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皮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子果实性状分析

西皮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子果实性状分析

一、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仕昌[1](2019)在《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广西融水县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30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无性系的球果种实性状差异,同时筛选了 1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SSR-PCR扩增以分析杉木无性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杉木球果苞鳞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为紧包型、松张型、反翘型3种,以松张型比例最大(56.67%),紧包型次之(33.33%),反翘型最小(10.00%),同一无性系的球果类型基本一致,但少数无性系的球果类型有两种或以上;30个无性系的平均出籽率为3.56%,紧包型球果的平均出籽率最高,其次是松张型;杉木母树结实量存在较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大部分无性系的球果产量受到大小年的影响较大,24号、25号、28号3个无性系的球果产量未受大小年的影响。(2)球果产量、球果形态特征、种子质量性状等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球果产量(55.58%)>果体积(51.42%>单果重(37.77%)>千粒重(20.99%)>发芽率(19.22%)>发芽势(18.89%)>优良度(16.44%)>球果横径(15.43%)>球果纵径(14.18%)>果形指数(8.04%);种实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在0.610~0.988,从大到小排序为:千粒重>单果重>球果横径>球果纵径>涩粒率>果体积>优良度>果形指数>发芽率>发芽势>球果产量,表明各性状受到中等及以上遗传控制。(3)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种子性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球果形态特征与千粒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显着正相关,优良度与涩粒率呈极显着负相关。(4)表型性状聚类结果表明:30个无性系在遗传距离为13.75时,划分为5类;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491%,综合得分较高的是21号、29号、26号无性系,最低是27号无性系,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种实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5)提取杉木DNA在质量、浓度上均符合SSR-PCR后续实验的要求;根据样品原始浓度,将30个样品稀释至统一浓度(4.875 ng/ul)并分装保存,以防止反复冻融而引起降解;在已建立的PCR体系上继续对引物退火温度及循环数的优化,得到每对引物的最适宜的退火温度,33个循环数的扩增效果较好。(6)17对SSR标记引物在30份杉木材料中共扩增出56个多态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3.2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在2~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431,变化范围在0.1285~0.9825,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为0.4755,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8324;表明杉木无性系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所选用的17对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7)30份杉木材料的遗传相似数在0.5357~0.8929之间,平均值为0.6842,表明杉木无性系之间的遗传背景较复杂;在以遗传相似数0.70为阈值时,可将30个无性系分为6个类群;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表型性状聚类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相关不显着,表明杉木在表型及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杜超群,赵虎,袁慧,侯义梅,朱于勤,许业洲[2](2019)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种实性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产量和品质,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母树生长状况、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的调查,评价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生长和结实兼优的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结实量、球果单果干重和种子千粒重存在极显着差异,球果长宽及苗圃播种发芽率存在显着差异,胸径及其他指标不存在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结实量、结实量与发芽率无显着相关,说明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要兼顾胸径、结实量和发芽率3个指标;选出优良无性系11个,结实量提高14.29%,种子发芽率提高32.96%,可为新一轮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群体的构建提供材料。

黄水清,程勇,吴际友,熊旺,翁艳荣,易剑,姜波[3](2018)在《湿地松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采集的31个无性系球果为材料,开展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球果长、球果宽、单果鲜重、球果长宽比以及单果种子饱满数、单果饱满度、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厚差异极显着;其中单果出籽数与种子饱满度在0. 01水平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长、种子厚、单果鲜重、球果长、球果宽显着正相关。说明以千粒重可作为湿地松种子品质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以种子饱满度、单果出籽数可作为选择高产无性系的主要参考指标;用以上三个指标对湿地松无性系开展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湿地松无性系进行再选择。以期为湿地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赵祜[4](2017)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遗传测定、良种选育及优质种苗繁育为主线,把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作为项目研究的切入点,开展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物候观测、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同步性研究、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为青海云杉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提高良种基地的遗传增益;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通过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空间分布、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控制辅助授粉技术研究,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715 d,散粉期持续713 d,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存在差异;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期花粉流量与日照强度呈显着正相关(r=0.685*),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r=0.452、r=0.601),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82),温度是影响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强度是影响散粉的主要气象因子;种子园内花期花粉流量和花粉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13:00—15:00,种子园内花粉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散发时间是青海云杉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球果在树冠分布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显着正相关,下部结实量和单株鲜果重与冠幅呈显着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三个种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青海云杉幼树施肥试验中:不同种类的化肥中,以NPK复台肥效果最好,它与NP肥相比有显着差异,与N肥(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极显着差异,可使平均树高增加16.4%42.7%。NP肥与低N肥(硝酸铵、碳酸铵)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平均树高19.3%、22.6%。b)在进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中,N、P、K肥和N肥以每株施200g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100g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每株施150g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分别使平均树高增加31.4%和13.9%,而NP肥以每株施3O0g效果最好。1、在祁连圆柏林地施NP肥,P肥、N肥和N、P、K复台肥后幼树高生长可分别比对照提高63.3%、42.3%、29.0%、18.25%。经方差分析,施NP肥、P肥、N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极显着差异,施N、P、K复合肥的效果与对照有显着差异。2、不同化肥对祁连圆柏幼树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以NP肥效果最好,它与NPK肥、N肥的效果相比有极显着差异,与P肥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38.2%、26.6%、14.8%。施P肥与施NPK肥的效果相比有显着差异,可提高幼树高生长20.3%。3、在每株施25g、50g、75g化肥试验中,以每株施50g化肥的效果最好,它与每株施25g、75g化肥的效果相比具有极显着差异,可分别提高幼树高生长12.0%和14.2%。有害生物防治、化学控草技术在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用50%西玛津可湿性粉剂0.125%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1.5kg,除草率可达97.4%;利用70%森草净可湿性粉剂0.1药液,每公顷原药施用量0.75kg,除草率可达96.5%,只需每年在6月上旬喷药一次即可,比人工除草节约经费66%。用10%的草甘膦0.2%药液可一次性杀灭地埂上的全部杂草,两年基本无草。树体促花技术研究,增加基地种子产量、提高种子质量;通过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为良种基地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苏顺德,肖晖,林文龙,许鲁平,张子文,孟庆银,杨跃霖,郑仁华,卞坚华,江祥庆[5](2013)在《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文中指出根据遗传测定和种质资源开花特性观测结果,从马尾松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76个优良无性系作为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其中,5个无性系来自种源试验林优良个体,17个无性系来自优树子代测定林优良个体,49个无性系来自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优良个体,5个无性系为高产脂优良品种。利用这些建园材料,于2008年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营建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8 hm2。从建园材料选择、营建技术、抚育管理和树形管理技术等方面总结了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可为我国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建设提供参考。

王茜,张冬林,杨模华,邵俊培,李志辉,洪永辉[6](2013)在《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漳平五一林场28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最优单株进行遗传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99个位点(从250~2 300 bp),其中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94%;28个马尾松无性系两两之间的分子遗传距离在0.212 1~0.565 6之间,遗传距离大于0.5的无性系对有11组,遗传距离小于0.25的无性系对有6组;在聚类分析自检举值为48处,可将28份马尾松无性系分为9类,其中7个无性系单独聚类,其他21个无性系聚成2类;遗传距离较大的无性系组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聚类中,表明这些无性系组两两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为分子标记指导马尾松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洪永辉,胡集瑞,林文奖,陈亚斌[7](2011)在《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多性状联合选择》文中认为对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的产籽率、木材密度和11年生子代的材积生长量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以选择速生、优质、结实高产的种子园建园材料。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及产籽量、木材密度等性状上存在极显着差异。以材积、产籽量、木材密度为主要指标,选择出花期一致且三性状兼优的无性系20个,其单株材积均值0.076 8m3/株,比对照的增长206.1%,遗传增益122.7%;其产籽量均值为159.6g/株,比产籽量均值增长90.8%,遗传增益74.5%;木材密度为0.514 3g/cm3,比木材密度均值的增长7.8%,遗传增益5.6%。

谢焰锋[8](2011)在《马尾松种子园散粉特性配子比例及子代林遗传增益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湖北省太子山仙女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花粉散发、雌雄配子比例及半同胞家系子代林遗传增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雌雄球花数量差异显着,雄球花数量范围为291.61-1549.69个/株,平均值为1009.09个/株;雌球花数量范围是135.43-636.39个/株,平均值为343.91个/株;雌雄球花比值的范围是0.14-1.07。马尾松花粉散发有其特有的日变化规律及时变化规律,整个散粉期受到实时气候因子的影响,散粉的规律大致为低-高-低,不同日期的散粉量有极显着差异,2010年和2011年花粉的散粉累积量为924.09粒.cm-2.d-1和710.57粒.cm-2.d-1。散粉的高峰期一般会有3-5d左右,高峰期内散粉也有规律,随时间的变化大致为低-高-低,高峰的时间段一般出现在10:00-14:00,这个时间受到即时气候因子的影响,2010年的高峰时间段为02:00-08:00以及10:00-12:00,散粉量为434.63粒.cm-2和520.26粒.cm-2;2011年的高峰时间段为10:00-12:00,散粉量为481.46粒.cm-2。高峰期内不同时间段花粉散粉量有极显着性差异。花粉散粉量在园外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呈现出线性相关。风速是影响马尾松花粉散发的重要因子,温湿度、地形等因子也影响其散发,基于马尾松花粉散发的特点,特提出种子园与外界隔离的最短距离为600-1000m,以防外部花粉污染,影响种子园的产种效果。马尾松不同无性系间平均单个雄球花花粉产量存在极显着性差异,平均单个花粉囊产花粉16513.33粒,单株树产花粉量为3.75×1011粒,全园产花粉量为2.03×1015粒。平均单个雌球花产胚珠量为177个,单株树产胚珠量为60872.07个,全园产胚珠量为3.29×108个,种子园的雌雄配子比例约为1:6.17×106。马尾松种子园内球果的平均长、直径、苞鳞数、苞鳞长、宽、种子总数、饱满数、空粒数、涩粒数及千粒重均达到极显着性差异,其单个均值依次为55.31mm、28.04mm、93.98片、20.54mm、11.04mm、187.97粒、114.14粒、26.55粒、47.28粒及12.5092g,马尾松不同无性系间种子的千粒重、优良度、空粒率及涩粒率等品质均达到极显着性差异。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胸径、树高、材积、枝下高、冠幅等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胸径的遗传力是0.7405,树高的遗传力是0.8435,单株材积的遗传力是0.7506。在入选率为30%时,选择的优良家系中,可望获得树高、胸径及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86%,16.95%及34.13%;入选率为20%时,可望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70%,20.46%及41.23%;入选率为10%时,可望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3.37%,25.57%及51.53%。以10%作为最佳入选率,用这个比例筛选出9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分别是47-66#、48-101#、49-108#、90-51#、44-17#、43-79#、89-9#、51-109#和95-50#。

谭小梅[9](2011)在《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选择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分布广,生长快,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山地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之一,广泛用于制浆造纸、建筑用材、采脂等,支撑着我国众多的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产业发展。本文利用已达1/2轮伐期的巢式交配设计的双亲控制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进一步揭示了生长、形质和材性性状所受的遗传控制方式,并为增补二代核心育种亲本筛选了一批速生优质的杂交组合和个体;其次,利用现有二代育种群体及创制的三代育种新种质,揭示了二代育种亲本生长、开花结实特性及与其遗传背景的相关性,探索了三代新种质苗期生长所受遗传控制式样,以为二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和强杂种优势新种质创制的二代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三,针对国内较早建立且已进入正常开花结实期的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研究和揭示了亲本无性系生长、分枝及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规律,了解了二代种子园遗传交配系统及遗传多样性状况,探索了无性系开花结实与种子园交配系统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以期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和优质高产的遗传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2年生的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遗传测定林材料研究表明,除树干通直度外,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相同父本不同母本间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及树干圆满度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效应的影响,且两者效应差异较小,而木材基本密度则主要受母本效应的影响,其母本效应是父本效应的1.56倍。马尾松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显性效应次之,而树高、单株材积和树干圆满度几乎完全由加性效应控制,可依据亲本表现对其子代进行预测。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其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性较小,速生的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并不一定具有较低木材基本密度。各杂交组合生长表现与父本无性系GCA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但选配GCA高的父本无性系将会提高获得优良组合的机率。以干物质积累量和胸径等为选择指标,分别选出纸浆纤维材和锯材各10个优良杂交组合,及17个和13个优良单株(即二代育种亲本)。2、51个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无性系,7年树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53 m,9.05 cm和0.021 m3,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生长性状总体上优良,但生长性状在亲本无性系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二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对进入开花结实盛期的39个无性系调查发现,开花、结实等生殖性状在不同亲本无性系之间的变异程度高于生长性状。基于主要生长和生殖性状,将39个亲本无性系聚在4个类群,不同类群存在显着性状差异。类群1生长性状总体较优,雌球花、球果量也较多。类群2生长性状总体较差,开花、球果量也较少。类群3生长性状较优、雄球花数量较多,但雌球花、球果数量较少。类群4生长性状总体较差,但雌球花、球果数多。无性系的雌球花、球果数与生长量呈弱度负相关。39个亲本无性系中,共选出28个生长、生殖性状较为均衡(生长量、开花结实量均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无性系,可将这些无性系作为候选优良亲本,结合亲本配合力的测评,从中选择优良的杂交亲本及二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3、15个ISSR标记在36个二代亲本无性系中检测到,Nei’s基因多样度(h)为0.3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76,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的范围是0.24~0.82,平均为0.414,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好的高世代遗传改良潜力。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36个无性系中的35个聚在5个类群内,聚类结果与马尾松二代亲本的遗传背景、系谱关系及产地纬度部分吻合。综合认为,在兼顾亲本配合力测定和遗传背景的基础上,优先选配来自不同聚类类群且在一定遗传距离范围内(0.264~0.529)的分子遗传距离较大的杂交亲本,将更利于提高子代的生长表现和杂种优势程度。4、基于二代育种亲本创制的6×6半双列交配设计三代育种新种质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除苗高线性生长期(LGD)外,苗高、地径、苗高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量(TLG)和线性生长速率(LGR)的GCA和SCA均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苗高、MGR、LGD和LGR以显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加性基因效应次之,地径几乎完全由显性基因效应控制,而TLG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略大,可能与试验亲本经过GCA间接选择有关。与亲本经GCA初步测定的二代种质研究结果相比,马尾松三代种质苗木生长性状所受遗传控制式样变化较小,只是其SCA效应有了明显提高。在马尾松二代亲本选配中,应加强亲本间特殊配合能力的筛选,以创制优良的杂交组合。5、对于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其雌、雄球花量及球果数在无性系内分株间差异不显着,但在无性系间均达极显着水平,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在37.85%~53.50%,无性系重复力皆在0.71以上。根据开花结实的调查结果,种子园无性系主要聚为雌多雄少(偏雌)、雄多雌少(偏雄)、雌雄均多(偏中)和雌雄均少(偏少)4种类型,其分别占总无性系的25.00%、29.55%、38.64%和6.82%,种子园中20%的高产无性系提供了开花结实总量的41.27%~49.15%。相关分析结果认为,理想的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高产无性系母树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冠幅宽、分枝长、分枝角大、树冠宽卵圆形或圆球形。在种实性状上,除种子千粒重外,球果大小和出籽性状在母树树冠阴面与阳面间差异极显着,且均以树冠阳面高于阴面,说明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6、12对SSR引物在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中检测到,亲本和子代群体的总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02、0.446和0.399。平均每个采种母树与22个父本产生子代。在自由授粉状态下,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自交率为1.56%,自交现象很弱,其交配方式以异交为主。绝大多数亲本的雄性繁殖适合度在1.00%~3.00%之间,平均为2.00%,形成6.4个后代。马尾松有效花粉的散布距离符合正态分布,其主要散布距离集中在0~90 m,而检测到的最大散布距离为185 m。种子园花粉污染率较低,仅为4.06%。总体上,树冠南面子代亲本交配距离较北面有增加的趋势,但树冠南、北面子代父本组成数并未表现某一明显的规律。7、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子代群体包含了亲本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子代与亲本具有同样高的遗传多样性,子代群体的F为0.046,纯合子过剩的现象不明显;树冠北面子代遗传多样性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较树冠南面的减少而有明显的降低;雌雄均衡型和偏雌型植株子代遗传多样性基本相当,以偏雌型植株子代略大,两者F均趋于零,基本符合哈温平衡;种子园多位点异交率为1.097,异交率较高,亲本的近交现象不显着(tm-ts=-0.031);树冠南面多位点与单位点异交率均高于树冠北面;多位点异交率在偏雌与雌雄均衡型植株中基本相当,雌雄均衡型植株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比例较偏雌型植株减小而呈现异交率明显降低的现象,两种类型植株的近交指数均接近于零。整体而言,研究的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在遗传多样性上并没有因亲本受人工选择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种子园在营建时家系选择和配置均比较成功,无性系间基因交流相对充分,亲本近交现象不明显。

谭小梅,金国庆,张一,秦国峰,储德裕,周志春[10](2011)在《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已进入正常开花结实期的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以研究其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园雌、雄球花量及球果数在无性系内分株间差异不显着,但在无性系间均达极显着水平,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在37.85%53.50%,无性系重复力皆在0.71以上。根据开花结实的调查结果,种子园无性系主要聚为雌多雄少(偏雌)、雄多雌少(偏雄)、雌雄均多(偏中)和雌雄均少(偏少)4种类型,其分别占总无性系的25.00%、29.55%、38.64%和6.82%,种子园中20%的高产无性系提供了开花结实总量的41.27%49.15%。相关分析结果认为,理想的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高产无性系母树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冠幅宽、分枝长、分枝角大、树冠宽卵圆形或圆球形。在种实性状上,除种子千粒质量外,球果大小和出籽性状在母树树冠阴面与阳面间差异极显着,且均以树冠阳面高于阴面,说明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

二、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杉木种子园建园技术研究
        1.2.2 杉木种子园遗传变异研究
        1.2.3 杉木遗传多样性研究
        1.2.4 其他树种遗传改良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杉木种实性状差异研究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球果产量测定
        2.2.2 球果形态特征测定
        2.2.3 种子性状指标测定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球果形态及出籽率分析
        2.3.2 球果产量差异分析
        2.3.3 球果形态特征分析
        2.3.4 种子性状指标分析
        2.3.5 种实性状差异分析及广义遗传力分析
        2.3.6 杉木不同无性系种实性状间的相关性
        2.3.7 杉木不同无性系聚类分析
        2.3.8 杉木不同无性系主成分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小结
        2.4.2 讨论
第三章 种子园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杉木基因组DNA提取
        3.2.2 杉木SSR-PCR扩增程序的优化
        3.2.3 SSR随机引物筛选
        3.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杉木基因组DNA提取
        3.4.2 SSR-PCR体系优化
        3.4.2.1 循环次数
        3.4.2.2 退火温度
        3.4.3 杉木SSR引物筛选
        3.4.4 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3.4.5 聚类分析
    3.5 小论与讨论
        3.5.1 小论
        3.5.2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30份杉木无性系遗传相似数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种实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情况
    2.2 不同无性系球果及种子性状
    2.3 生长及种实性状相关性分析
    2.4 生长及种实性状的综合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3)湿地松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松无性系表型性状差异性
    3.2 湿地松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3.3 湿地松种子品质及产量综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1 项目区概况
    1.1 龙渠作业区概况
    1.2 响水河作业区概况
    1.3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观测方法
    2.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同步性研究方法
    2.3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观测方法
    2.4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观测分析方法
    2.5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方法
    2.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方法
    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方法
    2.8 青海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方法
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与分析
        4.1.1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物候与积温的关系
        4.1.2 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
        4.1.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花期物候差异
        4.1.4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期及其分类
        4.1.5 青海云杉无性系雄球花散粉期与雌球花可授期的同步性
    4.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4.2.1 球花着生规律、发育过程观测
        4.2.2 青海云杉球花数量及分布研究
    4.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4.3.1 青海云杉生长性状调查分析
        4.3.2 青海云杉球果数量及分布研究
        4.3.3 青海云杉无性系间、无性系内球果数量差异分析
        4.3.4 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性状空间的变异
        4.3.5 辅助授粉对球果、种子的影响
        4.3.6 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及球果量变异研究
    4.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研究
        4.4.1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飞散观测
        4.4.2 青海云杉种子园内花粉空间分布
        4.4.3 青海云杉种子园花粉空间分布类型
    4.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4.5.1 祁连圆柏母树林物候及生长量调查
        4.5.2 祁连圆柏优质母树林的疏伐技术
        4.5.3 祁连圆柏天然母树林改造
        4.5.4 祁连圆柏母树林林地施肥
    4.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4.6.1 青海云杉种子育苗技术
        4.6.2 青海云杉无性繁殖技术
        4.6.3 祁连圆柏种子育苗技术
        4.6.4 祁连圆柏无性繁殖技术
    4.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4.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4.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4.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4.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4.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
        4.12.1 子代测定苗的定植
        4.12.2 子代测定方案的制定及存档
        4.12.3 家系存苗率
        4.12.4 子代表型测定
        4.12.5 幼树树高测定结果
        4.12.6 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与年龄的关系
        4.12.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和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4.12.7.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家系间性状变异分析
        4.12.7.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4.12.7.3 遗传参数估算
        4.12.7.4 青海云杉优良家系选择
        4.12.7.4.1 多性状育种值综合评选
        4.12.7.4.2 综合指数选择
        4.12.8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表型性状遗传分析
        4.12.8.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及家系内各性状差异性
        4.12.8.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的方差分量及配合力效应估计
        4.12.8.3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4.13 云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
5 研究结论
    5.1 青海云杉开花物候观测研究
    5.2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研究
    5.3 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特性研究
    5.4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
    5.5 祁连圆柏母树林管理技术
    5.6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5.7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土肥水管理技术研究
    5.8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病虫鼠防治技术研究
    5.9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5.10 祁连圆柏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5.11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树体促花技术研究
    5.12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建园材料选择
    1.1 地理种源试验林中建园材料选择
    1.2 优树子代测定林中建园材料选择
    1.3 广西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中建园材料选择
    1.4 其他建园材料
2 种子园营建技术
    2.1 园址选择
    2.2 规划设计及整地
    2.3 砧木培育
    2.4 嫁接与管理
    2.5 无性系配置
3 种子园抚育管理
4 种子园树形管理
    4.1 截干
    4.2 修枝
    4.3 拉枝
5 结论与讨论

(6)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总DNA的提取
    1.3 ISSR-PCR扩增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筛选及PCR扩增结果
    2.2 遗传距离分析
    2.3 聚类分析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2.5 马尾松家系优株间NTSYS-PCA主成分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多性状联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调查及分析方法
    1.3 无性系分类与评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不同无性系亲本11年生子代无性系间的差异分析
        2.1.1 生长量、产籽量及木材密度等性状差异
        2.1.2 材积、产籽量及木材密度的方差分析和遗传 (重复) 力估算
        2.1.3 亲本子代材积生长、产籽量与木材密度主要性状相关分析
    2.2 马尾松优良无性系综合评选结果
        2.2.1 以材积性状为主因素的分类选择
        2.2.2 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与遗传增益估算
3 讨 论

(8)马尾松种子园散粉特性配子比例及子代林遗传增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概况
        1.1.1 林木种子园的历史及作用
        1.1.2 马尾松种子园的历史及现状
        1.1.3 马尾松及种子园的相关研究进展
        1.1.4 种子园子代测定和去劣疏伐意义和作用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马尾松种子园花粉散发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气候特征
        1.1.4 森林植被
        1.1.5 种子园概况
        1.2 试验主要仪器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1 雌雄球花形态特征及其在树冠中的分布观察
        1.3.2 花粉散发样点设置
        1.3.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雌雄球花花期形态特征
        2.2 马尾松雌雄球花在树体上的分布
        2.2.1 马尾松雌雄球花球花数量
        2.2.2 雌雄球花在树冠内的分布
        2.3 马尾松种子园花粉散发规律
        2.3.1 马尾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时间规律
        2.3.2 种子园内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2.3.3 种子园外花粉空间分布规律
    3 结论
第二章 马尾松种子园配子产量及种子分布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马尾松花粉产量
        1.2 马尾松胚珠产量
        1.3 马尾松球果特征及种子分布特征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雌雄配子产量
        2.1.1 不同无性系间雄球花花粉产量差异分析
        2.1.2 不同无性系间雌球花胚珠产量差异分析
        2.1.3 种子园雌雄配子比例及种子产量预测
        2.2 马尾松球果及种子分布特征
        2.2.1 马尾松球果及种子形态特征
        2.2.2 各无性系球果形态差异分析
        2.2.3 各无性系球果产种子差异分析
        2.3 马尾松球果及其种子分类
        2.3.1 马尾松球果及种子分布特征相关分析
        2.3.2 马尾松种子分布特征分类
    3 结论
第三章 马尾松种子播种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净度差异分析
        2.2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千粒重差异分析
        2.3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含水量差异分析
        2.3.1 种子相对含水量差异分析
        2.3.2 种子绝对含水量差异分析
        2.4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优良度、空粒率、涩粒率差异分析
        2.4.1 种子优良度差异分析
        2.4.2 种子涩粒率差异分析
        2.4.3 种子空粒率差异分析
        2.5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差异分析
        2.5.1 种子发芽率差异分析
        2.5.2 种子发芽势差异分析
        2.6 马尾松无性系间种子播种品质相关分析
    3 结论
第四章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遗传增益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生长特征
        2.1.1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胸径生长特征
        2.1.2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生长特征
        2.1.3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单株材积量生长特征
        2.1.4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枝下高生长特征
        2.1.5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冠幅生长特征
        2.2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差异比较
        2.3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生长因子遗传力分析
        2.4 优良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选择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9)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选择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巢式交配设计子代的马尾松生长和材性遗传分析及二代育种亲本选择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测定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子代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
        2.2.2 子代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父本/父本内母本、加性/显性效应
        2.2.3 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父本GCA 效应
        2.2.4 优良杂交组合和个体选择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的生长和开花结实特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数据采集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本无性系主要生长、分枝和开花结实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3.2.2 亲本无性系主要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3.2.3 无性系的聚类分析、不同类群的表型特征和亲本产地纬度
        3.2.4 亲本无性系生长、生殖性状综合评价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生长变异及其遗传背景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生长性状测定和数据分析
        4.1.3 基因组DNA 提取及检测
        4.1.4 引物筛选及PCR 扩增
        4.1.5 ISSR 标记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亲本无性系主要生长性状变异及与父、母本产地纬度的相关性分析
        4.2.2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的ISSR 遗传多样性及亲本间遗传距离
        4.2.3 基于分子遗传距离的聚类及不同类群无性系的表型及亲本产地纬度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马尾松三代新种质苗期生长的配合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性状调查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组合间苗木生长和苗高生长参数遗传差异
        5.2.3 苗木生长和苗高生长参数GCA、SCA 及相对重要性
        5.2.4 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5.2.5 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种子园概况
        6.1.2 数据收集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无性系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
        6.2.2 无性系开花结实贡献率分析
        6.2.3 无性系开花结实聚类分析
        6.2.4 无性系生长、分枝习性与开花结实的相关性分析
        6.2.5 种实性状在母树树冠阴面与阳面间差异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子代父本分析及有效花粉散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7.1.3 总DNA 的提取
        7.1.4 SSR-PCR 扩增及检测
        7.1.5 引物筛选
        7.1.6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SSR 多态性分析
        7.2.2 自由授粉子代的父本分析
        7.2.3 有效花粉的散布距离与父本繁殖适合度
        7.2.4 树冠南、北面子代的父本组成数及亲本交配距离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材料
        8.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8.1.3 总DNA 的提取
        8.1.4 SSR-PCR 扩增及产物检测
        8.1.5 引物筛选
        8.1.6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亲、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8.2.2 树冠南、北面及偏雌和雌雄均衡型植株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8.2.3 8 个家系的交配系统指标
        8.2.4 树冠南、北面及偏雌和雌雄均衡型植株交配系统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1.1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选择
        9.1.2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结实遗传变异和交配系统分析
    9.2 讨论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性系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
    2.2 无性系开花结实贡献率分析
    2.3 无性系开花结实聚类分析
    2.4 无性系生长、分枝习性与开花结实的相关性分析
    2.5 种实性状在母树树冠阴面与阳面间差异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5代杉木种子园种实差异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陈仕昌. 广西大学, 2019(01)
  • [2]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种实性状评价[J]. 杜超群,赵虎,袁慧,侯义梅,朱于勤,许业洲.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9(01)
  • [3]湿地松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J]. 黄水清,程勇,吴际友,熊旺,翁艳荣,易剑,姜波. 湖南林业科技, 2018(05)
  • [4]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D]. 赵祜.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5]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J]. 苏顺德,肖晖,林文龙,许鲁平,张子文,孟庆银,杨跃霖,郑仁华,卞坚华,江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4)
  • [6]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J]. 王茜,张冬林,杨模华,邵俊培,李志辉,洪永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12)
  • [7]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多性状联合选择[J]. 洪永辉,胡集瑞,林文奖,陈亚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8]马尾松种子园散粉特性配子比例及子代林遗传增益研究[D]. 谢焰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选择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D]. 谭小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
  • [10]截干矮化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开花结实的遗传变异[J]. 谭小梅,金国庆,张一,秦国峰,储德裕,周志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4)

标签:;  ;  ;  ;  

西皮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子果实性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