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修桥[1](2020)在《石漠化与农村居民点演变的相互关系 ——以平果县为例》文中认为目前,石漠化危害及其治理成为我国喀斯特地区生态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只有对石漠化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指导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人类活动作为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特征与石漠化的相互关系,能够揭示石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驱动机理,指导石漠化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制定石漠化治理工作方案。本研究选取广西平果县为研究区域,作为广西乃至全国喀斯特面积最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石漠化面积最广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平果县也是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当地人口、经济、生态之间矛盾突出,在西南地区喀斯特研究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989-2017年间平果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斑块数量、密度、形态、变异系数和石漠化的规模、演变类型、变异系数和严重程度等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归纳描述,找出二者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探测器模型,将石漠化演变类型、变异系数、综合分值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斑块数量、变异系数、景观形状指数、演变速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内在的驱动机理和相互作用,得出结论如下:(1)平果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受交通干线和河流影响,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呈现东北、西南多,中部少的特点;密度特征表现为南北密、中部疏,向城镇、河流、交通干线两侧集聚,且集聚趋势越来越显着,低密度区域变化缓慢,高密度区域密度持续增加,由“单点高值”向“多点高值”集中;景观形状指数南高北低、由西南向西北递减,在1989-2017年间,景观指数不断增长,斑块不规则程度增加,演变速率表现为慢-快-慢-快的态势。(2)平果县石漠化规模排序依次是:强度>潜在>中度>极强度>轻度,县域东北部、西南部等居民密集区石漠化较为严重,在1989-2017年间,平果县石漠化面积呈现增-减-增-减的波动变化趋势,无石漠化面积增加、中度和强度石漠化相对稳定、轻度和极强度石漠化在治理工程下显着减少,演变多发生于不同强度石漠化交界处;石漠化面积整体波动较小,大致呈现西南、中部波动减少,东南、北部波动增加的规律;石漠化演替类型以稳定型为主,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基本持平,年际演替速率不均。(3)农村居民点演变速率、变异系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和对石漠化演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协同力,对石漠化演变其重要作用;任意两个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石漠化空间差异的影响均大于单一驱动因素,且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农村居民点的演变速率、变异系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对其它指标具有较强的协同加强作用;对石漠化演变起重要解释作用的指标均具有较好的显着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农村居民点演变速率、变异系数与景观形状指数是石漠化演变的主导因子,并对石漠化各指标的变化有重要的解释作用。(4)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减少因农村居民点建设造成的人类不合理活动,能够有效减缓石漠化恶化进程;石漠化治理应根据其强度特征进行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地安排生态搬迁、小流域治理、生态立体农业、生态旅游、封山育林、植被管护等治理措施;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人口和农村居民点分布,改善农户生计方式,对于缓解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丁新辉[2](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杜文鹏,闫慧敏,甄霖,胡云锋[3](2019)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是人地矛盾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或结果,石漠化不仅带来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还会带来贫困落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与必由之路,通过近40年来的石漠化治理使得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面向生态文明新时期的建设目标,石漠化脆弱区仍存在人地矛盾难以全面消除、治理成果可持续性亟待提升等问题,石漠化防治需要从多年来石漠化治理研究与实践探索积累中汲取有益于促进人地和谐、提升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治理经验与做法。因此,本文以石漠化治理典型区域调研资料与文献资料为数据基础,从石漠化治理目标、技术、措施和模式四个层面梳理石漠化治理经验与做法,归纳总结出石漠化综合治理四点配置原则:(1)以治理目标与预期周期为导向,确立石漠化治理采取的措施;(2)针对解决的关键生态退化问题,结合区域特征遴选石漠化治理技术;(3)针对石漠化退化阶段的差异,确定石漠化治理途径措施;(4)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共性特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的选择与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以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选择具备区位适宜性和机理明晰性的生态技术提供参考。
史鹏韬[4](2019)在《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和经济问题之一,它不仅直接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负效应:水土流失、资源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石漠化加剧。通过对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研究,以期为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与维护生态功能提供参考,进而为白云岩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及预防石漠化提供理论支撑,确保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安全。本研究立足于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的研究进展和实际考察结果,总结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和退化机理,同时界定了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形式;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体系特点,建立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以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开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最后,综合考虑施秉喀斯特生态监测结果,对生态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的典型生态环境特征是生态系统发育完整、类型多样化且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景观生态类型。白云岩喀斯特与石灰岩喀斯特相比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一旦发生生态退化,白云岩的恢复难度比石灰岩高,两者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岩石结构、形态、岩性、岩石组分等的差异引起的。白云岩石漠化作为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终极形式,其是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植被被破坏后,在自然演替下由荒地恢复到草本层速度较快,但难以恢复到更高一级的植被类型;土层较薄,且砾石较多,基岩几乎不裸露,且有轻度水土流失的生态退化景观。(2)在分析生态监测和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个角度入手,分别从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土壤、水环境、植物多样性等要素出发,建立了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3)运用监测指标体系对施秉喀斯特监测发现:(1)核心区的植被覆盖本底优于缓冲区,北部优于南部,西部优于东部;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格局;同时,生态环境总体呈缓慢退化状态,退化幅度较小。(2)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较为稳定,但气温在90年代末期开始发生暖突变,之后气温一直在上升。(3)该区的植被从乔木林退化到荒草丛以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次生未退化迹地的养分含量高于原始未退化迹地,退化迹地的C、N、P含量显着高于原始未退化迹地,但K含量平均损失13.07%。所有养分含量及深度的变化,在原始未退化迹地大部分指标间的相关性十分明显,在次生未退化迹地部分指标间相关性比较明显,在退化迹地少部分指标间相关性极强。(4)当生态环境发生退化,土壤的pH更加趋于中性或碱性;不同生态类型土壤C:P与N:P的显着性均较为明显。(5)研究区河流的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波动性较大,氨氮、总磷比较平稳,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优势类群,基本上属于贫营养化级别。(6)该区6个样地共158种高等植物和32个优势种,灌木层在建群种数量上普遍高于乔木层,且研究区植物多样性受人为干扰较大。(4)根据施秉喀斯特生态监测结果,优化指标,从目标层、类别层、要素层、指标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出发,最终构建了含有1个目标层、2个类别层、5个要素层、23个指标层的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5)根据建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属于第Ⅱ等级,生态环境良好。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赵翔[6](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指出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黄俊[7](2018)在《阳山县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漠化是我国南方亚热带脆弱环境地区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石漠化变化规律及对生态坏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63811 hm2,主要分布在粤北和粤西北,是广东省出露岩溶的集中分布区,也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涉及6个地级市21个县(市、区)。本文的研究对象阳山县是广东省石灰岩县(市)中石漠化面积最大、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是南方石漠化严重的典型区域之一,阳山县已开展了多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基于监测数据,实地调查结合统计资料的收集,在获得基础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査法,对阳山县土地石漠化动态变化、石漠化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阳山县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下降,由1974年的54989 hm2减少至15399.7hm2;(2)林地的石漠化面积所占比重最大,林地的石漠化面积缩小面积也最大,减少了955.3 hm2,,尤其在中度石漠化程度的区域表现最明显,耕地的石漠化面积不降反增;(3)土地石漠化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主要是以林草措施中的封山管护和封山育林(草)为主,分别是8782.7 hm2和6215.3 hm2,对重度石漠化程度的土地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是以封山管护为主;(4)阳山县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国民生产总值(GDP)稳定提高,产业劳动力和产值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5)通过典型农户的调查,从农户基本情况、居住环境、对石漠化的认知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为石漠化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付寿康[8](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赵光帅[9](2016)在《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文中认为我国西南部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其复杂、多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和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很大瓶颈。本文以乌蒙山区赫章县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基础,初步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ENVI、ARCGIS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评价,获得以下认识:1、运用ENVI对遥感信息提取法,解析了赫章县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和地形坡度等生态环境地质条件,通过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相结合探讨了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及成因。2、根据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问题,建立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3个层次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石漠化、地质灾害、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植被生态功能5个要素层和岩石裸露率、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等16个指标层构成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因子图层叠加功能对地质灾害、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等单要素层进行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区划。4、运用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基本原理,结合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5大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集成评价,将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优、良、好、差、极差5个大区16个亚区,并对各亚区生态地质环境背景、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进行综合评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地质支撑。
申文辉[10](2014)在《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总结近30年来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土壤特性及水土流失、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综合效应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研究重点。
二、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与农村居民点演变的相互关系 ——以平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资料处理 |
3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石漠化数据信息提取 |
3.1 农村居民点用地信息提取 |
3.2 石漠化信息提取 |
4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石漠化强度演变特征 |
4.1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时空特征 |
4.2 石漠化演变时空特征 |
5 农村居民点与石漠化演变关系测度 |
5.1 地理探测器模型概述 |
5.2 变量选择与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7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
2.1.1 评价目的 |
2.1.2 被评价对象 |
2.1.3 评价者 |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1.5 权重系数 |
2.1.6 综合评价模型 |
2.1.7 评价结果 |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
2.3.1 事前评价 |
2.3.2 事中评价 |
2.3.3 事后评价 |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
2.4.1 确定研究范围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
3.3.1 小区布设 |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3.3.3 典型相关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
4.1.1 治沙沙障比选 |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
4.3.1 评价对象 |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指标体系建立 |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石漠化治理的目标、技术与措施 |
2.1 石漠化治理目标 |
2.2 石漠化治理技术 |
针对石漠化地区缺水的问题——重点应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水土保持技术。 |
针对石漠化地区少土的问题——重点应用土地整理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与水土保持技术。 |
针对石漠化地区植被生长困难的问题——重点应用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
针对石漠化地区贫困落后的问题——重点应用石漠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产业培育技术。 |
2.3 石漠化治理途径及措施 |
对于重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封山育林与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措施。 |
对于中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林草种植与生态诱导修复措施。 |
对于轻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
潜在石漠化地区——采取水土保持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措施。 |
3 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典型案例与经验 |
4 结论 |
(1)以治理目标与预期周期为导向,确立石漠化治理采取的措施: |
(2)针对要解决的关键生态退化问题,结合区域特征遴选石漠化治理技术: |
(3)针对石漠化退化阶段的差异,确定石漠化治理途径措施与基本思路: |
(4)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共性特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的选择与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
(4)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 |
2.1 白云岩喀斯特的形成 |
2.2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特征 |
2.3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退化机理 |
2.4 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环境退化形式界定 |
第三章 构建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
3.1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生态监测体系的特点 |
3.3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 |
3.4 建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
第四章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 |
4.1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概况 |
4.2 植被动态变化 |
4.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 |
4.4 气候指标监测 |
4.5 土壤指标监测 |
4.6 水环境监测 |
4.7 植物多样性监测 |
第五章 优化白云岩区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
5.1 指标的优化分析 |
5.2 指标体系的基本层次 |
5.3 监测频度及方法的确定 |
5.4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
5.5 生态监测指标权重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6)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
一、场域与惯习 |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阳山县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行政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3 阳山县土地石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
3.1 阳山县土地石漠化现状 |
3.2 阳山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变化 |
3.3 阳山县石漠化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特征 |
4 阳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
4.1 阳山县土地石漠化主要影响因素 |
4.2 阳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 |
4.3 阳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
4.3.1 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
4.3.2 水利配套工程措施 |
4.3.3 农业治理技术 |
4.4 阳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4.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4.2 阳山县农户对石漠化治理效果评价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9)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方法与应用尺度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气候特征 |
1.4.2 水文特征 |
1.4.3 植被 |
1.4.4 社会、人口、经济状况 |
第2章 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矿产资源 |
第3章 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
3.1 石漠化 |
3.1.1 石漠化调查研究方法 |
3.1.2 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选择 |
3.1.3 石漠化定量评价 |
3.1.4 石漠化分布及演变特征 |
3.1.5 石漠化评价分区 |
3.2 地质灾害 |
3.2.1 地质灾害特征、分布、成因 |
3.2.2 地质灾害定量评价 |
3.2.3 地质灾害评价分区 |
3.3 矿山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3.3.1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 |
3.3.2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模型 |
3.3.3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
3.3.4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区划 |
3.4 地下水环境问题 |
3.4.1 地下水环境评价指标 |
3.4.2 地下水环境评价模型 |
3.4.3 地下水环境定量评价 |
3.4.4 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划 |
3.5 植被生态功能分析 |
3.5.1 植被生态功能评价指标 |
3.5.2 植被生态功能评价模型 |
3.5.3 植被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
3.5.4 植被生态功能分区 |
第4章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1 县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 |
4.2 生态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3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
4.3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3.1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总体评价 |
4.3.2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分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与课题 |
论文发表(第一作者) |
(10)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漠化形成原因 |
2 石漠化生态恢复与治理 |
2.1 土壤特性与水土流失 |
2.2 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
2.3 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 |
2.4 综合效益与评价 |
3 未来研究与展望 |
3.1 深入石漠化基础研究 |
3.2 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 |
3.3 加强相关生态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
3.4 加快推广和完善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和模式 |
四、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与农村居民点演变的相互关系 ——以平果县为例[D]. 徐修桥.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 [2]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3]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J]. 杜文鹏,闫慧敏,甄霖,胡云锋. 生态学报, 2019(16)
- [4]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以施秉喀斯特研究为例[D]. 史鹏韬.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阳山县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D]. 黄俊.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 赵光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10]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J]. 申文辉. 广西林业科学, 2014(04)
标签:喀斯特论文; 白云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