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增强自信的十条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辛显华[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树立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阐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探究了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前提。本文以古今中外有关“法律”和“法治”等概念进行研究,界定了“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同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比其他群体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阐释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性质、地位以及法律职能的研究,体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坚持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法治思想作为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第三,通过社会调查对大学生法治观现状以及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的态势,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同时,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判断力以及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存问题的原因,包括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以及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第四,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根本遵循。本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包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第五,提出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结构性、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良好氛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凯月[3](2020)在《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文中指出汉语新词语自出现以来,国内学界对其研究不断,本学术论文以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文章中出现的“近三年”均指2014-2016年,后文对此不再说明)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汉语新词语的监测理念,即“新词语的监测,监测的不只是语言,还有社会生活的实态。”1,本学术论文从语言学本身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展开研究。本学术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借助语言学研究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汉语新词语,同时为汉语新词语的监测提供参考;二是针对社会知晓度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汉语新词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论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语新词语的特征。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从新词语反映的领域分布和社会热点两个层面展开,结合部分例词详细说明。其次,介绍汉语新词语的总体特征,从词语长度、结构方式等方面展开。最后,介绍汉语新词语与修辞手法的关系。第二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展开社会知晓度调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首先,介绍本次的社会知晓度调查,包括问卷设计、可信度检验、问卷收发情况、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从目标词语不分群、分群角度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对目标词语知晓度和使用态度的影响。继而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研究样本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第三部分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意义,其次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原则,最后,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建议。
李远辉[4](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张鹏程[5](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陈芳[6](2020)在《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家庭幸福和谐与有序更替的基础,更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实行“双休”制度以及一系列法定节假日数量的增多,学生课余时间愈加充足,良性的课余生活可以缓解青少年在校学习的压力,拓宽其眼界,帮助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念。因此,探讨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是有意义且有必要的。一些质性研究证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经历着“区隔”的童年生活,青少年亦是如此。遵循“协作培养”文化观念的中产家庭为子女安排各种类型的课余活动以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而遵循“自然成长”文化观念的底层家庭采取散养的模式,较少干涉子女的课余生活。因此,本论文将首先通过量化的方式验证青少年课余生活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性;其次,研究者关注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及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交互分析探讨这种影响效应是否受到家庭背景因素的调节。本研究利用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进行研究,首先对青少年课余生活安排的群体异质性进行探究;其次,将受访者的综合学业成就和非认知能力作为因变量,将家庭作业、课外补习、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作为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并通过交互分析探究此种影响效应的群体性差异。研究结论:第一,课余生活的安排存在群体性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青少年参加的补习活动、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越多,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越长,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少。第二,课余生活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青少年提高学业成绩;在周末,青少年参加补习及适度上网有利于其发展;但青少年在学习日参加补习、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均不利于其发展;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及观看电影、比赛等文化活动对青少年发展有利。第三,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存在群体性差异。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课外补习与家庭作业更有利于其综合学业成就的提高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且参加文化活动对其学业成就更有利,但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对上述群体的发展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学习日补习更不利于其提高综合学业成就、养成积极的情绪状态,但是各种文化活动对这类群体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更显着的促进作用。研究启示:第一,政府应全面统筹,领导社会、学校、社区共同关注出生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青少年的发展问题,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帮扶;加大对课外补习班的监督和治理,确保其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学校应组织高效率的教学活动,面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少年开展各类有益的课外活动,给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养育指导与建议。第三,家长应科学理性地安排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井然有序,发挥课余时间的最大效用。
李承宫[7](2020)在《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如何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从全球视野出发,正确认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澳大利亚近年来逐步摆脱了价值中立的窠臼,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推动全国中小学开展系统、深入、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模式和培育策略,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价值观教育现状,系统梳理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全面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路径,深度透视其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聚焦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系统梳理了自建国以来,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经历的英国传统文化陶染下的一元价值主导、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的多元文化调和、新保守主义主导下的主流价值重构、国家教育战略引领下的系统工程建设四个阶段,揭示其价值观教育由“价值中立”到“价值负载”的转变过程。第二章主要基于对澳大利亚国家性质、社会现状、文化特征的全面考察,概括和提炼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基于价值观教育纲要性文件《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国家框架》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依据价值观的内涵将其分为政治生活、社会关系和个人素养三个维度,归纳九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并基于对政策内容的解读和价值观的历史溯源,系统分析九条价值观的内涵和意识形态取向。第三章主要梳理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从显性课程、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个层面入手,解读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九条主要进路,全面系统地呈现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现实样态。第四章主要总结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及提出相应启示借鉴。基于全文分析,归纳总结澳大利亚自上而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多维衔接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等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反思,探索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扞卫中小学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启示借鉴。
陈苏珍[8](2020)在《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环境,如何寻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方式和文化载体?这涉及到当前大学生价值培育的主导内容和主要路径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大融合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和多样的社会心态。借助大众媒介的传播,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滋生、衍变,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时的迷茫。如何做好青年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从中国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传统,就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极其重要的任务,并且找到了能够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塑造、文化知识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紧密且充分结合的文化融合点。“价值观培育成效”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瓶颈”,本文试图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运用红色家风这个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特殊文化载体,为提升当代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提供有益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一脉相承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量之源。其中,革命文化传承升华了优秀传统文化,并滋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家风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革命前辈关于家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融合了家风的基本内涵与革命文化意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场域而形成的共产党人齐家实践风貌,是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优质教材。红色家风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倡扬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抵御不良思潮、提升实践能力,是引领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智慧宝典。要实现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就必须理直气壮地弘扬红色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把握红色家风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关系,借鉴革命前辈齐家实践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探寻新时代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内容和新路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实践回归,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个人,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以文化“涵养”价值观,贴合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中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意涵。红色家风区别于单一的宏大叙事方式,实现与个体日常生活的融合,形成饱含亲情的生活性和伦常性实践智慧,独具细腻又切近日常生活的道德涵育优势,契合时代新人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目标具有文化同源性,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直观的生动性让大学生接受革命文化的涵养和革命精神的熏陶,同时也是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旨归。
张裴[9](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逐渐走向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重要的“源与流”。“源”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和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其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前驱先路、创臻辟莽的作用;“流”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中的教育实际紧密相结合,在各革命根据地范围和全国范围内,初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富于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办学实践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实践,这些初步的、具有实践特色的探索,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重要实践根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知。实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构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而开始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由邓小平开其端,经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继续发展并基本成熟。包括邓小平时期的初步形成(1978—1992年)、江泽民时期的基本形成(1993—2001年)、胡锦涛时期的趋向成熟(2002—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进的此三个阶段中,各个时期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其中在各个时期列举的微观层面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文件、教育法律法规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实践依据,同时,根据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其演进特点、成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发展,增添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集中代表的新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和各项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时期,此一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以“教育扶贫”、“新高考”政策、“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根据此一时期教育政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演变的特点。实践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时代仍在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虽已届“不惑”,今后仍需跟上时代的潮流,从理论与实践等发面继续完善补充。如增强教育自信,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制定教育政策的营养,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等。
刘炳赫[10](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认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二、青少年增强自信的十条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增强自信的十条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跨学科研究法 |
1.3.2 阶级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
2.1 法治观的内涵 |
2.1.1 “法治”的界定 |
2.1.2 “法治观”的界定 |
2.2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思想 |
2.2.2 宪法 |
2.2.3 基本法律知识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成果 |
2.3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特征 |
2.3.1 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和可塑性 |
2.3.2 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
2.3.3 教育内容的阶级性和批判性 |
2.4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
2.4.1 坚定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2.4.2 树立新时代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
2.4.3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
2.4.4 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 |
3.1.1 法的关系反映着经济关系 |
3.1.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3.1.3 法律具有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双重职能 |
3.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法治思想 |
3.2.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3.2.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3.2.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3.3 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 |
3.3.1 “隆礼重法” |
3.3.2 “以法而治” |
3.3.3 “法不阿贵” |
第4章 大学生法治观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态势 |
4.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 |
4.1.2 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
4.1.3 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
4.1.4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
4.2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 |
4.2.1 一些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 |
4.2.2 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判断力 |
4.2.3 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 |
4.3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 |
4.3.2 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
4.3.3 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4.3.4 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途径 |
5.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5.1.1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5.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3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5.1.4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5.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
5.2.1 加大思政课教学中法治教育力度 |
5.2.2 提升“第二课堂”法治教育水平 |
5.2.3 加强法治类通识课教育 |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3.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法治素养 |
5.3.2 增强辅导员、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能力 |
5.3.3 聘任司法实务人员参与思政课教学 |
5.4 创新教育方法 |
5.4.1 创新理论讲授方式 |
5.4.2 丰富实践教育载体 |
5.4.3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
第6章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6.1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6.1.1 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2 凸显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6.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6.2 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6.4.1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
6.4.2 发挥“关键少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
6.4.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结束语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1.研究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汉语新词语 |
2.词汇学的研究 |
3.修辞学的研究 |
4.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定量定性研究法 |
2.文献资料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语料来源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本体研究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领域分布特征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词汇总体特征 |
3.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修辞特征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原因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 |
(一)调查问卷相关情况说明 |
1.问卷设计 |
2.问卷可信度分析 |
3.问卷收发情况 |
4.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目标词语不分群分析 |
2.目标词语分群分析 |
3.调查对象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分析 |
4.调查对象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分析 |
三、汉语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汉语新词语的意义 |
1.便利人们的生活 |
2.丰富汉语词汇 |
3.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
(二)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原则 |
(三)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三年部分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 |
附录三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分布表 |
附录四 :近三年网络类新词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民国时期 |
2.体育家 |
3.体育思想 |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历史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
(1)朋辈评议 |
(2)专家评议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
4.小结 |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1.“体育救国”论 |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
2.“五育并重”观 |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
3.“学生发展中心”论 |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
4.“民众体育普及”观 |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
5.“体卫健康结合”论 |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
五、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6)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来源 |
一、社会现实 |
二、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课余生活的研究述评 |
二、青少年发展的研究述评 |
三、学业成就的研究述评 |
四、非认知能力的研究述评 |
五、总结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课余生活 |
二、青少年 |
三、非认知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分析思路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分析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操作化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课余生活安排的群体性差异 |
第二节 课余生活与青少年综合学业成就 |
一、课余生活对青少年综合学业成就的影响 |
二、课余生活对青少年综合学业成就影响效应的群体性差异 |
三、小结 |
第三节 课余生活与青少年非认知能力 |
一、课余生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
二、课余生活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影响效应的群体性差异 |
三、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先赋资本造就青少年“区隔”的课余生活 |
二、课余生活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双刃剑 |
三、家庭背景成为课余生活发挥作用的调节器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政府层面:全面统筹,加强监督 |
二、学校层面:高效教学,有序指导 |
三、家庭层面:科学养育,合理安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2. 中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3.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可借鉴性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1. 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 |
2. 澳大利亚价值观教育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价值 |
1. 理论价值 |
2. 应用价值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 英国传统文化陶染下的一元价值主导 |
(二) 价值相对主义影响下的多元文化调和 |
(三) 新保守主义指导下的主流价值重构 |
(四) 国家教育战略引领下的系统工程建设 |
二、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
1. 多元文化中凝聚价值共识 |
2. 培养积极、知情的好公民 |
(二)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国家框架》的分析 |
1. 政治生活:公平、自由、理解忍耐包容 |
2. 社会关系: 关爱和同情、尊重、责任 |
3. 个人素养:尽其所能、诚信、正直 |
三、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 显性课程 |
1. 设置专门课程 |
2. 多学科价值渗透 |
3. 跨课程主题教育 |
(二) 课外活动 |
1. 政治参与类活动 |
2. 志愿服务类活动 |
3. 文化交融类活动 |
(三) 校园文化 |
1. 保障基础功能的物质文化 |
2. 涵养价值传统的精神文化 |
3. 凝聚价值认同的制度文化 |
四、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思 |
(一) 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 |
1. 自上而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
2. 多维衔接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
3.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 |
(二) 对我国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借鉴 |
1. 严正价值立场,扞卫中小学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
2. 注重统筹规划,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衔接 |
3. 凝聚育人合力,构建中小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红色家风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
(三)关于红色家风和大学生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红色家风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家风的演变与育人价值 |
一、家风的历史演变 |
二、家风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定义与类型 |
一、红色家风的定义 |
二、红色家风的类型 |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精神与特征 |
一、红色家风的精神基因 |
二、红色家风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红色家风的孕育与生成 |
一、红色家风的孕育条件 |
二、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色家风涵养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本质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主要思想 |
一、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基本内容 |
二、中华优秀家文化的核心功能 |
三、中华优秀家文化的现代传承 |
第三节 革命前辈关于家庭建设的论述 |
一、打破封建的家长专制 |
二、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 |
三、重视家庭教育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色家风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理论品格 |
一、红色家风的内容要素具体明确 |
二、红色家风的价值基因持久稳定 |
三、红色家风阐扬的精神与时俱进 |
四、红色家风的社会传播引领风尚 |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时代功能 |
一、坚定理想信念 |
二、砥砺道德品格 |
三、抵制不良思潮 |
四、提升实践能力 |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育人经验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二、亲情感化与严格家规相结合 |
三、说理训诫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
四、追求进步与联系群众相结合 |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紧迫性 |
一、家风文化建设缺位 |
二、红色基因传承式微 |
三、社会心态复杂多样 |
第二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一、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 |
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诉求 |
三、大学生价值观“涵养”的优势 |
第三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行性 |
一、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目标的一致性 |
二、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共同性 |
三、红色家风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方法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
第一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国家情怀 |
一、忠诚爱党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理想信念培育 |
第二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
一、崇尚奉献的精神 |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 |
三、清正廉洁的作风 |
第三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家庭美德 |
一、志同道合的爱情 |
二、健康和谐的婚姻 |
三、家规严格的亲情 |
第四节 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
一、发扬学习精神 |
二、塑造劳动品格 |
三、力行勤俭节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
第一节 日常向度构建生活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传承红色基因的“涵养”主旋律 |
二、巩固日常教育的“涵养”主阵地 |
三、增强生活关注的“涵养”感召力 |
第二节 实践养成构建个性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以环境营造聚焦价值观认知 |
二、以主体参与深化价值观认同 |
三、以知行合一促进价值观践行 |
第三节 通俗话语构建大众化的价值观涵养路径 |
一、回归历史:建构大众化叙事逻辑 |
二、课程浸润:掌握大众化话语主导 |
三、显隐结合:完善大众化教化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以时间为线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 |
(二)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为视角,研究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 |
(三)从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具体角度,研究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政策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视角进行研究 |
三、本研究若干概念辨析 |
(一)政策及其相关概念 |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难点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根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早期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一、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
二、恽代英与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
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
四、革命时期中共教育政策在根据地的实践 |
第三节 新中国前30年中共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及其实践 |
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酝酿 |
二、1957-1965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初步探索 |
三、“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日益“左”倾化 |
四、1977-1978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局部恢复与调整 |
五、此期党的教育政策实践的“得与失”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的各种政策 |
三、“八九风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一、江泽民教育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
二、世纪之交的重要教育行动计划与法规 |
三、高校大规模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
四、基本形成时期教育政策演变的几个特点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趋向成熟 |
一、胡锦涛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发展 |
三、“两基攻坚”教育政策的实施 |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颁布 |
五、趋于成熟时期教育政策的成效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提出背景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 |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践 |
一、“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 |
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及“双一流”学科建设 |
三、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 |
四、中小学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
五、从严治教与师德师风建设 |
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变的特点 |
一、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 |
二、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
三、由“拿来主义”到“本土化建设” |
四、由“投入不足”到“教育经费达到或超过4%” |
第四章 今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
一、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二、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 |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 |
一、认清当前的教育国情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 |
二、推动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与程序的科学化 |
三、落实教育政策督导机制常态化 |
第三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
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
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1978-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简表 |
附录Ⅱ 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具体教育政策的演变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
四、道德教育论 |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
四、胎教的重要性 |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青少年增强自信的十条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D]. 辛显华. 辽宁大学, 2021(0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D]. 宋凯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课余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D]. 陈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李承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陈苏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D]. 张裴.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