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gM+IgG抗-D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宇清,梁延连,刘笑阳,吴凡,彭龙,梁爽,邓志辉[1](2021)在《深圳地区1770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解决方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并探讨深圳地区最近10年临床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不合原因,为提高输血疗效提供解决方案。方法收集2011年~2020年深圳地区医疗机构送本中心做疑难血型鉴定的1 770例临床标本,分析其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确定患者血浆中意外抗体的类型,通过分类变量的统计学方法对抗体做总体率评估。以同型输血结合相容性相输的原则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结果 1)1 770例疑难配血标本来源于956名患者,其中2011年~2015年疑难配血患者人均配血次数为1.32(307/232);自2016年始,疑难配血患者人均配血次数由2016年的1.27(103/81)上升至2018年的2.23(286/128),并在之后2年保持稳定。2)在956名其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由自身抗体或/和同种抗体阳性的比例为90.38%(864/956),包括42.26%(404/956)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阳性、20.71%(198/956)单纯自身抗体阳性、27.41%(262/956)单纯同种抗体阳性;检出特异性同种抗体20种,分属于8个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的55种抗体的频率达到70.82%(551/778)[抗-E(37.15%)>抗-c(20.95%)抗-C(5.27%)=抗-e(5.27%)>抗-D(2.19%);其后依次为MNS[11.40%(112/778)]、Kidd[5.66%(44/778)]、Leiws[3.21%(25/778)]、Duffy[1.80%(14/778)]、Diego[1.03%(8/778)]、P1[0.39%(3/778)]、H[0.26%(2/778)]血型系统的同种抗体。3)年龄<20岁的多次输血患者中有86%(37/43)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均检测到自身抗体或红细胞同种抗体1~4种。结论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由输血或妊娠免疫导致的同种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发的自身抗体干扰配血所致;临床医疗机构如遇交叉配血不合,应立即送至具有检测能力的血型参比实验室鉴定和配血,这对于保障临床安全用血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高灵云,郭倩,尚丽萍,王晶晶[2](2021)在《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置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殷悦[3](2019)在《延边地区朝、汉族Rh血型及其不规则抗体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延边地区朝、汉族人群Rh血型表现型分布的调查,了解本地区朝、汉族人群的Rh血型分布特点及差异,同时丰富本地区朝、汉族Rh血型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指导血库管理;通过对延边地区临床医院送检的疑难配血标本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分析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结合本地区Rh血型的分布特点,查找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为延边地区安全输血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也为预防和鉴定输血相关的医疗纠纷提供帮助。方法:1.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延边地区9961份朝、汉族人群血液标本的Rh血型D、C、c、E、e五种抗原,统计分析Rh表现型、基因组合体及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吻合度及χ2检验。将延边地区朝、汉族Rh血型分布结果与我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比较。2.对127例延边地区临床医院送检的疑难标本,利用血清学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出阳性结果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实验,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朝鲜族 Rh 血型表现型为 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汉族 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朝、汉族Rh血型表现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Dccee(χ2=3.868,P=0.049),DccEe(χ2=7.162,P=0.007)、DCcee(χ2=10.585,P=0.001)、DCcEe(χ2=19.390,P=0.000)。RhD阴性频率,朝鲜族0.26%、汉族0.59%,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χ2=6.67,P=0.010)。2.127例疑难标本中检测出21例不规则抗体。其中,朝鲜族8例、汉族13例,男性9例、女性12例;21例不规则抗体的样本中17例既往有输血史、10例有妊娠史;鉴定出的同种特异性抗体18例,其中17例Rh系统不规则抗体、1例MNSs系统不规则抗体、3例自身抗体,朝鲜族有2例含自身抗体、汉族1例;DCCee型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最多,共10例,DccEE型患者次之,共3例。结论:1.延边地区朝鲜族Rh血型分布有着自己的特点,与本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存在差异;应根据本地区朝、汉族Rh血型分布特点,建立本地区稀有血型库。2.输血和妊娠史是延边地区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高危因素,且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中抗-E抗体产生的频率最高。3.将RhE抗原纳入输血前检测范围、加强对不规则抗体产生高危患者的重视、建立输血预警系统,可以预防并且减少与输血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
徐阳曦,刘振北,杨珊,谭庆芬[4](2018)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送检的25份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标本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25份血标本中:(1)11份A型Rh(D)阳性标本均检出IgG抗A抗体,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含有IgG抗A抗体,给予O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11例新生儿均无输血反应。(2)11份B型Rh(D)阳性标本均检出IgG抗B抗体,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是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给予O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11例新生儿均无输血反应。(3)3份O型Rh(D)阳性标本检测抗IgG均为阳性,抗C3均为阴性;其中有2份标本检出IgG抗D抗体,其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是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给予O型Rh(D)阴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2例患儿均无输血反应;1份标本检出IgG抗E抗体,其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是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给予O型Rh(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无输血反应。结论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是母体内的IgG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应使用检出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杜娟,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李丹,杨琳,陈扬,穆士杰[5](2016)在《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及其临床分布情况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孕妇产前检查或拟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血标本再用相同方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男95例(35.8%),女170例(64.2%)。非特异性自身抗体32例(12.1%),特异性同种抗体233例(87.9%),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201例(75.8%),MNS血型系统14例(5.3%),P血型系统1例(0.4%),Lewis血型系统11例(4.2%),Kidd血型系统3例(1.1%),Duffy血型系统3例(1.1%)。免疫球蛋白类型:IgG型204例(77.0%),IgM型58例(21.9%),IgG+IgM型3例(1.1%),抗体效价在4512之间。37℃反应性:+/-++++。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妇产科、血液科及感染科的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居前三位,分别为15.5%(41/265)、12.8%(34/265)及11.3%(30/265)。结论对孕妇或拟输血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保障患者手术和治疗及时用血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燕备战,孔存权,朱伟彦,马会敏[6](2016)在《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检测IgG性质抗体用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破坏IgM型抗-M;推断抗-M抗体用自制NN型的多人份A细胞核B细胞制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处理冷凝集用37℃生理盐水洗涤4次后做正定型,洗涤后的红细胞加等量自身血清,在4℃吸收后做反定型。结果:在20 018例住院患者中,检出139例同种不规则抗体,其中17例存在抗-M抗体,抗-M抗体占不规则抗体的比率为12.23%(17/139)。NN型的反定型红细胞正反定型一致。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MM型或M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卡式配血结果不合;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N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盐水和抗人球蛋白介质均不凝集,卡式配血结果主次侧均相合。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抗体影响血型定型及配血,筛选相应红细胞输注无输血不良反应。
孙文杰,李萌,冯丽,杨海波[7](2015)在《89例儿童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文中认为输血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高风险的治疗方法,尤其在儿童临床输血中更加复杂。临床中儿童用血遇到受血者与供血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不规则抗体抗M抗体、自身IgG抗体和自身冷抗体等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是常见原因[1]。作者回顾性分析南京儿童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血液科、脑外科、肾内科、泌外科、心胸外科、ICU等89例交叉配血不合现象进行研究讨论,并分析了其原因。
谭庆芬,李聚林,许建荣[8](2014)在《临床输血科疑难配血现状及配血方案的对策与展望》文中指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院输血科经常会遇到一些血型不能正确判断或交叉配合试验不符合等疑难问题,或者是难以解释的异常实验室结果,常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这一系列问题就是临床疑难输血病例,其在延误病情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所以正确发现、分析并解决临床疑难交叉配血问题,对于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疑难交叉配血是指受血者、供血者交叉配血主侧或者次侧出现凝集时,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以及做有关实验进行鉴定,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疑难交叉配血。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类型及人类血
孔庆芳[9](2010)在《病人的ABO以外抗体筛查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保障病人输血安全。方法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试验、热放散试验及抗体筛选试验,筛查病人的ABO以外抗体;采用直接凝集试验,筛查病人红细胞上的抗原;对筛出的ABO以外抗体,进一步判定其来源,并作相关分析。结果在452例病人中,筛出46例病人有自身抗体,筛出率为10.18%,其中27例、11例及8例病人的自身抗体分别为温型IgG抗体、冷型IgM抗体、(温型IgG+冷型IgM)混合抗体,筛出20例病人有同种抗体,筛出率为4.42%,其中8例、5例、4例、2例及1例病人的同种抗体分别为IgG抗E、IgG抗D、IgG抗C、IgG抗c、IgM抗Mur;各种自身抗体均为病人自身免疫所产生;IgG抗D为病人获得的同种抗体,其余各种同种抗体均为病人自身同种免疫所产生;在271例男性及181例女性病人中,自身抗体的筛出率分别为9.59%、11.05%(P>0.05),同种抗体的筛出率分别为2.58%、7.18%(P<0.05)。结论采用若干免疫血液学试验联合应用,可筛查病人的ABO以外抗体,利于保障病人输血安全。
杨珊[10](2010)在《165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165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结果,探讨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患者进行抗体筛选并对抗体筛选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以确定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 165例抗体筛选标本中,检出抗体阳性标本62例,占送检标本的比例为37.5%。62例抗体筛选阳性标本中,检出IgM性质冷自身抗体16例,占抗体筛选阳性标本25.8%,检出IgG+IgM性质抗体8例,占抗体筛选阳性标本12.9%,检出IgG性质抗体38例,占抗体筛选阳性标本61.3%。检出IgG+IgM和IgG性质抗体患者中,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确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12例,其中IgM冷自身抗-M1例,同种抗体中IgG抗-c1例,IgG抗-Ec2例,IgG抗-E5例,IgG抗-Ce1例,IgG抗-D1例,温自身抗体IgG抗-e1例。12例抗体特异性确定的患者中,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结论对输血前患者,尤其是对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有利于为患者找到合适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抗体筛选结果为免疫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二、IgM+IgG抗-D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gM+IgG抗-D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地区1770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解决方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患者血浆抗体的筛查及鉴定方法与交叉配血试验 |
1.4 交叉配血试验 |
2 结果 |
2.1 深圳市2011年~2020年疑难交叉配血一般情况 |
2.2 2011年~2020年深圳市临床疑难交叉配血患者的ABO及RhD血型分布 |
2.3 2011年~2020年深圳市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 |
2.4 2011年~2020年深圳市临床疑难配血患者同种抗体种类及检出率 |
2.5 2011年~2020年深圳市临床疑难配血患者深圳市临床疑难配血患者中多次输血情况 |
3 讨论 |
(2)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置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仪器与试剂 |
1.2.2检测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新生儿血型检测结果 |
2.2 交叉配血不符的及处置策略 |
3 讨论 |
(3)延边地区朝、汉族Rh血型及其不规则抗体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溶血性输血反应 |
1.2 不规则抗体 |
1.3 Rh血型系统与不规则抗体 |
1.4 Rh血型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延边地区Rh血型分布 |
3.2 延边地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延边地区整体人群Rh血型的分布情况 |
4.2 延边地区朝鲜族Rh血型分布特点 |
4.3 延边地区Rh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分析 |
4.4 本次研究与HTR相关医疗纠纷的预防及鉴定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及其临床分布情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试剂与仪器 |
1.3 检测方法 |
1.3.1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 |
1.3.2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 |
1.3.3血型不规则抗体效价及37℃反应性的检测 |
2 结果 |
2.1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Ig类型及37℃反应性 |
2.2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在临床科室的分布 |
2.3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与输血及妊娠的关系 |
3 讨论 |
(6)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血型血清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89例儿童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检测对象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临床输血科疑难配血现状及配血方案的对策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疑难输血的现状 |
2 临床疑难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
2.1 ABO血型定型困难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2.2 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2.3 意外抗体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2.4温自身抗体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2.5 不同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2.6 其他因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
3 临床疑难交叉配血试验的解决措施 |
3.1 患者ABO血型定型困难影响交叉配血试验问题的解决措施 |
3.2 解决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影响的措施 |
3.3 解决意外抗体对交叉配血试验影响的措施 |
3.4 解决温自身抗体对交叉配血试验影响的措施 |
3.4 不同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对交叉配血试验影响的解决措施 |
4 解决临床疑难交叉配血问题新进展及策略 |
(9)病人的ABO以外抗体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筛查对象 |
1.2 样本及其来源 |
1.3 试剂、设备及耗材 |
1.4 样本的预处理办法 |
1.5 试验方法 |
1.6 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及其来源的判定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165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试剂 |
1.3 检测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IgM+IgG抗-D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地区1770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解决方案的回顾性研究[J]. 苏宇清,梁延连,刘笑阳,吴凡,彭龙,梁爽,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2021
- [2]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置策略分析[J]. 高灵云,郭倩,尚丽萍,王晶晶. 中国医学工程, 2021(06)
- [3]延边地区朝、汉族Rh血型及其不规则抗体分布的研究[D]. 殷悦. 延边大学, 2019(01)
- [4]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 徐阳曦,刘振北,杨珊,谭庆芬. 广西医学, 2018(06)
- [5]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及其临床分布情况的分析[J]. 杜娟,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李丹,杨琳,陈扬,穆士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7)
- [6]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燕备战,孔存权,朱伟彦,马会敏.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6(02)
- [7]89例儿童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J]. 孙文杰,李萌,冯丽,杨海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12)
- [8]临床输血科疑难配血现状及配血方案的对策与展望[J]. 谭庆芬,李聚林,许建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11)
- [9]病人的ABO以外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 孔庆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 [10]165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 杨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