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祥[1](2018)在《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文中指出民俗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各种物质文明成果和观念、制度、信仰的统摄。民俗塑造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和习惯,更是一种认同和归属,民俗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联结于一个根本的结构之中,使得不同历史阶段、代际之间的文化保持连续性。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19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到了各种新的挑战,乡土文学的衰落似乎已成定论。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往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呢?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从学界来看,还没有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探讨。本文拟围绕“衰落”与“拯救”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展开探究。绪论主要就研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进行论述,并就论述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和背景。民俗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文学结缘,但是具体到现代乡土小说领域来说,则是在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开始借助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民”与“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范式,并一直延续到了当下。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乡土作家所凭据或者试图对象化的东西——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土作家所遭遇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是民俗的衰落、作家观念的变化,都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取材、主题内容、思想价值。第二章主要对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进行梳理。在乡土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借用民俗叙事去重新认识乡土社会,认识民俗,普遍出现了回归原色化的乡土民俗的渴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作家继续沿着启蒙路线前进,反思乡土社会中的愚昧、暴力等因素;有的作家则是利用民俗反思历史的曲折,展现社会的变化,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追求也使得乡土民俗书写呈现着承前启后、灵活多变的发展态势。乡土作家们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民俗图景,乡土民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态学意味,使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民俗景观开始出现。但是从民俗书写的发展走向来看,也呈现为不断衰落的趋势,新的文学状况必然引发新的表述形式,这些会在叙事形式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章探讨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中展现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民俗书写下的乡土社会内部已经虚化,空有外形却缺乏实质,构成乡土生活本质性的血缘纽带、伦理观念、民俗事项、自然景观已经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干瘪、抽象、断裂、单维化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社会也因为作家民俗关注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侧面:在很多作家笔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道具普遍陷入了无用,民俗接续的危机也接踵而来;同时人与民俗的裂缝不断加大,很多民俗书写中呈现着关系的错位状态;民俗空间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失败的案例,或者是因为外力、或是自身原因导致破碎塌陷。很多作家主观上希望建立一个美好的乡土社会,但是在作品中却呈现为抽象化、空心化的乡土世界。1990年代以来的很多乡土作品中,也出现了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伪民俗”表述问题,这是以往的乡土小说民俗书写中所不存在的,既折射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也昭示着乡土民俗已经从内部产生了变异,民俗自身的本源已经丢失,乡土社会正在逐渐地被一些异己的东西所填充。第四章主要探讨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拯救诉求。每一时段的乡土小说中都会表现出属于那个时段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作家面对的社会情况是空前复杂的,在民俗叙事中开始展现出强烈的拯救诉求,我们能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作家身上存在那种矛盾心理和怀乡情绪,作家写作中也呈现出了比较清晰的主体精神特征。很多作家籍借民俗叙事,营造了新的乡土景观,也在重新整理和打扫乡土社会,解除景观的隐匿化;有的通过各种隐喻的方式对乡土进行修补,有的借用民俗道具和生活将乡土个人的躯体和精神予以复活重建;有的作家转向对一些少数民族民俗的描写来取代衰落的乡土社会,或是儿童视角表达一种新生的渴望。乡土作家喜欢民俗,是因为民俗中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秩序感,书写民俗也是寻找这种感觉的有效方式,在民俗叙事中主要表现为对乡土社会时间秩序、空间秩序和民俗链的建构等。当前乡土社会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和伦理危机,一些作家对乡土心理认同、伦理道德规范、乡土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关注,表达了他们的修复愿望。第五章主要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进行深度反思。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民俗表现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乡土作家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区隔仍然很明显,作家并没有去有意识地调适以往这种文化不适应性,当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路口前,他们更愿意回归过去。民俗想象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规整化的民俗书写使得民俗形式变得凝固,这样的民俗很容易显得忠实于过去,却失去了某些动人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中有着过去的经验和性质、气味,也呈现着过去的结构形象,但是却并不是那么的紧凑、完整,只是一种依靠感性经验所把握的东西,并不具备稳定性。一些作家试图借助民俗书写重新找到那个美好的乡土社会,实现一种“返魅”、“复魅”,完成一种“去博物馆化”,但是这种“去博物馆化”的努力是存在着悖论的,在看似对乡土衰落的抗拒中,思想却停滞了下来,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当前的乡土民俗叙事正处于一个美学转换期,新的美学形式还会不断地涌现,这是乡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万巨莹[2](2014)在《清代蒙古族诗人柏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创作愈来愈多地引起学者关注,蒙古族文人在进行汉文创作时往往不拘泥于民族特色,呈现出的是超越民族性之外的广袤天地。本文植根于柏葰《薜箖吟馆诗抄》收录的596首诗歌,考索柏葰的生平行实,研究《薜箖吟馆诗抄》的思想内容,发掘其艺术特色。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柏葰生平行实进行考索。在对相关史料记载的搜集和诗中信息与自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生平着述、羁旅足迹和仕途遭际三个方面的论述探析柏葰的人生历程和精神轨迹,揭示出他诗歌创作理念与创作内容的个人动因和生活契机。第二章对《薜箖吟馆诗抄》思想内容进行研究。写景咏物、伤感离别、行役思归和怀古伤今,构成了其诗歌的主体内涵。在文本点校与研读的基础上,本文对柏葰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剖析,并探索了诗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状下心灵历程的流变。第三章对《薜箖吟馆诗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柏葰充分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本文从平和温厚的主调、性灵说对柏葰诗风的影响、神韵说对柏葰诗风的影响和柏葰后期诗作对杜甫沉郁诗风的模仿与尊崇四个方面对其诗歌的艺术性进行了探讨。结语部分对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论文的创新成果和不足之处。
王爱军[3](2013)在《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文中提出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是一幅颇具“意昧”的文学形式景观,它从“诗意化”趋向“写实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彰显了主体与对象世界之间确立共存关系的一种特殊生命形态,而且,这种“形态”又是与各个时期的主体精神和社会文化有着独特的“互文性”意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呈现出“诗意”的弱化趋势。即由五四时期诗意体小说的“诗词穿插”和“至情回旋”体式、书信体小说的“信笺嵌入”和“倾诉与倾听”体式、童话体小说的“新的幻想”和“童趣视角”体式,向30年代散文体小说的“叙事客观化”体式、传记体小说的“身份想象”体式、速写体小说的“场面展示”体式,再到40年代报告文学体小说的“事件拼合”体式、评书体小说的“说故事”体式、戏剧体小说的“冲突集中化”体式的位移嬗变。二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即在三四十年代的“写实化”文体潮流中,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讲坛意体小说以及孙犁等创作的“诗意化”文本时有出现,然而,这类“诗意化”文体形式承载的却是“合理性”内容,或者是群体话语的凸显,或者是时代意识的溢出,它们彰显出现代小说“文体互渗”形式与内容的悖论镜像。三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特殊的主体精神。五四时期,人性觉醒的时代环境培育了主体“向内”张望的姿态,迫切关注“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内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诗意见长的“讲述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诗性生命形态,即自适的心性、青春的忧郁与生命的超越。30年代以后,风云激荡的战时环境要求着主体走向“社会”,迫切书写“必然的新时代”,其外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写实见长的“展示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即清醒的时代意识、历史的必然性信念与审美教化功能。四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独特的文化内容。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无论是互文的“诗性”生命形态还是互文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它们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中并受到这种“场域”的干预影响。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在文化“场域”的互动博弈中呈现出三重文化意蕴:一是践行着讲坛性观念的传统“和合”文化场域,二是融合着个性自适与伦理规范的“民间”文化场域,三是高蹈着启蒙功利性的“异质’文化场域。它们交互缠绕,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发生位移倾斜,从而以相应的“文体互渗”形式彰显出来。因此,系统深入研究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变迁形态便富有特别的文学史意义。首先,昭示了五四以来中国小说发展的“现代性”历程,即由“抒情型”文体向“叙事型”文体,也就是由传统的“讲述”叙述方式(多采用“内聚焦”叙事)向现代的“展示”叙述方式(多采用“外聚焦”叙事)逐渐与五四以后小说互渗融合的过程中,显示了中国小说不断趋于“现代”的品性。其次,能提供一种重述现代小说史以及现代文学史的理论依据,即可以根据这种发展规律来重新叙述和编撰现代小说史和现代文学史,如可以诗意体小说等的发展变迁为纵坐标进行叙史,以不同阶段的文体差异性为横坐标观照各时期的主体人格、精神文化以及审美风貌,这是建构在小说“本体性”维度上的叙史方式,它超越了纯粹的主题叙史模式。
王霄羽[4](2011)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与自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当代文坛,迟子建以其作品展现出的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审美特性备受瞩目。在当下众多作家被商业化浪潮所裹挟时,她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道路,执着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图景的向往与追寻。她的众多作品中都蕴含着浓郁的生态意识,流露出深厚的生态忧思。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这种生态情怀、信念、意识、忧思尤其浓郁。本文立足于小说文本,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读。全本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梳理分析文本中关于“右岸”自然世界的书写,分析探讨了迟子建所描绘出的自然形象:美轮美奂、灵动奇妙、独立而永恒,具有独特的品格与诱人魅力。第二部分:从“人性的自然”和“神性的自然”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自然世界的描绘,所体现出的作者带有泛神论色彩的自然观。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万物皆富有生命活力与灵性,人与自然都能通过这种遍布自然界的神性发生交感而有机的联系起来。第三部分:从“和谐共荣的生态理想”与“对立中的和谐”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书写。第四部分:自然书写的成因与意义。笔者认为迟子建自然审美取向的形成源于4个方面的因素: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影响;童年“生境”的复苏;诗意家园的追寻;重构现代生态文明的热望。自然书写的意义在于为批判性地重构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又一份宝贵的文学资源。
张玉玲[5](2010)在《论关汉卿杂剧的民间狂欢化表述》文中指出关汉卿是谁?“元人第一”?“世界文化名人”?“革命文艺战士”?“元杂剧的奠基人”?种种头衔仿佛把我们与这位作家之间的距离渐渐拉远了。纵观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人们往往以传统文人的眼光来看待关汉卿,同情他及其与他同时代的文人们;从正统的官方化文学欣赏角度来评价关汉卿的杂剧,而忽视了其中包含的民间元素。本文中,笔者就将用另一只“眼”,即从民间的非官方的视角来重新看待关汉卿及其杂剧作品。同时,本文将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为本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本篇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回顾从古至今的关汉卿研究和评价,提出民间视角下的关汉卿研究。下半部分阐述运用巴赫金狂欢化化理论于本论文的可操作性,为下文理论的运用作铺垫。第二章,开场——上场时的自报家门及与观众打趣。无论是丑角滑稽的自揭短处式开场,还是台上台下的白日梦式开场,都是作家即将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污秽在戏剧中进行笑谑性处理,让观众在幻想中得到心灵的慰藉。第三章,俗言俚语——关剧的“民间广场语言”。笔者将“民间广场语言”定义为一种不拘于形迹的、粗糙的、任意的非官方的语言表述,它出现在民间大众的俗文化空间。关氏杂剧作品中这种特殊的表述方式,形成了一个众声喧哗、平等对话的狂欢式世界感受。第四章,赌咒发誓——在似与不似之间探寻民间典故中的狂欢根源。关剧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赌咒发誓隶属于“民间广场语言”的范畴;然而,还有一类是用“民间广场语言”解释不通的,带有明显的严肃性。本章中笔者将“窦娥冤”看作是一个民间典故,阐释其中的狂欢化根源。第五章,结语。在详细阐释了笔者看到的民间视角下的关汉卿之后,笔者将眼光拓展到了民间视角下的元代文人,指出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学会了“苦中作乐”的民间生存哲学,成为了第一代依靠“知识”生存于世的文人。同时,论述了关汉卿有理由也有资格成为这一代文人的代表和领袖。
蒋德均[6](2004)在《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美》文中提出在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朱自清是一位拥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名家。学术界对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常用选材谨严,感情真挚亲切,结构精巧严密,文笔简约朴素,语言鲜活自然,充满诗情画意等词语来概括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基本风格。那么,构成朱自清散文艺术基本风格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而语言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口语化又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语言风格的基本因素。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立体感。而语言的立体感又首先得力于朱自清独特的艺术构思;其次它得力于朱自清对艺术辨证法奥妙的领悟和把握,对各种艺术手法的独到的妙用以及他遣使语言的精湛技巧。二是语言的色彩美。作文如同作画,色彩十分重要。朱自清散文的色彩美因主观心理色彩的不同而体现出的不同色调,流露出的不同情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春》、《绿》等为代表,显得明快简洁,富于亮色,是一幅幅爽心悦目的青山绿水画;一类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为代表,显得朦胧飘忽,呈现灰色,是一幅幅缥缈虚无的南朝楼阁图。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他散文的意象性语言的描绘中,朱自清极善于把意象化的画面转换同主观情绪、情感的变化有机揉和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股含蓄深隐的情绪、情感之流,听到源于作者灵魂深处的心灵之声。二是表现在他对抒情性语言的运用之中,使语言成为他的心灵之声的最佳载体和媒介。三是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变的句法结构来营造一种音乐美。四是注意对字词的考究和锤炼。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口语化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亲切自然的谈话风特色,这是朱自清最完美人格的自然流露和体现;二是保留口语化的鲜活生动和幽默风趣,达到了雅俗共赏、纯正朴实的语言境界。
袁征[7](2002)在《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翻开文贤同志送来《泼绿,有我》一书的手稿,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字字珠玑,妙语连篇,文笔优美,真知灼见。正如作者所言,虽然很“杂”,但都姓“绿”。之所以起名《泼绿,有我》,作者的本意是给纷繁的世间泼上一点绿色,“构筑—道人见人爱的环境风景线”,“为环境意识先行鸣锣开道”。郑文贤同志从事环保工作二十三载,默默地耕耘在《环境》天地里,泼绿不止。他的作品和《环境》一样通俗。通俗化的工作,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不易。但他却把环境科学这门比较深奥的学问,用通俗浅
赵晓岚[8](2001)在《姜夔与南宋文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古代文学与文艺学、文化学的综合研究,由个案推及时代,是微观推及宏观的论析。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共七章,四十万字。 上编论述姜夔的文艺思想与学术成因。第一章分别从姜夔的诗论、书论、乐论以及词作观来探讨姜夔的文艺思想。文中指出姜夔诗论的文学背景,论述其中出入于江西诗派的轨迹,尤重在其讲法而又不为法拘的创新精神以及对自然高妙的追求,就气象、体面、血脉、韵度与涵养,论其对诗的要素与诗人之要求的思想,又从“四种高妙”说论其诗歌意境论,姜夔诗论中尚有体性与源流论和创作论,文中皆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姜夔书论的最大特点是从道德批评转为美学批评,《续书谱》对魏晋风度的向往与对唐人平正之失的批判亦与其诗论的取向一致,都重在发扬个性,归于自然,而其对书法审美价值的肯定和强调在书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乐论则集中表现了姜夔重中和之美的儒家礼乐观,文中对其“和”的思想作了时代与文化背景的分析,且结合其创作实践证其对“和”的追求。姜夔虽没有词论留下,但前人多以其诗论作词论,本文亦从此角度作了一番“无中生有”的探视,此外,对其追求高雅格调及对倚声填词的突破也有论析。第二章分别从南宋文化环境的雅化趋势、宋学的特点与精神、白石文艺观的宋学影响、白石与朱熹文艺思想的对照等方面,探讨其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及学术成因,文中注意到雅文化对姜夔创作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宋学的融铸佛老、疑古精神、心性修养在姜夔文艺思想中的印迹。因姜夔曾受知于朱熹,文中分析了姜夔文艺思想上的涵养、为学、气象、观世与观人、诗教观、复古与尚雅、自然与平淡、主虚静、求平淡诸说所受到的朱学之影响。 中编主要论述姜夔的文艺创作。第三章论姜夔的词,在内容方面,分析其爱国词、抒怀词、恋情词、咏物词的独特面貌,对过去评论中无视其词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发覆之见;对其词中的身世之感、不遇之叹、奔走江湖却又守贫守节,对其恋情词的缘起和词人的无奈,均作了“同情之了解”,并肯定其意义;对其咏物词的政治寄托和感情寄托均有发掘。在艺术方面,从姜夔词继承与革新以及后人对姜夔词的接受,论述了姜夔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尤其从宋词的“变”与“通”肯定了姜夔词在豪放、婉约之外别树一帜的贡献,并从艺术心灵的角度分析了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艺术风貌。第四章论姜夔的诗,确定其诗歌分期,分别从内容上论其关怀现实之作、言志不遇之作、江湖之作及酬赠之作,结合其诗论思想,较全面地分析了姜菱诗的艺术渊源与特点。第五章论姜菱的音乐创作,文章首次从雅乐创作和俗乐《歌曲》两方面综合研究姜菱音乐作品的特点,尤其从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歌曲》以及文学界尚少人问津的《饶歌》与《越九歌》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下编论姜菱在南宋文化中的定位。第六章探讨南宋的政治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与姜蔓的关系。文中提出宋代文化可作北、南之分的观点,此在学术界为原创性见解,文中作了深入论证,并指出正是南宋独特的政治文化影响了姜萄的人生道路。第七章论江湖文化与姜蔓的人格精神,由江湖诗派而提出“江湖文化”的新概念,并视为南宋文化的一个新品种,文中描述了从先秦到北宋关于江湖、隐逸与“中隐”的发展,分析了南宋江湖文化的成因及特点,在对比之中强调了姜蔓独立不羁、清高不屈的人格精神;同时,就姜菱“晋宋人物”的含义、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主流文化及“文化人格”提出了新的看法。 结语部分谈姜菱人生矛盾与生活道路给予我们的历史启迪,认为姜蔓以其独特的经历,开创了有异于中国传统士大夫“仕”、“隐”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并以其富有魁力的人格精神,成为了士大夫的人生典范。
二、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论文提纲范文)
(1)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1990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创作观念:民俗认知上的变化 |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
第四节 发展趋势:民俗书写走向式微 |
第三章 衰落与消散: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背后的精神诉求 |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
第五章 对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转型的深度反思 |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清代蒙古族诗人柏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柏葰生平行实研究 |
(一) 柏葰的生平着述 |
(二) 柏葰的羁旅足迹 |
(三) 柏葰的仕途遭际 |
二、《薜箖吟馆诗抄》的思想内容 |
(一) 行人一路如披画,不在山边即水边——写景咏物的情怀流露 |
(二) 有恨随帆影,无言付泪痕——伤离感别的情感表达 |
(三) 乡怀千里切,宦味一心知——行役思归的情致抒发 |
(四) 于今衰草迷荒趾,半逐江烟半落辉——怀古伤今的情感碰撞 |
三、《薜箖吟馆诗抄》的艺术特色 |
(一) 和平温厚的主调 |
(二) 性灵说对柏葰诗风的影响 |
(三) 神韵说对柏葰诗风的影响 |
(四) 柏葰后期诗作对杜甫沉郁诗风的模仿与尊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3)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厘定 |
二、研究的缘起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五四尝试期现代小说的“诗意化”文体裂变 |
第一节 诗歌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诗歌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诗词”的穿插:诗意体小说的语体 |
三、“至情”的回旋:诗意体小说的结构 |
第二节 书信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书信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信笺“嵌入体”:书信体小说的语体 |
三、倾诉与倾听:书信体小说的结构 |
第三节 童话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童话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新的幻想”:童话体小说的语体 |
三、“童趣”视角:童话体小说的结构 |
第二章 30年代探索期现代小说的“去诗意化”文体过渡 |
第一节 散文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散文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叙事“客观化”:散文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
第二节 传记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传记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身份“想象”:传记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
第三节 速写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速写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渊源 |
二、“场面”展示:速写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
第三章 40年代发展期现代小说的“写实化”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报告文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报告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事件的“拼合”:报告文学体小说的结构 |
第二节 评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评书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说”故事:评书体小说的叙述修辞 |
第三节 戏剧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一、戏剧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
二、冲突的集中化:戏剧体小说的结构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 |
第一节 文体的诗意悬浮与叙事功能 |
一、日记体小说与“时代”功能 |
二、书信体小说与“意识”功能 |
三、诗意体小说与“批判”功能 |
第二节 小说家“诗与理”的对峙缠绕 |
一、“时代暗影的来临”:王统照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
二、“辟谬理惑”:沈从文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
三、“个体生命的消隐”:孙犁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
第五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主体精神 |
第一节 “文体互渗”的表象与多元生命形态 |
一、复合叙述视点与“自由自适”的心性 |
二、感伤情调渲染与“青春”的忧郁 |
三、自然意象叙事与“生命”的超越 |
第二节 “文体互渗”的诉求与合理性社会图式 |
一、单一叙述视点与清醒的“时代”意识 |
二、封闭式结构与历史的“必然性”信念 |
三、民众化语言与审美“教化”功能 |
第六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文化场域 |
第一节 传统“和合”与文体互渗的思想源流 |
一、诗性“和合”与文学叙事 |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和谐”之美 |
第二节 民间“自在”与文体互渗的精神载体 |
一、民间风情与文学形式 |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自在”精神 |
第三节 现代“异质”与文体互渗的内在品格 |
一、现代性与小说文体 |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趋新”质素 |
结语:文体互渗——“语言的指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超文本篇目一览表 |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与自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右岸"的自然世界 |
(一) 美轮美奂的自然 |
(二) 灵动而奇妙的自然 |
(三) 独立与永恒的自然 |
二、鄂温克人的自然 |
(一) 人性的自然 |
(二) 神性的自然 |
三、人与自然 |
(一) 和谐共荣的生态理想 |
(二) 对立中的和谐 |
四、自然书写的成因与意义 |
(一) 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影响 |
(二) 童年"生境"的复苏 |
(三) 诗意家园的追寻 |
(四) 重构现代生态文明的热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关汉卿杂剧的民间狂欢化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民间视角下的关汉卿研究 |
1.2 以狂欢化理论解读关汉卿的可操作性 |
1.2.1 从研究对象谈起 |
1.2.2 从研究视角谈起 |
第二章 开场——上场时的自报家门及与观众打趣 |
2.1 丑角傻瓜的自揭短处式开场 |
2.1.1 口出狂言、不堪一击的权豪 |
2.1.2 形形色色的平民小贼 |
2.1.3 贪官奸臣 |
2.2 台上台下一起做的“白日梦” |
2.2.1 下层读书人永远无法实现的求仕之梦 |
2.2.2 为黎民百姓编织的天道公平之梦 |
第三章 俗言俚语——关剧的“民间广场语言” |
3.1 辱骂与嘲讽 |
3.1.1 辱骂 |
3.1.2 嘲讽 |
3.2 “广场上”的众声喧哗——本色语言所体现的“对话式”表述 |
3.3 科诨的双重性 |
3.3.1 科诨中消失了的身份等级 |
3.3.2 科诨中的乌托邦理想 |
3.3.3 科诨中的糊涂清官 |
第四章 赌咒发誓——在似与不似之间探寻民间典故中的狂欢根源 |
4.1 狂欢节上的自由喧哗——民间广场语言范畴内的赌咒发誓 |
4.2 复仇女神的诞生——《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赌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民间视角下的元代文人 |
5.2 关汉卿——“书会才人”的领袖 |
5.3 关剧的民间狂欢化表述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 |
一、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 |
(一) 、 语言的立体感 |
(二) 、 语言的色彩美 |
二、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 |
(一) 、 意象性语言 |
(二) 、 抒情性语言 |
(三) 、 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 |
(四) 、 字词的考究和锤炼 |
三、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口语化 |
(一) 、 亲切自然的谈话风 |
(二) 、 雅俗共赏的语言境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后记 |
(8)姜夔与南宋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上编 姜夔的文艺思想及学术成因 |
第一章 姜夔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姜夔的诗论 |
一 诗论的文学背景 |
二 诗论的独创意义 |
三 诗论的江西色彩与突破 |
四 诗之要素与对诗人之要求 |
五 意境论 |
六 体性与源流 |
七 创作论 |
第二节 姜夔的书论 |
一 从道德批评转为美学批评 |
二 从崇尚唐人变成上追魏晋 |
三 发扬个性,归于自然 |
四 书体 技法 源流 |
第三节 姜夔的乐论 |
一 《大乐议》的音乐思想 |
二 《歌曲》的音乐思想 |
第四节 姜夔的词作观 |
一 以词陶写寂寞 |
二 高格雅调的追求 |
三 倚声填词的突破 |
四 《诗说》与词论 |
第二章 姜夔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学术成因 |
第一节 南宋文化环境的雅化趋势 |
一 物质文化的雅化 |
二 精神生活的雅化 |
三 词人雅趣的发展 |
第二节 宋学的特点与精神 |
一 宋学的发展 |
二 融铸佛老 |
三 疑古精神 |
四 心性修养 |
第三节 姜夔文艺观的宋学影响 |
一 “中和”观 |
二 “涵养”论和疑古精神 |
第四节 姜夔与朱熹 |
一 涵养 为学 气象 |
二 观世与观人 |
三 诗教观 |
四 复古与尚雅 |
五 主虚静 |
六 尚自然与重法度 |
七 求平淡 |
中编 姜夔的文艺创作 |
第三章 姜夔的词 |
第一节 姜夔词的淑世情怀 |
一 伤时念乱的黍离之悲 |
二 对偏安现实的不满 |
三 对北伐胜利的期许 |
第二节 姜夔词的身世之感 |
一 对晋宋风度向往而不得的矛盾 |
二 奔走江湖的无奈 |
三 人生迟暮之悲 |
四 守贫守节的人生信念 |
五 怀才不遇之叹 |
第三节 姜夔的恋情词 |
一 姜夔合肥行实 |
二 姜夔合肥情词的特点 |
三 姜夔合肥情词的意义 |
四 姜夔合肥情词辨析 |
第四节 姜夔的咏物词 |
一 宋代咏物词的发展 |
二 姜夔咏物词的寄托 |
三 姜夔咏物词的特色 |
四 姜夔咏物词的意义 |
第五节 姜夔词的艺术性 |
一 姜夔词的接受史与变通观 |
二 清空论 |
三 骚雅论 |
第四章 姜夔的诗 |
第一节 姜夔诗的分期 |
第二节 姜夔诗的内容 |
一 关怀现实之作 |
二 言志之作 |
三 江湖之作 |
四 酬赠之作 |
五 其他 |
第三节 姜夔诗的艺术性 |
一 艺术渊源 |
二 构思措意与体面、血脉 |
三 用学、用事、措辞及其他 |
四 体裁、意格、意境、气象、韵度 |
第五章 姜夔的音乐创作 |
第一节 雅乐《圣宋铙歌》和《越九歌》 |
一 《铙歌》《越九歌》的风人之旨 |
二 《越九歌》的音乐特色 |
第二节 琴歌《古怨》 |
一 古琴的特点及在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
二 琴歌《古怨》的特色 |
三 琴歌《古怨》的意义 |
第三节 俗乐《歌曲》 |
一 歌曲的创作场合与创作方法 |
二 歌曲的技法特点 |
下编 姜夔在南宋文化中的定位 |
第六章 南宋的政治文化和道释文化与姜夔 |
第一节 宋型文化之两分 |
一 以唐观宋——宋代文化可作北、南之分 |
二 南、北宋政治文化的不同 |
第二节 姜夔与道释文化 |
一 佛道文化在南宋的发展 |
二 姜夔与禅 |
三 姜夔与道 |
第七章 江湖文化与姜夔的人格精神 |
第一节 江湖、隐逸与中隐——从先秦到北宋 |
第二节 南宋的江湖文化 |
第三节 人在江湖,身能由己 |
第四节 姜夔与晋宋人物及士大夫人格 |
一 姜夔“晋宋人物”辨 |
二 什么才是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
代结语 姜夔人生矛盾与生活道路的历史启迪 |
参考征引书目 |
四、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论文参考文献)
- [1]衰落与拯救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转型[D]. 刘文祥. 山东大学, 2018(02)
- [2]清代蒙古族诗人柏葰研究[D]. 万巨莹. 内蒙古大学, 2014(11)
- [3]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D]. 王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7)
- [4]《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与自然[D]. 王霄羽. 兰州大学, 2011(12)
- [5]论关汉卿杂剧的民间狂欢化表述[D]. 张玉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6]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美[D]. 蒋德均.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7]犹如一阵春风扑面——为《泼绿,有我》序[J]. 袁征. 环境, 2002(01)
- [8]姜夔与南宋文化[D]. 赵晓岚. 华东师范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