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连茶场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焕[1](2021)在《滇西保山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文中研究表明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保山地块北部,是“三江”特提斯域南段已知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科研意义。本文以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为基础,从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入手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揭示了矿质运移方式与沉淀机制,进一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本次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详细的野外及岩相学观察,理清了矿床具有水平方向从东至西、垂直方向由深至浅依次为含Fe黑柱石阳起石矽卡岩、含Cu石榴子石阳起石矽卡岩、含Pb-Zn阳起石矽卡岩的矿化蚀变特征,对应的成矿流体从下往上、从东向西远距离运移。(2)岩石地球化学方面,根据岩(矿)石主量元素含量随标高的变化趋势和微量及稀土元素的配分特征,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于Eu亏损的深部岩浆,而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体位于地下深部。(3)不同阶段石英内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从退化蚀变阶段至碳酸盐阶段流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为151~266℃,WL型包体盐度为1.9~18.9wt.%Na Cle q,S型包体盐度为31.9~33.5wt.%Na Cleq,盐度具有2个区间。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成分为H2O和极少量N2,在子矿物中新发现了斑铜矿。成矿流体属H2O-Na Cl体系。(4)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特征显示,硫源为深部幔源岩浆硫和地层硫构成的混合硫,各成矿阶段内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状态;硫化物富铀铅、略亏损钍铅,呈造山带铅特征,铅源为上地壳铅和少量深部壳源乃至幔源岩浆铅的混合。(5)根据上述研究成果,重塑了流体来源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推演成矿流体携带的成矿金属元素主要以稳定络合物形式运移,成矿物质经历流体沸腾、水-岩反应及氧化-还原环境的改变发生沉淀。推断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体隐伏于地下深处,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程家鹏[2](2021)在《豫西地区熊耳群双峰式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豫西地区熊耳群位于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交界处,表现为一套以中性岩-酸性岩为组合特征的双峰式岩浆岩。前人的测年结果集中在1.8-1.75Ga之间。目前针对双峰式岩浆岩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豫西地区熊耳群双峰式岩浆岩岩石成因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熊耳群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熊耳群的认识,同时对华北古板块和Columbia超大陆的汇聚裂解等一系列地质科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豫西地区熊耳群双峰式岩浆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中性岩的成因及中性岩与酸性岩的成因联系,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1、豫西地区熊耳群中性岩为准铝质-过铝质碱性粗面安山岩,具有高镁低硅、富钠贫钾的特征,Si O2含量为56.76-57.76wt%,Na2O的含量为4.33-7.18wt%,K2O的含量为2.24-2.78wt%,Ca O的含量为3.34-3.06wt%,Mg O的含量为1.92-4.55wt%,Fe2O3T的含量为7.42-8.39wt%,Al2O3的含量14.44-19.55wt%,Mg#为31.19-54.85,SI为9.73-23.85,σ为3.67-6.01,Al2O3/(Na2O+K2O)为1.01-1.93,Al2O3/(Ca O+Na2O+K2O)为0.73-1.21。富集Rb、Ba、Pb、La、Zr、Hf等元素,亏损Nb、Ta、Ti等元素,稀土模式呈明显的右倾,无明显的Ce、Eu异常。2、豫西地区熊耳群酸性岩为准铝质-过铝质钙碱性-碱性流纹岩,具有高硅低镁、富钾贫钠的特征,Si O2含量为68.35-75.13wt%,Na2O的含量为0.11-2.21wt%,K2O的含量为4.29-8.74wt%,Ca O的含量为0.33-3.34wt%,Mg O的含量为0.3-0.49wt%,Fe2O3T的含量为1.48-5wt%,Al2O3的含量7.21-13.38wt%,Mg#为10.62-31.9,SI为2.18-5.64,σ为0.96-3.55,Al2O3/(Na2O+K2O)为1.07-1.26,Al2O3/(Ca O+Na2O+K2O)为0.56-1.18。富集Rb、Ba、Pb、La、Zr、Hf等元素,亏损Nb、Ta、Ti等元素,稀土模式呈明显的右倾,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与中性岩基本保持一致,有明显的Sr、Eu负异常。3、熊耳群酸性岩与中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来自同一源区,主要为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豫西地区熊耳群的源区为早期造山作用俯冲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在Columbia超大陆发生裂解的拉张背景下,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出富集Rb、Ba、Pb等LILE和轻稀土,亏损Nb、Ta、Ti等HFSE的中性岩浆。在岩浆房中,岩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岩浆房中的对流作用和重力分异作用使岩浆结晶分异的镁铁质矿物和长英质矿物发生分离,形成上下分层的中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中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交替喷出形成以中性岩-酸性岩为组合特征的双峰式岩浆岩。
李振焕,李文昌,刘学龙,罗应,申颖,刘思晗,陈建航[3](2020)在《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基于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北部,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内已知的大中型矽卡岩型矿床之一,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重要科研意义。文章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特别是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金厂河矿床S、Pb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金厂河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与演化,探讨矿床的形成机制。对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为165~335℃,盐度w(NaCleq)为1.1%~9.0%;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为151~266℃,WL型包体盐度w(NaCleq)为1.9%~18.9%,S型包体盐度w(NaCleq)为31.9%~33.5%;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为148~250℃,盐度w(NaCleq)为2.6%~9.9%,各阶段均一温度依次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流体成分为H2O和极少量N2,新发现了子矿物斑铜矿(Cu5FeS4),流体属H2O-NaCl体系。S、Pb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金厂河矿床各成矿阶段内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状态,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能代表成矿流体的S同位素组成,用来限定其氧化-还原环境,δ34S值为+2.5‰~+11.1‰、均值+5.65‰,硫源为深部幔源岩浆硫和地层硫构成的混合硫;Pb同位素硫化物组成显示,富铀铅、略亏损钍铅,铅源以上地壳铅为主,另含有少量深部壳源乃至幔源岩浆铅,属造山带铅特征,且与S同位素研究成果基本一致。综合研究认为,成矿系统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及流体沸腾作用的发生是主要的成矿机制。
吴志国[4](2020)在《云南省澜沧老厂—孟连茶场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文中提出澜沧老厂—孟连茶场地区位于昌宁—孟连多金属成矿带,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对找矿突破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综合分析研究地质背景、化探异常、矿产分布等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地区划分为老厂、拉巴、孟连矿(化)集区。老厂铅锌矿床是区域上的典型矿床,其在化探异常、矿床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低中高温成矿分带的特征。以该矿床分带特征入手,指出老厂矿(化)集区在地表以低温成矿元素为主,而拉巴、孟连矿(化)集区在化探异常、矿化特征均以低中温成矿元素为主,空间上分带特征不明显。该地区化探异常、矿(化)体分布特征,均表明区域上成矿温度、成矿标高由北至南均具从高到低的降低趋势,认为其可能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差异性有关,指出老厂外围、拉巴深部是找矿的有利靶区。
陈鹏[5](2020)在《西藏贡觉县卡麦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文中提出卡麦花岗岩体位于藏东贡觉县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羌塘—三江造山系(一级构造单元),江达—绿春火山—岩浆弧(二级构造单元),江达—维西陆缘弧(三级构造单元),卡麦花岗岩体出露于江达—维西陆缘弧中北部,研究区所处的陆缘火山弧系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作用的产物,区内构造作用强烈,并伴随发生过大规模岩浆作用。本文以藏东贡觉县卡麦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勘察,了解岩体实际空间展布情况并结合镜下特征了解岩体矿物组成,再通过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地球地质化学特征,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岩体成因类型、源区性质、构造背景及岩体含矿性。卡麦花岗岩体以大面积出露的岩基为主,其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经过野外地质基础调查发现,该岩体主要呈NNW-SSE方向分布,出露面积约为200km2,岩石新鲜面呈灰白色,风化程度较弱,与围岩之间呈侵入接触关系。经薄片鉴定,该岩体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三件锆石U-Pb同位素测试结果分别为197±2Ma(MSWD=4.9)、198±1Ma(MSWD=3.7)、196±1Ma(MSWD=2.8),表明藏东贡觉县卡麦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研究区岩体具有较高的Si O2(63.38%-75.24%)含量,均值为70.6%,属于酸性岩石,K2O含量为(3.12%-5.79%),Na2O含量为(2.72%-4.02%),相对富钾贫钠,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9-1.24,平均值为1.01,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里特曼指数σ=2.19-3.64之间,为钙碱性—碱性岩石。岩石酸性程度高,指示其分异演化作用强。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ΣREE)在94.75×10-6-203.36×10-6之间,轻重稀土比值ΣLREE/ΣHREE在7.11-17之间,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值在0.5-0.87之间,均值为0.67,具有弱的Eu负异常,地球化学性质相似,源岩可能为壳源物质与幔源物质混合的产物。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碰撞环境,反应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金沙江古特提斯洋在晚三叠世之前已完成闭合,研究区此时正处于同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转换阶段。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中与花岗岩相关的矿产主要有矽卡岩型、块状硫化物型等几种类型。经现有资料分析,研究区花岗岩体可能具有W、Sn、Mo、Bi、Be等稀土矿产找矿前景。
陈兴林[6](2020)在《滇西云县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豆山铜矿床是近年来在澜沧江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构造地球化学、深部隐伏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围岩蚀变及其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缺少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该矿区1272、1220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剖面精测、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鉴定,对该矿床的蚀变及蚀变岩样品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红豆山铜矿床蚀变类型以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蚀变受NE向F1和NWW向F3断裂控制作用显着。依据区内岩石蚀变矿物组合等特点,自断裂带至上盘围岩划分了4个蚀变分带,依次为:长英岩化-硅化带(Ⅰ)→长英岩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Ⅱ)→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Ⅲ)→弱长英岩化带(围岩)(Ⅳ)。由斑岩脉中心至外围发育钾化带→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2主量元素特征显示,主量元素的迁移规律明显,从(Ⅳ)→(Ⅲ)主量元素以带出为主,而(Ⅲ)→(Ⅱ)和(Ⅱ)→(Ⅰ)主量元素以带入为主,总体上,SiO2、CuO、K2O、Fe2O3的迁移量较大且与Cu元素富集密切相关。3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不同蚀变带中Cu的含量不同,其特点为:(Ⅲ)和(Ⅱ)>(Ⅰ)>(Ⅳ),表明蚀变强烈区域为主要成矿部位。在蚀变矿化过程中,微量元素Cu、Zn、Mo、Ag、U、K、P、Th在红豆山铜矿床蚀变过程中一直处于迁入状态,说明了形成蚀变带的成矿热液中富含这些成分,有利于铜的沉淀。4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配分型式图呈右倾型,显示在矿化过程中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更加富集。各蚀变带中Eu、Ce异常特征表明,红豆山花岗斑岩结晶作用应发生于较低氧逸度环境中。5方解石δ13Cv-PDB/‰值介于-7.02‰~-6.13‰,平均值(-6.67‰);δ13Ov-SMOW/‰值介于8.56‰~10.92‰,平均值9.66‰。说明C可能主要由岩浆作用提供。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7](2020)在《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陈兴林,王雷,丁金金,朱恩异[8](2019)在《滇西南澜沧江带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其找矿意义》文中指出红豆山铜矿床是南澜沧江带新发现的矿床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和系统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发现该矿床蚀变类型主要以钾长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且在空间上呈现一定规律,各蚀变带具有明显的叠加现象。依据区内岩石蚀变矿物组合等特点,自断裂带→上盘围岩,共出现4个典型蚀变带,依次为碎裂岩化带→长英岩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弱长英岩化安山岩带。矿(化)体主要分布在长英岩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和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由斑岩脉中心至边缘发育钾化带→硅化带→青磐岩化带→绢云母化带,斑岩旁侧围岩中发育放射状石英—方解石—黄铜矿脉。
李睿堃[9](2019)在《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检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描述样品的矿化程度并区分矿化与背景样品,本文参照岩性地球化学基因的构建方法,选择5项热液成矿元素Au、Ag、Sb、Pb、Bi和6项风化过程中的不活动元素Ti、Zr、Th、Nb、La、Y共计11项指标来构建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在中国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土壤和水系沉积物5种类型样品的丰度值基础上提出构建金矿化基因的参考样品值,进而构建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其元素序列为Ti→Sb→Th→Bi→Nb→Au→Zr→Ag→La→Pb→Y。对于理想矿石样品(岩石、土壤或水系沉积物),其矿化基因为12020202020。本文选择豫西牛头沟、云南勐满等金矿区内外的11个风化剖面样品对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进行检验;选择胶东玲珑金矿区穿(矿)脉剖面样品(岩石)和山东玲珑、甘肃阳山等金矿附近的3个风化剖面样品(从岩石到土壤)以及槐树坪金矿区1:2万土壤样品,熊耳山金矿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样品分别对矿化基因进行了应用。豫西牛头沟等金矿内外的11个风化剖面检验了金地球化学矿化基因的遗传性、继承性、相似性与变异性,认为金矿化基因相似度40%可以作为区分矿化样品与背景样品的标准。胶东玲珑金矿区矿脉及近矿岩石样品的基因与理想矿化基因(即12020202020基因)的相似度较高,远离矿脉的岩石样品其相似度逐渐降低;山东玲珑、甘肃阳山等金矿附近的3个风化剖面视样品情况不同矿化程度不同,金矿化基因相似度符合样品的实际矿化程度且与剖面实际位于矿区附近的描述相符。1:2万土壤样品与1:20万水系沉积物样品金矿化基因相似度在40%以上的区域与金矿化异常区域基本重合,客观的划分了样品的矿化程度,并且相似度高值区与各矿段的位置在空间上吻合。综上所述,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描述金的矿化程度,进而有效的区分矿化样品与背景样品。
陈飞[10](2018)在《滇西龙陵勐糯铅锌矿构造控矿分析》文中认为勐糯铅锌矿位于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勐糯向斜的东翼,矿床主要呈近南北向展布,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明显,矿区在构造控矿方面研究几乎空白,本文结合矿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总结前人资料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完成对勐糯铅锌矿矿区构造特征、矿区构造应力场演化、构造期次划分、不同类型构造控矿作用、构造应力场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分析,并建立勐糯矿区构造-沉积-成矿模式和构造-岩浆-成矿模式。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野外地质现象观察、室内光薄片鉴定成果和铅锌品位总体混合筛分实验结果,将矿床的成矿期次划分为沉积喷流期和构造-热液期两个成矿期次。2、矿区内主要发育褶皱、层间破碎带、断裂和节理构造,构成褶皱-断裂-层间破碎带和节理(裂隙)构造系统,矿区内断裂和节理各个方向均有发育,但以近SN向、近EW断裂构造和层间破碎带最为发育,且不同方向的构造表现出不同力学特征和构造岩特征,而不同类型相同方向的构造则表现为相同力学特征。3、保山-施甸复式向斜南段的次级勐糯向斜控制区内矿床的分布;近SN向的F10断裂为矿区主要导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展布方向;与SN向断裂斜交的次一级断裂为矿区的配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部位;层间破碎带为矿区的主要含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特征;而近EW和NW向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后期构造,主要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4、矿区构造应力场主要经历了EW向挤压-SN向挤压-SN向拉张-NE向挤压的演化过程,并将矿区控矿构造划分为成矿前期、成矿期和成矿后期三个演化期次,成矿前期受EW向挤压作用,产生近SN向压扭性构造和层间滑动带;成矿期受SN向挤压作用,叠加改造后形成SN向张扭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成矿后期由EW应力形成近EW、NW向断裂,NE向应力造成SN向断裂的走滑。矿体主要形成在SN向挤压应力阶段。5、成矿前构造形成了勐糯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深循环流体液萃取基底地层含矿物质,后沉淀于低洼礁后局限盆地,形成志留系下仁和桥组沉积建造,构成沉积成岩期的构造-沉积-成矿模式,成矿期(燕山期)构造不仅形成了向斜、断裂,而且带来了深部岩浆的侵位,岩浆为深循环大气降水提供矿物质和热能,构成岩浆-含矿热液,在褶皱-断裂-层间破碎带和裂隙构造系统的导、运、移、储作用下,构成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
二、孟连茶场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连茶场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保山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大地构造背景 |
1.2.2 矽卡岩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 |
2.5.1 区域物探异常特征 |
2.5.2 区域化探特征 |
2.5.3 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综合分析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变质岩 |
3.2 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 |
3.2.1 物探异常特征 |
3.2.2 1/2.5 万土壤异常特征 |
3.3 矿床地质 |
3.3.1 矿体特征 |
3.3.2 矿石特征 |
3.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4 矿化与蚀变分带特征 |
3.4 成矿阶段划分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4.2 样品测试分析 |
4.2.1 岩石主量元素 |
4.2.2 岩石微量及稀土元素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 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 |
5.3.1 实验设备 |
5.3.2 包裹体均一温度 |
5.4 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5.5 成矿流体性质 |
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C-H-O同位素 |
6.1.1 H-O同位素 |
6.1.2 C-O同位素 |
6.2 S同位素 |
6.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2.2 样品测试分析 |
6.2.3 测试分析结果 |
6.3 Pb同位素 |
6.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3.2 样品测试分析 |
6.3.3 测试分析结果 |
7 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1.1 岩石地球化学 |
7.1.2 S同位素 |
7.1.3 Pb同位素 |
7.2 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演化过程 |
7.2.1 成矿流体来源 |
7.2.2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7.3 成矿物质运移形式与沉淀机制 |
7.3.1 矿质运移形式 |
7.3.2 矿质沉淀机制 |
7.4 矿床成因探讨 |
7.5 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
7.5.1 成矿模式 |
7.5.2 找矿方向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奖励、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2)豫西地区熊耳群双峰式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双峰式岩浆岩研究进展 |
1.3 熊耳群研究现状 |
1.3.1 构造特征 |
1.3.2 地层及岩石 |
1.3.3 年代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 |
2.1.2 元古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栾川断裂带 |
2.2.2 马超营深大断裂 |
2.2.3 三门峡-宝丰断裂带 |
2.3 样品采集及野外描述 |
第三章 室内分析 |
3.1 室内工作内容 |
3.1.1 主量元素 |
3.1.2 微量和稀土元素 |
3.2 工作结果 |
第四章 岩相学特征 |
4.1 酸性岩类 |
4.2 中性岩类 |
4.3 基性侵入岩 |
第五章 地球化学分析 |
5.1 熊耳群岩石特征 |
5.2 豫西地区熊耳群中性岩特征 |
5.3 豫西地区熊耳群酸性岩特征 |
5.4 豫西地区中性岩与酸性岩成因联系 |
5.4.1 中性岩岩石成因 |
5.4.2 酸性岩与中性岩岩石成因联系 |
5.5 豫西地区熊耳群的构造背景及岩浆演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基于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体特征与围岩蚀变 |
2.2 成矿阶段划分 |
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分析方法 |
3.2.1 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 |
3.2.2 铅同位素分析方法 |
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 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5 讨论 |
5.1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2.1 硫同位素 |
5.2.2 铅同位素 |
5.3 成矿机制 |
6 结论 |
(4)云南省澜沧老厂—孟连茶场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 区域矿产特征 |
4 老厂铅锌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地质特征 |
4.2 化探异常特征 |
4.3 矿床特征 |
5 拉巴、孟连矿(化)集区 |
6 区域矿产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
(5)西藏贡觉县卡麦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概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特征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矿产 |
第3章 卡麦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1.1 岩体产出特征 |
3.1.2 岩相学特征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分析方法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U-Pb年代学特征 |
3.3.1 分析方法 |
3.3.2 年代学特征 |
第4章 卡麦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
4.1 成因类型 |
4.2 源区性质 |
4.3 构造背景 |
第5章 卡麦花岗岩含矿性分析 |
5.1 成矿专属性分析 |
5.2 区内典型矿床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滇西云县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2.2 澜沧江带北段矿床(点)的研究现状 |
1.2.3 红豆山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科学问题及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科学意义及实际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环境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滇西云县红豆山铜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构造 |
3.2.1 NE向F_1断裂 |
3.2.2 NWW-EW向F_3断裂 |
3.2.3 节理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矿体形态及产状 |
3.4.2 矿石类型 |
3.4.3 矿石结构和构造 |
3.4.4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蚀变分带研究 |
4.1 围岩蚀变类型 |
4.1.1 硅化 |
4.1.2 钾长石化 |
4.1.3 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
4.1.4 碳酸盐化 |
4.1.5 绢云母化 |
4.2 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
4.2.1 典型剖面的蚀变分带 |
4.2.2 蚀变分带的矿化特征 |
4.3 斑岩体的蚀变特征 |
4.3.1 斑岩分布及特征 |
4.3.2 斑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 |
4.4 蚀变与找矿 |
4.4.1蚀变-矿(化)体1 |
4.4.2蚀变-矿(化)体2 |
第五章 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 |
5.2 岩石主量元素迁移规律 |
5.3 岩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
6.1 控矿因素分析 |
6.2 找矿标志 |
6.3 找矿预测及预测效果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会议及获奖情况 |
(7)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和岩性控矿特点和规律 |
2 构造控矿特点和规律 |
2.1 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控矿 |
2.2 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控矿 |
2.3 陆相断陷盆地控矿 |
3 岩浆岩控矿特点和规律 |
3.1 海相火山岩控矿 |
3.2 陆相火山岩控矿 |
3.3 侵入岩控矿 |
4 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 |
5 几个重要银矿类型和地区 |
6 充分利用银矿找其他矿种 |
6.1 以银找锡 |
6.2 以银找钨 |
7 结论 |
(8)滇西南澜沧江带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
2 围岩、岩体的蚀变及蚀变分带特征 |
3 蚀变与找矿 |
3.1 蚀变—矿 (化) 体1 |
3.2 蚀变—矿 (化) 体2 |
4 结论 |
(9)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检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球化学示踪方法 |
1.2.2 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 |
1.2.3 地球化学基因的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样品与方法 |
2.1 全国五类地质样品元素丰度数据 |
2.2 风化壳数据 |
2.2.1 胶东地区风化剖面 |
2.2.2 豫西地区风化壳 |
2.2.3 云南地区风化剖面 |
2.2.4 北京地区风化剖面 |
2.2.5 广西地区风化剖面 |
2.2.6 甘肃地区风化剖面 |
2.2.7 样品的分析测试 |
2.3 胶东玲珑金矿区穿矿剖面 |
2.4 豫西槐树坪1:2 万土壤数据 |
2.5 豫西熊耳山1:20 万区域化探数据 |
第3章 金矿化基因的构建方法 |
3.1 指标的选取 |
3.2 参考样品 |
3.2.1 不活动元素 |
3.2.2 成矿指示元素 |
3.3 元素的排序 |
3.4 基因构建与相似度计算 |
3.5 小结 |
第4章 金矿化基因的检验 |
4.1 矿区外风化壳 |
4.1.1 花岗岩型风化壳 |
4.1.2 花岗闪长岩型风化剖面 |
4.1.3 玄武岩、安山岩及片岩型风化壳 |
4.2 矿区内风化壳 |
4.2.1 云南上芒岗矿区风化壳 |
4.2.2 云南勐满矿区风化壳 |
4.2.3 河南牛头沟矿区风化壳 |
4.3 小结 |
第5章 金矿化基因在岩石和风化剖面中的应用 |
5.1 胶东玲珑金矿区花岗岩岩石样品 |
5.2 胶东玲珑金矿区花岗岩风化剖面 |
5.3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千枚岩风化剖面 |
5.4 河南嵩县安山岩风化剖面 |
5.5 讨论 |
第六章 金矿化基因在熊耳山地区的应用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1.1 地层 |
6.1.2 岩浆岩 |
6.1.3 构造 |
6.2 矿床地质特征 |
6.3 槐树坪地区1:2 万土壤样品应用 |
6.3.1 参数统计 |
6.3.2 地球化学异常 |
6.4 熊耳山地区1:20 万水系沉积物样品应用 |
6.4.1 参数统计 |
6.4.2 地球化学异常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个人简历 |
2 科研项目 |
3 发表论文 |
(10)滇西龙陵勐糯铅锌矿构造控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1.2.2 自然地理经济条件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造控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构造-岩浆-成矿研究 |
1.3.3 构造-建造-成矿研究 |
1.3.4 构造-流体-成矿研究 |
1.3.5 矿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三江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2.3 保山-镇康地块地质构造特征及矿床类型 |
2.4 区域地质概况 |
2.4.1 地层 |
2.4.2 构造 |
2.4.3 岩浆岩 |
2.4.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含矿层位特征 |
3.4.2 矿床特征 |
3.5 矿体特征 |
3.6 矿石特征 |
3.6.1 矿石类型 |
3.7 矿物特征 |
3.7.1 矿物产出特征 |
3.7.2 矿石结构构造 |
3.8 成矿期次划分 |
3.8.1 品位数据概率法划分铅、锌成矿期次 |
3.8.2 成矿期次与矿物组合 |
第四章 矿区构造特征 |
4.1 褶皱构造特征 |
4.1.1 褶皱构造 |
4.1.2 地层倒转分析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层间含矿断裂 |
4.2.2 F10断裂 |
4.2.3 近EW向断裂 |
4.2.4 NW向断裂 |
4.2.5 断裂带构造岩构造特征 |
4.3 节理构造特征 |
4.3.1 矿区中段节理构造特征 |
4.3.2 矿区地表节理构造特征 |
4.4 小结 |
4.4.1 断裂构造特征小结 |
4.4.2 节理构造特征小结 |
第五章 构造控矿分析 |
5.1 区域构造控岩控矿分析 |
5.1.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5.1.2 断裂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
5.2 矿区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5.2.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5.2.2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5.2.3 节理及破劈理控矿作用分析 |
5.2.4 显微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
5.3 构造应力场演化与成矿作用 |
5.3.1 构造应力场分析及演化 |
5.3.2 构造应力场演化与成矿作用 |
5.4 构造控矿模式 |
5.4.1 勐糯铅锌矿控矿基本特征 |
5.4.2 构造-沉积-成矿模式 |
5.4.3 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和承担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主要奖励 |
四、孟连茶场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保山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D]. 李振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豫西地区熊耳群双峰式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 程家鹏. 兰州大学, 2021(09)
- [3]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基于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证据[J]. 李振焕,李文昌,刘学龙,罗应,申颖,刘思晗,陈建航. 矿床地质, 2020(06)
- [4]云南省澜沧老厂—孟连茶场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J]. 吴志国. 现代矿业, 2020(11)
- [5]西藏贡觉县卡麦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D]. 陈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滇西云县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D]. 陈兴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J].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 地质学报, 2020(01)
- [8]滇西南澜沧江带红豆山铜矿床蚀变分带及其找矿意义[J]. 陈兴林,王雷,丁金金,朱恩异. 地质力学学报, 2019(S1)
- [9]金矿化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检验-应用[D]. 李睿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滇西龙陵勐糯铅锌矿构造控矿分析[D]. 陈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