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有机溶剂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轲[1](2020)在《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塑料制品在全球的产量中位于前列,其中大部分属于塑料聚合物制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及日常商品包装领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又产生各种大量的废弃聚合物混入生活垃圾中,若不及时加以回收再利用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就地回收废弃聚合物例如废弃聚苯乙烯塑料垃圾,利用傅克(Friedel Crafts)反应对其进行酰化改性后用作油溶性原油降粘降凝剂,对原油具有降粘降凝作用,实现在原油开采、集输等环节中提高原油的流动性。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现状,主要研究原油的降粘降凝技术,采用废弃聚苯乙烯塑料作为降粘降凝剂制备的原材料,使用两种酸酐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发生傅里德-克拉夫茨酰化反应,对所合成的降粘降凝剂在原油中的降粘降凝效果进行评价。选取河南原油和长庆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油溶性降粘降凝剂的研究,针对不同原油的组分特点,选出废弃苯乙烯材料作为油溶性降粘降凝剂的原材料,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乙酸酐和马来酸酐对废弃苯乙烯材料进行傅克酰化改性得到油溶性降粘降凝剂,使其具有对原油的降粘降凝的特性。对二种不同种类的原油样品进行了物性分析,同时对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参与反应的乙酸酐和马来酸酐均适合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2)确定了乙酸酐和马来酸酐的最佳反应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油溶性降粘降凝剂对河南油样具有良好的降粘降凝效果,对河南油样的降粘率最高达到96.5%,最大降凝幅度达到8.8℃。对长庆油样的降粘率最高达到86.1%,最大降凝幅度达到8.7℃。该油溶性降粘降凝剂不仅解决了传统水溶性降粘降凝剂复配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油溶性降粘降凝剂成本高,用量大的不足。
陈广明,刘小兵,赵小丽,林俊岳[2](2020)在《精馏芳樟醇的釜残液溶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索了利用芳樟醇釜残液溶解泡沫塑料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芳樟醇釜残液中含有83%的倍半萜烯,能溶解泡沫塑料.在50℃,溶解时间为50 min时,1 mL芳樟醇釜残液能溶解0.29 g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该釜残液与常用于泡沫塑料溶解的有机溶剂比,具有挥发性小、安全和环保的特点.
贾继珍[3](2019)在《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有毒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从受污染的水体中消除这些重金属离子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与其它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环保、高效、可循环再生、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制约吸附法的关键问题是低成本、高效率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本文以通过简单方法合成低成本吸附剂、用以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为目标,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两种改性吸附剂。一种是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WEPS)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有机溶剂和交联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反应和磺化反应制备了磺化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剂(SHCP);另一种是以棉纱为改性基底材料,通过紫外辐照和氧化还原方法在棉纱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聚合物刷,然后通过胺化反应接枝二乙烯三胺(DETA),制得胺化改性棉纱(C-PGMA(DETA))吸附剂。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成功制备了SHCP吸附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对材料化学构成进行表征。探究了制备过程的条件优化,包括交联时间和WEPS的用量;探究了不同p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静态吸附性能,SHCP吸附剂对镉离子的静态吸附量可以达到0.7mmol/g;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包括初始镉离子浓度、竞争离子强度和不同H/d,并使用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模拟吸附量介于64.3587.57mg/g,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436-0.9971;利用硝酸作为脱附剂对SHCP固定床饱和吸附柱进行脱附再生,进行了四次吸附-解吸循环,吸附剂的解吸效率均高于86%,说明SHCP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成功制备了C-PGMA(DETA)吸附剂,并利用SEM、FTIR、XPS等对材料化学构成进行表征。探究了制备过程的条件优化,包括紫外辐照时间、KPS加入量、GMA/DMF比值和胺化时间;探究了不同pH、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静态吸附性能,CPGMA(DETA)吸附剂对铜离子的静态吸附量可以达到1.4mmol/g;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包括初始铜离子浓度、不同H/d和不同的流速。并使用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模拟吸附量介于68.0085.53mg/g,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7163-0.9839;探究了不通条件下的固定床选择性吸附铜离子性能,包括初始铜、镉离子浓度、不同H/d和不同的流速。C-PGMA(DETA)固定床吸附柱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系数在10-30分钟的时间内,介于20-280;硝酸作为脱附剂对C-PGMA(DETA)固定床饱和吸附柱具备良好的脱附再生性能,说明C-PGMA(DETA)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
张友根[4](2019)在《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五)》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的内涵,定义了"绿色高值化";研究了终结塑料寿命周期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研究了废弃塑料包装资源再生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探讨了废弃塑料包装资源可回收再生塑料资源的性能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创新驱动。持续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的创新策略,勇攀科技高峰,实现废弃塑料资源高值化,才能获得塑料工程更大的发展空间。文中分析研究了较多的废弃塑料资源化绿色高值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可供参考。
金爽[5](2019)在《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抗凝冰剂》文中研究指明抗凝冰剂是一种能够主动将道路表面的积雪融化的外加剂,将其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在毛细管压力或车轮荷载磨耗作用下,抗凝冰剂中有效成分从沥青混合料内部盐分浓度较高的空间向浓度低的道路表面层扩散,降低冰的凝固点,延迟道路积雪结冰。与传统融雪剂相比,具有缓释效果的抗凝冰剂可以降低冬季路面的养护成本,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力。借鉴农药、化肥包膜技术,利用废弃聚苯乙烯为主要材料,使用三种混合溶剂,并掺加改性剂、增塑剂、增强剂等添加剂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抗凝冰剂,扩大了废弃聚苯乙烯应用范围,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苯三种混合溶剂,体积比为3:2:1,在35℃温度下制备浓度为0.5g/ml的包膜溶液。添加改性剂松香提高成膜能力,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增塑剂来降低聚苯乙烯的脆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树脂为增强剂来提高聚苯乙烯膜的附着力。正交试验确定改性剂松香掺量为12%,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掺量为9%,增强剂SBS树脂掺量为2%时,选用粒径为4.75~9.5mm的大粒盐进行2层包膜,并只在第一层的包膜处理时外表裹覆少量凹凸棒载体,自然条件下固化制备抗凝冰剂。电导率仪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盐颗粒表面均被薄膜包裹,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覆盖程度较好。将制备的抗凝冰剂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对其路用性能和短期融冰雪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最佳油石比为4.9%。抗凝冰剂以外掺形式掺入,抗凝冰剂的路用性能均满足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指标要求。随着抗凝冰剂掺量增加,低温抗裂性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抗凝冰剂添加量6%时水稳定性良好,能有效的抵抗水损害发生。为了避免抗凝冰剂有效成分析出速率过快,保证路面融雪性能的时效性,盐化物融雪沥青路面需要严格控制压实度,空隙率4%时,可以保证路面融雪性能的时效性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李澍[6](2017)在《悬浮蒸馏法再生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发性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电子电器、交通工具制造和装饰装潢材料等领域。我国以苯乙烯为原料生产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产量已跃居世界泡沫塑料的第二位,多数可发性聚苯乙烯制品使用后直接被废弃,造出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其质量轻、体积大、耐腐蚀和抗老化,大量废弃可发性聚苯乙烯散落在自然环境中成为“白色污染”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如何对废弃可发性聚苯乙烯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对聚苯乙烯的回收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粉碎后直接利用、加热熔融法、溶剂溶解法、裂解法和溶解聚合法。其中,溶剂法工艺简单、能耗低,可直接得到聚苯乙烯树脂,回收得到的聚苯乙烯由于可保持原聚苯乙烯分子链不断裂,与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性能相差无几,而其它方法不是产品质量差就是经济效益低。采用悬浮蒸馏法回收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探讨了搅拌速率、分散剂浓度、油水比和升温速率等对回收实验及聚苯乙烯珠粒粒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化学结构、分子量、物理性质(密度、吸水性和耐腐蚀性)、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且与企标聚苯乙烯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对比。以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和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利用溶剂共混法制备了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TG/DTG等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热稳定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利用黑色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制备了EPS泡沫板,并对所得黑色聚苯乙烯珠粒进行了XRD表征,对黑色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了SEM、吸水性、表观密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氧指数和发泡剂含量测试,对不同的回收产品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本文从工艺、成本、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考虑,尤其是可工业化的角度,开展了以“悬浮法”为手段和以“溶解聚合法”为原理的废弃聚苯乙烯再生的研究,其所用溶剂为普通的有机溶剂且可回收循环利用,不使用成本很高的苯乙烯单体,简化了回收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溶剂共混法制备的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与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聚苯乙烯材料相比,后者天然鳞片石墨的加入可能会产生阻聚作用。因此,该法对石墨的含量限制不大,有利于工业化。而黑色废弃EPS泡沫的回收则能达到所得产品具有优异性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可观的效果。
左艳梅,傅智盛[7](2015)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具有密度低、吸水率低、耐酸碱、隔热隔音性好、防震等优点,被广泛用做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玻璃器皿的缓冲包装及快餐食品的包装。由于其体积大、重量轻、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造成资源的浪费。该文着重研究在能源和资源面临短缺的今天,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如何变废为宝,将其进行合理的再生利用,节约资源,实现减少环境污染。
张伟明,周俊涛,李婷,杨帮林,黄辉[8](2015)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文中提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其废弃物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从回收再生、改性再利用和催化裂解三个方面介绍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资源的再利用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资源再利用技术的进展。
李兰[9](2015)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苯乙烯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诸多优良特性是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以替代的,而如何解决大量的废弃聚苯乙烯材料却成为一个棘手的环境问题。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存在形式分散,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或分解,容易污染生态环境,同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产物,一次性使用后就被丢弃,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回收再利用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因此,国内外的人们都很重视废弃塑料泡沫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制备建筑材料;(2)制备溴化改性阻燃剂;(3)裂解成单体或油产品;(4)燃烧回收热能;(5)制备胶粘剂和涂料等。将其变废为宝,利用资源,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制备溶剂型胶粘剂;(2)化学接枝改性制备防水涂料。在胶粘剂的制备中,系统地探究了混合溶剂、增粘树脂(松香、松香季戊四醇酯和石油树脂)及增韧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即SBS)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由于聚苯乙烯是非极性高分子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苯环,柔韧性差,脆性大,在木材、金属、纸张等极性物质表面的附着力差,必须用极性的树脂对它改性,以增强其附着力。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 PS改性胶粘剂的最佳配比组成:m(PS):m(松香):m(SBS)=85:3:12时,对木板的剪切强度(6.60MPa)相对较大。对PS改性胶粘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粘结剪切强度、固含量、耐热老化性及热稳定性(TG和DSC)进行了测试;采用红外光谱观察了胶膜老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对胶膜老化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该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良好,适合于木材、瓷砖、金属、纸张等制品的粘接。在接枝改性制备防水涂料中,首先采用溶液接枝法制备了 PS接枝共聚物,探究了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在乙酸乙酯—环己烷介质中接枝聚苯乙烯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引发剂用量(2.2%),单体用量(20%),V丙烯酸:V丙烯酸丁酯(3:2),反应温度(85 ℃),反应时间(2.5h)。由极差分析各因素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程度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V丙烯酸:V丙烯酯丁酯;通过对比PS接枝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实了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已成功接枝到PS主链上。其次,研究了乳化剂、水油比、乳化时间和稳定剂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乳液的综合性能(如成膜性、稳定性和粘度等)为衡量标准,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PS接枝液(100%),乳化剂用量(4.0%),水油比(1:1),乳化时间(2h),稳定剂用量(0.75%)。最后研究了改性PS乳液、增塑剂和填料对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制备改性PS防水涂料的配方:PS乳液(100%),增塑剂(4%),填料(15%),适量的消泡剂。该涂料生产成本低廉、耐水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用于瓦楞纸箱、纤维板及木材的防水,可起到防潮、密闭的作用。
周书丽[10](2013)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纳米复合涂料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使用日益普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被分解,因而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制造建筑轻质材料;(2)裂解成单体或油产品;(3)改性制备涂料或者胶黏剂。本论文首先对PS进行接枝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分散到改性后的PS乳液中,制得性质优良的纳米复合涂料。本论文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PS接枝反应(2)用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3)将纳米SiO2分散到乳液中制得纳米复合涂料。论文研究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接枝工艺,获得了最佳接枝反应的工艺条件:单体(MAH)的质量分数为PS质量的1%、引发剂BPO的用量为PS用量的0.9%、反应最佳温度为90℃、接枝反应时间为3h。实验选用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乳化剂,乳化剂用量达到2%,可获得稳定的乳液。在偶联剂KH-560修饰纳米SiO2的实验中,我们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KH-570浓度为3.5%,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6小时,纳米SiO2用量为5%。在通过分散的方式制备纳米SiO2/PS复合乳液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纳米SiO2的用量对乳液粘度、涂膜吸水率、涂膜断裂强度、涂膜断裂伸长率和涂膜附着力都有很大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为2.5%,偶联剂KH-560和KH-570用量为1%,增塑剂的用量为PS的15%。
二、天然有机溶剂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有机溶剂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原油流动性改进技术 |
1.3 影响原油流动性改进剂效果的因素 |
1.3.1 酸值对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影响 |
1.3.2 机械杂质的影响 |
1.3.3 含盐量的影响 |
1.3.4 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典型配方 |
1.4 废弃聚合物垃圾的回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河南原油和长庆原油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原油的元素分析 |
2.2.3 原油族组分分析方法 |
2.2.4 原油凝点的测定 |
2.2.5 原油粘温性质的测定 |
2.2.6 饱和烃组分蜡晶微观结构分析 |
2.2.7 原油热重分析 |
2.2.8 原油沉积物红外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油的族组分分析 |
2.3.2 原油的元素分析 |
2.3.3 饱和烃组分的微观蜡晶形貌 |
2.3.4 原油热重分析 |
2.3.5 原油沉积物红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苯乙烯材料的乙酰化改性及其在原油中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材料 |
3.2.2 傅克反应 |
3.2.3 降粘降凝剂的制备 |
3.2.4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光谱表征 |
3.2.5 降粘降凝剂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表征结果 |
3.3.2 降粘降凝剂及降粘降凝效果的分析 |
3.3.3 降粘降凝剂的降粘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苯乙烯马来酰化改性及其在原油中的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降粘降凝剂的制备 |
4.2.3 降粘降凝剂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降粘降凝剂制备结果 |
4.3.2 降粘降凝剂的红外表征结果 |
4.3.3 降粘降凝剂效果的分析 |
4.3.4 加入油溶性降粘降凝剂后对原油饱和烃中蜡晶形貌的分析 |
4.3.5 降粘降凝剂的降粘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精馏芳樟醇的釜残液溶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溶解量的测定 |
1.3 芳樟醇釜残液的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温度对溶剂溶解度的影响 |
2.2 溶解时间对溶剂溶解度的影响 |
2.3 沉淀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
2.3 芳樟醇釜残液的组成研究 |
3 结论 |
(3)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体重金属的来源 |
1.1.2 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3 水体重金属的去除方法 |
1.1.3.1 化学沉淀法 |
1.1.3.2 电化学法 |
1.1.3.3 膜分离法 |
1.1.3.4 生物法 |
1.1.3.5 离子交换法 |
1.1.3.6 吸附法 |
1.2 废塑料 |
1.3 棉材料 |
1.4 傅克反应 |
1.5 紫外辐照接枝法 |
1.6 氧化还原接枝法 |
1.7 吸附模型 |
1.7.1 吸附等温线模型 |
1.7.1.1 Langmuir模型 |
1.7.1.2 Freundlich模型 |
1.7.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2.1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2.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
1.7.3 吸附热力学模型 |
1.7.4 动态吸附模型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SHCP的制备及其对水体重金属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2 SHCP的制备 |
2.2.3 SHCP材料的表征 |
2.2.3.1 SEM |
2.2.3.2 FTIR |
2.2.3.3 XPS |
2.2.4 SHCP对 Cd~(2+)的吸附性能实验 |
2.2.5 脱附实验 |
2.2.6 SHCP对 Cd~(2+)的吸附量计算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HCP的制备路线与条件优化 |
2.3.1.1 制备路线 |
2.3.1.2 交联时间的影响 |
2.3.1.3 WEPS用量的影响 |
2.3.2 SHCP的表征结果 |
2.3.2.1 SEM |
2.3.2.2 FTIR |
2.3.2.3 XPS |
2.3.3 SHCP对 Cd~(2+)的静态吸附性能 |
2.3.3.1 PH值对SHCP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3.2 吸附等温线 |
2.3.3.3 吸附动力学 |
2.3.4 SHCP对 Cd~(2+)的动态吸附性能 |
2.3.4.1 初始Cd~(2+)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2 背景离子存在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3 不同柱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4.4 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的拟合参数 |
2.3.4.5 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参数 |
2.3.4.6 竞争离子存在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2.3.5 吸附-脱附循环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PGMA(DETA)的制备及其对水体重金属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C-PGMA(DETA)的制备 |
3.2.3 C-PGMA(DETA)的表征 |
3.2.4 C-PGMA(DETA)对Cu~(2+)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 |
3.2.4.1 溶液p H对改性棉纱吸附的影响 |
3.2.4.2 吸附动力学 |
3.2.4.3 吸附等温线 |
3.2.5 C-PGMA(DETA)对Cu~(2+)的动态吸附性能实验 |
3.2.6 C-PGMA(DETA)对Cu~(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验 |
3.2.7 固定床的脱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GMA(DETA)的制备路线 |
3.3.2 C-PGMA(DETA)的制备条件优化 |
3.3.2.1 紫外辐照时间的影响 |
3.3.2.2 KPS加入量的影响 |
3.3.2.3 GMA与 DMF比例的影响 |
3.3.2.4 胺化时间的影响 |
3.3.3 C-PGMA(DETA)的表征结果 |
3.3.3.1 SEM |
3.3.3.2 FTIR |
3.3.3.3 XPS |
3.3.4 C-PGMA(DETA)对Cu~(2+)的吸附性能 |
3.3.4.1 PH值对C-PGMA(DETA)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4.2 吸附等温线 |
3.3.4.3 吸附动力学 |
3.3.5 C-PGMA(DETA)对Cu~(2+)的吸附性能 |
3.3.5.1 初始铜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柱的影响 |
3.3.5.2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3.5.3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3.5.4 Thomas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
3.3.5.5 Yoon-Nelson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
3.3.5.6吸附-脱附循环实验 |
3.3.6 C-PGMA(DETA)对Cu~(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
3.3.6.1 初始铜、镉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6.2 不同柱径比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6.3 不同流速对固定床吸附柱选择性吸附Cu~(2+)的影响 |
3.3.7 混合离子饱和固定床的脱附 |
3.3.8 C-PGMA(DETA)对低浓度Cu~(2+)的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4)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五)(论文提纲范文)
3.5废弃塑料绿色再生优质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1废弃PS发泡资源绿色优质再生PS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1.1绿色物理压缩减容挤出优质再生PS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1.2物理溶剂法优质再生PS资源及应用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1.3物理熔融法挤出优质再生PS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2废弃多层复合膜高分子材料溶剂法回收优质再生资源化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3废弃PVC溶剂法优质再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4废弃PET瓶优质再生PET瓶级切片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5废弃塑料生物法优质再生绿色高值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6废弃塑料绿色共混改性再生优质功能化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13] |
3.5.6.1 PE/PP共混改性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6.2 PVC废弃塑料共混改性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6.3废弃塑料阻燃改性再生优质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6.4废弃生物包装塑料扩链改性再生优质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5.7废弃塑料物理共混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废弃塑料资源再生塑料原料/材料资源拓展应用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1废弃塑料再生塑料原料/材料应用于建材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2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原料应用于运动服装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3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应用于3D线材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4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原料应用于燃料资源化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5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原料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6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原料应用于炼钢原料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7废弃塑料再生塑料应用于汽车能源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8废弃塑料再生塑料应用于通讯、网络、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9废旧塑料再生塑料应用于塑料管材领域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10废弃PET再生瓶级聚酯切片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3.6.11废弃塑料再生塑料资源循环分级高值化利用策略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
4废弃塑料包装资源可回收再生塑料资源性能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创新驱动 |
5结语 |
(5)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抗凝冰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除冰雪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被动式除冰雪技术 |
1.2.2 主动式除冰雪技术 |
1.3 废弃聚苯乙烯研究现状 |
1.3.1 废弃聚苯乙烯回收的方法 |
1.3.2 废弃聚苯乙烯应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抗凝冰剂的制备及评价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抗凝冰剂的制备 |
2.3 评价方法 |
2.3.1 抗凝冰剂的缓释性能评价 |
2.3.2 抗凝冰剂的路用性能评价 |
2.3.3 融冰雪效果评价 |
3 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缓释型抗凝冰剂 |
3.1 原材料的处理 |
3.2 溶剂的选择 |
3.2.1 溶剂选择的基本理论 |
3.2.2 溶剂的确定 |
3.3 温度对溶解时间的影响 |
3.4 盐粒径与包膜层数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3.4.1 盐粒径 |
3.4.2 包膜层数确定 |
3.5 添加剂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3.5.1 改性剂 |
3.5.2 增塑剂 |
3.5.3 增强剂 |
3.5.4 正交试验 |
3.6 载体 |
3.6.1 载体的处理 |
3.6.2 载体的使用 |
3.7 本章小结 |
4 抗凝冰剂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技术性能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1.3 矿粉 |
4.1.4 外加剂 |
4.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1 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2.3 外加剂的掺加方式 |
4.3 抗凝冰剂路用性能评价 |
4.3.1 高温稳定性 |
4.3.2 低温抗裂性 |
4.3.3 水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抗凝冰剂融冰雪性能研究 |
5.1 融冰雪机理分析 |
5.1.1 盐分融冰雪机理 |
5.1.2 盐分缓释的可行性 |
5.2 盐分溶析试验 |
5.2.1 盐分溶析目标值确定 |
5.2.2 抗凝冰剂掺量对盐分溶析的影响 |
5.2.3 空隙率对盐分溶析影响 |
5.3 抗凝冰剂融冰雪效果评价 |
5.3.1 短期融冰雪性能评价 |
5.3.2 直接目测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悬浮蒸馏法再生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苯乙烯的简介 |
1.1.1 聚苯乙烯的结构 |
1.1.2 聚苯乙烯的性质 |
1.1.3 聚苯乙烯的合成 |
1.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介 |
1.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工艺 |
1.3.1 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工艺 |
1.3.2 聚苯乙烯泡沫的发泡机理 |
1.4 国内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现状与问题 |
1.4.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市场供应状况 |
1.4.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消费状况 |
1.4.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问题 |
1.5 聚苯乙烯泡沫的回收利用方法 |
1.5.1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粉碎后直接利用 |
1.5.2 加热熔融回收废弃聚苯乙烯塑料 |
1.5.3 溶剂溶解回收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
1.5.4 裂解回收废弃聚苯乙烯塑料 |
1.5.5 溶解聚合法回收废弃聚苯乙烯塑料 |
1.6 石墨 |
1.6.1 石墨的结构与性质 |
1.6.2 石墨的应用 |
1.7 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 |
1.7.1 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7.2 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8.1 本研究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悬浮蒸馏法再生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工艺路线 |
2.4 实验装置 |
2.5 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 |
2.6 测试与表征 |
2.6.1 粒径的测定 |
2.6.2 物理性质的测试 |
2.6.3 耐化学腐蚀性测试 |
2.6.4 溶剂回收率的测定 |
2.6.5 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 |
2.6.6 微观形貌分析 |
2.6.7 GPC测试 |
2.6.8 力学性能测试 |
2.6.9 热重分析 |
2.7 结果与讨论 |
2.7.1 溶剂的选择 |
2.7.2 搅拌速率的影响 |
2.7.3 分散剂浓度的影响 |
2.7.4 油水比的影响 |
2.7.5 升温速率的影响 |
2.7.6 聚苯乙烯的物理性质分析 |
2.7.7 聚苯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对比 |
2.7.8 聚苯乙烯的红外和碳、氢分析 |
2.7.9 聚苯乙烯珠粒的SEM |
2.7.10 分子量的对比 |
2.7.11 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 |
2.7.12 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 |
2.7.13 经济效益的估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制备石墨/聚苯乙烯复合材料 |
3.1 前言 |
3.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1 主要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工艺路线 |
3.4 石墨/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 |
3.5 测试与表征 |
3.5.1 粘度测试 |
3.5.2 宏观形貌分析 |
3.5.3 微观形貌分析 |
3.5.4 红外光谱 |
3.5.5 XRD |
3.5.6 力学性能测试 |
3.5.7 热重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石墨与聚苯乙烯的相容性 |
3.6.2 粒径分析 |
3.6.3 SEM分析 |
3.6.4 红外分析 |
3.6.5 XRD分析 |
3.6.6 力学性能分析 |
3.6.7 热稳定性分析 |
3.6.8 经济效益的估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用黑色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制备EPS泡沫板 |
4.1 前言 |
4.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工艺路线 |
4.4 EPS泡沫板的制备 |
4.4.1 黑色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 |
4.4.2 可发性黑色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 |
4.4.3 可发性黑色聚苯乙烯珠粒的预发泡 |
4.4.4 可发性黑色聚苯乙烯珠粒的熟化 |
4.4.5 可发性黑色聚苯乙烯珠粒的成型 |
4.5 黑色EPS成品的相关测试与表征 |
4.5.1 标准黑色PS与回收后黑色PS的XRD |
4.5.2 回收前与回收后黑色EPS的宏观形貌 |
4.5.3 回收前与回收后黑色EPS的微观形貌 |
4.5.4 发泡剂含量的测定 |
4.5.5 发泡倍率的测定 |
4.5.6 发泡聚苯乙烯吸水性的测定 |
4.5.7 发泡黑色聚苯乙烯表观密度的测定 |
4.5.8 发泡黑色聚苯乙烯弯曲、压缩性能的测定 |
4.5.9 发泡黑色聚苯乙烯导热系数的测定 |
4.5.10 发泡黑色聚苯乙烯氧指数的测定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回收前废弃黑色PS与回收后PS的XRD对比 |
4.6.2 回收前废弃黑色EPS与回收后EPS外观对比 |
4.6.3 再生黑色EPS的SEM |
4.6.4 再生黑色EPS与白色企标EPS性能对比 |
4.6.5 经济效益的估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 |
2. 1 物理再生方法 |
2. 1. 1 热熔再生 |
2. 1. 2 溶剂再生法 |
2. 1. 3 非溶剂热介质消泡回收 |
2. 2 改性再利用方法 |
2. 2. 1 改性制备抗冲聚苯乙烯塑料 |
2. 2. 2 改性制备涂料和胶粘剂 |
2. 2. 3 改性制备阻燃剂 |
2. 3 裂解回收再利用方法 |
2. 4 制作建筑保温材料 |
2. 5 与乙烯焦油共碳化改性制备针状焦 |
2. 6 制备絮凝剂 |
3 结语 |
(8)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废弃 EPS 的回收再生 |
1.1 直接再生 |
1.2 溶剂法再生 |
1.3 非溶剂热介质法再生 |
2 废弃 EPS 的改性再利用 |
2.1 物理共混改性 |
2.2 制胶粘剂 |
2.3 制化工原料 |
3 废弃 EPS 的催化裂解 |
4 结语 |
(9)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废弃塑料回收情况 |
1.2.1 国外有关废弃塑料回收情况 |
1.2.2 国内有关废旧塑料回收情况 |
1.3 国内聚苯乙烯的消费量及EPS的需求量 |
1.4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前期处理 |
1.4.1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收集 |
1.4.2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识别 |
1.4.3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清洗 |
1.5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消泡减容 |
1.6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再利用 |
1.6.1 传统的处理方法 |
1.6.2 现代的处理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溶剂型胶粘剂 |
2.1 聚苯乙烯类胶粘剂的发展 |
2.2 主要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胶粘剂的制备过程 |
2.3.2 胶粘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2.3.3 PS胶粘剂的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溶剂的选择 |
2.4.2 增粘树脂的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
2.4.3 线型SBS用量的影响 |
2.4.4 胶粘剂的粘度 |
2.4.5 胶粘剂的FT-IR分析 |
2.4.6 胶粘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7 胶膜微观形貌观察(SEM) |
2.4.8 胶膜表面显微观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接枝改性制备防水涂料 |
3.1 聚苯乙烯类涂料的发展 |
3.1.1 聚苯乙烯的改性 |
3.1.2 多种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S)改性涂料制备 |
3.2 主要原料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防水涂料的制备过程 |
3.3.2 防水涂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3 PS接枝物合成工艺 |
3.3.4 接枝物的表征 |
3.3.5 PS接枝共聚物的乳化工艺 |
3.3.6 改性PS乳液的性能测试 |
3.3.7 PS改性防水涂料的制备工艺 |
3.3.8 改性PS防水涂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3.4 PS接枝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溶剂的选择 |
3.4.2 引发剂的选择 |
3.4.3 接枝改性单体的选择 |
3.4.4 PS接枝共聚反应的结果 |
3.4.5 接枝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3.4.6 PS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
3.5 PS接枝共聚物的乳化结果与讨论 |
3.6 PS改性防水涂料的结果与讨论 |
3.6.1 填料(碳酸钙)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6.2 增塑剂(DBP)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6.3 改性PS防水涂料基本性能指标 |
3.6.4 成本核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10)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纳米复合涂料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概述 |
1.2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前期处理 |
1.2.1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收集 |
1.2.2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识别 |
1.2.3 废弃塑料的分选 |
1.2.4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清洗 |
1.3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消泡减容 |
1.4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再利用 |
1.4.1 生物降解法 |
1.4.2 裂解回收法 |
1.4.3 熔融造粒回收 |
1.4.4 溶剂成粒回收 |
1.4.5 制备轻质建筑保温材料 |
1.4.6 制备阻燃剂 |
1.4.7 制备涂料 |
1.5 纳米复合涂料 |
1.5.1 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 |
1.5.2 纳米复合涂料国内外发展 |
1.5.3 纳米二氧化硅 |
1.5.4 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和改 |
1.5.5 纳米涂料存 的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2 聚苯乙烯接枝改性制备水性乳液的实验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反应装置 |
2.3 实验步骤 |
2.4 接枝产物的表征 |
2.5 PS 接枝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溶剂及其配比的选择 |
2.5.2 接枝改性单体的选择 |
2.5.3 引发剂的选择 |
2.5.4 引发剂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2.5.5 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5.6 单体(MAH)对 PS 接枝反应的影响 |
2.5.7 反应温度对接枝的影响 |
2.5.8 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2.6 乳化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2.6.1 乳化剂种类的选择 |
2.6.2 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
2.6.3 乳化时间和乳化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6.4 乳化 PH 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6.5 转速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7 PS 接枝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纳米 SiO_2的改性实验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步骤 |
3.4 样品的测定和表征 |
3.4.1 红外光谱测定 |
3.4.2 硅烷偶联剂改性对纳米 SiO_2粒径分布的影响 |
3.4.3 接枝率计算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纳米 SiO_2用量对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
3.5.2 硅烷偶联剂 KH-570 用量对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
3.5.3 温度对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
3.5.4 反应时间对纳米 SiO_2接枝率的影响 |
3.5.5 正交试验探究最佳反应条件 |
3.6 本章小结 |
4 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制备纳米复合涂料的工艺流程 |
4.3 乳液性能及其涂层的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 SiO_2的含量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2 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对乳液黏度和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4.4.3 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对涂膜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 |
4.4.4 纳米 SiO_2用量对涂膜附着力的影响 |
4.4.5 偶联剂的用量对成膜水接触角的影响 |
4.4.6 偶联剂的用量对成膜性的影响 |
4.4.7 硅烷偶联剂对涂膜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 |
4.4.8 增塑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5 纳米复合涂膜的扫描电镜图 |
4.6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4.7 纳米 SiO_2涂层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实验得出的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天然有机溶剂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聚合物材料制备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D]. 董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精馏芳樟醇的釜残液溶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研究[J]. 陈广明,刘小兵,赵小丽,林俊岳. 化学研究, 2020(03)
- [3]基于废塑料和棉材料的改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 贾继珍. 深圳大学, 2019(01)
- [4]废弃塑料包装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五)[J]. 张友根.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9(08)
- [5]利用废弃聚苯乙烯制备抗凝冰剂[D]. 金爽.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悬浮蒸馏法再生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D]. 李澍. 吉林大学, 2017(10)
- [7]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J]. 左艳梅,傅智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06)
- [8]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J]. 张伟明,周俊涛,李婷,杨帮林,黄辉.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5(02)
- [9]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应用研究[D]. 李兰.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4)
- [10]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备纳米复合涂料的工艺研究[D]. 周书丽. 武汉纺织大学, 2013(09)
标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论文; 可发性聚苯乙烯论文; 再生塑料论文; 科普论文; ps塑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