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磷酰胺和环状硫代磷酰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硫代磷酰胺和环状硫代磷酰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一、硫代膦酰胺类及环状硫代磷酰胺类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武雪朋[1](2021)在《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

梁梦颖[2](2021)在《苯乙烯-马来酸聚合物衍生物修饰硅胶色谱材料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具有广泛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全面准确地表征膜脂结构,深入了解膜脂的功能依赖于高效的膜脂分离分析技术。近年来,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MA)在细胞膜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SMA独特的交替结构和两亲性质使得其对各种结构的磷脂分子具有很好的增溶作用,可开发为新型色谱固定相材料,提高复杂膜脂的分离分析能力。基于此,本论文采用SMA衍生物修饰硅胶制备了新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定相材料,并将其用于磷脂标准品及胃癌细胞膜脂提取物的分离分析。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了膜脂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脂质分析面临的挑战和目前脂质分析主要策略,介绍了HPLC法在脂质分析中的优势,并指出开发新型HPLC固定相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生物膜研究的新技术-纳米圆盘技术,特别是SMA纳米圆盘技术,又称为苯乙烯-马来酸脂质颗粒(SMALPs)技术;第三部分介绍了SMA及其衍生物的制备;第四部分对SMALPs技术进行了扩展;最后说明了本文研究思路。第二章:利用巯基-烯点击反应和酸酐-醇/胺之间的亲核开环反应制备了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和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SiO2-SMA衍生物色谱固定相材料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结果可证明其成功制备。保留机制考察结果表明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和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均呈现反相/亲水混合模式保留特性。色谱分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疏水保留更强的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可实现烷基苯类、苯衍生物和多环芳烃类物质的良好分离;亲水保留更强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对酰胺类物质和烷基苯类物质显示出高效分离性能。色谱分离性能比较结果表明,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对酰胺类物质、苯酚类物质和硫脲类物质具有更好的分离选择性;而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对苯胺类物质和多环芳烃类物质展现出更好的分离性能。第三章:将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和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用于磷脂标准品分离。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对磷脂类别和种类均显示了良好的分离效果,优于SiO2-SMA-十二醇色谱柱的分离性能。进一步将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用于胃癌细胞膜脂提取物的分离分析,SiO2-SMA-氨基酸色谱柱可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模式下实现胃癌细胞膜中磷脂类别和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的有效分离分析,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能。第四章:对本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李春丽[3](2021)在《花椒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椒属(Zanthoxylum)为芸香科一大属,约有2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39种14变种,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其干燥成熟果皮作为传统中药已被收入2015版《中国药典》,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其中,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果实,民间称作大红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陕西等省。花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酰胺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苯丙素类等,目前研究其药理活性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呕吐泄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镇痛、抑菌消炎、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驱虫等作用。基于花椒以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花椒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本文主要研究花椒中正丁醇的提取部分,对这部分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现在已经从花椒中分离出1种新的化合物,和13种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花椒酚A(1)、苔黑酚(2)、1-甲氧基-7R,8S-二羟基苯丙醇(3)、咖啡酸甲酯(4)、没食子甲酯(5)、3-甲基2-烯丁醇-1-葡萄糖苷(6)、腺苷(7)、紫花前胡苷(8)、blumenol C glucoside(9)、(6R,9S)-3-氧-α-紫罗兰醇-β-D-吡喃葡萄糖苷(10)、长寿花糖甙(11)、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南烛木树脂酚(13)、异落叶松脂素(14)。化合物12首次从花椒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7-10和14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2、4、5和12-14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3和14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5.7和11.0μM,与阳性对照Vc的IC50=6.4μM相当。化合物4、5和13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61.2、19.8和101.0μM,与阳性对照Vc的IC50=53.0μM相当。

李一帆[4](2021)在《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具有分布广、世代短、繁殖快、抗药性发展迅速等特点,给蔬菜生产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学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小菜蛾对目前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所以探究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迫在眉睫。解毒酶介导的代谢抗性在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中尤为重要,但小菜蛾解毒酶对很多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小菜蛾解毒酶的作用机理对解决小菜蛾的抗药性问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解毒酶活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小菜蛾解毒酶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PxGSTs)对唑虫酰胺(TFP)解毒代谢的分子机理;联合使用同源模建、分子动力学(MD)模拟、单残基能量分解、计算丙氨酸扫描(CAS)等方法,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抑制剂——S-己基谷胱甘肽(GTX)为分子探针分析了PxGSTs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结合的关键氨基酸;通过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联合分子生物学实验,阐明了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代谢4种拟除虫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目前关于小菜蛾对生物源杀虫剂的解毒代谢已有大量的报道,但是相关研究还未涉及小菜蛾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我们通过对小菜蛾解毒酶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和PSPs酶系活性的测定,发现亚致死剂量的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体内PSPs的活性呈现出随时间先降低后逐步恢复的趋势;而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系的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450酶活性的升高最为显着),且解毒酶系活性升高的趋势与PSPs酶系活性恢复的趋势相同。该结果表明小菜蛾解毒酶能够在体内对斑蝥素解毒代谢,并使PSPs被抑制的活性逐渐恢复,该研究结果填补了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的空白。2.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关于昆虫GSTs在唑虫酰胺解毒代谢中的作用目前还知之甚少。我们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小菜蛾在经唑虫酰胺处理后PxGSTs(PxGSTδ、PxGSTσ和PxGSTε)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体外抑制实验和代谢实验发现,唑虫酰胺对PxGSTs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且PxGSTs能够在体外代谢唑虫酰胺,其中PxGSTσ具有最高的代谢效率。基于分子对接的结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Tyr107和Tyr162侧链提供的氢键是PxGSTσ代谢唑虫酰胺的关键相互作用。对Tyr107(PxGSTσY107A)和Tyr162(PxGSTσY162A)位点进行丙氨酸定点突变后发现,突变体蛋白对唑虫酰胺的结合和代谢能力大幅度下降,揭示了PxGSTs和唑虫酰胺之间的代谢相互作用,并阐明了PxGSTσ对唑虫酰胺代谢的分子机理,为新型唑虫酰胺类杀虫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3.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昆虫GSTs参与了多种杀虫剂的代谢抗性,以GST抑制剂GTX为分子探针可以揭示杀虫剂抑制昆虫GSTs的分子机理。我们采用同源性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构建了PxGSTσ与GTX分子的三维结构模型(PxGSTσ-GTX),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描述了PxGSTσ-GTX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结合自由能的分析发现,PxGSTσ-GTX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主要由氨基酸残基侧链提供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通过丙氨酸扫描和定点诱变发现,Lys43和Arg99是PxGSTσ与GTX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且结合唑虫酰胺与PxGSTσ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分析,发现Tyr107可能是化合物对PxGSTσ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残基。该结果为研究现有杀虫剂抑制GST解毒酶系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结构生物学的参照,为评估新型杀虫剂与GST解毒酶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4.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羧酸酯酶(Car Es)是昆虫体内一种涉及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解毒酶。我们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PxEst-6在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中肠和表皮内高表达,在经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处理后,PxEst-6的表达量迅速上调。通过杀虫剂代谢实验发现PxEst-6具有代谢这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能力。通过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PxEst-6与拟除虫菊酯的结合模式,揭示了参与代谢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和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PxEst-6通过Gln431、His451和Lys458残基与拟除虫菊酯的乙酸酯基团发生极性或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对其进行代谢,并以丙氨酸定点突变对这一结果进行了验证,阐明了PxEst-6代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子机理。

王眉月[5](2020)在《酶及小分子诱导的短肽自组装行为在限域空间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分子自组装是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核酸、蛋白质、细胞甚至生命的形成都是通过自组装实现的,而生物体内的大多数自组装活动均是在各种各样的限域环境中进行的,如细胞、脂质膜、酶囊、囊泡、胶束生物有机骨架等。短肽分子本质上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因其内在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低免疫原等特点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自下而上构建超分子纳米材料的结构基元,短肽分子的组装基础是各种分子间协同的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可通过一些常用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调制,包括pH、温度、金属离子、酶以及小分子等。基于此,我们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共价键、非共价键以及组装环境,以温和的生物刺激来触发分子的自组装活动,并通过模拟生物体内的受限环境来探究限域空间对短肽自组装的影响。首先,设计了一系列N-芴基-9-甲氧羰基(Fmoc)修饰的二肽及氨基酸来探索嗜热菌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实验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氨基酸的疏水性和序列与嗜热菌蛋白酶催化反应的结合能力和催化效率有显着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的底物设计,嗜热菌蛋白酶可以催化反应向水解或缩合方向发展。利用嗜热菌蛋白酶的双向催化作用设计了一个两步反应,完成了Fmoc-YL-COOH(Fmoc-Tyr-Leu-COOH)向 Fmoc-YY-NH2(Fmoc-Tyr-Tyr-NH2)的转变,并实现了凝胶-溶胶-凝胶的过渡。其次,为了模拟自然界中酶触发的分子自组装,我们将嗜热菌蛋白酶催化的短肽缩合反应用于Anodic Aluminum Oxide(AAO)模板的限域空间中。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选择具有不同空间结构和孔径的AAO模板来探究它们对短肽自组装的影响。同时,我们还通过不同序列的短肽来揭示分子自身对限域空间内自组装的影响。此外,选用几种亲疏水性不同的Fmoc-氨基酸,探究L-NH2(Leu-NH2)对Fmoc-氨基酸组装的影响。研究发现,L-NH2与Fmoc-氨基酸之间通过形成新的氢键来改变组装体形貌以及二级结构,从一种无规则的形态转变成了有规则形貌的晶体结构,完成了固-固相的转变。最后,选用不同孔径的毛细管作为限域空间来研究L-NH2调控下Fmoc-氨基酸的自组装,并通过毛细管壁的吸附作用使短肽在其中形成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组装体,从而促进类似于管状结构的细胞层形成。

王歆竹[6](2020)在《三株微生物代谢物及两种药用植物中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生素的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耐药菌株如革兰阳性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革兰阴性菌中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铜绿假单胞菌等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种开始出现多药耐药性,甚至极高耐药性和完全耐药性,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困难。随着高度耐药菌株的传播,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复杂化,耐药性的提高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效果,导致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因此,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细菌的感染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威胁。因此,目前抗菌药物的研究已从针对各种普通细菌转向耐药细菌,新型抗耐药菌活性药物的开发已迫在眉睫。源于天然真菌类微生物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天然药用植物与来源的药物对抗肿瘤及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对抗耐药菌活性的报道却不多见。本文对采自土壤的两种毛壳菌(Chaetomium sp.)以及一种海参内生青霉菌(Penicillium sp.)中存在的潜在抗耐药菌活性代谢产物,以及两种天然药用植物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ca Diels)及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其中:首次通过基因挖掘技术,以DAases(Myc B)为生物合成的标记物,从毛壳菌C.olivaceum SD-80A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MA-1~MA-28),其中4个萘烷型含特拉姆酸基团的聚酮类化合物Chaetolivacines A(MA-1),Myceliothermophin E(MA-2),Chaetolivacines B(MA-3),Chaetolivacines C(MA-4),Chaetolivacines A-C为三个新化合物。在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我们发现,化合物MA-1、MA-3、MA-4中的特拉姆酸基团的末端均为苯环。化合物MA-3和MA-4是具有不同空间构型的C-21手性异构体。化合物MA-1~MA-4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A-2和MA-3对MRS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15.8和27.1μM。21R-MA-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下简称SA)和MRSA的MIC抑制值分别为10.8和27.1μM,而21S-MA-4对SA和MRSA的MIC值却没有明确的体现(>100μM),表明C-21的构型的差异对这类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显示出了重要的影响。论文对化合物MA-1~MA-4的生物合成途径被首次提出,为今后这些化合物在毛壳菌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毛壳菌C.convolutum SD.84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MB-1~MB-9),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Isoviridicatol(MB-4)。在对新化合物MB-4的结构解析中我们发现,化合物MB-3、MB-4中呈现出了阻转异构的现象。MB-1~MB-3与MB-5~MB-7对SC5314、17#和G5以及PA14具有弱抑制活性,MB-1,MB-3具有较强的抑制SA活性,MIC值分别为11.2和12.4μM,MB-2展现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其MIC值达到了13.2μM。MB-4经过抗菌检测之后并没有体现出对任何菌种的活性,可以推测由于阻转异构所产生的空间构型的不同,导致了MB-3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而MB-4没有抑制活性。从海参内生青霉菌P.paxilli SD.40-2中分离得到17化合物(MC-1~MC-17),其中1个新化合物Isopaxilline(MC-14)。首次应用OSMAC法,通过采用无添加培养基(null),加氮杂胞苷培养基(N)以及加烟酰胺培养基(Y)进行三组P.paxilli SD.40-2的培养。从氮杂胞苷培养基的P.paxilli SD.40-2(N)中分离得到7化合物(MCN-1~MCN-7),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等表征手段对化合物进行解析得到1个为新化合物MCN-3,其余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P.paxilli中分离得到。本实验验证了OSMAC法在海参内生菌P.paxilli SD.40-2中的应用,通过调整培养基状态,通过抑制剂打开沉默基因信号通路,发掘新的海参内生菌二次代谢产物。对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ca Diels)干燥块根进行了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正丁粗提物,粗提物活性评价表中可以发现,Et OAc粗提取物对多种病原体表现出了活性。首次从华千金藤乙酸乙酯粗提物提取分离出7个化合物(MD-1~MD-7)。在化合物MD-1对SA和MRSA的抑菌筛选结果表明,MD-1对SA以及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MRSA的抑制活性较好,MIC值分别为40.7和10.2μM。化合物MD-1对MGC-803,NCI-H460,SKOV3及T24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MD-1对MGC-803以及T24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1.84和21.84μM。(羟基喜树碱为阳性对照)。首次从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茎段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MF-1~MF-13),并使用了SA、MRSA、G5、SC5314、17#和PA14对红果龙葵分离出的部分化合物针对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对SC5314、17#和G5以及PA14均体现出了较弱的抑制活性。对于SA以及MRSA,化合物MF-2,MF-10均有体现出了中等抑制活性,其中MF-2的抑制活性数据MIC分别为68.8μM(SA)和68.8μM(MRSA),MF-10的抑制活性数据MIC分别为72.5μM(SA)和72.5μM(MRSA)。本文针对抗耐药菌活性,对天然来源的微生物以及药用植物共5个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分离,得到了81个化合物,其中共发现了6个新化合物,包括3个萘烷型含特拉姆酸基团的聚酮类化合物,1个青霉醇类化合物以及2个帕西林类化合物,首次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耐药菌活性评价,为新型抗耐药药物以及先导化合物,特别是为MRSA等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首次对特定菌株采取基因测序的方法以定向找寻目标抗耐药菌活性代谢产物,以及通过OSMAC法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调控,发掘新型活性代谢产物,为不同方式下的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型药物活性单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胡雅静[7](2020)在《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难挥发性迁移物的筛查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塑料以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阻隔性,质轻,便于运输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地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在与食品的接触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质会迁移到到食品中,因此,用于食品接触的材料需要被安全评估,以确保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评估的前提是需要准确检测迁移物。UPLC-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快速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物的研究。本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胺(PA)两种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难挥发性迁移物进行筛查和风险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欧盟10/2011法规对PET瓶进行了迁移测试,将PET瓶在60℃下,在三种食物模拟物(3%(w/v)乙酸,10%和95%(v/v)乙醇)中浸泡10天;PET材料也可用作滤液袋,因此将PET滤液袋在两种模拟液(异丙醇/水=1/1和95%(v/v)乙醇)中在60℃下浸泡2天。通过UPLC-QTOF-MS的非靶向采集模式对模拟液中PET寡聚体进行筛查。根据获得的碎片质谱图,以及自建数据库的筛查对寡聚体进行识别,结果共筛查出18种PET寡聚体。并利用Toxtree和TEST毒理学软件评估了 PET寡聚体的毒性。(2)为探究PET寡聚体的来源,基于供应链收集了 PET瓶生产过程中的三种样品,原料颗粒,半成品瓶坯和成品瓶子。采用溶解沉淀法提取样品中的寡聚体,通过UPLC-QTOF-MS筛查了样品中的31种寡聚体。对PET寡聚体的溯源中发现,瓶子中寡聚体的峰面积和颗粒中寡聚体的峰面积线性相关。寡聚体既来自于原料颗粒,也来自于PET瓶生产制造过程中聚合物基质的热降解,并且前者是其主要来源。(3)采用溶解沉淀法提取五种聚酰胺厨具中的小分子潜在迁移物,通过UPLC-QTOF-MS的非靶向扫描方法共鉴定出64种小分子物质。对五个样品在三种食物模拟物(3%(w/v)乙酸,10%和95%(v/v)乙醇)中的迁移测试表明,36种迁移物中PA寡聚体的迁移量最多。基于欧盟10/2011法规计算了迁移物的暴露量,通过与安全阈值的比较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数迁移物的暴露量低于其安全阈值,但PA寡聚体的暴露超过了其TTC阈值,这表明,PA寡聚体以较高的水平迁移到食品中,可能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4)通过UPLC-MS对PA66铲子中的PA寡聚体进行迁移行为研究,迁移测试在60℃下进行,使用10%和95%(v/v)乙醇两种食品模拟物。基于菲克第二定律计算了实验得到的三种PA66寡聚体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分子量和体积更小的寡聚体更容易从聚合物中迁出。并采用Piringer和Welle模型预测寡聚体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Piringer模型可用于预测PA寡聚体在低醇食品中的迁移。Welle模型中现有参数(a,b,c,d)的值不适合用于预测PA寡聚体的迁移。

戴强[8](2020)在《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磷中心手性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但是由于缺乏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它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尽管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制备这类化合物已经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来发展不对称催化反应,但是实现一种独特的策略,并使其成功运用于重要的磷手性膦化合物的多方构建中,仍然是化学合成中的一个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钯/Xiao-Phos催化体系,该体系为磷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的构筑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组内发展的Sadphos配体的应用范围。借助于该反应平台,我们选用二级膦氧和芳基溴化物为底物,成功实现了不对称P-C交叉偶联策略,这是一类高对映选择性的磷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由于芳基溴化物较弱的氧化加成速率,二级膦氧与金属钯之间表现出优先级的竞争性配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反应的高对映选择性产出。该方法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我们基于该方法获得的高手性的双芳基甲基三级膦氧,开辟了一种用于改造DIPAMP配体的芳环上支链的便捷方法。通过进一步探索,我们随后又利用该催化体系成功实现了炔烃的高选择性的氢膦酰化反应。我们选用二级膦氧和多种类型炔烃为底物,以高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加成方式生成磷手性烯基膦氧化合物,在动力学拆分体系下,还可以高对映选择性地回收磷手性二级膦氧,这二者后续的合成转化均表现出良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另外,基于一些具体的实验结果,我们初步判定炔烃的插入经历的是氢钯化的过程,反应可能经历了与不对称P–C交叉偶联反应中相同的中间体过渡态。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平台是基于二级膦氧和Pd/Xiao-Phos手性单体配合物通过配位作用以可能的三价膦酸-钯中间体(R2(OH)P-Pd)或者Pd-H物种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的。二级膦氧与配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是该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产出的关键因素。

韩英子[9](2020)在《紫外光降解硝酸盐及亚硝胺-量子点增敏化学发光机理及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环境或进入人体后会被还原为毒性更大的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形成亚硝胺类物质(N-nitrosamines,NAs),危害人体健康。NAs是N-亚硝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在食品及环境中均有发现,是强致癌性物质,可以诱发多种器官的肿瘤。因此,开发和建立水中硝酸盐和NAs的检测方法对于保护人群健康具有显着意义。由于硝酸盐和NAs都是小分子化合物,并且没有理想的光学性质,因此其检测方法受到了限制。紫外降解(UV Photodegradation)是光降解的主要形式之一,已被成功用于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前处理。本研究拟从硝酸盐和NAs在紫外降解过程中可生成的多种活性中间体入手,再借助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CQDs)的独特优点,成功建立了硝酸盐和NAs的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检测新方法,并探讨其中的化学发光机理。全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借鉴和改进了文献中CQDs的合成方法,制备了柠檬酸-脲素CQDs和甘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丝氨酸CQDs。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分析手段分别对两种CQDs的光学特征、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表征。(2)在亚硫酸盐介质中对样品进行紫外降解,并基于甘油-CTAB-丝氨酸CQDs-H2O2体系,以硼酸盐缓冲液为紫外降解的介质,构建测定水中硝酸盐的新方法,并且对CQDs的合成方式与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该体系的CL强度随硝酸盐浓度(1.0×10-7 mol/L-11.0×10-5 mol/L-1)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检出限为5.0×10-8 mol/L(S/N=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中硝酸盐的测定。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4.7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07%。用配对t检验将该方法检测结果与GB/T5750.5-2006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和脲素为原料合成的CQDs存在下,以磷酸盐为降解介质,NAs的化学发光强度显着增加了200余倍。在优化降解介质及其浓度、化学发光反应介质及其浓度、CQDs的浓度、流速等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了7种常见NAs的检测。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化学发光光谱、自由基捕获实验、离子干扰实验等一系列手段对体系的发光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和阐明了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

吕秀秀[10](2020)在《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化肥和农药都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农药在我国果蔬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农药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草莓灰霉病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蔬菜、水果生产和储藏等农业产出过程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生产中嘧霉胺的普遍利用,导致了嘧霉胺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和剂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在不同地方的草莓灰霉病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莓的产量受到影响,农户遭受沉重的损失。为了解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现状及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本论文以对嘧霉胺产生抗性的灰霉菌株为实验材料,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监测草莓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的降解过程,探究产生抗性的原因,为合理使用嘧霉胺提供依据。(1)本研究建立了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从80.0﹪90.0﹪,在70.0﹪120.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从0.10﹪7.50﹪,嘧霉胺在草莓灰霉病菌菌液中发生了降解,降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完全满足农药环境行为试验的要求。还构建了QuEChERS-HPLC法测定嘧霉胺在灰霉病菌中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草莓灰霉菌对嘧霉胺两种浓度即50.00 mg/L和100.00 mg/L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降解作用。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在50.00 mg/L的菌液中,草莓灰霉菌降解嘧霉胺的降解率,经过21d,达到了55.62%,而在100.00 mg/L的菌液中的降解率为46.98%。(2)研究草莓灰霉对嘧霉胺的降解过程中嘧霉胺产生的代谢物;本论文建立了在草莓灰霉病菌中嘧霉胺代谢物的代谢组学技术测定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嘧霉胺代谢物及活性化合物的分布和转化动力学,并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和结构解析工具进行代谢物鉴定。在间隔的特定时间点和最终产品中确定了在草莓灰霉病原菌中鉴定出的嘧霉胺代谢物,主要降解产物经鉴定为:2,4-二叔丁基苯酚、2-苯乙酰胺、环喷托酯、2-(3,4-二羟基苯基)乙胺、对羟基苯乙胺、苯酚、对甲酚;中间降解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苯甲酸、邻羟基苯乙酸。本论文对草莓灰霉病菌生长过程中嘧霉胺的降解及代谢物进行研究,为果园农药的安全使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硫代膦酰胺类及环状硫代磷酰胺类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代膦酰胺类及环状硫代磷酰胺类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苯乙烯-马来酸聚合物衍生物修饰硅胶色谱材料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膜脂
        1.1.1 生物膜-膜脂的角度
        1.1.2 脂质分析主要挑战
        1.1.3 脂质分析主要策略
    1.2 纳米圆盘
        1.2.1 纳米圆盘与生物膜
        1.2.2 SMA结合的纳米圆盘
        1.2.3 SMA与磷脂双分子层
    1.3 SMA及其衍生物
        1.3.1 SMA的性质与制备
        1.3.2 SMA衍生物的性质与制备
    1.4 SMALPs的扩展
    1.5 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SiO_2-SMA衍生物色谱固定相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SiO_2-SMA-十二醇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2.2.3 SiO_2-SMA-氨基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2.2.4 色谱柱填充
        2.2.5 样品制备
        2.2.6 色谱分离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iO_2-SMA衍生物色谱固定相表征
        2.3.2 SiO_2-SMA衍生物色谱柱保留机制
        2.3.3 SiO_2-SMA-十二醇色谱柱分离性能
        2.3.4 SiO_2-SMA-氨基酸色谱柱分离性能
        2.3.5 SiO_2-SMA衍生物色谱柱分离性能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iO_2-SMA衍生物色谱固定相应用于磷脂分离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样品制备
        3.2.3 色谱分离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O_2-SMA-氨基酸色谱柱用于磷脂标准品分离分析
        3.3.2 SiO_2-SMA-十二醇色谱柱用于磷脂标准品分离分析
        3.3.3 SiO_2-SMA-氨基酸色谱柱用于胃癌细胞膜脂提取物分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花椒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引言
    2.花椒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2.1 黄酮及其糖苷类化学成分
        2.2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2.3 酰胺类化学成分
        2.4 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2.5 挥发油类化学成分
        2.6 其他类化学成分
    3.花椒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3.1 降血脂作用
        3.2 抗氧化作用
        3.3 促进皮肤吸收作用
        3.4 调节肠道平衡作用
        3.5 抗炎、镇痛和止痒作用
        3.6 抑菌作用
        3.7 抗肿瘤作用
        3.8 抗抑郁作用
        3.9 其他作用
    4.花椒中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分离及检测研究进展
        4.1 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4.2 分离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5.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5.1 选题背景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
    1.方法
        1.1 花椒中潜在活性成分的收集及相关靶点的筛选
        1.2 肿瘤相关靶点的收集及筛选
        1.3 “花椒化合物-靶点”网络的构建
        1.4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1.5 GO功能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2.结果
        2.1 花椒的潜在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
        2.2 肿瘤相关靶点
        2.3 “花椒化合物-靶点”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4 PPI网络的构建
        2.5 通路富集分析
    3.讨论
第三章 花椒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1.药材来源
    2.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3.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实验方法
        3.1.1 提取
        3.1.2 分离
        3.1.3 结构鉴定
    4.总结
第四章 花椒中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1.1 实验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原理
        1.4 实验步骤
        1.5 实验结果
    2.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步骤
        2.5 实验结果
    3.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重要化合物的谱图
    缩略词语
致谢

(4)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菜蛾的危害及分布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
        1.2.1 小菜蛾的田间抗药性
        1.2.2 昆虫抗药性机理
    1.3 昆虫解毒酶
        1.3.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1.3.2 羧酸酯酶
        1.3.3 细胞色素P450酶
    1.4 斑蝥素、吡唑和嘧啶类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4.1 斑蝥素
        1.4.2 吡唑和嘧啶类杀虫杀螨剂
        1.4.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5 昆虫解毒酶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昆虫
        2.1.2 试剂与材料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2.2.2 亚致死剂量斑蝥素对小菜蛾的处理
        2.2.3 斑蝥素处理后PSPs酶活性检测
        2.2.4 斑蝥素处理后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2.2.5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
        2.3.2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PSPs活性的影响
        2.3.3 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解毒酶系活性的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供试昆虫
        3.1.2 试剂和材料
        3.1.3 缓冲液配制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3.2.2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处理
        3.2.3 小菜蛾的RNA提取
        3.2.4 用于实时定量PCR的 c DNA模板制作
        3.2.5 实时定量PCR检测
        3.2.6 PxGSTs基因合成和表达菌株构建
        3.2.7 PxGSTs蛋白表达及纯化
        3.2.8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3.2.9 杀虫剂对PxGSTs重组蛋白抑制检测
        3.2.10 PxGSTs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3.2.11 唑虫酰胺和PxGSTσ的结合模式分析
        3.2.12 结合自由能运算
        3.2.13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与蛋白表达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胃毒作用
        3.3.2 唑虫酰胺处理后小菜蛾PxGSTs转录水平变化
        3.3.3 PxGSTs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动力学分析
        3.3.4 杀虫剂在体外对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3.3.5 PxGSTs重组蛋白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3.3.6 PxGSTσ与唑虫酰胺结合模式分析
        3.3.7 PxGSTσ定点突变和代谢效率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试剂和材料
        4.1.2 缓冲液配制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3种PxGSTs的基因合成、蛋白表达与纯化
        4.2.2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4.2.3 GTX对 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4.2.4 PxGSTσ蛋白三维结构的同源模建和PxGSTσ-GTX复合物结构
        4.2.5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4.2.6 结合自由能计算
        4.2.7 结合自由能单残基能量分解
        4.2.8 丙氨酸扫描计算
        4.2.9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蛋白表达和抑制检测
        4.2.10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TX对 PxGSTs的抑制作用
        4.3.2 PxGSTσ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4.3.3 PxGSTσ-GTX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4.3.4 PxGSTσ-GTX复合物结合模式分析。
        4.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4.3.6 氨基酸残基的自由能分解
        4.3.7 基于CAS的定点突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
    5.1 材料与仪器
        5.1.1 供试昆虫
        5.1.2 试剂和材料
        5.1.3 缓冲液配制
        5.1.4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胃毒测定
        5.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处理
        5.2.3 实时定量PCR检测
        5.2.4 PxEst-6 基因合成和定点突变
        5.2.5 PxEst-6 的表达和纯化
        5.2.6 PxEst-6 酶活力和酶抑制分析
        5.2.7 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效率分析
        5.2.8 PxEst-6 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5.2.9 分子对接模拟
        5.2.10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5.2.11 结合自由能计算
        5.2.12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4 种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
        5.3.2 小菜蛾PxEst-6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5.3.3 拟除虫菊酯处理后小菜蛾PxEst-6 转录水平变化
        5.3.4 拟除虫菊酯对PxEst-6 的抑制活性以及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
        5.3.5 4 种拟除虫菊酯与PxEst-6 的结合模式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5.3.6 利用丙氨酸突变揭示4 种拟除虫菊酯代谢中的关键氨基酸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酶及小分子诱导的短肽自组装行为在限域空间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肽自组装
        1.1.1 芳香肽两亲物
        1.1.2 肽序列
        1.1.3 触发肽自组装的因素
    1.2 肽的应用
        1.2.1 抗菌活性
        1.2.2 细胞培养支架
        1.2.3 模板
        1.2.4 药物递送
    1.3 酶触发的肽自组装
        1.3.1 酶促反应
        1.3.2 触发肽自组装的酶
    1.4 酶诱导的自组装活动在细胞环境中的应用
        1.4.1 细胞内酶诱导的超分子纳米纤维对细胞活性的调控
        1.4.2 细胞外酶诱导的超分子纳米纤维对细胞活性的调控
    1.5 嗜热菌蛋白酶(Thermolysin)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
        1.5.1 嗜热菌蛋白酶的结构特点
        1.5.2 嗜热菌蛋白酶的作用机制
    1.6 限域空间的分子自组装
        1.6.1 介孔材料作为限域介质
        1.6.2 碳纳米管作为限域介质
        1.6.3 生物材料作为限域介质
    1.7 立题依据
    1.8 研究内容
第2章 嗜热菌蛋白酶在催化控制Fmoc修饰的二肽自组装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酶促反应的样品制备
        2.2.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转化率
        2.2.5 酶催化的短肽自组装体系的表征
        2.2.6 分子对接
        2.2.7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嗜热菌蛋白酶催化的Fmoc-二肽的水解反应
        2.3.2 嗜热菌蛋白酶催化Fmoc-二肽衍生物形成的脱水缩合反应
        2.3.3 嗜热菌蛋白酶催化的两步反应改变肽序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AO模板限域空间中嗜热菌蛋白酶催化的短肽自组装以及在细胞培养领域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将酶装载至AAO模板中
        3.2.4 AAO模板中的酶的分布
        3.2.5 AAO模板中Fmoc-T/YL-NH2的纤维形成
        3.2.6 AAO模板中酶催化的短肽自组装体系的表征
        3.2.7 细胞核膜染色及细胞大小的测量
        3.2.8 细胞活性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嗜热菌蛋白酶在AAO模板中的分布
        3.3.2 AAO模板中嗜热菌蛋白酶触发的短肽的自组装
        3.3.3 影响AAO模板中Fmoc-二肽衍生物自组装的因素
        3.3.4 AAO模板中Fmoc-二肽衍生物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3.3.5 本章小结
第4章 L-NH2调控的Fmoc修饰的氨基酸的自组装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的制备
        4.2.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转化率
        4.2.5 Fmoc-氨基酸/L-NH2的形貌及光谱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影响Fmoc-氨基酸组装的因素
        4.3.2 L-NH_2调控下Fmoc-氨基酸的形貌表征
        4.3.3 L-NH_2调控下Fmoc-氨基酸的光谱表征
        4.3.4 本章小结
第5章 毛细管限域空间中Fmoc-氨基酸/L-NH-2的自组装以及在细胞培养领域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毛细管内样品的制备
        5.2.4 毛细管内自组装体系的表征
        5.2.5 毛细管中组装体的染色
        5.2.6 细胞活性的测定
        5.2.7 毛细管中的细胞培养以及Live-Dead细胞染色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毛细管内径及氨基酸种类对限域空间内组装体形貌的影响
        5.3.2 毛细管内径及氨基酸种类对限域空间内组装体二级结构的影响
        5.3.3 毛细管限域空间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5.3.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三株微生物代谢物及两种药用植物中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
    2.1 内生真菌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概论
        2.1.1 研究概论
        2.1.2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2.2 萘烷型含特拉姆酸基团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论
        2.2.1 研究概论
        2.2.2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毛壳菌Chaetomium olivaceum(SD.80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及抗耐药菌活性评价
    3.1 前言
    3.2 基因挖掘指导下的毛壳菌SD.80A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3.2.1 基因测序
        3.2.2 基因挖掘结果及实验方法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及材料
        3.3.2 实验仪器
        3.3.3 化学试剂
        3.3.4 菌株及培养
        3.3.5 SD.80A乙酸乙酯粗提物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3.4 化合物结构鉴定
        3.4.1 化合物结构
        3.4.2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3.4.3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3.5 抗耐药菌活性
        3.5.1 MIC法测试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
        3.5.2 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结果及评价
    3.6 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推测
    3.7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3.8 小结
    3.9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毛壳菌Chaetomium convolutum(SD.84)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及抗耐药菌活性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及材料
        4.2.2 菌株及培养
        4.2.3 SD.84 乙酸乙酯粗提物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4.3 化合物结构鉴定
        4.3.1 化合物名称
        4.3.2 化合物结构
        4.3.3 化合物结构解析与鉴定
    4.4 抗耐药菌活性
        4.4.1 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结果及评价
    4.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4.6 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海参内生菌Penicillium paxilli(SD.40-2,覃青霉)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及抗耐药菌活性评价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及材料
        5.2.2 化学试剂及实验材料
        5.2.3 菌株及培养
        5.2.4 OSMAC策略:不同抑制剂条件下SD.40-2 的培养
        5.2.5 P.paxilliSD.40-2乙酸乙酯粗提物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5.2.6 P.paxilliSD.40-2(N)乙酸乙酯粗提物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5.3 化合物结构鉴定
        5.3.1 P.paxilliSD.40-2化合物结构解析与鉴定
        5.3.2 P.paxilliSD.40-2(N)化合物结构解析与鉴定
        5.3.3 化合物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5.4 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ca Diels)药用成分研究及抗耐药菌活性评价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及材料
        6.2.2 植物来源
        6.2.3 华千金藤块根石油醚、乙酸乙酯(Et OAc)及正丁醇(n-Bu OH)粗提物的提取
        6.2.4 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粗提物MIC-抗菌活性评价
        6.2.5 华千金藤块根乙酸乙酯部分的分离
    6.3 化合物结构鉴定
        6.3.1 化合物名称
        6.3.2 化合物结构
        6.3.3 化合物结构解析与鉴定
    6.4 活性实验部分
        6.4.1 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结果及评价
        6.4.2 MTT法测试化合物抗肿瘤细胞活性及评价
    6.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6.6 小结
    6.7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药用成分研究及抗耐药菌活性评价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仪器
        7.2.2 化学试剂
        7.2.3 植物
        7.2.4 红果龙葵乙酸乙酯粗提物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7.3 化合物结构鉴定
        7.3.1 化合物名称
        7.3.2 化合物结构
        7.3.3 化合物结构解析与鉴定
    7.4 抗耐药菌活性
        7.4.1 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结果及评价
    7.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7.6 小结
    7.7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
    8.1 总结
作者简介
主要成果
致谢
附录 部分化合物图谱

(7)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难挥发性迁移物的筛查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接触材料简介及其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1.2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潜在迁移物
        1.2.1 增塑剂
        1.2.2 抗氧剂
        1.2.3 稳定剂
        1.2.4 爽滑剂
        1.2.5 润滑剂
        1.2.6 抗静电剂
        1.2.7 胶粘剂
        1.2.8 印刷油墨残留
        1.2.9 着色剂
        1.2.10 非有意添加物
    1.3 聚合物材料中小分子物质的提取方法
        1.3.1 溶剂萃取法
        1.3.1.1 简单固液萃取
        1.3.1.2 超声提取
        1.3.1.3 索氏提取
        1.3.1.4 加速溶剂萃取
        1.3.1.5 超临界流体萃取
        1.3.2 溶解沉淀法
    1.4 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试验
    1.5 检测方法
        1.5.1 气相色谱法
        1.5.2 液相色谱法
        1.5.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6 迁移物的风险评估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醉酯(PET)食品接触材料中寡聚体的非靶向筛查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UPLC-QTOF-MS条件
        2.2.4 毒性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T寡聚体的数据库建立
        2.3.2 寡聚体的检测和识别
        2.3.3 样品中寡聚体的筛查
        2.3.4 毒性评估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对PET瓶中寡聚体的溯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溶解沉淀流程
        3.2.3 UPLC-QTOF-MS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寡聚体的识别流程
        3.3.2 PET样品中识别的寡聚体
        3.3.3 对颗粒,瓶坯和瓶子中PET寡聚体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聚酰胺(PA)厨具中非挥发性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及安全性评估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样品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溶解沉淀流程
        4.2.4 迁移试验
        4.2.5 UPLC-QTOF-MS条件
        4.2.6 迁移物的定量分析
        4.2.7 迁移物的风险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鉴定的非靶向筛选方法
        4.3.2 PA厨具中的潜在迁移物
        4.3.3 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物
        4.3.4 迁移物的风险评估
    4.4 小结
第五章 PA厨具中PA寡聚体的迁移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样品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测定材料的Cp,0
        5.2.4 迁移试验
        5.2.5 UPLC-MS条件
        5.2.6 迁移模型
        5.2.6.1 Piringer模型
        5.2.6.2 Welle模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UPLC-MS对PA66寡聚体的定性定量分析
        5.3.2 寡聚体扩散系数的实验值
        5.3.3 Piringer模型预测的扩散系数
        5.3.4 Welle模型预测的扩散系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8)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的应用
    1.2 不对称催化策略制备磷中心手性膦化合物
    1.3 论文立题
第二章 不对称P–C交叉偶联策略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
    2.1 反应条件优化
    2.2 二级膦氧和芳基溴化物的底物普适性考察
    2.3 产物的合成应用
    2.4 反应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对称氢膦酰化策略构建磷手性烯基膦氧化合物
    3.1 反应条件优化
    3.2 二级膦氧和炔烃的底物普适性考察
    3.3 产物的合成应用
    3.4 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附录二 化合物单晶数据
附录三 DFT计算数据集和自由能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紫外光降解硝酸盐及亚硝胺-量子点增敏化学发光机理及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基于碳量子点的紫外光降解-化学发光法检测水中硝酸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CQDs的合成
        2.2.4 操作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QDs的选择
        2.3.2 CQDs的表征
        2.3.3 紫外降解条件优化
        2.3.4 化学发光条件优化
        2.3.5 方法的分析特性
        2.3.6 实际样品检测
    2.4 化学发光机理
        2.4.1 反应动力学曲线
        2.4.2 化学发光光谱
        2.4.3 紫外吸收光谱
        2.4.4 紫外吸收光谱
    2.5 小结
第3章 紫外光降解-碳点化学发光检测亚硝胺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CQDs的合成
        3.2.4 操作流程
        3.2.5 样品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QDs的表征
        3.3.2 紫外降解条件优化
        3.3.3 化学发光条件优化
        3.3.4 方法的分析特性
        3.3.5 实际样品检测
        3.3.6 离子干扰实验
    3.4 化学发光机制
        3.4.1 反应动力学曲线
        3.4.2 化学发光光谱
        3.4.3自由基捕获实验
        3.4.4 紫外吸收光谱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第5章 本课题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杀菌剂抗药性的现状
    1.2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1.2.1 抗药性的产生原因
        1.2.2 抗药性机制
    1.3 微生物对杀菌剂的降解
    1.4 代谢组学研究农药降解的进展
    1.5 嘧霉胺的研究进展
        1.5.1 嘧霉胺的简介
        1.5.2 嘧霉胺在农产品中的降解
        1.5.3 嘧霉胺的环境显微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
    2.1 实验背景
        2.1.1 几种菌的筛选
        2.1.2 抑菌率分析
        2.1.3 嘧霉胺对草莓灰霉菌株生长的影响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2 供试培养基
    2.3 培养基质中嘧霉胺测定方法的建立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2.4 实验处理
        2.4.1 菌悬液的培养
        2.4.2 供试菌液的处理
        2.4.3 样品前处理
        2.4.4 色谱条件
        2.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嘧霉胺降解产物的分析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仪器
        3.1.2 GC-MS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2 仪器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草莓灰霉菌的培养及样品前处理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果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硫代膦酰胺类及环状硫代磷酰胺类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D]. 武雪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苯乙烯-马来酸聚合物衍生物修饰硅胶色谱材料制备及应用[D]. 梁梦颖. 河北大学, 2021(09)
  • [3]花椒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李春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4]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D]. 李一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酶及小分子诱导的短肽自组装行为在限域空间的研究和应用[D]. 王眉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1)
  • [6]三株微生物代谢物及两种药用植物中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研究[D]. 王歆竹. 东南大学, 2020
  • [7]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难挥发性迁移物的筛查及风险评估[D]. 胡雅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钯/Xiao-Phos催化体系构建磷手性膦氧化合物的方法研究[D]. 戴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紫外光降解硝酸盐及亚硝胺-量子点增敏化学发光机理及新方法研究[D]. 韩英子. 南昌大学, 2020(08)
  • [10]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D]. 吕秀秀. 天津农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硫代磷酰胺和环状硫代磷酰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