
3.3.3 土壤δ~(13)C值在经纬度上的分布 |
3.3.4 土壤δ~(13)C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关系 |
3.4 植物根系与土壤δ~(13)C值的关系 |
3.5 放牧强度对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δ~(13)C值的影响 |
3.5.1 放牧强度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3.5.2 放牧强度对植物不同器官和土壤δ~(13)C值的影响 |
3.5.3 放牧强度对不同深度土壤δ~(13)C值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影响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的因素及机制 |
4.1.1 放牧处理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1.2 地理因素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1.3 放牧处理转变了植物的光合途径 |
4.2 影响植物根系δ~(13)C值变化的因素及机制 |
4.2.1 放牧处理对植物根系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2.2 地理因素对植物根系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3 影响土壤δ~(13)C值变化的因素及机制 |
4.3.1 放牧处理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3.2 地理因素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机制 |
4.3.3 根系和土壤间δ~(13)C值的关系 |
4.4 放牧强度对植物不同器官和土壤δ~(13)C值的影响及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敦煌盆地伊塘湖钻孔沉积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揭示的植被演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西北干旱区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
1.2 沉积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1 陆相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2 河湖相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现代植被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生期间完成的工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三章 地层与采样 |
3.1 伊塘湖钻孔地层柱描述 |
3.2 现代植被样品采集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 |
4.1 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实验 |
4.2 总有机碳及碳氮比实验 |
第五章 现代植被碳同位素与气候的关系 |
5.1 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现有植被分布及特征 |
5.2 伊塘湖区现有植被分布及特征 |
5.3 现代植被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关系 |
第六章 岩芯的TOC、TOC/TN和δ~(13)C_(org)变化序列 |
6.1 代用指标的古植被意义 |
6.1.1 总有机碳和碳氮比的古植被意义 |
6.1.2 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的古植被意义 |
6.2 2.08 Ma以来伊塘湖区植被演化分析 |
6.3 C_3/C_4植被对气候的指示意义 |
6.4 伊塘湖区环境演化驱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8)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稳定同位素技术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物组织与食物来源稳定同位素的关系 |
1.2.2 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研究地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自然条件和实验内容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室内控制实验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实验材料 |
2.3 野外实验材料采集 |
2.4 啮齿动物潜在食物来源筛选 |
2.5 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
2.5.1 样品预处理 |
2.5.2 样品碳、氮同位素 |
2.6 数据处理 |
2.6.1 数据统计 |
2.6.2 动物组织的C、N同位素 |
2.6.3 动物组织C、N同位素的分馏 |
2.6.4 动物食性分析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荒漠区主要鼠种不同组织C、N同位素的分馏 |
3.1.1 体毛中C和N稳定同位素分馏 |
3.1.2 肌肉中C和N稳定同位素分馏 |
3.1.3 肝脏中C和N稳定同位素分馏 |
3.1.4 室内控制实验主要啮齿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
3.1.5 野外主要啮齿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
3.2 荒漠区主要植物C、N稳定同位素分析 |
3.2.1 主要植物不同季节C和N同位素 |
3.3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对主要鼠种的食性分析 |
3.3.1 三趾跳鼠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分析 |
3.3.2 五趾跳鼠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分析 |
3.3.3 子午沙鼠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分析 |
3.3.4 小毛足鼠在秋季的食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荒漠区主要植物C和N稳定同位素 |
4.1.1 C_3植物和C_4植物分类 |
4.1.2 主要植物C稳定同位素在不同季节变化 |
4.1.3 主要植物N稳定同位素在不同季节变化 |
4.2 荒漠区主要鼠种C和N稳定同位素 |
4.2.1 主要鼠种C和N分馏 |
4.2.2 主要鼠种不同组织C、N同位素不同季节变化 |
4.3 IsoSource模型应用 |
4.4 荒漠区主要鼠种与栖息地利用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
1.3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稳定性碳同位素与植物光合类型途径 |
1.3.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 |
1.3.3 在放牧过程中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4 样品预处理 |
2.5 样品测试 |
2.6 数据处理 |
2.7 仪器简介和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物种的δ~(13)C值及其光合类型 |
3.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 |
3.3 放牧对主要植物δ~(13)C值的影响 |
3.4 放牧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 |
3.5 放牧牛羊粪便、毛发的δ~(13)C值与采食植物δ~(13)C值 |
4 讨论 |
4.1 35种主要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变化特征 |
4.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 |
4.3 放牧对主要植物δ~(13)C值的影响 |
4.4 放牧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 |
4.5 放牧牛羊粪便、毛发的δ~(13)C值与采食植物δ~(13)C值 |
5 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新疆18种典型灌木及立地土壤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中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
1.2.2 植物的光合作用类型和碳同位素分馏模式 |
1.2.3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
1.2.4 环境因子对植物δ~(13)C的影响 |
1.2.5 土壤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点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样品分析 |
2.5 气候数据获取 |
第三章 荒漠植物梭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1 梭梭同化枝δ~(13)C值组成特征 |
3.2 环境因子对梭梭同化枝δ~(13)C值的影响 |
3.3 不同生境下梭梭同化枝δ~(13)C值的变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梭梭δ~(13)C值组成特征 |
3.4.2 环境因子对梭梭同化枝δ~(13)C值的影响 |
3.4.3 不同生境下梭梭同化枝δ~(13)C值的变化特征 |
第四章 新疆典型灌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
4.1 灌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4.2 灌木叶片δ~(13)C值与C%、N%、C:N之间的关系 |
4.3 环境因子对灌木叶片C%、N%、C:N及δ~(13)C值的影响 |
4.4 δ~(13)C、C%、N%在灌木各器官的分配差异 |
4.5 讨论 |
4.5.1 灌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5.2 叶片元素含量对δ~(13)C值的影响 |
4.5.3 环境因子对灌木叶片δ~(13)C值的影响 |
第五章 土壤SOC含量与有机质δ~(13)C值垂直分布特征 |
5.1 土壤SOC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
5.2 土壤有机质δ~(13)C值垂直分布特征 |
5.3 灌木-表土系统δ~(13)C的分馏幅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荒漠植物梭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1.2 新疆典型灌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
6.1.3 土壤SOC含量与有机质δ~(13)C值垂直分布特征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作者简介 |
四、阜康典型荒漠C_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牧和干旱对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朱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D]. 曾立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3]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D]. 李巧玲. 宁夏大学, 2019(02)
- [4]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D]. 王亚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5]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D]. 任乐乐. 兰州大学, 2017(03)
- [6]退化草原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机理[D]. 姚鸿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7]敦煌盆地伊塘湖钻孔沉积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揭示的植被演替[D]. 赵丽媛. 南京大学, 2017(05)
- [8]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D]. 王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9]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D]. 朱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10]新疆18种典型灌木及立地土壤有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D]. 赵丹.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